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58.58 KB
- 文档页数:4
《辽宁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网球运动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中国网球的重要力量,辽宁省的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对于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如何优化和改进辽宁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辽宁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其发展对策,以期为辽宁省乃至全国的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二、辽宁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1. 培养体系初步形成辽宁省已初步建立起以学校、俱乐部、体育传统学校为主体的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这些机构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训练、比赛和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网球学习和锻炼环境。
2. 教练员队伍逐渐壮大随着网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辽宁省的网球教练员队伍逐渐壮大。
然而,教练员的整体水平仍需提高,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加强培训和提高。
3. 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辽宁省的网球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包括各类网球场馆、训练基地等。
然而,部分地区的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以满足更多青少年的需求。
4. 竞技水平有待提高尽管辽宁省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竞技水平仍有待提高。
这需要从培养机制、训练方法、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进行改进。
三、发展对策1. 完善培养机制建立科学、系统的培养机制,加强学校、俱乐部、体育传统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同时,加强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选拔和培养,注重早期发现和培养具有潜力的新秀。
2. 提高教练员水平加强教练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教练员的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
建立教练员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教练员创新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
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辽宁省网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对基层网球场馆的建设和维护。
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智能设备等,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我国网球运动竞技后备人才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作者:牛玉鹏陈刚来源:《魅力中国》2016年第45期【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竞技网球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女子网球方面,“四朵金花”都为我国的网球事业创造了奇迹。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网球运动竞技后备人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网球事业,为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好的思路。
【关键词】竞技网球;后备人才;对策前言我国网球运动跨越式发展的开端应该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国运动员李婷、孙甜甜在希腊首都运动场上,展现中国民族精神,不畏强敌,取得优异成绩,至此网球运动在中国历史上开始了新的张篇,这样的成绩给国人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但是在这样的惊喜背后网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许多的问题,特别是网球竞技后备人才方面,参与网球运动的青少年数量有限、教练员质量和数量方面实力薄弱、缺乏系统的后勤保障体系,这些薄弱环节都会严重制约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
所以针对我国网球发展的这些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我国我网球竞技后备人才不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我国竞技网球的运动实力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1.我国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现状李娜在2011年摘得法网桂冠,又一次刷新了中国网球的记录,但是在这欣喜的背后我们不得不考虑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
竞技网球后备人才是网球运动更好的发展的前提,也是网球发展的源泉动力,而青少年则是后备人才的主要动力。
网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年龄在12-18岁之间不等,12岁是一个分水岭,因为这时的学生就已经开始面对升学的压力,之后能否更好的参与网球的训练,不仅仅要靠自身的喜爱,家长的认可与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我国的现状是大部分的家长是以文化学业为主的,考虑到职业体育的残酷性,并不支持孩子走职业化网球道路,这样的道路即残酷又没有生活的保障,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与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也存在于各项运动项目的后备人才的发展过程中。
我国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1前言随着网球运动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以李娜、彭帅、郑洁为代表的中国女子网球在国际网坛取得的辉煌战绩,对国内网球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然而,纵观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的整体情况,所存在的矛盾依然凸出,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网球运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以教育系统为主,以学校作为支撑点,同时兼顾文化教育与专项训练的新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教体结合模式备受国内专家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中学阶段正处于身体发育和运动素质提高的重要时期,不管是升学还是走职业化道路,都是我国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期。
笔者结合四川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教体结合模式培养基地—绵阳南山中学,同时对在该校参加2015年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的相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并从中找出教提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所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力求完善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以促进我国网球运动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以参加2015年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的各省的运动员、教练员、领队以及赛事领导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博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搜集了有关教体结合培养后备人才和有关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资料和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作者利用裁判机会对2015年8月8日至13日在绵阳市南山中学举办的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的教练员、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
