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国电力市场

英国电力市场

英国电力市场
英国电力市场

英国电力市场

一、概述

1、电力市场概述

从19世纪的蒸汽机技术到现在的计算机、IT、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每一次技术革命无不给人类社会带来发展和繁荣。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最复杂得系统工程之一,长期以来实行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在规模化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是正确的,并已成功实施了近百年。然而,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市场规模和覆盖地域增长性的制约、能源多样性和供电能力的提高,凸显出现代社会中垄断经营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相继掀起了电力市场改革的浪潮。其基本思想是,对垂直一体化经营的电力系统,不同程度地放松或解除管制、引入竞争、提高效率;其核心是,将发电、输电、配电的主要功能分解成商业运营方面相互独立的实体,将电力、电量、输电服务、辅助服务等商品,尽可能精确地表示为电价,将电力系统的各种操作以经济尺度加以衡量,在所有市场参与者之间公平、公正地分摊相关费用。英国,就是电力市场的开拓者之一,它是将垄断的电力工业全面解除管制、引入竞争形成的。英国的强制性电力库(Power Pool)模式、NETA模式以及BETTA模式广受关注。

2、电力市场的概念

电力市场是电力生产、传输、分配、转换通信和计算机系统的综合体,也是技术与管理的综合体。电力市场具有交换和买卖电力,提供信息,融通资金的功能。电力市场的竞争局面,应让其在生产资料的交易上形成,电力市场的竞争性交易应在发电公司与配电公司,大用户之间进行。电力市场的购电方主体是配电公司和大用户。

电力市场是采用法律、经济等手段,本着公平竞争、自愿互利的原则,对电力系统中发电、输电、供电、用户等各成员组织协调运行的管理机制和执行系统的总和。

电力市场首先是一种管理机制。这种机制与传统的行政命令的机制不同,主要采用经济的手段进行管理。同时,电力市场还是体现这种管理机制的执行系统,包括贸易场所,计量系统、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等。

通过建立电力市场,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电价、改善服务、持续发展。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发电、输电、配电、销售等环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降低电价,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对用户的服务;利用市场的调节和激励机制,引导投资更趋合理化,促进资源优化和环境保护,形成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逐步形成良性循环。

实施电力改革、建立竞争性电力市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经济发展

的不同阶段和电力发展的不同水平,确立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成熟的电力市场的标志是:电价水平一般反映了成本和投资回报率;用电客户有较高的电价承受能力;有限的用电需求增长;有限的筹措资金的需求。而发展中电力市场的标志是:在电价方面交叉补贴现象较为普遍;用电客户对电价上调的承受能力有限;对建设和扩充电力设施所需的资本具有很大的要求。

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电力市场,改革的焦点和首要目标是不同的。对于成熟的电力市场,改革的焦点是降低电价,改革的首要目标是:降低电价,提高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购电选择,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充足的发电容量,基础设施扩建和升级,吸引投资成为改革的次要目标。对于发展中的电力市场,改革的焦点是电力设施的扩建,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吸引电力投资,建设充足的发电容量,基础设施扩建和升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降低电价,提高效率和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购电选择则成为改革的次要目标。

一、英国电力市场分析

1、英国电力市场的结构和运营、交易模式

电力市场是电力工业重构和市场化运营的必然结果,近十几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期,英国率先实行电力工业私有化改革,并提出了轰动世界的De-regulation,即解除管制的理念。其含义是尽量减少市场管制和干预,并从商业运营的角度将发电、输电和配电的主要功能分解成相互独立的实体。

世界上的主要的电力市场有英国电力市场;美国加州、PJM和NEPOOL电力市场;澳大利亚电力市场;新西兰电力市场;阿根廷电力市场;北欧电力市场等。英国电力市场是将垄断的电力工业全面解除管制、引入竞争形成的,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电力市场结构模式之一。

不同国家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发、供、用电沿用垂直一体化管理,只是进行有限和局部的改革;另一种是发、供、用电环节解除或放松管制。英国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属于后一种。

虽然各国电力市场的结构互不相同,改革所处的阶段及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电价改革是关键。

2)规模效益日渐消失。垄断导致规模效益越来越低,已无法补偿因低效带来的损失。同时,规模效益的下降和非增性质,已经影响到了输电定价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3)发电侧首先引入竞争,现货与合同交易并举。

4)供电领域逐步开放,先从大用户再到所有用户均可自由选择供电商。

5)输电网垄断经营,挖掘和发挥其自然垄断的潜力。输电网的自然垄断特性说明,电网不能重复建设,应该组建国家电网公司实行开放式的垄断经营。

6)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市场,避免简单命令式的调度方式。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充分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和平衡电力市场。

7)实施有限但严格的监管。监管必不可少,且应具备实时反馈和灵活调节的功能。为了保护公众的利益,必须具有垄断性质的环节实行有限的管制,其最终目的是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和公正。

电力工业由传统模式走向电力市场引发了解除或放松管制、机构重组的复杂过程,并衍生许多新的实体。这些实体包括:发电商G(Generator)、发电经济商PM(Power Marketer)、电能交易中心PX(Power Exchange)、独立系统操作员ISO(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辅助服务供应商AS(Ancillary Service Provider)、电网拥有者GC(Grid Company)、计划协调者SC(Scheduling Coordinator)、零售商R(Retail Service Provider)和配电商D(Distribution Service Provider)。根据市场结构的复杂程度,不同国家应用这些实体组合方式有很大差别。在英国第一次改革的电力市场中:只有NGC一个机构,它集ISO、PX和GC功能于一身;另设辅助服务交易商AS;没有计划协调机构SC。这是英国电力库模式,是典型的应用情况之一。

英国电网包括英格兰和威尔士、苏格兰、北爱尔兰三个独立电网。前者已实行电力市场运营,后两者由于其用电量仅占全英国的10%,尚未进行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意义上的英国电网,通常是指英格兰和威尔士电网。

英国电力市场的改革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1989年以前为垄断运营阶段。1989年以前,电力由国家经营,为公有制。专设中央发电局,全面管理英格兰和威尔士电网的发电、输电和配电,实行高度垄断。

2)第一次改革阶段(1989~2000年)。其标志是,以1990年3月31日成立的国家电网公司(NGC)为依托,采用强制型电力库模式。

3)第二次改革阶段(2000~2005年)。此次改革1997年开始酝酿,2000年正式运作,其标志是,引入了新的市场机制和交易模式NETA(NEW ELECTRICITY TRADING ARRANGEMENTS).

4)第三次改革阶段(2005年至今)。其标志是,实施“英国电力交易和输电协议BETTA(British Electricity Trading and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s)”。

一、第一阶段的电力市场改革:

1989年,英国颁布了电力工业白皮书,提出将电力工业私有化和实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政策。1990年,开始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1990~1995年,发电公司、配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的股票陆续上市。到8年后的1997年,正式颁布电力法、解散中央发电局CEGB,拍卖电厂和地区供电局的股份,并将国家控制的电网也以私有资本代替,形成了电力工业私有化的格局。

第一次电力市场改革后,英国电力市场的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主要特征为:

1)发电侧。将原有中央发电局(CEGB)重构为四部分:国家电网公司(NGC),国家电力公司(NP),国家发电公司(PG),核电公司(NE)。NGC拥有所有275、400kV高压输电网,并负责与法国和苏格兰的电气联络;NP拥有占总容量30%的火电厂,2001年被德国第二大电力公司(E ? ON公司)以51亿英镑收购;NE拥有核电站,占总容量的20%。

为防止少数发电公司垄断市场,后又已重新作出规定,任何发电公司的装机容量不得超过系统总容量的25%~30%,而且鼓励独立发电商IPP。到1997年底,发电商和供电商(含从法国和从苏格兰进口的电力)的数量已经达到了28个。

2)配电侧。改革之初共有12家地区电力公司(REC),其中8家由美国公司控股,负责向终端用户供电。这些公司拥有240V~132kV的输配电网络,负责给终端用户售电。到1997年底,配电侧的供电商数量已经达到33个。

