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防治40例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临床疗效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疗效观察目的讨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患有肺炎继发性腹泻的134例病儿分为各67例的比较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和思密达,其中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每日2次,每次0.6g,思密达每次1.5-3.0g,每日3次。
比较组给予思密达,每次1.5-3.0g,每日3次。
比较两组72h后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显效41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6%。
比较组:显效29例,有效17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68.7%。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呕吐和循环不良症状的消除时间及腹泻消除时间均明显少于比较组(P<0.05)。
结论临床上使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儿的病痛,值得广泛推广。
标签:酪酸菌二联活菌散;肺炎继发性腹泻;小儿;疗效小儿肺炎是儿科中的常见病,发病率较高。
一些患儿在得肺炎时常常会继发腹泻,恶化肺炎的状况,增加患儿的病情。
并会延长小儿住院的时间,增加其家庭负担[1]。
而及时有效的治疗腹泻可以促进肺炎的痊愈,提高患儿的体质。
据相关报道,利用微生态调节剂可以补充患儿的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到达治愈腹泻的效果,而酪酸菌二联活菌散就是一种有效的微生态调节剂药物。
本文择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医治肺炎继发性腹泻的130例病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择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医治的134例肺炎继发性腹泻病儿。
选取标准:1-12岁患儿;X胸片确诊为肺炎;每日大便次数多于3次,并大便不成形;治疗前未曾使用过任何止泻药物。
将134例病儿分为实验组和比较组,其中实验组患儿67例,男33例,女34例。
比较组患儿67例,男29例,女38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的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6年的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5例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
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后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相比在接受治疗后体温恢复、大便性质恢复及住院所用时间均更短;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0.05。
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优异的疗效,表明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儿腹泻症状快速、有效改善。
【关键词】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小儿肺炎治疗期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患儿常常发生继发性腹泻,表现为脱水、腹泻、呕吐、食欲下降等,帮助患儿选择有效治疗药物,促进腹泻症状快速缓解,对患儿有积极、重要的意义[1]。
本文分析了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此次研究选取2016年的1月~2016年的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5例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做为研究对象。
入组标准:①所选患儿均在入院时实施临床检查,其病情与临床标准符合小儿肺炎相关的诊断标准,且经各项辅助检查证实。
②患儿均在小儿肺炎发生期间继发腹泻。
③患儿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有一定耐受能力,无相关药物的过敏史。
④患儿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和严重并发症。
⑤患儿无意识障碍,其监护人同意参加本次研究,能够配合治疗。
将此95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如下:对照组纳入患儿46例,其中有男29例,女17例;年龄最小患儿5个月,最大6岁,平均年龄是(2.2±1.1)岁。
观察组纳入患儿49例,其中有男30例,女19例;年龄最小患儿4个月,最大5岁,平均年龄是(2.5±1.2)岁。
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对腹泻患儿的疗效影响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对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
方法80例腹泻患儿,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
对照组患儿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小儿腹泻采用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泻;双歧杆菌活菌;蒙脱石散;临床效果腹泻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与外源性和内源性因素有关,临床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呈流质状,常伴有呕吐、发热、脱水、进食受限等症状,直接影响患儿健康发展。
目前临床治疗小儿腹泻以对症治疗为主,迄今尚无统一确切治疗方法,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本文收集了40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探讨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腹泻患儿,男57例,女23例,年龄8个月~3岁,平均年龄(13.87±4.56)个月;病程6~27 d,平均病程(15.81±3.02)d。
纳入标准[1]:结合临床症状,经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腹泻;无药物过敏史;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对所用药物过敏者;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者;痢疾等传染性腹泻者;有明显代谢性酸中毒症状、脱水、脓血便者;拒绝入组研究者。
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1. 2 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处理,包括抗病毒、抗感染、降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静脉补液等。
对照组患儿采用蒙脱石散(湖北汇中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391)治疗,空腹口服,年龄200 g,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
金双歧对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预防作用金双歧是一种益生菌制剂,含有大量有益菌株,可以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免疫力,预防肠道疾病和维持健康。
最近的研究表明,金双歧在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金双歧对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预防作用。
一、金双歧的作用原理金双歧中主要成分为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
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是腹泻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金双歧通过增加肠道内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数量,从而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加强肠道对有害菌的抵抗力,预防肠道感染和腹泻。
此外,金双歧还可以促进肠道黏膜细胞的再生,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减少有害物质对肠道的伤害。
