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构建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7
我国体育仲裁现状及构建体育仲裁制度建议根据题目要求,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和分析我国体育仲裁现状,提出构建体育仲裁制度的建议。
一、我国体育仲裁现状1、存在的问题(1)体育仲裁环境落后。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仲裁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的立法水平不高、体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法规的不完善,仲裁定义不清晰、仲裁机构的授权不足、管辖权的界定等问题,导致体育仲裁的发展和实施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2)体育仲裁工具不够完善。
由于体育仲裁机构缺乏相应的执行措施,使得体育仲裁机构没有足够的执行力,体育仲裁结果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影响了仲裁的有效性。
(3)仲裁机构的挑战重大。
仲裁机构面临着技术不足、经验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法律及相关法规等问题的挑战。
2、存在的优势(1)仲裁制度建立快速。
与传统仲裁程序相比,体育仲裁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较快,也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
(2)体育仲裁受到政府支持。
政府决策部门对体育仲裁机制也表示了强烈的支持,并在支持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得到了体育仲裁的大力支持。
二、构建体育仲裁制度的建议1、完善体育仲裁的法律法规为了促进体育仲裁的建立和发展,应该尽快开展关于体育仲裁的法律法规的修改,形成一套完善的体育仲裁制度。
2、建立独立的体育仲裁机构应当支持和鼓励有关部门建立独立的体育仲裁机构,并加强对仲裁员和仲裁机构的聘请、培训和管理,以增强体育仲裁机构的可信度。
3、加强仲裁机构间的合作应支持有关部门建立体育仲裁机构间的合作,推动形成有利于体育仲裁发展的合作模式,以有效提高仲裁机构的执行效率。
4、加强对体育仲裁的宣传应加强对体育仲裁的宣传,以达到普及体育仲裁知识,增加公众对仲裁的认可度,为体育仲裁制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结论以上是本文就我国体育仲裁现状及构建体育仲裁制度建议的分析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文中提出了上述的建议,以期望能够为加快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试论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构建摘要体育仲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仲裁,有其自身的特点。
本文首先对国外体育仲裁有关情况进行介绍,以我国目前在体育仲裁制度方面存在缺失为引子。
鉴于此,笔者设想在我国建立一种更合理的体育纠纷解决机制——体育仲裁制度。
一种新制度的建构必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笔者从我国国情出发,进一步对建立该制度进行了必要性及合理性分析。
在此基础上,初步勾勒出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主要建设框架。
最后,笔者再次强化了在我国目前建构体育仲裁制度的迫切性。
关键词体育纠纷体育仲裁体育仲裁制度On China's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Arbitration for SportAbstractArbitration for Sport is a special type of arbitration, and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d the Arbitration for Sport on abroad, at the same time, and pointed out the missing in this system in China at current. In view of this, the author envisaged to establish a more reasonable sports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 the system of Arbitration for Sport. Construction of a new system must be reasonable in existence. I proceed from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and further analyzed the nee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On this basis, the preliminary outline of China's system of Arbitration for Sport could be built. Finally, the author once again strengthened the urg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rbitration for Sport in China.Key words Sports Dispute; Sports