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鱼粉替代物对欧洲鳗鲡生长性能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30.99 KB
- 文档页数:4
几种鱼粉替代物
佚名
【期刊名称】《《北方牧业》》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鱼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有效营养成分丰富。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鱼粉供需日趋紧张且价格昂贵。
经实践证明,不用鱼粉也同样可使畜禽获得与使用鱼粉相似的生产效果。
下面简述几种鱼粉代替物及其用法。
【总页数】1页(P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3.32
【相关文献】
1.鱼粉替代物与无鱼粉饲料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J], 武振久;刘中田
2.无鱼粉日粮替代鱼粉日粮喂鸡的几种方法 [J], 王金宝
3.酵母培养物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r 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 [J], 桂良超;章双;麦浩彬;迟淑艳;周文豪;李永娟;谭北平;董晓慧;杨奇慧;刘泓宇
4.比较几种鱼粉替代原料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J], 刘化伟;李玉侠;王思宇;张晓杰
5.酵母培养物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J], 卞宇豪;许晓莹;段志鹏;孙中超;刘江英;李小勤;冷向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公子小丑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体色的影响LI Xiang;XU Guohui;JIANG Guangpeng;ZHOU Shun【摘要】以初始体质量为0.70±0.04 g的公子小丑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南极磷虾粉分别替代饲料中0%、30%、60%和90%的鱼粉,配制四种等氮等能饲料(对照组S0、S30、S60和S90),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开展50 d的投喂实验,研究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公子小丑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体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公子小丑鱼的质量增加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30%替代组显著高于其他组.饲料系数FCE在不同处理组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南极磷虾粉替代30%鱼粉组的小丑鱼饲料系数最低.基于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的二次回归模型计算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的最佳比例为40.24%00~41.77%.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投喂公子小丑鱼后,其头部、背部和尾部橘黄色斑块的颜色亮度L*、a*和b*色度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说明南极磷虾粉增强了小丑鱼的色彩饱和度,起到了着色作用.【期刊名称】《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36)003【总页数】5页(P213-217)【关键词】南极磷虾粉;公子小丑鱼;生长表现;饲料系数;色空间【作者】LI Xiang;XU Guohui;JIANG Guangpeng;ZHOU Shun【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59.9公子小丑鱼属于雀鲷科、海葵鱼亚科,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海、菲律宾以及西太平洋礁岩海域[1]。
因其美丽的色彩,温和的性情,以及活泼易饲养的特性,成为很多观赏鱼爱好者的首选品种[2]。
目前,公子小丑鱼饲养过程中以投喂丰年虾、海藻、切碎的鱼肉和颗粒饲料等为主[3]。
然而,公子小丑鱼对鲜活饵料的利用效率较低,容易造成水环境污染。
鳗鱼吃什么食物鳗鱼饲料配方鳗鱼吃什么食物?鳗鱼喜欢在清洁、无污染的水域栖身,是世界上**纯净的水中生物。
鳗鱼在深海中产卵繁殖,在淡水环境中成长。
性情凶猛、贪食、好动、昼伏夜出、趋旋光性强、喜流水、好暖。
鳗鲡是一种广盐性、肉食性鱼类。
自然界鳗苗主要摄食浮游甲壳类,长大后主要摄食小虾、小蟹、水生昆虫、螺、蚬、蚯蚓等,也捕食小鱼和高等植物的碎屑。
鳗鱼属于一种肉食性鱼类,除了一些浮游水中生物外,还会吃一些小虾、蟹等。
而人工养殖的鳗鱼可以根据鳗鱼的生长情况以及所需的营养物质,适当加点饲料来进行喂养,从而满足鳗鱼的营养需求,这样可以加快鳗鱼的生长速度以及鳗鱼的重量。
鳗鱼饲料配方鱼粉50%、虾粉15%、玉米粉15%、面粉10%、豆粕10%、啤酒酵母菌5%、余量为鳗鱼用维生素和鳗鱼用矿物质。
