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
- 格式:doc
- 大小:339.50 KB
- 文档页数:38
第八章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一、选择题【A1型题】1.脱落法细胞病理学标本采集特点,除外的是A.能进行多次采样B.细胞成分保存良好C.宜从临床病变器官获取标本D.含各种不同来源和类型的细胞E.含炎症细胞、巨噬细胞和微生物2.刮擦法细胞病理学标本采集特点,除外的是A.细胞成分保存良好B.能从病变器官表面采样C.能从器官内部获取标本D.能获得上皮细胞下的病变标本E.在结果解释的标准和脱落细胞相同3.穿刺法细胞病理学标本采集特点,除外的是A.费用低B.创伤小C.并发症少D.无禁忌证E.方法简捷4.适用于富含黏液细胞病理学标本浓缩的是A.离心法B.细胞块法C.细胞离心法D.液基细胞学法E.滤膜过滤法5.不属于LBC技术处理非妇科细胞学标本涂片优点的是A.减少背景成分B.适于原位杂交C.细胞分布均匀D.降低标本不满意率E.适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6.细胞病理学实验室的室内质控措施,最重要的是A.培训B.操作复核C.结果解释D.继续教育E.患者随访7.细胞病理学涂片上可见的上皮细胞,除外的是A.间皮B.鳞状上皮C.血管内皮D.纤毛上皮E.分泌性腺上皮8.慢性炎症的涂片上典型细胞病理学变化是出现A.纤维蛋白B.巨噬细胞C.细胞碎片D.中性粒细胞E.修复上皮细胞9.微生物感染后,细胞学涂片上会出现包涵体细胞,除外的是A.沙眼衣原体B.人多瘤病毒C.巨细胞病毒D.单纯疱疹病毒E.人乳头状瘤病毒10.是癌细胞的主要形态学特征,除外的是A.多核B.巨大核仁C.黏附性差D.X染色体异常E.异常有丝分裂11.细胞学涂片上,若细胞质呈条纹状,表明恶性细胞来源于A.腺细胞B.间皮细胞C.横纹肌细胞D.黑色素细胞E.鳞状上皮细胞12.妇科细胞学涂片上,胞质中出现深褐色小颗粒的表层鳞状上皮细胞称为A.Pap细胞B.鳞化细胞C.船形细胞D.大圆点细胞E.异常角化细胞13.妇科黏膜白斑者,在细胞学涂片上可出现典型的上皮细胞为A.副基底层细胞B.子宫颈纤毛细胞C.子宫内膜上皮细胞D.无核鳞状上皮细胞E.子宫颈黏膜上皮细胞14.妇科细胞学涂片上,易造成结果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最常见细胞是A.修复细胞B.鳞化细胞C.异常角化细胞D.输卵管化生细胞E.基底层增生细胞15.按照Papanicolaou分类,II级是指A.细胞学为恶性B.无不典型或异常细胞C.细胞学强烈提示恶性D.有不典型细胞,但无恶性证据E.细胞学提示可能恶性,但无恶性证据16.在妇科细胞学涂片上,标本满意要求保存良好的单个子宫内膜细胞不少于A.1个B.10个C.100个D.1000个E.10000个17.在妇科液基细胞学涂片上,标本满意要求保存良好的鳞状上皮细胞不少于A.5个B.50个C.500个D.5000个E.50000个18.在妇科细胞学涂片上,LSIL是指A.不明意义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B.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C.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D.高分化鳞癌E.低分化鳞癌19.在妇科细胞学涂片上,HSIL是指A.不明意义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B.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C.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D.高分化鳞癌E.低分化鳞癌20.在呼吸道细胞学涂片上,表明标本来自肺部应出现的细胞是A.纤毛细胞B.杯状细胞C.基底层细胞D.鳞状上皮细胞E.