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广雅赋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律赋衡裁(三)反舌无声赋(以“气感声尽,取以候时”为韵)张仲素(唐)彼众禽兮,终岁嘤嘤;此反舌兮,语默有程。
盖时止而则止,故能鸣而不鸣。
青春始分,则关关而爰(yuán,为)语;朱夏将半,乃寂寂而无声。
有以见天地之候,有以知禽鸟之情。
尔乃观其所来,察其所以。
或群或友,爰飞爰止。
啄朱樱而潜下,袅(niǎo,柔弱)绿杨而暗起。
先秋而默,耻竞响于蜩螗(tiáo tánɡ,蝉);择木而游,契不言于桃李。
于是静观其妙,先征其比。
閟(bì,隐匿)兹百啭,诫烦词于躁人;默若三缄,象欲讷于君子。
徒观其行藏以时,喧静惟允。
其鸣也有节,其默也可准。
初疑管弦之并奏,铿尔曲终;又似环佩之齐鸣,诎(qū,戛然而止)然声尽。
是以理契中寂,道符闲澹。
阴阳交而止声,春夏交而知感。
哂城乌之夜噪,向曙乃啼。
叹野鹤之秋鸣,在阴常惨。
原夫生乃依巢,来而依候。
静集林薄,闲栖苑囿。
飞而无惧,知皇家仁解网罗;应不愆期(qiānqī,失约;误期),答圣君信及鸟兽。
懿夫遏其音,调其羽。
结舌何异,销声何取。
莺能啭,鸾善舞。
凤锵锵而声乐,雁嗷嗷而音苦。
在和鸣而则多,于敬授而何补。
曷若动适其宜,静得其时。
伴元燕之辞巢,秋而俱去;陪黄鸟之迁木,春以为期。
岂比夫嘻嘻者闻妖于亳社(亳社,殷社。
古代建国必先立社。
殷都亳,故称),交交者见刺于《秦诗》。
斯则冥契阴骘(yīnzhi,原指默默地使安定,转指阴德,骘,安定),迥殊品汇(pǐn huì,事物的品类)。
标羽族以称奇,载《月令》以为贵。
配鸣鸠之拂羽,备岁候于三百六旬;比鹖(hé,一种善斗的鸟)鸟之吞声,应天时于二十四气。
至矣哉!随时之智,从宜之义,抑斯禽之谓。
延州献白鹊赋(以「圣德遐及,灵禽表祥」为韵)王棨(唐)我后君临九有,仁被诸华。
伊炳灵之白鹊,倏(shū,极快地,忽然)效祉(xiào zhǐ,呈现福祉)于皇家。
变尔羽毛,以表恩沾于飞走;生乎边鄙,是彰泽及于幽遐。
中学白居易的诗歌10篇除夜寄微之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长安春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红线毯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霓裳羽衣舞歌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螾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x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领钱塘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祇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赋骨作品赏析】
序
四川汇流,一江归海,繁华过境,终是水路废而陆运兴。旅巴寄蜀,多系外客;过门凭吊,
半属诗人。以杜甫居川几载之资,蜀人留草堂二处,千年不废,何其厚谊若此哉?感而为之
序。
浣花雨,草堂烟;瘦竹清骨排到天。
布衣从容对太守,小民碌碌逐浮钱。
春水嫩,河鱼鲜;花环香绕欲无边。
诗圣笔力收拾住,桃红柳绿跃素笺。
宦羁旅,将戍边;工部祠中立三贤。
若非严杜缘分爽,天府永失好诗篇。
词呜咽,诗讽谏;句句泣血诉民怨。
万栋宏宇皆作土,三进茅庐泊人间!
