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集装箱运输竞争力提升研究-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4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分析及需求预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港口集装箱运输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作为连接陆上和海上交通的重要枢纽,港口集装箱运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繁荣起着关键作用。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需求进行预测。
1. 总体情况据中国港口协会数据显示,我国拥有境内外港口2076个,其中大、中港口147个,港区共45个,长江黄金水道沿线港口超过200个,七大沿海哈沙-辽宁沿海港口集群已经形成。
我国港口的布局基本满足国内外贸易需求,港口运输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
2. 运输能力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的运输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港口。
这些港口具备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能够满足大规模集装箱货物的运输需求。
我国港口的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升,航运、货运等环节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3. 技术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已经在一些主要港口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港口的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
4. 国际竞争力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国,港口规模和运输能力均位居世界前列,对国际贸易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
二、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需求的预测1. 国际贸易增长带来的需求增加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港口集装箱运输需求必将继续增长。
未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和深化,港口集装箱运输需求将持续保持增长势头。
2. 内陆地区需求的增加随着内陆工业的发展和进一步开放,内陆地区对港口集装箱运输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这些地区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商品进出口,对港口集装箱运输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3. 环保要求的推动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港口集装箱运输需求也将面临更高的环保要求。
未来,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将面临更多的环保改造和技术升级需求,同时也将面临更高的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要求。
论文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发展分析天津港是中国重要的沿海港口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天津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情况,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中国开始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天津港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枢纽。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天津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也不断增加。
特别是近年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天津港加大了与欧洲、亚洲等地的贸易往来,集装箱运输得到进一步提升。
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港口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天津港陆路和水路的交通网络发达,集装箱码头、堆场等设施齐全。
此外,港口管理机制也不断改进,加快了货物的通关速度和效率,提高了集装箱运输的质量。
然而,天津港集装箱运输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导致了对外贸易增长的减缓,集装箱吞吐量增长速度放缓。
其次,全球航运市场的波动和竞争加剧也对天津港的集装箱运输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此外,港口的环境污染和物流成本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天津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
首先,要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拓展国际贸易渠道,提高天津港作为国际转运中心的地位。
其次,要加强港口物流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高货物通关速度和效率。
此外,还要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港口的环境污染,提高港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港口管理水平,应对环境问题等,天津港集装箱运输有望在未来实现更为可持续的发展。
上海港国际集装箱对策与发展分析的文献综述作者:蒋哲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3期(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 266590)【摘要】随着我国出口贸易快速的发展,港口集装箱运输不断的发展壮大,上侮港作为东部最大的港口之一,在近些年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仍然存在着狠多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上侮港集装箱侮铁联运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进而提出几点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上侮港集装箱侮铁联运提供一些建议.【关键词】出口贸易;集装箱运输;企业竞争力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自古以来,各个港口、企业的领导及专家、学者对于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对策研究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国内外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成功丰硕,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第一,通过对经济贸环境分析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第二,通过详细分析集装箱运输市场并提出对策;第三,通过分析企业竞争力并提出对策。