3)用户开放。从大用户到小用户,再到所有用户逐步开放。开放的对象,最初界定为10MW,约400个用户;之后为1000kW,约5000个用户;1997年增至55000个。1998年4月1日,取消功率的限制,所有用户原则上均可自由选择供电商。

4)市场监管。1999年成立电力管理办公室OFGEM和电力供应主管机构DGES,取代前期的电力监管办公室。市场监管机构的职责是:保证满足用户用电需求,促进发电侧和用电侧竞争,保护用户合法权益,提高效率和经济运作,促进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

5)电力库(Pool)。是电力市场的交易中心,所有交易均需通过Pool实现。Pool以电力库购买价格PPP购电,以电力库销售价格PSP售电。由于Pool中的电能价格存在不确定性(Volatile),因此交易双方需通过签定金融差价合同CFD 或EFA共同承担价格风险。

在电力市场中,买卖双方均通过电力库进行交易。同时,为了规避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允许供需双方签定长期的金融差价合同。也就是说,金融差价合同只是买卖双方的事情,合同内容与电力交易中心无关。

第一阶段电力市场的交易模式如下图:

图中实线代表商品流(即潮流),将交易各方和电力库连接起来;虚线表示参与金融差价合同,与买卖双方相连接。

电力库模式下的电力市场运作原则是:发电侧各独立发电公司竞价上网;NGC 负责输电网络的管理、维护、建设及系统调度、Pool运作和结算。每0.5h 为一个交易时段,称为结算时段。每天48个时段,对应48个结算电价。它的定价过程是:①每天发电商申报发电价格和可用容量;②负荷预测;③排序,安排“无约束发电计划”,满足负荷和备用的需要;④计算电力库的购电价格PPP;

⑤计算电力库的售电价格PSP;⑥计算终端销售电价。

二、第二阶段的电力市场改革:

英国电力市场在强制性电力库的模式下运行近10年,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时也发现了不少缺点,为克服这些缺点,英国于1997~1999年开始酝酿新一轮更为彻底的市场改革方案,并完成了新方案的设计和法规定义。从2000年12月起,新的电力市场模式(简称NETA)开始运行。设计NETA模式的出发点是:降低批发电价,比如10%;保证即时和长期供电可靠性;价格透明。使用户真正参与价格的制定过程;促进发电市场公平竞争,鼓励对环境型发电项目进行投资。它的突出特点是:①细化市场,引入新的市场体系。NETA模式主要以双边交易为基础,由发电商自行调度所属机组,而不再由NGC进行集中调度,拥有远期、期货和期权市场、短期双边市场和平衡市场三级交易系统,外加一个结算中心。

②削减NGC的功能。新的机制下,NGC只负责平衡市场。③开放各类市场,扩大用户参与。

NETA模式的市场分类及签约方式分为:

1)长期市场。基本特征:通过交易方的双边交易;交易不细化到每0.5h间隔;交易量很大;长期交易基于年度基本负荷;逐步向有组织的标准化产品交易

过度。

2)中期市场。基本特征:可以通过交易方或交易中心进行电能买卖;交易基于季度、月或周的基本负荷;交易产品相对标准化;部分交易可以细化至0.5h 的交易时段;交易量较大。

3)短期市场。基本特征:课通过交易方、交易中心或日前拍卖进行电能买卖;标准化产品交易(0.5h或基于0.5h的简单组合);参与者很多,但大多数交易量不大。

4)实时市场(平衡市场)。基本特征:SO不具有直接控制发电局组的权力,只能根据不同位置的发电商或供电商的竞价来增加或减少出力以维持系统的平衡,并负责结算;体现发电机和用户在短时间内的反应能力;电能交易量有限。

长期、中期合同市场和短期市场都是由发电商和售电商签订供需合同。无论是以OTC(Over-The-Counter,不通过交易中心直接售电给用户)方式签订,还是通过PX签订,合同都将分解为每半小时的交易量。合同市场在实施前T=C 时刻关闭。NETA实施之初,C为3.5h。通过积累运行经验并根据市场参与者的要求,C已减少为1h,C时刻前的半小时被称为截止期。在截止期内,市场参与者向调度中心SO和结算系统ELEXON提交合同位置、发电和需求方的有功功率大小等数据,如下图所示:

在NETA的模式下,NGC只负责平衡市场,平衡调度的目的是使系统调度员能够按照收到的增减出力(负荷)及报价,调整发电和负荷水平,从而维持能量平衡和安全运行。与传统意义上的市场概念不同,在平衡调度机制中只有系统调度员(ISO)才能接收增加出力及其报价。因此,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完全自由竞争市场。而平衡服务合同实际上是一种期权合同。通过签订期权合同,NGC 可以只提前很短的时间通知参与平衡市场的成员调整其出力或负荷。

平衡市场机制的原则为:①按投标价格进行结算(pay-as-bid);②不平衡结算时,实时调度电量按分钟进行累加;③在某个时段,参与平衡服务的市场成员和市场调度员都是确定的;④Bide和Offers(是指市场成员自愿向系统调度员申报的增减出力及其报价)必须在市场关闭后发送给市场调度员,调度员不准在此之前接收任何Bide和Offers,目前每个交易时段的平衡调度周期暂定为从该交易时段前1h开始直至该交易时段结束,共计1.5h;⑤通过改变平衡机组的最大输出和输出限值,Bide和Offers可以在调度员接收之前收回;⑥Bide和Offers 必须成对发送,每台平衡机组可以发送多对Bide和Offers。

平衡市场的结算分为信息不平衡结算和能量结算两种。信息不平衡是指,平衡机组或负荷的最新申报出力或负荷水平与实际量测量值之间存在差异。能量结算是指对调度员接受的Bide和Offers进行结算。实时交易中出现的能量不平衡,

分别按系统买电价格SBP和系统卖电价格SSP进行结算。SBP是指以成交电量为权重的加权Offers价格,SSP则是指以成交电量为权重的加权Bids价格。发电商或售电商的最终电价包含了双边合同的电量电价和平衡市场的电量电价及不平衡结算电价。

三、第三阶段的电力市场改革:

1989年以来,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第二阶段的改革成效显著。参与市场竞争的发电公司已从1990年的3家增至目前的36家,市场电价持续降低,终端用户得到了益处。然而,英格兰地区的电力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绝大部分市场被3家电力公司垄断,限制了跨区电力输电,使缺乏市场竞争、市场容量小、供需极不平衡、电价居高不下等矛盾凸显。因此,英格兰地区的整体电力市场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缓和供需矛盾,英国电力管理办公室(OFGEM)提出了新的改革设想,即对英格兰电力体制进行改革,将NETA模式在全英国范围内推行,建立了统一的英国交易输电协议BETTA。该模式的实施始于2005年4月,旨在全英国范围内的电力批发机制,促进电力市场的良性竞争。

BETTA模式的创新点在于:

1)以NETA模式为基础,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力交易、平衡和结算系统,统一了输电定价方法和电网使用权合同。

2)建立了惟一的国家级系统操作机构GBSO,负责电力调度,保证系统安全和供电质量。

3)修订《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规范》和《苏格兰电网规范》,制定了新的、独立的《英国电网规范》。

4)制定新的《系统运行机构与输电网拥有者协议》,明确界定了系统运行机构与输电网拥有者的职责范围。

5)消除了跨大区电网的使用障碍。建立了新的英格兰——苏格兰高压电力输送网络,市场范围扩大,对参与者更加开放。

2、英国电力市场输电服务

输电服务是指将电能从发电厂安全、优质地输送到用户的全过程。具体而言,输电服务需要完成三种服务:输送服务、辅助服务和管理服务。

输电服务的基本属性可用以下特征加以描述:输电量的大小;和约的严格程度;输电时间特性;交易的收点和发点;网损分摊的公平与合理性。

基本的输电服务可以归纳为六种类型:①点对点严格长期交易;②点对点严格短期交易;③点对点非严格适时执行交易;④点对点非严格适时终止交易;⑤网络严格交易;⑥网络非严格交易。严格交易是指只有事故时才允许终止的输电交易。非严格交易是指条件许可时执行的交易(适时执行),或在特殊条件下需要终止的交易(适时终止)。

