计算机网络第一次测验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网络技术基础阶段性测验(一)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结合的产物。
A.其他计算机 B .通信技术 C.通讯协议 D.电话2.当计算机网络发展到第三代时,由于()的出现使得网络通信更加规范,使不同的厂家的设备可以互联。
A.TCP/IPB.OSIC.ISOD.SNA3.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互联、高速 B.标准化 C.智能化 D.更为广泛的应用4.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最主要的功能是()。
A.数据传输、资源共享 B.运算速度快C.内存容量大 D.可以相互通讯5.计算机网络共享资源不包括一下哪个方面()。
A.硬件资源 B.软件资源 C.网络拓扑 D.信息资源6.下列哪些组件属于通信子网()。
A.主机 B.终端 C.联网外设 D.传输介质7.将计算机网络按照拓扑结构进行分类不输入该类的是()。
A.星型结构 B.总线型结构 C.环型结构 D.双绞线结构8.总线型结构的优点是()。
A.所需电缆长度短 B.故障易于检测和隔离C.易于扩充 D.可靠性高9.在()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可称之为局域网。
A.一个楼宇 B.一个城市 C.一个国家 D.全世界10.将一座办公大楼内的每个办公室中的微机进行联网,这个网络属于()。
A.WAN B.LAN C.MAN D.GAN11.衡量数据在网络上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ps,其含义是()。
A.数据每秒传送多少公里 B.数据每秒传送多少米C.每秒传送多少个二进制位 D.每秒传送多少个数据位12.如果网络节点传输10bit的数据需要用1×10-8s,则该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是()。
A.10Mbps B.1Gbps C.100Mbps D.10Gbps13.误码率是指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
A.比特数 B.字节数 C.比例 D.速度14.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结构为()。
1. What are two reasons for using layered protocols? 答:通过协议分层可以把设计问题划分较小的易处理的片段;其次就是分层协议的改变不会影响高层或是底层的协议。
2. In some networks, the data link layer handles transmission errors by requestint damaged frames to be retransmitted. If the probability of a frame ' s being damaged is p, what is the mean number of transmissions required to send a frame? Assume that acknowledgements are never lost.答:帧请求正好是K次的概率为Pk,就是起初的k-1次尝试都失败的的概率为P(k-1),乘以第k次传输的概率。
平均传输的的次数就为ZkPk= E k(1-p)P A(k-1)=1/(1-p)3. Which of the OSI layers handles each of the following:(a) Dividing the transmitted bit stream into frames(b) Determining which route through the subnet to use答:( 1 )数据链路层(2)网络层4.If the unit of exchanged at the data link level is called a frame and the unit exchanged at network level is called a packet, do frame encapsulate packets or do packets encapsulate frame? Explain your answer.答:帧封装包,当一个包达到数据链路层时,整个数据包,包括包头、数据机全部的内容都用做帧的数据区。
计算机网络一级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总分80分)1.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包的封装是指将位流转换成固定格式的数据单位。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数据包封装的内容?A. 增加帧起始的标识符B. 添加差错检测码C. 压缩数据D. 添加帧结束的标识符答案:C2. 在TCP/IP协议簇中,IP协议位于网络层,主要负责实现以下哪一个功能?A. 数据的分段与重组B. 连接的建立与断开C. 数据的可靠传输D. 数据的包装与解包答案:A3. 在计算机网络中,以下哪个设备属于中继设备?A. 集线器B. 网桥C. 路由器D. 网关答案:A4. 以下哪种拓扑结构不具备冗余设计?A. 星型拓扑B. 环形拓扑C. 总线拓扑D. 树型拓扑答案:C5. 在计算机网络中,以下哪个协议用于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A. HTTPB. FTPC. SMTPD. POP3答案:B......第二部分: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总分20分)1. 在计算机网络中,ARP全称为___________。
答案: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2. 在TCP/IP协议簇中,IP地址用于标识和定位_______。
答案:主机(或路由器)3. 在计算机网络中,分组交换中的数据单元称为________。
答案:数据报(或分组)4. 在网络层的路由选择算法中,以下哪种算法采用最短路径优先原则?答案:Dijkstra算法5. 在计算机网络中,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主要负责数据的________。
答案:传输和传播......第三部分:解答题(共3题,每题30分,总分90分)1. 请简述TCP协议的可靠传输机制及其实现原理。
答案: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它通过序号控制、确认机制、超时重传和流量控制等方式实现可靠传输。
具体而言,TCP利用序号控制对数据进行编号,接收方通过对收到的数据包进行排序和组装,确保数据的顺序和完整性。
《计算机网络》第1次作业注意:作业完成后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老师,提交时在“文件名称”和“注释”处也要写清楚“学习中心,学号,姓名,入学时间”,以便登记你的作业成绩。
注:标*的书后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OSI 参考模型的结构划分为七个层次,其中下面四层为(A)。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会话层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表示层和传输层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2. TCP/IP 参考模型可以分为(B)。
A)应用层、传输层和互连层B)应用层、传输层、互连层和主机—网络层C)应用层、表示层、传输层、互连层和主机—网络层D)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互连层和主机—网络层3. 计算机相互通信的语言是(B)A)算法B)协议C)程序D)对话4.移相键控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D)来表示数字信号1、0。
A)振幅B)波长C)角频率D)相位5. 数据报、虚电路、报文交换的共同特点之一是(A)。
