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活页限时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140.50 KB
- 文档页数:7
靖边中学初中部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限时作业(1)未命名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60 10)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未命名未命名一、单选题1.古诗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被视为写景的精品。
文中作者看到的“游鱼”、“细石”是()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C.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能使平行光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B.通过凹透镜的两束光一定不能相交于一点C.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弱D.通过凸透镜的两束光可能不相交于一点3.如图所示的是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
其中正确的是()A.B.C.D.4.有一种神奇织物,给白兔身体披上该织物(图甲),用红外线夜视仪看兔子,兔子身体“隐形”了(图乙),兔子身体“隐形”是因为该织物()A.导热性好B.隔热性好C.厚度较大D.密度较大5.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A.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6.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B.水滴在太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子烫焦C.水滴容易透过太阳光D.水滴相当于凸透镜,会使太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7.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是凸透镜的()A.只有a和c B.只有b和c C.只有c D.a,b和d 8.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仍然是一种会聚现象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9.清晨,树叶上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更清晰,这时露珠相当于______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作用。
1.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P (a ,|a |),且a ≠0,则sin α的值为________.解析:当a >0时,点P (a ,a )在第一象限,sin α=22;当a <0时,点P (a ,-a )在第二象限,sin α=22. 答案:222.已知扇形的周长为6 cm ,面积是2 cm 2,则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是______________.解析:设扇形的圆心角为α rad ,半径为R ,则⎩⎨⎧2R +α·R =612R 2·α=2,解得α=1或α=4. 答案:1或43.如果一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等于 10 cm ,则扇形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S =12|α|r 2=12×23π×100=1003π(cm 2). 答案:1003π cm 24.若角θ的终边与168°角的终边相同,则在0°~360°内终边与θ3角的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__________.答案:{56°,176°,296°}5.若α=k ·180°+45°(k ∈Z ),则α是第________象限.解析:当k =2m +1(m ∈Z )时,α=2m ·180°+225°=m ·360°+225°,故α为第三象限角;当k =2m (m ∈Z )时,α=m ·360°+45°,故α为第一象限角.答案:一或三6.设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6a ,-8a )(a ≠0),则sin α-cos α的值是________.解析:∵x =-6a ,y =-8a ,∴r =(-6a )2+(-8a )2=10|a |,∴sin α-cos α=y r -x r =-8a +6a 10|a |=-a 5|a |=±15.答案:±157.(2010年北京东城区质检)若点A (x ,y )是300°角终边上异于原点的一点,则y x 的值为________.解析:y x =tan300°=-tan60°=- 3.答案:- 38.(2010年深圳调研)已知点P (sin 3π4,cos 3π4)落在角θ的终边上,且θ∈[0,2π),则θ的值为________.解析:由sin 3π4>0,cos 3π4<0知角θ在第四象限,∵tan θ=cos 3π4sin 3π4=-1,θ∈[0,2π),∴θ=7π4.答案:7π49.已知角α的始边在x 轴的非负半轴上,终边在直线y =kx 上,若sin α=25,且cos α<0,则k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设α终边上任一点P (x ,y ),且|OP |≠0,∴y =kx ,∴r =x 2+(kx )2=1+k 2|x |.又sin α>0,cos α<0.∴x <0,y >0,∴r =-1+k 2x ,且k <0.∴sin α=y r =kx -1+k 2x =-k 1+k 2,又sin α=25. ∴-k 1+k2=25,∴k =-2. 