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形态与结构(2010-3-2)
- 格式:ppt
- 大小:9.13 MB
- 文档页数:77
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用光学显微镜或者电子显微镜放大后才能看得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形态结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及遗传变异等具有多样性,因此微生物种类繁多,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存在于土壤、空气、江河、湖泊,存在于动物与人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内,如消化道、呼吸道等。
根据微生物的结构特点、遗传特性及分化组成可分为三大类。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rokaryote)此类微生物细胞分化低,仅有染色质组成的拟核,无核仁和核膜。
细胞质内除有核糖体外,无其它细胞器。
这类微生物按伯杰(Bergey)分类包括真细菌(eubacterium)和古细菌(archaebacterium)。
古细菌至今未发现有致病性的,因此与医学有关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均属真细菌,包括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和放线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eukaryote)这类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仁、核膜和染色体,胞浆内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可行有丝分裂。
包括真菌、藻类及原生动物,与医学有关的是真菌(fungus)。
非细胞型微生物这类微生物无细胞结构,仅由一种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缺乏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virus)属此类微生物。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是有益的,它们在自然界的氮、碳、硫等循环和构成生物生态环境中是必需的,对生物的繁衍及食物链的形成,微生物均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在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已被广泛应用。
在农业方面,利用微生物生产细菌肥料、转基因农作物及生物杀虫剂等。
在工业方面,利用微生物发酵工程进行食品加工、酒类食醋和酱油等的酿造、抗生素生产,以及在制革、石油勘探、废物处理等生产过程中无不应用微生物。
另外,在近年发展的基因工程领域微生物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基因重组中,细菌的质粒、噬菌体、病毒均作为载体被广泛使用;大肠埃希菌、酵母菌等是最常用的基因工程菌。
1、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肉眼观察到的是()(2018年真题)(2.0)A、菌体形态B、菌体大小C、菌体排列D、细菌群体E、菌体结构正确答案: D2、存在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2.0)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自身抗原D、异嗜性抗原E、进化抗原正确答案: D3、属于典型的细胞毒型(Ⅱ型)变态反应是(2.0)A、血清病B、结核菌素肉芽肿C、青霉素过敏反应D、新生仔畜溶血性贫血E、自身免疫复合物正确答案: D4、下列关于病原菌侵袭的主要方式中错误的是()(2.0)A、细菌的吸附力B、抗吞噬和定居C、促进扩散和转移D、减弱分泌与融合正确答案: D5、参与补体结合反应的抗体称为补体结合抗体,补体结合抗体主要是(2.0)A、 IgA、IgDB、 IgG、IgDC、 IgE、IgAD、 IgG、IgME、 IgM、IgD正确答案: D6、对炭疽杆菌最易感的动物是()。
(2015年真题)(2.0)A、猪B、牛C、犬D、鸡E、貂正确答案: B7、益生元有()作用(2.0)A、促进消化B、增长体重C、促进菌群D、致病正确答案: A8、属于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是()(2.0)A、酸类B、毒素C、色素D、维生素正确答案: A9、确定某种动物疫病封锁期长短的重要依据是()。
(2009年真题)(2.0)A、最长潜伏期B、最短潜伏期C、平均潜伏期D、传染期E、转归期正确答案: A10、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是()。
(2018年真题(2.0)A、单核 -巨核细胞B、中性粒细胞C、 NK 细胞D、 B细胞E、 T细胞正确答案: D11、细菌移植左手持菌种管,全程在______附近操作()(2.0)A、 75%酒精B、温箱C、酒精灯D、通风处正确答案: C12、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2.0)A、衣原体B、立克次体C、支原体D、病毒正确答案: C13、当细菌死亡裂解后才能游离出来的物质是(2.0)A、色素B、内毒素C、外毒素D、链激酶正确答案: B14、最适于对混合抗原组分进行鉴定的方法是()。
植物病原微⽣物1 植物病原物定义植物病原物,⼜叫植物病原菌或病原微⽣物,是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类病毒等在内,经传播侵⼊植物后能引起疾病的传染性微⽣物或⽣物性病原媒介。
植物病原物常能⼲扰植物正常的⽣理⽣化功能,并使植物在⽣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引起植物病害,危害植物健康,影响作物产量。
2 与植物的关系植物病原物侵害的对象是植物,绝⼤多数病原物与植物之间都是⼀种寄⽣关系[2]。
⼀种⽣物从其他⽣物体内获取养分的能⼒称为寄⽣性(parasitism),这种⽣物被称为寄⽣物(parasite),被寄⽣的植物称为寄主(host)< data-bigsrc='https:///app/a/200698/2048_1536_20200225151207-1315850408.png' data-loaded='true' data-observer='true' data-src='https:///app/a/200698/2048_1536_20200225151207-1315850408.png' style='color: inherit;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position: 50% 50%;background-size: contain; display: block;width: 232px;height: 174px;background-color: rgb(249, 250, 251);background-image:url('https:///mmbiz_png/y9qN1iauRKicUyIyibCvtniaMeLXYLdVgZEWvpTRGc4coicE6UCowicXFA2R8jnv9QCAPStib6YoCNgcQelmGA2iakl4Sw/640? wx_fmt=png');' title='点击查看⼤图'>⽟⽶叶⽚锈病受害状⼀般将寄⽣物分为两类,即活体营养⽣物(biotroph)和死体营养⽣物(necrotroph)。