A)各结点都要存储转发B)都可以用在交互式通信C) 都可以把信息送到多个目的地D)都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6.在OSI的7层结构中,实现帧同步功能的的层是(A)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表示层D)应用层7. OSI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传送的数据单位是(C )。
A)比特流B)数据帧C)数据分组D)数据报文8.(B)信号的电平是连续变化的。
A)数字B)模拟C)脉冲D)二进制9. 香农公式告诉我们:信道极限数据率=Wlog2(1+S/N),其中W 为信道带宽,S/N 为信号功率/噪音功率。
但在实际使用中,(B)。
A)可达到的信道极限值要高得多B)可达到的信道极限值要低得多C)可达到该信道极限数据率D)可接近该信道极限数据率10.假定通信信道的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那么该信道能达到最大数据传输率约为(D)。
A)3000bps B)12000bps C)24000bps D)30000bps11. SDH 信号最基本的模块信号是(B)。
一、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网络的拓扑结构来划分,以下( )不是按此标准划分的. A。
星型网络 B. 环型网络C. 局域网D. 总线型网络2、互联网络的基本含义是()。
A. 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连B。
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互连C。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互连D。
国内计算机与国际计算机互连3、计算机网络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 若干数据库、一个通信子网、一组通信协议B. 若干主机、一个通信子网、大量终端C。
若干主机、电话网、一组通信协议D. 若干主机、一个通信子网、一组通信协议4、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 )组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A。
计算机-通信线路-计算机B。
PC—通信线路-PCC。
终端-通信线路-终端D。
主计算机-通信线路-终端5、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覆盖范围可以划分为局域网、( )和广域网。
A. 校园网B。
城域网C. 宽带网D. 基带网6、客户/服务器模式的英文名称是( )。
A。
Client/Server B。
Guest/ServerC. Guest/Administrator D。
Slave/Master7、以下( )不是网络上可共享的资源.A. 文件B. 打印机C。
内存 D. 应用程序8、在对计算机网络分类时,对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划分是以()为标准的.A. 信息交换方式B. 网络使用者C。
网络覆盖范围 D。
传输控制方法9、下列()属于网络操作系统。
A. DOS B。
Windows XPC. Windows NTD. Windows 200010、一座办公大楼内各个办公室中的微机进行联网,这个网络属于()。
A。
WAN B. LAN C. MAN D. GAN11、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需要网络硬件设备和()。
A. 拓扑结构B. 用户资源子网C。
网络软件系统 D。
网络管理员12、计算机进行互联的目的是实现联网中计算机系统的()。
A. 硬件共享 B。
软件共享C. 数据共享D. 资源共享13、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A. 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信道B。
《计算机网络及组网技术》第1阶段测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计算机网络:在网络协议控制下,由多台计算机、终端、数据传输设备以及计算机与计算机间、终端与计算机间进行通信的设备所组成的计算机复合系统。
2、多路复用技术:把多路用户信息用单一的传输设备在单一的传输线路上进行传输的技术。
这样就极大地节省了传输线路,从而提高了线路利用率。
3、电路交换:两个用户进行通信时,需首先建立一条临时的专用线路,在通信过程中双方独占这条线路,不与其他用户共享,直到参与通信的一方释放这条专用线路。
4、分组交换:把待要传输的报文分成若干适当大小的数据块,这些数据块被称为分组(packet),中转节点对每一个分组独立地进行存储转发过程,直到到达目的地。
二、选择题1、C2、A3、C4、A5、C6、A7、A8、B9、C10、C11、C12、D13、D14、B三、填空题1、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Internet2、数据通信;资源共享;提高可靠性;促进分布式数据库及分布式数据处理的发展3、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4、星型;总线型;树型;环形;网状拓扑5、单工;半双工;全双工6、调幅;调频;调相7、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8、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9、自动请求重发;前向纠错四、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采用电路交换方式,实质上是以主机为中心的星型网。
第二代: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多台计算机和终端构成外围的资源子网,数据交换方式采用分组交换。
第三代:以“开放系统互连为参考模型”为标准框架,80年代中期,Internet开始出现(TCP/IP)。
第四代:网络的高速发展,进入Internet时代。
2、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可分成哪几个子网,它们各起什么作用?通信子网(communication subnet,或简称子网):是由用作信息交换的节点计算机NC和通信线路组成的独立的通信系统,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交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9-2020第二学期《计算机网络》作业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Internet中的用户远程登录,是指用户使用Telnet 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仿真终端的过程。
一、2、目前局域网系统中采用的物理拓扑结构大多数是星状。
3、在IP地址中,C类IP地址在一个网络中最多只能连接 254 台设备。
4、计算机网络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是TCP/IP协议,由它组成了Internet的一整套协议。
5、我国的顶级的域名是 CN 。
二、简述题(每题5分共35分)1、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答:速率、带宽2、计算机网络常见的传输媒体有哪些?试分类描述答:常见的传输媒体有以下几种:1.双绞线特点:①可以传输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②双绞线容易受到外部高频电磁波的干扰,误码率高;③因为其价格便宜,且安装方便,既适于点到点连接,又可用于多点连接,故仍被广泛应用。
2.同轴电缆特点:①在局域网发展初期被广泛采用;②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
3.光导纤维特点:①传输损耗小,可实现长距离传输;②直径小、质量轻;③传播速率高、通信容量大;④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好、误码率低。
4.无线电微波通信无线电微波通信分为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和卫星通信。
