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节能(热工)计算书

建筑节能(热工)计算书

建筑节能(热工)计算书
建筑节能(热工)计算书

居住建筑

建筑节能计算书

工程名称:济南

设计单位:山东

建设单位:济南有限公司计算人:

审核人:

联系电话:(0531)

计算时间:2014.01

1工程概况

注:该建筑面积应按《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确定。

2 计算依据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4- 037-2006)

3 基本参数计算

注:1 体形系数计算,当为住宅小区时,相同结构体系、相同节能做法的楼幢,应取体形系数最大的单体建筑计算。不同结构体系、不同节能做法的楼幢应分别计算。

2 建筑面积A O应按标准附录A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

4静态指标计算

4.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注:附外墙、屋顶等部位平均传热系数计算过程。

4.2直接判定法

当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符合标准第3.1.3条规定,其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均不超过标准第3.3.1条限值,且窗墙面积比不超过第3.3.4条的规定值时,可直接判定为建筑热工设计符合节能标准要求。附:外墙、屋顶等部位平均传热系数计算过程

热工计算书(1)

XXXXXXX (热工计算书)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2015年8月

目录 第一章透明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 (8) 第二章非透明幕墙(石材)热工性能计算书 (33) 第三章非透明幕墙(铝单板)热工性能计算书 (37)

热工性能计算书 (一)本计算概况: 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 工程所在城市:苏州 (东向):传热系数限值:≤2.6 (W/m2.K) SC:≤0.45 (南向):传热系数限值:≤2.6 (W/m2.K) SC:≤0.55 (西向):传热系数限值:≤2.6 (W/m2.K) SC:≤0.55 (北向):传热系数限值:≤2.6 (W/m2.K) SC:≤0.50 可见光透射比:≤0.4 (二)参考资料: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02-2004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9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2008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及分析系统(W-Energy3.0)》 (三)计算基本条件: 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定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 (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 D(λ):标准光源(CIE D65,ISO 10526)光谱函数; 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 T in=20 ℃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20 ℃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3.6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16 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T out 太阳辐射照度 I s=300 W/m2 (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 T in=25 ℃

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计算书

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 项目名称- 建筑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节能计算单位- 计算人- 校对人- 审核人- 计算日期年月日 软件名称及版本- 软件开发单位清华斯维尔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 设计依据: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3、《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 4、《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94) 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6、《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 7、国家、广东省、深圳市其他现行有关节能标准、规范和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一、建筑概况 表1 建筑概况表 城市深圳(北纬=22.61,东经=114.06,海拔=18) 所属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南区 建筑功能 建筑面积(m2)- 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 建筑高度(m)地上0.0 m,地下0.0 m 建筑方位 所属结构体系 注:1、建筑功能包括:教育建筑、办公建筑、科研建筑、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医疗建筑、交通建筑等; 2、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二、屋顶 表2 屋顶热工参数计算表 构造 材料名称 (由外到内) 厚度 mm 导热系 数λ W/(m·K) 蓄热系数 S W/(m2·K) 修正 系数 热阻R (m2·K)/W 热惰性 指标 D=R·S 面积 (m2) 占屋顶总 面积的比 例(%) 屋顶平均传热系数k m [W/(m2·K)] -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

(居住建筑)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 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书(页) 三、设计建筑屋顶和外墙保温做法表(表A-1)(页) 四、总体热工性能直接判定表(表A-2)(页)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二、三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当设计建筑物外窗窗墙比大于《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11-602-2006)表5.3.1-1的规定值,或外窗的传热系数大于表5.2.2 的限值时,应以‘参照建筑对比法计算表’(表A-3)取代‘总体热工性 能直接判定表’(表A-2)。 3、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 二、各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和总窗墙比计算书(页) 三、屋顶透明部分面积计算书(页) 四、甲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1)(页) 五、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做法表(附录D-4)(页)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三、四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 二、各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计算书(页) 三、屋顶透明部分面积计算书(页) 四、乙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2)(页) 五、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做法表(附录D-4)(页)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三、四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当设计建筑物各朝向窗墙比和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大于《公共建筑 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第3.1.5.1条和3.1.6.2条的规定 值,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大于表3.2.2-2的限值时,应以‘乙类建筑 热工性能权衡判断计算表’(附录D-3)取代‘乙类建筑热工性能判 断表’(附录D-2)。 3、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公共建筑节能计算书doc