(1)通过对经济贸环境分析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胥东在《2009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形势不容乐观》中从经济贸易环境的角度详细分析了2009年国际市场集装箱运输的现状,考虑到世界经济经历了严重的衰退,中国商品的出口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集装箱运输市场长期保持供大于求的现象,从而导致运输价格低、价格反复的现象,从而得出了在当前严峻的全球市场形势下,相关机构和人士必须给予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抵御风险;石有服、周健在《我国八大集装箱港口在国际竞争中的定位及发展前景》一文中详细论述了目前国际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前景,以国际经济贸易环境为依据,详细分析了我国八大港口如上海、深圳、青岛等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
王红、宋风杰在《预测技术在港口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一文中根据灰色模型预测法和指数平滑法对港口运输货物量进行建模和分析,并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提出了修正灰色模型预测法理论,结合多个港口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说明改方法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符合实际,能够很好的预测港口的运输能力。
港口集装箱运输管理论文推荐文章集装箱运输管理论文热度:铁路交通运输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热度:集装箱运输合同模板热度:集装箱运输合同范本3篇热度:集装箱租赁合同范本3篇热度:集装箱运输将货物集合组装成集装单元,以便在现代流通领域内运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载运车辆进行装卸、搬运作业和完成运输任务,下面是店铺整理了港口集装箱运输管理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港口集装箱运输管理论文篇一深圳港口道路集装箱运输企业SWOT分析[摘要]以提高深圳港口道路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为目标,用SWOT分析法对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内外部环境进行逐一研究,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角度对道路集装箱运输企业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出适合深圳港口道路集装箱运输企业发展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道路集装箱运输深圳港 SWOT分析一、引言在深圳推行“以港强市”的城市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分析和研究深圳港口主要集疏运方式,以及集装箱运输企业的发展策略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集装箱运输企业能否形成健康有序的良性发展态势,对扩大就业、社会繁荣安定和对深圳经济的发展、深圳港口的整体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深圳港口道路集装箱运输企业SWOT分析SWOT分析, 就是将企业内外部环境各方面条件进行综合和概括, 分析企业内部优势因素( Strengths) 、劣势因素(Weaknesses) 、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 和威胁因素( Threats) , 在此基础上, 将企业内部的资源因素与外部因素造成的机会与风险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匹配, 从而制定良好的战略, 以掌握外部机会,规避威胁。
1.道路集装箱运输企业发展的优势(1)优越的港口地理位置深圳港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入海口东岸,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地区,毗邻香港。
其260公里的海岸线被香港九龙半岛分割为东西两部分。
西部位于珠江口伶仃洋的矶石水道东岸,水深港阔,具有天然的深水航道,是我国少有的深水河口港湾,经珠江水系可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内河港口相连,经暗士顿水道出海可到达国内沿海及世界各地港口。
Logistics Sci-Tech 2011.7收稿日期:2011-03-25基金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7BS05013。
作者简介:农官彬(1985-),男,广西崇左人,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港口物流与港口机械。
Logistics Sci-Tech No.7,2011物流科技2011年第7期摘要:集装箱港口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领域。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量的大幅增长,对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配置要求。
港口设施配置和港口装卸工艺是直接影响进出口贸易的物流速度和港口的经济效益。
关于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的研究方法很多,作者综合了近二十几年来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办法,为港口决策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港口设施配置;港口装卸工艺中图分类号:F250文献标识码:AAbstract:A role played by container port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logistics,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ield of modern logistics.In recent years,as the rapid grow numbers in our Country'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a higher require -ment needed in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to meet such a great changed.Port facilities allocation,port loading and unloading pro -cesses are directly affect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s logistics speed and the port's economic benefits.There are many study methods on container port logistics system,this paper comprehensive summarize nearly 20year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research results,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some novel solutions from those imperfects research results,wish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ort decision-making and port theoretical research.Key words:container port logistics system;port facilities allocation;port loading and unloading processes1概述现代集装箱港口的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离散系统,主要由泊位、岸线、岸桥、场桥、堆场、运输设备、道路、大门、信息调控中心等若干单元组成。
