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455.50 KB
- 文档页数:51
管理学分章练习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1、法国工业家亨利·法约尔在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把管理的职能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2、质量管理理论主要有不断完善和再造这两项内容。
3、管理的载体是组织,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4、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这就是法约尔提出的统一指挥原则。
5、梅奥认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满意度。
6、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7、韦伯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
8、正式组织以效率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情感为主要标准。
9、巴纳德的理论为后来的社会系统理论奠定了基础。
10、系统理论认为企业是由六个要素构成的,即人、物资、设备、财、任务和信息。
11、“权变理论”的核心是研究组织和环境的联系。
12、罗伯特欧文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
13、甘特的两大贡献是甘特图和计件奖励工资。
14、采取再造的结果通常是公司规模缩小和外包业务增多。
15、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__双因素_______理论。
16、(A )职能是其他管理职能赖以有效发挥的基础。
A决策B信息C控制D创新17、(D )被称为是“科学管理之父”。
A亚当·斯密B罗伯特·欧文C亨利·法约尔D泰罗18、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总结,认为工人是(B )A经济人B社会人C理性人D复杂人19、韦伯认为(B )权威是理想组织形式的基础。
A个人崇拜式B理性-合法的C传统式20、著名的霍桑研究就是采用( B )研究管理中人际关系的成功例子。
A归纳法B试验法C演绎法21、属于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观点是(ABC E )<多选题>A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B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C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D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E企业应采取新型的管理方法第二章决策1、决策被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第一篇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补(1)管理的二重性内涵: ①自然属性=>生产力=>无阶级性(一切社会制度共性的部分)指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而体观出的性质②社会属性=>生产关系=>阶假性(与社会制度相联系)指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而体现出的性质本质: 反映了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必要性: 生产过程的固有属性是组织劳动所必需的目的性: 是管理过程中与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的,反映生产资料所有制组织劳动的目的(2)管理的特征: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社会性②管理具有较强的创造性③管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④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⑤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3)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反映管理过程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为指导管理实践提供了根本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艺术性:管理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创造性灵活的运用。
普遍性:对于所有组织,管理都是绝对必要的,无论组织规模的大小,无论在组织的哪一个层次上,无论组织的工作领域是什么,无论这个组织位于哪个国家,这种性质称为管理的普遍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和基础,艺术性是科学性的突破和创新。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互为条件,互相转化的有机统一体,有着各自发挥作用的场合和时机,既有科学又有艺术的管理才是成功的管理。
(4)管理学的特点:①一般性②多样性—边缘学科③历史性④实践性研究方法:①唯物主义辩证法②系统方法③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内容: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5)管理者: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与他人一道,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第一节管理活动一、管理的定义福莱特=>“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①管理的载体是组识。
②管现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管理学题库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管理学形成的标志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A.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B.泰罗科学管理理论C.韦伯理想行政组织理论D.梅奥的霍桑试验理论2、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A.亚当·斯密B.泰罗C.韦伯D.法约尔3、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提高工资B.使用标准化工具C.实行职能工长制D.提高劳动生产率4、上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这是泰罗所提倡的A.职能工长制B.工作定额原理C.例外原则D.心理革命5、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泰罗实行了A.平均奖金制B.差别计件工资制C.平均工资制D.计件工资制6、管理的本质是A.是一种手段B.是一项职能C.是活动或过程D.是一种资源7、管理的核心是A.协调人力物力B.处理好人际关系C.建立组织机构D.尽量减少支出8、提出经营与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只是前者的一个职能的管理学家是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梅奥9、广泛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众多学科的成果属于管理学的A.一般性特点B.多样性特点C.历史性特点D.实践性特点10、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A.经济人B.自我实现人C.复杂人D.社会人11、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12、()提出了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A.铁锹实验B.金属切制实验C.霍桑试验D.搬运生铁试验1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人们对“管理”一词本身也有不同的理解。
这里有两种不甚规但耐人寻味的解释;一种是“管理就是你不管,下属就不理你”;另一种解释是“管理就是先理(梳理)然后才能管”。
对这两种解释,你的看法是:()A.前者代表了典型的集权倾向,后者反映出一种民主的气氛。
B.两种解释都片面地强调了管理工作中的控制职能,只是思考和表达角度不同而已。
