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版上市】河南省南阳市省示范性高中联谊学校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
- 格式:doc
- 大小:297.50 KB
- 文档页数:16
南阳一中202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参考原子量:H-1 N-14 O-16 Mg-24 Cu-64 I-127 Ti-48 Mn-55 S-32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硅胶、生石灰、铁粉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B .亚硝酸钠溶液具有防腐作用,可用其来浸泡新鲜瓜果C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3KNO 和朴硝()24Na SO 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D .3BaCO 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在医学上用作钡餐2.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是( )①CO 2、NO 2、P 2O 5均为酸性氧化物②熔融状态下,CH 3COOH 、NaOH 、MgCl 2均能导电③芒硝的风化、浓硝酸久置变黄均为化学变化 ④漂白粉、水玻璃、铝热剂均为混合物⑤C 60、碳纳米管、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⑥盐酸、亚硫酸、氯气分别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⑦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⑧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⑨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渗析的方法进行提纯⑩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3. 工业上以卤水(富含I −)为原料用高分子树脂提取碘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氧化1”过程既可以用氯气,也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B. “解脱”可以用亚硫酸钠将碘单质还原为I −,离子方程式为222342I SO 2OH 2I SO H O−−−−++=++ C. 用高分子树脂“吸附”,再“解脱”是为了便于分离富集碘元素 D. “提纯”过程包括萃取分液、蒸馏得到粗产品,再利用升华法纯化 4. 已知A N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1molCH +(碳正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A 10N B.0.1mol /L 的3CH COONa 溶液中所含碳原子总数为A 0.2NC. 220.1molNa O 与足量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 0.1ND. 246gNO 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小于A 3N5.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图3装置溶解并配制500mL0.1mol·L -1NaOH 溶液 B .用图4装置验证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有乙烯 C .用图1装置测定中和热D .用图2装置制取溴苯并验证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6.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3232322Al 3CO 3H O==2Al(OH)3CO +−++↓+↑ B.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2--+224SO +H O+ClO =SO +Cl +2HC.1.5mol /L 100ml 的2FeBr 溶液中通入3.36L (标况)2Cl :23222Fe 2Br 2Cl 2Fe 4Cl Br +−+−++++D.向酸性2FeI 溶液中滴入少量22H O 稀溶液:232222Fe H O 2H 2Fe 2H O ==++++++ 7.已知:将Cl 2通入适量KOH 溶液中,产物中可能有KCl 、KClO 、KClO 3,且()()--c c Cl ClO 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 -23 K-39 S-32 Cl-35.5 Fe-56 Cu-64第 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A.新制的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光照条件下次氯酸分解生成氧气,故A不选;B.新制的氯水呈酸性,碳酸氢钠与氯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B不选;C.氯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不会生成气体,故C选;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故D不选;故选C。
2. 下列物质中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的是A. 氯化钠晶体B. 熔化的氯化钾C. 氯酸钾溶液D. 液态氯化氢【答案】B【解析】A、氯化钠晶体中含有氯离子,但是不能自由移动,故A错误;B、熔化的氯化钾中含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和钾离子,故B正确;C、氯酸钾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氯酸根离子和钾离子,没有氯离子,故C错误;D、氯化氢中只含有氯化氢分子,没有自由移动氯离子,故D错误;故选B。
点睛:含有氯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而氯化氢、氯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离子能够自由移动,需要溶于水发生电离或熔融状态发生电离。
本题的易错点为C,注意原子团要作为整体电离出来。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某化合物溶于水后所得的溶液能导电,所以此化合物是电解质B.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C. 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D. 仅由一种元素构成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形成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能够导电,二氧化碳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溶液导电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发生了电离,CO2为非电解质,故A错误;B.金属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因此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故B正确;C.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才是酸,如硫酸氢钠属于盐,故C错误;D.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跟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比如FeCl2和FeCl3的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B。