公共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项目名称:洛阳新区拓展区撤村并城1号小区23#24# 商业部分 计算人: 校对人: 审核人: 设计单位:河南华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计算工具:天正建筑节能分析软件TBEC(公建河南版)软件开发单位:北京天正公司 软件版本号: 8.2Build110130

一、项目概况 二、建筑信息 三、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 41/075-2006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四、围护结构基本组成 外墙类型1: 加气混凝土砌块ρo≤500kg/m3(挤塑聚苯板)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外贴饰面砖, 厚度6mm 第2层:聚合物砂浆, 厚度4mm 第3层:耐碱玻纤网格布,抗裂砂浆, 厚度15mm 第4层:矿棉、岩棉、玻璃棉2, 厚度40mm 第5层:加气,泡沫混凝土2, 厚度200mm 第6层:白灰砂浆, 厚度20mm 内墙类型1: 加气混凝土砌块ρo≤500kg/m3(炉渣混凝土聚苯板)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白灰砂浆, 厚度20mm 第2层:加气,泡沫混凝土2, 厚度200mm 第3层:白灰砂浆, 厚度20mm 屋顶类型1: 平屋面(上人屋面)(挤塑板) 屋顶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水泥砂浆1, 厚度40mm 第2层:防水层, 厚度4mm 第3层:水泥砂浆1, 厚度20mm 第4层:矿棉、岩棉、玻璃棉2, 厚度80mm 第5层:水泥膨胀珍珠岩4, 厚度55mm 第6层:钢筋混凝土, 厚度100mm 第7层:石灰,水泥,砂,砂浆, 厚度20mm 窗类型1: 塑料中空玻璃(空气6mm) 传热系数:2.60 W/(㎡.K) 楼板类型1: 钢筋砼现浇板(硬质聚氨酯泡沫板) 楼板类型2: 钢筋砼现浇板(挤塑聚苯板) 楼板类型3: 钢筋砼现浇板(挤塑聚苯板) 地面类型1: 防潮地面 地面类型2: 防潮地面 热桥柱类型1: 钢筋砼(聚苯板)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外贴饰面砖, 厚度6mm 第2层:聚合物砂浆, 厚度4mm 第3层:耐碱玻纤网格布,抗裂砂浆, 厚度15mm 第4层:矿棉、岩棉、玻璃棉2, 厚度40mm 第5层:钢筋混凝土, 厚度200mm 第6层:白灰砂浆, 厚度20mm 热桥梁类型1: 钢筋砼(聚苯板)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混凝土热工计算公式

冬季施工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 冬季施工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如下: 1、混凝土拌合物的理论温度: T0=【0.9(mceTce+msaTsa+mgTg)+4.2T(mw+wsamsa-wgmg)+c1(wsamsaTsa+wgmgTg) -c2(wsamsa+wgmg)】÷【4.2mw+0.9(mce+msa+mg)】 式中 T0——混凝土拌合物温度(℃) mw、 mce、msa、mg——水、水泥、砂、石的用量(kg) T0、Tce、Tsa、Tg——水、水泥、砂、石的温度(℃) wsa、wg——砂、石的含水率(%) c1、c2——水的比热容【KJ/(KG*K)】及熔解热(kJ/kg) 当骨料温度>0℃时, c1=4.2, c2=0; ≤0℃时, c1=2.1, c2=335。 2、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 T1=T0-0.16(T0-T1) 式中 T1——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 T0——搅拌机棚温度(℃) 3、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到浇筑时的温度: T2=T1-(at+0.032n)(T1-Ta) 式中 T2——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到浇筑时的温度(℃); tt——混凝土拌合物自运输到浇筑时的时间; a——温度损失系数 当搅拌车运输时, a=0.25 4、考虑模板及钢筋的吸收影响,混凝土浇筑成型时的温度: T3=(CcT2+CfTs)/( Ccmc+Cfmf+Csms) 式中 T3——考虑模板及钢筋的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 Cc、Cf、Cs——混凝土、模板、钢筋的比热容【kJ/(kg*k)】; 混凝土取1 KJ/(kg*k); 钢材取0.48 KJ/(kg*k); mc——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kg); mf、mc——与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钢筋重量(kg); Tf、Ts——模板、钢筋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C30混凝土的配比如下: 水泥:340 kg,水:180 kg,砂:719 kg,石子:1105 kg。 砂含水率:3%;石子含水率:1%。 材料温度:水泥:10℃,水:60℃,砂:0℃,石子:0℃。 搅拌楼温度:5℃ 混凝土用搅拌车运输,运输自成型历时30分钟,时气温-5℃。 与每立方米混凝土接触的钢筋、钢模板的重量为450Kg,未预热。 那么,按以上各步计算如下: 1、 T0=【0.9(340×10+719×0+1105×0)+4.2×60×(180-0.03×719-0.01×1105)+2.1×0.03×719×0+2.1×0.01×1105×0-335×(0.03×719+0.01×1105)】/【4.2×180+0.9(340+719+1105)】=13.87℃ 2、 T1= T0-0.16(T0- T1)=13.87-0.16×(13.78-5)=12.45℃ 3、 T2= 12.45-(0.25×0.5+0.032×1)(12.45+5)=9.7℃

