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教案
九年级化学徐嘉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2)学会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的讲解、ppt演示与学生的探究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
(2)通过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初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量筒和滴管的使用
难点:量筒和滴管的使用
三、教学过程
三、板书设计
走进化学实验室
实验室安全规则
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
药品的取用量筒的使用
液体药品
胶头滴管的使用
四、教学反思
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通过老师的演示、学生的操作参与以及师生的双方讨论,使到学生能够真正的作为课堂上的一份子。
但是学生的积极性有待加强,初次接触操作较为复杂的量筒和滴管,需要教师的认真师范,学生反复练习才能完全掌握。
本节课有待加强的地方具体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内容较多,没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消化以及讨论,教学速度放慢一些;2、无板书,要把本节课的重点板书出来,做适当小结;3、注重讲练结合,当场进行有效巩固。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学案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和常见仪器知识点1: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1. 实验前,做好预习和实验准备工作,检查实验所需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全。
2. 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应先经教师允许。
绝对不允许随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3. 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不要把食物或饮料带进实验室,以免药品进入口中。
4. 取用药品遵守“三不”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品尝药品,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应用招气入鼻法)。
5. 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剩余药品既不放回原瓶,也不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6. 实验中必须保持肃静,不准大声喧哗,不得到处乱走。
7. 在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也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
向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
8. 使用浓酸、浓碱等强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等被腐蚀。
9. 实验完毕,必须洗净双手。
知识点2:实验室事故的处理进入化学实验室,要严格遵守操作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
万一发生意外时.不要惊慌,要立即采取恰当的处理方法。
1. 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
2. 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
3. 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处。
再抹上烫伤膏。
4. 受酸腐蚀而致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碳酸氢钠溶液(或肥皂水)洗,最后再用水冲洗。
如果酸液溅入眼内,用大量水冲洗后,送医院诊治。
5. 受碱腐蚀而致伤:先用大量水清洗,再用2%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
知识点3:化学危险品的图标自燃物品图标腐蚀品图标爆炸品图标有毒物品图标知识点4常用仪器名称和用途名称用途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索和教师的引导,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2)认识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3)认识药品放置的规范化。
2、过程与方法:(1)实验操作时能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2)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等方法,促使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2)能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3)主动参与、大胆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4、本课题用2课时完成。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认识仪器、了解实验室规则和探究教材中的实验[1—1]、[1—2]、[1—3]。
第二课时,学习物质的加热、试管的洗涤等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重、难点重点: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作训练,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难点: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安全教育。
教学准备l、将实验室规则印好,每位学生发一份;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影像资料;3、在实验教室准备好有关仪器、药品;4、在实验室仪器、设备、药品柜上贴上有关名称、性质和用途的标签以及安全图标。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一、参观实验室,认识仪器二、实验室规则三、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2.液体药品的取用:教后小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课时)板书设计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课时)四、物体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2、给物质加热五、仪器的洗涤 教后小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规则,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熟悉化学实验室的设施和规则,掌握基本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中的安全认识和技能。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室布局:准备进行展示的实验区域,包括常见药品、常见仪器、实验操作等。
2. 实验内容: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基础且安全的实验,如溶液配制、物质加热等。
3. 实验器械:准备试管、烧杯、酒精灯、天对等常用化学实验器械。
4. 规则提示:制定实验室应用规则,并在课前分发给学生,以便他们了解和恪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课题1和课题2所学知识,强调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思考:在化学实验室中,我们可以做哪些实验?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二)实验室规则讲解1. 讲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如禁止吸烟、禁止食物进入实验室等。
2. 强调学生在实验室中的行为规范,如正确应用实验器械、恪守实验步骤等。
3. 介绍实验室中的常见标识,如紧急出口、危险品存放处等。
(三)实验内容介绍1. 根据教学目标,介绍本节课学生需要完成的实验项目和目标。
2. 强调实验中的安全事项和操作要点,如正确应用化学药品、避免接触皮肤等。
3.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四)学生分组实验1. 分组: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组都有不同能力的学生。
2.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错误操作。
3. 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4. 评估: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实验进行总结评估,指出成功和不足的地方,鼓励学生改进和提高。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知识,掌握实验室安全规则和基本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如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操作步骤的规范等。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态度。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时的教学顺利进行,需要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和药品,如试管、滴管、量筒、药品柜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教学课件、安全手册等辅助教学资料,以及营造一个安全、整洁、有序的实验室环境。
此外,还需强调学生着装要求,确保其在进行实验时穿着符合安全规定的服装。
通过这种着装规定的实行,有助于实验室环境的安全与卫生。
在实验室中,学生必须穿着实验服,以防止化学物质溅到衣物上,同时也能保护学生免受热、冷、电等危险因素的伤害。
实验服应具有抗腐蚀性,可以避免学生在进行酸碱实验等时遭受到腐蚀。
同时,佩戴适当的鞋子也十分关键,通常要求鞋头能够封闭且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
这能保护学生的脚部不受到化学物质的直接接触,也能防止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
此外,实验室的整洁和秩序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实验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应保持清洁,以防止任何可能的污染源影响实验结果。
在每次实验后,学生都需要进行适当的清洁工作,包括清洁工作台面、清理用过的器材等。
只有当实验室环境整洁有序,学生才能更好地专注于实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因此,无论是从安全角度还是从实验效果的角度来看,实验室的着装要求和实验室环境的整洁有序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首先会以一段简短的视频或实验演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视频或实验将展示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安全措施以及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 1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方法理论→实践→归纳→探究→激趣等。
教具准备1.投影仪、录像资料。
2.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瓶、带导管的胶塞、量筒、水槽、烧杯、普通漏斗、滴瓶、三角架、蒸发皿、试管架、试管夹、试管刷、试管、锥形瓶、胶头滴管、药匙、坩埚钳。
3.碳酸钠固体、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我们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故学习化学就必须要走进化学实验室。
