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景方法与赏析

写景方法与赏析

写景方法与赏析
写景方法与赏析

写景句子的赏析

1. 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

“嗞一嗞”地响着……(王愿坚《七根火柴》)赏析这段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红军战士生起篝火后的欢乐情绪,说明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七根火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给部队给同志们带来了温暖和力量,从而赞颂了无名战士的革命品质,突出了全篇的中心意思。

2. 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一声响,跳出一只吊晴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纵身往上一扑,从半空里才窜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又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大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山冈也动,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

着,再吼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

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答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着挣扎,被武松尽气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拳头,尽平生动,只顾打,打到五六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撅又打了一回。武松打虎(片断)

赏析

《武松打虎》节选自《水浒传》,短文之所以能把武松打虎的经过写得如此具体、精彩,这主要归功于作者善于捕捉人物的动作。武松的"闪、轮、劈丢、揪"等一系列动作的贴切运用,写出了当时情况的危急、有力地突出了武松的武艺高强,其中,我们也发现选择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动作来写。这样,动作最能突出人物的

思想、品质,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此外,作者把老虎的动作“一扑、一掀、一剪"都写得惟妙惟肖,让人读后如临其境,为武松捏一把汗,作者对人物动作的观察是细致而敏锐的,本文的文字写得干净利落、情节曲折生动。

3. 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的积雪高插云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少女

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碧野《天山景物记》)

赏析

这是一幅远看图。作者用“珠冠”“孔雀开屏”两个比喻从色彩和形状上点明了天山的特点。在加上“银光闪闪”“艳丽迷人”等词语的形容,整个画面洋溢着幸福安祥的气氛。

4. 雨落大了,粗重的点子打在三把红油纸伞上,发出的热闹的繁密的脆响,跟小溪里、越口里的流水的哗声相应和。从伞下望,雨里的山边,映山红开得正旺,在青翠的茅草里,翠绿的小树边,这一丛丛茂盛的野花红得象火焰,背着北风的秧田里,稠密的秧苗象一铺编织均匀的深绿的绒毯,风一刮,把嫩秧子往一边翻倒,秧田又变成了浅绿色的颤颤波波的绸子了。(周立波《张满贞》)

赏析

这一段描写真是绘声绘色,有动有静,深浅不同,疏密有致,既有听觉,又有视

觉,还有远近、高低之分。作者把山边几丛松散的映山红与田里稠密的秧苗有机地交织。为了给画面增添生机,作者通过“刮风”、“翻倒”、“颤颤波波”一连串动态描写,让原先静得象绒毯的秧苗变成了轻飘飘的“绸子”。颜色的搭配也颇具匠心;茅草是青翠的,小树是翠绿的,秧苗象深绿的绒毯,随风摇曳变成了浅绿的绸子,在这一片绿色的海洋中,精心点缀出几丛火焰般鲜红的杜鹃花,让人感到爽心悦目,春意盎然。

5. 走过木桥,越过避兵洞,迎面而来的是群猴观景峰。四周奇峰似姿态各异的猴子,或憨或顽,或刁或怒,似在欢迎远来的游客。他们是大自然凝固的音韵,遮阳山原始情趣的哲学遗稿。一一据载,张三丰隐居后在此度过。张三丰可谓道教之仙,在此有许多遗迹。如他在绝壁上飞身用手指镂刻下的诗句,青石上踩过的脚印以及升仙之所。一一退出藏经洞,穿过茫茫林海,抬头仰望,远处一线天依稀可见,不禁使人怀疑天外是否还有天。(任宝剑《遮阳山纪行》)

赏析

作者以景点转移为线索,以游踪为序,把遮阳山的佳景古迹串连起来,对众多景点进行恰当的详略取舍,有的浓墨重彩,有的一笔带过。并加入传说,增添情趣。

写景精彩段落

1. 桂花离海峤,云叶散天衢。彩霞照万里如银,素魄映千山似水。一轮爽垲,能分宇宙澄清;四海团圞,射映乾坤皎洁。影横旷野,惊独宿之乌鸦;光射平湖,照双栖之鸿雁。冰轮碾出三千里,玉兔平吞四百州。

