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配合比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18
混凝土配合比说明
通过初步计算,其水灰比为0.57,符合据耐久性要求。
确定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1:1.79:3.33:0.57 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混凝土,坍落度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实测容重为2385kg/m3,各种材料用量分别为:水泥=356 kg/m3,砂=639 kg/m3,碎石=1187 kg/m3,水=203kg/m3。
选该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
砂、石材料及水用量均不变,按水灰比为0.57上下各调0.05,试配3组:
A组:水灰比=0.62
用水量=203kg/m3,水泥=327 kg/m3,砂=649 kg/m3,碎石=1206kg/m3。
其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1:1.98:3.68:0.62 B组:基准配合比。
C组:水灰比=0.52
用水量=203kg/m3,水泥=390 kg/m3,砂=627 kg/m3,碎石=1165 kg/m3。
其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1:1.61:2.99:0.52 28天强度:A组:29.4 Mpa,B组:35.1 Mpa、C组:40.3Mpa
根据28天抗压强度,通过容重修正,选用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1:1.79:3.33:0.57为试验室配合比指导施工。
西南交通建设工程总公司安楚项目部试验室
二OO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关于C30管用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计算初步配合比1、确定砼的配制强度(f cu.o)已知设计强度f cu.k=30MPa,标准差σ =5MPa即f cu.o= f cu.k+1.645σ=30+1.645×5=38.2MPa2、计算水灰比(w/c)已知配制强度f cu.o=38.2 MPa,水泥强度f ce=r c×f ce股=1.00×42.5=42.5MPa(式中: f ce,g为水泥标号的标准值, r c为水泥标号标准值的富余系数,根据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确定为1.00)水泥标号42.5,查回归系数得a a=0.46,a b=0.07即w/c=(a a×f ce)/( f cu.o+ a a×a b×f ce)=(0.46×42.5)/(38.2+0.46×0.07×42.5) =0.49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已知要求维勃稠度(20~60)s,按维勃稠度30s计算,碎石采用(5~20) mm 连续粒级,由于实验用砂为中砂,查JGJ55-2000,4.0.1-1表选单位用水量为175 kg。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o)⑴按强度要求计算单位用灰量:已知单位用水量m wo=175㎏,水灰比w/c=0.49则: m co=m wo/(w/c)=175/0.49 =357㎏⑵按耐久性要求校核单位用水量:计算得单位用灰量大于C30砼要求的最小用灰量,符合要求.5、确定砂率(B s)由经验和实际选B s=38%6、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用质量法计算:已知B s=38%,单位水泥用量m co=357㎏,单位水量m wo=175 ㎏,拌和物湿表观密度ρc,c=2390㎏/m3,由公式得:m co+m wo+m so+m go=ρc,cm so/( m so+m go)= B s假定湿表观密度ρc,c=2390㎏/m3,得357+175+ m so+m go=2390[m so/( m so+m go)]×100%= 38%则: m so=(ρc,c-m co-m wo) B s=(2390-357-175)×0.38=706㎏m go=(ρc,-m co-m wo-m so)=2390-357-175-706 =1152㎏7、确定初步配合比由计算所得各单位用水量得Mc:Mw:Ms:Mg=357:175:607:1125即: 1:0.49:1.98:3.23二、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30L砼拌和物,各材料用量如下:水泥:357×0.03=10.71㎏水:175×0.03=5.25㎏砂:706×0.03=21.28㎏碎石:1152×0.03=34.56㎏2、调整工作性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砼,测定维勃稠度31s,粘聚性,保水性均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2016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专升本《材料》计算题有答案(共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016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专升本《建筑材料》计算题一、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知识点归纳:混凝土组成材料:胶凝材料、粗集料、细集料、水。
混凝土配合比:以水泥、砂、石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表示。
例如:混凝土配合比可表示为水泥300kg、水180kg、砂720kg、石子1200kg,每立方米混凝土质量为2400kg;也可表示为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4,水胶比=。
注意:(1)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质量一般为1;(2)水胶比=水的质量/水泥质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1)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配置强度和设计强度相互间的关系,用水灰比计算方法,水量、砂率查表法以及砂石计算方法等确定初步配合比。
(2)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调整配合比。
