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工业视觉测量系统精度的途径.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5
机器视觉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视觉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的特性,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精密测量领域,机器视觉技术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机器视觉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介绍其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应用领域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机器视觉技术在精密测量中的详细分析,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和运用提供参考。
文章首先将对机器视觉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基本原理。
随后,将重点探讨机器视觉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包括其在长度、角度、形状、位置等测量方面的具体应用案例。
文章还将对机器视觉在精密测量中的优势进行分析,如高精度、高效率、非接触性等特点。
也会讨论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如光源选择、图像处理算法的选择与优化等。
文章将展望机器视觉在精密测量领域的发展趋势,包括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和应用,以及如何提高机器视觉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机器视觉在精密测量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机器视觉技术基础机器视觉,作为的一个重要分支,利用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模拟和扩展人类视觉功能,以实现信息的获取、处理和理解。
机器视觉系统通常由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特征提取和决策判断四个主要部分构成。
图像采集是机器视觉系统的第一步,通过摄像头、图像传感器等设备捕捉目标物体的图像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供后续处理。
这一过程对图像质量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后续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图像处理是机器视觉系统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图像的预处理、增强和分割等步骤。
预处理可以消除图像中的噪声、畸变等不利因素,提高图像质量;增强则旨在突出图像中的有用信息,如边缘、纹理等;分割则是将图像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或对象,为后续的特征提取和决策判断提供基础。
特征提取是机器视觉系统的关键步骤,它通过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特征分析和计算,提取出能够代表目标物体本质属性的特征信息。
视觉检测系统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视觉检测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工业制造、智能交通、医疗诊断等等。
视觉检测系统通过图像识别和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对目标的自动检测、识别和测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引入视觉检测系统已经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系统设计。
1. 系统架构。
视觉检测系统主要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目标识别和结果输出四个部分。
其中,图像采集模块负责获取待检测物体的图像信息,图像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目标识别模块通过算法识别目标并进行测量分析,最终将结果输出到显示器或其他设备上。
2. 硬件设备。
在实施视觉检测系统时,需要选择适合的硬件设备,包括高清工业相机、光源、镜头、图像处理器等。
其中,高清工业相机是核心设备,负责图像的采集和传输,而光源和镜头则对图像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软件平台。
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选择不同的软件平台来实现视觉检测系统。
常见的软件平台包括OpenCV、Matlab、LabVIEW等,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图像处理和分析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实现视觉检测系统的开发和部署。
三、系统实施。
1. 系统集成。
在实施视觉检测系统时,需要对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进行集成,确保它们能够协同工作。
首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并进行安装和调试;其次,根据系统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软件平台,并进行开发和测试;最后,将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进行整合,搭建起完整的视觉检测系统。
2. 算法优化。
视觉检测系统的核心在于目标识别和测量分析的算法。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算法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对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算法的优化,可以提高系统对目标的识别精度和速度;通过对目标识别和测量分析算法的优化,可以提高系统对目标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3. 系统调试。
在实施视觉检测系统后,需要对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单目视觉辅助的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路径规划》篇一一、引言在制造业和工业检测领域,三坐标测量机(CMM)以其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能力,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检测设备。