国内外港口物流研究文献综述作者:吴晶晶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7年第01期摘要:在国际物流运输中,港口一直都是汇集各种运输方式的重要物流运输节点,它能充分利用自己先天的口岸优势,加上配套的软件及硬件的运用,对诸如集装箱拼装拆箱、仓储、配送等物流活动具有辐射能力,对促进港口周边的加工工业有很大的作用。
随着港口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们对港口物流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关键词:港口物流发展研究现状港口物流(Port Logistics)是在专业学术杂志和研讨会及各大媒体上最近这几年频繁出现的新名词,主要是指把港口作为全球综合物流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之一,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和先进的软硬件环境,强化其对周边地区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在集疏运、配货、堆存等方面的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现代化通讯、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从而有效地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的基本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一、国外港口物流研究现状国外港口的发展起步较早,发展至今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化建设已经很完善。
目前,全世界拥有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港口,据统计,较大的贸易港有2000多个,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吞吐量比较大的港口如:鹿特丹、新加坡、釜山等都是比较著名的港口。
当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港口物流已经发展到了港口供应链物流阶段,国外关于港口物流研究的方向比较多,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1.对港口功能方面的研究。
克林(Klin)指出,港口作为物流运输结点,连接着陆上和海运这两个部分的作业,港口的核心业务是能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快速有效地安排货物进行转换,当储存、集散配货、制造、贸易这四大功能全都具备时,港口就可以从传统的运输结点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物流结点。
2.对港口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
Hoyle,Pinder,Husain三人主编的《滨水区复兴》中指出,世界上很多港口城市都在进行老港新建,引进科技、休闲、第三产业等,利用港口运输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调整,提升港口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打造高品位的综合功能区。
关于集装箱港口发展的研究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海运业的快速发展,集装箱港口在全球运输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不仅提高了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可以极大地促进了港口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不断加强集装箱港口的研究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键词:集装箱港口;竞争;发展Abstract: The accelerated progress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largely contributes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shipping industry, and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played by the container port in the glob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which not only has improved the local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but also can greatly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region, and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Therefore, it has become the focus concerned by our government and society to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container port.Key words: container port; competition; development引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集装箱运输领域的高速发展,基于集装箱运输具有的吞吐量大、时间快速以及信息量大的基本特点,使集装箱运输将朝高、精、尖的方向全面、高速发展。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 O.18SCI EN CE &TECHN OLOG Y I NFOR M A TI O N 学术论坛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正在逐步的消除国家之间的各种贸易壁垒,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推着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实现着生产的全球化、资本流动的国际化。
放眼全球在参与全球竞争的过程中,我们的集装箱运输企业并不算强大。
如果把集装箱运输企业视成一种服务的提供者,则他们提供的服务这种产品有同质性,相同行业的企业,其投入的要素是接近的,服务的内容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极大。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如果仅仅靠要素禀赋状况,如靠低附加值、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那么这个行业整体上在国际贸易中很难真正占有优势,企业本身就更缺乏国际竞争力了。
1竞争力的理论依据我们知道,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
因此,比较优势是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性决定因素,而竞争优势是直接作用因素。
1.1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基础之上的比较优势理论,这种比较优势是以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等与现实不符的假设基础之上,是一种静态比较优势理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个假设条件已经不复存在。