二、金双歧的临床疗效近期一项对金双歧预防肺炎继发腹泻疗效的研究表明,金双歧组比安慰剂组肺炎继发腹泻发生率低了三分之一。
同时比较金双歧组、益生菌组和安慰剂组,发现金双歧组的效果最好,与安慰剂组相比,金双歧组腹泻发生率降低了37%。
而益生菌组仅有18%的降幅。
另一个对金双歧预防婴幼儿腹泻的研究也显示出了类似的结果。
三、金双歧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金双歧的使用方法很简单,以10亿-50亿CFU为宜。
可以将金双歧加入奶粉中一起喂食,或是直接将金双歧开袋后挤进婴儿口中,口味较好,孩子往往愿意吃。
需要注意的是,金双歧不应与高热液体混合,也不建议将金双歧加入超过37°C的饮料或食品中。
金双歧也不能代替药品治疗腹泻。
如果孩子有腹泻症状,应该及时就医,采取医生建议的治疗措施。
四、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预防措施除了金双歧的预防作用之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1. 保持室内通风,减少感染机会。
2. 鼓励经常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咳嗽打喷嚏后等时刻。
3. 饮食卫生要求高,保证饮食清洁、食具消毒等。
4. 定期接种疫苗,预防感染。
总之,金双歧可以有效地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才能达到最好的预防效果。
幼儿长大健康成长,也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和关爱。
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观察作者:韩梁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观察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婴幼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调节、补液、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在给予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双歧杆菌治疗。
分别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4.42%(32/4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
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关键词:双歧杆菌;婴幼儿腹泻;疗效观察引言婴幼儿腹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患儿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将发生水电解质紊乱,严重的影响婴幼儿的健康发育,较为严重者可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障碍,甚至可以危及小儿生命[1]。
该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婴幼儿腹泻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根据其病因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
主要病原为细菌和病毒,其中病毒主要为轮状病毒。
当病毒或细菌进入患儿肠道后,会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上进行复制,导致细胞发生坏死、脱落现象,造成肠道内环境紊乱,引起菌群失调,导致腹泻现象的产生[2]。
益生菌能够通过补充肠道正常菌群、纠正菌群失调、分泌抑菌或杀菌物质和增强肠道局部免疫反应等机制,有效地清除病毒和细菌,明显缩短腹泻病程,降低腹泻严重程度,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的腹泻病[3]。
本文以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婴幼儿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43例施用双歧杆菌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婴幼儿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男性患儿49例,女性患儿37例,年龄5个月~3岁,平均年龄(1.1±0.6)岁。
86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其中发热53例,呕吐45例。
金双歧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观察
黄琳;范红建
【期刊名称】《工企医刊》
【年(卷),期】2007(020)003
【摘要】目的:观察金双歧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1~36个月支气管肺炎并继发腹泻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常规肺炎治疗下加金双歧口服,并预防和治疗脱水;对照组仅常规肺炎治疗及预防和治疗脱水.结果: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双歧能有效地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黄琳;范红建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儿科,221131;江苏省徐州市,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儿科,2211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2.金双歧与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疗效观察
3.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观察
4.无糖奶粉联合金双歧治疗婴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观察
5.妈咪爱在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中的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20-08-07T15:38:32.580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作者:邵加林[导读] 探究小儿腹泻应用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的治疗效果邵加林(洪泽区岔河镇中心卫生院;江苏淮安223111)【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腹泻应用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我院接诊的76例腹泻患儿,使用双盲法分为两组,38例/组,对照组接受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接受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比两组腹泻患儿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大便性状变稠时间、腹痛停止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和呕吐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儿腹泻应用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可以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双歧杆菌活菌;蒙脱石散;小儿腹泻腹泻是小儿的常见疾病,饮食、感染和免疫功能受损均会引发腹泻。
临床上主要采用口服药物和输液等方式对该疾病进行治疗[1]。
但是,患儿的年龄小,输液治疗依从性极差,且患儿家属并不愿意婴幼儿接受输液治疗[2]。
为了更好的评价疾病的不用药物的治疗效果,研究选择我院接诊的76例腹泻患儿展开以下研究。
1.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将我院接诊的76例腹泻患儿纳入研究,时间在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双盲法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分别采用接受蒙脱石散治疗,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
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7岁,年龄均值(5.23±1.25)岁;病程最短1天,病程最长10天,病程均值(6.43±1.22)天。
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6岁,年龄均值(5.30±1.36)岁;病程最短1天,病程最长11天,病程均值(6.45±1.32)天。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小儿抗菌药相关性腹泻临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6-08-05T14:26:08.08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6期作者:黄华[导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上是指使用抗生素后出现的肠道菌群失调而导致的医源性腹泻。
