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洋枪,洋炮,洋 船,洋钉,洋人的朝廷
这里的“洋”是什么意思???
第4课 :洋务运动
一:“自强”与“求富” 二:洋务运动的评价
背景:
①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 清政府的统治内忧外患。 ②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问题,清政府内部 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
洋务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 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 题。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 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 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 为“洋务派”。
积极方面: 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
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 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在 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 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课堂小结
背景:清政府内外交困
目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 清朝的统治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洋务运动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6.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 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
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 A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 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 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 窃惟天地自然之利,乃民生日用之资,泰西各国以矿学为本图,遂 能争雄竞胜。英之立国在海中三岛,物产非甚丰盈,而岁出煤铁甚旺,富强 遂甲天下。中国金、银、煤、铁各矿胜于西洋各国,只以风气未开,菁华 阑而不发,利源之涸日甚一日……勘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 山南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商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 外洋,一旦有事,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引为嚆 矢(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