答案:-210.已知一扇形的中心角是α,所在圆的半径是R .若α=60°,R =10 cm ,求扇形的弧长及该弧所在的弓形面积.解:设弧长为l ,弓形面积为S 弓,∵α=60°=π3,R =10,∴l =103π(cm),S 弓=S 扇-S △=12·103π·10-12·102sin60°=50(π3-32)(cm 2).11.扇形AOB 的周长为8 cm.(1)若这个扇形的面积为3 cm 2,求圆心角的大小;(2)求这个扇形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圆心角的大小和弦长AB . 解:设扇形AOB 的半径为r ,弧长为l ,圆心角为α,(1)由题意可得⎩⎨⎧2r +l =8,12lr =3, 解得⎩⎪⎨⎪⎧ r =3,l =2,或⎩⎪⎨⎪⎧r =1l =6, ∴α=l r =23或α=l r =6.(2)∵2r +l =2r +αr =8,∴r =82+α. ∴S 扇=12αr 2=12α·64(2+α)2=32α+4α+4≤4, 当且仅当α=4α,即α=2时,扇形面积取得最大值4.此时,r =82+2=2 (cm), ∴|AB |=2×2sin1=4 sin1 (cm).12.(1)角α的终边上一点P (4t ,-3t )(t ≠0),求2sin α+cos α的值;(2)已知角β的终边在直线y =3x 上,用三角函数定义求sin β的值.解:(1)根据题意,有x =4t ,y =-3t ,所以r =(4t )2+(-3t )2=5|t |,①当t >0时,r =5t ,sin α=-35,cos α=45,所以2sin α+cos α=-65+45=-25.②当t <0时,r =-5t ,sin α=-3t -5t =35, cos α=4t -5t=-45, 所以2sin α+cos α=65-45=25.(2)设P (a ,3a )(a ≠0)是角β终边y =3x 上一点, 若a <0,则β是第三象限角,r =-2a , 此时sin β=3a-2a =-32;若a >0,则β是第一象限角,r =2a ,此时sin β=3a 2a =32.。
2024-2025学年北京市八一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1.在国际制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A.m B.m/s C.cm D.km/h 2.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时,如图所示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3.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A.农民把稻谷摊开了晒B.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C.把新鲜水果装入保鲜袋中D.将湿衣服晾通风向阳处4.下列四个场景中,因为水的凝华而形成的是()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A.旷野上的白雾露水C.深秋树叶挂上白霜D.屋檐下的冰凌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正常中学生1min脉搏跳动20次B.人步行的速度约1.3m/sC.教室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8mD.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37℃6.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
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升华C.汽化D.凝华7.口技是优秀的民间表演技艺。
这种技艺起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在狩猎时,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来诱捕猎物。
到了宋代,口技已成为相当成熟的表演艺术,俗称“隔壁戏”。
表演者用口、齿、唇、舌、喉、鼻等发声器官模仿大自然各种声音,使听者如身临其境。
听者能够辨别出口技表演者模拟的是小狗的声音,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A.振幅B.音调C.响度D.音色8.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
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停止了振动D.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轻微了9. 2023年7月,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的JF—22超高速风洞通过验收,其各项性能指标国际领先,为我们国家的空天往返系统以及超高声速飞行器的研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中数学 9.4分期付款问题中的有关计算活页训练湘教版必修4双基达标 (限时20分钟)1.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20分钟分裂一次(一个分裂为两个).经过3小时,这种细菌由1个可繁殖成( ). A .511个 B .512个 C .1 023个 D .1 024个 解析 由题意,这种细菌原有的个数,经过20分钟,40分钟,60分钟,…分 裂后的个数分别为1,2,22,23,….这是一个等比数列,公比为2.因此经过3 小时,这种细菌的个数为a 10=1·210-1=29=512.答案 B2.有一弹性小球,从100米高处自由落下,着地后又弹跳到原距离的一半的高度,再次落下,这样继续下去,到第10次着地时小球共经过的距离为 ( ).A .300米B .2993964米C .2992564米D .2991964米 解析 共经过的路程为100+100+50+…+100×⎝⎛⎭⎫128=2993964(米). 答案 B3.