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工业流程高考题汇编

化学工业流程高考题汇编

化学工业流程高考题汇编
化学工业流程高考题汇编

精心整理

高三化学工业实验试题精选

3+FeO)结晶后的母液(含少量杂质山东高考)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Cr1、(2014)生产重722CrO)。工艺流程及相关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 K铬酸钾(722CrO生产KCrO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冷却结晶Na1)由(727222CrO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析出大量722CrO母液中加碱液调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向(72)固主要

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固主要_______(填化学式)。

)用热水洗涤固,回收的洗涤液转移到母_____(填”I”或II”)中既能提高产率又可使能耗最低

201年江苏高考烟气脱硫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实验室用粉煤(主要AlO、Si等)制备碱式硫酸[A(S(OH溶液,并用于烟气脱硫研究2)酸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滤渣Ⅰ的主要成分

(OHA(SO4A(S转化调p3.其目的是中和溶液中的酸并CaC加。滤渣Ⅱ的主要成分(填化学式);若溶液p偏高,将会导致溶液中铝元2x—的含量降低,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量总是小于吸收的SO量,其主要原因SO3)上述流程中经完全热分解放出的(22前的溶液相比,热分解后循环利用的溶液的pH将(填SO;与吸收是2“增大”、“减小”或“不变”)。

-I、、I年江苏高考)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O外,含有CCl3、(2014等)中回收碘,其实验224过程如下:

-II还原为溶液,将废液中的SO,其离子方程式)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1232-I还原为的目的是。;该操作将为I2(2)操作X的名称

为。

-的水溶液用盐酸调至pH约为3)氧化时,在三颈瓶中将含I2,(0制在,在40C 左右反应(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控Cl缓慢通入2瓶里锥形;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

。盛放的溶液为

—2—2+—O

+2IO+2H+H+5SOI=5SO4()已知:23324

精心整理—-I,可能存在中的一种或两种。请补充完整检验、IO8)中一定存在I 某含碘废水(pH约为32—-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CCl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I的实验方案:取适量含碘废水用、IO43实验中可。(淀粉溶液检验不出碘单质存在;

)

SO溶液溶液、NaFeCl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淀粉溶液、3322012福建高考)铁

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4、(

)右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1。

①该电化腐蚀称为(填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字母)。②图中()用废铁皮制取铁(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步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n+4)O=2F?nO+8HN,反应产生HN又将废铁皮中的4Fe(NO②步I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NO转化③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任写一)

()已℃时,反FeO(s)+CO(gFe(s)+CO2(g的平衡常K=0.2

①t℃时,反应达到平衡时n(CO):n(CO2)=

②若在1L密闭容器中加人0.02molFeO(s),并通入x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转化率为50%,则x=。

5、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依据上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电解过程中,阴极上生成气体的电子式为。

2+2+2+的离子方程式为等杂质,除去Mg Ca(2)精制过程中除去阳离子中的。、Mg 2-,可选择下列溶液中的3()精制过程要除去SO(填字母序号),并将加入的4顺序以箭头符号(↓)的形式画在图上(精制过程中加入试剂从左到右的顺序为先后顺序)。

b.Ba(NO)

c.BaCl a.Ba(OH)23222-

精心整理

(5)脱盐工作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蒸发、冷却、、(填操作名称)而制得50%的NaOH溶液。

6、(2014龙岩质检)废钒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VO、VOSO、KSO、SiO和FeO等,现欲利用32252424O。 V以下工艺流程回收52(1)VOSO中,V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①中产生的废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4(2)配平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25℃时,取样进行实验分析,得到钒沉淀率和溶液pH之间的关系如下表:试判断在实际生产时,⑤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最佳pH为______________。(4生产时,将②中的酸性萃余液循环用于①中的水浸。在整个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质还_______________

(5成可通过铝热反应来制取金属钒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泉州单科质检)某探究小组将一批电子废弃物简单处理后,得到CAF少AP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如下制备硫酸铜晶体和无水氯化铁的方案

22+4O[Cu(N+4NC已知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C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的作用是,滤渣2为(填化学式)。 H(2)步骤②加22(3)步骤⑤不能直接加热脱水的理由是。

-1,则氢氧化铜开始沉淀时的pH=4)若滤液1中Cu2+的浓度为0.02mol·L (-20)。 10已知:Ksp[Cu(OH)2]=×2.0(2+2-2--- O2SO+S2I+I(5)已知:2Cu =+4I=2CuI↓+I262423某同学为了测定CuSO4·5H2O产品的质量分数可按如下方法:取3.00g产品,用水溶解后,加入足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液稀释至250mL,取50mL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SO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1NaL-·用0.080mol322是。

322

24

8、(2014泉州一检)工业上,以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为原料制备金属铜,有如下两种工艺。.

精心整理I.火法熔炼工艺:往处理过的黄铜矿加入石英,再通入空气进行焙烧,即可制得粗铜。

+2SiO+5O=2Cu+2FeSiO+4SO 2CuFeS1)焙烧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22223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SO(2)下列处理2A.高空排放B.用纯碱溶液吸收制备亚硫酸钠

BaSO溶液吸收制备D.用BaCl2C.用氨水吸收后,再经氧化制备硫酸铵3O、SiO、AlO等,为得到FeO,加盐酸溶解后,后续处理过Fe)炉渣主要成分有(3FeO、3223232程未涉及到的操作有。

A.过滤B.加氧化剂C.蒸发结晶D.灼烧 E.加过量NaOH溶液II.FeCl溶液浸取工艺: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3

与FeCl溶液反应的离子方CuFeS)浸出过程中,(432程式为

(5)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6)若用石墨电极电解滤液,写出阳极最先发生反应的

。电极反应式

1--2mol?L=)c(Cl在滤液中的浓度,当-浓度可控制Pb2+)黄铜矿中含少量Pb,调节Cl(72+1-5]