Arbitration; System of Sports Arbitration目录引言 (1)1体育仲裁制度概述 (2)1.1体育仲裁的概念和特点 (2)1.2美国、日本和国际体育仲裁制度介绍 (2)1.2.1美国体育仲裁制度 (2)1.2.2日本体育仲裁制度 (3)1.2.3 国际体育仲裁制度 (3)2我国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及缺陷 (3)2.1我国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现状 (4)2.1.1我国现行体育纠纷解决机制 (4)2.1.2构建体育仲裁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 (4)2.2我国现行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缺陷 (5)3构建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6)3.1建构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必要性 (6)3.1.1构建体育仲裁制度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需要 (6)3.1.2构建体育仲裁制度是体育纠纷特殊性需要 (6)3.1.3构建体育仲裁制度是我国体育运动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7)3.2构建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可行性 (7)3.2.1体育仲裁立法的法律根据 (7)3.2.2构建体育仲裁制度的学术基础 (8)3.2.3构建体育仲裁制度的现实依据 (8)4 构建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建议 (9)4.1与体育仲裁制度构建有关的理论问题 (9)4.2体育仲裁制度的构建 (10)4.2.1设立体育仲裁机构 (10)4.2.2确立体育仲裁受案范围 (12)4.2.3体育仲裁的程序设计 (13)结语 (16)谢辞 (17)参考文献 (18)外文资料 (19)引言在体育运动国际化和产业化的今天,它的经济价值越来越突出,与此伴随的利益纠纷也逐渐增多。
我国体育仲裁现状及构建体育仲裁制度建议市場经济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体育运动日益趋向商业化、国际化, 各种体育利益关系愈加外显, 由此而产生的体育纠纷急剧增加, 妥善解决好体育纠纷不仅能稳定现有的秩序, 而且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根据现代法治的理念和体育自身特点, 开辟公正解决体育纠纷和有效救济体育权利的多元渠道显得非常重要, 而以秩序、效率、公正为其基本价值取向的体育仲裁正好顺应了这种需求。
体育仲裁作为经济、有效、便捷的体育纠纷解决方式, 已成为许多国家乃至国际体育界的司法实践, 尤其在竞技体育领域已成为最主要的解决方式。
目前, 各国体育纠纷救济都实施内外结合, 多元发展的趋势。
体育仲裁的高效、专业、快捷方便使体育仲裁成为体育争议的主导解决方式。
体育仲裁的准仲裁性决定了其基本性质为民间性, 应顺应体育仲裁制度的发展趋势并遵从市场经济对仲裁制度的本质要求, 坚持彻底的民间仲裁性质, 建立独立于体育组织的民间体育仲裁机构;另一方面, 体育仲裁的独特价值取向表现为对效率的追求目标高于公正的目标。
体育仲裁的原则是构建我国体育仲裁制度所必须遵循的, 其强制性原则如一把双刃剑, 使体育争议得到快速、经济地解决的同时, 容易影响到当事人的诉权, 为了在效率和公正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对体育仲裁的制度要求也就更高。
1我国的体育仲裁立法现状我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也促进了体育运动的商业化, 利益的因素使得体育纠纷成为了体育业发展的一大困扰, 现行法律中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对体育仲裁作出了规定。
一方面, 现实生活中, 我国的竞技体育仲裁制度存在强烈的需要;另一方面, 我国缺乏完善的体育仲裁规则及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33条规定:“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发生的纠纷, 由体育仲裁机构负责调解、仲裁。
体育仲裁机构的设立办法和仲裁范围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其基本思路是好的, 但是由于对于体育仲裁的性质缺乏较统一的认识, 加之当时体育仲裁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地显现, 全国人大常委会没有作出任何具有可操作的规定, 只是将这个棘手的问题留给了国务院, 但是, 随着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颁布, 问题又发生了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8条、第9项明确规定:“仲裁制度只能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法律”。
论体育仲裁的制度建设摘要:中国的体育竞技水平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在某些运动项目上已经处于世界霸主地位。
但是,目前国内的体育纠纷解决机制不没有跟上国际潮流,发展还是滞后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旨在从理论层次为我国的体育仲裁制度的建立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体育仲裁;竞技体育;制度体育其实与艺术一样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从最初的单一化肢体的运动发展到现在的一种可以创造价值的产业模式,是紧跟的人类社会发展的。