夏季高山上气温从山脚起每升高100 m 就会降低0.7 ℃,已知山顶气温为14.1 ℃,山脚气温是26 ℃,那么此山相对于山脚的高度是 ( ).A .1 500 mB .1 600 mC .1 700 mD .1 800 m解析 由题意知气温值的变化构成了以26 ℃ 为首项,公差为-0.7 ℃ 的等 差数列,记此数列为{a n },a 1=26 ℃,d =-0.7 ℃,∴14.1=26+(n -1)× (-0.7),解得n =18,∴此山相对于山脚的高度为100×(18-1)=1 700(m). 答案 C4.随着市场的变化与生产成本的降低,每隔5年计算机的价格降低13,2000年价格为8 100元的计算机到2015年时的价格应为________.解析 a 4=8 100×⎝⎛⎭⎫233=2 400(元).答案 2 400元5.某工厂的月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p ,则年平均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为________. 答案 (1+p )12-16.从房产公司购买住宅一套,价值22万元.首次付款2万元后,其余按年份分期付款,且每年付款数相同.如果年利率为3%,利息按复利计算,并要求经15年付清购房款的本利和.问每年应付款多少元(精确到1元)?实际付款总额比一次性付款多付多少元? 解 设每年付款x 元,由题意,得x +1.03x +1.032x +…+1.0314x =200 000×1.0315,1.0315-11.03-1·x =200 000×1.0315, ∴x =200 000×1.0315×0.031.0315-1, 由计算器得x ≈16 753(元),实际共付款约为16 753×15+20 000=271 295(元),271 295-220 000=51 295(元).所以,每年应付款约为16 753元,实际付款总额比一次性付款多付了51 295、元.综合提高 (限时25分钟)7.某种细胞开始时有2个,1小时后分裂成4个并死去1个,2小时后分裂成6个并死去1个,3小时后分裂成10个死去1个……按照此规律,6小时后细胞存活数是( ). A .33 B .64 C .65 D .127解析 由a n =2a n -1-1=2(2a n -2-1)-1=…=2n -12a 0-(1+2+22+…+2n -1)=2n +1-2n +1,a 6=27-26+1=65.答案 C8.有若干台型号相同的联合收割机收割一片土地上的小麦,若同时投入工作,到收割完毕需用24小时,现每隔相同的时间就有一台收割机投入工作,每一台投入工作后都一直工作到小麦收割完.如果第一台收割机的收割时间是最后一台的3倍,则用这种方法收割完这些小麦需用的时间为( ). A .28小时 B .32小时C .36小时D .40小时 解析 依题意得,这些联合收割机投入工作的时间构成一个等差数列,按所规定的方法收割,数列的首项即为第一台收割机所需要的时间.设这n 台收割机的工作时间依次为a 1,a 2,…,a n 小时,则数列{a n }是一个等差数列,且每台收割机的工作效率为124n, 则有⎩⎪⎨⎪⎧a 1=3a n ,a 124n +a 224n +…+a n 24n =1,①②由②得a 1+a 2+…+a n =24n ,即n (a 1+a n )2=24n , ∴a 1+a n =48. ③ ①③联立解得a 1=36,故用这种方法收割完这些小麦共需36小时.答案 C9.某地2000年底人口为500万,人均住房面积为6 m 2,如果该城市的人口平均增长率为1%,为使2010年底该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至少7 m 2,则平均每年新增住房面积至少为________万m 2(保留到整数).解析 设该城市平均每年新增住房面积为x 万m 2,依题意得6×500+10x500(1+1%)10≥ 7,化简得x ≥350(1+1%)10-300=350(1+C 1100.01+C 2100.012+…+0.0110)-300≈350×1.104 6-300≈86.6.∴该城市平均每年至少新增住房面积87万m 2.答案 8710.如图,第n 个图形是由正n +2边形“扩展”而来(n =1,2,3,…),则第 n -2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个顶点.解析 由五个图形观察可知,第n 个图形是由正n +2边形的每个边都向外“扩展”一个新的正n +2边形而得到的,故第n 个图形的顶点个数为(n +2)+(n+2)2=(n +2)·(n +3).从而第n -2个图形顶点个数为n (n +1)=n +n 2.答案 n +n 211.某地区位于沙漠边缘地区,人与自然进行了长期顽强的斗争,到2002年底,全地区的绿化率已达到30%,从2003年开始,预计出现以下变化:原有沙漠面积的16%栽上树,并成为绿洲;同时原有的绿洲面积的4%又被侵蚀,变为沙漠.(1)设2002年底绿化率为a 1,2003年底绿化率为a 2,……,试将a n +1用a n 表示出来,并证明⎩⎨⎧⎭⎬⎫a n -45是等比数列. (2)至少经过多少年的努力,才能使全区的绿洲面积超过60%?(参考数据0.84=0.409 6;0.85=0.327 68;0.86=0.262 144;0.87=0.209 715 2)解 (1)设总面积为a (a >0),则a 1=3a 10. 由题意得:a ·a n +1=a (1-a n )·16%+a ·a n (1-4%).即a n +1=45a n +425. 由a n +1-45=45(a n -45)得: ⎩⎨⎧⎭⎬⎫a n -45是等比数列,公比为45.(2)由(1)得a n -45=⎝⎛⎭⎫a 1-45·⎝⎛⎭⎫45n -1. 即a n =45-12⎝⎛⎭⎫45n -1. 由a n >35时,45-12⎝⎛⎭⎫45n -1>35,⎝⎛⎭⎫45n -1<25. 由给出数据得n -1>4,∴n >5.即至少经过5年的努力,才能使全区的绿洲面积超过60%.12.(创新拓展)有一批影碟机原销售价为每台800元,在甲、乙两家家电商场均有销售.甲商场用如下的方法促销:买一台单价为780元,买两台单价都为760元,依此类推,每多买一台则所买各台单价均再减少20元,但每台最低单价不能低于440元;乙商场一律都按原价的75%销售.某单位需购买一批此类影碟机,问去哪家商场购买花费较少? 解 设该单位购买影碟机n 台,在甲商场购买每台售价不低于440元时,售价依台数n 成等差数列,设该数列为{a n },则a n =780+(n -1)(-20)=800-20n .令800-20n ≥440,解得n ≤18.当购买台数小于18台时,每台售价为(800-20n )元,当购买台数大于等于18台时,每台售价为440元,到乙商场购买每台售价为800×75%=600(元),作差(800-20n )n -600n =20n ×(10-n ).