特点:①传输频率宽,通信容量大;②受外界干扰小,传输质量较高;③初建成本低,易于跨越山区、江河。
3、以太网适配器(网卡)的作用有哪些?答:1、数据的封装与解封发送时将上一层交下来的数据加上首部和尾部,成为以太网的帧。
接收时将以太网的帧剥去首部和尾部,然后送交上一层。
2、链路管理主要是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的实现3、编码与译码即曼彻斯特编码与译码。
4、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试比较其优缺点。
答: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连接”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
《计算机网络》单元测验一(第1、2章)一、填充题1、在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互相结合,为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2、从逻辑功能上,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个部分。
3、在通信技术中,通信信道的类型有两类:点对点式和广播式。
4、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层次结构和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5、在OSI环境中,发送方的应用进程数据依次从应用层逐层传至物理层,其中传输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称为报文,网络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称为分组,数据链路层服务数据单元称为帧,物理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称为比特。
6、在TCP/IP参考模型传输层上,UDP实现的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不能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并且没有差错较验。
7、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统一组建与管理,向社会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的网络是PDN(公用数据网)。
8、ARPNET的诞生是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为Internet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9、OSI参考模型定义了网络互联的七层框架,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0、计算机网络服务是指通信子网对主机间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所提供的保证机制。
通信服务可以分为两大类: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二、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可以从哪几个角度进行分类?怎么分?答:按覆盖地理范围分: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按传输技术分类:点对点式网络,广播式网络2、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答:三个特征:资源共享,独立自治的计算机集合,通信协议3、OSI参考模型为什么采用层次结构模型?层次划分的原则是什么?答:在OSI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这就是分层体系结构的方法。
原则: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不同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同一结点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每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同等层之间的通信。
第一次作业题目1OSI模型中,通常是_____层负责将比特流或字符流转换成帧格式。
选择一项: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题目2对于网络模型来说,路由器是工作在_____层的设备。
选择一项: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应用层题目3HUB是工作在______层的设备。
选择一项: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应用层题目4FTP、Telnet等属于_______层的应用系统。
选择一项: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应用层题目5OSI模型中,由_____负责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选择一项: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题目6哪种物理层编码技术可用于解决连续的0或连续1的问题。
_____ 选择一项:a. 不归零制和曼切斯特编码b. 只有不归零制编码c. 只有曼切斯特编码d. 没有一种编码可以题目7如果用telnet 传输一串信息,那么真正在物理媒体上传输的信息是_____。
选择一项:a. 上的网页b. 上的字符c. 的分组d. 以某种形式调制的0或1数据题目8在一条无噪声的信道上,如果带宽是4MHz,信号分成32个等级,那么,信道的最大比特率(即数据传输率)为_____bps。
选择一项:a. 4Mb. 8Mc. 20Md. 40M题目9在一条无噪声的信道上,如果带宽是4MHz,信号分成32个等级,那么,信道对应波特率为_____波特。
选择一项:a. 4Mb. 8Mc. 20Md. 40M题目10在一条无噪声的信道上,如果带宽是4MHz,信号分成32个等级,那么,发送一个20KB的文件最短需要的时间是_____。
选择一项:a. 8msb. 4msc. 1msd. 0.5ms题目11一路电话的带宽为_____。
选择一项:a. 4Kbpsb. 8Kbpsc. 56Kbpsd. 64Kbps题目12HFC用了_____多路复用的方法。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一次测验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4分)
1. 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功能是:和。
按功能划分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子网和子网。
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拓扑结构有、、。
3. 网络中通常使用三种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
4. 物理层协议的四个特性是、、、。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网络
2.互联网
3.OSI
4.TCP/IP
5.数据链路
三简答题(1-3题,每题5分,第4题10分,共25分)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请分析电路交换的特点。
3.简述双绞线的制作过程。
4.画图说明停止等待协议、连续ARQ、选择重传ARQ。
四论述题(第1题15分,第2题16分,共31分)
1.请以图示和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描述分组交换的过程。
2.数据链路层协议面临哪些主要问题?数据链路层协议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