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热化学基本概念
- 格式:ppt
- 大小:304.50 KB
- 文档页数:27
热化学储能;碱金属硫酸盐;金属氧化物;氧化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热化学储能是一种能够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在需要时再将其释放出来的先进能源储存技术。
通过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可以在储能阶段将热能储存在化学键中,而在释放阶段则可以通过热解反应将其释放出来。
这种储能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循环效率、长期储存等优势,因此在能源储存领域备受瞩目。
本文将深入探讨热化学储能技术以及其主要应用领域,重点介绍碱金属硫酸盐、金属氧化物和氧化钙等具有代表性的热化学储能材料。
同时将分析它们的物理特性、化学性质、应用场景以及可能的环境影响。
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热化学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为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启示。
json"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热化学储能、碱金属硫酸盐、金属氧化物和氧化钙。
在热化学储能部分,我们将介绍其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优势与挑战。
在碱金属硫酸盐部分,我们将探讨其物理特性、化学性质和应用场景。
接着在金属氧化物部分,我们将讨论其结构与性质、工业应用以及环境影响。
最后,在氧化钙部分,我们将介绍其制备方法、化学反应以及应用领域。
通过这四个部分的内容,读者将全面了解热化学储能以及相关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热化学储能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通过深入分析热化学储能、碱金属硫酸盐、金属氧化物和氧化钙等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特点以及在工业和环境领域的具体应用,旨在揭示这些材料在能源存储和转换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对相关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分析,展望热化学储能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加深对热化学储能技术及相关材料的认识,促进其在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2.正文2.1 热化学储能2.1.1 基本概念热化学储能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释放热能并将其储存起来的技术。
§2.1热力学的术语和基本概念2.2.1系统和环境1.被研究的物质和它们所占有的空间称为系统。
2.系统以外的,与系统密切相关、有相互作用的部分称为环境。
3.系统和环境之间可以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
(1)封闭系统:系统和环境之间通过边界只有能量的传递,没有物质的传递。
因此系统的质量是守恒的。
(2)敞开系统:系统和环境之间通过边界既有物质的传递,也可以以热和功的形式传递能量。
(3)隔离系统:系统和环境之间没有任何相互作用,既没有物质通过边界,也没有与环境进行能量交换。
2.1.2状态和状态函数1.状态:热力学平衡态,系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综合表现。
2.状态函数:用来说明、确定系统所处状态的宏观物理量。
如 n 、 T、 V、p……,是与系统的状态相联系的物理量。
3.状态函数的特点:状态函数的变化量只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变化的过程无关P、V、T、n4.状态函数的特性:①定值性——状态确定,状态函数确定。
系统的变化,用状态函数的改变来描述。
②状态函数的改变,只与过程有关,而与途径无关。
在计算有关状态函数变化的问题时,只需明确系统的始态和终态即可,而不需考虑具体的变化途径。
③同一体系,状态函数之间相关。
2.1.3 过程与途径1. 状态变化的经过称为过程 (恒温、恒压、恒容、绝热过程)2. 系统由始态到终态所经历的过程叫途径3. 状态1 → 状态2 :途径不同,状态函数改变量相同;4. 状态一定时,状态函数有一个相应的确定值。
始终态一定时,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就只有一个唯一数值。
5. 等压过程:压力恒定不变ΔP = 0;等容过程:ΔV = 0;等温过程:ΔT = 02.1.4 相(phase)1.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任何均匀部分叫作一个相。
相与相之间有明确的界面。
2.相可以由纯物质或均匀混合物组成。
只含有一个相的系统叫做均相系统或单相系统。
系统内可能有两个或多个相,相与相之间有界面分开,这种系统叫做非均相系统或多相系统。
第二章热化学[教学要求]1.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相关概念。
2.掌握化学反应热效应。
3.掌握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反应焓变的计算;盖斯定律及有关计算[教学重点]化学热力学的四个状态函数—热力学能、焓、熵、自由能[教学难点]焓、熵[教学时数]12学时[主要内容]1.了解系统、环境、相、功、热、热力学能和焓等概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
2.理解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θ),掌握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ΔrHmθ)和Hess定律及有关计算。
[教学内容]§2.1 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2.1.1 系统和环境系统:我们研究的对象, 称为系统.环境: 体系以外的其它部分, 称为环境.例如: 我们研究杯子中的H2O, 则H2O是体系, 水面上的空气, 杯子皆为环境. 当然, 桌子, 房屋, 地球, 太阳也皆为环境. 但我们着眼于和体系密切相关的环境, 即为空气和杯子等. 又如: 若以N2和O2混合气体中的O2作为体系, 则N2是环境, 容器也是环境.界面: 体系和环境之间有时有界面, 如H2O和杯子; 有时又无明显界面, 如N2和O 2之间. 此时, 可以设计一个假想的界面, 从分体积的概念出发, 认为VO2以内是体系, 以外是环境.宇宙: 体系和环境放在一起, 在热力学上称为宇宙。
按照体系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关系, 将体系分为三类:1. 敞开体系: 既有物质交换, 也有能量交换.2. 封闭体系: 无物质交换, 有能量交换.3. 孤立体系: 既无物质交换, 也无能量交换.例如: 一个敞开瓶口, 盛满热水的瓶子, 水为体系, 则是敞开体系; 若加上一个盖子, 则成为封闭体系; 若将瓶子换成杜瓦瓶(保温瓶), 则变成孤立体系. 热力学上研究得多的是封闭体系.2.1.2 状态和状态函数状态: 由一系列表征体系性质的物理量所确定下来的体系的一种存在形式称为体系的状态.状态函数:确定体系状态的物理量(p,V,T), 是状态函数.特点:①状态一定,状态函数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