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6.5国家司法机关》教案【新改】
- 格式:pdf
- 大小:45.64 KB
- 文档页数:5
第5课时国家司法机关1教学分析教学重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职权。
教学难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两高”报告以“官方身份、民生立场、法治视角、人文情怀、群众表达”等特点引发舆论热议。
可以说,报告是工作的反映,也是状态的体现,既让人了解过去一年司法工作的各项进展,也清晰地传递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思想理念。
思考:(1)我国的司法机关有哪些?(2)这些机关的职权有哪些?提示:(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2)对于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人民法院活动一:维权在行动设计意图:本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向人民法院起诉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最后途径。
1.阅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栏目。
2.小方的爸爸可否以厂家为被告到人民法院起诉?为什么?提示:可以。
小方的爸爸与小汽车厂家的纠纷属于消费者权益争议,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活动二:探究人民法院的职权设计意图: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具体案例中感受人民法院通过审理民事案件,解决民事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
2.在上述案例中,人民法院行使了什么职权?提示:在此案例中,人民法院行使了审理民事案件的职权,解决了村民谢某与煤矿公司的争议,维护了谢某的合法权益。
教师讲解: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是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活动三:案例反思阳光驱散迷雾,正义消除疑虑,每一起司法案件都关乎社会正义。
通过总结“狼牙山五壮士”系列案件、“医生电梯内劝阻吸烟案”等审判经验,人民法院进一步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切实解决“救不救”“劝不劝”“追不追”“扶不扶”等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人身安全到财产安全,从个人权利到公共利益,切实解决一个个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司法案件,才能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5课时国家司法机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5课时《国家司法机关》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国家司法机关的性质、职权和作用,认识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法律、维护正义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和道德素养,但对于国家司法机关的认识还相对模糊。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了解国家司法机关的基本情况,理解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提高法治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国家司法机关的性质、职权和作用,认识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法律、维护正义的观念,增强法治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家司法机关的性质、职权和作用。
2.教学难点: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具体运作和发挥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国家司法机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司法机关的作用和重要性。
2.案例分析:列举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中的具体运作和发挥作用。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地位。
5.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提高法治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国家司法机关性质:独立、公正、权威职权:审判、检察、侦查作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活跃程度,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八年级下册6.5 《国家司法机关》教学设计课题我国国家机构单元第三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年级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知道国家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知道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了知道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分类、职权和要求。
认识到国家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重要意义。
增强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
❖道德修养:正确认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重要意义,自觉尊重国家司法机关,从而在社会生活中敬畏法律、信仰法律。
增强道德意识,养成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良好习惯,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法治观念:学习了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学会依靠司法机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自觉尊重国家司法机关,从而在社会生活中敬畏法律、信仰法律。
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
❖责任意识:通过学习,强化公民意识,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责任感。
重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职权。
难点区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性质及职权。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热点聚焦:#劳荣枝案二审维持死刑原判#材料:2020年8月31日,南昌市人民检察院对劳荣枝涉嫌故意杀人、绑架、抢劫罪一案向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021年9月9日,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以数罪并罚,判处劳荣枝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劳荣枝当庭表示上诉。
2022年11月30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劳荣枝案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对劳荣枝的死刑裁定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视频:《劳荣枝故意杀人抢劫绑架案二审公开宣判附案件始末》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引起社会轰动的劳荣枝案,引导学生关注司法机关,激发探究司法机关性质、职权和程序正义的兴趣。
说一说:梳理劳荣枝案件的司法程序,涉及哪些司法机关?为何要坚持司法程序?教师点拨:(1)检察院和法院;(2)由检察院批准逮捕并提起公诉,而后由法院进行审判,被告人有权申请辩护并提出抗诉。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6.5 国家司法机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五课《6.5 国家司法机关》是学生在掌握了法律的涵义、法律的作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国家司法机关的相关知识。
教材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家司法机关的主要职责和作用,旨在让学生了解国家司法机关,认识国家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法律基础知识,对法律的涵义、作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有了初步了解。
但是,对于国家司法机关的组成、职责和作用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深入了解国家司法机关的职责和作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家司法机关的组成、职责和作用。