英国电力市场早期采用的电力库(Power Pool)模式是一个由国家电网公司经营的市场交易场所,发电商卖电给电力库,供电商从电力库买电,所有的电厂都必须加入电力库,形成全国统一的电力交易市场。电力库采用委员会管理制度,人员由发电、供电、电力用户及社会贤达人士组成。电力库的日常管理工作由电网公司负责,电网公司不是电力库成员,但代表电力库工作。

发电商在改革后几经改组,当前主要包括:国家电力公司(National Power)、发电公司(Power- Gen)、能源公司、水电公司、抽水蓄能电站,国外持股的爱迪生、AES等公司、法国电力公司的进口电源,以及若干自备电厂等。按规定,容量大于10万kW以上的发电机组必须参加统一调度,称为统调机组。5万kW 以上容量的电厂要上网运行,必须向国家电网公司申请许可证;5万kW容量以下的电厂可以不申请许可证,但是必须与国家电网公司签订合同。各并网发电厂要向国家电网公司上报未来5年的发电计划、检修计划,供国家电网公司做电网规划时使用。

在电力库模式下,所有发电公司所发电量的数据必须全部进入电力库。每天上午10点以前,各发电公司向电力库报出第二天所有发电机组的可调出力、一天的开停次数和电价(包括冷备用价格、热备用价格和发电价格三部分) 。电力库根据对第二天的全网负荷预测,把每台发电机组按价格由低到高排队,确定每台机组第二天的发电出力和运行时间,纳入负荷曲线。取同一时间段内满足负荷需求时刻的最后发电厂的报价作为电力库的收购价,也就是系统边际价格。通过电力市场,发电机组的发电出力和发电时间,由价格决定。

3、英国电力市场辅助服务

辅助服务是相对电能生产、输送和交易的主市场而言的,不同的系统有着不同的辅助服务需求和定义。

从发电侧考虑:辅助服务是发电厂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从输电侧考虑:辅助服务视为完成输电的主要功能——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并保证安全和质量所需要采取的所有辅助措施。从管理运行的角度考虑:为了保证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而要有一个有功、无功的实时平衡服务。从系统控制的角度考虑:由控制设备和操作员执行的有关发、输、配电用以支持基本的发电容量、电能供应和电力传输的服务。

辅助服务的提供方式取决于以下因素:①系统协调方式:有舞统一的电力调度中心决定了辅助服务供应的模式。②电力生产结构:决定了辅助服务的重要程度。③电网结构:决定各种辅助服务的具体需要。④管理模式:电力市场发育的不同阶段,为避免过于剧烈的震荡,可以采用不同的辅助服务定价方法。⑤标准: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不同,不能定义一个通用的质量和安全标准。⑥量测和监视系统:辅助服务定价采用的算法要以系统的量测和监视水平为基础,水平较低的电力系统不能采用那些信息需求较大的算法。

电力市场中辅助服务的项目主要包括:负荷跟踪与频率控制;旋转备用;运行备用;无功备用和电压控制;发电再计划;能量不平衡处理;黑启动;稳定性控制服务(FACTS、PSS、ASG);其他。

辅助服务的市场模型有统一型、投标型和双边合同型,或是其中两种的结合。

英格兰——威尔士电力市场采用的电力库模式,电能交易是通过Pool来完成的,同时辅助服务是通过辅助商行(ASB)来操作的。其辅助的主要内容有频率响应、备用支持、无功和黑启动。这些服务以两种形式提供,一种是系统辅助服务,即发电商有义务向国家电网公司(NGC)提供诸如频率响应、无功的辅助服务;另一种是商业辅助服务,即发电商没有义务向NGC提供该服务,但若双方经协商可达成合同交易方式提供服务(含非发电商)。根据英格兰——威尔士发电主市场运行规则,提供辅助服务必须服从中央调度,本质上是以Pool为中心,在竞价上网的基础上实行统一调度。其辅助服务模式显然为统一型。

英格兰在新的电力联营体模式下,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FERC)要求建立分类计价的电力市场,这使得辅助服务竞争出家和电能竞价一样重要。辅助服务调度响应的和电能一样由新英格兰ISO安排,各种辅助服务须事先定价,和电能一起采用竞价方式。辅助服务模式为投标型。

4、英国配电侧电力市场分析

配电侧电力市场是与发电侧电力市场、输电网开放等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宏观步骤相适应的,对传统配电侧(包括配电网运营、电力销售、用户等环节)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市场化改革和重组,建立新的市场竞争模式和完善的现代监管制度,从而实现配电侧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并促进整个电力工业发展的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阶段。

配电侧电力市场包括的内容主要有配电公司参与市场竞争、配电网及配电设施实现开放、竞争的零售市场、适应市场化的配电规划建设、配电侧市场监管机制。

传统的配电环节包括配电网运行管理和电力零售服务两部分。配电侧电力市场旨在打破配电环节的垄断经营,建立与发电侧和输电侧电力市场化运营体制相配合的竞争型的配电新体制。不少国家在对传统的发、输电环节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同时也对配电侧进行了电力市场改革。

英国配电侧电力市场改革进行较早,1990年3月电力改革就将12个地区供电局改为地区配电公司,同时成立了3家发电公司和1家高压输电公司。供电商包括地方供电公司和二级供电商。首先允许用电量在1000kW以上的用户选择供电商。2001年3月取消强制性电力库,建立双边合同为主导的电力市场。目前有若干个地区配电商DNO和供电商在配售电业务上展开激烈竞争。

5、英国电力市场的展望

2010年12月,在英国能源大臣克里斯·休恩的带领下,英国政府曾发布一项有关电力市场改革的提案,向能源与气候变化委员会征求意见。该提案表示将制定新的政策框架,在未来10年间,投资大约1100亿英镑,用于改建老旧电站、升级现有电网,以及推出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发展低碳电力项目。

然而,能源与气候变化委员会如今却并不看好这场堪称“英国20年来最为激

烈的改革”。该委员会一方面担心,该计划有“偏向”核电之嫌;另一方面则指出,政府可能由于计划“过于复杂”而无法筹措到更新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

据了解,根据英政府此前公布的改革提案,将签订新的长期合同,在电价过低时给予电力企业补贴或执行“电网回购”政策,以鼓励企业生产低碳电力。然而,能源与气候变化委员会认为,英国政府的这项提案并非最佳解决方案,而是在试图掩饰其对核电提供财政支持的事实,这种变相的补助可能会影响电力市场改革的努力。

“政府…一刀切?的做法可能更有利于发展核电、生物质发电等,却可能会给诸如风电等间歇式发电模式,以及碳捕捉和封存、电力储存等领域增加成本和风险。”报告表示。

能源与气候变化委员会承认,目前来看,核能还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未来智能电网、能源储存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最终能够降低对核电的需求,只是尚需时日。因此,英国现阶段要实现减排目标,就需要一个核能、可再生能源、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合理组合。

该委员会建议为核电、生物质发电之外的其他种类低碳发电模式设计不同类型的长期合同。委员们敦促政府建立一个独立的专家组,来设计“电网回购合同”,从而能够促进所有低碳电力技术的发展应用。

另外,该委员会表示,政府目前酝酿的改革不会影响电力批发市场,从而不会威胁到英国六大公用事业公司的主导地位。委员会认为,应开放电力批发市场,允许新的成员进入。该委员会在报告中警告说,从英全国能源需求角度考虑,未来10年间,大约需要2000亿英镑的资金,现有的公用事业公司可能无法提供所需要的投资。