当n <10时,600n <(800-20n )n ;当n =10时,600n =(800-20n )n ;当10<n ≤18时,(800-20n )n <600n ;当n >18时,440n <600n .即当购买少于10台时到乙商场购买花费较少,当购买10台时到两家商场购买花费相同,当购买多于10台时,到甲商场购买花费较少。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讲化学反应速率(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单位时间内物质的浓度变化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就快C.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D.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mol/(L·s)和mol/(L·min)解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C项不正确。
答案 C2.有关合成氨工业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其中NH3只占15%,所以生产氨的工厂的效率都很低B.由于氨易液化,N2、H2在实际生产中是循环使用的,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很高C.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500 ℃,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厂采用的压强是20~50 MPa,因在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解析本题考查了合成氨工业的基础知识,需要从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个角度理解合成氨反应的条件选择。
合成氨工业中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NH3只占15%,但由于分离出NH3后,N2和H2可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是很高的,则A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500 ℃左右而不选择常温,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且催化剂铁触媒在500 ℃时催化活性最高,C说法错误;合成氨的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主要是为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催化剂活性无关,D 说法错误。
答案 B3.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HI(g)H2(g)+I2(g)。
若c(HI)由0.1 mol·L-1降到0.07 mol·L-1时,需要15 s,那么c(HI)由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时,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A.等于5 s B.等于10 sC.大于10 s D.小于10 s解析c(HI)从0.1 mol·L-1降到0.07 mol·L-1过程中:v(HI)=Δc=0.03 mol·L-115 s=0.002 mol·L-1·s-1,假设v(HI)不变,则c(HI)从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时,Δt=Δc v=0.02 mol·L-10.002 mol·L-1·s-1=10 s。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谣。
回答1~2 题。
1.童谣中所说星星大多属于()。
A.行星B.恒星C.流星D.星云2.下列属于第1题所述天体类型的是()。
A.太阳B.月球C.木星D.陨星分析第1题,恒星是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天体,流星是指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故满天的小星星只能是恒星。
第2题,选项中属于恒星的天体只有太阳,月球是卫星,木星是行星,陨星不是天体。
答案 1.B 2.A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示流星体属于()。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D.绕恒星公转的天体4.进入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A.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B.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分析流星体是存在于太阳系中的微小颗粒,环绕太阳运动。
进入地球的流星绝大部分都在经过大气层过程中燃烧掉了,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答案 3.B 4.C2012年3月26日,天空中上演了“木星合月”的奇特天象。
“木星合月”是指木星和月亮正好运行到同一经度上,月亮从明亮的木星边上掠过,两者距离达到最近。
据此回答5~6 题。