每100克的饲料中含有以下维生素组分:维生素B11.8毫克、维生素B24毫克、维生素B61.2毫克、维生素B121.5微克,维生素C30毫克、烟酸10毫克、泛酸钙5毫克、肌醇40毫克、生物素0.05毫克、叶酸0.3毫克、氯化胆碱35毫克、维生素A1500国际单位、维生素D3300国际单位、维生素E15毫克、维生素K31毫克;所说的鳗鱼用矿物质中,每100克的饲料中含有以下矿物质组分:包括硫酸锌65毫克、硫酸亚铁10毫克、硫酸镁78毫克、硫酸锰2毫克、氯化钾50毫克、硫酸铜7.8毫克、碘酸钾2.1毫克、氯化钴1.8毫克、亚硒酸钠0.35毫克、磷酸二氢钠25毫克。
取混合好的原料粉碎,过40目筛,烘干造粒。
鳗鱼的饲养方法饲养成鳗的饲料有新鲜饵料,如蚯蚓、蚕蛹、蚌、螺蛳、蚬、小杂鱼等和配合饲料,由鱼粉、蚕蛹粉、杂鱼、ɑ-淀粉及添加剂、鱼油组成,含蛋白要在45%以上。
投饵方法必须掌握“四定” :1、定时:配合饵料要随制随投,每天上午8~9时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或阴雨天,推迟1~2小时投喂,水温30℃以上,提早1~2小时投喂。
2、定位:饵料要投喂在食台上,食台用绳悬挂,高出水面2厘米,以便观察摄食情况和减少饵料散失。
第38卷 第2期水生生物学报Vol. 38, No.2 2014年3月 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Mar., 2 0 14收稿日期: 2012-03-22; 修订日期: 2013-12-07基金项目: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46-19); 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201003020, 201203015); 国家973项目(2009CB118702)资助作者简介: 严全根(1978—), 男, 江西人;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鱼类营养学。
E-mail: qgyan@ 通信作者: 解绶启, E-mail: sqxie@doi: 10.7541/2014.51饲料中棉粕替代鱼粉蛋白对草鱼的生长、血液生理指标和鱼体组成的影响严全根1, 2 朱晓鸣1 杨云霞1 韩 冬1, 3 金俊琰1 解绶启1 李钟杰1(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2;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3. 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 430070)摘要: 以初始体重(100.0±0.29) g 的草鱼为研究对象, 通过8周的生长实验, 研究饲料中棉粕替代鱼粉蛋白对草鱼的生长、饲料利用, 血液生理指标和鱼体生化组成的影响。
实验设置7种等氮等能饲料, 对照组(C)以鱼粉为唯一蛋白源, 其余6组分别以棉粕替代饲料中鱼粉蛋白的20% (R20)、40% (R40)、60% (R60)、80% (R80)、90% (R90)、100% (R100)。
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饲料中棉粕含量的升高, 草鱼特定生长率呈下降的趋势, 当替代比例达到60%, 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饲料效率、蛋白质贮积率和能量贮积率随着饲料中棉粕含量升高而显著降低(P <0.05)。
通过折线法分析, 在实验条件下, 棉粕可以替代鱼粉蛋白的43.3%而不影响草鱼的生长。
饲料原料疯涨原料替代之进口鱼粉近段时间以来,氨基酸、鱼粉尤其是进口鱼粉价格疯涨,并且是高价之下也很难拿到货,给配方师、老板们和猪场人员带来极大的困惑和不方便。
特意搜集一些类似替代进口鱼粉饲料原料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
1. 膨化大豆膨化大豆是整个大豆经过膨化的饲用产品,保留了大豆本身的营养成分,去除了大豆的抗营养因子,具有浓郁的油香味,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在畜禽及水产料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在众多的大豆饲用类产品加工方法中,从抗营养因子的角度讲,热处理法是大豆产品加工的最佳方法,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脂肪外露富含油脂,氨基酸平衡,且高温高压杀死了病菌,是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常用蛋白原料,且对于目前高位运行的鱼粉具有一定替代性。
膨化大豆与豆粕+油脂对比膨化大豆品质检验膨化后的大豆色泽要新鲜一致,具有其固有的气味,无异味、酸味等,无结块、无发霉变质。
大豆脂肪含量高,且多属不饱和脂肪酸,故应注意脂肪变质问题,脂肪劣化后降低适口性,且造成腹泻。
生大豆熟化的目的,就是有效地破坏大豆中的某些抗营养因子,提高其利用率,使畜禽采食后能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
但是如果熟化过度,又会引起一些氨基酸的破坏。
如过度加热时,对赖氨酸、精氨酸和胱氨酸的破坏较大,还会引起蛋氨酸、异亮氨酸和赖氨酸的消化率下降,进食量减低。
如果熟化程度不够,大豆中的一些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脂肪氧化酶、脲酶等,不能得到有效的破坏,严重影响其利用率,所以必须对大豆的熟化程度做出检测。
一般是测定大豆粉中的脲素酶活性来决定其熟化程度。
目前有多种检测方法,较常用的有pH增值法和酚红法。
我国饲料标准规定脲酶活性的pH值法的测定值不得超过0.3,在生产现场,最好用尿素-苯酚红定性法来检测脲酶的活性,此法简便快速易学,适合生产现场使用。
