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变暖谈起
- 格式:ppt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47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要和大家探讨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地球家园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也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温度逐渐升高的现象。
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在大气中的积累所导致的。
这些温室气体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难以散发出去,从而导致地球温度逐渐升高。
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据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本世纪末,全球海平面将上升1米以上,这将导致沿海地区和岛屿国家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其次,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暴雨、洪水、干旱、高温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也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
此外,全球变暖还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失衡,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呢?首先,我们要提高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全球变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绿色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我们可以节约用水、用电,减少能源消耗;我们可以选择环保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其次,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在能源领域,我们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在工业领域,我们要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农业领域,我们要推广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第三,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推动国际社会达成共识,共同制定应对全球变暖的公约和行动计划。
最后,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网络、报纸等,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1、太平洋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因为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他们的国家有被淹没的危险;2、马尔代夫平均海拔只有一米,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3、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都与全球变暖有关;4、太平洋海域许多珊瑚的死亡,也是由于全球变暖造成的;5、北极冰川融化,格陵兰的冰川与过去50年相比,面积大大缩小,且每年缩小的速度都在加快。
什么是全球变暖?为什么全世界都在说要防止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有什么影响?现在夏天是越来越热,冬天也很少下雪了,偶尔有那么一次下雪,也就一天就融化了,这些都来源于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在地球大气中积累,使太阳的热量散发不出去而造成。
全球变暖的问题已经受到了许多人的重视,人们甚至开始担心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南极的冰川融化,甚至会给全球的气候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全球变暖真的有这么可怕吗?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全球变暖的十大危害的文章,全球变暖危害是什么了,一起来看看吧。
目前,人类活动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由于燃烧石化燃料及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等产生排放的气体,经红外线辐射吸收留住能量,导致全球表面温度升高,加剧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暖化。
为了解决此问题,联合国制定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防止地球的温度上升,影响生态和环境。
一、海平面上升地球上出现高温天气,并不意味着迈阿密的生活方式将向非洲看齐,但却的确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
高温天气怎么会导致海平面上涨呢?原来气温过高会造成冰山消融。
海冰和极地冰盖不断融化,使海洋里的水量增多,就造成了海平面升高。
如果沙滩被海水淹没,人们会失去很多乐趣。
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4.1 从全球变暖谈起1.。
2. 温度计(1)作用:测量物体的温度。
(2 (3)三种常用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4越小测量也就越准确。
3. 摄氏温标是瑞典科学家首先制定的温度计的分度方法,单位:温度计上标有字母C 表示采用的是摄氏温标摄氏温标划分方法:在10℃,在1100℃。
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
温度的读法:10℃读作10摄氏度,不能读作摄氏10度;-5℃读作零下5摄氏度或负5摄氏度。
4. 热传递:(1)定义: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的现象叫热传递。
(2 (3)热传递的方向:高温→低温;(4)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5.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会选”: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和分度值都合适的温度计. (2)“会放”:(3)“会读”:视线要与温(4)“会记”:所记录的数据应为(5)“整理仪器”:从被测物体中取出温度计,放在稳妥的地方,整理好仪器。
6. 如右图两只温度计,其示数分别为甲℃、 乙 ℃。
7. 体温计在实际使用方法上与其他温度计的区别:用的是水银、煤油和酒精。
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符合人体温度的变化范围,而一般温度计的量程范围比较大。
0.1℃,比一般温度计的分度值(1℃)要小,这是因为体温计的玻璃管内径更细。
体温计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玻璃管弯曲且特别细的缩口,而一般温度计没有;体温计的截面是三棱型,眼睛对着弧形那条楞观察液柱时可看到液柱放大的虚像,而一般温度计的截面是圆形的;不能用力甩;体温计可离开人体读数,而一般温度计不能开开被测物体读数。
8.9. 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和38.6℃,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
10.常考温度值:①人体的正常体温是②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④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⑤冰箱保鲜室的温度约为⑥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⑦沐浴时热水的温度约为11.一摄氏度的大小相同。