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名校联谊中考化学第一次联考试卷得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B. 蒸鸡蛋羹C. 面粉发酵D. 刀拍黄瓜2. 开封灌汤包是开封市的一道传统特色美食,该菜品历史悠久,风味独特。
制作灌汤包的原料瘦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A. 油脂B. 维生素C. 蛋白质D. 糖类3. 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图所示中,不是利用环保新能源发电的是( )A. 太阳能发电B. 风力发电C. 潮汐发电D. 火力发电4. 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黄金面具B. 尼龙线绳C. 蚕丝被褥D. 钢筋混凝土5.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要使桃树花红叶绿、抗病虫害,应施用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 KNO3B. Ca(H2PO4)2C. CO(NH2)2D. K2SO46.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 硫酸铜B. 液氮C. 金刚石D. 干冰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制作鞭炮的火药中含有KNO3,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 +2B. +3C. +4D. +58.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塞紧橡胶塞B. 移走蒸发皿C. 连接仪器D. 放置滴管9. 芝麻油是选用优质芝麻种子经压榨而成的,芝麻酚(C7H6O3)是芝麻油中重要的香气成分,也是芝麻油中重要的品质稳定剂。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 芝麻酚由3个元素组成B. 芝麻酚属于氧化物C. 芝麻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 芝麻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810. 2023年“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
河南省南阳市穰东镇高级中学2020年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在0.1 mol?L﹣1 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B.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C.向0.2 mol?L﹣1 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NaOH溶液:c(CO32﹣)>c(HCO3﹣)>c (OH﹣)>c(H+)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c(Na+)=0.1 mol?L﹣1]:c(Na+)=c(CH3COO﹣)>c(CH3COOH)>c(H+)>c(OH﹣)参考答案:B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说明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但都较微弱;B.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根据质子守恒判断;C.二者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Na2CO3,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混合溶液呈碱性;D.混合溶液呈中性,则c(H+)=c(OH﹣).解答:解:A.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说明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但都较微弱,钠离子不水解,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HCO3﹣)>c(H2CO3)>c(CO32﹣),故A错误;B.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根据质子守恒得c(OH﹣)=c(H+)+c(HCO3﹣)+2c(H2CO3),所以得c (OH﹣)﹣c(H+)=c(HCO3﹣)+2c(H2CO3),故B正确;C.二者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Na2CO3,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所以c(CO32﹣)<c(HCO3﹣),故C错误;D.混合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CH3COO﹣),溶液中存在部分醋酸,其浓度大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CH3COO ﹣)>c(CH3COOH)>c(H+)=c(OH﹣),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明确溶液中的溶质及溶液酸碱性、溶质的性质即可解答,再结合守恒思想分析,易错选项是C,根据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小判断即可,为易错点.2. 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转化率变大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 < c+d参考答案:D略3.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参考答案:C略4.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福岛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核泄漏事件,关于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碘-131、铯-137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碘-131的中子数为78 B.碘-131质量数为53C.碘与铯互称同位素 D.铯-137的放射性是化学性质参考答案:A略5. 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物质一定能发生水解反应B.油脂可用于制造肥皂等C.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均为C、H、OD.蛋白质遇饱和硫酸钠溶液会凝聚,失去生理功能参考答案:B6. 