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
- 格式:ppt
- 大小:20.21 MB
- 文档页数:50
1.细胞病理学:是检验医学的一个分支,是通过检查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行健康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研究,即对无症状个体进行癌前病变的筛检,对有症状或有体征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2.带湿固定:涂片后标本尚未干燥即行固定的方法称带湿固定。
3.干燥固定:涂片后待其自然干燥,再进行固定。
4.液基细胞学(LBC)技术:是一种半自动或全自动标本处理新技术,是将刷取或灌洗法采集的标本,放在特殊的运送液或保存液中,制成细胞悬液,经过进一步处理,出去血液、蛋白和炎性渗出物,制成分布均匀的薄片.5.核多形性:细胞的核大小、形态和染色异常又称为核多形性,6.肿瘤素质:浸润性肿瘤常伴有血性、炎症坏死性、变性细胞碎片。
7.Langhans细胞:是由单个核细胞的融合而成的多核巨噬细胞,胞体巨大,细胞核常偏位,分散在细胞质周边,称之为Langhans细胞.8.坏死:是细胞受到严重损伤,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9.凋亡:是指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10.核固缩(核匀化):坏死细胞常缺乏典型的形态学表现,,通常先是细胞质空泡形成,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致密,称为核固缩.11.化生:是一种分化成熟的上皮转化成另一种分化成熟上皮的过程。
12.增生:为组织或单个细胞过度生长。
13. 萎缩:为器官体积减小,可见器官或组织的细胞数量减少,细胞体积减小。
14.癌:源于上皮组织或腺体的恶性肿瘤称为癌。
15.肉瘤:源于中胚层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
16.不典型增生:细胞增生伴细胞组成异常,称为不典型增生。
17.细胞质空泡:在放疗、某些微生物感染(沙眼衣原体)、细胞内脂肪储存时,可见细胞质形成多个大小不一透明的圆形包涵体,内含水分或水溶性物质.称为细胞质空泡。
18.Barr小体:女性性染色质小体,呈致密的半圆形结构,靠近核膜,实质是失活的女性X染色体。
19.大圆点细胞:为表层鳞状上皮细胞,大而扁平的多角形细胞,胞质内含深褐色的小颗粒,常位于核周,偶见大的、球形的、淡褐色包涵体。
第八章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通过本章学习,你将能回答关于“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的下列问题:细胞学是一门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细胞病理学(cytopathology)是检验医学的一个分支,通过检查细胞的形态学特点,进行健康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研究,即对无症状个体进行癌前病变的筛检,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对有症状或有体征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标本采集方法不同,分为脱落细胞学(exfoliative cytology)和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第一节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技术细胞病理学诊断多基于光学显微镜观察,在作出诊断前,不仅应仔细考虑相关的组织学变化,而且应考虑标本的质量。
所获细胞能否代表病变靶组织或器官的细胞群体,是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准确和可靠的前提。
一、标本采集(一)脱落细胞标本细胞标本脱落自上皮表面,包括:①咳出:如痰液。
②排泄、导尿或膀胱镜:如尿液。
③挤压:如乳头分泌物等。
自行脱落的细胞与采用机械方法取得的细胞不同,前者常单个散在,后者常聚集成群。
脱落细胞常呈球形,与细胞膜僵硬、细胞骨架力、表面张力、局部微环境和脱落时间长短有关,细胞质和细胞核会出现一系列退化性改变。
其适用范围见表8-1。
表8-1 脱落细胞适用范围主要特点有:①宜从临床病变器官获取标本。
②标本内常含大量各种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细胞。
③细胞成分保存较差。
④标本内可含有炎症细胞、巨噬细胞、微生物和外源性污染物。
⑤能进行多次采样。
(二)刮擦细胞标本指通过物理作用刮擦取得的细胞标本,包括:①刷取(brushings):如气管、子宫颈。
②刮取(scrapings):如乳头、皮肤、子宫颈。
③灌洗(lavage):用等渗生理盐水溶液冲洗所得液体,如支气管。
其适用范围见表8-2。
表8-2 刮擦细胞适用范围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内部获取标本。
③细胞成分保存良好,但在结果解释时,不能采用与脱落细胞相同的标准。
骨髓细胞病理学检查及诊断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骨髓细胞病理学检查及诊断是一种通过研究骨髓组织中的细胞形态学和功能特征来诊断和分析疾病的方法。
骨髓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其中含有各种类型的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前体细胞。
通过对骨髓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功能进行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骨髓疾病,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骨髓细胞病理学检查包括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和分子遗传学检查。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骨髓细胞的形态、大小、核仁、染色质密度等特征,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种类和程度。
骨髓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则是通过使用特定抗体对骨髓细胞进行染色和分析,帮助鉴定细胞的来源和类型。
而分子遗传学检查则是通过对骨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寻找异常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帮助诊断疾病和评估预后。
除了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骨髓细胞病理学检查还在预后评估和治疗监测中发挥作用。
通过定期检查骨髓细胞,可以跟踪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对于骨髓疾病患者来说,及时接受骨髓细胞病理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篇示例:骨髓细胞病理学检查及诊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临床检验检查手段,通过检查骨髓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数量,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各种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风湿性疾病、肿瘤等。