2. 云遮峰顶,日转山腰。嵯峨仿佛接天关,崒参差侵汉表。岩前花木,舞春风暗吐清香;洞口藤萝,披宿雨倒悬嫩线。飞云瀑布,银河影浸月光寒;峭壁苍松,铁角铃摇龙尾动。宜是县揉蓝染出,天生工积翠妆成。根盘直厌三千丈,气势平吞四百州。

3. 山影深沉,槐阴渐没。绿杨影里,时闻鸟雀归林。红杏村中,每见牛羊入圈。

落日带烟生碧雾,断霞映水散红光。溪边钓叟移舟去,野外村童跨犊归。

4. 绯罗缴壁,紫绶桌围。当头额挂朱红,四下帘垂斑竹。官僚守正,戒石上刻御制四行;令史谨严,漆牌中书低声二字。提辖官能掌机密,客帐司专管牌单。吏兵沉重,节级严威。执藤条祗候立阶前,持大杖离班分左右。庞眉狱卒掣沉枷,显耀狰狞。竖目押牢提铁锁,施逞猛勇。户婚词讼,断时有似玉衡明。斗殴相争,判断恰如金镜照。虽然一郡宰臣官,果是四方民父母。直使囚从冰上立,尽教人

向镜中行。说不尽许多威仪,似塑就一堂神道。

5. 红轮低坠,玉镜将明。遥观樵子归来,近睹柴门半掩。僧投古寺,疏林穰穰鸦飞。客奔孤村,断岸嗷嗷犬吠。佳人秉烛归房,渔父收纶罢钓。唧唧乱蛩鸣腐草, 纷纷宿鹭下莎汀。

6. 层层如雨脚,郁郁似云头。杈牙如鸾凤之巢,屈曲似龙蛇之势。根盘地角,弯环有似蟒盘旋;影拂烟霄,高耸直教禽打捉。直饶胆硬心刚汉,也作魂飞魄散人

7. 银迷草舍,玉映茅檐,数十株老树杈枒,三五处小窗关闭。疏荆篱落,浑如腻粉轻铺;黄土绕墙,却似铅华布就。千团柳絮飘帘幕,万片鹅毛舞酒旗。

散文景物描写赏析方法

散文作品中,都离不开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对渲染氛围,凸现主旨,表现人物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往往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人物的命运,忽视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对景物描写的作用,往往也不去细致的推敲。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散文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呢

首先,要让学生重视散文中的景物描写。要学生明白,在散文作品中,情景的刻画,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之物,那是散文作品的重要组成。如果忽视了景物描写,那散文作品就失去了基本的情趣和韵味儿。比如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一切景物都是朦胧的、若明若暗的。那“浮起在荷塘里的薄薄的青雾",那“笼着青纱”的“梦一般”的叶子和花,那“一团团的烟雾似”的树色,“树梢上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无不使人感受着一种淡雅朦胧之美,给人以轻柔绰约的审美愉悦。如果没有对荷塘、月色、树阴的描摹和渲染,就难以表现作者难得偷来的片刻的逍遥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如果没有那些细腻传神的景物描写,就没有散文诗情画意的美感,就没有读者独特的审美享受。在这篇课文中,对景物描写的体味和揣摩本身就是学习的重点。

其次,教给学生景物描写赏析的基本方法。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赏析,一般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是作品描绘了哪些意象,描绘出怎样的意境第二,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修辞方法第三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景物描写对表现主题起到怎样的作用

例如,在《我与地坛》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胡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然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下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龙出的响声,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衰败但并不荒芜。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通常的分析步骤,不难分析:作者通过对“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满园子草木”这些微不足道的自然景物的描写,描绘出地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象,突出体坛“荒芜而不衰败” 的特点;这段描写采用了排比手法,铺叙一系列小昆虫,使得散文灵动而富有情味儿;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是为了表现自己在地坛中所受到的生命的启发:微小的昆虫尚且有存在的价值,而何况乎人呢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应该好好活着,活得精彩。当然学生在鉴赏分析的时候,未必要面面俱到,也未必要依照这次序,语言上,可以灵活机动的。