1#配套宿舍及食堂公共建筑节能计算书

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计算书 说明:《深圳市工业厂房的办公用房节能设计计算书》及《深圳市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的工业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格式参照本计算书的格式。

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计算书 设计依据: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圳市实施细则》(SZJG29-2009)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3、《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4、《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6、《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 7、国家、广东省、深圳市其他现行有关节能标准、规范和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一、建筑概况 表1-1 建筑概况表 注:1、建筑功能包括:办公建筑、商业服务建筑、宾馆饭店建筑、文化场馆建筑、科研教育建筑、医疗卫生建筑、体育建筑、通信建筑、交通建筑、影剧院建筑、多功能综合建筑等; 2、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二、屋顶的热工参数 表2-1 屋顶热工参数计算表 注:1. 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表中内容; 2. 外凸≤600mm的凸窗顶部透明部分可不考虑热工性能的限制,可不参与屋顶传热系数的计算。

三外墙: 表3-1 外墙热工参数计算表

注:1. 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表中内容; 2. 外凸≤600mm的凸窗侧墙可不考虑热工性能的限制,可不参与外墙传热系数的计算。 四、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的热工参数 表4-1 底部架空楼板热工参数计算表 注:1. 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表中内容; 2. 凸窗底部非透明部分可不考虑热工性能的限制,可不参与底部架空楼板传热系数的计算。 五、窗墙面积比 表5-1 窗墙面积比计算表

建筑节能计算书格式(2006.4.2)

建筑节能专项设计实例(供参考) 居住建筑节能专项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建设地点 3、工程子项名称 4、建筑类别、建筑面积、建筑的结构体系等基本概况 二、地区气候参数 广元地区气象参数见表1。 表1 广元地区气象参数 本表参数摘录《空气调节设计手册》1995年第二版, 三、建筑节能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2、《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 3、《四川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1/T 5027-2002

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4 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 四、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 (一)建筑的体形系数 1、体形系数计算公式: C f/v =o o V F 00.0物体积外表面面积包围的建筑标高以上的外表面面积建筑物 2、本工程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C f/v 见表2。 表2 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C f/v 提示:若体形系数超过标准规定,可采用如下调整方法: 体形系数超过0.01,将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K m 相应减少0.02W/(m 2·K),屋面的传热系数K 相应减0.02W/(m 2·K)。例如,设计建筑为条式建筑,体形系数C f/v =0.40,超过标准规定的0.05。此时,应将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K m 调整为K m =1.50W/(m 2·K)–5×0.02W/(m 2·K)=1.40W/(m 2·K);屋面的传热系数调整为K =1.0W/(m 2·K)–5×0.02W/(m 2·K)=0.90W/(m 2·K)。 (二)窗墙面积比及窗的性能设计 1、各向立面的窗墙面积比及对应的外窗传热系数K 限值