《赋赋》白居易《赋赋》白居易赋者,古诗之流也。
始草创于荀、宋,渐恢张于贾、马。
冰生乎水,初变本于典坟;青出于蓝,复增华于风雅。
而后谐四声,袪八病,信斯文之美者。
我国家恐文道寖衰,颂声凌迟,乃举多士。
命有司酌遗风于三代,详变雅于一时。
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违乎诗。
四始尽在,六艺无遗,是谓艺文之警策,述作之元龟。
……炳如绩素,铿若钟鼓。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洋洋乎盈耳之韶武。
信可以凌轹风骚、超逸今古者也。
今吾君网罗六艺,澄汰九流,微才无忽,片善是求。
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
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斯文而不收。
又版本:赋者,古诗之流也。
始草创於荀、宋,渐恢张於贾、马。
冰生乎水,初变本於《典》,《坟》,青出于蓝 , 复增华於《风》,《雅》。
而后諧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
我国家恐文道濅【jìn逐渐。
同浸】衰,颂声凌迟。
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于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
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
四始尽在,六艺无遗。
是谓艺文之儆策。
述作之元龟。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
雅音浏亮,必先体物以成章。
逸思飘飘,不独登高而能赋。
其工者,究笔精,穷指趣。
何惭《两京》於班固。
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
岂谢《三都》於左思。
掩黄绢之丽燥, 吐白凤之奇姿. 振金声於寰海, 增纸价於京师. 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 .《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
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炳如缋素,铿若钟鼓。
郁郁哉,溢目之黼黻,洋洋乎,盈耳之韶頀。
信可以凌砾《风》、《骚》,超轶今古者也。
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微才无忽。
片善是求,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
可以润色鸿业。
可以发挥皇猷。
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文言文赏识和译文《读李翱文》原文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
智者识其性,当读《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
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翱特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
然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隽,亦善论人者也。
最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
恨翱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也。
凡昔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
愈尝有赋矣,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推是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
若翱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咸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
” 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
呜呼,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余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
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欧阳修书。
译文我开始读李翱的三篇《复性书》时,心里想:这不过是给《中庸》做的注释.聪明人理解“性”的含意,不读《复性书》也知道应当使“性”恢复到中庸;愚笨的人即使读了《复性书》,也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复性书》不作也可以.又读他的《与韩侍郎荐贤书》,认为李翱只是时运不通而愤恨社会上没有推荐自己的人,因此反复述说求贤之事;假如他能得志,也未必这样.然而他把韩愈比作秦汉间好侠行义的一位豪杰之士,也算是善论人了.最后读了《幽怀赋》,然后放下书卷赞叹,赞叹后又读,不能停下来.遗憾的是李翱不生于今世,不能与他交往;又可惜自己没有出生在中唐,不能与他共同反复商讨他所提出的问题.然而李翱幸好没有出生在当今之世,看到今天发生的事情,那么他的忧虑更严重了.怎么今天的人不知忧虑呢!我在世上,见的人很多了,倘若有一个象李翱那样忧虑国事的,又都是职位低和被朝廷贬斥的人,与李翱相同;其他得意做官的人,一听到有谁讲忧世的话,不是把他看做狂人,就是把他看做傻子,不是发脾气,就是笑话他.啊!身在其位而自己无忧国之心,又禁止别人,让人都不忧虑国家之事,可叹啊!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欧阳修作。