第三,在写作中,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景物描写。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学以致用,在知识的运用中,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强化知识,形成技能。在作文写作中,尤其是散文体裁的作文,要引导学生,运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氛围,表达情感。

写景文章的阅读技巧与训练

阅读写景的文章 阅读方法 写景,也就是描绘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阅读此类文章要注意: 1.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 描绘景物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三类: (1)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2)描写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景象。 (3)描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致。 2.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 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理清作者的描写顺序,对于把握文章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几种顺序: (1)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2)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 (3)按空间顺序写。(4)按景物的不同类别写。 3.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三种:一是总一分结构。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三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来安排文章的结构。 4.体会写景文章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篇文章的中心。

阅读训练 (一)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 、填空:这段话是按 ________ 顺序写的。先写小院西面是 ________ ,北面有个 ___________ ,院子东面种着 ____________ ,南面是 __________ 。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 ___________ ,这段话中的第 _____ 句到第 ____ _ 句,都是写这里的景色的。 2 、读句子,想想带点词的意思,给合适的说法打“√”。( 1% ) 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这句话写了:①葡萄长得多,有时香味会使人像喝醉酒一样糊里糊涂。…… ( ) ②葡萄不但长得多,而且香味使人陶醉。……………………… ( ) ③葡萄成熟了,很可爱。………………………………………… ( ) 3 、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高大 ( ) 热闹 ( ) 4 、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 _________ __________ 漂漂亮亮 _________ _________

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 (一)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参与意识 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写景能力 三、教学重点:归纳写景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层次:六年级上第一单元的作文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有位诗人说:“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个美丽的花园。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表现世界的美呢?(绘画,摄影,写作)今天我们就用手中的描绘色彩斑斓的世界,那我们又得怎样来描绘呢?好,这就是这节课的重点:写景作文的写法。 (二)合作探究(通过本单元课文,总结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你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都有哪些景物?(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电闪雷鸣等气候现象;春种秋收,日出日落等节令时序;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动植物;还有那数不尽的名山大川,富饶的沃野、草原,浩瀚的沙漠海洋等等) 那么什么是写景文章? 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提供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我们要描写这些景物,首先就必须接触它,了解,观察,感受它,这样才能在字里行间中再现他们。写景作文的第一要点是什么? 1.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是写景作文。 注意:观察要确立好立足点(空间方位或移步换景):层次清楚——文章思路也就清楚了。(举例《山中访友》 2.抓住特征:代表性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地域景物的颜色,形态,声响,和变化等特征都是不一样的。不能生搬硬套,如:花一定是红的,叶一定是绿的,春天是阳光明媚的,冬天是寒冷的等等。(举例《山雨》是山中的雨,不是江海湖泊中的雨也不是城市中的雨,所以,就要描写山雨与其他地方雨的不同,如打在山中树叶的雨声和打在屋檐上的雨声是不一样的等等,《山中访友》“友”有什么特点,是哪些,和平时的朋友是不一样的,这是比喻) 3.层次分明:层次即文章内容的表达顺序,写作顺序——清晰:(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 ①空间方位顺序: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 ②时间顺序:季节时令,一日的时间变化(春夏秋冬,早中晚) ③地点转换顺序(移步换景):参观,游览顺序。(例如《山中访友》 ④逻辑顺序:因果,层次,主次,总分,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具体到抽象等等。 4.景物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动态和静态等(颜色,形态,气味,声音,大小等等) 5.抒发情感:(借景抒情)主观感受(喜欢,热爱等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小学写景文阅读方法与技巧

小学写景文阅读方法与 技巧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一、写景类文章: 写景类文章一般是记叙文,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一种情感。 二、阅读方法:把握四个方面 1、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 写景文章主要有三类: (1)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记金华的双龙洞》(2)描写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象,《火烧云》 (3)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鸟的天堂》 2、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 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的几种顺序: (1)按空间顺序写。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2)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进行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 (3)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3、理解写景文的层次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两种: (1)总分结构。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如《桂林山水》