建筑节能计算书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介休市信合苑东小区7#商住楼,建设地点位于位于山西省介休市经十路与纬三路、纬四路交界处,属寒冷地区(A区)。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4376.47㎡,地上十七层,地下三层。其中地上一层为车库,二层至十七层为住宅。建筑层高:地下一、二层均为3m,设备层为1.94m,一层至十七层均为3.1m,电梯机房4.5m。建筑高度:52.85m(室外地坪至屋面),室内外高差为0.15m. 外墙为2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填充材料为同厚度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两种材料墙的面积比例约为0.65:0.35.各层楼板、屋面板、阳台的顶板、底版、凸窗围板均为100mm的钢筋混凝土,阳台墙板为200mm厚钢筋混凝土。 门窗的宽度详见平面图,普通窗高度为1.6m(南向普通窗高1.9m),凸窗高度为1.9m,楼梯间窗高1.2m。 凸阳台封闭不采暖,分隔墙体做保温层,阳台门为高2.5m全玻璃推拉门。 采暖方式为低温热辐射采暖,地下室、楼梯间不采暖。 第二部分节能设计与节能计算 一、设计依据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12(以下简称“标准”)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7-2008 二、窗墙面积比计算(限值来源于“标准”): 朝向外门窗 编号 窗面积 (㎡) 墙面积 (㎡) 窗墙 面积 比 窗墙面 积比限 值 窗墙面积 比是否超 限值 窗的传 热系数 限值 南 PC-1 2.1×1.9=3.99 3.3×3.1=10.23 0.39 0.5 未超 2.5 TLM-1 2.7×2.5=6.75 3.6×3.1=11.16 0.60 超﹤2.3 C-6 1.2×1.9=2.28 1.8×3.1=5.58 0.41 未超 2.3 JC-1 1.8×1.9=3.42 1.8×3.1=5.58 0.60 超﹤2.3 北PC-3 1.8×1.9=3.42 3.2×3.1=9.92 0.34 0.3 超 2.5

建筑节能计算方法及案例(共32P)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文件编制要求》及使用实例 目录 1.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1(建筑专业) 2.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2(电气专业) 3.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3(暖通专业) 4.附表1~4 5.《某工程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6.《某商业楼建筑节能计算审查表及报告书》

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 ◇◇◇◇◇◇◇(项目名称) ×××××(归档号) 建筑专业 主持人: (设计总负责人) 审定人: 校审人: 计算人: ×××××(设计单位名称) ××年×月×日 注:1、审定人和计算人不能为同一人 2、封面应盖设计单位出图章及节能章

(居住建筑)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 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书(页) 三、设计建筑屋顶和外墙保温做法表(表A-1)(页) 四、总体热工性能直接判定表(表A-2)(页)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二、三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当设计建筑物外窗窗墙比大于《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DBJ11-602-2006)表5.3.1-1的规定值,或 外窗的传热系数大于表5.2.2的限值时,应以‘参 照建筑对比法计算表’(表A-3)取代‘总体热工性 能直接判定表’(表A-2)。 3、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公共建筑(甲类)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 二、各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和总窗墙比计算书(页) 三、屋顶透明部分面积计算书(页) 四、甲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1)(页) 五、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做法表(附录D-4)(页)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三、四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公共建筑(乙类)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

科技馆金属屋面热工计算书

建设单位:扬州美科置业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扬州市科技馆金属屋面工程 热工性能计算书 计算: 校对: 审核: 江苏华磊装饰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9月25日

目录 一、计算说明 (3) 二、屋面采光顶热工性能计算书 (6) 三、屋面铝镁锰板热工性能计算书 (19)

计算说明 (一)本计算概况: 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 工程所在城市:扬州 (二)参考资料: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0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9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三)计算基本条件: 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定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 (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 D(λ):标准光源(CIE D65,ISO 10526)光谱函数; 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 T in=20 ℃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20 ℃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W/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16 W/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T out 太阳辐射照度 I s=300 W/m2 (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 T in=25 ℃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30 ℃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W/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16 W/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T out 太阳辐射照度 I s=500 W/m2 (4)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0 W/m2。 (5)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T out=25 ℃。 (6)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 T in=20 ℃ 室外环境温度 T out=0 ℃或 T out=-10 ℃或 T out=-20 ℃ 室内相对湿度 RH=30% 或 RH=60%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20 W/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 (建筑专业)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设计计算: 校对: 审核: 2011年01月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1.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63-2007; 1.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3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 26-95) 1.4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二、工程概况 2.1 本工程为 本工程建筑气候分区为ⅡB区。河北省内分区为一区。 2.2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地下 2 层,地上30层。 三、围护结构的主要节能保温措施 3.1 屋面: 140厚钢筋混凝土板+6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