ˉ×)=110Ksp(PbClmol?L。[已知:时,溶液中Pb物质的量浓度为2泉州测试)应用化学原理可制备一些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9、(2014反CaO)。该反应属于溶液中加入无水氯化钙,可制得过氧化钙(OH)在浓(1222应。,该反应的还+5O==4CuSO+2HO用于制取CuSOS)可发生反应2CuS+2HSOCu)辉铜矿((242422422。mol发生反应时,还原剂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O,当原剂是2、SiO,同时含有CuSiO·Cu(OH)和·2HOCuCO)硅孔雀石是一种含铜的矿石,含铜形态为(323232 O的流程如下:O、Fe、AlO等杂质。利用硅孔雀石制取CuSO?5HFeCO232332430%。写出在矿粉中加入时被氧化的离子有Cl滤渣的主要成分是;通入2·Cu(OH)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CO稀硫酸时23

)铜可溶解于稀硝酸和稀浓硫酸混合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2++3-O

+2NO↑+8H==3Cu+4H3Cu+2NO2(填化学式)。全部溶解后,蒸发结晶,最后得到的晶体是

+22++2+3的流程如OCa,含有主要成分为、以钡矿粉10(BaCO2H·BaCl制备)MgFeFe、、、等232下:

精心整理

(1)氧化过程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a和________________。由图可知,为了更好的使(2)沉淀C的主要成分是

Ca(OH)2沉淀,还应采取的措施为。

(3)用BaSO4重量法测定产品纯度的步骤为:

-1L3mL2mol·O·2H试样,加入100mL水,的HCl~0.6 gBaCl溶液加热溶步骤1:准确称取0.422解。

-1H2SO4溶液。 L·2:边搅拌,边逐滴加入0.1mol步骤步骤3:待BaSO4沉降后,,确认已完全沉淀。

-1-为止。Cl 3~4:过滤,用0.01mol·L次,直至洗涤液中不含的稀H2SO4洗涤沉淀步骤4步骤5:将折叠的沉淀滤纸包置于________中,经烘干、炭化、灰化后在800 ℃灼烧至恒重。称量2+的含量。·2H2O中Ba计算BaCl2①步骤3所缺的操作为。

②若步骤1称量的样品过少,则在步骤4洗涤时可能造成的影响为。

③步骤5所用瓷质仪器名称为。滤纸灰化时空气要充足,否则BaSO4易被残留的炭还原生成Ba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rO代替HSO作沉淀剂效果更好,请说明原因:。K④有同学认为用4224

-10-10]

1.2×1.1×1010)=Ksp(BaSO[已知:)=Ksp(BaCrO4411、(2013山东潍坊三模)亚氯酸钠(NaClO2)常用于水的消毒和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用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3HO。 NaClO已知:

222(1)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平化学方程式)。该工艺、ClO、NaClO都是强氧化剂,它们都能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若用二氧化氯和NaClO流程中的2223,当生成5molCl时,通过还原反应制得氯气的质量为________克。 Cl浓盐酸制取22·3HO晶体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NaClO)从滤液中得到的(222a.蒸馏???b.灼烧???c.过滤??d.冷却结晶

)漂白织物,漂白织物时真正起作用的是HClO2。下表是NaClO(3)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225℃时HClO 及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

精心整理

、NaF、NaS四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ClO①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22____________;体积相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F、NaCN两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填“前者大”“相等”或“后者大”)。

2+2+2+SCu溶液后首S是常用的沉淀剂。某工业污水中含有等浓度的NaPb、Fe②Na 离子,滴加、22-5-12-Lmol·S)此时的_________先析出的沉淀是;当最后一种离子沉淀完全时(该离子浓度为10-10-36-28 10×2.4;×10Ksp(CuS)=;Ksp(CuS)=6

(2013广州测试)硼酸(H3BO3)×106.3的浓度为__________。已知Ksp(FeS)=12、

大量应用于玻璃制造行业,以硼镁矿(2MgO.BO.HO、SiO2322O、CaCO,AlO)为原料生产硼酸的工艺流程如下: Fe及少量32343已知:H3BO3在200C、400C、600C、1000C时的溶解度依次为5.0g、8.7g、14.8 g、40.2 g。3+3+2+2+Fe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5.2、和Mg9.7和12.4。、Al 、Fe(1)由于矿粉中含CaCO3,“浸取”时容易产生大量泡沫使物料从反应器溢出,故应分批加入稀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2-3+2+2+3+Mg(2)“浸出液”显酸性,含HBO和等杂质。“除杂”、、,还含有FeCa、Fe、SO4Al33O和MgO,除去的杂质离子是_____。HO的作用是_______(用离子方H时向浸出液中依次加入适量2222程式表示)。

(3)“浸取”后,采用“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母液”可用于回收硫酸镁,已知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且溶液的沸·HO,应采取的措施是将“母液”蒸发浓MgSO点随压强增大而升高。为了从“母液”中充分回收24缩,______

13、(2013上海高考)溴化钙可用作阻燃剂、制冷剂,具有易溶于水,易吸潮等性质。实验室用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Al3+、Fe3+等杂质)制备溴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使用的氢溴酸的质量分数为26%,若用47%的氢溴酸配置26%的氢溴酸

的氢溴酸500ml,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步骤Ⅱ加入的试剂a是)已知步骤Ⅲ的滤液中不含NH,控制溶液的pH (24约为8.0的目的是、。

(3)试剂b是,步骤Ⅳ的目的是。

(4)步骤Ⅴ所含的操作依次是、。

)制得的溴化钙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测定其纯度:5(.

