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30.05 KB
- 文档页数:4
·综述·作者单位:056001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肛肠科(周春和、宋立峰、申炜、郭兴芳、李志斌),老年病科(高社光、王玲玲、刘娜);邯郸市传染病医院(高玉华)作者简介:周春和(1958-),本科,副主任中医师。
研究方向:中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研究。
E-mail :hdslf2008@163.com 通讯作者:宋立峰(1975-),本科,副主任中医师。
研究方向:中医肛肠疾病临床研究。
E-mail :hdslf2008@163.com 中医辨证论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进展周春和高玉华高社光王玲玲宋立峰申炜郭兴芳李志斌刘娜【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迁延难愈的慢性疾病,中医辨证论治有一定的优势。
临床医家辨证分多型治疗,但对其认识不一,其中湿热内蕴、脾虚湿热、肝郁脾虚、脾肾阳虚几型比较常见。
治疗上自拟经验方及经方加减化裁均可,口服和灌肠给药并见,疗效明显。
但存在自拟验方难以推广、中医辨证分型尚缺乏统一的标准、远期疗效观察不足、科研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辨证论治;临床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R574.62【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674-1749.2012.09.024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ulcerative colitis ZHOU Chun-he ,GAO Yu-hua ,GAO She-guang ,et al.Department of Anorectal Surgery ,Hand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bei Province ,Handan 05600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SONG Li-feng ,E-mail :hdslf2008@163.com【Abstract 】Ulcerative colitis (UC )is a chronic disease and it ’s difficult to be cured.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has certain advantages.Clinical physicians treat UC patients by many differen-tiation types ,but they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ypes such as retained dampness-heat ,spleen weakness and dampness-heat ,liver depress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 ,spleen-kidney yang deficiency are more common.Experience formula and modified classical for-mula can all be used to treat UC.Drugs can be given either taken by mouth or enteroclysis.and the treat-ment efficacy is obvious.Bu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roblems.For example ,it is hard to promotion the expe-rience formula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standard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 long-term treatment efficacy observation is not sufficient ,scientific design for the research is not reasonable.【Key words 】Ulcerative coliti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Clinical research ;Re-view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 ),亦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指发生在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一种弥漫性炎症性疾病。
中药单药有效成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研究进展支煜珺;陈四清【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被WHO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近年来中药单药有效成分治疗UC实验研究日益增多,研究表明中药单药有效成分改善UC的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凝血功能及抗氧化作用等方面。
目前对于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治疗UC的作用机制尚缺乏深层次的研究,仍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6(048)006【总页数】4页(P82-85)【关键词】中药有效成分;溃疡性结肠炎;综述;实验研究【作者】支煜珺;陈四清【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746.2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特点的病因未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肠外反应,如皮肤损伤、口腔溃疡、关节炎,以及肝胆类疾病。
该病缠绵难愈,极易复发,且有癌变倾向,被WHO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1]。
UC属于中医学“痢疾”、“休息痢”等范畴。
目前对于U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其发生、发展与免疫功能、凝血功能、脂质过氧化等因素密切相关[2]。
近年来对中药单药有效成分防治UC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在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凝血功能及抗氧化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现将近年来中药单药有效成分治疗UC的实验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大量研究表明,体液或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与UC发病密切相关。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合并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脊柱炎、硬化性胆管炎等[3],免疫机制被公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中医药对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及炎症信号通路的调节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4]。
1.1 调节T细胞亚群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0JJ5425);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9B424)作者简介:张婷(1995 06—),女,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治则与治法研究,E mail:zt13142165695@163 com通信作者:刘富林(1968 05—),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诊疗,E mail:lfl1038@163 com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张 婷 施 敏 廖陈敏 刘富林(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长沙,410208)摘要 痛泻要方(TXYF)是治疗痛泻的经典名方,近年来在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基础研究逐渐从微观角度探讨了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
国内外学者对TXYF治疗UC药理作用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初步阐明了该方治疗UC的作用机制。
