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疏浚业的发展文献综述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分析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航海技术和船舶建造技术的不断革新,许多早年建设的老旧港口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要。
为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对重要港口进行改建、扩建。
为满足更大载重量船舶的进出港需要,航道的加深、拓宽作为主要技术手段已成为港口改扩建项目的必要施工内容。
改扩建项目较新建项目而言,一方面码头营运使得施工干扰较大,另一方面,项目自身的一些复杂特性导致施工难度进一步增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港口改扩建项目落地,对航道疏浚施工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处理措施引言通常情况下,在对港口航道开展疏浚工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水域砂石内容的处理,选用挖开或者是清理的方式,以此来确保航道区域的水环境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并且在环境质量上得到改善。
不过,就目前来看,由于港口航道在进行疏浚工程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工程内容较为复杂,施工周期相对较长,传统的技术应用很难满足预期标准,为了确保原有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工作人员便要严格遵守环保要求,选用合理的手段开展科学化技术应用,降低生态污染的同时,对海滩面貌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1 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1.1 污染物在水流或风浪的影响下扩散若污染物在航道疏浚工程施工前不能被及时处理,受到水流和风浪的影响航道附近的污染物易被吹散在水中,在水的作用下加快水质的恶化速度、扩大水体污染的范围。
此外,由于航道疏浚时会产生矿物质含量较高的废弃土壤,若未按照相关的要求将废土放置在指定的范围,而是随意投放在水中,那么融于水中的废土便会威胁底层栖息生物的生存环境。
1.2 湿地无机悬浮物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加剧在开展疏浚工程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无机非污染物,尽管这些物质本身不存在直观的污染特性与危害特性,却仍然会对原有的生态系统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
作为常见的污染物种类,无机悬浮物是当前我国在疏浚工程中需要面对的物质内容。
谈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的应用和发展作者:洪志淮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18期摘要:我国是一个地域较为广阔的国家,水系运输较为发达,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外贸易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水运建设和发展。
在水运建设和发展中,港口航道工程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工程建设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水平。
航道工程建设中,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益,迎合绿色工程建设要求,在选择施工技术中应该充分结合上述要求,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建筑管理方案,打造经济、生态一体的港口航道建设工程,推动我国港口航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港口航道;海岸工程;方法1 引言我国面临大洋有很好的海运优势,但是近几年来发展比较缓慢,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不一致,对于整个行业而言非常不好。
港口有很多的方面需要考虑,其中质量方面一直是一大重点。
质量是一个研究重要的方面就是施工阶段控制,施工技术在当前改变了传统的方式与模式,更多的融入先进的科技,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代同行。
当前发展阶段遇到了很多的难题,只有在根源上进行很好的分析处理,才会取得最终解决方案。
2 我国的港口航道工程建设现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外贸易愈加频繁,港口作为对外贸易的基础设施,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纵观当前我国港口航道工程建设现状,数量和规模较为可观,在航道建设中,很多大型内陆航道属于自然水道,所以港口航道很容易出现问题,影响港口航道的正常通航,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而在当前港口航道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背景下,港口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愈加突出,逐渐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港口工程施工的技术含量大大提升,逐渐进入到工程信息时代。
3 新时期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中需要采取的新技术3.1 墙体砌块的施工工艺港口航道工程施工中,墙体的砌筑施工是尤为关键的,是工程结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的关键所在。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疏浚工程作为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在国内外市场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年度,我国海外疏浚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将年度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1. 工程类型:本年度海外疏浚工程涵盖了港口航道疏浚、航道维护、海底管道铺设、海底隧道疏浚等多个领域。