然而,传统的三坐标测量机在面对复杂工件或大尺寸工件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路径规划。
近年来,随着单目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三坐标测量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单目视觉辅助的三坐标测量机进行高效、精确的测量路径规划。
二、单目视觉与三坐标测量机的结合单目视觉技术通过捕捉工件的图像信息,可以快速获取工件的几何特征和空间位置信息。
将单目视觉技术引入三坐标测量机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机的测量效率和精度。
通过将单目视觉系统与三坐标测量机进行集成,可以实现工件的快速定位、特征识别和路径规划。
三、测量路径规划的步骤1. 工件定位与特征识别首先,利用单目视觉系统对工件进行定位和特征识别。
通过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工件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以及工件的主要特征点。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路径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路径规划算法设计根据工件的几何特征和空间位置信息,设计合适的路径规划算法。
路径规划算法应考虑工件的形状、尺寸、表面质量等因素,以及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范围、精度和速度等性能指标。
同时,还要考虑测量的顺序和路径优化,以实现高效的测量过程。
3. 路径规划的仿真与验证在完成路径规划后,需要进行仿真验证。
通过在计算机上模拟整个测量过程,可以预测可能出现的测量问题和优化测量路径。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实际工件上进行试运行,验证路径规划的实际效果。
四、单目视觉辅助的优势与挑战(一)优势:1. 提高测量效率:单目视觉辅助的三坐标测量机可以快速定位工件和识别特征点,从而减少测量时间和人力成本。
2. 提高测量精度:通过单目视觉系统获取的图像信息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几何特征信息,有助于提高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精度。
3. 适应性强:单目视觉系统可以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视觉测量原理与方法视觉测量是一种利用相机、激光扫描仪等设备进行测量的方法,它具有非接触、高效率、高精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地理测绘、建筑工程、文物保护等领域。
视觉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对于提高测量精度、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视觉测量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视觉测量的原理是利用相机或激光扫描仪等设备获取目标物体的影像信息,然后通过图像处理、三维重建等技术手段,计算出目标物体的尺寸、形状、位置等参数。
其中,相机成像原理是利用透镜将物体的光线聚焦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物体的影像。
而激光扫描仪则是通过激光束照射目标物体,利用光电传感器接收反射光束,获取目标物体的三维坐标信息。
这些原理为视觉测量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基础。
其次,视觉测量的方法包括相机测量、激光扫描测量、立体视觉测量等。
相机测量是利用相机获取目标物体的影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测量和分析。
激光扫描测量则是利用激光扫描仪对目标物体进行三维扫描,获取目标物体的点云数据,再通过三维重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立体视觉测量是利用两个或多个相机对目标物体进行立体成像,通过三角测量原理计算目标物体的三维坐标。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最后,视觉测量在工业制造、地理测绘、建筑工程、文物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制造中,视觉测量可以用于产品的尺寸检测、表面缺陷检测、装配误差分析等方面,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地理测绘中,视觉测量可以用于地形地貌的三维重建、城市建筑的立体测绘等方面,为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在建筑工程中,视觉测量可以用于建筑物的立面测量、结构变形监测等方面,为建筑施工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在文物保护中,视觉测量可以用于文物的三维数字化、损伤分析、修复设计等方面,为文物保护和展览提供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视觉测量的原理和方法为非接触、高效率、高精度的测量提供了技术支持,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地理测绘、建筑工程、文物保护等领域,对于提高测量精度、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视觉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盐城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对视觉检测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本文针对盐城工程的特点,提出一套完整的视觉检测方案,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二、盐城工程视觉检测方案概述1. 方案背景盐城工程涉及多个行业,包括汽车、电子、机械、食品等。
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实时、准确的检测,以确保产品质量。
视觉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高精度、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盐城工程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2. 方案目标(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视觉检测技术,实现自动化检测,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2)降低成本: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因人工检测失误导致的次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3)提高产品质量:实时检测产品,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 方案内容(1)检测对象及场景检测对象: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机械设备、食品等。