肺泡巨噬细胞21.在呼吸道细胞学涂片上,CCP细胞是指A.多核细胞B.异常纤毛细胞C.纤毛细胞衰变D.异常杯状细胞E.肺泡巨噬细胞22.在呼吸道细胞学涂片上,鳞状上皮良性病变会出现A.Pap细胞B.乳头状增生C.杯状细胞异常D.纤毛细胞异常E.基底层细胞增生23.在呼吸道细胞学涂片上,与痰液标本不同,支气管刷取标本中癌细胞的特点是A.不易见到核仁B.癌细胞量较少C.核质比增加明显D.常见单个散在癌细胞E.有明显癌细胞角化现象24.在浆膜腔积液涂片上,特异出现的细胞是A.淋巴细胞B.间皮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25.男性胸腔积液中,常见的腺癌细胞多来自于A.肺癌B.胃癌C.胰腺癌D.结肠癌E.食道癌26.在淋巴结穿刺涂片上,具有诊断窦性淋巴结肿大的细胞是A.小淋巴细胞B.免疫母细胞C.多核巨细胞D.上皮样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B1型题】题27~28共用备选答案在淋巴结穿刺涂片上,原发性肿瘤与淋巴结肿大部位的常见关系为A.颈淋巴结B.腹部淋巴结C.腋窝淋巴结D.盆腔淋巴结E.纵隔淋巴结27口腔癌28乳腺癌题29~30共用备选答案在淋巴结穿刺涂片上,原发性肿瘤与淋巴结肿大部位的常见关系为A.颈淋巴结B.腹部淋巴结C.腋窝淋巴结D.腹股沟淋巴结E.锁骨上淋巴结29甲状腺癌30阴道癌【X型题】31.适用于细胞病理学空气干燥涂片的染色方法是A.MGG染色B.Diff Quik染色C.Papanicolaou染色D.新亚甲蓝染色E.苏木素伊红染色32.细胞病理学涂片上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常具有A.黏附性差B.细胞数增多C.嗜酸性染色D.聚集性异常E.细胞吞噬现象33.属于良性上皮异常的细胞病理学涂片表现有A.萎缩B.凋亡C.坏死D.化生E.基底细胞增生34.在妇科细胞学涂片上,所谓移行层细胞是指A.子宫内膜细胞B.异常角化细胞C.子宫颈上皮细胞D.副基底层化生细胞E.无核鳞状上皮细胞二、简答题1.细胞病理学涂片上,癌细胞核形态异常的表现有哪些2.在淋巴结穿刺涂片上,B或T细胞淋巴瘤的细胞学特点有哪些3.在Hodgkin淋巴瘤淋巴结穿刺涂片上,具有诊断价值的细胞形态特点有哪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E 3.D 4.C 5.C 6.E 7.C 8.B 9.E 10.A11.C 12.D 13.D 14.A 15.D 16.B 17.D 18.C 19.B 20.E21.C 22.A 23.C 24.B 25.A 26.E 27.A 28.C 29.A 30.D31.AB 32.AD 33.ADE 30.ACD二、简答题1.细胞病理学涂片上,癌细胞核形态异常的表现有哪些答:①核增大,特别是核质比增大。
临检(二)知识点整理第一节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技术1、标本采集方法:①直接采集法②自然分泌液采集法③灌洗法④摩擦法⑤细针穿刺抽吸法2、涂片制备方法:①推片法②吸管推片法③涂抹法④压拉涂片法⑤喷射法⑥印片法⑦微孔滤膜过滤法3、标本固定(1)目的:①固定:保持细胞的自然形态,以防细胞的自溶及细菌导致的腐败②保持细胞内的化学物质(2)常用固定液:①Carnoy固定液:处理明显血性的标本,特点是渗透性强,固定效果好②乙醇乙醚固定液③95%乙醇固定液(3)方法:①▲带湿固定(wet fixation):涂片后标本尚未干燥即行固定的方法称为带湿固定。
将标本涂片迅速浸入固定液中,在固定过程中细胞不与空气接触,使细胞质脱水、蛋白质凝固。
此固定法适用于巴氏染色或HE染色,该法固定后染色的细胞结构清晰,染色鲜艳。
②干燥固定:此固定方法适用于瑞—姬染色。
湿固定法细胞变小,干燥固定细胞变大。
4、标本浓缩技术:①离心法②细胞离心法③滤膜过滤法④细胞块法⑤液基细胞学技术5、染色方法:(1)巴氏染色法:鳞状上皮过度角化细胞胞质呈橘黄色;角化细胞显粉红色;而角化前细胞显浅绿色或浅蓝色,适用于上皮细胞染色或观察阴道涂片中激素水平对上皮细胞的影响。