据统计,参加此次比赛的运动员共412名,其中男运动员235名,女运动员177名,教练员132名。
作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向运动员发放调查问卷272份,回收272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48份,有效率91.2%;发放教练员调查问卷68份,回收68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88.2%,并对问卷效度进行了检验。
青少年网球训练现状及对策探究作者:蔡捷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第32期摘要:体育运动作为国民身心素质建设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现已逐步迈入迅猛发展的阶段。
但是,长期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的网球运动发展较为落后,与世界一流水平存在差距。
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代表之一,加速体育事业发展,支持青少年网球训练优化势在必行。
本文基于对青少年网球训练现状的简述与分析,就青少年网球训练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青少年成长网球训练现状优化对策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1(b)-0050-02网球最早起源于法国,有着较强的竞技特性,其在青少年体育教育中的融入,发挥了重要的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提高心理素质等作用。
在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与拼搏,我国网球运动名将在世界体坛掀起了阵阵波澜,如李娜,突显了我国国民素质上升,同时燃起和激发了全国人民对网球运动的热情。
青少年作为成长中的一代,对其进行网球训练,有利于推动我国网球运动事业发展,同时从个人角度讲,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1 青少年网球训练现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网球逐步由“贵族运动”发展为大众化运动,其独特的魅力深受青少年喜爱。
在这样的情态影响下,青少年网球训练进步飞速,并成为体育教育的一大亮点,为促进国民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事实上,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青少年网球训练现状并不尽如意,其中还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
例如:部分地区受经济条件限制,对青少年网球训练的投入不足,场地、器械、教员等基础资源配备匮乏,难以支撑青少年网球训练的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青少年的参与兴趣。
另外,部分院校对师资建设重视不足,相关教研培训活动组织甚少,对先进思想理念的传播不足,加之教员主观因素限制,导致其综合素质水平表现一般,所采用的训练方式方法过度单一、落后,实难满足青少年网球训练发展需求,弱化了全面促进青少年发展的效力。
山西省高校大学生网球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王勤宇【期刊名称】《雁北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7)001【摘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山西省普通高校网球课开展的基本情况、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以及教学内容和设施场地的现状。
结果显示:山西省普通高校网球课课时偏少,网球课的开设只是针对各校体育系院的学生,且为选修课;网球教师以年轻人居多;大多数网球教师也是凭借个人爱好而开始练习此项运动,并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或是长期的训练;学生们主要是通过学校网球教师的讲授了解到网球的相关知识及规则,但受练习时间和场地的限制较大,无法长期持续的进行网球练习。
%This article has found out the Shanxi Province ordinary university tennis class development basic situation,the teacher teaching and the student study as well as the course content and the facility lo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总页数】3页(P91-93)【作者】王勤宇【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大同037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45【相关文献】1.豫南地区高校网球课程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J], 王显2.普通高校大学生户外运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以桂林市高校为例 [J], 刘宝军;李启畅3.山西省高校大学生网球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J], 王勤宇4.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网球课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J], 任德利5.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网球课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J], 任德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少儿网球环境调研报告一、背景信息网球作为一项具有普及性的体育项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尤其是在少儿群体中,网球开始逐渐受到重视,被视为一种培养孩子们身心健康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手段。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少儿网球环境和相关的问题,本报告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少儿网球的普及程度和参与人数。
2.了解少儿网球的教学模式和培训机构的情况。
3.了解少儿网球运动员的水平和竞赛活动情况。
4.了解家长对于少儿网球的态度和看法。
5.收集少儿网球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三、调研方法1.在线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在线平台收集少儿网球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2.实地访谈:采访少儿网球培训机构的教练和家长,了解他们的经验和意见。
四、调研结果1.少儿网球的普及程度和参与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2.少儿网球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集中培训和分散社区教学两种形式,培训机构普遍存在,但质量参差不齐。
3.少儿网球运动员的水平整体较低,缺乏系统的训练和比赛机会。
4.家长对于少儿网球的态度普遍积极,但存在对教育内容和费用的关注。
5.少儿网球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培训机构的资质问题、教练水平不一、缺乏合适的比赛机会等。
五、调研结论1.需要加大对少儿网球教学和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2.应建立更多的少儿网球比赛机制,为少年运动员提供更多的竞技机会。
3.需要加强对家长的引导和教育,使其对于少儿网球的理解更加全面和科学。
六、参考建议1.加大对少儿网球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于少儿网球的重视程度。
2.建立完善的少儿网球教育体系,包括培训机构规范、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统一标准。
3.多渠道开展少儿网球比赛,激发少年运动员的竞技热情。
4.加强对家长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于少儿网球的认识和理解,避免盲目追求成绩。
七、结语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当前少儿网球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少年运动员创造更好的网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