[板书]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讲解]化学实验室配备有化学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药品)。
(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图1—26、图1—27和图1—28)[师]大家实验台上放着的就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另外还有几种化学试剂分别是碳酸钠固体、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问]你能叫出这些仪器的名称吗?试一试![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实验台上的实验仪器(仪器种类如课本图1—27所示),并熟悉它们][过渡]当我们要在化学实验室做实验时,首先要熟悉实验室规则。
听课记录: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化学药品的取用》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实验室中安全取用药品的基本方法和规范,了解不同种类化学药品的存储要求。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取用药品的操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小组讨论,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
导入教师行为:•教师手持几种常见的化学药品(如固体药品、液体药品)展示给学生看,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在化学实验室中,我们应该如何安全地取用它们呢?”•接着,教师简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特别是药品取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教师手中的化学药品,并尝试回答教师的问题。
•聆听教师的讲解,对实验室安全产生重视。
过程点评:•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后续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强调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为学生学习药品取用规范树立了正确的观念。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讲解示范:教师详细讲解固体药品(如块状、粉末状)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包括使用工具(如药匙、镊子、胶头滴管等)、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模拟操作:教师演示正确的取用药品过程,并强调每个步骤中的安全要点。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套模拟实验器材和“安全”的模拟药品(如用水代替化学药品),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模拟操作练习。
•巡回指导: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解答学生的疑问。
•讨论总结:练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取用药品的心得体会,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学生活动:•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理解药品取用的基本方法和规范。
•在小组内积极参与模拟操作练习,注意安全和规范。
•在讨论环节中,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过程点评:•通过讲解示范和模拟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直观地学习了药品取用的基本方法和规范。
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1.能知道化学实验室是实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准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能初步理解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
3.能知道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4.能实行药品的取用的基本操作。
5.结合具体实验练习基本操作,通过讨论或探究,自己总结某些实验操作要点。
【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操作的注意事项。
2.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及边讲解边示范边实验【实验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粉末、盐酸、澄清的石灰水、酚酞试液【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药匙、量筒、滴瓶、滴管、细口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预习案交流与讨论。
三、课内探究活动【情境导入】【投影】化学实验室的图片【过渡】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就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因为这是你实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探索新知】一、学生实验要求【教师讲解】学生实验要求1.复习、预习,阅读实验说明,理解实验目的,明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实验时,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桌上实验用品应摆放整齐有序。
做实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实行。
注意安全,并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3.实验完毕,认真写出实验报告。
(介绍实验报告册的格式)4.实验完毕,拆开实验装置,把仪器中废弃的物质倒入废液缸,把需要回收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然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
经老师检查、认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教师展示常用仪器,逐一介绍其名称、性能、用途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探究1——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18页“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小组讨论】(1)取用药品时,应注意的哪“三不”?(2)节约药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姓名: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是获得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
一.基础训练
1.在实验室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用于盛放化学药品的是;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是;用来蒸发溶液的仪器是。
2.取有粉末固体可用或。
先将试管放,然后将试管缓缓直立起来,取块状固体时,常使用
夹取,先将其放在略倾斜的试管口,使其落到试管底部,以免。
3.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时,先在两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的纸,称量物放在盘,砝码放在盘。
4.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保持水平。
5.在实验室使用药品时,要做到“三不原则”是、、。
6.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既不要,也不要,更不能,
要放入。
7.在实验桌上,易燃.易爆药品与的物质分开放置,并远离。
二.巩固评价
()1.下列仪器中不能用来做化学反应的仪器的是
A.试管B.量筒C.烧瓶D.锥形瓶
()2.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
A.试管口B.中下部C.中上部D.正中间
()3.某学生使用天平时,将砝码放在左盘,称量物放在右盘,称量结果为10.6g(1g以下用的是游码)。
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应是
A.10g B.11.2g C.9.4g D.10.6g
()4.取用8ml 液体,应选用
A.100ml量筒B.50ml量筒C.10ml量筒D.5ml量筒
()5.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着火,应立即用
A.用水冲洗B.用扇子扇灭C.湿抹布盖灭D.撒沙土扑灭
()6.下列药品取用不正确的是
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该用药匙或纸槽
B.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回收,并放入原试剂瓶中
C.块状固体,应该用镊子
D.不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7.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用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放在左盘
B.用量筒量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可不接触
D.用嘴吹灭酒精灯
()8.下面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酒精灯不用时,不用盖上灯帽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取5ml左右,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B.用托盘天平称量15.5gNaCl固体时,左盘放15g砝码,游码调至0.5g处
C.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不能浪费
D.石灰石在量筒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0.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将滴管伸入试管中
B.取一只湿热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成
C.用量筒量取7mL液体时,最好选用l0mL量筒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底部要与酒精灯灯芯接触
()11.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点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实际该学生倾出液体的体积是多少mL?
A.9 B.大于9 C.小于9 D.无法判断
12.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
13.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绝对禁止以免失火。
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灭,不可。
14.如下图所示,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标号填在横线上:
A B C D E F G
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 F________G_______
(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
(2)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
(3)蒸发溶液时,需要用。
(4)配制溶液,溶解一定量的溶质时,需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