检测场景:生产线、装配线、包装线等。
(2)检测设备根据检测对象和场景,选择合适的视觉检测设备,包括:①工业相机:具备高分辨率、高帧率、宽动态范围等特点。
②光源:根据检测需求选择合适的照明方式,如背光、正光、侧光等。
③图像处理软件:具备图像采集、处理、分析等功能。
④控制器:实现设备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3)检测流程①图像采集:通过工业相机采集待检测物体的图像。
②图像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如去噪、增强、分割等。
③特征提取:从预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关键特征,如形状、颜色、纹理等。
④模式识别:根据提取的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定位、测量等。
⑤结果输出:将检测结果输出到控制器,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三、具体实施步骤1. 需求分析根据盐城工程的实际需求,分析检测对象、场景、检测精度等要求,确定视觉检测方案。
2. 设备选型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工业相机、光源、图像处理软件、控制器等设备。
3. 系统集成将选定的设备进行集成,确保各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和数据交换。
提高加工精度的方法提高加工精度是制造业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盈利能力。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提高加工精度的方法。
1. 提高设备精度:选择高精度的加工设备是提高加工精度的首要方法。
现代化的数控机床、激光加工设备等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以大大提高加工精度。
2. 优化加工工艺:通过对加工工艺的调整和改进,可以有效提高加工精度。
例如,对工件的夹紧方法、切削参数、刀具的选择等进行优化,可以减少切削力和振动,从而提高加工精度。
3. 提高工人技术水平:工人的操作技能对加工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包括加工技能和质量意识的培养,可以减少误操作和工艺瑕疵,提高加工精度。
4. 使用高精度测量工具:加工精度的评估和调整需要依靠高精度的测量工具。
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如三坐标测量仪、光学测量仪等,可以准确地测量工件的尺寸和形状,从而指导后续工艺的改进。
5. 控制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导致工件的尺寸和形状发生变化,从而降低加工精度。
因此,对加工车间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采取隔热、通风和湿度调节等措施,可以保持较为稳定的加工环境,提高加工精度。
6. 优化刀具管理:刀具的磨损和损坏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
因此,对刀具进行正确的选择、刀具的定期检测与更换、合理的刀具切割参数设置,都是提高加工精度的关键。
7. 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现代制造业趋向于自动化和智能化。
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化设备可以实现加工过程的数据化、实时监控和调整,从而提高加工精度。
8. 进行质量管理与过程控制: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是提高加工精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加工精度。
9. 优化材料选择:材料的性能对加工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选择适合的材料,如机械性能稳定、热膨胀系数低的材料,可以减小加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
10. 加工预留量的设计: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预留一定的加工余量,以弥补加工误差。
VisionPro⼯业视觉的标定⽅法
⼯业视觉常⽤的⼏种标定⽅式。
计算像素⽐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的检测数据并不需要特别准确,并且⼿边没有其它标定⼯具,可以使⽤这种⽅法⼤概算⼀算每个像素对应多⼤距离。
找⼀个知道距离的物体,测出它的像素距离,像素⽐例=被测物体距离÷像素⼤⼩
相机固定--平台移动的标定
这种⽅式需要被测物体固定在可以改变位置的移动平台上。
采⽤4点标定法,在物体所在图像中⼼拍照取⼀个点,命名为(0,0),记录其像素坐标。
再相对于这个原点(0,0)在四个象限内各取⼀个点(2,2),(-2,2)(-2,-2)(2,-2)分别取得其对应像素坐标值,将这5组数据填⼊
到 CogCalibNPointToNPointTool点对点标定⼯具中,运⾏⼯具,可以在结果中看到⼀个RMS误差值,这个值越⼩,标定越精确,⼀般1以下就能达到µ级别的精度。
相机移动--物体固定的标定
这种⽅式⼀般出现在机械⼿取放物料时⽤到,相机⼀般装在机械⼿上。
仍然采⽤5点标定法,⽅法同上,不过是机械⼿移动,物体不动,机械⼿移动的点位也要与上⾯⼀样取5点。
在点对点标定⼯具 CogCalibNPointToNPointTool中填⼊值计算得到标定误差。
标定板的标定
就是使⽤⾼精度标定板,这种⽅式校准的RMS误差⼀般都在0.1以下。
只需要将标定板放在被测位置,传⼊图像到CogCalibCheckerboardTool标定⼯具,⼯具即可⾃动计算标定数据。
经验分享:⽤A4纸打印的标定板RMS误差可以达到0.6,相当于µ级别的误差精度,基本够⽤了。
下图是我⽤机械⼿臂标定后的RMS截图,误差⽐较⼤。
精密视觉测量中的测量引导方法夏瑞雪;陈琳【摘要】在精密视觉测量系统中,针对测量过程引导问题,为实现所见即所得的运动控制目标,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提出了图像法和CAD模型法。
图像法适用于单个或小批量工件,采用光栅尺定位和数字图像相关相结合的方法,可快速、高质量地完成全景图像拼接,获取工件的鸟瞰影像位图。
CAD模型法则是利用工件CAD模型,在模型空间,通过点击工件模型来引导测量。
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测量引导方法均切实可行,适用于精密视觉测量。