黄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儿科四川安岳 642350)【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小儿抗菌药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在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时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照组使用抗生素出现腹泻时使用蒙脱石散剂,比较两组大便次数、精神状况及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统计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精神状况及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χ2=9.448,P=0.002),观察组无效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χ2=4.804,P=0.028)。
结论:针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小儿;抗菌药相关性腹泻【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6-0121-02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上是指使用抗生素后出现的肠道菌群失调而导致的医源性腹泻。
其中抗菌药物作为治疗微生物感染最常用亦是最有效的药物,其临床效果已被广泛认可,但目前世界上存在滥用抗生素现象十分严重。
同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部分儿童因抗生素使用后的不良反应而出现肠道菌群失调,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1]。
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一般是肠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治疗上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往往能取得理想疗效。
双歧杆菌3联活菌主要由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以及粪肠球菌3种常见的肠道益生菌组成,使用后能有效的调节肠道菌群动态平衡[2]。
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防治40例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实际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婴幼儿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生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口服治疗,统计两组患儿实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患儿继发腹泻8例,对照组患儿继发腹泻19例。
两组患儿继发腹泻发生率相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实际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防止;婴幼儿肺炎
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在实际临床中十分常见,它是指在婴幼儿肺炎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肺感染性腹泻,或者在婴幼儿肺炎治愈过后而发生的腹泻。
继发性腹泻给婴幼儿的肺炎治疗造成了困难,甚至会使得婴幼儿肺炎症状加重,极大地影响了婴幼儿的康复。
探讨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为今后更好的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发生及其实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婴幼儿肺炎患儿80例,其中男性患儿47例,女性患儿33例,年龄为2~37个月,平均年龄为16.3个月。
所有患儿均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诊,且除外住院时存在腹泻的患儿、住院72h内出现腹泻的患儿、营养不良的患儿、合并其他疾病患儿。
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中,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首先给予两组患儿抗生素及相应的对症治疗。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儿在治疗肺炎的同时给予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口服治疗,药物为袋装,每袋500mg,由山东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1岁以上患儿每次口服1袋,每天口服2次;1岁以下患儿每天口服二分之一袋,每天口服2次。
对照组患儿在综合对症治疗后,如果患儿继发性腹泻后,则给予对症止泻治疗,如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治疗等。
1.3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72h内,患儿全身症状消失,粪便的次数恢复正常,粪便性状恢复正常;有效:全身症状治疗72h内显著改善,粪便次数显著好转,粪便性状显著好转;无效:全身症状在治疗72h内没有改善或恶化,粪便的次数及性状没有好转甚至恶化。
总有效为显效加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40例患儿继发性腹泻8例,继发性腹泻发生率为20.00%,而对照组40例患儿继发性腹泻19例,继发性腹泻发生率为47.50%。
两组患儿继发性腹泻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继发腹泻后,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相比较,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8.42%。
两组患儿实际临床疗效相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儿实际临床疗效见下表1。
3讨论
儿科患儿中,婴幼儿肺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且其治疗过程中及治愈后常常继发腹泻,其原因可能为:第一,在治疗肺炎过程中抗生素的应用,导致耐药的外源性致病菌侵入、肠道菌群失调、内源性致病菌侵入而产生腹泻;第二,由于肠道外感染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第三,应用某些抗生素治疗肺炎,比如头孢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尤其是两种联用及联用两种以上的时候,对植物神经或肠道造成直接刺激,使得肠蠕动增快,双糖酶活性降低,葡萄糖吸收减少而发生腹泻;第四,患儿吞咽的痰液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刺激到肠道黏膜而产生腹泻;第五,婴幼儿生活环境及饮食的改变而产生腹泻[1]。
抗生素过度应用所产生的腹泻,临床治疗手段不多,主要是通过停用相关抗生素来达到止泻的目的。
本组应用中,应用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其能与肠内有益菌共生的特点,且抑制腐败菌和有害菌的繁殖和生长、促进有益菌的增殖和发育,从而实现有效预防继发性腹泻发生的目的。
双歧杆菌在健康人肠道中,是占有一定优势数量的细菌,是人体中重要的益生菌,能够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2]。
通过本组研究,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减少了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其继发性腹泻起到了预防的作用[3]。
参考文献
[1]朱勇斌,钟楚玉.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
果观察.吉林医学,2009,30(15):584585.
[2]张永红,王燕,刘慧婷.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0(11):12211222.
[3]刘裕芳,姚洪彬.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观察.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4):494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