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000系统在电网的应用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20.53 KB
- 文档页数:1
电力科技2016年10期︱313︱对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地县一体化运行模式分析马苏斌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宝应县供电公司,江苏 扬州 225800摘要:现阶段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远程终端管理模式,并组织研发了新一代调度自动化系统-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简称“D5000 系统”)。
该系统为各级调控中心协同指挥电网调度运行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实现了调度和变电运行的高效融合,也促进了调控一体化、调度一体化等各项业务的深入开展。
本文分析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应用原理与实现,介绍了系统安全关键技术,阐述了系统应用优点。
关键词:调度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应用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6)10-0313-011 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远程终端管理模式工作原理与实现 远程终端管理模式原理与远程工作站模式基本一致,是地区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与其所辖的县调自动化主站系统通过网络延伸互联,使之逻辑上成为一套调度自动化系统,从而实现地、县两级数据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共享。
远程工作站模式的一体化主站系统的实现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 如实现了县级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最简单化,仅配备实现调度功能必需的网络设备和工作站,即可实现地调系统的全部分析应用功能,具有系统功能全、投资少等优点,但在数据采集、应用、计算机节点广域分布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出现系统的故障风险点增多、可靠性降低等缺点,生产控制I 区通过网络延伸到县调,数据网无法进行物理安全区域边界防护,不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要求,带来更为严峻的安全防护风险。
此外,由于县调人员大多不具备系统设备维护能力,大部分地、县调之间距离较远,夜间及雨雪等恶劣天气出行不便,导致远程工作站故障时无法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成为该种模式的显著弊端。
2 系统安全关键技术介绍 远程终端管理模式更为强调调度信息安全和人员操作安全,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是工作站汇聚管理服务器,同时依赖于用户认证系统、 安全审核系统和日志管理系统的搭建。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系统使用手册之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二月文档更新日志:序号 更新时间 更新内容 修改人 审核人 01 2014-02 建立文档 闪鑫目 录第1章引言 (1)1.1 编写目的 (1)1.2 参考资料 (1)1.3 术语和缩写词 (1)第2章画面浏览器 (3)2.1 概述 (3)2.2 启动与退出 (3)2.2.1 浏览器启动 (3)2.2.2 浏览器退出 (5)2.3 功能说明 (6)2.3.1 主题面板 (6)2.3.2 常用工具栏 (6)2.3.3 配置文件与参数 (7)第3章实时监视分析 (9)3.1 概述 (9)3.2 启动与退出 (9)3.3 功能说明 (9)3.3.1 告警总览 (9)3.3.2 稳态监视越限信息 (10)3.3.3 动态监视告警信息 (14)3.3.4 二次设备告警信息 (14)3.4 配置文件和参数 (15)3.5 日志 (16)3.6 其他 (16)第4章预想故障分析 (17)4.1 概述 (17)4.2 启动与退出 (17)4.3 功能说明 (17)4.3.1 静态安全分析 (17)4.3.2 短路电流告警信息 (19)4.4 配置文件和参数 (19)4.5 日志 (20)4.6 其他 (20)第5章故障告警分析 (21)5.1 概述 (21)5.2 启动与退出 (21)5.3 功能说明 (21)5.3.1 故障分析 (21)5.4 配置文件和参数 (29)5.5 日志 (30)5.6 其他 (30)第1章 引言1.1编写目的本手册用来指导调度运行人员了解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功能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使用户能够更有效的使用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充分发挥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的作用。
同时本手册也可作为维护人员进行系统维护的参考手册。
1.2参考资料本文档参考了以下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相关规范:(506‐1) 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功能规范;(506‐1.2)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功能详细设计。
基于D5000平台的调控操作以及防误一体化系统分析作者:李如松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2期摘要: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我国的电力技术也在这股发展的浪潮之下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目前,调控一体化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并广泛的应用到了电网系统当中,因此,调控的操作项目越来越多,但是在实际的工作情况中,调控系统依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经过了详细的调查研究,设计出了基于D5000平台的调控操作系统,这种系统的问世,对于调控系统的自动化操作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这种系统,能够切实的保障调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结合实际,对于基于D5000平台的调控操作及防误一体化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切实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D5000平台;调控系统;防误一体化;引言:我国电网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自动调控系统的稳定性不够,而基于D5000平台下的调控操作以及防误一体化系统能够充分的解决这项问题,使得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有着极大的提升。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细致的分析这个系统的各个方面。