“英国如今是在一个真正的全球市场上争夺投资,如果企业觉得英国市场限制过多,那他们就没有理由来这里投资了。”该委员会的保守党主席蒂姆·杨说。他这一番话不仅针对目前的电力市场改革,同时还直指英政府此前决定增加对北海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税收,以及对太阳能电力补贴的审查。杨表示,这些举措在英国营造了一个“能源政策正逐渐走向不确定的气氛”。

不过,对于种种质疑,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信誓旦旦地表示:“不会对核电有专门的补贴,在这一点上政府的立场是绝对明确的。对电力市场的改革,将为所有低碳发电模式提供支持,而不仅仅是核电,这同时会有助于我们向低碳经济转变。”

由上述可以知晓,目前英国的电力市场改革方向重点在于走低碳环保之路。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十年回顾和反思

一、回顾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进程 中国当前电力行业格局 97年以来,我国的电力体制经过一系列改革。除设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外,原有大型电力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市场整合,构建成11 家集团公司,包括:两大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下设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和西北5个区域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则由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及海南的电网资产重组而成。五大发电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两大辅业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形成当前中国电力行业格局。 回顾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 如果从2002年开始计算,电改已经进行了10年,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复杂性超出了最初设计者的想象,漫漫长路,不堪回首: 1) 1997 年开始对针对电力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原电力部行使的政府管理权移交给国家经贸委,电力体制政企分开。这算是预备。 2) 2002 年开始在电力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电网的垂直一体化垄断模式,在发电端开放竞争。实行“厂网分开”,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电力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进行划分。 3) 2003年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正式成立。国家电监会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4) 2011年将进行电力“主辅分离”。两家电网公司的勘测设计企业,火电、水电施工企业和电力修造企业剥离,同时并入新成立的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十年电改评价

改革的历程表明,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改革既可能获得巨大收益,又潜伏着各种风险。十年过去,电力改革当初提出的改革方针“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只完成了前一半。即使对这一半的改革,业界也都一致认为不彻底。 1) 厂网虽分开,但原本分离的本意是在发电侧展开竞争,可是由于上网电价和发电额度仍然控制在发改委,初衷并没有实现。反而成了夹生饭。 2) 主辅分离不彻底。原目标是剥离电网的电站设计建设、电力装备制造、三产等辅业,只保留输配电主业。可是国网利用2008年冰灾,提出的辅业重新界定,并于2009年逆向收购许继平高两大领先电气制造集团。 改革的最大阻力来自于电网和其相关利益集团,步步为艰。一句话:不彻底、不坚决、没触动核心。一个被规制企业利用规制者的自利动机进行寻租活动,使规制者成为被规制者的“俘虏”,并共同分享垄断利润,从而导致规制的失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电改注定无法成功。 为完成国家2002年提出的“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目标,显然当前这个格局还需要进一步拆分:剥离电网的配售职能,成立独立区域电网公司;剥离国网的电气设备制造的辅业;成立第三方的电力调度和交易中心。电改进入攻坚阶段。 二、中国当前的电力运营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电力产业自然垄断属性的由来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电网、配电网和电力用户组成的整体,是将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并输送和分配到用户的一个统一系统。 输电网是电力系统中最高电压等级的电网,是主网。配电网是将电能从枢纽变电站直接分配到用户区的电网,是辅网。 发电厂将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经过电网将电能输送和分配到电力用户的用电设备,从而完成电能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

英国电力市场介绍

第1 页共 3 页 中国电力报/2005 年/11 月/15 日/第008 版 世界能源 英国电力市场(上) 第一次改革(POOL 模式) 国家电监会市场部供稿 开栏的话 自上世纪80 年代开始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刻地改变了电力工业传统的运营和管理方式,开启了电力工业新的一页。20 多年来,各国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总结的教训。总体来看,电力市场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不断探索完善,但不容置疑的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它本质上是一场多赢的改革,最终会使全体社会成员受益。为帮助读者了解国外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本报与国家电监会市场部共同在本刊开辟专栏,陆续介绍国外近年来电力改革的相关情况。读者在阅读相关文章的过程中,有何问题、建议,欢迎与本报联系。 英国是较早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国家。以1988 年发布的《电力市场民营化》自皮书为标志,英国电力工业的第一次改革开始。2001 年3 月,英国实行了新的市场模式NETA,标志着第二次改革的开始。“2004 年能源法”通过后,英国又启动了对电力工业的第三次改革。在第一次改革中,实现了电力公司的结构重组,以及股份制和私有化的改造,采用的是强制型电力库模式。在第二次改革中,采用的是以合约交易为主,辅以不平衡电量交易的NETA模式。第三次改革以实施英国电力贸易和传输协议(BETTA)为标志,以全英国的电力系统归一家公司统一经营为特征。第一次改革所采用的模式为强制型电力库(POOL)。POOL 是一个日前市场,它的核心是一个被称为《联营和结算协议》(PSA)的法律文件。该文件由发电商和供电商共同签署,它为电力批发市场提供了市场交易规则,并且规定了发电机组所必须遵守的竞价规则。此外,该协议还规定了POOL 中电力交易的结算规则。POOL 由电力库执行委员会(Pool ExecutiveCommittee)代表所有的POOL 成员进行管理。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几乎所有电力交易都是通过POOL 进行的。参与电力市场的发电商和供电商必须持有经营许可证。为了克服由于批发电价波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POOL 中的电能交易一般都附带一个经济合同,最常见便是差价合同(CFD)。 一、日前市场交易 由于POOL 是日前市场,因此,批发电价总是在目前确定的。根据机组的竞价信息,所有机组将按照竞价的高低进行排队。然后,根据负荷预测信息,并考虑到系统备用要求,进行机组组合。 1.机组提交的数据。 所有的发电商(包括苏格兰电力公司和法国电力公司,EdF),要求在每天早上十点提交第二天每半个小时交易时段的竞价,同时还要提交每个发电机组的可用性和动态参数。机组所提交的数据包括机组特性参数、机组可用容量、机组竞价参数几类。 2.无约束计划 英国国家电网公司代表POOL 运行一个名为GOAL(Generator Ordering 二月and Loading)的发电计划软件包,并根据机组的竞价生成一个最低成本发电计划,同时计算支付给发电商的费用。由于该发电计划并不考虑电网的输电约束,因此,被称为无约束发电计划。一般来说,对于每半个小时交易时段,为满足其预测负荷而被组合所有发电机组中最贵