骨髓液是一种重要的造血器官,其中细胞成分非常复杂,包括造血干细胞、成熟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前体细胞等。
骨髓细胞病理学检查是通过显微镜观察骨髓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现其异常改变,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
骨髓细胞病理学检查主要包括骨髓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和骨髓组织学检查两种方法。
骨髓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是通过骨髓穿刺或抽吸获取骨髓液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骨髓干细胞等。
通过观察这些细胞的数量、形态和颜色等特征,可以对疾病进行初步的诊断和鉴别。
病理学检查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的科学。
病理学检查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诊断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变化来辅助医学诊断。
本文将介绍病理学检查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帮助读者了解病理检查的过程与意义。
一、病理学检查的基本原理病理学检查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观察病理变化来诊断疾病。
病理检查可分为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两大类,其中组织病理学主要以活体组织检查和尸体解剖为基础,而细胞病理学则通过细胞学检查对细胞进行分析。
1. 组织病理学检查原理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研究组织器官疾病的基础。
它通过对活体组织或尸体进行解剖、取样,经过一系列的检测和处理,最终观察和分析组织的病理变化。
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切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等步骤,以获取病理诊断的依据。
常见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方法有石蜡切片染色法、免疫组化染色法和原位杂交等。
2. 细胞病理学检查原理细胞病理学检查是研究细胞异常变化的方法。
它通过对患者的细胞材料(如细胞涂片、穿刺等)进行采集,并经过特殊处理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异常变化。
细胞病理学检查可用于早期癌症筛查、病毒感染判定等。
常见的细胞病理学检查方法有涂片染色法、细胞流式仪、鳞状上皮细胞分析等。
二、病理学检查的基本方法病理学检查的方法包括标本采集、标本处理和结果解读等步骤。
在进行病理学检查前,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临床情况,根据疾病类型和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1.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是病理学检查的第一步,它对于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至关重要。
标本采集包括活体组织采集和尸检,具体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和疾病类型而定。
在采集标本时,需要注意标本的保存和运输,以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标本处理标本处理是指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固定、切片、染色等处理步骤,以便得到可供观察和分析的组织或细胞片。
在标本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检查要求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以保证得到清晰、可辨的病理图像。
第八章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通过本章学习,你将能回答关于“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的下列问题:1.细胞病理学标本采集和处理方法?2.细胞病理学涂片固定和染色方法?3.细胞病理学诊断原则和基本步骤?4.损伤细胞的细胞形态学改变?5.良恶性细胞的形态学区别?6.恶性细胞的细胞病理学诊断要点?7.女性生殖道正常上皮细胞的形态学特点?8.女性生殖道非炎症和反应变化的细胞形态学特点?9.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细胞病理学特点?10.正常呼吸道细胞的形态学特点?11.呼吸道良性病变细胞的形态学特点?12.各类型肺癌细胞的形态学特点?13.良性病变积液中常见细胞的形态学?14.恶性病变积液细胞的形态学特点?15.良性病变淋巴结肿大的细胞学涂片特点?16.恶性淋巴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17.常见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的形态学特点?细胞学是一门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细胞病理学(cytopathology)是检验医学的一个分支,通过检查细胞的形态学特点,进行健康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研究,即对无症状个体进行癌前病变的筛检,对有症状或有体征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标本采集方法不同,分为脱落细胞学(exfoliative cytology)和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第一节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技术细胞病理学诊断多基于光学显微镜观察,在作出诊断前,不仅应仔细考虑相关的组织学变化,而且应考虑标本的质量。
所获细胞能否代表病变靶组织或器官的细胞群体,是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准确和可靠的前提。
一、标本采集(一)脱落细胞标本细胞标本脱落自上皮表面,包括:①咳出:如痰液。
②排泄、导尿或膀胱镜:如尿液。
③挤压:如乳头分泌物等。
自行脱落的细胞与采用机械方法取得的细胞不同,前者常单个散在,后者常聚集成群。
脱落细胞常呈球形,与细胞膜僵硬、细胞骨架力、表面张力、局部微环境和脱落时间长短有关,细胞质和细胞核会出现一系列退化性改变。
检验科细胞学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细胞学是一门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及其特性的学科,其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已被广泛认可。
在检验科中,细胞学的应用领域主要涉及细胞病理学、细胞遗传学、细胞免疫学等方面,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关键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一些检验科细胞学常见的检测与分析方法。
一、细胞标本采集与处理方法细胞学研究的首要步骤是采集合适的细胞标本,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常见的细胞标本采集方法包括骨髓穿刺、胸水、脑脊液、尿液、血液等。