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 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河南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6高二上·九江期中) 在CH3COOH⇌H++CH3COO﹣的电离平衡中,要使电离平衡右移且氢离子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 . 加入NaOHB . 加入纯醋酸C . 加水D . 降低温度2. (2分) (2016高一下·枣庄月考) 相同条件下,0.1mol/L Na2S2O3溶液和0.1mol/L H2SO4溶液各5mL,与10mL水混合,反应时间为t1s;0.2mol/L Na2S2O3溶液和0.2mol/L H2SO4溶液各5mL,与30mL水混合,反应时间为t2 s,则t1和t2的关系是(忽略体积变化)()A . t1>t2B . t1<t2C . t1=t2D . 不能肯定3. (2分)下列有关判断的依据正确的是()A . 电解质:水溶液是否导电B . 原子晶体:构成晶体的微粒是否是原子C . 共价分子:分子中原子间是否全部是共价键D . 化学平衡状态: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相等4. (2分) (2016高二上·嘉峪关期中) 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H=﹣373.2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C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 .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 .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C .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D . 降低温度同时减小压强5. (2分) (2018高二上·邯郸期中) 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可逆反应xA(g)+B(g)⇌2C(g),反应曲线(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C%表示C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试判断对图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 .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 . x=2C . P3<P4 , y轴可表示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D . P3>P4 , y轴可表示C物质在平衡体积中的百分含量6. (2分)在一定条件下,1mol N2和3mol H2混合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的5倍,则氮气的转化率为()A . 20%B . 30%C . 40%D . 50%7. (2分) (2017高二上·水富期末) 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表述正确的是()A . 当△H<0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 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 .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 . 1molNaOH分别和1molCH3COOH、1molHNO3反应放出的热量:CH3COOH<HNO38. (2分)(2018·大同模拟) 25 ℃时,将1.0 L w mol·L-1 CH3COOH 溶液与 0.1 mol NaOH固体混合,充分反应。
河南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题计54分) (共18题;共54分)1. (3分)我国高速列车制造技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速列车制造要使用轻质金属材料.下列可以作为轻质金属材料的是()A . 铝合金B . 铜合金C . 碳纤维D . 硅纤维2. (3分) (2018高三上·周口开学考) 在标准状况下有:①6.72 L CH4;②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③13.6 g硫化氢;④0.2 mol NH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相关量的比较错误的是()。
A . 体积:②>③>①>④B . 密度:②>③>④>①C . 质量:②>③>①>④D . 氢原子数:①>④>③>②3. (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分子数不同的CO与N2的体积一定不等B . 体积相同的CO与N2的质量一定相等C . 质量相同、密度不同的CO与N2所含的原子数目一定相等D . 质量不同、密度相同的CO与N2所含分子数可能相同4. (3分)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是()A . CaCO3 , MgCO3B . CaSO4 , MgCO3C . CaCO3 , Mg(OH)2D . CaSO4 , CaCO35. (3分) (2018高三上·西安开学考)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 现象的是()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 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A . ①②B . ①③C . ①④D . ②③6. (3分) (2018高一上·成都期末) 下列有关溶液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在50mL量筒中配制0.1000mol/L氯化钠溶液B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应仰视刻度线C . 配制240mL0.1000mol/LH2SO4溶液需用250mL容量瓶D . 将2.3gNa投入97.7g水中,可得质量分数为4%的烧碱溶液7. (3分) (2016高一上·远安期中) 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 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 . 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池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 . 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蒸干才停止加热D .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8. (3分) (2016高二下·扶余期末) 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可能含有Fe3+B . 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和NO3﹣,一定含有SO42﹣C . 溶液中c(NH4+)=0.3 mol/LD . c(H+):c(Al3+):c(Mg2+)=1:1:19. (3分) (2018高一上·孝义期末)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 将铜粉加1.0mo 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盐酸均冒气泡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A . AB . BC . CD . D10. (3分)(2016·万载模拟) 下列物质问的转化无法实现的是()A . Fe FeCl3 FeCl2B . Cu CuS CuCl2C . CO2 C COD . NO2 NO N211. (3分) (2018高三上·河北期末) 将15.6g Na2O2和5.4g 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标准状况下,反应过程中得到6.72L的气体B . 