(2)苏木精—伊红(hemotoxylin eosin,HE)染色法:适用于痰液涂片、穿刺细胞标本。
胞核呈紫蓝色,胞质淡玫瑰红色,红细胞呈淡朱红色。
(3)瑞特—吉姆萨染色法(wrightgiemsa atain);本方法多用于血液,骨髓细胞学检查。
六、细胞病理学诊断●1、(多选)涂片通常由各种复杂细胞成分组成,因病变组织或采样部位不同,涂片上可同时见到正常和异常细胞。
通常,涂片上正常同类同层细胞形态是均一的,细胞核反映的是细胞增殖状态和能力,细胞质反映的是细胞起源、功能状态和分化程度。
细胞活性增加可以是生理性的,如激素调节引起的细胞增生(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增生、生长激素促使骨骼的生长),也可以是损伤性的,如修复(repair)和再生(regeneration),或肿瘤性异常。
细胞病理学检验(妇科部分)2009年,国家原卫生部、全国妇联启动了全国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并将此项目作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来实施。
这里的“两癌”指的是宫颈癌和乳腺癌,“两癌”筛查就是指通过先进的检验手段,将这两种危害女性健康的癌症,尽早地排除出来,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治疗。
宫颈癌的筛查主要是宫颈脱落细胞学检验,下面我们来了解宫颈癌及筛查的相关知识。
一、宫颈癌可以预防、可以治愈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它极大地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
据报道,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是67%,宫颈早期癌是90%,宫颈原位癌几乎是100%。
宫颈癌演变时间长,从宫颈感染HPV病毒(见后面的注)到宫颈癌前病变,再到宫颈癌,大约需要8~10年的时间。
宫颈癌又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疾病。
宫颈癌前病变有既可以向好也可以向坏的“双向发展”的可能性。
防治宫颈癌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治疗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和早期子宫颈癌。
宫颈疾病普查是发现和诊断子宫颈癌癌前病变和早期子宫颈癌的主要手段。
[关于HPV这部分内容,可以看一下这本小册子第二部分第二章“检验项目或检验套餐的选择”(三、成年女性体检的检验套餐)]二、宫颈癌检验的方法学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验(巴氏5级分类法)(1)宫颈刮片是目前检查子宫颈癌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由于这项检验的提出,子宫颈癌的死亡率至少降低了70%。
宫颈刮片,是指从子宫颈部取少量的细胞样品,涂在玻璃片上,通过巴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是否异常。
这可以监测到子宫颈细胞微小的极早期变化,使得致命的癌症在还没真正发生之前就被发现并处理了。
(2)宫颈刮片检验可以做出以下巴氏Ⅰ级到巴氏Ⅴ级的分级诊断。
●巴氏Ⅰ级:未见具有异形性或不正常的细胞,为正常细胞学形态。
●巴氏Ⅱ级:细胞有异形性,但无恶性特征,主要为炎症改变。
●巴氏Ⅲ级:怀疑恶性,但证据不足。
●巴氏Ⅳ级:高度提示恶性。
●巴氏Ⅴ级:肯定恶性。
大多数女性的宫颈刮片结果是巴氏Ⅰ级或Ⅱ级,说明炎症是最多见的。
