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4课洋务运动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分析理解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历史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相关图片,学会处理信息的方法;通过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派为“自强”“求富”二创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学堂等内容,认识洋务运动的目的及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几能容,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认识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资源与工具:PPT、视频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我们首先明白什么是近代化: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道路的过程,它的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思想上的自由、民主化。
而近代史中对近代化的探索主要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其中洋务运动为近代化的开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洋务运动,了解清王朝为维护其统治进行的自救运动。
(二)教授新课一、洋务运动的兴起教师:今天学习洋务运动首先要明白三个概念,即什么是洋务?洋务派?洋务运动?洋务:指涉及外洋的一切事务,它包括军事、民用工业的创办、训练新军、派遣留学生等,后又扩展到修路、开矿、办厂等。
洋务派: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为了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
(1)、洋务运动的背景:教师:19世纪50---60年代初的清朝政府面临怎样的内外局面?学生: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内忧: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清朝统治教师强调:面对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朝统治集团的开明官员——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从而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第 6 课洋务运动
要点:洋务运动的主要人物与主要内容
难点:正确评论洋务运动,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度中的地位
教课过程
一、洋务运动的盛行
(一)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二)时间:
(三)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四)目的:
(五)本质:地主阶级为保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自救运动
(六)口号:自强、求富
二、创立近代军事和民用公司阶段:
(一)自强阶段:
军事工业代表:
(二)求富阶段:
民用工业代表:
创办民用公司的目的:为认识决军事工业在资本、原料等方面的困难;同时也是为了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三、成立新式海陆军
19世纪 80年
代,,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第1页/共2页
四、洋务运动的评论:
(1)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在客观上促使了中公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但因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和稳固清政府的统治,并
无使中国走上兴盛的道路。
五、洋务运动失败的原由
(1)列强其实不希望中国兴盛( 2)缺少健全有力的领导中心( 3)根来源因:未完全改革封建制度
第2页/共2页。
(部编)⼈教版初中⼋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优质课导学案_3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洋务派为“⾃强”“求富”⽽创办的主要军事⼯业和民⽤⼯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和局限性。
教学⽬标1.知识与能⼒: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起⽌时间、代表⼈物、主张⽬的和⼝号;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分析理解洋务运动的积极作⽤和洋务运动没有实现“⾃强”、“求富”的历史原因,学会科学评价洋务运动。
2.过程与⽅法:以⼩组为单位,交流合作,讨论分析史料,开展探究学习,培养学⽣合作学习、研读史料、归纳综合的能⼒。
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的科学评价,培养学⽣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既要认识到洋务运动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改⾰⾃救运动(落后性和局限性),⼜能理解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是中国历史上第⼀次近代化运动的历史地位(进步性);感受洋务派为推进中国近代化所做的探索和努⼒,增强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联系当前的改⾰开放,总结洋务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以古鉴今、关注国家发展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难点:评价洋务运动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新课同学们听说过马拉⽕车的故事吗?马拉⽕车在今天看来,让⼈匪夷所思。
然⽽,这个故事却曾发⽣在100多年前的唐胥铁路上。
唐胥铁路是我国第⼀条⾃建铁路,它的修建和哪⼀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关?这⼀事件中还出现了哪些新事物?马拉⽕车的奇闻背后⼜反映了什么?要解答这些问题,让我们⼀起回到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起来学习和探讨第⼆单元第四课《洋务运动》。
(⼆)交流合作探究新知教师:(释疑)近代化,主要指的是向西⽅资本主义学习,在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实现从传统的农业⽂明向先进的⼯业⽂明转变的历程。
⼀、洋务运动的兴起教师:(展⽰图⽂材料,提问)19世纪五六⼗年代的清政府⾯临怎样的国内外形势?学⽣:(思考,发⾔)内忧外患、内外交困教师:为了解决这种困局,清政府内部的⼀些开明官员提出了⾃⼰的⼀套治国⽅案。
洋务运动【学习目标】1.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2.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3.分析理解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历史原因。
【学习重难点】1.洋务运动内容和评价。
2.洋务运动没有实现目标的原因。
3.对洋务运动评价。
【学习过程】一、学习引入洋务运动为什么没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呢?二、自主预习1.洋务运动的兴起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利用_____技术,强兵富国,维护_____。
人物:洋务派在中央以_____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_____、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兴起: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_____”“_____”的洋务运动。
2.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军事工业: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_____”为口号,发展近代____工业。
先后创办安庆内军械所、_____、福州船政局等。
文化教育:兴办_____,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民用企业: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_____”的主张下,开办近代_____企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_____、湖北织布局等。
3.建立新式海陆军新式陆海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_____,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7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进行_____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80年代,初步建成_____、和_____三支海军。
1885年,清政府成立_____统一协调指挥。
洋务运动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运动。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的产生,对_____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_____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三、学习新知1.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进步意义;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不值得肯定。
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评价洋务运动,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要点图片导入展示李鸿章的图片并介绍,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一下李鸿章领导的这场洋务运动。