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C . 最终得到7.8g的沉淀D . 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1.5mol·L-112. (3分) (2016高二上·洛阳开学考)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溶液中B . 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C . 分液时,先打开玻璃塞,再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 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13. (3分) 1 L某混合溶液中,溶质X、Y浓度都为0.1mol·L-1 ,向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某溶液Z,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则X、Y、Z分别是()A . 氯化铝、氯化镁、氢氧化钠B . 偏铝酸钠、氢氧化钡、硫酸C . 氯化铝、氯化铁、氢氧化钠D . 偏铝酸钠、氯化钡、硫酸14. (3分) (2016高二下·常州开学考) 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A . S→SO3→H2SO4→SO2B . N2→NO→NO2→HNO3C . Na→Na2O→NaOH→Na2CO3D . Al→Al2O3→Al2(SO4)3→Al(OH)315. (3分) (2018高三上·贵阳开学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方程式2C+SiO2 2CO+Si表明非金属性:碳>硅B . 一定量的氯气与过量的铁粉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有FeCl2生成C . 将少量的浓硝酸滴入盛有过量的铜粉的试管中,气体产物只有NO2D . 向新制备的饱和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可以增强氯水的漂白性16. (3分)将适量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3+和Fe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 2:3B . 3:2C . 1:2D . 1:117. (3分) (2018高一上·江苏开学考) 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名校最新资料 最新资料,欢迎下载! 河南省南阳市省示范性高中联谊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常用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张贴好条形码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 一、选择题(共 16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温同压下,反应 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 ∆H 不同 B. 可逆反应的 ∆H 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 C. 甲烷的燃烧热 ∆H=-890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2O2(g)=CO2(g)+2H2O(g) ∆H=-890 kJ·mol-1 D. 在稀溶液中:H+(aq)+OH-(aq)= H2O(l) ∆H=-57.3 kJ·mol-1,若将含 0.5 molH2SO4 的浓硫酸与含 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答案】B 【解析】A、反应热等于生成物能量和与反应物能量和的差值,与反应条件无关,选项A错误;B、无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ΔH都表示反应进行到底(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选项B正确;C、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因为水的稳定状态是液态,选项C错误;D、浓硫酸的稀释过程是放热的过程,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选项D错误。答案选B。 2. 常温下,已知:铝热反应放热,①4Al(s)+3O2(g)=2Al2O3(s) ∆H1②4Fe(s)+3O2(g)===2Fe2O3(s) ∆H2 下面关于 ∆H1、∆H2 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H1<∆H2 B. ∆H1=∆H2 C. ∆H1>∆H2 D. 无法判断 【答案】A 名校最新资料
最新资料,欢迎下载! 3. 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 常温下, 0.1 mol/L 氨水(电离度 α=1%)的 pH 为 11 C. 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 pH,不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D.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 H2 的速率 【答案】D
........................ 考点:自发反应的判据,弱电解质的电离、基本实验操作和化学反应速率。 4. 保持温度不变,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饱和的 Na2CO3 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a2CO3 溶液的碱性增强 B. 阳极反应:CO32--2e-+H2O = CO2↑+2OH- C. 溶液中 CO32-+H2OHCO3-+OH-平衡不移动 D. 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HCOOH 的能复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电解碳酸钠溶液,实际上电解水,原来是饱和溶液,电解过程中消耗水,剩下的溶液仍然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pH不变,故错误;B、实际电解水,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故错误;C、CO32-+H2OHCO3-+OH-,水的浓度视为常数,消耗水,平衡不移动,故正确;D、实际消耗水,加入甲酸不能恢复到原来浓度,应加入水,故错误。 考点:考查电解、盐类水解等知识。 5. 一定条件下,CH4与 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 设起始,在恒压下,平衡时 CH4 的体积分数ϕ(CH4)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名校最新资料 最新资料,欢迎下载! A. 该反应的焓变△H>0 B. 图中 Z 的大小为 b>3>a