5.关于此次上演“木星合月”的成员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木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B.月球、木星都是太阳系中的重要成员C.月球、木星都是所在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D.月球是地月系成员,但不是中心天体6.比太阳系高一级,比总星系低一级,且不包含月球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银河系C.恒星世界D.河外星系分析第5题,宇宙中的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太阳系中的重要成员是木星等行星及太阳,而月球是卫星,属于地月系,其中心天体是地球。
北京市八一学校2024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弹力、摩擦力的正确说法是( ) A .物体之间有弹力,则必有摩擦力 B .物体之间有摩擦力,则必有弹力 C .摩擦力总是跟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D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2、某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他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对他的运动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A .0~10s 内加速度方向向下,10~15s 内加速度方向向上B .0~10s 、10~15s 内都在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C .0~10s 内下落的距离小于100mD .10~15s 内下落的距离小于75m3、一辆汽车沿着笔直的公路以速度v 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 2跑完其余2/3的路程,则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122132v v v v +B .121232v v v v +C .122v v + D .1222v v + 4、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A .在时刻t 2以及时刻t 5两木块速度相同B.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D.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5、如图所示,物体沿abcd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d四个点。
2023高考高中生个人复习工作计划(10篇) 2023高考高中生个人复习工作方案(10篇)高考复习的一份方案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消逝,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做好方案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考高中生个人复习工作方案,仅供参考盼望能关心到大家。
高考高中生个人复习工作方案篇11、学会舍弃我们一天的复习时间是有限的,再怎么努力挤,一天也不行能有25个小时。
而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无限的,就算是复习,要写的题是永久做不完的。
一节自习课,做了一张语文试卷就写不了英语试卷,就算你的复习方案再完善,遇到特别状况方案就会被打乱。
因此,无论什么样的复习方案,都不行能把要复习的题目都做完,无论什么样的复习方案,都不行能支配得井井有条。
假如你今日方案做五张试卷,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化学各一张。
那么,请先做你觉得你最薄弱环节的那门科目。
就算你的方案给捣乱,做这么一张试卷对你分数的提高仍旧有极大的关心。
2、适当的休息许多同学在高三复习阶段,没有睡午觉的习惯,晚上也是12点过后才睡觉。
可能有许多同学喜爱熬夜的缘由是夜里宁静,有利于复习。
不过这样的复习时间会影响到白天的精神,上课老是打瞌睡,会影响到学习的效率。
学习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要铺张时间很简单,一晃就过去了;要努力学习也足够长,学习任务重的时候间或熬夜可以,长期如此确定坚持不住。
3、把方案变成现实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方案既需要每天执行之前牢记在心,也应当在每天执行之后进行检查,只有如此才能不停的督促自己,持之以恒。
无论今日学到什么,晚上睡觉都去回想一下,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该做的事情又有哪些做得不好,该怎样改进。
我们制定了方案,就需要每天都检查自己的完成状况,直到完成方案。
高考高中生个人复习工作方案篇2一、时间支配:5月10------16日专练 2---7 选择题专练5月17------23日专练 8---13 选择题专练5月24------30日专练 14 15 23 动量、试验专练5月31------6月3日答题技巧及计算题处理方法指导二、三轮复习方法:1、依据活页,进行专项限时训练:巩固学问点,提高做题速度。
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讲弱电解质的电离(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1.相同温度下,醋酸在醋酸钠溶液和水中的电离常数分别为K1和K2,其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K1>K2B.K1=K2C.K1<K2D.不能确定答案 B2.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 mL溶液中,导电能力变化较大的是()。
A.0.5 mol·L-1 MgSO4溶液B.0.5 mol·L-1盐酸C.0.5 mol·L-1的CH3COOH溶液D.0.5 mol·L-1 NH4Cl溶液解析本题考查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的关系及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