C.后一种更科学,因为强调了“理”,但也有不妥,似乎“理”好了,就不需要管了。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第一部分管理与管理学一、关键名词:管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管理者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管理者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管理学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二、习题(一)选择题1.从理论概念出发建立的模型称为_____,从统计规律出发建立的模型称之为_____,建立在经济归纳法基础上的模型称之为______。
A。
描述性模型B。
经济计量模型 C.解释性模型2。
_____职能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A.计划B.组织C。
领导 D.控制E。
创新3.为了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订的计划得以实现,就需要有_______职能。
A。
计划 B.组织C。
领导D。
控制 E.创新4.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_______.A。
人际角色B。
信息角色 C.决策角色5。
在________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A。
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C。
决策角色6。
在同不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的时候,管理者扮演的是____________。
A.企业家角色B。
干扰应对者角色 C.资源分配者7.对于基层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
A。
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8.___________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不重要。
A.技术技能B。
人际技能C。
概念技能9。
__________对于所有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A。
技术技能B。
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10.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
A.归纳法B.试验法C。
演绎法11.著名的霍桑研究就是采用_______研究管理中人际关系的成功例子。
A.归纳法B。
试验法C。
演绎法12.作为______,管理者把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工作小组成员,作为______,管理者把信息传递给单位或者组织以外的个人。
2020专插本管理学500题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法约尔提出的原则有A. 5项B. 6项C. 10项D. 14项2、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A. 经济人B. 自我实现人C. 复杂人D. 社会人3、科学管理之父是泰罗 B. 法约尔C. 梅奥D. 韦伯4、巴纳德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A. 决策理论学派B. 社会合作学派C.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D. 管理过程学派5、_______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A. 巴纳德B. 泰罗C. 甘特D. 韦伯6、______提出了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A. 法约尔B. 梅奥C. 赫兹伯特D. 亚当斯7、梅奥从理论上总结了霍桑试验的经验,阐述了______学说的观点A. 人际关系B. 系统理论C. 权变管理D. 科学管理8、管理者作为传播者的角色属于A. 领导者角色B. 决策角色C.人际角色D. 信息角色9、法约尔把管理职能分为A.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B. 计划、组织、指挥、人事、控制C.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D. 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10、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主张管理组织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集权原则B. 分权原则C. 科层制原则D. 职能分工原则11、人际关系管理理论把人看做是A. 经济人B. 复杂人C. 社会人D. 政治人12、根据科学管理理论,在报酬制度上,泰罗主张的是A. 差别计时工资制B. 差别计件工资制C. 平均工资制D. 计时和计件相结合的工资制13、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管理者扮演的人际角色的是A. 代表人B. 领导人C. 企业家D. 联络者14、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A. 十七世纪末一十八世纪初B. 十八世纪初一十八世纪末C. 十八世纪末一十九世纪初D. 十九世纪末一二十世纪初15、差别计件工资制是由_______提出来的A. 巴纳德B. 欧文C. 泰罗D. 韦伯16、主张把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的现代管理流派是A. 数量管理理论B. 系统管理理论C. 质量管理理论D. 权变管理理论17、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属性和_______相统一的学科A. 阶级属性B. 综合属性C. 时代属性D. 自然属性18、张三是某个部门的一位领导,其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的比例为27:42:31,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理论,张三应该是一位A. 低层领导B. 中层领导C. 高层领导D. 以上都有可能19、下列选项中,属于管理者扮演的决策角色是A. 企业家B. 联络者C. 传播者D. 领导者20、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是A. 经济人B. 社会人C. 自我实现人D. 复杂人21、马克斯・韦伯认为,作为理想组织形式基础的权威是A. 个人崇拜式权威B. 理性一合法权威C. 传统式权威D.继承式权威22、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A. 复杂性B. 精确性C. 有效性D. 实践性23、对所有层次的管理者来说,重要性大体相同的管理技能是A. 技术技能B. 人际技能C. 概念技能D. 管理技能24、最早提出管理的五大职能和有效管理的十四项原则的是A. 泰罗B. 韦伯C. 卢桑斯D. 法约尔25、下列四种管理职能按时间顺序排列,最符合逻辑的是A. 计划、控制、领导、组织B. 计划、领导、组织、控制C.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D. 计划、组织、控制、领导26、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得出A.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不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B. 正式组织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C. 正式组织应该设法取缔非正式组织D. 正式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27、公司王总代表公司出席行业年度联谊会,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他扮演的是A. 人际角色B. 信息角色C. 决策角色D. 企业家28、管理者需要具有的多种技能中,把组织视作一个整体、洞察组织与环境相互影响、协调各部分关系的能力属于A.技术技能 B. 概念技能C. 人际关系技能D. 战略技能29、由梅奥进行的霍桑试验的第四个阶段是A. 工场照明试验B. 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C. 大规模的访问与调查D. 继电器装配室试验30、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B. 以科学方法替代旧式的经验管理C. 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在精神上和思想上进行一场彻底的变革D. 