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得比较把细菌采用龙胆紫染色,涂碘加强染色。
然后用酒精脱色,革兰氏阳性菌不会被脱色呈现紫色,革兰氏阴性菌会被脱色呈现红色、在治疗上,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都对青霉素敏感;而革兰氏阴性菌则对青霉素不敏感,而对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
革兰氏染色法得意义就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得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
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
常见得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链球菌(Streptococcus)、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常见得革兰氏阴性菌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及霍乱弧菌等。
1、阳性得肽聚糖厚,阴性得肽聚糖薄,如下图:2、阳性菌有磷壁酸,阴性菌没有。
磷壁酸如下图:3.阳性菌无外膜,阴性菌有外膜,其图如下:1884年革兰氏染色法被发明,用于细菌得形态观察与分类,根据革兰氏染色反应得基本特征,细菌可以主要分为两大类:G阳性(G+)与G阴性(G-)。
前者经过染色后细菌细胞仍然保留初染结晶紫得蓝紫色,后者经过染色后细菌细胞则先脱去了初染结晶紫得颜色,带上了复杂蕃红或沙黄得红色。
本文将从细胞形态与结构,生理特性以及在生产生活中不同得运用这三个方面,来对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进行进一步比较。
一、细胞形态与结构细胞得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与原生质体两部分、原生质体位于细胞壁内,包括细胞膜(细胞质膜)、细胞质、核质与内含物、另外细胞还含有有些特殊结构,主要有荚膜、芽孢、鞭毛与菌毛等4种。
由于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在结构上得差别主要在于细胞壁,故本文就细胞壁与非细胞壁结构两部分来进行集中比较、1.细胞壁革兰氏染色得机理主要就是抓住了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在细胞壁得结构与组成上得不同,具体比较见下表:性多糖构成,细胞表面整体带负电得部分原因就就是因为磷酸壁带负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2010-06-04 20:52 1.细菌的基本形态包括球形,杆形,螺形。
2.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现象有混浊状态,沉淀生长,膜状生长。
3.紫外线穿透力弱,故只适用于物体的表面和空气的消毒。
4.决定细菌致病性因素有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门户。
5.免疫球蛋白是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借二硫键连接起来的对分子结构。
6.Ig的Fab段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Fc段功能有激活补体,结合细胞,通过胎盘和粘膜的功能。
7.人类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分别是IgG,IgM,IgA,IgD,IgE。
8.sIgA是血清型单体IgA通过连接链相连接,再加上一个分泌片组成。
9.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
10.骨髓和胸腺是人类T细胞和B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淋巴结和脾脏是人类T细胞和B细胞定居,增殖,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11.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活化增殖和分化,从而表现出免疫活性,称这两种细胞为免疫活性细胞。
12.NK细胞表面有IgG的Fc受体,它的杀伤作用因依赖抗体为桥梁,故称为ADCC作用。
13.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可分为感应,反应,效应三个阶段。
14.体液免疫是B淋巴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
15.初次应答抗体产生的规律是:潜伏期长,抗体含量少,持续时间短。
先产生IgM抗体,后产生IgG抗体。
16.细胞免疫指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过程。
其效应阶段包括Tc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和Th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产生的炎症反应。
17.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由屏障结构,吞噬细胞,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三部分组成。
18.屏障结构由皮肤黏膜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胎盘屏障三部分组成。
19.正常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主要有补体,干扰素,溶菌酶。
20.补体的调理作用指吸附于细菌表面的微生物与吞噬细胞表面的吞噬细胞受体的结合,促进吞噬作用。