%In precise visual measuring system ,aiming at the problem in measuring process ,to realize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image method and CAD model method for inspection guidance at different occasions in precision visual inspection system was proposed .The image method was used for signal or small quantities of workpieces .It adopted the combination of grid grating loca-tion and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to process panoramic image mosaic ,which was fast and has high-quality,and the bird-eye view of workpiece was obtained .The CAD model method guided inspection by clicking the CAD model of workpiece in model space .The relevant examples are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se two methods .【期刊名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5页(P97-100,104)【关键词】视觉测量;测量引导;数字图像相关【作者】夏瑞雪;陈琳【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 230009;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230088;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 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41测量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制造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测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
工业机器人定位的精度提升方法摘要:工业机器人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装备,它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产业、航空航天等领域。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工业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往往不尽如人意。
本文将从机器人系统设计、传感器选型和运动控制三个方面探讨提升工业机器人定位精度的方法。
引言: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准确的定位精度是保证机器人操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然而,由于环境干扰、机器人本身误差等因素,工业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往往低于预期。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定位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一、机器人系统设计1. 结构设计优化: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对定位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机器人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增加结构刚度可以减少机械振动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提高机器人的稳定性,进而改善定位精度。
2. 控制系统优化:控制系统对机器人定位精度的影响非常大。
采用高性能的控制系统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运动控制,减少系统误差。
同时,控制系统应该具备自适应能力,能够感知机器人的运动状态并及时做出修正,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二、传感器选型1. 视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是提高工业机器人定位精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高分辨率的摄像机和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实现对物体位置和姿态的准确测量。
同时,可以利用视觉传感器进行校正和补偿,提高机器人的定位精度。
2. 激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光的时间飞行或光的相位差来实现非接触式的距离和位置测量。
激光传感器具有高度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以用于测量机器人与周围物体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
三、运动控制1. 轨迹规划算法优化:轨迹规划算法对提高工业机器人定位精度至关重要。
合理的轨迹规划算法可以减少机器人的运动时间和加速度,降低机器人振动,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例如,在复杂工件加工过程中,可以利用曲线轨迹规划算法来减少机器人的移动距离和运动时间,提高定位精度。
机器视觉在工业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全球产业的不断发展,产品的质量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在产品生产中,对产品质量的检测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机器视觉作为一种先进的自动化检测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质量检测中。
本文将探讨机器视觉在工业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一、机器视觉的基本原理机器视觉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备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识别等操作的系统,主要由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构成。
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与人眼相似的方式,将成像系统采集到的光学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从而实现对图像信息的提取、分析、识别等任务。
二、机器视觉在工业质量检测中的应用1.产品外观检测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外观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机器视觉可以通过高速的图像采集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产品表面缺陷、变形、颜色偏差等外观缺陷的检测,并自动分类为合格品或不合格品。
2.形状精度检测形状精度是一种重要的产品质量指标,机器视觉可以通过对产品的三维形状进行测量和分析,实现对产品形状精度的检测,进而得出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3.尺寸测量尺寸测量是指对产品各个尺寸参数(如长度、宽度、高度等)进行精确测量和控制。