1.2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波特创立并发展完善的,该理论包括四个要素:生产要素,包括一国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基本要素和后天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出来的推进要素,且后者对竞争优势更为重要;国内需求,包括国内需求结构、规模、成长率、高级购买者压力以及需求的国际化,波特认为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进而获得竞争优势;相关支持产业,即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品的国内产业,包括上游供给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其是影响一国主导产业取得规模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程度,包括企业的形成与组织方式、竞争激烈程度、创新与企业家才能,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企业成长和竞争力的维持,政府应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集装箱码头物流管理的优化与效率提升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集装箱码头物流管理的优化与效率提升。
本文介绍了集装箱码头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背景。
研究分析了当前集装箱码头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探讨了优化集装箱码头物流管理的关键因素和方法,包括信息技术、物流网络优化和供应链协同等方面。
关键词:集装箱码头;物流管理;优化;效率提升;信息技术;物流网络优化引言: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航运业的繁荣,集装箱码头物流管理的优化与效率提升变得至关重要。
集装箱码头作为货物流通的关键环节,其物流管理的优化不仅可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然而,当前集装箱码头物流管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信息不对称、交通拥堵和物流协同不足等。
因此,研究如何优化集装箱码头物流管理,提升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集装箱码头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背景1.1 集装箱码头物流管理的作用和地位集装箱码头物流管理是指对集装箱码头内货物流动和相关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管理过程。
它在现代物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集装箱码头物流管理能够提高物流效率。
通过对货物流动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组织,可以减少货物滞留时间和等待时间,加快货物的装卸速度,提高物流效率和货物周转率。
通过科学的物流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能够优化物流流程,提高服务水平,确保货物的安全、准时、完整地到达目的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1.2 集装箱码头物流管理的发展背景和现状集装箱码头物流管理的发展与全球贸易的增长和集装箱运输的普及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不断增长,集装箱运输成为了主要的国际货运方式。
在这种背景下,集装箱码头作为连接陆路和海运的重要节点,物流管理的需求日益突出。
目前,集装箱码头物流管理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集装箱码头物流管理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货物流动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物流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物流管理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对策研究海铁联运是进出口货物由铁路运到沿海海港直接由船舶运出,或是货物由船舶运输到达沿海海港之后由铁路运出的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一种运输方式。
在我国,传统的货运方式是货主通过汽车、火车或其他运输方式将货物运到港口,并办理报关等相关手续,让后运往目的港口,抵达港口后,办完清关等相关手续,再通过汽车或其他运输工具运往内地。
而通过海铁联运方式,货主在整个过程中只需要完成一次装箱或拆箱,手续简便且中转环节减少,装卸费用降低,货损几率下降,大幅度降低企业通关成本,真正实现货物的“门到门”服务。
1 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产生的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我国集装箱运输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
近十几年来,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2006年,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361万TEU(未含港、澳、台地区),继2003年后连续四年保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的地位,2007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将超过1.1亿TEU。
目前,我国水路集装箱运输仍以外贸箱为主,外贸箱与内贸箱港口吞吐量之比约为4:1,集装箱箱源地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大部分箱量的内陆运输纵深约为300~400公里。
全国港口集装箱集疏运量中,公路约占85%,水路约占14%,而铁路仅占1%左右!根据行业的测算,一个标准箱可给港口地域带来直接经济效益6000元。
作为城市经济的"驱动器",深圳应当充分依托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地域优势,抢占集装箱运输的制高点,强化辐射功能,增强深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中的竞争力,并通过海铁联运,使深圳成为京广、京九铁路沿线地区工业产品销往海内外市场的集散地,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产品输往铁路沿线地区的配送地,同时为跨国公司及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深圳,创造良好的物流环境。
大连港竞争力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世界贸易的货运量日益加大,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专业化,集装箱船舶也随之大型化、专业化,致使港口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在变化中的港口格局中抢占有利地位,港口首先要使其作业物流系统化、合理化,为集装箱船以及其他运输船装卸提供一个良好的物流平台,使港口在提高其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降低集装箱船以及其他船舶在港的时间,从而取得竞争优势。
其中,集装箱堆场中的机械操作在整个港口的集装箱操作中是关键的,并且因为它们的作业效率较低,常会成为港口集装箱流的瓶颈。