(2)移位换景的结构。如《林海》的第五段分别写了“岭”、“林”、“花”、“联想木材”、“联想兴安”。 4、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借景抒情,景中寓情,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应把握的重点。 三、范文导读,技巧讲解 1、结构意识,把握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 2、文本意识,回归文中中,定位理解问题句段,总结概括答案 3、情感意识,善于体会作者情感,把握中心。 4、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重点理解借景抒情,景中寓情。 范文: 夜游雁荡山 暮色浓浓,景物朦胧。这浓,浓得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巨大的黑纱;那朦胧,又使人感到神秘。 我站在灵峰招待所门口,抬头看山峰,不禁连连叫绝!刚才阳光还未退去,我只感到山峰像刀削斧劈,十分奇特,现在更出奇了。你说暮色浓浓,山峰却轮廓分明;你说景色分明,却又朦朦胧胧。你就先看看合掌峰吧。站在灵峰寺右角看它像一只雄鹰,再看它那锋利的嘴,假如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方法浅析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方法浅析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方法浅析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到屈原的《离骚》,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名家辈出,精彩纷呈。同样,古诗也成了高考的热点。从1998年到2007年的古诗鉴赏高考题来看,所选的诗歌,从题材上,以唐诗为主,其次是宋词、元曲;而从内容上看,写景抒情诗是入选率最高。所以我们在备考中必须重视写景抒情诗的鉴赏。 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能很好鉴赏写景抒情诗对考生极为重要,那么鉴赏写景抒情诗要注意那些事项呢? 首先, 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两个原则: (1)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雨过后,秋山如洗,天气清爽宜人,青松如盖,皓月当空,甘泉清澈,流于石上,一切都是那么的清幽洁净,一句一景,一幅空灵而清静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而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平静朴素生活的向往之情,而高洁的情操也从中透露出来。 (2)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如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虽然也抒写羁旅相思之情,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抒写离愁别恨的小令,词作上片写景,虽抒写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毫无衰飒情味。下片抒情,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情怀。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绮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描写的景色却阔远而绮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整个来说,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这说明,抒写离情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 其次,把握写景抒情诗最关键就是把握好景与情的关系。 诗人写景是为了衬托(包括正衬、反衬)情,具体关系为: 第一种情况,"乐"景正衬"乐"情。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写出了诗人对春雨到来的喜悦之情; 第二种情况,"哀"景正衬"哀"情。与第一种情况类似,凄凉之景也可以用来烘托凄凉的气氛,而且更为常见。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用落叶抒发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第三种情况,"乐"景反衬"哀"情。古人曾评价说:"以乐写哀,以哀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里的关键,或要抓住全诗的中心句和关键词,或要联系上下文。如,“劳歌一曲斛行舟,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教案(鲁人版教案设计)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教案(鲁人版教案 设计) 一、写景抒情散文:1.空山鸟语2.《泰山日出(节选)》 空山鸟语 郭枫 ①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②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崛 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 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 听鸟叫吧! ③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 ④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 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 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 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⑤在朝来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 鸟在我头顶上鸣叫。他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 熟悉这种鸟,绿背红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

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 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 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 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 唱给鸟听的。 ⑥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 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 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争骤地漫天撒来, 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阻翳的心版上引进 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 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吧?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 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 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 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 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想管;它 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嗳!为 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 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⑦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高照在千山之外