2. 工程地点: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非洲、亚洲、南美洲、欧洲等。
3. 工程规模:本年度海外疏浚工程合同总额达到XX亿元,完成疏浚土方量XX万立方米。
二、工程亮点1. 技术创新:本年度,我国海外疏浚工程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如在港口航道疏浚领域,成功研发了新型疏浚设备,提高了施工效率;在海底管道铺设领域,成功应用了智能化施工技术,降低了施工风险。
2. 项目管理:本年度,我国海外疏浚工程在项目管理方面取得了突破。
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加强现场管理、提高人员素质等措施,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3. 合作共赢:本年度,我国海外疏浚工程在合作共赢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了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 社会责任:本年度,我国海外疏浚工程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环保、节能、减排,为当地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工程成果1. 经济效益:本年度,我国海外疏浚工程合同总额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完成疏浚土方量XX万立方米,同比增长XX%。
2. 社会效益:本年度,我国海外疏浚工程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形象。
3. 技术创新成果:本年度,我国海外疏浚工程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如新型疏浚设备研发、智能化施工技术应用等。
四、工程经验与启示1. 技术创新是关键:在海外疏浚工程中,技术创新是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
高桩码头中沉桩控制方法及要点的文献综述一、前言在港口码头建设中,高桩码头结构是采用的最多的一种结构型式。
高桩码头作为我国广泛的主要码头结构型式,其工作特点是通过桩台将作用在码头上的荷载经桩基传给地基。
高桩码头主要适用于软土地基。
在沿海、河口和河流的下游地区有分布很广的软土地基,这种地基表层由近代沉积土组成,硬土位置较低,对这种地基,高桩码头几乎是目前唯一可行的结构型式,并可用以建设深水大码头。
沉桩作为高桩码头设计施工中的一关键部分,控制沉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桩码头结构的稳定和使用。
二、主题1、沉桩测量监控要点测量程序由测量工程师、主管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测量所需的资料、图纸。
由测量员负责现场测量及内业计算,测量工程师负责对现场测量成果及内业计算结果进行审核。
对重要项目、关键部位,项目主管工程师必须复核其测量内业计算结果,对须经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的测量,如施工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以及沉桩控制,应按合同及规范将有关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代表审核批准。
所有原始、中间和最终测量,均按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测量方法实施。
各项验收测量,均要有监理人员在场。
每次测量结束后应于规定时间内将所有测量数据交给监理工程师审核。
测量仪器根据工程沉桩施工需要,一般选用TC402型全站仪2台,精度为2//,2mm+2ppm,T2经纬仪4台,精度为2//,NA2水准仪2台,精度为0.7mm及SDH-13A型测深仪1台,精度为100mm进行本工程的测量实施工作。
沉桩施工测量方法根据本工程现场条件,在拟建码头后方陆域和两侧设置4~5个平面控制点,形成测量控制网。
利用测量控制网加密施工控制点,对码头施工用前方交会法进行控制。
施工水准点由业主提供的基点直接引测至施工现场。
基点用混凝土墩做成,点位用钢十字标示,设明显的保护标志。
并提交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代表审批。
施工期间定期对测量控制网进行复测校核。
2、沉桩控制2.1打桩船选择要同时满足起重能力和桩架高度两个要求。
唐山港口疏浚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唐山港口作为我国重要的港口之一,承担着大量的货物运输和船舶停靠任务。
为了确保港口的安全畅通,我们对唐山港口的疏浚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汇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
一、港口疏浚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唐山港口的疏浚情况整体良好。
在过去一年中,港口管理部门加大了对港口水道的清淤力度,确保了水道的通畅。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疏浚工程的进展情况,这些工程对于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和航道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在部分港口水域,由于长期的航道淤积和泥沙堆积,导致了水深不足的情况。
这给船舶的停靠和货物的装卸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增加了港口的安全隐患。
因此,我们建议港口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这些水域的清淤力度,确保航道的畅通。
三、未来的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改善唐山港口的疏浚情况,我们提出了以下工作计划:
1. 加大对港口水道的定期清淤力度,确保航道的通畅;
2. 完善疏浚设施和设备,提高疏浚效率;
3. 加强对港口水域的监测和调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水深不足的问题;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港口疏浚工作的进展。
总结:
唐山港口是我国重要的港口之一,港口的疏浚工作对于保障港口的安全畅通至关重要。