将管理活动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五大职能31、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的管理学家是A. 泰罗B. 韦伯C. 孔茨D. 马斯洛32、泰罗主张使用的工资制是A.差别计件 B. 团体C. 终身固定D. 雇主和工人的合作33、把人设想成社会人的是A. 泰罗B. 法约尔C. 梅奥D. 韦伯34、罗伯特・卡茨研究认为,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技能是A. 技术技能B. 人际技能C. 决策技能D. 概念技能35、提出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的管理理论是A. 科学管理理论B. 组织管理理论C. 系统管理理论D. 权变管理理论36、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A. 科学属性与艺术属性B. 技术属性和人文属性C.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D. 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37、科学管理理论者重研究的是A. 如何建立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B. 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C. 企业的基本活动D. 管理的基本职能38、法约尔认为任何企业都有六种基本活动,即A. 生产、经营、安全、销售、核算、管理B. 技术、商业、财务、安全、核算、管理C. 技术、经济、安全、财务、核算、管理D. 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39、人际关系学认为,人是A. 经济人B. 自我实现人C. 复杂人D. 社会人40、根据罗伯特・卡茨的观点,对所有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的技能是A. 概念技能B. 技术技能C. 人际技能D. 领导技能41、韦伯对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A. 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B. 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C. 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D. 提出了行为管理理论42、作为资源分配者,管理者所扮演的是A. 人际关系角色B. 信息角色C. 决策角色D. 代表人角色43、与管理的自然属性相联系的是A. 社会环境B. 生产力C. 生产关系D. 上层建筑44、着重考察有关环境变量与各种管理方式之间联系的管理理论是A. 行为管理理论B. 数量管理理论C. 系统管理理论D. 权变管理理论45、管理者扮演的信息角色包括A. 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者B. 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C. 企业家、冲突管理者和资源分配者D. 联络者、发言人和谈判者46、促使历史上第一次在企业管理中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事件是A. 亚当・斯密提出劳动分工观点B. 瓦特发明蒸汽机C. 美国马萨诸塞车祸D. 查尔斯・巴贝奇对工作方法的研究47、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的古典管理学家是A. 泰罗B. 法约尔C. 韦伯D. 梅奥48、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现点,基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技能是A. 技术技能B. 人际技能C. 概念技能D. 领导技能二、多项选择题1、管理环境是指影响管理系统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要素和总和,它包括A. 自然环境B. 文化环境C. 外部环境D. 内部环境E. 民族环境2、在管理者所承担的角色中,以下属于人际角色的内容有A. 领导者B. 监督者C. 代表人D. 发言人E. 联络者3、管理的对像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具体包括A. 人员B. 资本C. 时间D. 空间E. 信息4、下列属于管理者人际角色的有A. 发言人B. 代表人C. 领导者D. 联络者E. 传播者5、管理者的技能包括A. 概念技能B. 技术技能C. 人际技能D. 方法技能E. 语言技能6、在权变管理理论中所指的因变量是A. 环境变量B. 技术变量C. 人员变量D. 管理观念E. 信息变量7、法约尔认为,管理者行使的职能有A. 计划B. 组织C. 指挥D. 协调E. 控制8、在管理者担任的角色中,下列属于决策角色的主要有A. 代表人B. 企业家C. 发言人D. 谈判者E.联络者9、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A. 吉尔布雷斯夫妇B. 泰罗C. 约翰・黄耶维舍D. 甘待E. 罗伯特·豪斯10、古典管理理论包括A.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B.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C. 梅奥的人际关系说D.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E.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11、罗伯特·卡茨认为,管理者要具备的管理技能是A. 技术技能B. 人际技能C. 概念技能D. 协调技能E. 沟通技能12、下列说法中,属于人际关系学派的观点有A.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 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C. 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D. 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金钱引起的E. 企业应该采取新型的管理办法13、明茨伯格研究认为,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有A. 人际角色B. 协调角色C.信息角色 D. 计划角色E. 决策角色14、管理者所扮演的信息角色包括A. 监督者角色B. 传播者角色C. 发言人角色D. 代表人角色E. 联络者角色15、根据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组织的形成应具备的要素包括A. 共同目的B. 协作的愿望C. 信息的沟通D. 制度安排E. 体制改革16、韦伯认为,传统式权威的基础是A. 先例B. 惯例C. 英雄主义D. 法律E. 发布命令的权利17、以下属于管理社会属性的有A. 生产者B. 生产方式C.生产力 D. 生产关系E. 上层建筑18、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其要点包括A. 关注顾客B. 注重持续改善C. 关注流程D. 精确测量E. 授权于员工第二章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一、单项选择题1、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的道德观是A. 权利观B. 公平观C. 功利观D. 综合观2、某企业领导在电视上看到了关于“生产方便筷子浪费木材、破坏环境”的报道,深受感染,于是组织公司后勤部门开会,经研究决定,本公司食堂从即日起停止使用方便子,改用重复性耐用竹子,并在食堂粘贴宣传海报号召职工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要使用方便築子。
第一单元总论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第一节管理活动一、管理的定义(一)外国学者的定义1、早期管理学者玛丽·帕克·福莱特: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
2、斯蒂芬·P .罗宾斯和玛丽·库尔塔:管理是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人来切实有效完成活动的过程。
3、帕梅拉·S.路易斯、斯蒂芬·H.古德曼和帕特丽夏·M.范特:管理被定义为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4、沃伦·R .普伦基特和雷蒙德·F .阿特纳:管理者是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监督的人员。
而管理则是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和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订并达到目标的活动。