21.根据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超敏反应分型为I型超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III型超敏反应,IV型超敏反应。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一)2018-201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一)一、选择题1.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2.下列动物中,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的是()A.水螅B.涡虫C.蛔虫D.蚯蚓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螅的内胚层和外胚层都有刺细胞,但外胚层刺细胞最多B.蛔虫的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C.软体动物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D.华支睾吸虫、绦虫、血吸虫、蛔虫都是寄生虫4.下列关于环节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B.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C.身材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体外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提高了运动能力5.蝗虫是比较常见的昆虫,它危害玉米、高粱和水稻等多种农作物,是有名的农业害虫.蝗虫的呼吸是靠()A.气管B.肺C.体表D.头部6.以下哪项不是蜥蜴具有的特征()A.卵生B.肺呼吸C.体表被毛D.具角质鳞片7.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A.蜘蛛B.蜥蜴C.眼镜蛇D.青蛙8.今年我市渔民从陆地中捕捉一体型较大的脊椎动物,该动物具有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和卵生等特点,在生物分类上它属于()A.哺乳类B.爬行类C.两栖类D.鱼类9.以下关于动物形状结构特点与功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兔的牙齿有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B.蜥蜴的头部背面有颈,头能够灵活转动,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C.鱼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益于鱼在水中呼吸D.家鸽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10.下列是关于鸟各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B.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C.家鸽有坚硬角质喙,与飞行相适应D.胸肌发财,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11.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瑞物“XXX”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大熊猫具有的主要特征是()A.体表被覆羽毛B.用鳃呼吸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仅靠运动系统完成B.屈肘时只有肱二头肌收缩C.一组骨骼肌两端附着在一块骨上D.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13.以下内容不属于细菌菌落特征的是()A.菌落比较小B.表面光滑、粘稠C.褐色D.粗拙干燥C.胎生和哺乳D.体温不恒定14.人的脚指之间经常发生奇痒,以至发生溃烂,有大概感染了()A.寄生虫B.真菌C.细菌D.病毒15.以下有关食品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蘑菇晒干后保存B.鲜肉加盐腌制后保存C.鸡蛋煮熟后保存D.果脯罐头密封后保存16.使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使牛奶变成酸奶都要利用()A.乳酸菌B.酵母菌C.醋酸菌D.酒曲17.下列哪项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D.以上都是18.下列哪项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A.根、茎、叶B.花、叶C.茎、叶D.花、果实、种子19.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A.鲨鱼B.虾C.海蜇D.螃蟹20.能判断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分类单位是()A.界B.目C.科D.种二、识图题(共30分)21.(8分)如图为真菌和细菌在天然界物质循环中的感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物质A所代表的物质名称是.A、水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C、有机物D、无机盐和水(2)(填图中笔墨)能够把动植物尸体分解为二氧化碳、无机盐和水,这些物质又被(填图中笔墨)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假如没有(填图中笔墨),动植物的尸体就会堆积如山.(3)以下各项属于生物丙在天然界中的感化的是.A、作为分解者介入物质循环B、维持生态平衡C、进行光合感化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D、使土壤变肥沃(4)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的生物是.A、生物甲B、生物乙C、生物丙D、物质A(5)能与动植物共生的生物是.A、生物丙B、生物乙和生物丙C、生物甲和生物丙D、生物甲.22.(7分)如图是几种病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和已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中A、B、C都是由①和②两部分构成,①是外壳,②是.(2)图中A属于三类病毒中的植物病毒,B属于病毒,C属于病毒.(3)病毒的繁殖方式是:病毒只能寄生在里,靠自己的,利用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23.(6分)如图为细菌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和已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中A所指的结构是集中的区域.(2)图中F的结构名称是.(3)细菌没有,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4)细菌的生殖方式是.