机器视觉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自动或半自动的方式,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测量,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尺寸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4.自动识别和分类通过机器视觉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别产品的自动识别和分类。
例如,对于不同规格的机器零部件,可以通过摆放在机器视觉检测系统下,自动分拣出不同规格的产品。
三、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趋势机器视觉在工业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是未来产业智能化、自动化的重要支撑。
未来,机器视觉将继续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1.更加高效的图像算法随着硬件设备的不断升级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视觉的图像算法将越来越有效,越来越快速。
图像算法的高效性将更好地服务于工业质量检测的实际应用需求。
提高工业视觉测量系统精度的途径
一、引言
工件三维曲面或三维轮廓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科研、国防等领域。
汽车车身、飞机机身、轮船船体、汽轮机叶片等加工制造中的在线检测,特别是大型工件的曲面检测一直是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该类工件在车间条件下一般采用靠模法测量,但可测截面少,测量精度低;在计量室条件下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虽然精度较高,但数据采集速度慢,测量成本高,且难于实现在线测量。
鉴于接触式测量方法的局限性,激光三角法、莫尔投影法、工业视觉测量法等多种非接触测量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其应用也渐趋广泛。
工业视觉测量技术(或称数字近场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立体视觉测量技术[1],其测量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移动,数据采集快速、便捷,操作方便,测量成本较低,且具有在线、实时三维测量的潜力,尤其适合于三维空间点位、尺寸或大型工件轮廓的检测。
二、测量原理
利用CCD摄像机可以获得三维物体的二维图像,即可以实现实际空间坐标系与摄像机平面坐标系之间的透视变换。
通过由多个摄像机从不同方向拍摄的两帧(或两帧以上)的二维图像,即可综合测出物体的三维曲面轮廓或三维空间点位、尺寸。
为便于说明,设物空间坐标系为O-XYZ,CCD像面的像平面坐标系为o-xy。
现以双摄像机为例说明系统的透视变换关系。
如图1所示,P为任一空间三维物点,设该点的物空间坐标为P(X,Y,Z),其在摄像机Ⅰ和摄像机ⅡCCD像面上的像点坐标分别为P1(x1,y1)和P2(x2,y2)。
图1 物空间坐标系和双摄像机的像平面坐标系
对于摄像机Ⅰ,像点坐标与物点坐标的变换关系为[2]
(1)
其中w1为非零参数,a1,a2,…,a11为系统变换矩阵的元素,与摄像机Ⅰ的安放位置及成像系统Ⅰ的参数有关,可通过系统定标来确定。
对于摄像机Ⅱ,像点坐标与物点坐标的变换关系为
(2)
其中w2为非零参数,b1,b2,…,b11为系统变换矩阵的元素,与摄像机Ⅱ的安放位置及成像系统Ⅱ的参数有关,也可通过系统定标来确定。
式(1)和式(2)可分别化为
(3)
(4)
其中A=[a1,a2,…,a11]T;B=[b1,b2,…,b11]T。
a i和b i加起来共22个未知参数,利用一个已知靶点和它在两个CCD像面上的像点可建立4个线性方程,欲求出22个未知参数,则至少需要6个已知靶点。
利用已知的6个或6个以上靶点,根据上述方程即可求得这些参数。
这是测量工作的第一步,称为系统定标,即求出双摄像机组成的测量系统的变换矩阵A和B。
测量的第二步是根据被测点在两个CCD像面上的像点坐标P1(x1,y1)和P2(x2,y2)求得未知点P 的物空间三维坐标(X,Y,Z)。
由式(1)和式(2)还可得到
(5)
(6)
由上式可求得3个未知数X,Y,Z,即P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值。
这样就可以利用双摄像机拍摄的两个二维图像逐点测量物体的三维轮廓或尺寸。
工业视觉测量实验系统如图2所示。
系统由两个CCD摄像机(分辨率为510(H)×492(V)像素)、一个带有6个以上参考点(已知坐标)的靶标、一块图像采集卡(3路,8位,256灰度阶,分辨率为512×512像素)、被测物体、一台PC机及相应软件组成。
图2 工业视觉测量实验系统
靶标用于对由两个摄像机构成的系统进行定标,其上的各靶点空间位置坐标都是预先经精确测定而已知的。
图象采集卡把CCD接收到的图像信号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处理。
将靶标上特征点的坐标和两个CCD像面上对应像点的坐标代入式(3)和式(4),便可确定两个成像系统的变换矩阵,即完成系统定标。
工件上的待测点可以通过粘附高反射标记或用激光投射光点产生。
把每个待测点在两个摄像机像面上的像点坐标代入式(5)和式(6),由系统的变换矩阵即可确定该待测点在实际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值(X,Y,Z)。
若采样率足够大,即可逐点测量并重建工件的复杂曲面轮廓。
三、影响精度的因素及提高精度的途径
对于三维空间点位或距离的测量,影响工业视觉测量系统精度的测量误差主要产生于定标和测量两个步骤中。
现对影响系统精度的主要因素及提高精度的途径作一分析。
D摄像机和图象采集卡的分辨率
由于工业视觉测量系统成像倍率较大,CCD摄像机及图象采集卡的分辨率对点位在空间的测量精度影响极大,因此应用于测量目的的立体视觉系统宜采用尽可能高的分辨率,因硬件系统分辨率有限造成的像面目标点的定位误差可通过软件补偿进一步减小,使其达到亚像素级。
2.成像系统的畸变
在工业视觉测量系统的测量模型中,认为透镜成像处于理想状态,而客观存在的成像系统畸变会导致系统产生定标误差。
透镜畸变误差可表示为
(7)式中k i,p i——与透镜畸变有关的参数
r——像面的点离开光轴的距离
通过对式(1)和式(2)中的x,y进行误差补偿(补偿值为Δx,Δy),然后建立新的非线性方程组,即可解出准确的系统定标参数。
对于双摄像机系统,可补偿畸变误差的测量模型[3]共需求出32个参数,因此定标时至少需要8个已知特征点。
3.靶标的设计
对于一个摄像机,式(3)和式(4)代表物空间点(X,Y,Z)和其像点(x,y)所确定的一条直线,6个特征点表示有6条直线通过透镜的投影中心,但由于畸变等非线性的影响,6条直线不会完全交汇于同一投影中心,而是在投影中心附近形成一松散的直线束。
通过合理安排定标点的位置,使这一直线束越紧密,则表示非线性的影响越小。
由此可得出结论:每3个定标点和透镜投影中心非共面时,系统的定标精度可大为提高。
一般使靶标上不存在3点共线即可[4]。
有条件时,靶点的分布及其范围应尽可能考虑测量对象的范围和形状,因为被测物体越靠近靶点,测量精度越高。
靶标上通常至少需要6个靶点,考虑补偿透镜畸变时则需8个以上靶点。
适当增加靶点,在系统定标时可达到较高精度。
通常选用圆形靶点,白底黑点或黑底白点均可。
靶体应稳定,不易变形,并预先用三坐标测量机精确测量靶点的空间位置,其测量精度对系统定标精度将产生直接影响。
4.两摄像机光轴交角
成像系统采用透视投影原理,位于一条空间直线上的点都能成像在同一个像点位置。
像面上目标点中心的定位误差如在一个圆形区域内,它在物空间则对应一个圆锥形区域,两个摄像机因像面上目标点定位误差产生的纵深方向的物点测量误差将由两个圆锥的交叠部分决定,见图3。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