一.基于D5000平台下的电网调控操作及防误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框架电网调控操作及防误一体化系统,是近几年来相关技术人员研究出的一种新型的电网调控系统,能够对整个电网实施智能化的控制,并且能够全面的降低调控过程中失误的发生。
而这种系统在D5000的平台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这个平台能够实现对于电网内部细节性的控制,并且对于电网外部能够供应开放性的对接接口。
一般来说,D5000平台下的调控操作系统由电网数据管理系统、电网信息总线、以及电网服务线路等方面构成,这样就使得电网调控操作系统能够通过服务总线来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加强了对于电网系统的管理力度。
在D5000平台的电网调控操作系统中,Corba、访问设置以及Web-Service是电网调控操作系统能够保证其服务功能的三项基本条件[1]。
D5000系统状态估计应用研究刘烁发表时间:2018-06-12T10:07:59.54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5期作者:刘烁[导读] 摘要:由于国内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在生活方面,民众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日渐增大,进而使得我国电力系统的规模将逐渐增大,怎么去科学性地对电力资源进行调度便是每一个电力工作者的主要使命,一种智能电网的大脑D5000系统便出现在人们眼前。
(身份证号码:62042219860415xxxx;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白银供电公司 730900)摘要:由于国内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在生活方面,民众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日渐增大,进而使得我国电力系统的规模将逐渐增大,怎么去科学性地对电力资源进行调度便是每一个电力工作者的主要使命,一种智能电网的大脑D5000系统便出现在人们眼前。
想要使得D5000电力系统的高级应用功能得以实现,并且保证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基础平台之中的每个应用的顺利完成,都有必要应用到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功能。
本文针对D5000系统进行状态估计应用研究,将会对D5000系统的建立起到关键作用,并能够让它的未来得到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D5000系统;状态估计;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1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概念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是电力系统调度中心的能量管理系统(EMS)的核心功能之一,其主要的功能是根据电力系统的各种量测信息,估计出电力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
另外,电力系统状态估计还使用了估计算法将已经坏掉的数据检查出来,然后清除这些数据,以求到达数据的统一性以及准确性,使得网络分析之时,有非常可靠的信息数据供其使用,为整个系统的运行起到保障作用。
2 D5000系统中状态评估的应用在整个D5000系统之中状态评估所起到的用处,包含了网络拓扑分析方面,根据遥信结果,确定网络拓扑,即节点-支路的连接关系;.根据遥测结果,估计系统的潮流分布,即节点电压,支路功率等,其结果符合电路定律;量测系统的分析方面;量测预检测方面,D5000系统状态估计计算方面以及对不良数据的检查与辨别方面[1]。
动力与电气工程54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7.28.054天津滨海电网D5000系统中PAS应用的研究①王安颖 许志成 甄庆 马宁 刘星(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滨海供电分公司 天津 300051)摘 要:目前滨海的调控系统处于OPEN3000系统向D5000系统的过渡阶段,D5000系统为了更好地完成调控运行的任务,新增了PAS(高级应用)功能。
本文结合PAS功能在滨海电网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PAS功能应用中遇到的虚拟T接站问题、基础数据处理问题和线路整改问题,并为这些问题提供解决办法,以推动该功能在滨海D5000系统中充分的发挥作用,同时为其他电力公司在新增PAS功能遇到类似问题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PAS 虚拟T接站 基础数据 线路整改中图分类号:TM7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0(a)-0054-02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滨海调控中心新建了D5000系统,以满足对电网调度及监控越来越高的要求。
新建的D5000系统增加了PAS(高级应用)功能,PAS功能是保障电力调度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其的使用和管理,可将电网的最佳运行方式确定出来,有利于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但随着新增功能的加入,原有的数据库模型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保证PAS功能的实现,对滨海供电公司D5000系统的优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PAS应用中发现的问题1.1 虚拟T接站问题新建D 5000系统中包含PA S 应用,需要进行状态估计、潮流计算等对模型精确度较高的运算,这样原来OPEN3000系统中的虚拟T 接站模型就会对PAS应用中的计算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原系统中的T接站是虚拟存在的,在进行PAS 参数录入时,许多T 接数据都不能进行正确录入,系统建立模型也会和实际有很大的出入,这样会导致PAS应用中的状态估计和潮流计算产生很大的误差。
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1.概述D5000平台具有标准、开放、可靠、安全和适应性强等特点,承载着实时监控与预警(新EMS)、调度计划(OPS)、安全校核(SCS)和调度管理(OMS)四大应用平台,对提高电网调度运行水平、加快调度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和提高调度业务精益化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是D5000系统实时监控与预警应用的四大核心模块之一,随着我国电网进入了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新的发展阶段和D5000系统的普及,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有效提高了实时监控和预警的自动化水平,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地保障。