4.1从全球变暖谈起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只凭感觉判断温度不可靠,要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必须使用测量仪器:温度计。
3、摄氏温标规定:①把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③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4、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计里常用的液体有汞、酒精、或煤油等)①温度计基本构造:玻璃外壳、玻璃泡、玻璃毛细管、刻度、温标单位符号。
-4 ℃读作:负4摄氏度(或零下4摄氏度)38.2℃:读作38.2摄氏度②量程:如-20 ~110℃分度值:1℃③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如果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
所以使用前应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④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用前: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用时: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2、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仰视会导致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会导致读数比实际值偏大)用后:把温度计从液体里拿出来,收好。
3、体温计:(测量人体体温)量程:35—42 ℃;分度值:0.1 ℃(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冷收缩,直管内水银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故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故使用体温计前要用力向下甩几下。
)(体温计的截面是三棱形,眼睛对着其中一条棱观察液柱时,可看到液柱放大的虚像)4、实验室温度计与体温计不同之处:➢量程不同、分度值不同➢用途不同➢体温计内有缩口,实验室温度计没有缩口➢使用体温计前要向下甩几下,实验室温度计不能甩➢读数时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实验室温度计要留在液体中读数5、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一、基本概念1、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叫——。
2、取一支常用的液体温度计,认真观察如图,你会发现什么?①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来测量温度的。
②温度计上标的符号℃表示——。
③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计是将的温度规定为0℃;将温度规定为100℃。
④这支温度计的量程是℃~℃;它的分度值是。
3、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物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和;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
4、确使用温度计?到物理实验室取一支合适的温度计,然后进行测量物体的温度,并对下面问题进行归纳。
①在使用温度计测物体温度时,被测物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这是因为:。
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下端不能与杯底、杯壁接触;这是因为:。
③测量物体温度,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这是因为:。
④读取温度值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这是因为:。
⑤掌握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后,用温度计来测一杯水的温度;并将结果记录下来:你估计水的温度为:℃,采用温度计的量程是:℃~℃,分度值为:℃,测量结果是:℃。
二、练习1、某同学测量一杯水的温度,选一支量程适当的温度计,他将温度计插入热水中后立即拿出来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指出该同学操作的两项错误之处。
(1)、(2)、2、用一支水银温度计测量放在25℃房间里的一盆热水的温度时,当温度中的水银柱上升经过“28℃”这一刻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A、房间里的温度B、热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无法判断3、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方法错误的是()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量程的温度B、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液柱表面相平C、为了读数准确,最好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D、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完全浸在液体中4、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在使用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实验室温度计可测沸水温度B、体温计在每次使用之前要用力往下甩C、用体温计测热锅内油的温度D、将寒暑表放在冰箱内测量温度5、两支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不同,玻璃泡内装等量的同种液体,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及液柱上升高度是()A 、示数相同,上升高度相同B 、内径细的示数大,上升高度也大C 、内径粗的示数大,但上升高度小D 、示数相同,但内径细的上升高度大6、使用温度计测一杯热水的温度,观察发现温度计的读数是变化的,不断地读数,得到的数据为:27℃、29℃、34℃、38℃、40℃、41℃、42℃、43℃、42℃、41℃,则热水的温度为 ( )A 、27℃B 、43℃C 、41℃D 、37.7℃7、0℃的水与0℃的冰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的冰温度低B 、0℃的水温低C 、二者的温度相同D 、二者无法比较三、中考试题1(1)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
沪科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从地球变暖谈起》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温室效应的原理并掌握温室效应的概念。
•了解地球温度升高的原因和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和措施。
2. 教学准备•黑板、粉笔、教案、PPT等教学工具。
3. 教学内容(1)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对气候变化话题的兴趣,例如:•这几年的天气变化很大,你们有什么感受?•为什么有些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有些地区则常年旱涝不均?(2)提出问题提问学生,通过参与讨论,理解什么是温室效应,例如:•为什么在温室里的植物能够生长得更好?•温室效应与地球温度升高有什么关系?(3)讲解讲解温室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例如:•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阻止地球温度向外散发,导致温度升高。
•入射的太阳辐射大部分经过大气散射、反射和吸收,只剩下一小部分达到地面,被地面物体吸收后发出长波辐射。