电力市场改革分析及应对

电力市场改革分析及应对 发表时间:2016-12-19T14:03:39.807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20期作者:刘小飞 [导读] 认真分析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对发电企业(尤其是火力发电企业)经营发展带来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大唐保定热电厂河北保定 071051)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电力企业由计划电到市场电将全面放开,当前电力市场格局必将发生深刻变革。本文通过对新电力体制改革的方案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电力体制改革对火力发电企业的影响,改革对火电企业经营模式的改变,由传统的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提出火电企业今后如何满足电力市场新形势的需求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火电企业经营模式 一、前言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简称“9号文”),标志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大幕正式开启。本轮电力体制改革总体思路是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改革的重点是,放开两头,监管中间。认真分析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对发电企业(尤其是火力发电企业)经营发展带来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二、电力体制改革特点 本次电力体制改革的特点:一是把电力商品化,形成由需求侧用户市场决定电价的机制,以电力市场价格引导资源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二是建立健全能源法制体系,为建立现代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充分考虑各方面诉求和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兼顾改到位和保稳定;三是支持清洁能源发展,促进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四是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逐步打破垄断,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有序放开竞争性业务,调动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资本积极性,促进市场主体多元化;五是开放电网公平接入,建立分布式电源发展新机制;加强电力统筹规划和科学监管,提高电力安全可靠水平。 三、河北省南部电网电改进程 河北省南部电网(简称“河北南网”)地处华北东部,四季分明,天气多变。河北南网内有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沧州、衡水6个地区,主要以火力发电为主,近年来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和新技术发展影响,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因国家节能减排、大气治理、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河北南网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经济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宏观经济、电力市场、电煤市场等形势错综复杂,新的电力体制改革大幕已启。 2016年2月份河北省发改委电力办印发了《关于大用户直购电政策》,随后河北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挂牌成立。7月份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河北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字【2016】26号文),河北南网于9月份正式开展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此次交易是河北南网电力市场化改革后的首次大规模交易,交易采用自主协商的双边交易模式,共19家发电企业和123家电力用户共达成交易204笔、成交电量82.5亿千瓦时,平均直接交易电价为325.58元/兆瓦时,降低用户购电成本3.22亿元。 四、电改对火电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分析及应对 新电改给火电企业带来一场革命,从传统意义上的计划电向市场电变革,按照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的思路,在新电改进程中发电企业将逐步失去计划经济市场的庇护,只留下社会公益部分计划电,其余各类电源竞价上网,发电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前所未有的激烈,那些规模大、成本低、环保高效的发电企业将获得竞争优势,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经营业绩。同时,如果电力企业所处区域的经济增长快,那么该公司业务增长就有保证,就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火电企业作为电力市场的主力军,首当其冲将会受到新电改的冲击,未来的火电企业必将经历政策、环保和市场等的多重考验。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火电企业要坚定信心、把握机遇,根据形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创新发展思路,提升管理水平,不论改革如何实施,只有发电成本低、成本控制好的发电公司才能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 1.降低成本,建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系 新电改将重塑发电企业,对其经营理念、发展空间、商业模式将产生重大影响。如何提高现有火电机组效率及降低能耗水平,是火电行业应对新常态的落脚之处。火电企业必须建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深挖机组潜力,督促现场燃烧调整,合理配风,综合考虑燃烧对氨耗、飞灰等指标的影响,尽可能保证燃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一是积极开展深入推动“达设计值”工作,利用耗差系统动态展示指标与设计值偏差指导运行调试,加强指标对标管理,特别是厂用电率、供电煤耗、燃油单耗等主要能耗指标与周边同等级机组先进值对标,合理安排设备的运行方式,尽可能降低机组厂用电率,从而降低发电成本;二是以“业绩为导向”,继续认真落实综合业绩考核办法,严格考评,创造全员关心指标、为改善生产指标努力的氛围,进一步开好生产运营月度例会,使全面预算管理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是严控成本费用,成本控制对于发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搞好固定成本的测算;充分控制和运用好资金;资金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量和加快周转期,同时适当的利用好负债经营,是火电厂资金管理的重点。全方位加强变动成本的管理;按照成本一票否决法建立成本责任考核制;搞好预算管理工作。只有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适应且满足新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 2. 建立完善的电力市场营销体系 面对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对火力发电企业造成影响,发电企业应改变过去基于卖方市场、电网公司是单一用户的营销管理理念,树立大市场营销理念,把市场营销定位为企业经营的核心业务,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就需要建立比较全面的经营激励机制。首先,发电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国家、地方有关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研究,研究好、利用好国家、地方出台的电力改革政策,努力争取更加公平的电力营销环境,并将其转化为营销工作的优势,密切关注其它地区大用户直供电交易市场的动向;其次,要摸清发电机组家底,做好成本和电价之间的测算数学模型,积极参与电能直接交易;第三,要转变工作重心,发电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营销观念,加强市场营销队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50年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50年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资金最密集、技术密集型和网络性行业,是社会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电力工业的改革和发展,电力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了军事管制、燃料工业部、电力工业部、水利电力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等九次变革,其中先后两次成立水利电力部、三次成立电力工业部、目前正酝酿着第十次变革:在电力发展上先后提出“电力是先行工业”,“电力是先行官”,“能源工业的发展要以电力为中心”和电力工业要适应超前发展等指导方针。到2001年底,中国发电设备总容量已达到3.38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4780亿千瓦时,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 50多年来,中国电力体制的变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电力工业管理实行政企合一、垂直垄断的管理体制;第二阶段,从1978年到1997年,电力工业对政企分开、市场化管理体制进行了探索;第三阶段自1997年至今,逐步实行政企分开、市场化管理的新体制。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1949-1978年) 在这30年中,中国的电力工业经历了燃料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水利电力部三个时期,在燃料部和电力工业部时期,对全国电力工业实行集中管理的体制;进入水利电力部时期,经历了两次分散、两

次集中管理,多年来始终未能摆脱“一分就乱,一收就危”的怪圈。 1、燃料工业部时间(1949-1955年)。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组建了燃料工业部,对全国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和电力工业实行统一管理。当时电力工业方面直接领导的仅有华北电业公司及其所属的北京、天津、唐山、察中分公司,以及石家庄电灯公司和太原电力公司,其他各地的电力工业均由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的管理。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自1949年至1952年逐步将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和管理的电力单位集中到燃料工业部管理。1950年燃料工业部为管理电力工业,专门成立了电业管理总局,负责火电厂和输变电工程建设,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的全部生产运营;为发展水电,成立了水力发电工程局。并先后组建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大区电业管理局,归电业管理总局统一领导,形成了垂直垄断、政企合一的电力工业管理体系。 2、电力工业部时期(1955年-1958年)。1955年7月,第一届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撤销燃料工业部,设立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电力工业部成立后,继承了燃料工业部对全国电力工业的管理职能,为加强专业管理,相续成立了电力设计局、基建工程管理局,并将水电发电工程局改为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分别管理火电和输变电工程设计、火电和输变电工程施工和水电勘测设计和施工。水活电厂的运行管理和输变电的运行统一由各电业局负责。与此同时,撤销了电业管理总局和六大区电业管理局,各省(市、自

国际各类型电力市场比较

国际各类型电力市场比较 江思和 清华大学电机系 引言[1] 电力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自然垄断”的产业,具有“集中生产,集中运输,集中零售” 的特点,所以最初的时候电力市场基本都是垄断的计划经济,由政府制定发电以及用电计划,政府根据发输配用电的整个过程制定电价。可是由于自然垄断有一些先天缺点:没有动因鼓励生产者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发展新技术,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网更加坚强和灵活了,这样就给电力市场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所以,世界各国都开始结合自己的国情适度改革本国的电力市场,使其达到发电效率更高、总体能耗更少、经济利益更高、电价制定更合理等不同的目的。本文将简略介绍英国、北欧、西欧、美国、新加坡、俄罗斯、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国的电力市场运行制度,并比较分析其优劣,得出一般性结论。 英国[2][3][4] 从1989 年开始,英国着手电力体制改革,当年颁布了电力工业白皮书,全国实行电力库(POO)L 模式,进行电力市场自由竞争的尝试,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并且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实行电力工业的私有化。后来,政府不仅解散了中央发电局,而且拍卖了电厂的股份,朝着私有化更近了一步。在2001年,英国实施新电力交易协议(NETA,引进了新的双边合同分散交易模式,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进程。在这种模式下,电力市场以双边交易为基础,不再由国家调度,并且有长期、中期、短期等多个市场,使这种方式更加稳定。此次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仅扩大了用户范围,而且提高了市场效率,促进了生产者的良性竞争。2005年,英国政府又建立了英国交易输电协议(BETTA,解决了苏格兰地区市场被垄断的 问题,并将英格兰和苏格兰连成了一个大的电网,市场更大更开放了。最近,在2013年, 英国又开始了以低碳电力为核心的新一轮改革,将差价合约和容量市场纳入已有的电力市场范畴,并且致力于降低用户的用电支出。 差价合约的制度是由供电商和发电商提前以某一固定的价格签订合约,当实际电价高于 此合约时,发电商需要向用户返还差价;当实际电价低于此合约价时,政府向发电商补偿差价。在这种制度下,既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发电商的收入较为稳定,也防止了用户的电价波动,并且政府的补贴也更有针对性,减少了一些支出。而容量市场采用拍卖的形式,在两级市场上提前四年拍卖系统所需要的发电容量。容量市场需要考虑的最大问题就是系统的可靠性,只有在拍卖中合理分配份额,才能保证满足每天最大负荷时期的用电供应。所以,政府的有效监管是很重要的,一旦把电力产业完全投放到市场中自由竞争,那么不确定性因素必然增加,所以需要更加高效有力的监管,才能保证电网不出问题,运行稳定。 整体上讲,英国电力市场从日前电力池集中交易模式演变成分散交易模式,日前交易模式有一些缺点:发电侧竞争不充分,发电商存在一定的市场操控力,电力供应紧张时发电商反而会减少发电机组来提高电价。分散交易模式下,发用双方直接交易,中长期和日前交易量占比很大,可以维持电价的稳定,而实时平衡交易虽然自愿竞价波动大,但由于占总用电量比例很小,所以对总体价格影响较小。