2.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国家司法机关的组成、职责和作用。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国家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了解国家司法机关的职责和作用。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国家司法机关的认识和看法,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精选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掌握国家司法机关的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查阅和讲解。
2.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3.制作课件,以便进行直观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国家司法机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国家司法机关有什么了解?国家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起到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介绍国家司法机关的组成、职责和作用,让学生了解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各自的职责和作用。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6.5《国家司法机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国家司法机关》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以及它们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司法机关的性质、职责和权力,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治知识基础,对司法机关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司法机关的认知仍较为模糊,对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生动案例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司法机关的性质、职责和权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2.使学生理解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治的意识和行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
2.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司法机关的性质、职责和权力,以及如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
2.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司法机关的工作,增强对司法机关的认识。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角色扮演道具和场地,便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3.设计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司法机关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亲身体验司法机关的工作,增强对司法机关的认识。
第六课第5课时国家司法机关目标感知1.知识目标识记我国司法机关的性质及职能,懂得我国司法机关如何做到公正司法。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司法机关的具体行为,领会司法机关的职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国家司法机关,有利于保障司法公正、卫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能增强国家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
重难点感知重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职权。
难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怎样做到依法行使职权,保障司法公正。
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录像、图片等资料;了解司法部门审理案件的流程;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框知识,有条件的学生可检索、查阅有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相关资料(如《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等),以及收集舆论典型案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简图【思考】你从图中看出了什么?【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之下,设立了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中,国家司法机关是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今天,我们就同来了解我国的司法机关。
(设计意图:以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简图导入新课,既能活跃课堂氯围,又能帮助学生国版前面学过的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二、讲授新课1.人民法院活动一:探究与分享右边是一枚法徽,大家如果平时看过(今日说法)、(天网)等栏目的话,会发现法官都会佩戴这样一枚法徽。
思考通过观察法徽的图案,你能说出这里面包含了哪些含义吗?生1:麦穗和齿轮象征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生2:华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红旗代表祖国。
生3:天平象征公平和正义。
【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的理解能力都很强。
法徽是法官的身份标志,体现着法官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深刻寓意【教师追问】小小的一校法徽,寓意深刻。
《国家司法机关》教案【教材分析】《国家司法机关》是本教材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三框内容,本框内容分为两大块,一是人民法院,二是人民检察院。
在本节课学习完成之后,学生将会对我国的国家机构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明白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最终得以完成课程标准中知道我国基本国情的要求。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半学期的学习之后,已树立起一定的法制意识,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感也有所提高。
但是由于自身年龄及经验的限制,对于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职权不能很好的区分。
本节课将延续前两课,继续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
在学习中,学生或许会难以区分人民法院及人民检察院,故而在教学中,要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人民法院及人民检察院各自的性质、职能等,从而正确了解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
【课程标准】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思考维权案、法院判决案及杭州保姆纵火案,结合教材,知道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分类、职权和工作要求。
2、通过具体了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学会依靠司法机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通过探究聂某错案及人民的名义案例,正确认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重要意义,自觉尊重国家司法机关,从而在社会生活中敬畏法律、信仰法律。
【教学重难点】重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职权。
难点:正确认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观看视频:公益广告拥有法律保障伴我健康成长。
思考: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但是捍卫法律、执行法律、监督法律的国家机关是什么呢?参考答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教师总结: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用法律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机关,它们都属于国家司法机关。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司法机关及其职能。
2. 使学生理解法官、检察官、警察的职业特征和道德要求。
3.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司法机关、法官、检察官、警察的形象,增强法治观念。
二、教学重点:1. 国家的司法机关及其职能。
2. 法官、检察官、警察的职业特征和道德要求。