本文检索近年来TXYF治疗UC的相关文献,从调节免疫功能、修复肠黏膜屏障、调节胃肠平滑肌、调控细胞凋亡过程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后期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痛泻要方;白术芍药散;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综述ResearchProgressonMechanismofTongxieyaoFormulaintheTreatmentofUlcerativeColitisZHANGTing,SHIMin,LIAOChenmin,LIUFulin(Huna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angsha410208,China)Abstract TongxieyaoFormulaisaclassicprescriptionforthetreatmentofpaindiarrhea.Ithasachievedremarkableeffectinthetreatmentofulcerativecolitis(UC)inrecentyears.BasicresearchhasgraduallyexploreditsmechanismofactioninthetreatmentofUCfromamicroscopicperspective.ThepharmacologicalmechanismofTXYFinthetreatmentofUChasbeensystematicallystudiedbydomesticandforeignscholars,andthemechanismofactionofTXYFinthetreatmentofUChasbeenpreliminarilyeluci dated.Inthispaper,relevantliteratureonthetreatmentofUCbyTXYFinrecentyearswerereviewedfromtheaspectsofregulatingimmunefunction,repairingintestinalmucosalbarrier,regulatinggastrointestinalsmoothmuscle,andregulatingtheprocessofapop tosis,etc.inordertoprovidenewideasforfurtherresearch.Keywords TongxieyaoFormula(TXYF);BaizhuShaoyaoPowder;Ulcerativecolitis;Mechanismofaction;Review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10.029 痛泻要方(TongxieYaofang,TXYF)是治疗痛泻的经典方,最早出现于《丹溪心法》卷二泄泻章,虽无方名,但明确标明“治痛泄”,明代《古今医统大全》中称此方为“白术芍药散”,《医方考》改其名为“痛泻要方”。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治研究进展
谢晶日;徐婷;李贺薇
【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及直肠。
主要症状表现为腹泻、黏液便、脓血便、里急后重、腹痛等。
属中医学“泄泻”、“久痢”、“肠风”等范畴。
其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复发率高,故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并积极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西医主要以氨基水杨酸盐制剂、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等治疗,其副作用大,易反复。
而中医药在治疗UC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其疗效佳,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并完善。
现就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UC的研
究进展作一简单概述。
【总页数】2页(P191-192)
【作者】谢晶日;徐婷;李贺薇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
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6
【相关文献】
1.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治及与内镜检查相关性研究进展
2.冯五金老中医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3.冯五金老中医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4.中医辨治溃疡性结肠炎临证撷要
5.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多维度辨治思路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治研究进展谢晶日,徐婷,李贺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06(2014)04-0191-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273685)作者简介:谢晶日(1955-),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消化内科病及相关疑难杂病的临床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3-06-09修回日期:2013-07-07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及直肠。
主要症状表现为腹泻、黏液便、脓血便、里急后重、腹痛等。
属中医学“泄泻”、“久痢”、“肠风”等范畴。
其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复发率高,故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并积极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西医主要以氨基水杨酸盐制剂、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等治疗,其副作用大,易反复。
而中医药在治疗UC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其疗效佳,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并完善。
现就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UC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概述。
1 中药口服治疗1.1 辨证分型治疗赵克华[1]根据中医辨证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脾虚湿热、脾肾阳虚、阴血亏虚及肝脾不和四型,运用中药辨证论治,分别给予四君子汤合白头翁汤、真人养脏汤、驻车丸合归脾汤、痛泻要方加减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张相安[2]将6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六型进行治疗:脾虚夹湿型予肠健平加减(扁豆、炒山药、莲子肉各30g,太子参、白术、炒薏苡仁各20g,茯苓、砂仁各15g,陈皮、桔梗各12g,乌药10g,炙草6g);湿热蕴结型予肠清舒加减(白头翁、土茯苓各30g,秦皮、焦三仙、当归各20g,黄柏、陈皮各12g,枳壳10g,黄连9g,木香、甘草各6g);血瘀肠络型予理肠宝加减(赤芍、当归、肉豆蔻、滑石各20g,桃仁、杏仁、厚朴各10g,木通9g,竹叶6g);脾肾两虚型予肠怡舒加减(补骨脂30g,太子参、白芍、当归、诃子肉、肉豆蔻各20g,五味子、吴茱萸各12g,制附子9g,木香、肉桂、炙草各6g,大枣5枚);肝脾不和型予肠舒安加减(黄芪30g,焦白术、炒白芍、麦芽各20g,柴胡、陈皮、防风、吴茱萸各12g,木香、黄连、甘草各6g);气血两虚型予肠谷康加减(黄芪、补骨脂、马齿苋各30g,太子参、焦白术、当归、茯苓皮、炒枣仁各20g,阿胶珠18g,龙眼肉15g,炙远志、陈皮各12g,木香、炙草各6g)。
溃疡性结肠炎的最新治疗进展谢雅【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难治的疾病.我国近年由于生活日益西化因此发病率呈显著增高趋势.目前很多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医或西医治疗.由于溃结的治疗多是因为急性期控制不当和治法不全面以及治疗稍有成效即停止用药和只着眼消除症状等原因而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因此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文从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灌汤治疗方面综述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旨在为本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治疗方法,更加规范该病的治疗,防治疾病的反复发作.在此基础上,对UC治疗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年(卷),期】2011(042)012【总页数】3页(P71-73)【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疗法;西医疗法;综述【作者】谢雅【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杭州,3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34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大肠粘膜和黏膜下层炎症为特征的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病变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病理改变主要发生在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以溃疡为主。
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
多见于青壮年。
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
调查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我国UC的发病率约为11.6/10万,除遗传基因等因素外,亚洲人生活方式的西化,尤其是饮食方面的变化,如更多地食用油炸食物和甜食等,可能与该病发病率升高相关。
此外,肠道感染史以及长期服用避孕药物等,也可能是导致该病的危险因素。
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对炎症性肠病的关注,不仅在饮食上有效的避免发病的风险,而且在治疗方面也应该找到可靠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效果得到临床的研究证实[1]。
现总结如下:1 中医药治疗对本病的治疗,应从中医的辨证论治基础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