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373.05 KB
- 文档页数:4
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网民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今,每一个中学生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网络,网络也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由于中学生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阶段,对于网络上的很多东西都缺乏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主要谈一谈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网络文化条件下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如今的网络文化中,依然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对正处于思想道德观念建立时期的中学生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才能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处理好来自各方面的诱惑,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网络文化时代,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非常重要。
一、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消极影响1.虚拟空间对中学生人际交往和行为的负面影响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拟性,因此,在网络环境下,人与人的交往也是在这个虚拟的形式下完成,这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完全不同,它完全忽视人们在现实生活交往中的手势、表情和语调等信息,代之以网络符号。
如果中学生长期生活在网络世界里,势必会对其生活方式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产生影响,长此以往,会在心里产生压抑或孤独感。
而且,由于我国针对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网络上的不道德行为和犯罪行为很普遍,对中学生的思想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网络游戏对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让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地影响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2.网络不良信息对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意识的消极影响由于发达国家在网络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现代的网络文化的核心是以发达国家的思想和文化为主,显然,这些网络文化也成为为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工具,这些思想不仅不利于我国的中学生对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不利于我国中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网络低俗文化是指在网络上传播的一些低俗、恶俗、不良的文化现象。
这些文化现象可能包括色情内容、暴力内容、恶搞恶作剧等,并且通过网络的快速传播,往往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以及针对这一问题的应对策略。
1. 丧失道德底线网络低俗文化往往包含一些违反道德底线的内容,比如色情、暴力等,这些内容会对青少年的道德观念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
青少年在接触这些内容后,很容易产生“见怪不怪”的心理,觉得这些行为是正常的,导致道德观念的淡化甚至丧失,进而出现一些不良行为。
2. 扭曲性别观念在网络低俗文化中,经常可以看到对性别角色的误导和扭曲,这会对青少年的性别观念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
比如女性被过度性化,男性则被过度英雄化,这种不平等的性别观念会给青少年带来错误的价值观念,导致对性别的认知出现偏差。
3. 思想观念变得浮躁网络低俗文化往往以娱乐性质为主,宣扬速成、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念。
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会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变得浮躁,缺乏耐心和恒心,甚至产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焦虑,对未来的规划和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1. 激发对良好文化的兴趣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激发青少年对良好文化的兴趣,比如阅读经典文学、欣赏优秀艺术作品等。
这样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鉴赏能力。
2. 强化家庭教育家庭是青少年最主要的成长环境,家长要注重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教育。
家长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网络低俗文化,培养他们对价值观的正确认识。
3. 加强网络监管和引导学校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网络低俗文化的监管和引导,制定相关的网络监管政策,严格打击网络低俗文化,净化网络空间,让青少年在网络中接触到更多的正面信息和良好的文化。
4. 进行心理疏导针对已经受到网络低俗文化影响的青少年,学校和家庭应该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寻找更多积极健康的娱乐方式,增强他们对网络低俗文化的抵抗力。
论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网络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使青少年的情感变得冷漠,使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弱化,引诱青少年犯罪,从而对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网络的负面影响,应该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能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网络的立法力度;优化网络环境。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负面影响;对策一、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带来的问题也是非常复杂而深刻的。
青少年的控制能力弱,好奇心强,其所受到的影响尤其之大。
网络在给青少年扩大了交流的空间,创造了优质的学习条件,以及提供了虚拟环境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1. 网络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网络空间的发展,使人可以同时生活在虚拟和现实的空间中。
而在虚拟空间中,法律和道德对人的约束要比在现实中薄弱得多,青少年的控制力差,好奇心和自我表现欲望强,很容易被网上那些五彩缤纷的图文、各式各样的游戏所吸引和诱惑,从而沉迷网络。
众所周知,电脑辐射是严重的,长时间的上网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而且网络上的信息有好有坏,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弱,很容易上当受骗,也很容易被不良信息诱惑,从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青少年的身心正处于发育时期,长时间的迷恋网络,不仅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更严重的伤害,也给他们的学业和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
2. 网路使青少年的情感变得冷漠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网上交际主要依靠于抽象的数字、符号,交流双方也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这样的交流显得更加的自由和随性。