借鉴美国电改经验,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

借鉴美国电改经验,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经济的发展与电力供需关系、与电力体制的矛盾逐渐使电力市场化改革成为无法回避的共同趋势。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始于20世纪80-90年代,朝着政企分开、政监分开、厂网分离、主辅分离的方向逐步深化,新电改正努力进一步促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处于大洋彼岸的美国,在电改方面起步得更早,作为紧跟其后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考察美国的经验,对中国有更多的借鉴意义。 标签:借鉴美国电改经验;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 一、美国电力改革的背景 自然垄断理论认为,电力等基础设施以及能源产业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传统的电力市场格局都是单一的,每个地区的电力的产供销和系统的运行调度都由一个大的电力公司进行控制。出于规模经济效益的考虑,大型电力企业实现与输电和配电的结合,被认为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在一定时期内是符合时代发展的。 美国在电力改革前,电力市场主要就是由民营企业形成电力行业的垄断,缺乏市场竞争,未能实现优胜劣汰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所以电力市场原有垄断地位受到广泛的质疑。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等原因,美国能源安全问题凸显,电力行业的运行成本也迅速上升,从客观上需要发展更灵活的机制,允许非垄断企业拥有的低成本发电厂进入发电市场,来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允许掌握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公司参与发电市场,这就直接导致了发电市场的开放。 二、美国电力改革措施 美国在电改方面,在发电侧使用了大量的新能源发电,售电环节则以开放市场、第三方监管的形式,实现供需侧的价格平衡。 1.新能源发电 由于公众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关注、石油价格持续上升、电力供应缺口增加、清洁能源产业规模不断扩展等因素,以及对于核能发电危险性的恐惧,促使新能源发电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美国加州具有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水力发电潜力在美国仅次于华盛顿州排名第二,沿太平洋海岸山脉有丰富的地热和风能资源,东南部沙漠地带太阳能发电潜力巨大。在加州能源构成中,天然气发电占44%,核電占9%,大型水电占8%,燃煤发电占8%,可再生能源占19%,其他能源占12%,其中清洁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小水电等。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演变历程介绍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演变历程介绍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资金最密集、技术密集型和网络性行业,是社会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电力工业的改革和发展,电力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了军事管制、燃料工业部、电力工业部、水利电力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等九次变革,其中先后两次成立水利电力部、三次成立电力工业部、目前正酝酿着第十次变革:在电力发展上先后提出“电力是先行工业”,“电力是先行官”,“能源工业的发展要以电力为中心”和电力工业要适应超前发展等指导方针。到2001年底,中国发电设备总容量已达到3.38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4780亿千瓦时,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 50多年来,中国电力体制的变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电力工业管理实行政企合一、垂直垄断的管理体制;第二阶段,从1978年到1997年,电力工业对政企分开、市场化管理体制进行了探索;第三阶段自1997年至今,逐步实行政企分开、市场化管理的新体制。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电力管理体制(1949-1978年) 在这30年中,中国的电力工业经历了燃料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水利电力部三个时期,在燃料部和电力工业部时期,对全国电力工业实行集中管理的体制;进入水利电力部时期,经历了两次分散、两

次集中管理,多年来始终未能摆脱“一分就乱,一收就危”的怪圈。 1、燃料工业部时期(1949-1955年)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组建了燃料工业部,对全国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和电力工业实行统一管理。当时电力工业方面直接领导的仅有华北电业公司及其所属的北京、天津、唐山、察中分公司,以及石家庄电灯公司和太原电力公司,其他各地的电力工业均由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的管理。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自1949年至1952年逐步将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和管理的电力单位集中到燃料工业部管理。1950年燃料工业部为管理电力工业,专门成立了电业管理总局,负责火电厂和输变电工程建设,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的全部生产运营;为发展水电,成立了水力发电工程局。并先后组建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大区电力管理局,归电业管理总局统一领导,形成了垂直垄断、政企合一的电力工业管理体系。 2、电力工业部时期(1955-1958年) 1955年7月,第一届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撤销燃料工业部,设立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电力工业部成立后,继承了燃料工业部对全国电力工业的管理职能,为加强专业管理,相续成立了电力设计局、基建工程管理局,并将水电发电工程局改为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分别管理火电和输变电工程设计、火电和输变电工程施工和水电勘测设计和施工。水火电厂的运行管理和输变电的运行统一由各电业局负责。与此同时,撤销了电业管理总局和六

电力市场4种竞争模式

根据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四大领域竞争和选择的不同程度,可以把电力的运营模式分为垂直垄断模式、发电竞争模式、批发竞争模式和零售竞争模式4种类型。 垂直垄断模式 垂直垄断模式是指由垂直一体化的电力企业垄断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等电力生产、消费各个环节的市场结构。该模式下,垄断电力企业拥有所在市场区域内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电厂和输配电系统,对其服务区域内(这种服务区域可以是整个国家,也可以是一个大区)的电力生产、输配、销售试行垄断经营,其他电力企业不能在本区域独立售电。市场卖方为垄断的电力企业,市场买方为电力消费用户,电价受到政府严格管制。这是各国电力工业放松管制前普遍采用的模式。 这种运营模式促进了大型电厂以及大型输电网的建立,使电力工业得到迅猛发展。但由于垄断经营,也出现许多弊端:1、对新技术进步反应不敏感;2、在电厂建设方面,投资者对经济性考虑不够,造成发电装机冗余较大,造价不断攀升,电价长期居高不下,用户反应强烈;3、过于注重社会效益,忽略了经济效益;4、缺乏竞争机制,服务意识缺乏。 发电竞争模式 发电竞争模式是指在垂直垄断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厂网分开,在发电侧实行竞争上网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模式在发电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而对输配电环节仍实行一体化垄断经营。市场卖方为若干独立的发电企业,市场买方主要为垄断输配电企业,卖方通过竞争将电力出售给买方。在允许大用户直购的情况下,经核准的大用户也可成为市场买方。在发电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电厂存在,促进了电力企业的运营模式从垄断走向竞争,从集中控制走向市场调节。在这种运营模式下,在电厂的基建和运行两个环节引入竞争机制,由发电厂独立承担建设和运行的风险,这一点与垄断型运营模式有本质上的差别。 但在这种模式下,独立发电商只能将电卖给依然具有垄断地位的电力公司,独立发电商向电力公司销售电能的价格受到管制,但不是按照其成本购买,而是举行某种方式的竞价决定最低售价。当管制者批准了竞价的过程和最终结果后,电力公司和独立发电商签订长期购销合同,合同价格作为捆绑电费的一部分。1978年,美国根据《公共事业管制政策法》开始实施这种模式,虽然引入了独立发电厂商进行竞争,但是由于这些竞争性的厂商占有的比例非常有限,而且竞争还远不是自由竞争,价格还是受到了管制,所以引入的竞争也非常有限。 批发竞争模式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一览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一览 2012-3-21 13:58:27国际电力网 1997 国家电力公司成立 1997年国家电力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在政府序列中,仍保留电力部,形式上实现了政企分开。但新组建的国电公司既是企业经营者,又行使政府职能,实际上政企并未分开。 1998 “政企分开” 电力部撤消 1998年九届人大会议通过决议撤销电力部,将电力工业的政府职能划归国家经贸委。国家电力公司承接了原电力部下属的五大区域集团公司、七个省公司和华能、葛洲坝两个直属集团。 2002 国务院下发5号文件 2002年4月12日,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国发[2002]5号文件),被视为电力体制改革开端的标志。新方案的三个核心部分是:实施厂网分开,竞价上网;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从纵横双向彻底拆分国家电力公司。 2002 五大电力集团成立 2002年12月,国家电力公司按“厂网分开”原则组建了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五大发电集团为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中电投集团和大唐集团。 2003 电监会成立 2003年3月全国国家电监会成立,开始履行电力市场监管者的职责,实现“政监分开”。 2003 电价改革方案出台 2003年7月全国国务院出台了《电价改革方案》,确定电价改革的目标、原则及主要改革措施。 2004 标杆上网电价出台 2004年3月全国出台标杆上网电价政策,统一制定并颁布各省新投产机组上网电价。 2004 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出台 2004年12月全国国家发改委出台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措施。 2005 电力监管条例颁布