3.2 外墙: a.200厚钢筋混凝土墙+5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 层; b.200厚钢筋混凝土墙+90厚聚苯板保温层 3.3 单元式建筑山墙:;a.200厚钢筋混凝土墙+65厚挤塑聚苯板保 温层; b.200厚钢筋混凝土墙+115厚聚苯板保温层 3.4 不采暖房间(公共部分)的隔墙:25mm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3.5 不采暖地下室顶板: 100厚钢筋混凝土板+30厚FTC保温层 3.6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楼(地)板:2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100厚 钢筋混凝土板+40厚FTC保温 层 3.7 外窗: a.断桥彩铝Low-E中空玻璃窗(5+12+5),气 密性等级为6级; b.断桥彩铝中空玻璃窗(5+12+5),气密性等级为6级; 3.8 分户墙: 10mm+10mm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 3.9 分户楼板: 100厚钢筋混凝土板+20厚挤塑聚苯板 3.10 封闭阳台首层阳台底板:20mm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 3.11 封闭阳台顶层阳台顶板:20mm厚水泥珍珠岩找坡层,20mm厚挤塑 聚苯板保温层, 3.12 封闭阳台阳台栏板:30mm厚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 3.13 热桥部位:抹20厚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

幕墙热工计算书(DOC)

**************幕墙设计 热工计算书 (一)本计算概况: 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 工程所在城市:无锡 传热系数限值:≤2.10 (W/(m2.K)) 遮阳系数限值(东、南、西向/北向):≤0.40 (二)参考资料: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 -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T134-2010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02-2004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9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2008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及分析系统(W-Energy3.0)》 (三)计算基本条件: 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定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 (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 D(λ):标准光源(CIE D65,ISO 10526)光谱函数; 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 T in =20 ℃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 =-20 ℃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3.6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 =16 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 =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 =T out 太阳辐射照度 I s =300 W/m2 (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 T in =25 ℃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 =30 ℃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2.5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 =16 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 =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 =T out 太阳辐射照度 I s =500 W/m2 (4)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 0 W/m2。 (5)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T out =25 ℃。 (6)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 T in =20 ℃ 室外环境温度 T out =0 ℃或 T out =-10 ℃或 T out =-20 ℃ 室内相对湿度 RH=30% 或 RH=60%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 =20 W/(m2.K) 室外风速 V=4 m/s (7)计算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 f 应使用下列边界条件: q in =α·I s q in 通过框传向室内的净热流(W/m2); α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I s 太阳辐射照度 =500 W/m2。 4.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门窗框或幕墙框与墙的连接界面应作为 绝热边界条件处理。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有关规定: (1)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应按表4.2.1确定。

建筑节能计算

题目:XXX市鑫苑小区节能计算指导老师:X X X 学生姓名:X X X 所属院系: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 完成日期:2012年12月3日

题目:XXX市鑫源基业投资有限公司鑫苑小区节能计算 一、建筑物说明: 本建筑是XXX市区内的鑫苑小区居民楼,地上建筑6层,地下一层。分四个单元,每层每单元有2户,有窗与室外相通。总建筑高度为26.8m。属于寒冷A 区,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2.8℃,室内设计温度18℃,计算采暖期天数150天。 二是否满足节能规定性指标 1、住宅体型系数计算 建筑面积: 建筑周长---[(0.18+3.6+3+2.4+2.4+3+3.6-0.18×2+1.8×2)+(3.6+0.18+4.2+2.4+4.2+3.6)]×4+13.86 ×2 +1.5×14=207.12m 外墙面积----207.12×16.8=3479.66 M2 屋顶面积--- [(4.2+2.1+0.3+3.6)×(3.6+3+2.4+2.4+3+3.6)+(0.18+1.8) ×(3.6+3+3+3.6+0.36+0.18)+(0.18+1.5) ×(4.2+0.18×4+4.2)+0.9×2.4] ×4=913.147 M2 建筑外表面积--- A0=3479.66+913.147=4392.76 M2 建筑体积: V=913.147×16.8=15340.87 M2 住宅体型系数=A0/V0=4392.76/15340.87=0.29<0.33 2、计算窗墙比 (1)北向: 卧室---1.8X1.4/(3.6X2.8)= 0.25 厨房---1.5X1.4/(3X2.8)=0.25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附录一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一)热阻的计算 1.单一材料层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R——材料层的热阻,㎡·K/W; δ——材料层的厚度,m; λc——材料的计算导热系数,W/(m·K),按附录三附表3.1及表注的规定采用。 2.多层围护结构的热阻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R=R1+R2+……+Rn(1.2) 式中R1、R2……Rn——各材料层的热阻,㎡·K/W。 3.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两向非均质围护结构(包括各种形式的空心砌块,以及填充保温材料的墙体等,但不包括多孔粘土空心砖), 其平均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1.3) 式中——平均热阻,㎡·K/W; Fo——与热流方向垂直的总传热面积,㎡; Fi——按平行于热流方向划分的各个传热面积,㎡;(参见图3.1); Roi——各个传热面上的总热阻,㎡·K/W Ri——内表面换热阻,通常取0.11㎡·K/W; Re——外表面换热阻,通常取0.04㎡·K/W; φ——修正系数,按本附录附表1.1采用。