写景抒情诗的教案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写景抒情诗的特点。 2、掌握写景抒情诗的鉴赏思路以及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掌握写景抒情诗的鉴赏方法。 一、导入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到屈原的《离骚》,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名家辈出,精彩纷呈。同样,古诗也成了高考的热点。从1998年到2009年的古诗鉴赏高考题来看,所选的诗歌,从题材上,以唐诗为主,其次是宋词、元曲;而从内容上看,写景抒情诗是入选率最高。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写景抒情诗的鉴赏。 二、了解写景抒情诗及鉴赏原则 写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能很好鉴赏写景抒情诗对考生极为重要,那么鉴赏写景抒情诗要注意那些事项呢? 首先,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两个原则: (1)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 (2)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其次,把握写景抒情诗最关键就是把握好景与情的关系。 诗人写景是为了衬托(包括正衬、反衬)情,具体关系为: 第一种情况,"乐"景正衬"乐"情。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写出了诗人对春雨到来的喜悦之情; 第二种情况,"哀"景正衬"哀"情。与第一种情况类似,凄凉之景也可以用来烘托凄凉的气氛,而且更为常见。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用落叶抒发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第三种情况,"乐"景反衬"哀"情。古人曾评价说:"以乐写哀,以哀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里的关键,或要抓住全诗的中心句和关键词,或要联系上下文。如,“劳歌一曲斛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以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用色彩明丽之景表现的是依依惜别之情。 第四种情况,"哀"景反衬"乐"情。景是为情服务的,若全诗是"乐"情,前面的"哀"景完全有可能是为反衬"乐"情服务的。请看李白的这首《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 第三,在鉴赏写景抒情诗时的答题步骤应是怎样的呢?我认为用一公式来说明就是:意象——意象的特点——意境——意境的特点——感情。 具体来说,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步骤: ⒈初步阅读,整体感知。用自己的话翻译诗歌,读清原诗。(整体品诗)

写景作文十大要素和技巧

技巧: 要细致观察,写出景物的特点。 有顺序的进行观察和描写。 要想使景物描写生动形象优美,就要巧妙运用修辞手法、优美词语、俗语以及引用古诗词或名言警句进行描写。 运用感官,多角度进行描写,使景物有声有色。 注重客观事实,动静结合进行观察。 多进行合理的联想。 注意注入人物的感情。 写景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122 42 1评论分享举报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2-15 一、写景作文的几个要素。 (其实这些内容都是真理似的废话,谁都会讲抓特征,多观察。但是怎么抓 ,怎么分层,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立足于观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 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立足点可以是固 定的 ( 空间方位 ) ,也可以是变换的 ( 移步换景 )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 次清楚。 第二、抓住特征: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 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 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会生动起来。 第三、要层次分明: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即表达顺序。先写什么后 写什么,心里要有数。

写景作文全技巧

写景作文全技巧 在文章的开头,运用景物描写,为文中所写的人和事渲染环境、提供背景,能给人以美好清新的印象。写景的内容,可以是天气情况、自然风光、建筑设施,可以是动景静景、远景近景、美景劣景、大景小景等。小朋友们都爱好景物,也最喜欢写景,这种开头,会一下子抓住读者,有助于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文特意推荐了六大写景开篇法。 一、写景的六个技巧 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2、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3、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4、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 6、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二、六个写景作文开篇法 1.起因开篇法 例文:

北戴河海滨晚霞 今年夏天,我们来到了北戴河海边。这里的一切是那样清新、明朗。我和同学们唱着夏令营歌,趟着碧蓝的海水,欢乐的向四周张望。啊!你们瞧,那不是美丽的晚霞吗?真实令人陶醉。 家乡美丽的山河 土生土长在无锡的人大都能背出无锡的山水名胜。在他们看来惠山最奇,五里湖最美。可生长在长广的人们却认为龙王山才算无锡的奇山,长广溪才算无锡最美的一条河。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公共汽车带我进入了长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巍峨的龙王山。 起因开篇法提示: 起因是把事情产生的原因作为开篇的一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能使事情因果分明,脉络清楚。 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

诗歌鉴赏核心知识巩固 写景抒情

诗歌鉴赏核心知识巩固 李兵2016年5月15日 写景抒情诗鉴赏 一.古典诗歌中写景的方法 中国古典诗歌多借助于外界事物来表达情感,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达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但写景因抒情的不同而方式各异,常用写景方式有: 1、正与侧的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2、动与静的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3、声与色的结合 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4、虚与实的结合 “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的,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