(5)窥察图可知,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6)当C所指的结构增厚时,细菌能够形成(选填:胞子/芽孢),它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制能力.24.(5分)如图是青霉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和已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中①的结构名称是.A、种子B、直立菌丝C、孢子D、营养菌丝(2)下列不属于青霉细胞结构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叶绿体(3)深入营养物质的内部,能够从中吸收有机物的是.A、①B、②C、③D、②和③(4)青霉的繁殖方式是.(5)青霉属于真核生物,原因是青霉的细胞里有.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25.(4分)下面的资料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部分生物类群数据,根据资料回答有关问题类群鸟爬虫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我国种数天下种数12443762200﹣2600约24087306300﹣850﹣940百分比%14.255.972226.7材料:据专家评估,由于人类的活动,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自然淘汰高达1000倍的速度灭绝.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国际组织确定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同时,XXX确定2010年为“XXX世界生物多样性年”,其目的是引起人们关注生态,关注物种,关注生物资源.(1)阐发资料可知,生物多样性不仅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的多样性和的多样性.(2)在如表中,我国生物的物种数在天下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的是.(3)“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天然淘汰高达1000倍的速度灭尽”,由此,我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用的步伐是建立.参考答案与试题剖析一、选择题1.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A.身材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B.身材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C.身材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D.身材呈圆筒形,身材分节【考点】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阐发】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解答】解: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它们的身材呈辐射对称,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旧从口排出,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故选:A【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腔肠动物的特征.2.以下动物中,身材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的是()A.水螅B.涡虫C.蛔虫D.蚯蚓【考点】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干系.【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辐射对称,扁形动物是两侧对称,分析解答.【解答】解:A、水螅是腔肠动物,它们的身体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A错误;B、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有口无肛门.涡虫属于扁形动物,B正确;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门: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D、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D错误.故选:B【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其它动物的主要特征也要主要了解.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水螅的内胚层和外胚层都有刺细胞,但外胚层刺细胞最多B.蛔虫的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财C.软体动物的身材表面有外套膜D.华支睾吸虫、绦虫、血吸虫、蛔虫都是寄生虫【考点】动物的分类.【分析】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万多种;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蛔虫的消化道简单,靠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物生活;蛔虫体表有角质层可以防止被寄主的消化液侵蚀;蛔虫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线形动物门,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前者如醋线虫,后者如钩虫、蛲虫、蛔虫、丝虫、鞭虫、旋毛虫等.绦虫是扁形动物寄生.【解答】解:A、水螅的内胚层细胞主要与消化有关,外胚层上有神经系统和刺细胞,刺细胞主要分布在触手和口的周围,内胚层没有刺细胞.A错误;B、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营养物质主要是寄生动物体内的消化的食物,所以蛔虫的消化道简单;蛔虫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B正确;C、软体动物身材柔软,体外有外套膜,C精确D、华支睾吸虫、绦虫、钩虫、血吸虫、蛔虫、绕虫都是寄生虫.D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的枢纽是牢固把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实践问题.4.以下关于环节动物特征的叙述,精确的是()A.