三、教学难点:1. 司法机关的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2. 学生对法官、检察官、警察职业的理解和尊重。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司法机关的职能和作用。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法官、检察官、警察的职业特征和道德要求。
3. 情景模拟法:模拟法庭、警察执法等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对司法机关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司法机关工作场景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司法机关的兴趣。
2. 案例分析:介绍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司法机关的职能和作用。
3. 知识讲解:讲解国家的司法机关及其职能,法官、检察官、警察的职业特征和道德要求。
4.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法官、检察官、警察的职业特征和道德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5.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法庭模拟、警察执法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对司法机关的认识。
6. 总结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尊重和维护司法机关、法官、检察官、警察的形象。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问答、讨论参与度、情景模拟表现等评估学生对司法机关及其职能的理解。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对法官、检察官、警察职业特征和道德要求的认识。
3. 收集学生作业,评估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视频资料:司法机关工作场景、典型案例等。
2. 图文资料:司法机关的介绍、法官、检察官、警察的职业特征和道德要求等。
3. 模拟器材:法庭模拟设备、警察执法模拟设备等。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司法机关,增进对司法机关的了解。
第5课时国家司法机关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重要意义,自觉尊重国家司法机关,从而在社会生活中敬畏法律、信仰法律
能力目标具体了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学会依靠司法机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知识目标知道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分类、职权和要求【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职权。
教学难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两高”报告以“官方身份、民生立场、法治视角、人文情怀、群众表达”等特点引发舆论热议。
可以说,报告是工作的反映,也是状态的体现,既让人了解过去一年司法工作的各项进展,也清晰地传递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思想理念。
思考:(1)我国的司法机关有哪些?(2)这些机关的职权有哪些?
提示:(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2)对于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教师可引导学生思
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人民法院
活动一:维权在行动
设计意图:本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向人民法院起诉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最后途径。
1.阅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栏目。
2.小方的爸爸可否以厂家为被告到人民法院起诉?为什么?
提示:可以。
小方的爸爸与小汽车厂家的纠纷属于消费者权益争议,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活动二:探究人民法院的职权
设计意图: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具体案例中感受人民法院通过审理民事案件,解决民事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
2.在上述案例中,人民法院行使了什么职权?
提示:在此案例中,人民法院行使了审理民事案件的职权,解决了村民谢某与煤矿公司的争议,
维护了谢某的合法权益。
教师讲解: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是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
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活动三:案例反思
阳光驱散迷雾,正义消除疑虑,每一起司法案件都关乎社会正义。
通过总结“狼牙山五壮士”系列案件、“医生电梯内劝阻吸烟案”等审判经验,人民法院进一步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
止什么,切实解决“救不救”“劝不劝”“追不追”“扶不扶”等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人身安全到财产安全,从个人权利到公共利益,切实解决一个个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司法案件,才能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1.思考:阅读上述材料,从哪些信息中可以看出人民法院在捍卫公平正义?
提示:人民法院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切实解决“救不救”“劝不劝”等,可以看出人民法院在捍卫公平正义。
教师讲述: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
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
卫社会公平正义。
2.拓展:我们身边有“民告官”的事件发生吗?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可从我国的司法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方面说明。
归纳总结:
人民法院
性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职权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是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目标导学二:人民检察院
活动四:《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节选)
用法律捍卫英烈尊严。
认真贯彻英雄烈士保护法,对21起侵害英烈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通过发出公告或当面征询意见,促请英烈近亲属起诉,对未能提起诉讼的,江苏、山东等地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6件;对英烈纪念设施保护不力的,向有关部门发
出检察建议36件,均获采纳,维护了英烈尊严,让英灵得以安宁。
思考:(1)人民检察院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2)人民检察院的分类是怎样的?
提示:(1)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2)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
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活动五:回顾身边的犯罪事件
设计意图: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案件认识到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代表国家对刑事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的公正。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自主探究此案例中人民检察院行使的职权。
2.学生发言,阐述观点。
3.展示观点。
在此案例中,区人民检察院行使了检察权,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打击了犯
罪分子,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教师归纳: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
活动六:探究司法公正
图一
图二
图三
思考:图片说明了什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民法院的性质、分类、职权和要求,也知道了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分类、职权和要求。
内容较为简单,重点要放在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上。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国家司法机关。
主要学习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有关内容。
内容比较简单也比较有条理,难度不大。
结合精选的例子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能够当堂掌握,要提高对国家司法机关
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国家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