(3)基准配合比实验阶段:根据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4)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实测砂石含水率进行配合比调整,提出施工配合比。
计算题分析(1)主要涉及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和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
英文单词水泥:cement(简称c),水:water(简称w),砂子:sand(简称s),石子:stone(简称g)。
砂率SP= 砂的用量 S/(砂的用量 S+石子用量 G)×100% ,是质量比。
.例题某泥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为1::水灰,此为,实测混凝土的表观密度2410 kg/cm³,求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用量。
解:设水泥用量为m c,则有m s= mg= mw=,因为mc +ms+mg+mw=p,则有mc+++=2410 kg/ cm³,故水泥用量为mc=313kg砂子用量为ms==657kg石子用量为mg==1252kg水用量为mw= =188kg某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为1::,水灰比W/C=。
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T—坍落度,以mm计;K T——常数,由下表查得m wo=1/3(T+ K T)粉煤灰取代水泥百分率注:以32.5水泥配制成的混凝土取表中下限值;C20以上的混凝土宜采用Ⅰ、Ⅱ级粉煤灰;C15以下的素混凝土可采用Ⅲ级粉煤灰;超量系数表注:C25以上混凝土取下限,其他强度等级混凝土取上限。
C25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G315线察德公路B1标段工程中,其桥挖空桩基础工程为C25砼。
坍落度设计要求为90---110mm,水泥采用青海大通水泥二厂生产的强度等级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采用赛什克小圆山生产的最大粒径为31.5mm的碎石,混凝土用砂采用赛什克砂场生产的中砂,拌合用水采用当地饮用水初步计算配合比.1、确定试配强度f cu。
0=25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δ=5.0 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 cu。
k则:f CU。
k+1.645δ=30+1.645Χ5.0=33.23MPa2、确定水灰比W/Ca、计算水泥实际强度f ce所采用水泥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f ce暂时没有资料,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按常规取r c=1.13则f ce=1.13Χ42.5=48.025MPa因为本单位没有混凝土回归系数统计资料,其回归系数按表查取a a=0.46 a a=0.07W/C=(a a。
f ce)/(f cu)+a a。
0a b。
f ce)=(0.46Х48.025)÷(33.23+0.46Х0.07Х48.025)=0.64根据耐久性要求,取水灰比W/C=0.51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m wo=10/3x(0.1T+k)=10/3x(0.1x100+49.5)=198kg4、确定水泥用量m co根据确定的单位用水量m co和确定的水灰比W/C值,计算水泥用量m com co=m wo/W/C=198/0.51=388kg5、确定砂率值βs: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合的和易性,确定砂率为:βs=41% 6、计算碎石、砂材料用量(m so+m go)采用质量法:假定混凝土每1m3用量为2400kg则m so+m go=2400-m co-m wo=2400-388-198=1814KG 砂用量: mso=1814Χβs=1867Χ41%=744kg碎石用量: m go =1814-744=1070Kg7.确定基准配合比1.按计算配合比进行试拌,检验砼拌合物的坍落度及粘聚性、保水性均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C2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 设计要素1.设计依据(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3)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5);(4) 《设计施工图》;2.设计技术指标要求(1)设计强度等级C25;(2)设计坍落度120-160mm;3.配合比使用材料(1)水泥: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O42.5;(2)砂:宕昌县兴昌石料厂,细度模数宜大于2.5;(3)碎石:宕昌县兴昌石料厂,5-10mm,粒径不宜大于15mm;(4)速凝剂:广东红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速凝剂;(5)水:拌和水。
4.拟用工程部位隧道工程用喷射混凝土二.配合比设计过程1.确定基准配合比依据现行《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及设计文件的要求,湿法喷射水灰比宜不大于0.55,砂率宜为50%-60%,塌落度不宜小于10cm。
(1)计算试配强度f cu,o= f cu,k+1.645δ=25+1.645×5=33.2MPaf cu,o-混凝土配置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取设计强度等级(MPa);δ-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表一:标准差δ值(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值≤C20 C25~C45 C50~C55 δ 4.0 5.0 6.0 (2)计算水灰比W/B= a a×f b/(f cu,o+ a a a b f b)=(0.53×42.5×1.16)/(33.2+0.53×0.20×42.5×1.16)=0.68W/B-混凝土水胶比;a a,a b-回归系数;f b-胶凝材料28d抗压强度(MPa)。
表二:回归系数(a a、a b)取值表粗骨料种类碎石卵石a a0.53 0.49a b0.20 0.13(3)确定水灰比(水胶比)依据现行《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及设计文件的要求,水灰比宜不大于0.55 ,经试验水胶比选取0.48,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