网络交流的隐藏性和无约束性,极其迎合了青少年叛逆的心态,以至于青少年很容易沉迷于这种人机对话的模式。
长期沉迷于这种人机对话的模式,会减弱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使他们不愿意面对现实生活,从而导致他们的情感变得冷漠。
3.网络使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弱化由于网络管理和监督制度的不完善,网上色情、垃圾信息屡禁不止。
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摘要】网络低俗文化在当今社会中愈发普及,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认知和行为的负面影响,并提出针对这一问题的应对策略。
网络低俗文化会扭曲青少年的认知,导致其对价值取向产生偏差;低俗文化会诱发青少年不良行为,影响其身心健康。
为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家长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监督;学校也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价值观的培养;社会监管的加强也是不可或缺的。
青少年的价值观塑造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抵制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积极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网络低俗文化、青少年、价值观、认知、行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监管、塑造、抵制、影响、重要性1. 引言1.1 网络低俗文化的普及网络低俗文化的普及是指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低俗内容通过各种传播渠道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其中包括一些低俗、暴力、色情等内容。
这些内容往往迎合了一部分人的欲望和好奇心,吸引他们点击观看,进而形成了一股不良风气。
网络低俗文化的普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人们担心这些不良内容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网络低俗文化已经不再受限于特定地区或群体,而是遍布整个网络世界。
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很容易接触到这些不良内容,从而受到其影响。
网络低俗文化的普及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如何有效防范和应对网络低俗文化的影响,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网络低俗文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挑战。
1.2 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性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对于他们的人生道路和社会责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接受了社会的各种信息和教育,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和观念。
浅析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摘要:网络文化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兴文化,作为新生事物,它受到许多人的青睐,当然它也免不了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袭,尤其是给青少年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已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
我们应该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时政府要尽快填补涉及网络法律法规的空白,健全网络管理的制度,从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中的每个环节做起,把整治网吧和打击网上传播有害文化信息结合起来,让网络文化成一个健全有序的积极氛围,从而绿化孩子们的精神家园。
关键字:网络文化未成年人思想影响负面我们都知道,二十一世纪是网络信息的时代。
如今,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将其触角伸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我国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但其发展迅猛。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上网用户总数达5.64亿,其中未成年人占网民总数的18%,而且数量仍在增长。
这一趋势告诉我们如何让青少年拥有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环境,不仅关系到我国网络事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未来国家的建设。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网络文化对未成年思想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让我们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
一、网络文化给未成年人带来的负面影响1、网络文化身不由己染上了诸多的不良习气,遭遇“黑色文化”“色情文化”“暴力文化”等不良文化的侵袭,诱发未成年犯罪。
网上色情毒害心灵。
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一半以上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三万张色情图片进入互联网。
网上60%的青少年无意识地接触黄色信息。
青少年正处于性发育、性意识觉醒阶段,对与性有关的东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本能的冲动和接触的欲望。
如果青少年沉湎于这些黄色垃圾中,很容易被色情文化诱导而迷失了方向。
?网上游戏误人子弟。
许多游戏都涉及暴力,在虚拟的世界中,孩子们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杀人如麻,体验到胜者为王的感受。
回到现实生活中,他们受到暴力仇杀游戏影响,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与同学大动干戈,恨不得将对方置于死地。
试论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摘要]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受到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的限制,网络文化中的那些与社会主流文化相悖的亚思想道德对未成年人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未成年人思想和行为中出现诸多与网络文化有关的不良现象。
但是,网络文化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也有其优势。
因此,如何加强利用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文章试从网络文化传播的角度,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网络文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为培养未成年人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的首要环节,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未成年人适应社会能力提高的关键环节,而未成年人素质的提高又是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
长期以来,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强调包括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单向的灌输教育,而缺乏对未成年人自身自主认同的评价与认可。
在这种模式下,未成年人是被动的接受者。
在社会文化内容、社会文化来源单一的条件下,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思想和心理品质。
但在目前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并存的现实环境中,固有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显现出了教育功能的弱势,突出表现在网络社会与未成年人之间的互动性和网络社会的新奇性是固有的教育模式所不具备的,未成年人更能被网络文化所吸引。