完整版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

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 类别。古诗词如果要一、解读古诗词有一个比较管用的办法,就是分清其分类的话,一般可分为以下十个大类别:①写景抒情诗词;②题赠送别诗词;③托物言志诗词;④山水田园诗词;⑤咏史怀古诗词;⑥边塞征战诗词;⑦羁旅行役诗词;⑧思妇闺情诗词;⑨悼亡游仙诗词;⑩谈禅说理诗词。 二、写景诗歌产生原因:1.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2.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来表达,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抒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 三、写景诗歌的特点:写景抒情诗词,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词。诗人在诗词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有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融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写景抒情诗词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 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四、写景诗歌的一般模式: 1、一是一般情况下,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人们的表情达意的方式 大多都习惯于用优美、绚烂的景物来抒写高兴、快乐的感情,用荒芜、暗淡的景物来抒写凄凉、哀伤的感情。所以,解读时抓住景物特色就可以触摸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二是反其意行之,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王夫之《姜斋诗话》中

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以乐景写哀情,用让人心情愉悦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悲伤;以哀景写乐情,用让人心情悲伤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欢乐。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杨柳,美好春色让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前者是乐景写哀,后者是哀景写哀,而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如李煜《采桑子》中的“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无奈之下朦胧入睡,却见伊人人梦来。这里用的也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再如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美景却更让诗人伤心,这里用的'也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不过,以哀景写乐情的事例比较少见。 3、三是前面写景,后面抒情。如果是四句诗的话,一般都是前两句写景, 后两句抒情。这种情况的诗比较容易,暂不多论。 4、四是全诗都是写景,将情付托于景中。古诗词中最有名的通篇写景的 莫过于以下三首了: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刘禹锡的《石头城》以及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五、写景抒情诗歌的抒情方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六、写景诗的景情关系:景——情:一致-情景交融不一致-反衬(以乐景写哀情)【情与景的关系】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就是为了抒情。诗中的景物,都是为烘托气氛、抒。“哀”与“乐”首先要在阅读中明确所写景物的要想鉴赏诗歌景物,发感情服务的。. 从乐与哀角度来说,情和景之间有以下几种情况: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 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如下面这首唐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有人评论这首孟诗“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谒(求荐之意)之痕”。那么,诗人孟浩然是如何把求荐之意表达出来的? 这首干谒诗(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见对方)是作者西游长安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 诗作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飞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这首干谒诗不落俗套,它把求仕之意,巧妙地与眼前的洞庭湖写景结合起来,写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极有艺术力和感人力量。是把眼中景与胸中情结合得极好的范例。 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如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专题教案

专题(三)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主要有季节、时令、地域等景物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场面描写,以及色彩描写等。 情与景的关系 (1)正衬关系: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哀景写哀情。如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答题时可用术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以景结情 (2)反衬关系: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杜甫《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答题时可用术语:以乐景衬哀情 意象的作用 1、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如《枫桥夜泊》 2、塑造环境或背景,一般表现为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活动提供环境,如《寻陆鸿渐不遇》 3、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形成了基本固定的作用,如松梅竹菊寓高洁 4、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多表现在咏物诗中,如《石灰吟》 5、结构上的线索,贯穿始终,如《春江花月夜》 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这首诗是怎样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题步骤:1、描绘图景 2、概括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沉寂、雄奇瑰丽、清新明丽、朦胧淡雅等) 3、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具体,切忌空洞。只答“表达作者哀伤之情”是不够的,还要 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如何鉴赏写景诗(教案)

如何鉴赏写景诗歌?(教案) 类型一: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绘景)忠于原诗,抓住主要景物,联想想象,用自 己优美的语言再现画面。 2.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总景)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3.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 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小结:意象---图景--意境--情感 答题步骤 ①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时间+地点+特征)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③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 类型二: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 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看写景的顺序:高低、远近、内外、整体局部;俯视、仰望、远眺、近观等词语。 2、看描景的角度:或形、声、色兼俱,或视觉、听觉、嗅觉综合运用,使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和谐感,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3、看手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表现手法(衬托、对比、动静结合、情景结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侧面描写……) 4、看色彩: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 第三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描写的景物(或景物的特点) 有何作用?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描写某一景物有何好处? 1.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2.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环境 3.衬托人物的气节、品质、性格 4.奠定感情基调 5.为下文做铺垫 6.借景抒情、以景衬情。