我们将继续关注唐山港口的疏浚情况,为港口的发展和安全做出我们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们对唐山港口疏浚情况的汇报材料,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共同推动港口的疏浚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
尊敬的读者:今天我将为您带来关于港口与航道工程发展现状的探讨。
港口与航道工程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深入地探讨这一主题,我将从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定义和重要性开始,逐步展开对其现状的评估,以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1. 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定义和重要性港口是连接内陆和海洋的交通枢纽,是进行国际贸易的重要载体。
而航道工程则是指为船舶通行而开挖或者人工建造的水道,包括港口内部水域和进出口航道。
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港口与航道工程更是承担着连接国家与国家、连接货物与货物之间的重要使命。
2. 港口与航道工程的现状评估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的港口与航道工程发展经历了蓬勃的发展。
2019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4亿吨,居世界首位。
航道方面,我国长江航道工程的改善与加固,使得长江航运条件大为改善,为国家内陆地区与海洋贸易的联系提供了便捷。
但与此一些港口与航道工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港口吞吐能力不足、航道淤塞、安全隐患等。
3. 港口与航道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未来,随着国家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需求的提高,港口与航道工程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将进一步加大港口与航道工程建设力度,提高港口吞吐能力,改善航道条件,加强港口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提高港口与航道工程的综合服务水平,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结回顾通过对港口与航道工程的探讨,我深刻地理解到了港口与航道工程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工程技术的创新,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发展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全局。
我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下,港口与航道工程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并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港口与航道工程现状及未来发展摘要:近年来,随着各类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港口与航道建设已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但相较于发达国家,我们仍存在一定差距。
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进行了对我国港口与航道工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明确指出了其发展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对加快港口与航道工程未来建设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港口;航道;现状;问题;发展引言:港口与航道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高效运营不仅有助于提高货物流通速度和贸易便利化,也能为国家带来丰厚收益。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了解目前港口与航道工程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决策者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1港口与航道工程发展建设的现状1.1港口工程建设现状在中国国内,港口工程建设的现状可谓是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大量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港口项目相继启动,为国内外贸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截至目前,中国拥有的港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并且其中许多港口都具备了现代化的设施和先进的设备,能够满足各类货物和船只的需求;港口工程建设在航道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近年来,我国在航道测量、疏浚、航标设施以及航行保障等方面加大了投入,提高了航道的通航能力和安全性。
大型港口整治工程的推进,使得许多航道狭窄、通航条件欠佳的地区得到了改善,促进了沿海地区与内陆的联系和经济发展。
在港口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也得到了充分重视。
许多港口工程项目都注重生态保护与恢复,在建设中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需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1.2锚杆边坡支护技术锚杆边坡支护技术是港口与航道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项重要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港口与航道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安全性能的要求提高,锚杆边坡支护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在现阶段,锚杆边坡支护技术在港口与航道工程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内陆港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范文格式内陆港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国际贸易和运输惯例的调整,使得现代港口从物流中心朝着供应链的一个环节发展。