纵观目前的世界体坛,我们不禁感叹,竞技体育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其可以为我们带来激情,带来享受。
但是,当我们在欣赏精彩的体育赛事的时候,其实背后往往存在的影响赛事结果的争议性事件,其中包括裁判的公正性,赛事组织的合理性,运动员的工资薪酬等等。
如果这些争议不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将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在比赛中的正常发挥,从而对观众的赛事的欣赏造成不利的影响。
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争议,就是本文讨论的目的。
目前体育纠纷的解决方式主要有1、通过所属的国内或者国际体育协会解决。
2、是通过诉讼到法院的方式解决3、是通过仲裁方式解决。
对于第一种方式的好处的及时有效,但是问题是没有强制执行力,往往最后得不到执行。
第二种方式的问题是法官的专业性有待质疑,并且相关的法律依据也往往比较缺乏,没有裁判依据。
仲裁的特点首先是专业性,另外还具有强制性,所以仲裁成为是解决竞技体育纠纷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中国目前的体育仲裁主要是借鉴国外体育仲裁的方式,但是问题是目前中国还不存在专门的体育仲裁机构,而且在有关体育仲裁制度上也没有建立起统一的规范。
所以目前急需建立起我国体育仲裁的框架。
一、竞技体育纠纷与一般商事纠纷的区别。
1、体育竞技与商事活动同样都要求平等和公平,但是在商事活动中平等和公平是相对的,现实当中交易双方的地位和实力往往是有差异的,双方博弈的结果就是对强者有利。
但是体育竞技的平等和公平性要求是很高的,因为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对抗性,如果一方明显实力超出,那么比赛就没有观赏性了。
论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构建
摘要我国现今的体育纠纷解决实践困难重重,问题多多,这与其他一些国家有专门的体育纠纷解决机构,有完善的立法,有明确的纠纷解决程序的情况大相径庭。
当前在体育运动方面,立法和纠纷解决机制与我国体育强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严重影响了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建立并完善体育仲裁制度迫在眉睫。
构建体育仲裁制度必须先厘清其方向,这是一项理论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不可能直接适用以调整经济财产纠纷为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也不能完全适用《体育法》,以现代仲裁法学理论为基础,参照国外的先进做法,结合我国体育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对我国体育仲裁制度进行构建。
关键词仲裁机制解决机制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2
我国于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其中第33条规定“在竞技体育中发生纠纷,由体育仲裁机构负责调解、仲裁。
体育仲裁机构的设立办法和仲裁范围由国务院另行制定”。
我国体育纠纷的解决途径一般采取以下三种方式:由体育行会内部解决;由独立的仲裁机构裁决;由法院进行判决,而且以第一种方式为多。
但目前我国的现状却是:第一,行会内部的解决机制存在严重问题。
第二,行会外的独立的仲裁机构没有建立,仲裁制度未能形成。
第三,由于我国法院没有专门的处理体育纠纷的机构,因而各法院受
理体育案件的数量极少,接近于零,除涉及“黑哨”、“受贿”等刑事案件外,其他行政及民事案件法院一概不予受理。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构建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专家访谈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我国构建体育仲裁制度的必要性
1.由于我国当前体育运动方面的立法和纠纷解决机制严重滞后的现状,导致我国现有竞技体育纠纷的处理方式多带有计划经济体制色彩的行政干预,这必将不利于我国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体育事业。
2.体育是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活动领域,有着一系列具有浓厚专业和技术色彩并通行于国际社会的行业规则,使得其纠纷专业性、技术性特点也十分突出。
3.现有的一般法院对审理某些专业特殊性强的体育纠纷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无法适应体育竞赛的时限需要。
(二)我国构建体育仲裁制度的可行性
1.《体育法》第33条的规定已经设置好了体育纠纷的仲裁解决方式,为我国构建体育仲裁制度建立了法律基础。
2.我国体育仲裁事业的发展,案子越来越多,其受案范围越来越
广,以仲裁解决民商事纠纷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为我国构建体育仲裁制度提供了经验基础。
3.现今国际的体育纠纷解决机制主要有:(1)以行业内部机制解决,包括由各国国内体育组织解决和由各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处理两种情况。
(2)以行政处理解决,包括由各国国家奥委会处理和由国际奥委会处理两种情况。
(3)以诉讼解决,包括各国国内法院的解决和由区域性国际法院进行解决两种情况。
(4)以仲裁解决,即以仲裁解决由体育仲裁院(cas)处理。
(三)制定进行体育仲裁的法律依据