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感化B.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C.身材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体外D.身材和附肢都分节,提高了运动能力【考点】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分析】环节动物主要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用刚毛辅助运动,靠体壁进行呼吸,分析作答.【解答】解:A、环节动物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环节动物体表具有保护作用的角质层是透水的,A错误.B、环节动物的身材由很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佐运动,B精确.C、环节动物的身体有口有肛门,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C错误.D、身材和附肢都分节,是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D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5.蝗虫是比较常见的昆虫,它危害玉米、高粱和水稻等多种农作物,是有名的农业害虫.蝗虫的呼吸是靠()A.气管B.肺C.体表D.头部【考点】节肢动物蝗虫的主要特征.【阐发】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身材的流派.【解答】解:气门位于蝗虫的胸腹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个体节腹部的两侧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一再分支,末了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蝗虫的呼吸是靠气管.故选:A.【点评】昆虫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气管,而不是气门.6.以下哪项不是蜥蜴具有的特征()A.卵生B.肺呼吸C.体表被毛D.具角质鳞片【考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阐发】爬虫类的主要特征:体表掩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要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由于产的卵是带有硬壳的羊膜卵,爬虫类的生殖发育都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蜥蜴属于爬行动物,其特点是体表覆盖着鳞片,心脏两心房一心室,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卵生;而体表被毛是哺乳动物的特征,因此不是蜥蜴具有的特征.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爬行动物的特点.7.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A.蜘蛛B.蜥蜴C.眼镜蛇D.青蛙【考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阐发】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佐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解答】解:A、蜘蛛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属于节肢动物.BC、蜥蜴、眼镜蛇完全用肺呼吸,都属于爬行动物,不是两栖动物.D、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的枢纽是熟记两栖动物的特征.8.今年我市渔民从陆地中捕捉一体型较大的脊椎动物,该动物具有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和卵生等特点,在生物分类上它属于()A.哺乳类B.爬行类C.两栖类D.鱼类【考点】鱼类的主要特征.【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解答】解:捕获的一体型较大的脊椎动物,该动物具有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和卵生等特点;此特点具备鱼类的特征,因此应属鱼类.故选:D【点评】关键知道鱼类的主要特征,即: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和卵生.9.以下关于动物形状结构特点与功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兔的牙齿有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B.蜥蜴的头部背面有颈,头能够灵活转动,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C.鱼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益于鱼在水中呼吸D.家鸽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考点】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鱼类的主要特征;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分析】(1)兔属于哺乳动物,与其草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有: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盲肠发达.(2)根据爬行动物的身体结构分析;蜥蜴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3)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解答】解:A、兔属于草食性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臼齿,盲肠发达,与其吃植物的性相适应,正确.B、爬虫类的头部背面有颈,因此它的头部能够灵活的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精确.C、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内含有丰富的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正确.D、家鸽属于鸟类,是恒温动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体温,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10.