2. 大豆浓缩蛋白大豆浓缩蛋白(Soy protein concentrate,简写SPC)是用高质量的豆粕除去水溶性或醇溶性非蛋白部分后,所制得的含有65%(干基)以上蛋白质(N×6.25)的大豆蛋白产品。
鱼粉替代品呼之欲出!叶元土再佐证四分一酶解鱼溶浆等同鱼
粉,未来或成料企新宠
庞涛
【期刊名称】《当代水产》
【年(卷),期】2017(0)11
【摘要】近年来,全球渔业自然资源的衰退导致世界鱼粉产量逐年下降,鱼粉在饲料中的添加量受到了限制。
鱼粉资源日渐衰竭,也一定程度上殃及了国内的鱼粉行业以及水产饲料行业。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庞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四分之一用量效果等同进口鱼粉,酶解鱼溶浆真能奏效? [J], 庞涛
2.鱼粉告急,水产养殖将何处去?酶解鱼溶浆或能成其替代品 [J], 庞涛
3.鱼溶浆、酶解鱼溶浆和酶解鱼浆完全替代鱼粉对黄颡鱼生长的影响 [J], 周露阳;唐峰;浦琴华;任胜杰;吴代武;高敏敏;何杰;孙飞;郁浓;叶元土;蔡春芳;吴萍
4.黄颡鱼饲料中酶解鱼溶浆粉、酶解虾溶浆粉和酶解鱿鱼内脏溶浆粉替代鱼粉的研究 [J], 吕斌;吴代武;浦琴华;孙飞;吕昊;易皓明;石瑶瑶;郁浓;叶元土;蔡春芳;吴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61]胡小康,苏 芳,巨晓棠,等.农田土壤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研究进展[C]//2010年全国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学会,2010:203-206.[62]YanX,DuL,ShiS,etal.Nitrousoxideemissionfromwetlandricesoilasaffectedbytheapplicationofcontrolled-availabilityfertilizersandmid-seasonaeration[J].BiologyandFertilityofSoils,2000,32(1):60-66.[63]李方敏,樊小林,刘 芳,等.控释肥料对稻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11):2170-2174.[64]李 虎,王立刚,邱建军.农田土壤N2O排放和减排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7(5):1-5.[65]GaoB,JuXT,ZhangQ,etal.NewestimatesofdirectN2OemissionsfromChinesecroplandsfrom1980to2007usinglocalizedemissionfactors[J].Biogeosciences,2011,8(10):3011-3024.[66]蔡祖聪,徐 华,马 静.稻田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161-170.[67]XingGX,ShiSL,ShenGY,etal.Nitrousoxideemissionsfrompaddysoilinthreerice-basedcroppingsystemsinChina[J].NutrientCyclinginAgroecosystems,2002,64(1/2):135-143.[68]熊正琴,邢光熹,施书莲,等.轮作制度对水稻生长季节稻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0):1761-1764. [69]LiXC,HuF,ShiW.Plantmaterialadditionaffectssoilnitrousoxideproductiondifferentlybetweenaerobicandoxygen-limitedconditions[J].AppliedSoilEcology,2013,64(1):91-98.[70]WangML,HuRG,ZhaoJS,etal.Ironoxidationaffectsnitrousoxideemissionsviadonatingelectronstodenitrificationinpaddysoils[J].Geoderma,2016,271:173-180.[71]LiXL,MaJ,YaoYJ,etal.Methaneandnitrousoxideemissionsfromirrigatedlowlandricepaddiesafterwheatstrawapplicationandmidseasonaeration[J].NutrientCyclinginAgroecosystems,2014,100(1):65-76.[72]杨士红,刘晓静,罗童元,等.生物炭施用对节水灌溉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0):5-9. [73]魏甲彬,成小琳,周玲红,等.冬季施用鸡粪和生物炭对南方稻田土壤CO2与CH4排放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25(12):1742-1751.[74]杨士红,王乙江,徐俊增,等.节水灌溉稻田土壤呼吸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8):140-146.王裕玉,徐钢春,聂志娟,等.水产动物饲料中动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6):24-29.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9.16.006水产动物饲料中动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研究进展王裕玉,徐钢春,聂志娟,邵乃麟,徐 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1) 摘要:由于动物蛋白源在营养组成上与鱼粉相似,且具有来源广泛和价格低廉等特点,因而具有成为水产饲料中鱼粉替代物的潜力。