在这一形势下,如何有力地拓展港口腹地,使广阔的中西部地区成为沿海港口拓展货源的重要跳板,并有效地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了港口经营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此为背景,从几个角度来对该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从而为内陆港的发展提供有利论据。
关键词:港口;内陆港;供应链A Summary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land Port Research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ransport practices of adjustment,modern port is switching from the logistics center to a joint of the supply chain.In this case,how to effectively expand the port’s hinterland,to make the vast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become a springboard to expand the important sources,and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is an important issue the port operators must face with.Under this background,this paper has a conclusion of the main contributors’perspectives from different fields as well as has a logic analysis of different perspectives.Then provide favorable arguments for inland port development.K ey words:port;inland port;supply chai n一、引言随着港口数量的日渐增多、港口服务日益趋同、比较优势的减小,港口间的竞争势必愈演愈烈,如何争取到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货源将是港港口经营者议事日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航海时代,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综述相关领域的文献,包括港口航道设计与规划、海岸工程结构与防护措施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
通过对文献综述的分析,旨在总结当前研究热点与难点,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港口航道设计与规划港口航道设计与规划是港口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关系到港口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港口航道设计与规划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航道定位与选址、航道几何形态设计、通航安全评估以及航道维护管理等。
对于航道定位与选址,研究人员通常考虑地理条件、水文特征和地质条件等因素,以选择最佳的港口位置。
航道几何形态设计主要涉及航道深度、宽度和曲率等要素的确定,以确保舰船安全通航。
通航安全评估则以船舶航行的安全性为出发点,通过模拟和仿真等手段评估港口航道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航道维护管理是港口航道运营的重要环节,研究人员通常从定期巡查、清淤疏浚和水质监测等方面提出管理策略和建议。
二、海岸工程结构与防护措施海岸工程结构与防护措施是保障港口航道和海岸线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
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海岸工程结构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海堤、防波堤和砂质滩涂等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海堤是一种沿海岸线设置的长堤,用于抵御海浪冲击和侵蚀,其设计需要考虑海波力和地质条件等多个因素。
防波堤是一种设置在港口入口处的平行于岸线的长堤,具有缓冲波浪冲击和提供船舶停泊区域的双重功能。
砂质滩涂是一种自然保护海岸的工程方式,通过向海域注入砂质沉积物,增加滩涂的面积和稳定性,有效减缓海岸侵蚀速度。
三、环境影响评价任何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的建设都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环境影响评价成为港口航道和海岸工程建设的必要程序。
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主要涉及水质、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等方面的评估。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发展现状1. 引言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关注港口和海岸线的规划、建设和维护。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港口和海岸地区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行业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2.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的重要性港口和海岸地区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