精心整理

①称取4.00g无水溴化钙样品;②溶解;③滴入足量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④;⑤称量。若得到1.88g碳酸钙,则溴化钙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两位小数)。

若实验操作规范而测定结果偏低,其原因是。

(2013北京高考)用含有A1O、SiO和少量FeO·xFeO的铝灰制备A1(SO)·18HO,14、

工222223334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SO,过滤:

H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42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3; KMnOⅡ.向滤液中加4

(1)洗涤滤渣A的目的是为了除去(填离子符号),检验该离子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滤渣B的主要成分

是。

(3)萃取是分离稀土元素的常用方法。已知化合物TBP作为萃取剂能将铈离子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TBP(填“能”或“不能”)与水互溶。实验室进行萃取操作时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量筒等。有

精心整理(4)取上述流程中得到了Ce(OH)产品0.536g,加硫酸溶解后,用

0.1000mol/LFeSO标准溶液443+),消耗25.00mL标准溶液。该产品中Ce(OH)的质量分数Ce滴定至终点时(铈被还原为4为。

16、(2013上海调研)工业上冶炼冰铜(mCuO·nFeS)可得到粗铜,再以粗铜为原料制备硫2酸铜晶体。

完成下列填空:

(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填序号)吸收。

SO b.浓HNO c.NaOH溶液 d.氨水 H浓a.32S浸泡熔,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填物质名称)溶液后呈红色)用说明溶液中存Fe3,检验溶液中还存Fe2的方法(注明试剂、现象)

实验室可用如右图的装置完成泡铜冶炼粗铜的反应

(3)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方程式是。

(4)装置中镁带的作用是。

泡铜和铝粉混合物表面覆盖少量白色固体a,a是(填名称)。沙子能否

换成水?(填“能”或“不能”)。

·5HO的含量。取ag试样配成100mL溶液, CuSO)用滴定法测定(5242–Y,滴定剂不与杂质反应)滴定至终点,消耗滴定剂bmL取20.00mL用cmol/L滴定剂(H 滴定反应:22+2–2–+·5H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是+2H Cu+HY。 CuSOCuY。则=224·5HO 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 CuSO6)下列操作会导致(24a.滴定临近终点时,用洗瓶中的蒸馏水洗下滴定管尖嘴口的半滴标准液至锥形瓶中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待测液,取20.00mL进行滴定

c.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答案

杭州历年中考化学易错题汇编-流程图练习题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 1.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应用范围广。三氯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硅属于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写出上述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4)如果还原SiHCl3过程中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非金属 SiO2(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SiHCl3+H2Si+3HCl 置换爆炸 HCl 【解析】 (1)根据元素的名称分析解答; (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属于氧化物的物质,写出化学式; (3)分析流程中最后一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特点分析类型; (4)根据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时会发生爆炸解答; (5)根据流程分析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解:(1) (1)硅的名称中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2)二氧化硅是由硅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合物,化学式为:SiO2; (3)上述流程中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HCl3+H2高温 Si+3HCl,该反应是由一种 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4)如果还原SiHCl3过程中混入O2,会形成氢气和氧气的混合体,点燃时易引起爆炸; (5)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HCl。 2.在北方多年抗击雪灾的战斗中,融雪剂发挥了—定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的成分是由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组成。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1﹚根据上述实验推断该融雪剂的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的组成)。 ﹙2﹚请写出在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初三化学工业流程题

1. 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 洁能源。煤气化和液化流程示意图如下:(提示:2SO2+O2=2SO3 ) (1)第①步操作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 第②步是精炼煤与水蒸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第③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4) 含硫化合物洗液经过提炼后,可用来制硫酸,过程是:含硫化合物氧化得到SO2, SO2进一步氧化得到X, X与水反应得到H2SO4,则X的化学式为。 (5)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煤的汽化和煤的液化”生产流程的优点。2.华裔科学家高锟因提出“以高纯度的石英玻璃制造光纤”,获得2009年诺贝尔奖. 工业 上以石英砂(主要成分SiO2)制取高纯度石英玻璃的生产原理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①的另一产物是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 (2)已知反应②为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反应③除生成二氧化硅外还有一种气体生成,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为。 3.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煤气化和液化流程示意图如下: (1)第①步操作发生的是(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第②步是精炼煤与水蒸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第③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4)含硫化合物洗液经过提炼后,可用来制硫酸,过程是:含硫化合物氧化得到SO2,SO2进一步氧化得到X,X与水反应得到H2SO4,则X的化学式为. (5)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生产流程的优点是.(6)甲醇(CH2OH)是基础化学原料,制备原理为CO+2H2CH3OH.当消耗5.6kgCO 时,计算生成甲醇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4.有人提出工业生产回收利用空气中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浓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钠(NaHCO3);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又分解放出CO2,同时生成水喝碳酸钠;在合成塔内CO2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简要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流程顺序或步骤,“↓”表示加入原料,“↑”表示生产出得产物,“”表示有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资料卡片】碳酸氢钠分解温度是270℃,碳酸钠在856℃熔化,但还未达到分解温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大的人为原因是;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是.(填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空洞 (2)吸收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该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写出一种即可)

中考化学工业流程题复习专题知识讲解

中考化学工业流程题 复习专题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中考工业流程题练习 1、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2、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 B.发生了什么反应 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3、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多数试题重点考查利用题干中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物质的制备,考查有关化学实验操作,同时考查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关键——实验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三结合(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解此类题的注意事项 1、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 2、常见文字叙述套路 (1)从溶液中得到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2)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是,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某某杂质”,只写“除杂”等一类万金油式的回答是不给分的。 与初中内容有关的化学工业 1、候氏制碱法 2、氯碱工业 3、合成氨工业 4、金属的冶炼:Mg 、Fe 、Cu 等 5、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和氯化镁等) 一、海水资源的多重利用 1.制盐工业: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 外,还含有MgCl 2、CaCl 2、Na 2SO 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溶解 BaCl Na 蒸发、结晶、烘干 粗盐2NaOH 2CO 3 HCl 精盐 过量 ④ 过量过量 ① ② ③ ⑥ ⑦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