对于不同的标本类型,需要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例如对于固体肿瘤的细胞标本,常常需要进行细胞分离、细胞固定、染色等处理措施,以保持细胞形态的完整性和无菌状态。
二、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细胞形态学检测是细胞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初步分析。
常见的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包括细胞涂片染色、细胞碎片染色等。
细胞涂片染色是将细胞标本涂在载玻片上,然后通过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如Giemsa染色、Wright染色等。
细胞碎片染色常用于血液细胞学检测,通过染色剂对血液细胞碎片进行染色,从而观察细胞形态和染色胞质的特征。
三、细胞遗传学检测方法细胞遗传学是研究细胞遗传信息的学科,通过对细胞核酸的分析,可以揭示细胞的遗传特性和基因变异。
常见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方法包括核型分析、基因突变检测等。
核型分析是通过染色体的显微观察、核型分析、染色体画图等方法,对染色体的数量、结构及异常进行检测和分析。
基因突变检测是通过PCR、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细胞中特定基因的序列进行测定,从而鉴定基因突变和变异。
四、细胞免疫学检测方法细胞免疫学是研究细胞免疫应答及相关机制的学科,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分泌物等,可以评估细胞免疫功能的状态。
常见的细胞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流式细胞仪、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组织化学等。
流式细胞仪是一种高效、高通量的细胞分析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多个细胞标志物,并对细胞数量和比例进行定量统计。
检验科细胞学常见检测项目解读细胞学检测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大小和数量等特征来诊断疾病的检测方法。
在检验科中,细胞学检测常见的检测项目有许多,每种项目都有其特定的检测方法和意义。
本文将对检验科细胞学常见检测项目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项目的含义和临床应用。
细胞学检测项目一:涂片检测涂片检测是一种常见的细胞学检测方法,通过在载玻片上涂抹患者组织或体液标本,然后用染色剂染色,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从而判断细胞的性质和病变情况。
涂片检测在肿瘤、感染和炎症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学检测项目二:涂片涂片检测中的涂片检测是一种通过涂抹患者细胞标本在载玻片上制作细胞学薄层,然后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的检测项目。
涂片检测广泛用于病理学、临床医学和实验室医学中,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监测。
细胞学检测项目三:细胞计数细胞计数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数量和比例来评估患者细胞组成和病变情况的检测方法。
细胞计数在尿液分析、血液学、生物学研究等领域广泛应用,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发展趋势。
细胞学检测项目四:细胞形态分析细胞形态分析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大小、核仁和核质比例等细胞特征来评估患者细胞形态学改变和病变情况的检测方法。
细胞形态分析在白血病、淋巴瘤、肿瘤等恶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学检测项目五:细胞化学染色细胞化学染色是一种通过染色剂对细胞标本进行染色,以显示细胞内器官、特定蛋白质或染色体等结构特征的检测方法。
细胞化学染色在病理学、肿瘤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肿瘤诊断、分子标记和遗传学分析。
总结起来,检验科细胞学常见检测项目涉及涂片检测、细胞计数、细胞形态分析、细胞化学染色等多个方面,每种项目都有其独特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通过了解这些检测项目的含义和应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病理学检查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一、概述病理学检查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病理学检查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二、病理学检查的原理病理学检查是通过对组织活检或标本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其细胞结构和病变特征,从而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学原理:通过对细胞形态、核结构、胞浆等特征进行分析,判断细胞是否正常或存在异常变化。
2. 组织学原理:观察组织器官的结构、排列和病灶情况,分析组织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3. 免疫组化原理:利用抗体标记特定蛋白或细胞结构,以辅助病理诊断和疾病分型。
4. 分子病理学原理:通过检测DNA、RNA或蛋白质等分子水平的异常变化,帮助确定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
三、病理学检查的方法病理学检查的方法包括生理学、组织学、细胞学、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组织活检:通过手术或穿刺采集组织标本,切片染色后进行显微镜观察,明确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2. 细胞学检查:采集细胞标本,如脑脊液、各种涂片等,进行染色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变化。
3. 免疫组化:利用抗体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原理,标记病变组织中的特定蛋白或抗原,辅助诊断和分型。
4. 分子生物学检查:通过PCR、蛋白质质谱等技术检测基因、RNA 或蛋白质的异常表达,帮助诊断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等。
5. 图像学检查:如核磁共振(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结合病理学结果进行二次诊断。
四、病理学检查的临床应用病理学检查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用于疑难疾病的确诊、疾病分型和分级、预后评估等方面。
在肿瘤学、感染病学、免疫学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价值,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和监测手段。
结语病理学检查是医学诊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原理和方法的不断发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准确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