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2.5.4.1a地壳物质循环与岩石形成检测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23.00 KB
- 文档页数:2
专题突破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7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021湖北十堰4月模拟)在生物和土壤的相互作用下,冰川退缩之后形成的地表上植被原生群落不断发生演变。
粗木质残体是指所有地上和地下小头直径大于2.5厘米的枯死木质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要素。
右图示意横断山区某冰川退缩区8个样地粗木质残体的碳贮量变化,下表示意这8个样地的冰川退缩年份和优势物种组成状况。
据此完成1~2题。
1.不同阶段粗木质残体碳贮量的变化直接取决于( )A.土壤肥力B.植被密度C.水热条件D.种间竞争2.随着演替过程的持续,碳贮量最大的是( )A.乔木B.灌木C.草本D.凋落物(2021湖南卷)野火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火。
近年来,世界各地野火频发,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蒙古东部地区(见下图)野火发生频率高且区域差异大。
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是( )A.落叶林火B.针叶林火C.草原火D.荒漠草原火4.从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推测下列区域野火发生频率最高的是( )A.东方省B.中央省C.南戈壁省D.色楞格省5.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
其最为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气温变化B.降水变化C.植被生物量D.游牧活动(2021江苏七市二模)阿勒泰地区不同季节牧场位置不同。
下图为阿勒泰地区主要牧场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6~7题。
6.从冬季到夏季,牧民转场途经的主要植被类型依次为( )A.荒漠草原、山地草原、山地针叶林、高山草甸B.山地草原、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高山草甸C.高山草甸、山地草原、山地针叶林、荒漠草原D.山地草原、高山草甸、落叶阔叶林、荒漠草原7.冬季牧场位于准噶尔盆地腹地,主要因其( )A.水源充足B.积雪深厚C.产草量大D.相对温暖(2021河北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某科研小组对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布进行了调查。
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 2.5.4.1a 地壳物质循环与岩石形成[真题体验](2016·上海卷)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据此回答1~2题。
1.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
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解析]南美大陆西部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大西洋中脊的火山、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及东非大裂谷的火山都是板块的生长边界。
A正确。
[答案] A2.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A.黑色玄武岩B.灰色石灰岩C.褐色沉积砂岩D.肉红色花岗岩[解析]黑色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石灰岩、砂岩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
A正确。
[答案] A(2016·江苏单科)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3题。
3.(双选)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B.②指搬运作用C.③指成岩作用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地质相互作用,较难。
据图可知,①作用由水圈指向沉积岩,是水中的碳酸钙等物质通过化学沉积形成石灰岩的过程,A项正确;②由土壤、沉积物指向沉积岩,- 2 - 是土壤、沉积物通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五个步骤形成沉积岩的过程,B 项错误;③由变质岩指向土壤、沉积物,是变质岩通过风化、侵蚀变得破碎,形成风化壳的过程,不是成岩作用,C 项错误;④由岩浆指向大气圈,岩浆能够进入大气圈只有通过火山喷发这一途径,D 项正确。
[答案] AD4.(2015·江苏卷)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A .沿经线方向发育B .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 .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 .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解析] 安第斯山脉位于板块交界处,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因此其南北狭长的形状和走向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的,故选C 。
第二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 2.5.4.1a 地壳物
质循环与岩石形成
[真题体验]
(2016·上海卷)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据此回答1~2题。
1.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
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下列
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解析]南美大陆西部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大西洋中脊的火山、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及东非大裂谷的火山都是板块的生长边界。
A正确。
[答案]A
2.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
A.黑色玄武岩 B.灰色石灰岩
C.褐色沉积砂岩 D.肉红色花岗岩[解析]黑色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石灰岩、砂岩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花岗
岩是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
A正确。
[答案]A
(2016·江苏单科)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3题。
3.(双选)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地质相互作用,较难。
据图可知,①作用由水圈指向沉积岩,是水中的
碳酸钙等物质通过化学沉积形成石灰岩的过程,A项正确;②由土壤、沉积物指向沉积岩,是
土壤、沉积物通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五个步骤形成沉积岩的过程,B项错误;
③由变质岩指向土壤、沉积物,是变质岩通过风化、侵蚀变得破碎,形成风化壳的过程,不是成岩作用,C项错误;④由岩浆指向大气圈,岩浆能够进入大气圈只有通过火山喷发这一途径,
D项正确。
[答案]AD 4.(2015·江苏卷)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 )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解析]安第斯山脉位于板块交界处,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因此其南北狭长的形
状和走向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的,故选C。
[答案]C
近年来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考查,通常以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地质剖面图或景观图为背
景考查岩石类型的判断及其形成原因,对于板块知识的考查主要是识记,分布及影响,考查形
式多以选择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