解题时应首先考虑物质间的反应。
MgSO4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Mg(OH)2沉淀和Na2SO4,离子所带电荷总浓度几乎没变化,仍是强电解质溶液;盐酸是强电解质,加入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仍是强电解质;NH4Cl与NaOH反应生成NaCl和NH3·H2O,NH4Cl是强电解质,反应生成物中既有强电解质又有弱电解质;只有CH3COOH是弱电解质原来导电能力较弱,加入NaOH后反应生成了强电解质,导电能力改变较大。
答案 C3.已知室温时,0.1 mol·L-1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的pH=4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解析 根据HA 在水中的电离度可算出c (H +)=0.1%×0.1 mol·L -1=10-4 mol·L -1,所以pH =4;因HA 在水中有电离平衡,升高温度促进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所以c (H +) 将增大,pH 值会减小;C 选项可由平衡常数表达式算出K =c (H +)·c (A -)c (HA )=1×10-7,所以C 正确;c (H +)=10-4 mol·L -1,所以c (H +,水电离)=10-10mol·L -1,前者是后者的106倍。
答案 B4.在以下各种情形下,下列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熔融状态下的NaHSO 4电离:NaHSO 4===Na ++H ++SO 2-4 B .H 2CO 3的电离:H 2CO 32H ++CO 2-3C .Fe(OH)3的电离:Fe(OH)3Fe 3++3OH -D .水溶液中的NaHSO 4电离:NaHSO 4===Na ++HSO -4解析 本题对多元弱酸、多元弱碱的电离以及NaHSO 4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两种情况下 的电离进行考查。
因为H 2SO 4是强酸,所以NaHSO 4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 式为NaHSO 4===Na ++H ++SO 2-4;但HSO -4中各原子间靠共价键结合,因此熔融状态下HSO -4不能电离为H +和SO 2-4,故熔融状态下NaHSO 4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 4===Na ++ HSO -4,所以A 、D 选项均错误;H 2CO 3作为二元弱酸,不能完全电离,必须使用“”,且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其电离方程式为H 2CO 3H ++HCO -3,HCO -3H ++CO 2-3,因此B 选项错误;Fe(OH)3是多元弱碱,通常以一步电离表示,故C 选项正确。
答案 C5.(2012·惠州调研)要证明某酸是弱酸,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 .将串联一小灯泡的该酸溶液与串联一相同小灯泡的硫酸并联,接通电源后,若该溶 液上的灯泡较暗,则说明该酸是弱酸B .测定该酸的钠盐溶液常温下的pH ,若pH>7,则说明该酸是弱酸C .用该酸的溶液与金属锌反应,产生气泡较慢,则说明该酸是弱酸D .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 溶液消耗该酸的量大于硫酸,则说明该酸是弱酸 解析 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自由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而离子浓度大小不仅 与电解质强弱有关,还与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有关,故A 项错;C 项可能是弱酸的原因, 也可能是强酸浓度较小的原因,故该项错;D 项,该酸可能是一元强酸,如盐酸。
答案 B 6.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CH 3COO -+H +,要使溶液中c (H +)c (CH 3COOH )的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少量烧碱溶液 ②升高温度 ③加少量冰醋酸④加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中提供的四种措施都会使醋酸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①③项会使c(H+)值减小。
c(CH3COOH)答案 C7.相同条件下,下列有关溶液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A.水电离出的c(H+):①=②=③=④B.将②、③溶液混合后pH=7,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C.将等体积的①、②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①更多D.分别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加水稀释至100 mL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解析在室温下,pH相同或pH1+pH2=14,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相同,故水电离出的c(H+)相等,A项正确;氨水为弱碱,其浓度远远大于0.01 mol·L-1,②、③溶液混合后pH=7时,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B项正确;等体积的①、②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由于CH3COOH是弱电解质,pH相同其浓度更大,生成的H2更多,C项正确;加水稀释至100 mL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D项错误。