图3.1 计算图式 修正系数φ值附 表1.1 /λ1 注:(1)当围护结构由两种材料组成时,λ2应取较小值,λ1应取较大值,然后求得两者的比值。 (2)当围护结构由三种材料组成,或有两种厚度不同的空气间层时,φ值可按比值 /λ1确定。 (3)当围护结构中存在圆孔时,应先将圆孔折算成同面积的方孔,然后再按上述规定计算。 4.围护结构总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o=Ri+R+Re(1.4) 式中Ro——围护结构总热阻,㎡·K/W; Ri——内表面换热阻,㎡·K/W;按本附录附表1.2采用; Re——外表面换热阻,㎡·K/W,按本附录附表1.3采用; r——围护结构热阻,㎡·K/W。 内表面换热系数αi及内表面换热阻Ri值附表1.2

建筑节能计算书参考

书算能计公共建筑节 项目名称: 算人:计人:校对 人:审核 设计单位:浙江通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版):天正建筑节能分析软件TBEC计算工具软件开发单位:北京天正公司7.8 Build100118软件版本号: 页23 共页1 第 项目概况一、

建筑信息二、 设计依据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1. )《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2. 3.年)(2009《浙江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管理若干规定》4.)(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围护结构基本组成四、 13a_挤塑聚苯板外墙类型1: 外保温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0mm , 厚度第1层:高弹涂料 5mm 厚度(网格布), 第2层:聚合物砂浆50mm 厚度层:保温岩棉毡, 第30mm , 厚度第4层:胶粘剂20mm 厚度5层:水泥砂浆, 第240mm , 厚度第 6层:陶粒混凝土砌块页23 共页2 第 20mm , 厚度第7层:混合砂浆 13a_挤塑聚苯板外墙类型2: 外保温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0mm 厚度1层:高弹涂料, 第5mm 厚度(网格布), 第2层:聚合物砂浆60mm 厚度3层:挤塑聚苯板, 第0mm 厚度4层:胶粘剂, 第20mm 厚度层:水泥砂浆, 第 5240mm 厚度层:钢筋混凝土, 第620mm 厚度层:混合砂浆, 第7 混凝土多孔砖墙1_内墙类型1: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20mm , 厚度1 第层:混合砂浆240mm , 厚度第2层:混凝土多孔砖砌体20mm , 厚度第3层:混合砂浆 1c_挤塑聚苯板屋顶类型1: 平屋面屋顶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40mm 厚度层:细石混凝土(双向配筋)第1, 55mm 厚度2层:挤塑聚苯板, 第2mm 厚度3层:屋顶防水层, 第20mm 厚度层:水泥砂浆, 第480mm 厚度层:轻集料混凝土, 第5120mm , 厚度第6层:钢筋混凝土 15mm , 厚度第7层:混合砂浆挤塑聚苯板平屋面屋顶类型2: 14b_ :屋顶各层材料(由外至内)400mm 厚度层:轻质混合种植土, 第10mm , 厚度第 2层:聚酯无纺布过

节能计算书(暖通)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暖通专业) 一、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增加“节能设计”条款 在“节能设计”条款中简要阐述本工程设计遵照有关节能设计标准所采取的节能措施。 二、设备表 在设备表中应注明锅炉额定热功率、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效能参数(COP)、单元式机组能效比(EER)、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性能参数、热回收设备的热回收效率等(居住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设备能效比的要求按公建节能标准,见DBJ11-602-2006第6.1.7条)。 三、节能判定表 1、居住建筑:①暖通系统节能判定表(表A-4、A-5)②参照建筑对比法计算判定表(表A-3,与建筑专业共同完成)。 2、公共建筑:①设计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判定表(附录D-5) ②乙类建筑热工性能权衡判断计算表(附录D-3,与建筑专业共同完成) 3、节能判定表由设计人员签字,设计单位盖报审章、节能章。审图单位存档。 四、计算书