港口承担着货物进出口、人员交通和能源运输等重要功能,而海岸地区则是旅游和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
因此,良好的港口航道和海岸工程设计对于保障交通运输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海岸环境至关重要。
3.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现状3.1 人才需求随着港口和海岸地区的重要性不断增加,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
在港口建设和海岸地区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人才相对不足,这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3.2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领域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新材料的应用、智能化设备的使用以及数字化建模等技术的发展,为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工程的效率和质量,也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3.3 环保意识的提高在港口航道和海岸工程设计中,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设计师需要考虑到港口建设和海岸开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
因此,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需要更加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4. 发展趋势4.1 国际合作与交流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需要与国际接轨。
通过与国外专家的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工程标准的制定和国际项目的投标,扩大国际合作领域,推动行业的发展。
我国疏浚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一、我国疏浚业总体状况: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长达18000公里,拥有岛屿5400个,岸线长14000公里,大小天然河流5800条,加上天然湖泊900多个,可见我国航道疏浚、水利疏浚和环保疏浚的市场是很大的。
“十五”期间,我国新建深水泊位140个,改造深水泊位45个,与此相适应的港口航道和港池水深需浚深,吹填造陆工程也越来越多。
目前,沿海天然深水岸线资源紧缺,港湾建设发展余地不大,港口在浅滩上深挖建泊位或建人工岛成为一大趋势。
未来10年或更长时期内是我国沿海港口航道扩建的高峰时期。
据不完全统计,至2010年,我国沿海主要港口需用耙吸式挖泥船进行航道拓深和港口工程的年基建和维护疏浚量在1.8~2亿立方。
从当前沿海港口规划和工程进展来看,疏浚工程量呈进一步扩大之势。
1、环渤海地区疏浚业状况: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又一重要经济增长极,正快速成长。
5800公里的海岸线资源丰富,在国家投资新政的刺激下,为了争夺重型化时代的话语权,环渤海城市群如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内蒙古等地集体发力港口建设。
山东公布了一份总额达304亿元的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投资计划,以在未来4年新增港口综合通过能力9500万吨。
辽宁宣布除营口港外,锦州、丹东、葫芦岛港等沿海港口都要以股权合作的形式并入大连港集团。
辽宁省政府要在未来五年内向大连港注入100亿资金扶持其迈向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大港。
在天津市公布的10方面重大投资项目中,2009年涉及到港口的项目,有建成北港池集装箱码头B段,加快邮轮母港、东疆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南疆神华煤码头二期、25万吨级航道拓宽浚深、南疆专业化矿石码头等。
此外,天津市还要在临港产业园、工业区、临海新城区围海造陆71平方公里。
从上述这些城市制定的投资项目规划来看,未来几年内,环渤海地区港口及航道建设发展潜力巨大,为疏浚工程企业提供了宽广的发展空间。
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对航运业发展的影响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繁荣,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在航运业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港口航道疏浚工程旨在清理港口航道中的淤泥和沉积物,并进行航道扩建和加深,以确保船只的安全通行。
这项工程对航运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涉及到港口容量、船舶大小、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
首先,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对港口容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清理港口航道的淤泥和沉积物,可以增加航道的宽度和深度,使得大型船只可以顺利通过。
这进一步提高了港口的容量和吞吐量,使得更多的船只能够同时停靠和操作。
港口容量的扩大为海上贸易和物流活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选择,有助于促进贸易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其次,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对船舶尺寸的改变也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航道疏浚工程,航道的深度可以增加,船只的吃水限制大大降低。
这使得大型货轮和集装箱船等巨型船舶可以进入港口,从而提高了货物装卸能力,降低了物流成本。
大型船舶的投入还有助于减少运输的次数和航程,提高了运输效率,同时减少了对海上资源的利用。
此外,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对航运业的发展还有助于提高港口的运输效益。