引发学生疑问,思考直接进入主题,创设意境精讲点拨【教师提问】什么是洋务?什么是洋务派?什么是洋务运动?环节一、【审时度势的李鸿章】1.洋务运动开始的19世纪60年代中国处于一个怎么样的状况? 国内有没有动荡或者什么大事啊?有没有受列强欺负?2.图片展示材料: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3.请同学阅读课本找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口号,目的,代表人物。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初步掌握基本知识环节二【踌躇满志的李鸿章】展示探究问题:1.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的口号是什么?企业名称?2. 对比洋务运动前后军事生产方式有什么变化?3.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具体做法?4.结合七年级学习的八股取士的内容和目的比较,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新变化?5.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口号是什么?企业名称?6.洋务派怎样建立新式海陆军的?创办了哪几支海军?7.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的形势,思考洋务派为什么发展海军?分小组合作探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板书设计】第四课洋务运动。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材以时间为主线,详细介绍了洋务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掌握了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初步认识,对于清朝晚期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影响及其评价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模糊,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明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意义。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2.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和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以典型事件为例,深入剖析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清朝晚期的历史背景,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呈现(10分钟)介绍洋务运动的发起者、时间、地点等信息,让学生对洋务运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析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如自强、求富、创办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洋务运动的目标和举措。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洋务运动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如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培养了人才等,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进行客观评价。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学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洋务运动
本课线索
必背重点
背景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口号“自强”“求富”
代表
人物
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内容创办近
代
军事工
业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开展新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易误警示
1.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不是发展资本主义。
2.洋务派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
3.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图片解读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或江南制造总局,又称作上海机器局,是清朝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也是洋务运动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掌握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比较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掌握分析比较事物的能力;学生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掌握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兴趣;史料分析,提高能力;讨论交流,加深理解;思辨探究,激励创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观察,洋务运动包含一些成功的因素,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但它作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明显的失败了。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过程:导语:作为生活在辽宁大连的孩子,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样一个响亮名号——辽宁舰,它是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不仅如此,就在前几天,也就是2018年的5月18日,我国第二艘航母完成首次海上试验任务,成功返回大连造船厂码头。
两艘航空母舰,它们凝聚了中国人的智慧与汗水,见证了中国军事与科技的进步与飞跃!然而,遥想当年,中国近代史,当敌人的坚船利炮强制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人战败、赔款、割地、丧权辱国……幸运的是,中国人从此开眼看世界,也开始探寻救国的出路,随着对西方军事、经济、技术的学习,中国拥有了新式武器,拥有了军舰、建成了当时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而中国的命运是否就此改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漫长的探索之旅的第一步——洋务运动。
师生共学:首先,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一,从时间看背景部分。
学生白板书写,表达。
背景,教师指出,内忧外患。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要想探索救国的出路是很艰难的,但是也是意义重大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迈出探索步伐的主要人物。
教师出示洋务运动主要代表人物。
他们都是什么身份?他们都是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
被成为洋务派。
同学们结合两段材料,分析,以下两个观点,哪个属于洋务派的主张?材料一: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材料二: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三:顽固派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国历史(2017年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4课 洋务运动 教学设计【课程标准(2011版)】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教材,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和问题预设,组织学生对文本、图片、视频、微课、人教数字校园等资源的解读,在感知、积累、理解的过程中,初步掌握阅读、观察、理解、分析历史材料的方法;利用导学案和微课,强化知识的学习。
(2)以搜集乡土素材的展示为基点,由点到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全面了解洋务运动。
(3)通过提供多种材料,引发学生互动讨论,从多角度、多层面评价洋务运动,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洋务派突破传统,寻求富强道路的探索历程,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情感;感悟洋务运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客观作用。
【教学重点】洋务派的主要活动【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环节】导入:张之洞在武汉展示学生搜集的图片:张公堤、张之洞路、武汉近代工业博物馆——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
一、通读全课文,填空并呈现: 1、三个一:①一个根本目的:主张利用西方 ,强兵富国,维护和巩固 的统治; ②一个派别: ; ③一段时间:19世纪 年代至 年代。
2、二个口号:前期“ ”,后期“ ” ; 3、三支海军:建立新式海陆军,筹建 、 、 三支海军; 4、四项内容:创办近代 、 、培养新式人才、建立新式海陆军; 5、五位代表人物:在中央是 ,在地方主要是 、、和 等人。
总之,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二、小组合作探究:知识重构:洋务运动探究㈠观看视频和历史小短剧并结合所学,议一议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兴办洋务运动的原因是什么?答:。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
班别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
1.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学习重点】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学习难点】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知识点
1、洋务运动的背景。
2、洋务运动的主张、目的、代表人物、时间和口号分别是什么?
主张:
目的:
代表人物
时间:
口号:
3、洋务运动活动的内容。
1)前期:口号“”,创办工业。
1861年,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是洋务派建立军事工业的开始。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是洋务运动时期规模最大的军事工厂。
创建福州船政局,设立福州船政学堂,是当时中国人创建的规模最大的造船厂。
2)后期:口号“”,创办工业。
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派兴建的民用工业有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矿务局、上海织布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局等。
部分官僚、地主、买办、商人等也开始投资于近代工业企业,这标志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3)建立新式海陆军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到80年代,初步建立了、、三支海军,其中以规模最大。
1885年,成立统一协调指挥。
4.洋务运动的性质、评价(作用)。
性质:
评价:
知识点过关检测
选择题:
1、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统治集团中掀起了“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A.B.C.D.
2、八(12)班的同学准备排练课本剧《洋务运动》,如果你是导演,你将从下面历史人物中选哪一位担任洋务派的中央代表()
A.曾国藩
B.奕
C.李鸿章
D.张之洞
3、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下列选项属于洋务运动中开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湖北织布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4、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A.它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B.它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C.它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为重心
D.它创办的新式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
5、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扔握旧物”,“只想新其貌,而不想新其心”。
这里的“握旧物”“新其心”分别是指()
A.旧式武器和新式武器
B.旧式武器和新的制度
C.旧的制度和新式武器
D.旧的制度和新的制度
6、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