高三语文课件-写景抒情诗鉴赏训练 精品

写景抒情诗鉴赏训练 一、阅读下面写景抒情诗,完成以下题目。 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表述题] 1、这首诗,有一个字可以作为贯穿全诗的线索,你认为是哪一个字? 答:。 2.这首诗的一开始其实已经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这种感情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字,诗人在“山行”过程的描写中,和这种感情互相呼应的字是。 3.从诗中对景物的描写来看,简单说说这首诗的立足点和写景的方法的特点。 答: 4、这首诗在写景过程中处处流露山欣喜愉悦的感情,试分析结尾—联“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的描写,是如何表现山这种感情的。(不超过25字。) 答: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三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采石:即“采石矶”,在安徽当涂县西北。南宋时宋金交界的军事重地。1161年,金兵南侵,宋军曾在此地大败金兵,可是后来依然以签订屈辱和约而暂得停战。 [表述题] 1.词的开头、结尾都描写了景物,开头的景物的特点是,而结尾景物的特点是。

2.上阕的结尾书写了作者自己“愁与恨,几时极”的感情,这种“愁与恨”,具体是指的是什么内容? 答: 3.下阕开头的“酒阑闻塞笛”是实写还是虚写?作者为什么会“闻塞笛”? 答: 4.词写到结尾“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作者问而不答,却以写景作结,试分析这个景物描写包含了什么意义? 答: 春山夜月于史良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表述题] 1.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 2.诗中的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如果忽略平仄、音韵不计,把“掬”字换成“舀”字,把“弄”字换成“闻”字,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 3.结尾用南望的景物作结,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山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表述题]

水远山长看不足——“写景抒怀诗”教学案(含答案)

水远山长看不足——“写景抒怀诗”教学案(含答案) 一、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写景抒情诗景物描写的特点2、掌握景物描写鉴赏题的答题技巧。 3、准确地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概括意境特点,从而理解作者在诗歌中蕴含的感情。二、经典精析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1) 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意象描写了怎样的图景?(5分)(2) 首句是全词的纲领,全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分析。(6分)赏析:本篇为词人晚年退隐颍州时所作组词《采桑子》之一,《采桑子》共有十首,此为第四首。词中描写“群芳过后”暮春时节西湖的残春之景,却无伤春之感,而别有一番朦胧迷离之美。词人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颍州暮春画卷,虽通篇写景,但也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抒写了词人静闲自适的旷达情怀和恬淡的心境。起句统领全篇,“群芳过后”的西湖,让人顿觉惋惜伤感,但词人却觉“好”,足见其心情闲雅舒适而又情怀旷达。下面三句分写“西湖好”,铺陈渲染首句。“狼藉残红”满地落花残红,写西湖岸边地面之“好”;“飞絮蒙蒙”,漫天柳絮飞舞,言空中之“好”;“垂柳阑干尽日风”,垂柳掩映着华丽的栏杆,随着和煦的春风摇曳起舞,写周围环境之“好”。这三句具体描写“西湖好”,反衬出词人的幽微的情态。“笙歌散尽游人去”承接上片“尽日”,展现出此时环境之清幽,然“笙歌”未散,“游人”未去之时,西湖的笙歌繁华可想而知。所以“始觉春空”,这才觉得春去楼空,于是慢慢地“垂下帘栊”,却看见双燕穿过濛濛细雨翩翩而归。“细雨中”呼应上片“尽日风”,点明了气候的变化,从而揭示出时间的推移。词中多用白描手法,尤其前后两结,虽无修饰,却颇耐人寻味。刘永济《词论》曾赞:“《采桑子》前结‘垂柳阑干尽日风’,后结‘双燕归来细雨中’,神味至永,盖芳歇红残,人去春空,皆喧极归寂之语,而此二句则至寂之境,一路说来,便觉至寂之中,真味无穷,辞意高绝。”整首词情景交融,以动显静,动静交错,而语言清丽,风格空灵。今人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中评价曰:“此首上片言游冶之盛,下片言人去之静。通篇于景中见情,文字极疏隽。风光之好,太守之适,并可想象而知也。”三、高考链接【山东卷】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5分)(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6分)四、牛刀小试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破阵子晏殊燕子来时新社①,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注】①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1.词的上阕情景交融,清新活泼,请简要赏析。(5分)2.分析词中“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在写景状物上的特点。(6分)五、知识补充:常见提问方式1、这首(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图景)?【情景描述】2、这首诗在描写某景物时用了什么手法?【手法鉴赏】答题方法:1、这首(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图景)?第一步:名词(时间、地点)+ 形容词(景物特色);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切忌翻译),并说出诗中有关意象各自的特点。第三步:还应考虑这样写对表达作者的情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2、这首诗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何特点?这首诗(或某几句)是怎样(或如何)写景的?1、先判断采用什么方法;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该方法达到的效果; 3、还应考虑这样写对表达作者的情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意象、意境特点常用词语:孤寂、闲适、雄阔、悲壮、雄浑苍茫、凄迷幽远、悲凉凄清、苍凉沉郁、和平静穆、明丽鲜艳、凄凉、悲伤、高洁、哀伤、凄清、凄切、孤独、离愁、纯洁、姿态美好、清雅高洁、晶莹澄澈、绚丽多姿(多彩)、凌雪傲霜、冷落萧条、凄凉荒寒、衰败荒凉、寂静清冷、荒凉冷落、零落憔悴、幽静闲适、清秀可人、静谧安详、和平宁静、浪卷云涌、气势飞动、苍凉黯淡、馨香四溢、蜂飞蝶舞等等。思想感