通过航道疏浚工程,港口能够容纳更多的船只,并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这可以减少船只等待和拥堵时间,提高货物装卸和转运速度,降低了物流和运输成本。
更高的运输效益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船舶进入港口,增加了港口的运输量和收入。
最后,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对经济效益的提升也不容忽视。
港口作为经济的重要枢纽和国际贸易的关键环节,其发展与地区和全球经济息息相关。
通过改善港口的航道条件,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和运输效益,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商业活动涌入港口。
这进一步促进了港口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为当地经济和国家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对航运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通过提高港口容量、改变船舶尺寸、提高运输效益和增加经济收益,航道疏浚工程促进了航运业的发展和港口的繁荣。
关于中国的港口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
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
伴随着2l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的加速,港口面临着提供增值服务和拓展功能的新历史使命。
港口作为国际运输的枢纽接口和国际经贸的支撑平台,其参与经济腹域的资源要素配置、综合物流的作用正在凸现。
中国沿海港口建设重点围绕煤炭、集装箱、进口铁矿石、粮食、陆岛滚装、深水出海航道等运输系统进行,特别加强了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
一、中国港口建设发展现状的总体述评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航运发展史为中国发展水路运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外贸进出口90%以上的货物都是通过港口运送的。
中国沿海200公里范围内的62个地级以上城市占全国人口的24%,GDP占全国的42%,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85%。
我国沿海地区是国内经济最活跃、海洋运输最繁忙、经济核心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从其发展进程看,沿海地区的迅速繁荣与港口的促进作用密不可分。
合理的港口布局和高效的港口经营是中国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展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
伴随着近些年外贸依存度的迅速攀升,中国对港口外贸运输的依赖也是越来越明显。
经过高强度的建设发展,中国的港口部门正逐步摆脱“瓶颈”状态,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依托,并将继续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二、中国水路运输以及港口的发展历史中国水运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到封建王朝,再到新中国成立,中国港口建设有着自己的历史脉络。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人已在天然河流上广泛使用独木舟和排筏。
从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木桨,证明在距今2 000多年前,中国东南沿海的渔民已使用桨出海渔猎。
春秋战国时期,水上运输已十分频繁,港口应运而生,当时已有渤海沿岸的碣石港(今秦皇岛港)。
汉代的广州港以及徐闻、合浦港,已与国外有频繁的海上通商活动。
探讨港口与航道工程发展的现状参考文献探讨港口与航道工程发展的现状参考文献引言:港口与航道工程是一个关键领域,对于国际贸易和海运物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跨国贸易的增长,港口和航道的发展变得更加迫切。
本文将探讨港口与航道工程的现状,分析其发展趋势,提出对未来的展望,并参考相关文献,以期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价值和见解。
一、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定义和重要性(引用文献1)港口与航道工程包括港口建设、港口设备、航道设计、航道维护等诸多方面。
港口是海上交通枢纽,承载着国际贸易的重要功能。
航道则是船只安全通行的关键,直接影响着船舶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发展对于加强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发展现状(引用文献2、3)当前,全球港口与航道工程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许多国家都将港口和航道工程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港口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领先的港口城市。
欧洲和北美地区的港口也在不断扩大和改建,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贸易需求。
三、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发展趋势(引用文献4、5)未来,港口与航道工程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随着航运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船舶规模的扩大,港口和航道设施需要不断升级和改进,以应对更复杂的运输需求。
另环保和可持续性将成为港口与航道工程发展的关键课题,需要将生态环境和经济利益相平衡。
四、港口与航道工程发展的展望(引用文献6、7)未来,港口与航道工程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合作的加强,港口和航道工程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将推动港口和航道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包括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环保等方面。
