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评价: 优:安全性高,生产能力大 缺:通风困难 4.8:覆盖岩层下出矿方法 1覆盖岩层的形成:空区经过处理已形成岩层、露天采场的废石堆、靠自然崩落形成、人
工强制爆破而成。 作用:形成挤压爆破的条件,缓冲层,缓解冲击波,厚度15-25米 2炮孔布置: 参数:排间距,排面角,边孔角,孔深,孔底距
5.预留矿石垫层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进路菱形的损失贫化
崩矿步距:排间距×排数 1.8-3米
崩矿步距与损失贫化关系
排面角:前倾, 垂直, 后倾三种
90° 70-85° 100-105° 排面角与放出矿体
边孔角:5-10° 40-50° 70°
3矿石运输:铲运机出矿
全断面铲取、合理的进路规格、进路布置方式
进路规格与损失贫化
4.6回采
1落矿:在进路打上向扇形炮孔 排面角 前倾
边孔角: 垂直
排间距 后倾
崩矿步距
排面角
边孔角 排间距与崩矿步距
2运搬:采用装运机出矿,铲运机出矿 3地压管理:露岩下放矿:挤压炸破及安全保护层 ( 1 )上部采空区已处理充满废石,覆盖层自然形成。
(2 )露天转入地下开采时,边帮或舍弃的废石形成覆盖层,
进路布置方式
全断面铲取与损失贫化的关系
Ⅰ-回采巷道宽4m ,拱形眉线;Ⅱ-回采巷道宽8 m ,拱形眉线; Ⅲ-矩形回采巷道宽8m ,眉线为直线;
铲深度与端部损失贫化情况
4.8应用实例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一种机械化程度高、劳动消耗量小的高效率采矿方法。
由于适用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高效率设备的出现,这种采矿方法得到了较广泛
1 -露天矿,2 -扇形深孔,3 -采准分段,4 -矿体,5 -切割槽,6 -矿石溜井,7-铲运机出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