古诗词中的写景手法

古典诗词中的写景手法 一、诗词中常见的写景手法 1、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 2、衬托(正衬、反衬)、对比、烘托(即正衬)、色彩渲染、绘形绘色、名词列锦(意象叠加)、白描等的表现手法。 3、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 【注意】“写景手法”和抒情方式(直接和间接两大类,又分很多的手法)不能混淆。“写景手法”是写景的方法。抒情方式是指抒情的方法。 二、示例 1、正与侧的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诗人的第三第四句却笔锋一转侧写,写的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

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 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 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2、动与静的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

写景作文的小技巧有哪些

写景作文的小技巧有哪些 在文章的开头,运用景物描写,为文中所写的人和事渲染环境、提供背景,能给人以美好清新的印象。写景的内容,可以是天气情况、自然风光、建筑设施,可以是动景静景、远景近景、美景劣景、大景小景等。小朋友们都爱好景物,也最喜欢写景,这种开头,会一下子抓住读者,有助于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文特意推荐了六大写景开篇法。 一、写景的六个技巧 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2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3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4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 6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

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二、六个写景作文开篇法 1.起因开篇法 例文: 北戴河海滨晚霞 今年夏天,我们来到了北戴河海边。这里的一切是那样清新、明朗。我和同学们唱着夏令营歌,趟着碧蓝的海水,欢乐的向四周张望。啊!你们瞧,那不是美丽的晚霞吗?真实令人陶醉。 家乡美丽的山河 土生土长在无锡的人大都能背出无锡的山水名胜。在他们看来惠山最奇,五里湖最美。可生长在长广的人们却认为龙王山才算无锡的奇山,长广溪才算无锡最美的一条河。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公共汽车带我进入了长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巍峨的龙王山。 起因开篇法提示: 起因是把事情产生的原因作为开篇的一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能使事情因果分明,脉络清楚。 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 1、说明的语言要简洁,不要冗长啰嗦。 2、起因要和事情的发展、结果相一致。 3、起因要具体,具体的起因,可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4、事情的起因要交待清楚,为后文展开事情情节打好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