牛磺酸在鱼类中的营养作用近年鱼粉价格的高涨和鱼粉产量的降低,开发鱼粉替代蛋白源已迫在眉睫。
基于植物蛋白源为主的鱼粉替代实验进一步凸显了牛磺酸对鱼类生长不可或缺的作用。
前言牛磺酸(Taurine),又称牛胆酸、牛胆碱,是一种非蛋白氨基酸,无遗传密码子编码,不参与蛋白质和酶类的组成,因首次于牛胆汁中分离而得名(Huxtable, 1992)。
从系统发生学的角度来看,牛磺酸系较古老的化合物,以不连续的方式存在于生物圈内,植物中仅藻类能够合成牛磺酸,而动物界中牛磺酸含量丰富,尤以昆虫、节肢动物更为丰富(Huxtable, 1992)。
对位于食物链较高层次的脊椎动物而言,一般可通过食物获取足量的牛磺酸来满足自身的生理代谢需求,较少出现牛磺酸匮乏的病理现象。
因此,牛磺酸一度被认为是机体内含硫氨基酸的无功能终末代谢产物。
然而,猫科动物摄食牛磺酸缺乏的食物能够导致视网膜变性、心肌炎等病理学变化(Pion et al., 1987, Hayes and Trautwein, 1989)。
分析表明,上述病理现象的产生是由于猫科动物缺乏合成牛磺酸的关键酶—半胱次磺酸脱羧酶(cysteine sulfinate decarboxylase, CSD)所致(Knopf et al., 1978, Sturman et al., 1986)。
由此,牛磺酸生理功能的相关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除猫科、狐狸等少数动物不能合成牛磺酸,完全依赖食物供给外,大多数脊椎动物的成体均可通过蛋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代谢过程合成少量的牛磺酸。
在动物幼体时期,由于合成能力不足或特定情况下(如人类的肠道疾病状态),可引起体内牛磺酸的匮乏。
因此,牛磺酸又被称为条件性必需氨基酸(Cho et al., 2006)。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牛磺酸参与了机体的渗透压调节,并能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通过发挥解毒和抗氧化作用保护细胞膜。
此外,牛磺酸也参与了钙离子结合与转运、神经递质释放(Pasantes-Morales et al.,1998)以及信号转导调控等生理生化过程(Huxtable, 1992, Sturman, 1988, Bouckenooghe et al., 2006)。
饲料添加多维对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免疫的影响卢静;黎中宝;陈强;李文静;黄永春【摘要】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饲料中添加多维对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免疫的影响.试验用鳗(5.93±0.02)g,分6组(每组3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不同浓度(0%,0.25%,0.50%,0.75%,1.00%,1.25%)的多维饲料42d.结果表明,随着多维添加水平的上升,各组鳗鲡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当多维浓度为0.75%时增重率达最高峰值.鳗鲡的肝体指数和肥满度受多维影响较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0.75%浓度的多维显著降低了鱼体水分含量,使鱼体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得到显著提高(P<0.05),但各试验组鳗鲡粗脂肪含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对照组,各添加组鳗鲡肠道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且0.75%组鳗鲡血清总蛋白浓度达到最大(P<0.05).综合本研究结果可知多维在饲料中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75%.【期刊名称】《海洋与湖沼》【年(卷),期】2014(045)003【总页数】6页(P589-594)【关键词】欧洲鳗鲡;多维;生长性能;消化酶;免疫力【作者】卢静;黎中宝;陈强;李文静;黄永春【作者单位】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 361021;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试验室厦门 36102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 361021;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试验室厦门 361021;厦门大学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厦门 36102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 361021;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试验室厦门 36102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 361021;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试验室厦门 