化工流程图解题技巧

思路+套路=出路 例谈初中化学工艺流程解题策略与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化工流程题特点 初中化学流程图考查主要有溶液的流程和气体的流程两大类: ㈠溶液溶质流程的特点: ⒈工业生产流程的主要框架:原料→预处理→分离提纯→核心反应→产品 ⒉试题本质:想办法从原料混合物中获得纯净的产品。 ⒊考查主要内容:物质的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生产条件的控制、产品分离提纯。 ㈡气体流程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分离提纯或质量测定, 这类题考查问题主要设问出发点有: ⑴据流程图或题目提供的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书写情景方程式;⑵滤渣的成分;⑶滤液的成分;⑷核心反应条件的控制和原因;⑸选择化学除杂试剂及原因;⑹调pH值的范围及试剂的选择;⑺相关实验操作及仪器;⑻相关计算等等。 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分题头、流程图和问题三部分。题头一般是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副产品);流程图部分主要用框图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表示出来;问题部分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设制成系列问题,构成一道完整的化学试题。 二、做解题过程 ㈠审题的思路——明确目标 读流程图的方法――抓箭头:①主线主产品;②支线副产品;③回头循环品。 ①原料与产品:明确原料,从原料出发,要得到最终产品,必须除去什么元素、引进什么元素?初中一般是关于Mg、Al、Zn、Fe、Cu、Ca这几种常见金属的流程。 ②步骤与目的:加入某种试剂,采取这样的方法,其目的是什么?一般只考虑后面提问有关的步骤,其他不一定要清楚。

③信息与迁移:所给信息一定有用,而且一定用到,有时还需分解、重组、迁移到本题中来。 【注】:在答题时应注意:前一问回答不了,并不一定会影响回答后面的问题。 ㈡答题的套路——原料的预处理方法: ①粉碎――目的:增大接触面积,使原料充分快速反应。 ②煅烧――目的:使原料中某些成分氧化,如碳氧化气化除去;如金属氧化为金属氧化物而易被酸溶解,在后续步骤中容易被提取。 ③溶解:有酸溶、水溶,又叫酸浸、水浸。 酸浸目的:与酸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水浸目的: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三、核心素养化学符号书写 控制反应条件——答题的套路之一 1、调节pH值的目的:控制溶液的酸碱度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从而分离除去。 调节pH值除杂:(一般是除Mg2+、Al3+、Zn2+、Fe2+、Fe3+等金属离子) ⑴除Fe2+要将其氧化成Fe3+,氧化剂可选择H2O2,原因是不引入新的杂质。 ⑵调pH值所加试剂:一般是含被提纯物质中的金属阳离子对应的a、金属;b、金属氧化物;c、金属氢氧化物;d、金属碳酸盐(总之,这些物质要能与H+反应,又难溶于水,这样可即使过量而又不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有时候也可能加NaOH或氨水来调pH值,要据题意具体分析(一般是加的Na+、NH4+不会在后续的程序中难以分离) ⑶pH值的调节范围:据题意告知的某离子完全沉淀或开始沉淀的pH值数据来选择,不能随意更改,应该是题目中原始数据的组合。 例题: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其他杂质不溶于酸)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最新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工艺流程图学案

最新中考化学精品资料 工艺流程图 【考点扫描】 一、流程图题的形式: 1.以操作名称作为框图形成流程的主线; 2.以物质作为框图形成流程的主线(操作随着物质的变化而变化); 3.以设备作为框图形成流程的主线; 二、流程图题命题问题情境归类: 按出题类型分类 举例 1、物质的制备 海水制盐、提镁;药品制备 2、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制取纯净的物质 3、物质的分离 NaCl 和CaCl 2的分离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 判断物质成分、含量或变质与否 常考的工艺流程为: (1)侯氏制碱法; (2)石灰石工业; (3)合成氨工业; (4)金属(Mg 、Fe 、Cu 等)的冶炼; (5)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流程图题命题问题考查的内容: 1.化学反应原理及简单计算 2.元素化合物知识 3.实验操作及名称 4.物质除杂、分离方法 5.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 四、流程图题命题问题考查的特点: 1.情境真实 2.框图信息新颖 3.内容涉及广泛 4.综合性强 5.思维容量大 五、流程图题题型的结构: 题头(引入信息)→题干(提取信息,应用理解)→题尾(得出结论或产品) 六、流程图题解题方法和思路: 七、流程图题解题具体操作: 1.关注“箭头”: (1)“”前面方框中的物质是反应物; (2)“”后面方框中的物质是生成物; (3)表示一种物质可以向“”所指方向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 → → → 阅读题头 找关键词 提取信息,明确目的 (把名称翻译成化学式) 精读流程 对比分析 弄懂原理,理解操作 (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前后关联 形成印象 突出重点,帮助解题 (整合信息,理解操作的目的) → →

2018化学工业流程题目详解

化学工业流程题目详解 工业流程题目一向是高考理综化学大题之一,其通常占有不小的分值。该类题目考查通常结合有关实验,因此除掌握工业流程题目解题方法外,还应对化学实验有大概的认识。 一、高考考查方向 1.冶金类问题: 高中常考冶金路线两种:冶铁和冶AL。 (1)冶铁:通过制造还原性气氛(氢气、一氧化碳等)来还原铁的氧化物 (2)冶AL:利用两性金属的特点向原料中添加酸或者碱,在提取AL的同时除杂。 解题技巧:对于铁等变价金属要关注其化合价,AL等两性金属要关注溶液酸碱度。 2.离子反应类问题: 常见考查的工业流程类问题,目的主要为制备某类盐类物质,常常通过沉淀的方法来获得最终的产物。在此之前要经过一步或者多步除杂。

解题技巧:熟悉除杂的方法和原理,熟悉除杂相关反应。难点在于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3.强氧化剂的制备: 这类题目特点鲜明,主要用于制备高中阶段的强力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高铁酸钠等)。 解题技巧:这些含高价离子的物质在酸性溶液中有着超乎寻常的强氧化性,在制备的时候要选择碱性环境。 4.电化学问题: 电化学是一种重要反应,利用膜对离子的选择通过性可以控制反应的产物。 解题技巧:一是离子移动方向的把握,二是电极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二、解题思路与解题步骤 1.解题思路: (1)明确整个流程及每一部分的目的; (2)仔细分析每步发生的反应及得到的产物; (3)结合理论基础与实际问题思考; (4)注意答题模式和要点 2. 解题步骤:

(1)粗读试题,尽量弄懂流程图,但不必强求推出每一种物质。 (2)精读试题:根据问题去精心研究某一步或者某种物质。 (3)看清所问问题:不能答非所问,注意科学表达。 三、常见处理流程: 1.原料预处理 2.除杂 3.产品分离提纯 四、分析流程图的技巧: 1.浏览全图,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由何种原料得到何种产物(副产品),对比原料和产物。 2.了解流程图外的文字描述、表格等信息、某个问题中的提示性信息。并在分析和解题过程中随时联系和调用。 3.解析流程图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原料到产品一次发生了什么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操作产生了什么杂质和副产物?杂质和副产物要怎么除去? 五、除杂、分离、提纯类工艺流程题 本质: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

【原创】2019高考真题化工流程题汇编(带答案)

2019高考真题化工流程题汇编(带答案) 1.(2019全国Ⅲ,26)(14分)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Al、Mg、Zn、Ni、Si等元素)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金属离子[c0(Mn2+)=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Mn2+Fe2+Fe3+Al3+Mg2+Zn2+Ni2+ 开始沉淀的pH 8.1 6.3 1.5 3.4 8.9 6.2 6.9 沉淀完全的pH 10.1 8.3 2.8 4.7 10.9 8.2 8.9 (1 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中添加适量的MnO2的作用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pH”除铁和铝,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_______~6之间。 (4)“除杂1”的目的是除去Zn2+和Ni2+,“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5)“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MgF2沉淀除去Mg2+。若溶液酸度过高,Mg2+沉淀不完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沉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层状镍钴锰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Ni x Co y Mn z O2,其中Ni、 时,z=___________。 Co、Mn的化合价分别为+2、+3、+4。当x=y=1 3 答案:(1)SiO2(不溶性硅酸盐)MnO2+MnS+2H2SO4=2MnSO4+S+2H2O (2)将Fe2+氧化为Fe3+ (3)4.7 (4)NiS和ZnS (5)F?与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HF,MgF 2Mg2++2F?平衡向右移动 (6)Mn2++2HCO3-=MnCO3↓+CO2↑+H2O

高考化学工业流程题大全题

高考化学工业流程题汇编2 【例1】(11分)某工厂用CaSO4、NH3、CO2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铵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一种即可) ,写出利用该流程制备(NH4)2SO4的总化学方程:。 (2)a和b分别是(填序号)。 A.足量CO2、适量NH3 B.足量NH3、适量CO2 C.适量CO2、足量NH3 D.适量NH3、足量CO2 (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写化学式)。 (4)从滤液中获得(NH4)2SO4晶体,必要的操作步骤是。 (5)上述流程中,有关NH3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提供制备所需的氮元素B.增大CO2 3 的浓度促进反应发生 C.作反应的催化剂D.生产1 mol (NH4)2SO4,至少消耗2 mol NH3 【例2】(12分)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Al3+、Fe3+等杂质)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97.0%~103.0%)的主要流程如下: (1)除杂操作是加入Ca(OH)2,调节溶液pH为8.0~8.5,以除去溶液中的少量Al3+、Fe3+。检验Fe(OH)3是否沉淀完全的实验操作是。 (2)酸化操作是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约为4.0,其目的有:①防止Ca2+在蒸发时水解; ②。 (3)测定样品中Cl-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0.7500 g样品,溶解,在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 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0.05000 mol·L-1 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39 mL。 ①上述测定过程中需用溶液润洗的仪器有。 ②计算上述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 ③若用上述方法测定的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偏高(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其可 能原因有;。 【例3】(11分)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从海水中可以得到食盐。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2-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 甲 滤液 母液 生石灰 煅烧 提纯 通入a通入b CaSO 4 浊液乙 CaCO 3 硫酸铵 二氧化碳 氨气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目解题技巧

化学工艺流程题近几年是高考的热点,所占的分值也相当重,但由于此类试题陌生度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大,加上有的试题文字量大,学生在没做之前往往就会产生畏惧感,所以这类题的得分不是很理想。 要解好这一类题,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克服畏惧心理,认真审题,找到该实验的目的。一般来说,流程题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一物质;另一目的就是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 一、对于实验目的为一的题目,其实就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当遇到这一类题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在题目中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有哪些,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只有这样才能明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这里特别提一提蒸发与结晶。蒸发与结晶方法都可以将溶液中的溶质以固体形式析出,具体采用何种方法,主要取决于溶质的溶解度。 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大,如NH4NO3、KNO3等物质,在蒸发过程中比较难析出来,所以要用冷却法使它结晶。而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小,如NaCl、KCl等,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要使它们析出较多固体溶质时,则要用蒸发浓缩的方法。例如NaCl 和KNO3混合溶液,如果将混合溶液蒸发一段时间,析出的固体主要是NaCl ,母液中是KNO3和少量NaCl 。如果将混合溶液加热后再降温,则析出的固体主要是KNO3,母液中是NaCl 和少量KNO3。如果是除杂,杂质所含的量比较少,一般是让主要物质析出来。如KNO3溶液中含少量NaCl,常用升温冷却结晶法,再经过过滤、洗涤、烘干(不同的物质在烘干时采取的方法不同),就可得到KNO3固体了。如果NaCl溶液中含少量KNO3,则用蒸发浓缩结晶法.,这种方法一般要经过趁热过滤才能得到主要物质,主要原因是如果温度下降,杂质也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 二、对于目的为制备某一物质的流程题,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题目目的是制什么物质,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产品的性质。 只有知道了实验目的,才能非常清楚的知道整个流程的意义所在,题目中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在。而产物如果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由题目信息获得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则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一般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⑴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如:侯德榜制碱中的NaHCO3;还有如H2O2、Ca(HCO3)、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⑵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防止水解。如:制备FeCl3、AlCl3、MgCl2、Cu(NO3)2等物质时,要蒸干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干燥来防止它水解,否则得到的产物分别是Fe2O3、Al2O3、MgO、CuO;而像Al2 ( SO4 ) 3、NaAlO2、Na2CO3等盐溶液,虽然也发生水解,但产物中Al (OH) 3、H2SO4、NaHCO3、NaOH 都不是挥发性物质,在蒸发时,抑制了盐的水解,最后得到的还是溶质本身。 ⑶如果产物是一种强的氧化剂或强的还原剂,则要防止它们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如:

近四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汇编(带答案)

近四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汇编(带答案) 1.(2019全国Ⅲ,26)(14分)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Al、Mg、Zn、Ni、Si等元素)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金属离子[c0(Mn2+)=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Mn2+Fe2+Fe3+Al3+Mg2+Zn2+Ni2+开始沉淀的pH 8.1 6.3 1.5 3.4 8.9 6.2 6.9 沉淀完全的pH 10.1 8.3 2.8 4.7 10.9 8.2 8.9 (1)“滤渣1”含有S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溶浸”中二氧化锰与硫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中添加适量的MnO2的作用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pH”除铁和铝,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_______~6之间。 (4)“除杂1”的目的是除去Zn2+和Ni2+,“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5)“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MgF2沉淀除去Mg2+。若溶液酸度过高,Mg2+沉淀不完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沉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层状镍钴锰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Ni x Co y Mn z O2,其中Ni、Co、 Mn的化合价分别为+2、+3、+4。当x=y=1 3 时,z=___________。 答案:(1)SiO2(不溶性硅酸盐)MnO2+MnS+2H2SO4=2MnSO4+S+2H2O (2)将Fe2+氧化为Fe3+ (3)4.7 (4)NiS和ZnS (5)F?与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HF,MgF 2Mg2++2F?平衡向右移动 (6)Mn2++2HCO3-=MnCO3↓+CO2↑+H2O

(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 1. 解题思路 在解这类题目时: 首先,要粗读试题,不必将每一种物质都推出。 其次,根据问题去精心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 第三,要看清所问题,不能答非所问,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在答题时应注意:前一问回答不了,并不一定会影响回答后面的问题。 分析流程图需要掌握的技巧是: ①浏览全题,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由何原料获得何产 物(副产物),对比原料和产物; ②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 的提示性信息,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 考察内容主要有: 1)、原料预处理 2)、反应条件的控制(温度、压强、催化剂、原料配比、PH 调节、溶剂选择) 3)、反应原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原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4)、绿色化学(物质的循环利用、废物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的充分利用) 5)、化工安全(防爆、防污染、防中毒)等。

2、规律 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循环 核心考点:物质的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生产条件的控制产品分离提纯 3. 4. 熟悉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与名词 原料的预处理 ①溶解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 ②灼烧如从海带中提取碘 ③煅烧如煅烧高岭土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 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④研磨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如苹果中维生素C的测 定等。 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①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 pH值的控制。 原料预处理 产品分离提纯 反应条件 原料循环利用 排放物的无 害化处理

②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 ③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 动 ④降温反应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化学 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 ⑤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 ⑥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 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①结晶——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 ②过滤——固、液分离 ③蒸馏——液、液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分离 ⑤萃取——用一种溶剂将溶质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 ⑥升华——将可直接气化的固体分离出来。 ⑦盐析——加无机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中考化学工业流程题复习专题

初三中考工业流程题练习 1、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2、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 B.发生了什么反应 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3、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多数试题重点考查利用题干中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物质的制备,考查有关化学实验操作,同时考查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关键——实验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三结合(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解此类题的注意事项 1、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 2、常见文字叙述套路 (1)从溶液中得到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2)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是,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某某杂质”,只写“除杂”等一类万金油式的回答是不给分的。 与初中内容有关的化学工业 1、候氏制碱法 2、氯碱工业 3、合成氨工业 4、金属的冶炼:Mg 、Fe 、Cu 等 5、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和氯化镁等) 一、海水资源的多重利用 1.制盐工业: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 外,还含有MgCl 2、CaCl 2、Na 2SO 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Na 蒸发、结晶、烘干 粗盐 溶解BaCl 2NaOH 2CO 3HCl 精盐 过量 ④ 过量 过量 ① ②③⑥ ⑦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 (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 。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 4、Mg(OH)2、 (填化学式)。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 代替NaOH ,理由是 。