2005年2月全国《电力监管条例》颁布。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监管机构的设置,监管机构的职责,监管措施,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2005 新定价机制实施 2005年3月全国制定与《电价改革方案》相配套的《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输配电价管理暂行办法》和《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法》三个实施办法。标志着我国电价将实行新的定价机制。 2006 煤电二次联动 2006年6月全国第二次煤电联动,火力电企电价调整,各区域上调幅度不同,在1.5%-5%之间。 2007 19号文件颁布 国务院又于2007年颁布《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7)19号〕,强调电改需根据5号文精神,责令各部委着力推进。 2008 7-8月电价两次上调 2008年7月和8月全国电价两次上调,上网电价平均涨4.14分,销售电价平均涨2.61分,缓解了煤价大幅上涨导致的电企亏损。 2009 电改首入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3月全国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深化电价改革。“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深化电价改革,逐步完善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形成机制,适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 2009 电价执行报告发布 2009年9月14日全国电监会发布《2008年度电价执行情况监管报告》。我国电价政策执行情况良好,但政策执行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 2009 交易价格管理通知出台 2009年10月全国发改委、电监会、能源局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电能交易价格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1 中电建、中能建成立 2011年9月29日,两大电力辅业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挂牌成立,并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签订了分离企业整体划转移交协议。历时近9年的电力行业主辅分离告一段落。

国际各类型电力市场比较

江思和 清华大学电机系 引言[1] 电力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自然垄断”的产业,具有“集中生产,集中运输,集中零售”的特点,所以最初的时候电力市场基本都是垄断的计划经济,由政府制定发电以及用电计划,政府根据发输配用电的整个过程制定电价。可是由于自然垄断有一些先天缺点:没有动因鼓励生产者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发展新技术,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网更加坚强和灵活了,这样就给电力市场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所以,世界各国都开始结合自己的国情适度改革本国的电力市场,使其达到发电效率更高、总体能耗更少、经济利益更高、电价制定更合理等不同的目的。本文将简略介绍英国、北欧、西欧、美国、新加坡、俄罗斯、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国的电力市场运行制度,并比较分析其优劣,得出一般性结论。 英国[2][3][4] 从1989年开始,英国着手电力体制改革,当年颁布了电力工业白皮书,全国实行电力库(POOL)模式,进行电力市场自由竞争的尝试,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并且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实行电力工业的私有化。后来,政府不仅解散了中央发电局,而且拍卖了电厂的股份,朝着私有化更近了一步。在2001年,英国实施新电力交易协议(NETA),引进了新的双边合同分散交易模式,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进程。在这种模式下,电力市场以双边交易为基础,不再由国家调度,并且有长期、中期、短期等多个市场,使这种方式更加稳定。此次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仅扩大了用户范围,而且提高了市场效率,促进了生产者的良性竞争。2005年,英国政府又建立了英国交易输电协议(BETTA),解决了苏格兰地区市场被垄断的问题,并将英格兰和苏格兰连成了一个大的电网,市场更大更开放了。最近,在2013年,英国又开始了以低碳电力为核心的新一轮改革,将差价合约和容量市场纳入已有的电力市场范畴,并且致力于降低用户的用电支出。 差价合约的制度是由供电商和发电商提前以某一固定的价格签订合约,当实际电价高于此合约时,发电商需要向用户返还差价;当实际电价低于此合约价时,政府向发电商补偿差价。在这种制度下,既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发电商的收入较为稳定,也防止了用户的电价波动,并且政府的补贴也更有针对性,减少了一些支出。而容量市场采用拍卖的形式,在两级市场上提前四年拍卖系统所需要的发电容量。容量市场需要考虑的最大问题就是系统的可靠性,只有在拍卖中合理分配份额,才能保证满足每天最大负荷时期的用电供应。所以,政府的有效监管是很重要的,一旦把电力产业完全投放到市场中自由竞争,那么不确定性因素必然增加,所以需要更加高效有力的监管,才能保证电网不出问题,运行稳定。 整体上讲,英国电力市场从日前电力池集中交易模式演变成分散交易模式,日前交易模式有一些缺点:发电侧竞争不充分,发电商存在一定的市场操控力,电力供应紧张时发电商反而会减少发电机组来提高电价。分散交易模式下,发用双方直接交易,中长期和日前交易

英国电力市场概述(2020年整理).pdf

英国电力工业概述 摘要: 电力工业改组, 发电和供电市场化已在世界范围多个国家展开。英国电力工业私有化改革处于各参与国的领先地位。对英国电力工业发展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及其电力工业发展的总体情况作了概括介绍。英国电力工业改革进程中的不同阶段及其电力工业的总体发展状况对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电力工业; 竞争模式; 电力市场; 管理体制; 输配电系统 Abstract : Reconst ruction of p owe r indust ry has been unde r2 taking in many count ries a round t he world. As a conse2 quence , t he t raditional ve rtical monop oly in t he p owe r in2 dust ry has been broken. Gene ration and supply a re un2 bundled f rom t ransmission and competition mechanisms have been int roduced into t he gene ration and supply sectors. U K is in a leading p osition in t he p ower indust ry evolution world2wide . This p ape r depicts t 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U K p owe r indust ry. The main stages of t his development a re int roduced and t hei r main f eatures a re brief ly summa rized. Key words : power indust ry; competition model ; power mar2 ket ; management system; t ransmission and dist ribution system 0 引言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英帝国, 简称英国) 包括英格兰, 威尔士, 苏格兰和北爱尔兰4 个国家, 其国土总面积为24 25114 万m2 。据2001 年人口普查, 人口为5 87819 万, 其中英格兰有4 91319 万人, 占人口总数的8316 %, 苏格兰有50612 万人, 占人口总数的816 % , 威尔士有29013 万人, 占人口总数的419 %, 北爱尔兰有16815 万人, 占人口总数的219 %。2003 年度国民生产总值( GDP) 为111 万亿英磅。2004 年度经济增长为311 %。电能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 迄今仍是不可替代的最方便最广泛使用的能量形式。电力工业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或售电部分及其相关服务机构。由于电能具有不能储存的特性, 电力的产生和使用耗费必须时时平衡。电力工业的主要职能是根据需求通过输配电系统安全可靠地把电力输送到用户。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英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主要阶段, 然后介绍了英国电力工业的现状, 其中包括电力需求、发电容量、用电情况及电价等。 1 英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主要阶段 自1950 年以来, 英国电力工业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私有化前和私有化后。在第二阶段中, 英国电力工业又经历了3 个时期: 电力库时期, NE2TA 时期和BETTA 时期。在私有化以前, 英国电力工业由地方政府在各自的管辖区域统一管理经营, 对发电、送电、配电和售电实施纵向一体化垄断式管理模式。在英格兰和威尔士, 主管部门为中央发电局( The Cent ralElect ricity Generating Board —CEGB) , 它拥有并控制所有的发电厂和输配电网。中央发电局下设12 个区域性供电局。每个供电局垄断其管辖区域的发电及输电和供电业务。电力委员会( Elect rici2ty Council) 作为一个协调组织, 负责制定电力政策和法规以及处理相关的事务。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 也有类似的垄断机构, 如苏格兰发电局(Scotland Generating Board —SGB) 。这种垄断式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对发电机组以最低消耗为准则实行统一调度以满足需求; 对输配电系统实行中央计划投资, 统一建设, 运行和维护。电价包括电力系 统的实际成本和定比例的附加费。附加费比例由主管部门统一制定。这种垄断式管理模式的最大不足之处是缺乏活力, 能源利用效率低, 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19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启示