下列是关于鸟各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B.身材呈流线型,能够减少飞行时的阻力C.家鸽有坚硬角质喙,与飞行相适应D.胸肌发财,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考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阐发】多半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家鸽前肢变成翼,有大型是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材呈流线型,能够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食量大,直肠很短,粪便能够随时排出体外,能减轻体重;有龙骨突,胸肌发财,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家鸽的体内有气囊,辅佐肺完成双重呼吸,能够供给足够的氧气.【解答】解:A、前肢变成翼,有大型是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正确.B、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正确.C、家鸽有坚硬角质喙,与飞行生活无关,错误.D、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正确.故选:C【点评】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理解和掌握.11.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大熊猫具有的主要特征是()A.体表被覆羽毛B.用鳃呼吸【考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熊猫具有的主要特征,可以从哺乳动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解答】解: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特征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哺乳动物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的枢纽是知道哺乳动物的特征.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仅靠运动系统完成B.屈肘时只要肱二头肌缩短C.一组骨骼肌两端附着在一块骨上D.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考点】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干系.【阐发】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能活动的骨连接叫枢纽.阐发解答.【解答】解:A、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治.它需要能量的供给,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错误.B、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错误.C、一组骨骼肌两端附着在两块分歧的骨上,错误.C.胎生和哺乳D.体温不恒定D、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正确.故选:D【点评】完成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运动系统来完成,除此之外,还需要能量,也要用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13.下列内容不属于细菌菌落特征的是()A.菌落比较小B.表面光滑、粘稠C.褐色D.粗糙干燥【考点】细菌和真菌的漫衍.【阐发】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区别.解答时能够从细菌、真菌菌落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形状: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从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可见,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的枢纽是熟记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特点.14.人的脚趾之间经常发生奇痒,甚至发生溃烂,有可能感染了()A.寄生虫B.真菌C.细菌D.病毒【考点】真菌在天然界中的感化及其与人类的干系.【分析】有的真菌等微生物寄生在生物体内,使生物患病,据此答题.【解答】解:有分析可知,有的真菌等微生物寄生在生物体内,从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并使生物患病.如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肤上,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使人患臂癣、足癣等皮肤病.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关键点:臂癣、足癣等皮肤病是由真菌引起的.15.以下有关食品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蘑菇晒干后保存B.鲜肉加盐腌制后保存C.鸡蛋煮熟后保存D.果脯罐头密封后保存【考点】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溶菌酶等.【解答】解:A、蘑菇晒干后保存,正确;B、鲜肉加盐腌制后保存,正确;C、鸡蛋煮熟后容易使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因此鸡蛋煮熟后保存更容易变质,错误;D、果脯罐头密封后保存,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保存食品的原理,掌握常见的食品保存的方法.16.使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使牛奶变成酸奶都要利用()A.乳酸菌B.酵母菌C.醋酸菌D.酒曲【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阐发】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据此解答.【解答】解: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酸奶和泡菜都要用到乳酸菌.