因此,鉴于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通过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就成为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网络文化传播对传统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挑战1.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不能充分发挥教育功能。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强调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有关方面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教育目标抽象,形式呆板,教育手段单一让现阶段的未成年人难以接受,他们是被动的接受者,缺乏互动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网络低俗文化是指在网络上泛滥的、粗俗、低级的文化现象。
这种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播日益普遍,并且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 审美观扭曲:网络低俗文化大量传播的图片、视频和言论往往以“恶搞”、“煽情”等手段获得关注和流量。
这种低俗的内容容易扭曲青少年的审美观,使其对美的定义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
2. 道德观念淡化:网络低俗文化往往包含各种不健康甚至违法的行为,如暴力、性暗示、恶俗言论等。
这些内容会冲击青少年的道德底线,使他们渐渐认同这种不良行为,从而导致道德观念淡化甚至沦丧。
3. 人际关系异化:网络低俗文化以搞笑、调侃为主题,让青少年误以为“装逼”和“吐槽”是与人交往的正常方式。
这种方式往往会伤害他人感情,建立浮躁、虚伪的人际关系,使青少年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产生隔阂。
4. 自尊心下降:网络低俗文化往往追求短期刺激和虚荣感,诱使青少年追随众人。
当他们追求的目标未能达到时,可能会陷入自卑、自负的情绪中,进而导致自尊心下降。
1. 提高媒体素养:青少年需要培养对媒体的批判性思维,学会辨别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和合理性,避免盲目接受和传播低俗内容。
学校和家长可以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的媒体素养。
2. 健全家庭教育:家长应该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加强对他们的正确引导和监督。
家长应树立良好的榜样,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提醒他们在网络上遵守公序良俗。
3. 引导正确的网络使用方式:教育机构和家庭应通过教育活动、公益广告等方式,引导青少年健康使用网络。
如强调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区分,倡导积极向上的网络分享和互动,培养青少年的网络文明观念。
4. 加强学校教育:学校应设置相关课程,加强对网络文化的教育。
教育机构可以组织举办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5. 合理使用网络过滤工具:家长和学校可以使用网络过滤工具,限制不健康的网络内容的访问。
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1. 引言1.1 介绍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的危害网络低俗文化容易误导青少年形成不良的价值观念。
在网络低俗文化的影响下,青少年可能会误认为暴力、色情、猎奇等不良内容是社会认可和追求的标准,从而导致他们对道德准则产生扭曲,无法正确判断是非善恶。
网络低俗文化会扭曲青少年的审美观念。
过度追求低俗内容中的暴力、血腥、色情等元素,容易使青少年对美的理解产生偏差,导致他们对美的认知出现偏离,难以欣赏真正高雅、优美的艺术作品和文化产品。
网络低俗文化会削弱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思维品质。
过度的消费低俗内容容易使青少年沉迷丧失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社交和人格发展。
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的危害是巨大的,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只有加强对青少年的正确引导,抵制低俗文化的侵蚀,才能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1.2 论述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青少年是一个社会中的重要群体,他们的身心发展以及思想观念的形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价值观是青少年思想观念中的核心,它涉及到个体对于生活、道德、美学等方面的认知和评价。
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环境都会对其价值观念进行塑造和影响。
青少年处于成长阶段,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评价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亲密关系、同伴关系、媒体影响等。
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之一。
网络低俗文化的泛滥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
这些网络内容可能包括暴力、色情、负面人物的拜金主义价值观等,这些不健康的信息会误导青少年的认知,影响其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形成。
我们有必要重视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对网络低俗文化保持警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低俗文化的存在越来越普遍。
这些内容和文化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青少年很容易受到网络低俗文化的诱惑和影响,导致其价值观扭曲。
另一方面,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的公共道德和文化。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和塑造自我认知的关键时期。
对于他们来说,外界的各种信息和文化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网络低俗文化给青少年的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对于青少年来说,此类文化往往具有诱惑力、新鲜感和轻松愉悦等特点,使得他们对传统价值观的认识和接受产生了问题。
首先,青少年更加倾向于从大众文化中汲取信息和启示。
多数情况下,这些文化都是以低俗的、庸俗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如网络上的一些追捧低俗情感、血腥暴力、恶俗玩笑等。
这些东西本质上是反传统的,并呈现出对常规观念和价值的轻蔑态度。
这很容易使得青少年产生一些扭曲的价值观和认知,尤其是对个人形象、人际关系、爱情、财富等方面可能产生错觉。
其次,网络低俗文化容易破坏常识和道德观念。
在这些内容中,经常会表现出一些重色轻友、打砸抢劫、欺骗欺诈等一系列违法行为。
对于青少年来说,在长期接触此类文化的情况下,会逐渐认为这样的行为是正常的,违法和犯罪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这对青少年的成长和社会稳定起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应当采取以下策略:1. 压缩网络低俗文化的生存空间:对于涉及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的网站和APP,应当加强监控管理,尽量让青少年不易接触到这些内容。
2. 增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价值观培养的重要场所。
需要广泛宣传低俗文化的危害,教育青少年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念,认识到网络低俗文化对个人和家庭的负面影响。
3. 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加强对网络低俗文化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对于一些教唆不良行为、传播淫秽或违法内容,坚决予以追究刑事责任。
要想让网络世界洁净有序,需要多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