1、封面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 ◇◇◇◇◇◇◇(项目名称) ×××××(归档号) 暖通专业 专业负责人: (设计总负责人) 审定人: 校审人: 计算人: ×××××(设计单位名称) ××年×月×日

注:1、审定人和计算人不能为同一人 2、封面应盖设计单位出图章及节能章 2、目录 目录 一、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第×页~×页 二、采暖空调系统负荷计算第×页~×页 三、采暖空调系统水力计算第×页~×页 四、冷水机组水泵选择计算第×页~×页 五、外网水力计算第×页~×页 注:计算书各部分也可单独成册,如“采暖热负荷计算书”、“采暖系统水力计算计算书”等。单独成册时每册计算书均应有封面及相关人员签字。

3、对计算书内容的要求 ①计算采用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应与建筑专业图纸及报审的节能判定表一致。 ②居住建筑应对每一采暖房间进行热负荷计算及整个建筑物的总热负荷计算。公共建筑必须对每一采暖空调房间或空间进行热负荷计算、逐项逐时冷负荷计算及整体建筑物的总冷、热负荷计算。 ③采暖空调设备的选择应以冷热负荷计算的结果为依据。 ④采暖空调系统应按节能标准要求进行水力计算和各环路平衡计算。 ⑤计算书应与其他节能资料一并送审,审查单位审查后退回设计单位。 五、对审图单位的要求 审图单位除了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DBJ01-621-2005及有关国家与地方标准、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进行审查外,还应对如下非强制性条文进行审查: 1.DBJ11-602-2006: 第6.1.1条2款室内热水采暖系统各并联环路水力平衡计算的要求; 第6.2.4条锅炉效率的要求; 第6.4.6条单体建筑热力入口的要求。 2.DBJ01-621-2005:

热工性能计算书

建筑门窗热工性能计算书 -泗泾颐景园铝合金门窗工程 参考资料: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02-2004 《BKCADPM集成系统(BKCADPM2006版)》 一、基本计算参数: 本计算为门窗的热工性能计算。 1.门窗计算单元的有关参数 总宽: W=1800mm 总高: H=1800mm 门窗的总面积: A t=W×H=3.24 m2 门窗玻璃总面积: A g=2.61 m2 门窗框总面积: A f=0.63 m2 玻璃区域周长: lψ= 13 m 二、门窗的传热系数计算: 1.门窗框的传热系数U f 框的传热系数U f: 可以通过输入数据,用二维有限单元法进行数字计算,得到窗框的传热系数。在没有详 细的计算结果可以应用时,可以应用按以下方法得到窗框的传热系数。

本系统中给出的所有的数值全部是窗垂直安装的情况。传热系数的数值包括了外框面积的影响。计算传热系数的数值时取内表面换热系数h in =8.0 W/m 2·K 和外表面换热系数h out =23 W/m 2·K 。 (1) 塑料窗框: 表E.0.2-1 带有金属钢衬的塑料窗框的传热系数 (2) 木窗框 木窗框的U f 值是在水气含量在12%的情况下获得,窗框厚度d f 的定义见图E.0.2-2。U f 的数值可以从图E.0.2-1中选取。 图E.0.2-1:木窗框以及金属-木窗框的热传递与窗框厚度d f 的关系 窗框材料 窗框种类 U f (W/m 2·K) 聚胺脂 带有金属加强筋 净厚度≥5mm 2.8 PVC 腔体截面 从室内到室外为两腔结构 2.2 从室内到室外为三腔结构 2.0

节能计算书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 ???????(项目名称) XXXXX(归档号) 建筑专业 主持人: (设计总负责人) 人:人: 人: XXXXX(设计单位名称) XX年X 月X 日 注:1、审定人和计算人不能为同一人 2、封面应盖设计单位出图章及节能章