化工流程图解题技巧

思路+套路=出路 例谈初中化学工艺流程解题策略与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化工流程题特点初中化学流程图考查主要有溶液的流程和气体的流程两大类:㈠溶液溶质流程的特点: 1?工业生产流程的主要框架:原料T预处理T分离提纯T核心反应T产品 2?试题本质:想办法从原料混合物中获得纯净的产品。 3?考查主要内容:物质的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生产条件的控制、产品分离提纯。 ㈡气体流程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分离提纯或质量测定,这类题考查问题主要设问出发点有: ⑴据流程图或题目提供的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书写情景方程式;⑵滤渣的成分;⑶滤液的成分;⑷核心反应条 件的控制和原因;⑸选择化学除杂试剂及原因;⑹调pH值的范围及试剂的选择;⑺相关实验操作及仪器;⑻相关 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分题头、流程图和问题三部分。题头一般是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副产品);流程图部分主要用框图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表示出来;问题部分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设制成系列问题,构成一道完整的化学试题。 二、做解题过程 ㈠审题的思路——明确目标 读流程图的方法一一抓箭头:①主线主产品;②支线副产品;③回头循环品。 ①原料与产品:明确原料,从原料出发,要得到最终产品,必须除去什么元素、弓I进什么元素?初中一般是关 于Mg Al、Zn、Fe、Cu Ca这几种常见金属的流程。 ②步骤与目的:加入某种试剂,采取这样的方法,其目的是什么?一般只考虑后面提问有关的步骤,其他不一定要清楚。 ③信息与迁移:所给信息一定有用,而且一定用到,有时还需分解、重组、迁移到本题中来。【注】:在答题时应注 意:前一问回答不了,并不一定会影响回答后面的问题。 ㈡答题的套路——原料的预处理方法: ①粉碎一一目的:增大接触面积,使原料充分快速反应。 ②煅烧-- 目的:使原料中某些成分氧化,如碳氧化气化除去;如金属氧化为金属氧化物而易被酸溶解,在后 续步骤中容易被提取。 ③溶解:有酸溶、水溶,又叫酸浸、水浸。 酸浸目的:与酸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水浸目的:使可溶性金 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三、核心素养化学符号书写控制反应条件——答题的套路之一1、调节pH值的目的:控制溶液的酸碱度使某些金属离子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从而分离除去。调节pH值除杂:(一般是除Mg+、A|3+、Zn2+、Fe2+、Fe3+等金属离子)⑴除Fe2+要将其氧化成Fe3+,氧化剂可选择fQ,原因是不引入新的杂质。 ⑵调pH值所加试剂:一般是含被提纯物质中的金属阳离子对应的a、金属;b、金属氧化物;c、金属氢氧化物; d、金属碳酸盐(总之,这些物质要能与H+反应,又难溶于水,这样可即使过量而又不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有 时候也可能加NaOH或氨水来调pH值,要据题意具体分析(一般是加的Na+、NH+不会在后续的程序中难以分离) ⑶pH值的调节范围:据题意告知的某离子完全沉淀或开始沉淀的pH值数据来选择,不能随意更改,应该是题 目中原始数据的组合。 例题: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含少量FeCO,其他杂质不溶于酸) 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备战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流程图综合含答案(1)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 1.化学是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海水中提取镁、制“碱”,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结合下列流程图(其中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 (1)通过蒸发结晶从海水中获得粗盐写出一条利于海水“晒盐”的自然条件:_____。(2)提纯物质常用转化的方法,就是将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而除去。粗盐中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通过步骤I,再利用过滤操作进行除杂。 ①步骤I加入下列三种溶液的先后顺序为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 过量的Na2CO3溶液 B 过量的BaCl2溶液 C 过量的NaOH溶液 ②步骤I中加入的三种除杂试剂需略过量的原因是_____。 (3)写出步骤Ⅲ加热分解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步骤V氢氧化镁生成氯化镁的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风力大(阳光充沛等) BAC(或CBA或BCA)将杂质完全除去 2NaHCO3Δ Na2CO3+H2O+CO2↑ Mg(OH)2+2HCl=MgCl2+2H2O 【解析】 【分析】 【详解】 (1)风力大、阳光充沛等都利于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晒盐”; (2)①粗盐水中主要含有MgCl2、Na2SO4和CaCl2等可溶性杂质,所加试剂的顺序是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Na2SO4,再加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和过量的BaCl2,加稍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Cl2,顺序不唯一,只要把稍过量的BaCl2溶液放在稍过量的Na2CO3溶液前面加入就行;故顺序为BAC(或CBA或BCA); ②该实验过程中,除杂试剂都要过量,原因是将杂质完全除去。 (3)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 2NaHCO3Δ Na2CO3+H2O+CO2↑;

中考化学工业流程题(含答案)

中考工业流程题练习 一、海水资源的多重利用 1.制盐工业: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 外,还含有MgCl 2、CaCl 2、Na 2SO 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过滤Na 蒸发、结晶、烘干 粗盐 溶解BaCl 2NaOH 2CO 3HCl 沉淀滤液 精盐 过量 ④ 过量 过量 ① ②③⑤ ⑥ ⑦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 (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 。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 4、Mg(OH)2、 (填化学式)。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 代替NaOH ,理由是 。 (5)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是否可以颠倒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 __。 2.金属镁的冶炼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上述提取Mg 的过程中,试剂A 最好选用 (从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沉淀B 与试剂C 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 的化学式为 ,由无水MgCl2制取 Mg 的化学方程式为 。电解无水MgCl 2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 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 2溶液有何不同: 。 3.氨碱工业 海水“制碱”。下图是海水“制碱”的部分简单流程。 步骤Ⅲ、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制氨盐水的过程中要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反过来,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会降低。这是因为 。 已知有关物质重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H 4Cl +X====2NH 3↑+CaCl 2+2H 2O NH 4Cl ==== NH 3↑+HCl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完整版)初中化学工业流程专项练习

初中化学工业流程专项练习 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图),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 B.“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碳酸钠俗称为纯碱,它属于盐类物质 C.过滤得到的“母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 D.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有6种元素 2.海水一是种重要的资源,利用海水可制取镁等物质,有人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B是Mg(OH)2,试剂X为盐酸 B.操作I和操作III的操作方式完全相同

C.加入NaOH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使MgCl2完全反应 D.处理等量海水,若将NaOH溶液换成石灰乳,能节约成本 3.某氮肥厂用煤、空气和水为原料合成氨,其工艺流程如图: 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煤气发生炉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C+O2CO2②C+2H2O2H2+CO2 其中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①的主要作用是(填编号) . A.提供二氧化碳 B.提供氧气 C.提供一氧化碳 D.提供热量 (2)部分氨气通入碳化塔的目的是为了除去二氧化碳,同时得到副产品碳酸氢铵,其生成碳酸氢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为了将混有硫酸钾、氯化钙、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的氯化钾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溶液,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如下

请根据以上流程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除去碳酸氢铵的方法是; (2)步骤④中加过量碳酸钾溶液的目的是; (3)此设计方案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 5.氢能源是理想能源,氢能源开发一直是前沿科学研究的课题之一.科学家研发出一种以铝镓合金(镓:Ga)和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铝镓合金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用该合金与铝片相互刻划,发现铝片上有划痕,说明. (2)氢气是一种能源,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的主要原因是. (3)反应①中镓的作用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与电解水制取氢