36102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 361021;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试验室厦门 36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3.73虽然集约化的养殖模式使水产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然而高密度的养殖和水污染带来的负效应如水产动物自身免疫能力下降、各种病害频发以及激素类渔药的滥用,严重影响了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黑水虻替代鱼粉对锦鲤生长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研究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替代鱼粉对锦鲤Cyprinus carpio 生长性能、血浆与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初始平均质量为51. 2 g 的锦鲤270 尾,随机分为3 组,每组设3 个重复,每个重复放30 尾,分别投喂以黑水虻替代鱼粉的0 ( H1 组) 、50% ( H2 组) 、70% ( H3 组) 饲料30 d。
结果表明: 黑水虻替代鱼粉对锦鲤增重率、肥满度、肝体比、体型均无显著性影响( P>0. 05) ; 黑水虻替代鱼粉时,锦鲤血浆谷丙转氨酶( GPT) 活力显著降低( P<0. 05) ,但血浆和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力显著增强( P<0. 05) ,肝胰脏丙二醛( MDA) 含量显著降低( P<0. 05) 。
研究表明,黑水虻可增强锦鲤抗氧化性和抗病能力,且黑水虻替代鱼粉的比例不宜超过70%。
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又称光亮扁角水虻,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双翅目Diptera、水虻科Stratiomyidae、扁角水虻属Hermetia latreille,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黑水虻幼虫在自然界分布较广、资源丰富、养殖难度较低,市场价位比鱼粉便宜50%以上[1-3],因此,黑水虻蛋白作为饲料原料受到了广泛地关注[4-5]。
Sheppard等[6]发现,用黑水虻幼虫作为饲料养殖牛蛙,其产量较高且死亡率显著下降。
黑水虻作为动物饲料蛋白具有蛋白含量及利用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可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
目前,水产动物饲料中将黑水虻作为蛋白的研究较少,将其用于提高观赏鱼观赏价值及免疫抗病力方面的研究也较为缺乏。
本试验中,以黑水虻替代鱼粉喂养锦鲤30 d,检测其对锦鲤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更好地提高锦鲤观赏价值以及抗病能力提供数据支撑,也为探究黑水虻作为锦鲤免疫增强剂提供理论依据。
第40卷 第4期 渔 业 科 学 进 展Vol.40, No.4 2019年8月Aug., 2019*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3053)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8)共同资助[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Spe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of Public Welfare Profession(201303053), and China Agriculture Research System(CARS-18)]. 饶 远,E-mail: atraoyuan@① 通讯作者:段 彪,副教授,E-mail: d-biao@收稿日期: 2018-05-22, 收修改稿日期: 2018-07-22DOI: 10.19663/j.issn2095-9869.20180522001 /饶远, 向枭, 黄先智, 段彪. 蚕粉替代鱼粉对加州鲈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及体成分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19, 40(4): 31–38Rao Y, Xiang X, Huang XZ, Duan B. Effects of replacement of fish meal with silkworm powder on growth performance, feed intake,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juvenile black bass (Micropterus salmonides ). Progress in Fishery Sciences, 2019, 40(4): 31–38蚕粉替代鱼粉对加州鲈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及体成分的影响*饶 远1 向 枭1 黄先智2 段 彪1①(1. 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重庆 402460;2.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6)摘要 本研究评价了蚕粉对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nides )幼鱼生长、饲料利用率和体成分的影响。