•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并再次辐射出射向地球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4)案例引入通过讲述具体的案例来解释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例如:•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极地冰川融化和洪涝灾害等。
•燃烧化石燃料和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将会加速气候变化的进程。
(5)小结通过小结,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例如:•什么是温室效应?为什么温室效应会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什么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对气候变化话题的兴趣;•提出问题:提问学生,通过参与讨论,理解什么是温室效应;•讲解:讲解温室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案例引入:通过讲述具体的案例来解释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小结:通过小结,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我认为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通过讲述案例来解释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气候变化的形成原因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一、课标要求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
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解读:关于“区别三种物态”,要和求能列举出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能根据物质的形态和体积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说明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特征。
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属于“理解”层次;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属于“了解”层次。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解读: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这是基本常识方面的要求,属于“了解”层次。
关于“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学生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见解。
该标准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的意识,以便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该标准可通过一些实践活动以及相关的一些小论文、小报告等进行评价。
3.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解读关于“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标准》要求知道常见温度计是根据汞、煤油或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其他类型的温度计工作原理不作考试要求。
关于“会测量温度”,这是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属于独立操作水平,学生必须会正确操作,能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操作。
4.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解读关于“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标准》强调要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物态变化过程,还要知道相应的物态变化过程。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首先学生应该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并能尝试用其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该标准旨在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应用能力。
5.能用水汇合和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的现象。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解读:.关于“能用水和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的现象”,学生必须首先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过程,然后进一步据此对自然界的水循环作出解释。
全球气候变暖形成原因图1、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全球变暖的十大可怕后果1、海平面上升地球上出现高温天气,并不意味着迈阿密的生活方式将向非洲看齐,但却的确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
高温天气怎么会导致海平面上涨呢?原来气温过高会造成冰山消融。
海冰和极地冰盖不断融化,使海洋里的水量增多,就造成了海平面升高。
如果沙滩被海水淹没,人们会失去很多乐趣。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像迈阿密这样的城市都面临着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威胁。
科学家能测量出格陵兰岛冰盖融化带来的影响:科罗拉多河的流量增加了6倍。
科学家预测,如果格陵兰岛和南极的冰架继续融化,到2100年,海平面将比现在高出6米。
这将淹没许多印尼的热带岛屿和低洼地区,以及迈阿密、纽约市的曼哈顿和孟加拉国。
2、融化的冰川观测冰川是否消融并不需要借助特殊设备。
原来覆盖在苔原表面的冻土由于表面温度升高而融化后,现在上面生长着植被。
蒙大拿州的国家冰川公园由于表面温度上升已经失去了不少壮丽美景。
在本世纪,蒙大拿州国家公园的冰川已经严重削减。
另外,喜马拉雅冰川是恒河水的主要来源。
恒河为5亿人提供饮用水和灌溉水,据说现在每年的水量以37米的速度减少。
3、热浪侵袭2003年,横扫欧洲的致命热浪害死了约3.5万人,这可能是科学家在20世纪初开始跟踪的酷暑趋势的预兆。
热浪不仅抑制人体的一些功能,更能害死人。
图为2008年受热浪侵袭的纽约街头,一个人试图把瓶中的水倒在身上降温。
在最近的50到100年中,酷热热浪的发生频率比往常高出了两到四倍。
据预测,在未来40年中,还会有高过100倍的情况出现。
专家预测,持续的热浪会导致火灾发生的频率增多,还会有相关疾病出现,地球的平均气温也会升高。
4、暴风雨和水灾专家用气候模型预测出,全球气温上升会对降水造成影响。
但越来越频繁的超大风暴确实谁都不愿见到的:在短短30年里,四级到五级强烈飓风的发生频率几乎增加了一倍。
温暖的海水增加了强烈风暴产生的可能性。
2008年7月多利飓风席卷了德克萨斯州与墨西哥边境。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为什么会上升1、全球气候变暖为什么会导致海平面上升??2、全球气候变暖对海平面会产生什么影响?全球有40个左右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领土。
它们面临着许多不利处境,包括资源种类缺少、经济上被孤立、土地和海洋环境退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可能引起的海平面升高的问题。
应地球问题首脑会议的要求,联合国于1994年在巴巴多斯召开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全球会议”。
会议强调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和生态脆弱性问题,并通过了一个议程(即《关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巴巴多斯议程》)。