(居住建筑)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 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书 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二、三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 工计算书 、当设计建筑物外窗窗墙比大于《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表531-1 的规定值,或外窗的传热系数大于表的限值时,应以’参照建筑对比法计算表’(表A-3)取代‘总体热工性能直接判定表' 、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公共建筑(甲类)(页) 三、设计建筑屋顶和外墙保温做法表(表A-1)(页) 四、总体热工性能直接判定表(表A-2)(页) 注: (表A-2 )。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 二、各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和总窗墙比计算书(页) 三、屋顶透明部分面积计算书(页) 四、甲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1).(页) 五、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做法表(附录D-4)(页)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 在三、四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 工计算书。 2、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公共建筑(乙类)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_______________ (页) 二、各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计算书(页) 三、屋顶透明部分面积计算书(页) 四、乙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2)(页) 五、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做法表(附录D-4)(页) 工计算书。 2、当设计建筑物各朝向窗墙比和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大于《公共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DBJ01-621-2005)第3.1.5.1条和条的规定值,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大于表的限值时,应以‘乙类建筑热工性能权衡判断计算表' (附录D-3)取代‘乙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2)。 3、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 在三、四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范例(建筑专业)

课题名称:建筑节能设计导则与范例 课题编号:Y0808A3357 科研业务成果之二 建筑节能计算书范例 (建筑专业) (2008年版) 课题负责人:衣健光、沈久忍、马伟骏 课题参与人:杨富军、孙娅 2008年10月

目录 第一部分: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编制深度要求 (1) 一、初步设计阶段 (2) 二、施工图设计阶段 (2) 第二部分: 初步设计阶段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范例 (4) 第三部分: 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范例 (28) 第四部分: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范例使用说明 (51)

第一部分: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编制深度要求

一、初步设计阶段 1.设计依据:主要规范、标准、技术措施; 2.工程概况:建设地点、使用性质、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及高度、结构类型; 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限值; 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计算主要公式; 5.节能设计简要说明:建筑节能总体说明(包括建筑主朝向、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围护结构保温做法; 6.体形系数计算:给出建筑外表面积、体积、体形系数; 7.窗墙面积比计算:按各朝向给出窗(包括透明幕墙)面积、立面面积; 8.窗(包括透明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气密性; 9.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或热阻计算; 10.结论; 11.软件计算:如采用软件计算应说明软件名称及版本号。 二、施工图设计阶段 1.设计依据:主要规范、标准、技术措施; 2.工程概况:建设地点、使用性质、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及高度、结构类型; 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限值; 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计算主要公式;

5.节能设计简要说明:建筑节能总体说明(包括建筑主朝向、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围护结构详细做法; 6.体形系数计算:给出建筑外表面积、体积、体形系数及详细计算过程;7.窗墙面积比计算:按各朝向给出窗(包括透明幕墙)面积、立面面积及详细计算过程; 8.窗(包括透明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气密性;9.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或热阻计算; 10.结论; 11.软件计算:如采用软件计算应说明软件名称及版本号。

最权威最全面的建筑节能计算书知识交流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 ◇◇◇◇◇◇◇(项目名称) ×××××(归档号) 建筑专业 主持人: (设计总负责人) 审定人: 校审人: 计算人: ×××××(设计单位名称) ××年×月×日 注:1、审定人和计算人不能为同一人 2、封面应盖设计单位出图章及节能章

(居住建筑)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 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书(页) 三、设计建筑屋顶和外墙保温做法表(表A-1)(页) 四、总体热工性能直接判定表(表A-2)(页)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二、三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当设计建筑物外窗窗墙比大于《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11-602-2006)表5.3.1-1的规定值,或外窗的传热系数大于表5.2.2 的限值时,应以‘参照建筑对比法计算表’(表A-3)取代‘总体热工性 能直接判定表’(表A-2)。 3、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 二、各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和总窗墙比计算书(页) 三、屋顶透明部分面积计算书(页) 四、甲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1)(页) 五、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做法表(附录D-4)(页)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三、四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 二、各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计算书(页) 三、屋顶透明部分面积计算书(页) 四、乙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2)(页) 五、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做法表(附录D-4)(页)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三、四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当设计建筑物各朝向窗墙比和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大于《公共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DBJ01-621-2005)第3.1.5.1条和3.1.6.2条的规定值,或围 护结构传热系数大于表3.2.2-2的限值时,应以‘乙类建筑热工性能权衡 判断计算表’(附录D-3)取代‘乙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2)。 3、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