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插手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本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制作泡菜时也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还不破坏菜的品质.可见A吻合题意.故选:A【点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把握,并能用以实践的生活中.17.以下哪项是动物在天然界中的感化()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侧重要感化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D.以上都是【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解答】解:一、维持生态平衡: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各种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生物种类消失都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活,并且破坏生态平衡.二、动物与植物的关系: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植物可以为各种动物制造营养物质,并提供。
2010-2023历年江苏南京高淳区初二上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生物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水杉和珙桐都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下列不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 A.都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B.根、茎、叶都很发达C.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D.受精过程都不需要水2.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脑容量不断增加. ()3.蝴蝶、鼠妇、蚂蚁和蜘蛛都是自然界常见的昆虫。
()4.人类饲养家禽、家畜和种植农作物,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A.直接价值B.潜在价值C.间接价值D.经济价值5.达尔文环球航行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某岛屿时,发现这里仙人掌非常丰富,地雀的喙也与其他岛屿地雀的喙不同,大多为尖而长(如图).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繁殖能力强B.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凶猛C.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高等D.喙尖而长的地雀更适应在仙人掌丰富的岛屿生存6.(4分)现代地球上生活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来的.科学家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进化树”(如右下图所示)形象而简明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请据图回答:⑴进化树中鲫鱼及其以上树枝上所注明的动物,它们共同的特征是身体背部 .⑵标号②代表的动物,属于动物.⑶进化树上标出的最高等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 .⑷观察进化树,得出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丹顶鹤由扬子鳄直接进化而来B.珙桐与桫椤的亲缘关系较海带近C.标号③代表的植物,其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D.最早出现的动物是原始单细胞动物7.配伍题:(请将左侧内容与右侧内容进行合理的配伍,在括号内填上相应字母,每小题1分,共5分)【小题1】水杉()A.体内有气道,适于生活在水多的环境中【小题2】金花茶()B.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子植物【小题3】水稻() C.种子没有果皮的包被【小题4】荷叶铁线蕨()D.种子有果皮包被,子叶储存营养,常见农作物【小题5】花生()E.生殖离不开水8.在下列选项中,均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类动物是( )A.大熊猫扬子鳄白鳍豚B.绿海龟藏羚羊金丝猴C.大鲵东北虎中华鲟D.白鳍豚金丝猴大熊猫9.下列是一些引起人患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其中消化道有口有肛门的是( )A.肝片吸虫B.华支睾吸虫C.蛔虫D.猪带绦虫10.种,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可以生活在各种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人体等。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对其功能和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球菌是一类呈球形或椭圆形的细菌,其直径一般在0.5-1微米之间。
球菌通常以单个或成对形式存在,也可以排列成串状。
最典型的球菌是链球菌(Streptococcus),其细胞形态呈长链状。
杆菌是一类呈柱状的细菌,其长度一般在1-10微米之间,直径较小。
杆菌通常是单个存在,也可以成对或成链状排列。
最典型的杆菌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其细胞形态呈长圆柱状。
螺旋菌是一类呈螺旋状的细菌,其长度一般在2-20微米之间,直径较小。
螺旋菌可以有不同的螺旋度和曲率,可以呈螺旋形、螺旋波形或螺旋螺旋形。
最典型的螺旋菌是鞭毛螺旋菌(Spirochaete),其细胞形态呈长螺旋状。
弯曲菌是一类呈弯曲状的细菌,其长度一般在1-5微米之间,直径较小。
弯曲菌可以有不同的弯曲度和曲率,可以呈C形、S形或其他曲线形状。
最典型的弯曲菌是弯曲菌属(Vibrio),其细胞形态呈弯曲状。
除了形态的差异,不同细菌还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
细菌通常由细胞壁、细胞膜、质粒、核酸、核糖体等组成。
细胞壁是细菌的外层保护结构,它可以提供细菌形态的稳定性并保护细菌免受环境的侵害。
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和称为三肽的聚肽链组成,这些结构决定了细菌的染色性质。