第八章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通过本章学习,你将能回答关于“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的下列问题:1.细胞病理学标本采集和处理方法?2.细胞病理学涂片固定和染色方法?3.细胞病理学诊断原则和基本步骤?4.损伤细胞的细胞形态学改变?5.良恶性细胞的形态学区别?6.恶性细胞的细胞病理学诊断要点?7.女性生殖道正常上皮细胞的形态学特点?8.女性生殖道非炎症和反应变化的细胞形态学特点?9.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细胞病理学特点?10.正常呼吸道细胞的形态学特点?11.呼吸道良性病变细胞的形态学特点?12.各类型肺癌细胞的形态学特点?13.良性病变积液中常见细胞的形态学?14.恶性病变积液细胞的形态学特点?15.良性病变淋巴结肿大的细胞学涂片特点?16.恶性淋巴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17.常见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的形态学特点?细胞学是一门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细胞病理学(cytopathology)是检验医学的一个分支,通过检查细胞的形态学特点,进行健康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研究,即对无症状个体进行癌前病变的筛检,对有症状或有体征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标本采集方法不同,分为脱落细胞学(exfoliative cytology)和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第一节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技术细胞病理学诊断多基于光学显微镜观察,在作出诊断前,不仅应仔细考虑相关的组织学变化,而且应考虑标本的质量。
所获细胞能否代表病变靶组织或器官的细胞群体,是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准确和可靠的前提。
一、标本采集(一)脱落细胞标本细胞标本脱落自上皮表面,包括:①咳出:如痰液。
②排泄、导尿或膀胱镜:如尿液。
③挤压:如乳头分泌物等。
自行脱落的细胞与采用机械方法取得的细胞不同,前者常单个散在,后者常聚集成群。
脱落细胞常呈球形,与细胞膜僵硬、细胞骨架力、表面张力、局部微环境和脱落时间长短有关,细胞质和细胞核会出现一系列退化性改变。
其适用范围见表8-1。
表8-1 脱落细胞适用范围靶器官操作方法主要用途次要用途女性生殖道吸取法获得阴道涂片,用乙醇固定阴道、子宫颈、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和癌的诊断,罕用于卵巢和输卵管识别感染性因子,如细菌、病毒、霉菌或寄生虫呼吸道新鲜或采集于固定液中痰液,制成涂片或细胞块原位癌和肺癌的诊断识别感染性因子,如细菌、病毒、霉菌或寄生虫泌尿道新鲜尿或采集于固定液中尿液,制成涂片或细胞离心涂片原位癌和高度癌肿的诊断识别病毒性感染和药物影响积液(胸腔、腹腔、心包腔)新鲜或采集于固定液中积液,制成涂片或细胞块转移性肿瘤和原发性间皮瘤诊断-其他(脑脊液、滑膜液等)采集于固定液中标本,细胞离心法制片炎症和转移性肿瘤鉴别诊断识别感染性因子,如病毒和霉菌主要特点有:①宜从临床病变器官获取标本。
②标本内常含大量各种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细胞。
③细胞成分保存较差。
④标本内可含有炎症细胞、巨噬细胞、微生物和外源性污染物。
⑤能进行多次采样。
(二)刮擦细胞标本指通过物理作用刮擦取得的细胞标本,包括:①刷取(brushings):如气管、子宫颈。
②刮取(scrapings):如乳头、皮肤、子宫颈。
③灌洗(lavage):用等渗生理盐水溶液冲洗所得液体,如支气管。