个人观点和理解: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写手,我深入研究了相关文献,并从中理解到港口与航道工程在现阶段及未来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疏浚施工过程中保障港口与航道通航的对策分析摘要:针对疏浚施工过程中保障港口与航道通航的对策展开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江西内河某疏浚工程项目为例,简要介绍了工程项目概况,以及实际疏浚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最后,总结了确保港口与航道通航安全、顺利的对策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通过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合理选择施工方法,优化疏浚作业参数等方式,能够有效确保疏浚施工过程安全,航道通行顺利。
关键词:疏浚施工;港口;航道引言在我国经济社会迅捷发展的今天,“一带一路”政策下天津港的港口和航道也得到了迅捷发展。
因当下港口的吞吐量、货运船舶均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水路运输业的快速推动提供了条件。
施工人员应当在深入了解航道疏浚施工中港口与航道通航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在确保航道疏浚施工过程顺利开展的同时,确保船舶的安全通行。
然而,不可避免的,受传统水路运输中的港口和航道运行现状影响,港口和航道的整扩建工程中,受外界的干扰较大。
因而,出于对天津港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因而在航道改扩建施工和疏浚施工中,有必要结合疏浚施工工程实况,采取针对可行的保障航道通航的技术和措施,以为后续阶段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航道疏浚目标航道疏浚目标有着多元化特征,同时设立增强河流排洪能力、增加码头港区容量、疏浚土再生利用、铺设跨海/过河管道、养护海滩等目标,工作人员需要围绕各项目标来制定航道疏浚方案,务必做到统筹兼顾。
第一,增强河流排洪能力,通过挖掘、清理底部淤泥和岩石土体来增加航道水深,正常情况下航道负责通行往来船舶、满足水运交通需求,当出现洪涝灾害时,则以航道作为重要的排洪通道,航道水深越大,则航道排洪能力越强。
第二,增加码头港区容量,在原有航道工程规模有限、无法满足港口扩建要求时,则开展航道疏浚工作,通过清除水体下部岩石、土质,为全新航道与港池的兴建提供足够场地空间,进而起到增加码头与港区极限吞吐量的作用。
关于中国疏浚业的发展文献综述
中国疏浚业,历史悠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1895年荷兰IHC公司就为中国建造了挖泥船。
今天中国的疏浚能力已位居世界前列,主要疏浚力量分布在交通、水利等部门,中国船舶工业拥有疏浚船舶的科研、设计、制造力量。
二十世纪70年代,在国家“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下,交通部的直属航道局等单位陆续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挖泥船,特别是大型的耙吸船、绞吸船。
在河口、沿海地区的疏浚作业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至今我国有大小疏浚企业近百家,各种疏浚船舶上千艘,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疏浚能力。
随着港口、航道、农田水利及沿海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疏浚企业在国内从事着港口航道疏浚及治理、江河湖泊治理、水利设施、农田水利、水库建设和维护、国防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疏浚、吹填造地、建材开发、采矿等事业,疏浚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行业。
疏浚工程的施工流程
规划设计
拓宽和浚深航道和港口水域,应该先进行规划设计。
进行疏浚工程会破坏原来的自然平衡。
自然力总是趋向于恢复固有的平衡状态。
在内河水流、河口和海岸的潮流、沿岸流、异重流、波浪等动力作用下,泥沙不断运动并在挖槽中沉积,造成回淤,导致疏浚的成果丧失或减少。
所以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了解和掌握挖泥区各种动力因素与泥沙运动的关系,考虑减淤措施。
航道疏浚设计包括挖槽定线,挖槽断面尺寸的确定,挖泥船的选择和弃土处理方法等。
挖槽定线
选择航行便利、安全和回淤率小的挖槽轴线必须考虑水流动力条件和自然演变趋势。
如内河浅滩,挖槽位置应选在水流输沙能力最强的区域,走向与枯水流向一致,交角不宜大于15°,使上游来沙顺利通过以保持挖槽稳定。
潮汐河口挖槽,应选在落潮主流深泓线上;在有多条叉道时则应选取其中输沙量较少、平面较稳定、涨落潮流路较一致、落潮流占优势的主流线上,以利泥沙出海。
海岸港口挖槽轴线方向的选定尤其要考虑水文、气象和船舶操纵性能等因素,避免航道方向与强风、大浪方向的夹角过大。
如港址在沿岸漂沙严重地区,须筑堤拦沙或用喷射泵从沿岸流上方吸取漂沙经海底管线越过航道输往下方。
挖槽断面尺寸的确定航道挖槽断面尺寸既要满足船舶安全行驶,又要避免尺寸过大导致疏浚量过多。
航道挖槽宽度的确定应根据船舶的类型和航行性能,风、浪、流的漂移作用,航行密度所要求的单线或双线,由于避免岸吸和船吸作用船与岸、两船交会所需间距,以及助航设施等。
通常单航线
挖槽底宽取5~7倍船宽,双航线取8~10倍船宽。
限制性航道或环境条件差的采用高值;弯曲段应有附加的富裕宽度。
挖槽深度的确定应根据船舶满载吃水再加上船的纵倾、横摇、航速所引起的下坐和考虑底质软硬所需的最小的富裕水深。
维护性疏浚尚须预留同两次施工间断时期的回淤厚度相适应的备淤水深。
挖槽形状通常为对称的梯形断面,采用挖区土质在水中和动力条件下自行稳定的边坡。
如果横流或水流同挖槽轴线交角较大,可采用不对称的横断面,即在来水来沙一侧超深挖一、二条垄沟,用以截留泥沙并经常清除淤积,既可免致挖槽横向位移,又可减少挖淤和航行的相互干扰。
挖泥船的选择
疏浚选用何种挖泥船,主要取决于疏浚物质的性质以及施工区气象、水文、地理环境等条件。
在风浪大又无掩护的滨海和河口地区,宜选用自航式耙吸挖泥船;结合吹填的常采用带输泥管线的绞吸挖泥船;水底为硬土的用铲斗挖泥船;作业面小的情况下,例如在港口的码头前沿,宜用抓斗挖泥船。
挖泥船作业时,要避免妨碍运输船舶航行,注意安全操作和设施的齐备。
在现场要标定挖槽的准确位置,布设水位讯号、挖泥和卸泥区标志,经常进行水深测量,提高挖泥船运转时间,研究改进挖泥方法
弃土处理方法
保证疏浚成效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处理好弃土。