2.系统设计及功能特点2.1系统功能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综合分析电网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告警,实现在线智能推理和报警,智能判断电网故障并准确推出事故画面,同时基于统一的可视化展示平台,展示电网稳态、动态、暂态安全的监视、分析、预警和智能辅助决策信息。
综合智能告警系统结构图2.2系统特点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具有以下技术特点:大量告警信息中抓住关键信息综合利用稳态、动态、暂态、预警等应用提供的告警信息进行在线汇总分析,智能准确推理出电网一次设备故障、系统异常、系统预警、计划偏差等综合告警。
对多个应用的告警信息进行综合和压缩,对告警信息进行相互验证,并利用网络拓扑技术,根据每种故障类型发生的条件,结合接线方式、运行方式、逻辑、时序等综合判断,给出故障报告,提供故障类型、故障过程等相关信息给运行人员参考,辅助故障判断及处理。
●告警触发的智能联动某类事件发生时,通过控制序列的方式启动关联应用模块,得到相关分析计算结果,为下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界面中提供快速进行智能联动的操作方法。
●告警关联信息统一展示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为不同应用提供的不同告警信息提供了统一的可视化展示平台,使用户更方便的在统一页面从多角度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
2.3告警功能1.可视化展示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主要通过java人机对告警进行多页面多层次的可视化主题展示,主题如下:综合智能告警主题界面2.告警分类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根据告警的特点及来源,对告警进行系统的分类并处理,处理的主要告警有设备故障类告警、系统异常类告警、预警类告警、计划类告警、气象类告警、系统间共享告警。
综述1、研究认识为了能更加好的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成为各国研究的非常热门的课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电力的依赖增强,对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的要求已经是日益提高。
现代经济的发展对电网的稳定性、可靠、安全、清洁、高效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电网是国家能源产业链的非常重要环节,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的提高电网运行水平,现在世界各国都已经对电网的发展模式进行严肃深刻的思考和探索。
1.1应该对用电抄收方式应进行改革,应用到普及、成本低廉、易于实现的远程无线,集中抄表技术将必成为电力抄表发展的必然趋势。
据目前为止,我国一直都采用的供电方式是“一户一表,管电到户”,这使得用电网络十分庞大。
电力营销部门如果想要知道用户的具体用电数据,都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抄写方式,这一种抄表方式漏抄误抄率高、效率低下、工作量大以及不能对用电实际情况进行监控。
为了能更加好的满足电力营销部门管理现代化的需要,那就更加需要对传统的用电超收方式进行改进。
1.2 对用电数据进行高额度的实时可靠的采集,必须依赖集中抄表的系统,应该利用市场价格机制,更好的调节用户的用电习和提高供电质量,减少传输损失等各个问题。
集中抄表系统面向的用户是都是居民用户,是电力用户用电采这个大系统中涉及面最广的一个,对于智能电网发展中关键环节的互动,最多的还是居民用户,为此,集中抄表系统也是智能电网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更加能准确而便捷的收费系统,既可节省人力,又可减少相关事业部门与客户之间的纠纷,不但能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也适应了现代用户对缴费的新需求。
2、研究现状国家基本上己实现了银行联网付费、抄表自动化的功能。
著名的集中抄表系统技术设备公司有Data Beam、American Meter、Badger Meter、MetscanBnCan、Metretek、Itron等。
在上个实际八十年代中期,由于许多大规模的集中。
抄表系统已经在加拿大、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中出现,并有继续扩大之势。
兰供D5000系统SCADA应用故障问题处理摘要:兰州供电公司根据省公司“大运行”体系的部署安排,积极进行兰州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D5000)的建设,在日常的运维检修工作中遇到SCADA应用故障、前置读库错误问题几个问题,与大家共同学习提高;通过解决应用问题不断提高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功能水平和实用水平。
关键词:D5000平台 SCADA 应用故障D5000平台采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具有标准、开放、可靠、安全和适应性强等特点,直接承载着实时监控与预警(新EMS)、调度计划(OPS)、安全校核(SCS)和调度管理(OMS)四大应用平台,对提高电网的调度运行水平、加快调度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和提高调度业务精益化的管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SCADA是架构在统一支撑平台上的应用子系统,是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最基本应用,用于实现完整的、高性能的电网实时运行稳态信息的监视和设备控制,为其他应用提供全方位、高可靠性的数据服务。
主要实现以下功能:数据接收与处理、数据计算与统计考核、控制和调节、网络拓扑、画面操作、断面监视、事件和报警处理、计划处理、电网调度运行分析、一次设备监视、开关状态检查、趋势记录、事故追忆及事故反演等。
SCADA应用处理前置应用采集上来的实时数据,是调度员的眼睛和操作工具,用户的数据监视和操作,如远方遥控等都依赖于SCADA应用提供的强大丰富的功能,特别是随着电力系统无人值班站的增多,许多原来在厂站端处理的事情,现在需要主站端的调度员根据系统实时运行情况,及时地调度处理。
所以,正确理解SCADA的基本数据,掌握SCADA的操作,快速响应、及时解决系统出现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系统为了安全高效地实现SCADA应用的监控功能,在任何重要的控制操作执行之前,系统自动检查口令和安全性,任何操作或事件都能记录、存储或打印出来。
二、SCADA表定义流程系统的数据库遵循IEC61970规范,从模型的概念建立整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