因此,集装箱码头堆场装卸作业的优化对提高码头整个作业物流系统的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首先对环渤海地区港口群的港口进行分析并找出各自的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针对大连港的实际情况对大连港整体现状进行分析,通过与其他港口的对比找出大连港的不足,并提出提高大连港竞争力的措施和方案,努力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使大连港更符合国际集装箱、原油、矿石、粮食码头的标准,努力打造中国东北以及世界特色级港口。
关键词:大连港;竞争力;港口群;现状分析AbstractWith the growing of world cargo trade,container transpor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ntainer ships also will be large, specialized, resulting in competition between port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ierce. From their own interests, in order to change the port structure in a favorable position to seize the port logistics operations to make it the first systematic, rationalized, for the container loading and unloading ships and other carriers to provide a good logistics platform to increase its resources in the port utilization while reducing the container ships and other vessels stay time,to gain a competitive advantage.Among them, the container yard in the mechanical operation of container ports in the whole operation is critical, because their operating efficiency and lower port container traffic often become a bottleneck. Therefore,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the container terminal yard to optimize the entire operation to improve terminal efficiency of the logistics system has great significance.This paper firstly to area of annulus Bohai port group port and analyze their advantage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Dalian Port to the Dalian Port overall situation analysis, comparison with other ports to find the lack of Dalian Port , and proposed to increas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Dalian Port of measures and programs, efforts to build a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of Northeast Asia, so Dalian Port is more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crude oil, ore, grain terminal standard, and strive to build character port in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world class port.Keywords: Dalian Port; competitiveness; port group; Analysis目录第1章绪论 (1)1.1论文背景与意义 (1)1.2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3)第2章大连港在环渤海港口群的竞争现状分析 (4)2.1大连港港区概述 (4)2.2环渤海地区港口分布格局 (5)2.3青岛港、天津港对大连港形成的挑战 (6)2.3.1三港口吞吐量比较 (6)2.3.2三港口标箱量比较 (7)2.3.3三港口腹地经济实力比较 (8)2.3.4三港港口泊位数的比较 (8)2.4辽宁港口群对大连港形成的挑战 (9)第3章大连港集装箱发展贸易情况 (11)3.1中国港口业整体趋势简述 (11)3.2中国对外贸易情况概述及展望 (11)3.3 2010年1-7月大连港口集装箱贸易情况 (13)第4章提高大连港竞争力的对策 (14)4.1加强港口建设,提升大连港硬环境竞争力 (14)4.1.1大连港发展需求预测 (14)4.1.2大连港建设具体措施 (14)4.2整合辽宁港口资源,提高整体竞争力 (16)4.3港口资源整合的途径与措施 (18)4.3.1明确港口定位错位发展 (18)4.3.2发展跨地区经营鼓励多元化融资 (19)4.4加快推进国际接轨进程建设大连自由港 (19)4.4.1自由港的定义与特点 (20)4.4.2大连港建设自由港的基本策略 (20)4.5大连港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21)4.5.1大连港的定位: (21)4.5.2目前形势: (22)第5章结论 (23)5.1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23)5.2论文的不足之处 (24)参考文献 (24)第1章绪论1.1论文背景与意义随着世界贸易的日益兴盛,海运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关键,与此同时,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快速发展,对港口泊位、装卸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港口要想满足船舶进出港的各种需求以及减少船舶的在港时间就必须完善港口自身的软硬件设施,加大堆场作业区,完善各个环节的作业,做到船舶的快进快出,加速货物周转速度。
文献综述
港口集装箱运输竞争力提升研究
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
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
由于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因此,人们也把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的一个特殊结点。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经济一体化加快,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进行,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必将长足发展。
这一趋势也将为港口带来深刻的变化,造成港口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为此,对港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加以系统综合的评价,从而对其了解自身的相对实力,突出优势发展特色和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改进,提高港口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上海洋山港的建成,宁波港面临着新形势下发展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压力,因此分析宁波港在新形势下的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竞争态势显得极为重要。
1 国内研究现状:
1.1对于港口竞争力的研究
任民强(2005)认为要提高港口竞争力,必须进行联盟合作发展,并提出四种模式:一是港港联盟,形成整体优势;二是港航联盟,实现共赢发展;三是港企联盟,结成紧密稳定的合作伙伴;四是港口将逐步分化为中心港和卫星港。