不同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青鱼生长及免疫的影响
王秀丽;杨霞;李浩;顾秉南;刘辉;孟禹哲
【期刊名称】《现代畜牧科技》
【年(卷),期】2024()4
【摘要】该试验聚焦青鱼的饲料创新方法,通过应用不同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青鱼生长性能、全鱼和肌肉化学成分组成、肠道及肝胰脏酶活的影响。
将豆粕SBM、菜粕RSM、棉粕CSM、花生粕PM分别替代试验饲料中10%的鱼粉
FM(CP,67%),配制成5组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分别记为FM、SBM、RSM、CSM、PM。
以鱼粉、豆粕、菜粕、棉粕、花生粕为主要蛋白源按相同成分含量配制成粗蛋白(39.34%)、粗脂肪(6.81%)的青鱼配合饲料,并以此为对照组进行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豆粕相较于其他植物蛋白源更适合加入饲料,用豆粕替代试验饲料中<10%
的鱼粉较为理想。
【总页数】4页(P49-52)
【作者】王秀丽;杨霞;李浩;顾秉南;刘辉;孟禹哲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
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111
【相关文献】
1.新型复合动植物蛋白源部分替代鱼粉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和肉质的影响
2.复合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半滑舌鳎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和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3.发酵植物蛋白复配替代豆粕对青鱼生长、免疫、抗氧化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4.复合动植物蛋白质源替代鱼粉对青鱼幼鱼形体指标、组织脂肪酸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水鱼类饲料鱼粉替代新技术的作用机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海水鱼类饲料一直是海水养殖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而饲料中的鱼粉是其中重要的成分之一。
然而随着人们对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意识增强,传统的海水鱼类饲料中使用的鱼粉逐渐受到了限制和禁止。
为了找到替代的方法,科研人员们通过不懈努力,逐渐研发出了多种饲料鱼粉替代新技术,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那么,这些饲料鱼粉替代新技术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其作用机制究竟是什么?接下来,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一问题。
我们要了解一下饲料中鱼粉的作用。
传统的海水鱼类饲料中使用的鱼粉主要是由鱼类经过加工后制成的粉状物质,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海水鱼类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重要营养来源。
由于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海洋环境的污染,传统的鱼粉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替代技术。
目前主流的饲料鱼粉替代新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发酵技术、植物蛋白提取技术、昆虫蛋白制备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在取代传统鱼粉的还能提供更为丰富、更为均衡的营养成分,促进海水鱼类的生长和健康。
首先说说微生物发酵技术。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植物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成分转化为有机酸、酶、氨基酸等有益物质。
这些有益物质可以被海水鱼类充分吸收利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微生物发酵还能降解植物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有毒物质,减少饲料对鱼类的影响。
其次是植物蛋白提取技术。
通过对植物原料进行提取、分离、纯化等处理,可以获得高蛋白、低抗营养因子的植物蛋白粉。
植物蛋白粉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以有效地替代鱼粉在饲料中的作用,满足海水鱼类的生长需求。
最后是昆虫蛋白制备技术。
利用昆虫资源作为饲料原料进行蛋白提取,可以获得高蛋白、低脂肪、丰富氨基酸的昆虫蛋白饲料。
昆虫蛋白与鱼类的蛋白质结构相似,容易被海水鱼类消化吸收,同时还含有植物蛋白所不含的一些微量元素,有利于提高海水鱼类的免疫能力和生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