我国现行关于体育方面的立法只有《体育法》,但是这部1995年颁布的法律起点低、基础弱,已经不能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现代体育运动的需要。
而关于体育仲裁的规定也只是在《体育法》的第33条中设置了以仲裁方式解决体育纠纷的思想,而没有其他具有可操作性的明确立法。
(四)建立专门的体育仲裁机构
仲裁机构是整个仲裁活动的组织核心。
既然体育仲裁是区别于民间仲裁的特殊仲裁形式,就需要建立专门处理体育仲裁事务的体育仲裁机构。
1.体育仲裁机构的组成及职能
我国的体育仲裁机构可以拟名为“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在北京设立一个体育仲裁委员会总会,各省设立分会,其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体育仲裁机构应符合《仲裁法》规定的仲裁委员会的
条件,即制定规范的章程,有自己的住所和必要的财产,有组成的人员和聘任的体育仲裁员。
(1)体育仲裁委员会的委员应由中国奥委会、中国各体育协会、中国各体育俱乐部、运动员协会等推荐和协商确定。
(2)仲裁委员会主要负责管理整个仲裁机构的日常动作和选聘体育仲裁员,其下可设立专门的下属机构具体负责。
在当事人选定仲裁员后,案件的实际操作则由被选定的仲裁员完全掌控,体育仲裁委员会不再参与。
2.体育仲裁机构的地位
体育仲裁是民间解决纠纷一种准司法机制,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又具有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特点,所以说体育仲裁机构也应具有准司法性和民间性质,而且仲裁要坚持仲裁独立原则,从体育仲裁机构的设置到仲裁体育纠纷的整个过程,都要具有依法的独立性。
(五)体育仲裁的程序设定
体育仲裁的程序可以仿效国际体育仲裁院(cas)的程序,主要是“申请与答辩——组成仲裁庭——(出现多方当事人情况时的处理)——审理——裁决”这样一个过程,本文将不作累述。
但是以下几个方面则值得我们去思考。
1.体育仲裁的范围
根据体育纠纷的特点和仲裁的性质,我认为我国体育仲裁的范围应当满足三个条件:(1)争议必须是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发生的争议。
即主体为从事体育活动的人、组织或者机构,并且发生了与体育权利义务有关的纠纷。
(2)该争议必须具有可仲裁性。
(3)必须有仲
裁协议或属于强制仲裁的范围。
2.体育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是当事人合意选择仲裁方式解决商事争议的意思表示
的法律化形式。
仲裁协议是体育仲裁程序启动的依据,它应该是必须由当事人自愿签订的,体现出“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而且要符合《仲裁法》规定的形式和内容。
3.体育仲裁庭
体育纠纷的仲裁是整个仲裁程序最重要的部分,由体育仲裁庭具体负责,当事人在体育仲裁院提供的仲裁员名单中,指定仲裁员组成体育仲裁庭。
体育仲裁庭的职能主要有三:(1)它负责仲裁直接向其提起的体育纠纷。
(2)行使作为一个上诉仲裁机构的作用。
(3)体育仲裁庭还可以发表咨询意见。
4.体育仲裁机构裁决的效力
体育仲裁要坚持一裁终局制度,体育仲裁机构对受理的体育纠纷一经做出裁决,即产生终局的法律效力。
体育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仅仅是在特殊情况可为法院撤销或裁定不予执行:(1)仲裁协议无效;(2)违反正当程序的原则,未向一方当事人提供有关指定仲裁员和进行仲裁程序的适当通知,或者当事人没有申辩的机会;(3)仲裁的事项超出了仲裁协议规定的内容;(4)仲裁庭的组成或仲裁程序与仲裁协议不符,或违反了我国有关法律;(5)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6)仲裁裁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7)人民法院认定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8)
在涉外案件中,如果当事人一方国内法认为所仲裁的事项具有不可仲裁性,或者承认或执行该仲裁裁决可能违背该国的公共政策,那么该国当事人也可以拒绝执行体育仲裁院的此项裁决。
三、结论与建议
构建体育纠纷的仲裁解决机制,是为了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体育运动的发展环境。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体育纠纷的日益增多,我国体育法制建设迫在眉睫。
我国的体育仲裁制度应该是在我国统一的法律制度下,从我国的体育实践出发,借鉴国外和国际体育仲裁制度,构建与国际体育接轨、反映体育专业特点、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仲裁制度。
本文论述了我国体育仲裁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可行性;从宏观上论述了制定进行体育仲裁的法律依据的精神;简单论述了专门的体育仲裁机构的模式;在体育仲裁的程序设定上,也对仲裁范围、仲裁协议、仲裁庭、仲裁效力这四个关注点进行了论述。
参考文献:
[1] 仲裁制度研究[j].法学文献库.
[2] 韩新君.《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02).
[3] 黄世席.从雅典奥运会看国际体育仲裁院的裁决——谈对兴奋剂使用者的处罚[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4] 于善旭.对我国体育法制建设发展战略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1(06).
[5] 李辉.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两个热点法律问题[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