答案 D8. 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HCO-3)>c(ClO-)>cB.c(ClO-)>c(HCO-3)>c(H+)C.c(HClO)+c(ClO-)=c(HCO-3)+c(H2CO3)D.c(Na+)+c(H+)=c(HCO-3)+c(ClO-)+c(OH-)解析由电离常数可知H2CO3的一级电离要大于HClO的电离,故ClO-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故c(HCO-3)>c(ClO-)>c(OH-),A正确,B错误;C中根据C、Cl元素守恒可知缺少CO2-3,应为:c(HClO)+c(ClO-)=c(HCO-3)+c(CO2-3)+c(H2CO3);D中的电荷守恒中关系式缺少CO2-3,应为:c(Na+)+c(H+)=c(HCO-3)+c(ClO-)+c(OH-)+2c(CO2-3)。
答案 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2分)9.(12分)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O点为什么不导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
(3)H+的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____(填“a”、“b”或“c”)。
(4)若使c点溶液中的c(CH3COO-)增大,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中的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B.加很稀的NaOH溶液C.加NaOH固体D.加水E.加固体CH3COONa F.加入锌粒解析(1)冰醋酸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在O点时不导电。
(2)pH的大小与c(H+)有关,pH大则c(H+)小。
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有关,在醋酸溶液中离子主要来源于醋酸的电离,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说明c(H+)越大。
(3)溶液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
(4)若使c(CH3COO-)增大,即促进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A、B、C、D、F选项均可以达到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的目的。
B、D项虽然能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但是稀释占据了主导作用,导致c(CH3COO-)减小。
E项中虽然CH3COOH的电离受到抑制,但加入的CH3COO-能使c(CH3COO-)增大。
答案(1)无自由移动的离子(2)b<a<c(3)c(4)ACEF10.(13分)为了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利用下面的试剂进行实验:0.10 mol·L-1氨水、NH4Cl晶体、醋酸铵晶体、酚酞试剂、pH试纸、蒸馏水。
(1)甲用pH试纸测出0.10 mol·L-1氨水的pH为10,据此他认定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你认为这一结论________(填“正确”、“不正确”或“无法确定”),并说明理由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取出10 mL 0.10 mol·L-1氨水,用pH试纸测出其pH为a,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 000mL,再用pH试纸测出其pH为b,他认为只要a、b满足如下关系________(用等式或不等式表示)就可以确认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
(3)丙取出10 mL 0.10 mol·L-1氨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显粉红色,再加入CH3COONH4晶体少量,颜色变浅;你认为这一方法能否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________(填“能”或“否”)。
(4)丁同学的方案最可能是(答出实验操作方法、现象与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0.10 mol·L-1的一元强碱溶液的pH=13,而弱碱溶液的pH因其不能完全电离而小于13,故甲的判断是正确的。
0.10 mol·L-1的强碱溶液稀释到原体积100倍后,其pH会减小2,弱碱则因稀释会促进原来没有电离的碱分子又电离出一部分OH -而导致pH 减小值小于2。
(3)因少量晶体的加入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故溶液颜色变浅 只能是由于平衡移动使溶液中OH -浓度减小导致的,故以此现象可以判断一水合氨是弱 电解质。
(4)由于所给试剂中还有NH 4Cl 晶体没有用到,故丁同学的方案最可能是测量 NH 4Cl 溶液的pH 。
答案 (1)正确 常温下0.10 mol·L -1 NaOH 溶液的pH 为13,而0.10 mol·L-1氨水的pH为10 (2)a -b <2 (3)能 (4)测量NH 4Cl 溶液的pH ,其pH<7,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 质11.(13分)(能力提升)(2012·淮安模拟)对于弱酸,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各微粒的浓度存在一种定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