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电力市场体系 建设的启示 一、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验 90年代首先在西欧开始了电力市场化改革,很快被推广到了美国、大洋洲一些电力公司。但是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及其改革历程各异,各国的电力公司在开发自己的电力市场时都根据自己的特点而有所不同。在我国积极探索电力市场建设方案时,研究一些典型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分析哪些经验适合于我国国情和电网特点,哪些经验需要改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电力市场的运作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规划、管理和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有深刻的影响,了解实现电力市场正常运营所需要的技术准备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英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验 1、分阶段逐步改革完善,形成一个高效的电力市场交易平台 在1990年以前,英国的电力工业全部属于国营的中央发电局(CEGB)。自1990年开始,英国电力进行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私有化)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以电力库(POOL)运行模式为特征。称为电力库时期,国家电网公司主要经营输电系统,是电网的系统调度机构,并负责电网的调度和运行,起独立系统调度员(ISO)的作用。所有电厂都需要投标,竞价上网;第二时期是

以实施新电力交易协议(NETA)为标志,称作NETA时期,主要的目的是克服电力库(POOL)运营模式存在的缺点。经过三年的开发,在2001年3月正式投运;第三时期以实施英国电力贸易和传输协议(BETTA)为标志,称作BETTA时期,在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三大地区(统称Great Britain,以下简称GB)建立以英格兰-威尔士模式为基础的统一电力贸易、平衡和结算系统,建立以英格兰-威尔士模式为基础的统一传输定价法和电网使用合同体系,建立一个独立于发电和供电的输电系统运营机构(GB System Operator 简称GBSO)。 2、以逐步完善的立法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不断完善 英国电力市场三阶段建设是以政府三个重要立法稳步推进的:1989年的“电力法”、2000年的“基础实施法”和2004年的“能源法”构成了英国电力工业的法律框架,在电力市场建设的每一阶段,这些法律主要构建在该阶段适用的、包含相应修改的电力法的基础上,并随着其每次修改而发展。 3、电网逐步形成全国互联 1990年开始的英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前两个时期主要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展开,苏格兰由于地区法律、行业结构和市场机制等各方面与英格兰和威尔士相差较大,在此期间苏格兰电力公司依然保持纵向一体化结构。然而到了本世纪初,市场环境在发生着变化,苏格兰地区发电装机冗余有了明显的滑落,而且在不远的将来苏格兰-英格兰及苏格兰-北爱尔兰联网线路的增建扩容,

电力体制改革试题

电力改革试题库 一、填空 1、电力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指令性计划体制和政企不分、厂网不分等问题。 2、通过电力体制改革,要建立健全电力行业“有法可依、政企分开、主体规范、交易公平、价格合理、监管有效的市场机制。 3、山西省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中规定,电力中长期交易可以采取双边协商、集中竞价、挂牌交易等方式进行。 4、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市场方向、坚持安全高效、鼓励改革创新、完善监管机制。 5、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6、售电公司以服务用户为核心,以经济、优质、安全、环保为经营原则。 7、电力市场售电公司准入条件要求,资产总额在 2千万元至1亿元人民币的,可以从事年售电量不超过6至30亿千瓦时的售电业务。 8、符合准入电力市场的市场主体向省级政府或由省级政府授权的部门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 9、潞安集团电力中心是集团电力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集团发电、供电、配电、售电管理及光伏和新能源电站管理。对潞安集团电力市场化运作负监督和管理责任。 10、电力市场有序开发用电计划的主要原则是坚持市场化、坚持保障民生、坚持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优先上网,坚持电力系统安全和供需平衡,坚持有序推进。 11、对于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网控股的,在取得供电业务许可后即拥有配电网的运营权,在供电营业区域内拥有与电网企业相同的权力,并切实履行相同的责任和义务。 12、山西省售电侧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要理顺电价形成机制,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 13、进一步激活省内用电市场,提高电力消纳能力,在现有大用户直接交易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市场主体范围和交易规模。 14、坚持市场化改革要区分竞争性和垄断性环节,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开展有效竞争。 15、放开增量配电业务应按照“试点先行、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严格履行试点手续,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16、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建相对独立的电力市场交易机构,组建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推动电力市场规范运行。 17、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以及满足各类用户安全可靠用电,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构建电力用户参与的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机制。 18、创新售电业务市场准入机制,以注册认定代替行政审批,实行“一承诺、一公示、一注册、两备案”。 19、统筹推动省内、省外两个市场建设,更好地发挥国家综合能源基地优势,促进“黑色煤炭绿色发展,高碳资源低碳发展”。 20、电力市场中,市场主体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严重违反交易规则和破产倒闭的需强制退出市场,列入黑名单,不得再进入市场。 20、增量配电网的试点范围是以煤矿集团等大型企业自供区和国家、省级园区为重点,鼓励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发展增量配电业务。21、电力市场的交易方式是以自主协商交易为主,集中撮合竞价交易为辅,协商和竞价相结合的交易方式进行。 22、电力改革初期,电力交易机构负责提供结算依据,电网企业负责收费、结算,负责归集交叉补贴,代收国家基金,并按规定及时向有关发电企业和售电企业支付电费。 23、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应将配电业务和竞争性售电业务分开核算。 24、同一营业区内可以有多个售电公司,但只能有一个拥有配电网资产的售电公司,具有配电网经营权,并提供保底供电服务。 25、潞安配售电公司于2017年1月17日正式成立。 26、供电企业供电的额定频率为交流50赫兹。 27、售电公司在准入后,需取得电力用户的交易委托代理权,并向交易中心提交委托代理协议后方可参与市场交易。 28、未参与电力市场的用户,继续执行政府定价。 29、电网企业要严格按照《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山西电网2017——2019年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的价格执行,不得擅自提高和降低电价水平。 30、2017年7月1日起,大工业电度电价,110KV电压等级是0.4582元/千瓦时;35KV电压等级是0.4782 元/千瓦时。 31、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电力用户输配电价水平按山西电网输配电价表执行,并按规定征收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32、2017年山西省电力直接交易规模为500亿千瓦时,约占全省工业用电量的3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0%。 33、两部制上网电价是将上网电价分成电量电价和容量电价两部分。 34、峰谷分时电价是指根据电网负荷变化情况,将电力系统中负荷的一个周期(一般指一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和低谷等多个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以鼓励用电客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 35、2016年,潞安集团按照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政策导向,实现总交易电量13.5亿KWh,交易电价0.4284元/KWh,比以往购电方式下降0.071元/KWh,全年可为集团公司降低购电成本超过 10135万元。 36、2017年集团电力中心电力2—8月组织的直接交易,共完成交易及结算电量11.16亿 KWh,同比2016年电价水平为集团节约电费支出约7300多万元。 37、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为广泛深入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而组织开发的综合性、专业化、开放式的网络应用平台。 38、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功能模块本着“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开发。 二、单选题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是中发【2015】(B)号文。 A、5 B、9 C、280 2 、还原电力商品属性,输配电价逐步过渡到按“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分(A)等级核定。 A、电压 B、电流 C、电量 3、电力交易中直接交易双方通过(A)决定交易事项,依法依规签订电网企业参与的三方合同。 A、自主协商 B、自由结合 C、相互约定 4、建立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形成(C)市场交易平台。 A、公平竞争 B、公平协商 C、公平规范 5、电力市场售电公司准入条件中要求,资产总额在(B)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不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