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Ps继受了原有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大部分原则和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国际知识产权法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与知识产权地域性限制的克服.特征:1.主体多元,基本主体是主权国家(间接保护)2.客体多元,首要客体:各国知识产权制度 3.内容丰富,保护制度、贸易制度、争议解决制度 4.渊源复杂5.约束力渐强。
基本原则:1.首要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各缔约国(成员)之间相互给予平等待遇,使缔约国国民与本国国民享受同等待遇。
解决“内外有别”问题2.最惠国待遇原则(TPIPS独有):任何一个国家(不限于缔约方成员)的国民在一个成员所受到的其他国家享受不到的待遇(包括任何利益、优惠、特权或豁免),都应当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成员的国民。
解决“外外有别”问题。
3.最低保护标准原则:各缔约国依据本国法对该条约缔约国国民的知识产权保护不能低于该条约规定的最低标准。
4.保护公共利益原则: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权利行使,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应保持公共利益和权利人利益之间的平衡。
国民待遇原则与最低保护标准原则的区别与统一性:最低保护标准原则是对国民待遇原则的重要补充。
区别:国民待遇原则是对各条约的缔约国知识产权立法自主权的尊重;而最低保护标准原则是对这种立法自主权的限制。
统一性:接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低标准,正是各国行使知识产权立法自主权的表现。
伯尔尼公约公约的保护不适用于日常新闻或纯属报刊消息性质的社会新闻。
一、基本原则1、国民待遇原则。
如何理解“起源国”:对于已出版作品,起源国即作品首次出版的国家;对于未出版作品,起源国即作者的国籍或居所所属国或建筑艺术作品的所在国。
2.自动保护原则3、版权独立原则二、作者的精神权利署名和保护作品完整三、保护期限一般和电影是50,摄影作品及实用艺术作品应少于自该作品完成时算起25年2 TRIPS协定: 基本原则有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原则。
与伯尔尼相比在版权及相关权领域增加的内容(计算机,数据库,出租权),限制(复制权到所有权)3世界版权公约:基本原则:国民待遇,非自动保护,版权独立。
TRIPS协议的发展与中国选择分析研究TRIPS(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是世界贸易组织(WTO)下的一项协议,旨在规范成员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和实施措施。
TRIPS协议涵盖了专利、商标、版权、工业设计等知识产权领域,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提出具体要求。
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也参与了TRIPS 协议,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出了一系列选择和调整。
TRIPS协议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86年,当时受到发达国家强烈要求,要求在国际贸易框架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这一要求主要是基于发达国家企业的利益,目的是保护他们的专利、商标和版权等知识产权,以确保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TRIPS协议于1994年签署,并要求成员国在一定时间内修改国内知识产权法律,以符合协议规定的标准。
中国在加入协议后面临了一些挑战和选择。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以满足TRIPS协议的要求。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修改合适的法律和法规,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机构的建设,并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和培训。
中国也加强了知识产权的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信息和经验,提高自身的执法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协议中也选择了一些灵活性条款。
根据TRIPS协议,成员国可以利用灵活性条款,在一定条件下暂时不实施协议规定的要求。
中国在加入协议时充分利用了这些灵活性条款,为自己的发展和调整争取了一定的空间。
中国在加入协议时声明,将在特殊情况下对制药产品的专利保护进行灵活处理,以确保药物的可及性和可承受性。
TRIPS协议的发展推动了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标准化和加强,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过程。
中国参与协议后,加强了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并在实施过程中灵活运用协议条款,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发展空间。
中国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以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
关于Trips协议09级国际商务法律1班15号夏丽TRIPS协议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英文缩写,是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后文件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于1994年4月15日摩洛哥签署。
TRIPS协议是独立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二十多个国际公约在内的保护范围最广、保护水平最高、拘束力最强的一部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Trips协议的产生取决于以下几个原因:1.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是Trips协议产生的经济动因2.乌拉圭回合前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的不完善制约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目标的实现3.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在促成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新格局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乌拉圭回合谈判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新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契机。
Trips协议要求各成员国“未经其他成员同意,不可以对本协议中的任何条款予以保留”。
该议题提出时,指出TRIPS协议目标在于减少国际贸易的扭曲和阻碍并考虑给予知识产权充分有效保护的需要:保证和实施知识产权的措施和程序本身不对合法贸易构成障碍,本次谈判应澄清GATT的规定,并制定新的规定。