(二)中国学者的定义1、徐国华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有三层含义)2、杨文士和张雁: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三)综合定义(教材)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对定义的进一步解释: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相关资源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3、管理者: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
二、管理的职能(一)有关管理职能的不同观点1、20世纪初,法约尔(Fayol,1916)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种: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孔茨和奥唐内尔(Koonts and O’Donnell,1955)把管理的职能分为以下五种: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
管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管理: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等级链: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层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
秩序:有地方放置每件东西,且每件东西都放在该放置的地方;有职位安排每个人,且每个人都安排在应安排的职位上。
霍桑实验:梅奥领导的于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生产管理实验。
系统管理理论: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
学习型组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核心资源:有价值的,稀缺的,不能被完全模仿的和不能被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第二章.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道德: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辨明是非规则或原则。
伦理道德: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因子,是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功利主义道德观: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权利至上道德观:认为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做出。
公平公正道德观:主要是指支付薪酬的依据应当只是员工的技能、经验、绩效或职能等因素,而不是其他各种似是而非的因素。
社会契约道德观:认为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否则就是恶。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
社会责任: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
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道德的要求,完全是企业出于义务的自愿行为。
传统经济学观点:认为为股东实现组织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天职,否则就不成其为企业,增进和保护社会福利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责任。
社会经济学观点:主张企业要对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如消费者、供应商、债权人、员工、所在社区乃至政府等)负责。
第一章知识点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2)第一节,管理活动 (2)管理的定义 (2)定义的解释 (2)管理的职能 (2)各种职能的相互关系 (2)管理者的角色 (2)管理者的技能 (2)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2)中国早期管理思想著作 (2)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2)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 (3)科学管理理论: (3)一,泰罗的贡献(科学管理之父) (3)二,其他人的贡献 (3)一,法约尔的贡献(被公认为是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3)二、韦伯的贡献 (4)三、巴纳德的贡献 (4)一、梅奥机器领导的霍桑实验 (4)人际关系学说: (4)行为科学 (4)数量管理理论 (4)一、运筹学: (4)二、系统分析: (4)三、决策科学化: (4)系统管理理论 (4)一、定义: (4)二、组织 (4)三、系统 (4)权变管理理论 (4)一、核心: (4)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理论) (4)一、本质: (4)二、包括: (4)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4)主要有学习型组织,精益思想,业务流程再造和核心能力理论等 (4)思考题 (4)总括 (5)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第一节,管理活动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定义的解释: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调动资源;4、管理的职能包括信息、策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各种职能的相互关系: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3、创新贯穿于管理的职能的各个组织层次之中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1、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这角色2、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3、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1、技术技能:管理者掌握和熟练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2、人际技能:指成功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扔沟通的能力3、概念技能:只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中国早期管理思想著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外国早期管理思想:一、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1、分工可以是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2、分工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通常有一种工作转移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3、分工可以是劳动简单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较方便的工作方法,促进工具的改良和机器的发明二、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1、在生产管理和销售方面,根据生产流程的要求配置机器设备,编制生产计划,制定生产作业标准,实行零部件生产标准化,研究市场动态,进行预测;2、在成本管理方面,建立起详细的记录和先进的监督下制度;3、在人事管理方面,制定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规划;4、在工作研究方面,按工作研究结果确定工资支付办法;5、实行由职工选举的委员来管理医疗费制度等福利制度三、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分离对管理的重要意义:1、独立的管理职能和专业的管理人员得到了正式的承认;2、横向的分工开始出现;3、具有管理才能的雇佣人员掌握了管理权,直接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四、欧文的人事管理: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