务使挖出来的泥沙不能回至挖槽造成人为的回淤,也不允许影响邻近航道、港口。
弃土处理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即水中抛卸和送泥上岸。
水中抛卸在内河施工中是用弃土填充丁坝、顺坝等整治建筑物(见整治工程)的堤心或抛卸于深潭;在河口和港湾的浅水区施工中多用弃土填筑人工岛或造陆,这样须先筑围堤以防弃土流失;深水抛卸通常在外海进行。
送泥上岸要选择好吹填地,主要要考虑岸坡的稳定性、容泥量;河流边上填泥造陆时不能影响河道的稳定,大多先筑围埝,高岸则采用泥泵管线吹填。
弃土处理方式的选取既要根据疏浚工程整体要求因地制宜,又要作经济合理性比较。
中国疏浚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人工疏浚方法开挖运河、疏浚河道、沟通水系以发展航运、进行排洪与灌溉的国家。
中国的现代机械疏浚业是随着港口口岸开放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至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
1897 年,基于对海河航道进行治理的需要,清政府成立了天津航道局的前身——海河工程局,自此开创了我国专业疏浚的时代。
近年来,中国疏浚市场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无论市场容量还是作业领域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疏浚工程(主要包括基建疏浚和维护疏浚)和吹填工程基本各自占据了我国疏浚市场的半壁江山。
1. 基建疏浚
以港口航道的基建疏浚为代表的疏浚工程是我国疏浚行业的发展基础。
近年来,国际贸易和港口吞吐量的连年快速增长极大的带动了我国港口、航道基建疏浚市场,《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涉及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港口群以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均对基建疏浚业务形成了旺盛的市场需求。
根据中国疏浚协会的市场分析,2009 全国基建疏浚量约为9.3 亿立方米。
2. 维护疏浚
在港口、航道建设过程中的大规模基建疏浚完成后,对于回淤性港口必须通过定期维护疏浚的方式维持其设计水深和通航尺度。
与基建疏浚不同,维护疏浚并不受港口航道建设的影响,要保持已建成港口、航道的正常运作就必须以相应的维护疏浚作为保障,因此,维护疏浚业务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
3. 吹填工程
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受到工业高速发展、城市快速扩张和人口大量迁徙等因素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用地供需矛盾逐渐凸显。
此外,我国产业集中布局以及转移规划的实施,大量钢铁、化工、能源等对运输成本具有较强依赖或对环境及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基地已形成向沿海区域迁移的趋势。
该等因素均促使我国在城市建设、产业转移和人口安置的过程中向海洋要地,这就为我国疏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新兴市场需求——吹填工程。
中国疏浚的发展及带来的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原交通部直属的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先后开辟了中东、南美、非洲、南亚、东南亚及港澳地区疏浚市场,完成了大量项目,创造了良好的声誉,成为国际疏浚市场上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天津疏浚公司拥有各类挖泥船和辅助船舶94艘.年疏浚能力约为5500万立方米;上海疏浚公司拥有各种类挖泥船和辅助船舶188艘,年疏浚能力约8500万立方米;广州疏浚公司拥有各类挖泥船及辅助船106艘,年疏浚能力5000万立方米;合计总疏浚能力为每年1.9亿立方米。
除此以外,承担长江航道疏浚任务的长江航道局拥有各类挖泥船30余艘,年疏浚能力4500万立方米;黑龙江航道局拥有各类挖泥船13艘,年疏浚能力为450多万立方米。
其它各省航道部门还拥有1000万立方米的年疏浚能力。
整个交通系统拥有的年疏浚能力约为2.45亿立方米.
目前国际上出现了许多大型疏浚工程项目。
虽然我国在国际疏浚市场已占有一定份额,但面对今后国内国外两大疏浚市场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我们不仅要继续发挥我国疏浚大国的优势,还要向疏浚目前国际上出现了许多大型疏浚工程项目。
虽然我国在国际疏浚市场
已占有一定份额,但面对今后国内国外两大疏浚市场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我们不仅要继续发挥我国疏浚大国的优势,还要向疏浚强国迈进强国迈进.
今后,无论是港航疏浚还是水利、环保方面的疏浚都面临着大量的任务。
为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提高航道建设技术水平,加速航道建设与管理现代化。
要大力开发应用航道渠化、整治、疏浚成套技术;在航道工程规划,勘测、设计、研究、施工、管理中,实施科学、规范、高效的动态管理。
积极采用GPS,GIS遥感、通讯、计算机和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提高疏浚船舶设备水平和疏浚技术现代化水平。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贸易发展迅速,船舶大型化趋势强劲,世界各大港口为了提高通航能力,靠泊大型集装箱船和油轮,正在拓宽和加深港池和航道,这势必会增加基建疏浚和维护疏浚量。
世界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临海各种工业园区、人工岛、旅游胜地的兴建、吹填造地、海岸防护工程日益增多。
全球疏浚市场十分活跃,欧美地区已有成熟的疏浚市场,要开拓是相当困难的,但他们有可供借鉴的成熟的工程管理体系、先进的疏浚技术和设备。
而东南亚、西北亚、南美、以及非洲地区将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当地的疏浚设备及技术力量较落后,另外,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正处于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大量水上基础设施建设会不断涌现,因此,总体上,整个世界及国内的疏浚市场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但竞争也十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