其适用范围见表8-2。
表8-2 刮擦细胞适用范围靶器官操作方法主要用途次要用途子宫颈、阴道、外阴、子宫内膜刷取或刮取法获得标本。
涂片立即用乙醇固定癌前病变、早期癌肿和癌肿诊断和鉴别诊断其他器官或女性生殖道其他部位(卵巢、输卵管)肿瘤的诊断,识别感染性因子腹水和冲洗液液体标本采集于固定液中卵巢、输卵管、子宫内膜或宫颈癌的残存或复发的诊断呼吸道支气管灌洗和支气管肺泡灌洗癌前病变、肺癌和感染鉴别诊断识别感染性因子,慢性支气管、肺病变的化学和免疫学分析口腔前庭和邻近器官直接刷取涂片癌前病变和癌的鉴别诊断泌尿道尿液和膀胱冲洗液(新鲜或固定后)原位癌和相关病变鉴别诊断治疗监测,流式细胞术或影像分析术作DNA分析食道刷取或球囊法制片癌前病变、早期癌或治疗后复发的鉴别诊断-胃刷取制片,罕用球囊法癌前病变、早期癌或治疗后复发的鉴别诊断-结肠刷取制片溃疡性结肠炎的监测-胆道和胰腺吸取胰腺液体,刷取制片胆道癌和胰腺癌诊断-主要特点有:①能直接从病变器官表面采样,如子宫颈和支气管。
②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能直接从器官内部获取标本。
③细胞成分保存良好,但在结果解释时,不能采用与脱落细胞相同的标准。
④能获得上皮细胞下的病变标本。
(三)穿刺细胞标本除少数体内器官外,都能通过穿刺法取得细胞标本。
放射影像技术有助于对小而深、移动且难以触摸的病变部位定位。
通过穿刺吸取或非吸取法,从充满液体的器官或实体性器官中获得细胞标本,如肿瘤、心包腔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脑脊液和玻璃体液等。
主要特点有:①良好的穿刺和制片技术可获得最佳的结果。
②体内任何实体器官都能通过触摸或导引法采样,如借助内窥镜技术可经直肠、阴道、胸腔、腹腔等部位穿刺。
③需要借助外科病理学知识解释结果。
④方法简捷、费用低、创伤小、并发症少、禁忌证少,经皮肤穿刺术无需麻醉,易为病人接受,尤适用于门诊。
⑤局限性:对结缔组织、透明变性、血管性病变、大量坏死物、囊性变或出血性病变等,可能采样不足。
二、涂片制备直接涂片(direct smear)是将新鲜标本直接涂在载玻片上。
间接涂片(indirect smear)是将各种液体标本(如生理盐水或运送培养基)进行浓缩处理,适用于细胞少的标本。
涂片制备方法见图8-1,图8-2。
图8-1 涂片制备方法(用于黏液性标本)(A 将1滴标本加在载玻片上,B 将另一张载玻片盖在上面,并施加压力,C 将2张载玻片水平分开)图8-2 涂片制备方法(用于非黏液性标本)(A 将1滴标本加在载玻片一端,B 取1张推片向后接触标本,C 小心将推片向前移动制成涂片,D 成群细胞分布在涂片周边和末端)若标本中有凝块,宜采用细胞块(cell block)或传统组织学方法进行处理。
渗出液、灌洗液和尿液等标本不易黏附在载玻片上,宜采用蛋白类(如牛血清清蛋白)或离子类(如多聚赖氨酸)黏附剂,增强细胞和载玻片之间黏附力,最大限度的保存标本中所有细胞。
三、标本固定(一)湿固定湿固定(wet fixation)是使细胞的原生质脱水、蛋白质凝固达到固定目的。
常用固定液为乙醇类液体,有浸润法或包被法,湿固定可引起细胞皱缩。
Carnoy固定液能溶解红细胞,适用于处理明显的血性标本。
聚乙二醇固定液能在涂片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蜡质膜,在染色前需除去。
(二)空气干燥固定空气干燥固定(air drying fixation)是通过空气蒸发的方式达到固定目的。
最好是逆着气流方向尽快干燥。
与湿固定相比,细胞有增大趋势(图8-3)。
图8-3 固定方法比较(A 呈球形未固定的细胞,B 平铺在载玻片上,C 湿固定,D 空气干燥固定)涂片空气干燥后应作甲醇固定,以防交叉感染。
对于使用运送培养基的囊性液体或细针吸取穿刺液,应考虑潜在的生物危害。
四、标本浓缩技术1.离心法和细胞离心法离心法适用于大量液体标本,如浆液性积液、尿液或生理盐水灌洗液等。
细胞离心法适用于少量液体、中等量细胞的标本,是将细胞直接离心到载玻片上,制成单层细胞涂片,但部分物质会被滤纸吸收而损失,不适用于富含黏液或细胞的标本。