此外,还应确立处理假冒商品贸易的原则和规范,并不得损害世界知识产权和其它组织的有关互补性方案。
协议最终于1991年12月15日达成。
TRIPS协议中所包含的成员国,截至到目前为止一共有150个成员国:亚洲国家(和地区)34 个、欧洲国家36个、北美洲国家3 个、中南美洲国家31个、非洲国家41个、大洋洲国家5 个TRIPS协议包括的几个基本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的基本出发点在于:确保各成员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对其成员之国民提供的待遇,不得低于基本国国民。
最惠国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的目的在于平等对待所有的外国人,这一原则尤其可用于某些外国人在在一国享有不同于或超出于当地人的特殊待遇时,其他外国人也想获得同样的待遇。
透明度原则透明度原则实际是所有原则的基础,只有相关的法律和司法或行政裁决可以获得和知悉,其他国家的国民或企业才可能享受相应的优惠,菜油可能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才有可能发现不合理的要求,才有可能防止和解决争端。
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目录1. 知识产权协定概述 (2)1.1 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3)1.2 知识产权在经济中的作用 (4)1.3 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5)2. 主要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6)2.1 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协定 (7)2.1.1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8)2.1.2 前TRIPS协议 (9)2.2 东亚地区的知识产权协定 (11)2.2.1 亚太经合组织知识产权指南 (11)2.2.2 东南亚国家联盟知识产权合作 (13)2.3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 (14)2.3.1 欧盟与美国之间的知识产权争端和谈判 (15)2.3.2 TTIP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定 (17)2.4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18)2.4.1 RCEP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合作 (19)2.4.2 RCEP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 (20)3. 知识产权在贸易协定中的重要条款 (22)3.1 专利保护 (23)3.1.1 专利的类型和保护期限 (25)3.1.2 专利审查和争议解决机制 (26)3.2 商标注册 (27)3.2.1 商标的注册要求和流程 (28)3.2.2 商标的国际注册和保护 (30)3.3 著作权和邻接权 (31)3.3.1 作品的归属与著作权保护 (32)3.3.2 邻接权的保护与传播权 (33)3.4 地理标志保护 (34)3.4.1 地理标志和原产地名称 (35)3.4.2 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策略 (36)4. 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中国的影响 (37)4.1 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改革 (38)4.2 TRIPS协议对中国的挑战与机遇 (40)4.3 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知识产权协定的谈判与执行 (42)1. 知识产权协定概述简称TRIPS)是国际贸易协议下的一部分,是关贸总协定(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内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国际法律依据。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条约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资产,对于促进创新、保护创造者权益、促进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知识产权跨越国界,需要国际间的合作与协商来实现有效的保护。
为此,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条约,旨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巴黎公约与专利保护巴黎公约成立于1883年,是全球范围内最早的专利国际条约。
该公约的主要目的是推动专利的国际保护,减少在多国提出、审查和授权专利的程序上所需的时间和费用。
巴黎公约通过设立统一的专利申请程序,为发明者提供了在多个国家提交专利申请的便利。
二、伯尔尼公约与版权保护伯尔尼公约是1886年成立的一个国际版权保护机构,旨在促进版权的国际保护和文化交流。
该公约规定了承认在缔约国获得版权保护的作品,以及授予作者的权利和保护期限。
伯尔尼公约为版权持有人提供了一套国际上广泛接受的规则,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三、世界贸易组织与TRIPS协议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国际组织。
TRIPS(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协议是WTO框架下的一个重要协议,旨在确保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国际贸易的一部分。
TRIPS协议规定了全球范围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标准,并要求各成员国在自己的国内法中实施这些标准,包括专利、版权、商标等方面。
四、万国商标注册制度万国商标注册制度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创立的国际商标保护机构。
该制度通过国际化的商标注册程序,帮助企业在多个国家注册和保护商标。
万国商标注册制度简化了商标注册程序,提高了商标的国际保护效力,并降低了围绕商标保护的成本和复杂性。
五、国际专利合作条约和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合作条约和专利合作条约是为了简化和加强国际专利申请程序而设立的国际条约。
这些条约的目的是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使专利申请人能够用更简单和有效的方式在多个国家提交专利申请。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简称TRIPs,是乌拉圭回合新拓展出来的新的重要领域。
在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际,这个协定——TRIPs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把它的名字中加上“与贸易有关的”字样,主要是为了更能名正言顺地纳入WTO多边贸易体系。
从法律角度说,TRIPs与GATs在制定国际统一规则方面,形成鲜明对照。
如我们在前章所述,GATs 在协调各国服务贸易法规方面,进展甚微,连“相互承认”都很勉强;而TRIPs在这个方面却硕果累累,为国际统一规则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样板。
这个“建立在现有重要知识产权条约基础之上的协定,为WTO 全体成员方必须遵守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定了一系列最低标准”,“是在GATT主持下成功地协调[各国知识产权]政策的第一个样板”,“TRIPs给版权,商标,地理标志,工业设计,专利,集成电路布图,保护商业信息规定了法纪,建立了并在一定条件下超过了WIPO文件包括的巴黎、伯尔尼和罗马公约。