该议程阐明了各国政府及国际社会需要采取的各种政策、行动和措施,以支持这些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丕远:“全球变暖”已经引起了整个生态环境的变化。
首先,“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雨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变暖”破坏和影响了生物链、食品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
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中国东北过夏天。
由于全球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晚,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
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
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等。
政治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
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应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讨论的焦点问题。
发展中国家如同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儿童,需要通过消耗能量来促生长,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再发展中国家。
有关阻止全球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气候问题其实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政治问题。
气候降水分布也发生了变化。
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
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的出现频率与强度增加。
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4.1 从地球变暖谈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1.人的正常体温约为()A. 25℃B. 33℃C. 37℃D. 42℃2.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使用温度计前,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B. 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感温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 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时才能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D. 虽然不能用温度计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温度计都可以测量3.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10℃B. 发高烧时人体的温度可达40℃C. 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D. 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为50℃4.下列估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 洗澡水的温度约80℃B. 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C.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23℃D.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7℃5.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 用自来水清洗B. 在沸水中煮C. 用酒精棉擦D. 在酒精灯上烧6.北方冬天某日的温度为−20℃,正确的读法是( )A. 摄氏负20度B. 零下摄氏20度C. 负摄氏20度D. 零下20摄氏度7.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A. 8.1℃B. 38.0℃C. 38.1℃D. 38.2℃8.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正确是()A.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5℃左右B.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3℃C.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5℃D. 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9.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比乙盆里冰块多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
在两盆里的冰块都还未完全熔化时,那么()A. 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B. 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水的温度高C. 两盆水的温度相同D. 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水的温度10.两支体温计原来示数均为37.5℃,如果不用手拿着他们的上部用力向下甩,就用来测量体温为36℃和38.5℃的两个人的体温,那么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A. 36℃、38.5℃B. 37.5℃、38.5℃C. 36℃、37.5℃D. 均为37.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11.如图所示为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示数,甲的示数为______℃;乙的示数为______℃。
4.1从全球变暖谈起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某温度计的示数是-2℃,正确读法是()A.零下摄氏2度B.负摄氏2度C.负2摄氏度D.以上读法都不对2.实验室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3.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4.0℃的冰与0℃的水比较()A.冰冷B.水冷C.水与冰冷热程度一样D.以上判断都不对5.下列关于体温计用法正确的是( )A.直接放置在口腔或腋下测量B.测量前须拿住体温计上部向下甩几下C.测体温前无须先用酒精消毒D.读数时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6.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B.可以将体温计放入沸水内消毒C.如图体温计所示温度属于人的正常腋窝温度D.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测完温度后都应用力甩几下7.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8.小明有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0.7℃,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的读数是102.3℃。
(1)当它指示的气温是-6℃时,实际的温度是______;(2)它在温度为______时,可以当作刻度正确的温度计使用。
9.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____同学,水的温度是_________℃。
10.人们常用的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若在红色的玻璃泡上包上潮湿的酒精棉球,过一会儿其示数会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