总结化学工业流程图题方法

化工流程图解题技巧及练习 一、无机化工流程题的特点 1、工业生产流程的主要框架:原料→I预处理→II分离提纯→III核心反应→产品 2、试题本质:想办法从混合物中提取纯净物。 3、考察内容:核心考点:物质的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生产条件的控制、产品分离提纯。 (1)据流程图或题目提供的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书写情景方程式;(2)滤渣的成分;(3)滤液的成分; (4)核心反应条件的控制和原因;(5)选择化学除杂试剂及原因;(6)调PH值的范围及试剂的选择; (7)相关实验仪器;(8)相关计算。等等。 二、解题技巧 (一)读题 1、①先粗读:明确原料、明确杂质、明确目标产品。先不必把每个环节的原理都搞清楚。 ②针对问题再精读:分析细节,根据问题去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 ③第三,要看清所问问题,不能答非所问,并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注】:在答题时应注意:前一问回答不了,并不一定会影响回答后面的问题。

2、读流程图的方法:抓箭头:①主线主产品;②支线副产品;③回头循环品。 3、思考要有方向——在基础理论框架下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常用思考方法: ②提高原料利用率:利用好副产品、循环使用原料、能量尽可能利用。 ③快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措施有粉碎、加热、增大浓度、搅拌等) ④提高产率:化学平衡向右移动。 ⑤提高产品纯度:产品的分离、提纯等实验基本操作问题。 ⑥绿色环保:反应物尽可能无毒无害无副作用,“三废”的处理,涉及绿色化学问题。 ⑦工业成本低:原料廉价、资源丰富。 (二)、样品的预处理 1、矿样的预处理方法: (1)原料的预处理 ①粉碎的目的: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快);或使反应更完全。 ②煅烧的目的:(A)除去有机物杂质或者碳的杂质(如题意告知该矿样中含C或有机物杂质);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真题及专题讲解

2017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试题汇编 1.以工业生产硼砂所得废渣硼镁泥为原料制取MgSO4·7H2O的过程如图所示: 硼镁泥的主要成分如下表: MgO SiO2FeO、Fe2O3CaO Al2O3B2O3 30%~40%20%~25%5%~15%2%~3%1%~2%1%~2% 回答下列问题: (1)“酸解”时应该加入的酸是_______,“滤渣1”中主要含有_________(写化学式)。 (2)“除杂”时加入次氯酸钙、氧化镁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判断“除杂”基本完成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4)分离滤渣3应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13分) TiCl4是由钛精矿(主要成分为TiO2)制备钛(Ti)的重要中间产物,制备纯TiCl4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资料:TiCl4及所含杂质氯化物的性质 化合物SiCl4TiCl4AlCl3FeCl3MgCl2 沸点/℃58136181(升华)3161412 熔点/℃?69?25193304714 在TiCl4中的溶解 互溶——微溶难溶性 (1)氯化过程:TiO2与Cl2难以直接反应,加碳生成CO和CO2可使反应得以进行。 已知:TiO2(s)+2 Cl2(g)= TiCl4(g)+ O2(g) ΔH1=+175.4 kJ·mol-1 2C(s)+O2(g)=2CO(g) ΔH2=-220.9 kJ·mol-1 ①沸腾炉中加碳氯化生成TiCl4(g)和C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氯化过程中CO和CO2可以相互转化,根据如图判断:CO2生成CO反应的ΔH_____0(填“>”“<”或“=”),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 ③氯化反应的尾气须处理后排放,尾气中的HCl和Cl2经吸收可得粗盐酸、FeCl3溶液,则尾气的吸收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氯化产物冷却至室温,经过滤得到粗TiCl4混合液,则滤渣中含有_____________。 (2)精制过程:粗TiCl4经两步蒸馏得纯TiCl4。示意图如下: 物质a是______________,T2应控制在_________。 3.(15分) 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 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 示:

化学工业流程题50道(有答案)4

xxx学校2012-2013学年度2月月考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1.[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工业上通常采用碱法从铝土矿制取Al2O3,下图为碱法制取Al2O3的工艺流程。已知铝土矿中含有的杂质主要是氧化铁、含硅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的名称是;得到的H2SiO3沉淀经过处理可得到硅胶,写出硅胶的一种用途。 (2)工业上将Al2O3投入熔融的冰晶石,通过电解制备金属铝,冰晶石的作用是。铝电解槽的阳极材料为碳块,需要定期更换,说明原因。 (3)工业上用NaOH溶液溶解铝上矿,是利用了Al2O3的性。 (4)写出铝土矿中杂质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往铝酸钠[NaAl(OH)4]溶液中加入品种Al(OH)3,通过结晶析出氢氧化铝,写出析出氢氧化铝的离子方程式。 (6)氢氧化铝在不同温度下分解产物不同,已知: 现有一定温度下加热氢氧化铝得到的固体产物,经测定其中氢元素含量为1.0%,判断固体产物的成分是。 答案: 略 2.[化学一选修2:化学与技术] 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基本工业产品。比利时人索尔维发明了氨碱法生产碳酸钠,氨碱法生产原理示意图如下:

我国化工专家设计了联合制碱法,联合制碱法生产原理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索尔维制碱法生产原理示意图可知,氨碱法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按照绿色化学原则,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计算索尔维制碱法的原子利用率(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 ; (2)试列举出索尔维制碱法的两大缺点。 ①; ②。 (3)设计联合制碱法的我国化工专家是; (4)从联合制碱法生产原理示意图可知,原料Ⅲ中的CO2来自合成氨,指出步骤名称,并写产生CO2化学方程式。 步骤Ⅰ:,化学方程式 步骤Ⅱ:,化学方程式 答案: (1)CaCO3+2NaCl=CaCl2+Na2CO30.49 (或106:217) (2) ①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低②产生了不易处理的副产物氯化钙 ③原子利用率低…… (3)侯德榜 (4) 造气CH4 +2H2O = 4H2+CO2 净化CO + H2O = CO2+H2 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