C. 图中 X 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 D. 温度不变时,图中 X 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 ϕ(CH4 )增大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甲烷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小,说明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则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焓变△H>0,选项A正确;B.由图可知,以=3时作比较,增大
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则的比值越大,则甲烷的体积分数越小,故a<3选项B正确;C.起始加入量的比值为3,但随着反应的进行,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甲烷和水是按等物质的量反应,所以达到平衡时比值不是3,选项C错误;D.温度不变时,加压,平衡逆向移动,甲烷的体积分数增大,选项D正确。答案选C。 6. 常温下,下列关于酸碱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 pH=2和pH=3的醋酸溶液分别中和含等量 NaOH的溶液,消耗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则有 10VaB. pH=2 的 HCl和pH=12的 NH3·H2O 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 C. 向体积为 V1 L 浓度均为 0.1mol/L 的 HCl、CH3COOH 混合溶液中加入 V2 L0.2mol/L的 NaOH 溶液后,溶液 Vb 呈中性,则 V1=V2 D. pH=2的硫酸与 0.01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显酸性 【答案】A 名校最新资料 最新资料,欢迎下载! 【解析】A.如果用pH=2和pH=3的盐酸中和NaOH溶液,则:10Va=Vb,由于醋酸为弱电解质,且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所以应有:10Va<Vb,选项A正确;B.pH=2的HCl的浓度为0.01mol/L,而pH=12的NH3•H2O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01mol/L,氨水的浓度大于0.01mol/L,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氨水过量,溶液显示碱性,选项B错误;C.当V1=V2时,向体积为V1L的浓度均为0.1mol/L HCl、CH3COOH混合溶液中加入V2L 0.2mol/L的NaOH溶液后,反应生成氯化钠、醋酸钠,由于醋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示碱性,要使溶液呈中性,酸应该稍过量,即:V1>V2,选项C错误;D.pH为2的硫酸中氢离子浓度为0.01mol/L,该硫酸与0.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两溶液刚好完全反应,混合溶液为中性,选项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及溶液pH的计算,注意掌握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方法,明确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为解答本题的根据,还要明确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原理的应用方法。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B:氨水为弱碱,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氧根离子,pH=12的氨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01mol/L,则氨水浓度远远大于0.01mol/L,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氨水过量,溶液显示碱性。 7. 常温下,浓度均为 0.1 mol/L、体积均为 100 mL 的两种一元酸 HX、HY 的溶液中,分别加入 NaOH 固体,lgc(H+)/c(OH-)〕随加入 NaOH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X 的酸性弱于 HY B. c 点溶液中:c( Y-)>c( HY) C. a 点由水电离出的 c(H+)=10-12 mol/L D. b 点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答案】B 【解析】A.lg[c(H+)/c(OH-)]越大,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越大,未加氢氧化钠时,HX中的lg[c(H+)/c(OH-)]的值大,所以HX的酸性大于HY,故错误;B.c点lg[c(H+)/c(OH-)]=6,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10-4mol/L,此时消耗的氢氧化钠为0.005mol,则溶液中的溶质为NaY和HY,由于溶液显酸性,所以HY的电离程度大于NaY的水解程度,所以c(Y-)>c(HY)故正确;C.a点lg[c(H+)/c(OH-)]=12,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0.1mol/L,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名校最新资料 最新资料,欢迎下载! 度为10-13mol/L,故错误;D. 浓度为0.1 mol·L-1、体积均为100 mL的HY与氢氧化钠恰好中和消耗氢氧化钠为0.01mol,而b点时消耗的氢氧化钠为0.008mol,所以酸过量,故错误。 故答案为B。 8. 已知下表数据: 物质 Fe(OH)2 Cu(OH)2 Fe(OH)3 Ksp/25 ℃ 8.0×10-16 2.2×10-20 4.0×10-38 完全沉淀时的 pH 范围 ≥9.6 ≥6.4 ≥3.4
对含等物质的量的 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 B. 该溶液中[SO42-]∶([Cu2+]+[Fe2+]+[Fe3+])>5∶4 。([SO42-]表示SO42-物质的量浓度 ) C. 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 pH到 3.4 过滤,可获得纯净的 CuSO4 溶液 D. 在pH=4 的溶液中 Fe3+不能大量存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数据,加入NaOH溶液,pH最先达到3.4,Fe3+最先以Fe(OH)3沉淀形式,沉降出来,故说法正确;B、如果Cu2+、Fe2+、Fe3+不水解,c(SO42-):[c(Cu2+)+c(Fe2+)+c(Fe3+)]=(1+1+3):(1+1+2)=5:4,但三种阳离子水解,因此比值>5:4,故说法正确;
C、氯气做氧化剂,自身还原成Cl-,即溶液中有Cl-,因此CuSO4溶液不是纯净,故说法错误;D、pH=4>3.4,Fe(OH)3全部沉淀出来,故说法正确。 考点:考查盐类水解、沉淀的转化等知识。 9. 下表是几种弱酸常温下的电离平衡常数: CH3COOH H2CO3 H2S H3PO4
1.8×10-5 K1=4.3×10-7 K2=5.6×10-11 K1=9.1×10-8 K2=1.1×10-12 K1=7.5×10-3 K2=6.2×10-8 K3=2.2×10-13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