根据细菌细胞壁的组成,细菌可以被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较厚,革兰氏染色后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革兰氏染色后呈粉红色。
细胞膜是细菌的内层保护结构,它由脂质双层组成,其中包括磷脂、蛋白质和其他小分子。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同时还起着维持细菌内外环境平衡的作用。
质粒是细菌细胞内的一种环状DNA,它可以独立复制和传递,并携带一些细菌的重要基因。
二 O 一九 学年第二学期 药品微生物检测技术 》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本试卷适用班级: 拟卷教师: 考试时间: 90 分钟)考生班级 姓名 学号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1. 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 A.细菌 B.病毒 C.支原体2. 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核质3. 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标准是( ) A. 荚膜B.鞭毛C.菌毛4. 酒精消毒最适宜的浓度是( ) A. 50%B.60%C.75%5. 玻璃器皿、瓷器、药粉等灭菌常采用 ( ) A. 煮沸消毒法B. 高压灭菌法C. 干烤法7. 加压蒸汽灭菌的温度要求达到( ) A. 110℃B. 115℃C. 121℃8. 烘烤灭菌的温度应达到( ) A. 150℃B. 160℃C. 180℃9. 有致病作用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 ) A. 色素 B. 维生素 C. 热原质6. 卡介苗是根据哪项变异原理制备的( ) A.形态变异 B. 毒力变异 C. 耐药性变异 D.衣原体D.荚膜D. 芽孢D. 100%D. 滤菌器过滤D. 菌落变异D. 100℃D. 121℃D. 抗毒素10. 病毒的结构不包括( ) A. 核质B. 核心C. 衣壳11. 脊髓灰质炎病毒侵人机体的途径是( ) A.呼吸道B.消化道C.伤口12. 下列关于药物微生物限度检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微生物限度检测是指细菌、真菌总数检测和控制菌检查 B. 微生物限度检测是指细菌总数检查和控制菌检查 C. 微生物限度检测是指细菌、真菌总数和无菌检测 D. 微生物限度检测是指无菌检测和控制菌检查13. 2010 年版《中国药典》 规定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中, 试验组的各菌回收率不得低于 ( )14, 疫苗等生物制品的原料药一般采取哪种方法进行消毒灭菌(15. 药物细菌总数检查培养温度和时间分别是16. 微生物限度检查用于培养真菌的培养基是 B. 玫现红钠琼脂培养基17. 真空冷冻干燥法不适宜保藏( ) A. 细菌B.恙螨C.粉螨D. 疥螨18. 中药材的螨污染中,以哪种螨虫污染为主( ) A. 尘螨B. 病毒C. 粉端19. 病原体在传播时,形态和数量都不发生变化的传播方式称为20. 无菌检查用的滤膜孔径不大于( )、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1. 质粒2. 消毒3. 菌落4. 物料管理D. 包膜D. 性接触A. 50%B. 70%C. 100%D. 200%A. 烘烤法B. 滤过法C.高压蒸汽法D. 流通蒸汽法A. 37℃, 1dB. 37℃, 3dC. 30'℃ ~35℃ , 2dD. 30~35℃, 3dA. 沙堡琼脂培养基 C.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D. 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A. 机械性传播B. 生物性传播C. 非传染性传播D. 传染性传播A. 0. 45umB. 0. 40umC. 0. 55umD. 0. 35um5. 无菌检测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30 分)1. 细菌的基本形态分为、、。
1. 掌握芽孢染色的原理和方法。
2. 观察和区分芽孢与菌体的形态结构。
3. 理解芽孢在细菌生存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芽孢是细菌在恶劣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殊休眠体,具有厚而致密的壁,通透性低,对高温、冷冻、射线、干燥、化学药品和染料等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因此,在常规染色方法中,芽孢不易着色或仅显淡色。
芽孢染色法利用芽孢与菌体对染料的亲和力不同,采用特殊染色方法,使芽孢和菌体呈现不同的颜色,便于区分。
三、实验材料1. 菌种:枯草芽孢杆菌2. 染料:孔雀绿染液、番红染液、复染液(如石炭酸复红液和吕氏美蓝液)3. 仪器:显微镜、载波片、接种环、酒精灯、滴管等四、实验步骤1. 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培养24小时。
2. 将培养好的菌落挑取少许,制作成涂片。
3. 将涂片用火焰固定。
4. 将涂片滴加孔雀绿染液,染色5-10分钟。
5. 水洗涂片,去除多余的染料。
6. 将涂片滴加番红染液,复染1-2分钟。
7. 水洗涂片,去除多余的染料。
8. 将涂片滴加复染液,染色1-2分钟。
9. 水洗涂片,去除多余的染料。
10. 将涂片晾干,用显微镜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体呈红色,芽孢呈绿色。
芽孢直径大于菌体,位于菌体中央,极端或次极端,使菌体膨大呈梭状。
六、实验分析1. 芽孢染色法是一种特殊的染色方法,可以有效地观察和区分芽孢与菌体的形态结构。
2. 芽孢是细菌在恶劣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殊休眠体,具有厚而致密的壁,对各种不利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3. 芽孢在细菌的生存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保护细菌度过恶劣环境。
七、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染色时间和染液浓度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芽孢染色法可以应用于多种细菌的芽孢观察,如枯草芽孢杆菌、梭菌等。
3. 芽孢染色法是一种基础实验技术,对于微生物学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芽孢染色的原理和方法,观察了芽孢与菌体的形态结构,了解了芽孢在细菌生存过程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