李世泰(2006)通过调查归纳出咯影响港口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把要素进一步细分为三级指标,分别为:一级指标:生产要素、港口经营管理能力、需求条件和相关支持产业;二级指标:港口自然条件、硬件设施来、吞吐量、服务质量、现代化管理水平、集疏运能力、腹地经济条件、港口物流业、服务业和临港旅游业;三级指标为:地理位置、进出港航道水深、气候条件、可建港的深水岸线长度、集装箱班轮密度及航线覆盖面、装卸设备能力、容纳船舶能力、仓储设备能力、吞吐量、近五年吞吐量年平均增长率、中转货物所占比重、港口作业效率、船舶平均在港停时、综合商务费用、业务人员能力、电脑化程度、管理创新及模仿能力、铁路线长度、水路集疏运码头能力、进出港口的道路通行能力、港口辐射地区的GDP、口岸外贸进出口额、港口物流园
的交易额、与港口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滨海旅游景点接等能力和收入。
并用直接评分法计算出指标的权重,提出了计算港口核心竞争力的步骤。
王常达(2006)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多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上海、大连、深圳、天津、青岛、宁波、广州、秦皇岛等港口提炼出竞争力综合指标进行比较,并从这个角度出发,用数据说明上海港的竞争力,从而指出为什么要把上海而不是其他沿海开放城市建成国际航运中心。
吕永波、杨蔚然、王瑞花、姚宗波(2002)通过对影响集装箱运输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建立了评价集装箱港市场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包含专家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所得到的评价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比较和分析,并通过集装箱运输港未来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对集装箱港未来竞争力变化进行了趋势性评价,而宁波以其优越的区域位置和港口条件被专家普遍看好,认为在合理的港口布局规划和两岸直航条件下,会有较大的发展。
张联军、宗蓓华(2003)亦是对港口竞争力指标进行系统的评价和分析,指出影响港口竞争力的因素,确定港口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并利用德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港口指标评分和港口竞争力这评分,最后得出各港口的排序。
1.2对于集装箱港口的研究
方敏(2005)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了中国集装箱港口之间的激烈竞争,他从博弈分析角度来考虑集装箱港口竞争过程中的合作问题。
他以上海港和宁波港为例,通过集装箱港口合作的一次博弈分析,集装箱港口合作的重复博弈分析,运用供应链管理中集装箱港口合作的一般博弈模型进行分析,最后认为集装箱港口间的合作,不仅符合港口行业的特性,是发展的客观需要,也为国际经验所证明。
1.3对于宁波港集装箱运输优势的研究
杨云芳、陶桂兰(2006)通过研究认为宁波港集装箱运输的竞争优势主要有:腹地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服务体系优势和集疏运优势。
并分析了上海洋山港建设对宁波港的影响,提出宁波港发展集装箱运输的战略措施,并认为实现宁波、舟山两港一体化,有利于两港资源互补,提高宁波港的竞争力。
龚耀军(2005)提出发展集装箱运输,提升宁波港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对策。
认为宁波港应该把重点发展战略、品牌战略、抢先发展战略、联合发展战略、
多元化战略等作为其战略选择,并提出提升宁波港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加快集装箱码头的建设,拓展核心竞争力;加快航线开辟,培育核心市场;加快港口改革步伐,营造核心机制;加快技术创新,形成核心技术;加快港口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培养港口核心人才以及加强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提炼企业精神。
2 国外研究现状:
Jonathan Boonzaier(2000)对港口与船公司之间的合作方式,如港口与船公司之间的联盟、合并,港口引入航运公司参与码头业务管理,港口介入船公司的内陆运输业务等,进行了比较研究。
作者指出港口应该对其自身重新定义,从而保证在快速整合的市场环境中继续保持其重要地位。
Hans Ludwig Beth(2004)等人研究了欧洲商业性港口的竞争政策问题。
他们认为港口业中,一些决定性的商业因素决定港口的战略定位和港口的竞争能力。
同时,技术革新也是港口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Neil Dekker(2001)基于较为详细和客观的角度,用数据包络分析的科学统计分析手段评价了某港口的竞争力,并尝试划定一些核心指标的权重,来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估。
它将包括一个开放20–22平方公里,堆场将达到14.5–15米,而通道将达到15.5 米。
有60%共享新的港口发展广泛视为急需,端口操作仍那里严重的问题,包括基本问题将在哪些存储提供设施,与容器行被迫将从岛屿的框移动到存储大陆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黄竞.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及展望[J].世界海运,2007.
[2] 王海平.港口发展研究[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 李世泰.港口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分析评价研究[J].特区经济,2006(7).
[4] 张联军,宗蓓华.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世界海运,2003(8).
[5] 任民强.世界港口发展趋势及青岛港面临的形式分析[J].港航论坛,2005(1).
[6] 张天怀.中国外贸港口与航线[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7] 杨云芳.宁波港集装箱运输发展态势和对策分析[J].中国港口.2006(1).
[8] 王常达.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竞争力的因子分析[J].全国商情.2006(10).
[9] 腾迅财经.宁波港:具地理优势综合[EB/OL]./a/20100906/004574.htm
[10] 徐道群.论宁波港外延扩大集装箱再生产与内涵挖掘能力[J].集装箱化.2004(2).
[11] 陈海玲.集装箱航运业关键竞争态势和对策分析[J].中国港口.2006(1).
[12] 张哲.杭州湾、宁波跨海大桥与宁波港发展[J].集装箱化.2003(1).
[13] 郭欲.宁波电子口岸建设之路初探[J].水路运输文摘.2005(1).
[14] 龚耀军.提升宁波港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研究[J].中国港口,2005(3).
[15] 吕永波,杨蔚然,王瑞花,姚宗波.我国主要集装箱运输港口的竞争力评价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6(6).
[16] 真虹.港口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7] Jonathan Boonzaier,Singapore.The Battle for Boxes.Tradewinds,29November ,2002,102.
[18] Hans Ludwig Beth.The Importance of Value Added Services in Port Marketing. Ports And Harbors.January-February ,2000.
[19] Neil Dekker. South Korean Box Bonanza. Containerisation International, August,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