它还为WIPO范围未解决的问题规定了新的规则”。
一、总则TRIPs共分七部分,第一、二、三、四部分分别规定了这个协定的总则,知识产权的范围与标准,执法,取得和保持这项产权的程序。
第五、六、七部分则是争端解决,过渡安排和组织机构。
(一)适用范围第1条第2款规定,“为本协定目的,‘知识产权’一词指列入第二部分第1—7节的所有知识项目”,这些项目是:1.版权及邻接权;2.商标权;3.地理标志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信息秘密专有权。
从严格意义上说,商标和地理标志之所以加以保护主要用于商品的区别和加深消费者的印象而设。
商标并非真具知识性内容,地理原产地标志不具备知识性,仅因为列入TRIPs才当作知识产权来对待。
而通常说的知识产权主要指版权、专利权、工业设计及其秘密权、邻接权,上述7项内容主要是从现有四个知识产权公约即:巴黎(工业产权)公约、伯尔尼(版权)公约、罗马公约和集成电路公约已有规定概括出来的。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百科名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缩写 TRIPs)简称《知识产权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一项多边贸易协定。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有七个部分,共73条。
目录编辑本段主要条款主要条款有:一般规定和基本原则,关于知识产权的效力、范围及使用标准,知识产权的执法,知识产权的获得、维护及相关程序,争端的防止和解决,过渡安排,机构安排、最后条款等。
协定的主要内容是:提出和重申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原则,确立了知识产权协定与其他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基本关系。
编辑本段协议保护的范围协议保护的范围包括:版权及相关权、商标、地域标识、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未公开的信息包括商业秘密等七种知识产权,规定了最低保护要求;并涉及对限制竞争行为的控制问题,规定和强化了知识产权执法程序,有条件地将不同类型的成员加以区别对待。
该协定宗旨是促进对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范围内更充分、有效的保护,以使权利人能够从其创造发明中获益,受到激励,继续在创造发明方面的努力;减少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扭曲与阻碍,确保知识产权协定的实施及程序不对合法贸易构成壁垒。
编辑本段修正与实施2003年8月30日,世贸组织全体成员就修改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就发生公共健康危机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可对专利药品实行强制许可达成共识,作为临时性措施实施。
2005年12月6日通过将该修正纳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决定,以帮助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解决公共健康问题。
在世贸组织2/3的成员批准这项修正后,它将正式生效。
世贸组织成员将各自立法机构批准该修正的最后期限设为2007年12月1日。
根据该修正文件,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可以在国内因艾滋病、疟疾、肺结核和其他流行疾病而发生公共健康危机时,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在国内实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生产、使用、销售或从其他实施强制许可制度的成员进口有关治疗上述疾病的专利药品。
TRIPs继受了原有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大部分原则和制度,但同时也存在差异,其
表现在:
1,新的基本原则的提出,TRIPs在原有国民待遇原则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最惠国待遇
原则,这是在TRIPS中首次把国际贸易中对有形商品的贸易原则延伸到知识产权保护领域,
对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条原则来源于GATT第一条关于最惠国待遇
(Most Favoured Nation Treatment,简称MFNT)原则,列于TRIPS第4条。是
TRIPs对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一个重大发展。
2,提高了保护水平。Trips拓宽了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将著作权、商标权、地理标记
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商业秘密权等都纳入其保护范围,
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项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规定。权利的内容也进一步拓展,强调知识产权权
利人拥有专利进口权、计算机软件和电影作品的出租权等。同时还延长了保护期限,规定专
利的保护期限不少于20年,著作权的保护期为50年,工业品外观设计权保护期限不少于
10年,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保护期不得少于10年。
3,扩大了保护范围。如,TRIPs增加了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的保护制度,要求各成员
将计算机程序作为文字作品加以保护,并对数据汇编或其他资料给予法律保护。地理标志的
保护则强调了不仅对要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同时也要对其商标注册方面也要加强保护等等
方面都可以体现。
4,专利保护制度的加强。TRIPs对专利的强制许可规定了更严格的限制条件,包括:
只有在第三方已按合理的商业条件努力地获取专利人的授权,并且在合理期限内这种努力没
能成功的前提下,才能申请或者批准强制许可等。以及在保护水平上规定了最低20年的期
限。
5,扩大了成员的范围。如TRIPs对版权和邻接权的保护,它继承了《伯尔尼公约》的
大部分原则和制度,除了第六条之二对精神权利的保护内容:扩大了《伯尔尼公约》的适用
范围,凡是WTO的成员,无论是否为《伯尔尼公约》的缔约国,都必须遵守其规定(除第
六条之二);
6,扩大了被保护的权利。TRIPs补充了版权中的财产权利。《伯尔尼公约》没有规定作
者或其合法继承人享有出租权。作品的出租是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TRIPs要求各成员
国对某些作品的作者或作者的合法继承人所享有的出租权给以法律保护。TRIPs规定:至少
在有关计算机程序和电影作品方面,每个成员都应当保护作者或作者的合法继承人的出租
权。
7,争端机制的确定提出。TRIPs确认GATT原则运用于解决知识产权争端的原则,这
是在TRIPS第64条中规定的它把GATT中第22条、23条关于解决贸易争端的规范程序,
直接引入解决知识产权争端,可以利用贸易手段,甚至交叉报复手段确保知识产权保护得以
实现。在个别保护的规定时,如地理标志保护,要求各成员间进行国际谈判,以加强地理标
志的保护,专利保护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来确定国际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
综上所述,TRIPs是对原有国际知识产权体系的一个重大发展,对国际知识产权体制来
讲具有重要意义。
法学院2009级10班
周瑞华
200903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