2.滤膜过滤法(membrane filtration)适用于大量液体、少量细胞的标本,是用各种孔径的滤膜(如醋酸纤维薄膜、聚碳酸酯微孔膜),通过施加一定压力使液体标本中细胞过滤到滤膜上,制成涂片。
与离心法相比,能最大限度的捕获标本中的细胞。
3.细胞块法适用于大多数悬液标本,是将标本中细胞聚集成团,形成与传统组织块类似的细胞块,可制作细胞块切片,用于特殊染色,如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制备方法有血浆凝血酶法和琼脂法等。
4.液基细胞学(liquid based cytology,LBC)技术是一种半自动或全自动标本处理新技术,是将刷取或灌洗法采集的标本,放在特殊的运送液或保存液中,制成细胞悬液,经过进一步处理,除去血液、蛋白和炎性渗出物,制成分布均匀的薄片。
其优点是:①涂片上细胞分布均匀、分布范围小、背景清晰。
②标本筛查简便、快速。
③能提高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
④能显著降低标本的不满意率。
⑤能用于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LBC技术是对传统标本处理方法的有效补充,但对某些非妇科标本,因LBC涂片缺乏背景成分,会影响细胞学诊断。
五、染色方法许多用于组织切片的染色方法也适用于细胞病理学涂片。
不同染色技术均适用于妇科或非妇科标本的永久性染色。
巴氏染色(Papanicolaou stain)法适用于湿固定涂片。
Romanowsky染色法(如MGG、Diff Quik 染色)适用于空气干燥涂片,在非妇科标本染色中常用。
苏木素和伊红染色法是组织切片最常用的方法,也是许多细胞病理学实验室常用的染色方法。
其他常用染色方法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如过碘酸Schiff染色、三色染色、Ziehl-Neelsen染色、Gram 染色和Grocott碘化银染色和有助于识别微生物或鉴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
六、细胞病理学诊断细胞病理学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千万不能过分强调最终结论的重要性。
因为细胞学检查的影响因素很多(表8-3),当涂片上有大量保存良好的细胞时会提高诊断准确性,而缺乏背景资料、涂片不佳、染色模糊等会导致误诊。
表8-3 细胞病理学检查的影响因素类别影响因素患者信息年龄和性别;激素水平,如妊娠;临床表现;病史;其他实验检查结果病变部位局部解剖学知识;放射学特征;技术局限性细胞特点细胞量;细胞类型;细胞群体;细胞分布和黏附性;细胞形态;涂片背景其他信息电子显微镜;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细胞遗传学涂片通常由各种复杂细胞成分组成,因病变组织或采样部位不同,涂片上可同时见到正常和异常细胞。
通常,涂片上正常细胞形态是均一的,细胞核反映的是细胞增殖状态和能力,细胞质反映的是细胞起源、功能状态和分化程度。
细胞活性增加可以是生理性的,如激素调节引起的细胞增生,也可以是损伤性的,如修复(repair)和再生(regeneration),或异常增加(多数为肿瘤)。
细胞活性减低多为激素、衰老或凋亡等生理性情况,细胞可发生萎缩和退化性变化等。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项细胞形态学特征或一套规范的细胞形态学标准就能准确可靠地鉴别良恶性细胞。
因此,检验人员需要依据涂片上细胞数量、分布、大小和形态、细胞质和核特征等进行系统性分析才能做出最终结论。
(一)细胞数量细胞数量和类型提供了靶组织或器官的重要信息,不仅反映了病变性质,而且与非病变因素有关,如采样方法等。
细胞过多(hypercellularity)表示增殖过程指数增加,代表增生或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