余观华夏古之城池,十废其九。
或湮灭于兵火;或销损于风霜;或毁其雉堞;或填其池渊。
高楼起而遗迹废,道路修而古风泯。
兴废有数,世事无常。
惟开封者,盖华夏之名邑也。
在毕觜之野,为颛顼所居。
承三代之遗风,拥八朝之梦华。
城池之间,古迹星罗;名物累累,举国称鲜。
逢国朝盛平,适河清海晏。
仓廪实而衣食足,缮城池而复古风。
有司受命,国工研精。
慷慨盛事,恢隆古城!夫物以赋显,事因文盛。
乃献此赋,助申遗之大业,扬美名而盛隆。
其辞曰:故国遗迹,几千百年?云是庄公所筑,惠王所迁。
北面长河,南临平川。
萦散落之湖泽,望嵩岳之远山。
昔在上古,帝德鸿猷。
颛顼佐少昊之业,封地高阳;帝杼成王霸之事,定居老丘。
王泽所化,代远年久;膏腴所育,物富人稠。
为帝王之州,南面指顾;乃形胜之郡,中抚夷狄。
数代临朝,八成帝幾。
古之为都者,凭城池而为险。
是以函谷幽邃,拱三秦于关西;山海狭塞,扼铁骑于燕山。
夫开封城墙者,盖华夏之明珠焉。
坐控神州,雄视中原。
观其城高五仞,并行二辇。
形逶迤而曼延,壮峞巍以偃蹇。
城堞立,女墙环。
含元气之冉冉,立通门之十三。
走龙蛇之变化,拥千雉之坚垣。
尓其城楼危耸,轩檐峻拔。
高甍特出以崔巍,飞宇接天而承霞。
丹梁端直,干青云而竞起;旌旗九旒,映天际之霄崖。
既周游而环顾兮,遥瞰九野,游目八肱。
湖泽四布,菊花满城。
千楼竞起,万家如星。
骈阗御街之游,香车宝马;磊落名都之气,列榭崇瓮。
清明上河,是画里之江山;乞巧登高,为人间之春色。
相国寺里,暂闻钟声;金明池边,轻泛长舸。
池台左右,觉风云之助人;林麓周回,观岩泉而兴我。
菊谢新花,泛轻香而溢城;荷凋晚叶,翻翠影于长波。
若夫祥风起而翕习,佳气清而景荣。
今也时雍,国朝昌平。
修文化之盛事,复华夏之古风。
开冬十月,盛会开封。
群贤列而高士集,车马喧而簪组盛。
小则卫所,大则王都;南北相应,一十四城。
商申遗之大业,冀殊绩之功成。
乘昌时而竞上,奋矫翼于长空。
承中州之希冀,复东京之宏盛。
赞曰:河英岳秀,育我开封。
汉赋四大顶级之作汉朝时,楚辞盛行。
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赋。
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西京赋》《东京赋》。
01子虚赋司马相如〔两汉〕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
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在焉。
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畋乐乎?”子虚曰:“乐。
”“获多乎?”曰:“少。
”“然则何乐?”对曰:“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以云梦之事也。
”曰:“可得闻乎?”子虚曰:“可。
王车驾千乘,选徒万骑,畋于海滨。
列卒满泽,罘罔弥山,掩兔辚鹿,射麋脚麟。
骛于盐浦,割鲜染轮。
射中获多,矜而自功。
顾谓仆曰:‘楚亦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饶乐若此者乎?楚王之猎孰与寡人乎?’仆下车对曰:‘臣,楚国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余年,时从出游,游于后园,览于有无,然犹未能遍睹也,又焉足以言其外泽者乎!’齐王曰:‘虽然,略以子之所闻见而言之。
’“仆对曰:‘唯唯。
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
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耳者,名曰云梦。
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
其山则盘纡茀郁,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
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坿,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
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瑉琨吾,瑊玏玄厉,碝石碔玞。
其东则有蕙圃:衡兰芷若,芎藭昌蒲,茳蓠麋芜,诸柘巴苴。
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
缘以大江,限以巫山。
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
其卑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蔷雕胡,莲藕觚卢、菴闾轩于,众物居之,不可胜图。
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发芙蓉菱华,内隐钜石白沙。
其中则有神龟蛟鼍,瑇瑁鳖鼋。
其北则有阴林:其树楩柟豫章,桂椒木兰,檗离朱杨,樝梨梬栗,橘柚芬芳;其上则有鹓雏孔鸾,腾远射干;其下则有白虎玄豹,蟃蜒貙犴。
‘于是乃使剸诸之伦,手格此兽。
楚王乃驾驯驳之驷,乘雕玉之舆。
羊城感赋(六首选一)近代黄遵宪早潮晚汐打城门,玉漏声催铜鼓喧。
百货均输成剧邑,五方风气异中原。
舵舟舆轿山川险,帕首靴刀府帅尊。
今古茫茫共谁语,越王台下正黄昏。
在广州游花市(程扬)郭沫若金桔满街松满市,牡丹含艳桂含香。
墨兰簇簇青锋剑,玫瑰团团白玉堂。
爆竹轰鸣声动地,电台播送夜增光。
游人手把花成束,迎得春风上面庞。
镇海楼明欧大任一望河山感慨中,苍苍平楚入长空。
石门北去通秦塞,肄水南来绕汉宫。
虚槛松声沉暝壑,极天秋色送征鸿。
朔南尽是尧封池,愁听樵苏说霸功!登镇海楼(谢佳华)清沈云沧凌虚百尺倚危楼,似入仙台足胜游。
半壁玉山依槛峙,一泓珠海抱城流。
沙洲漠漠波涛静,瓦屋鳞鳞烟火稠。
黄气紫云消歇尽,还凭生聚壮炎州!题广州听雨轩(靳继君)郭沫若越秀湖涵越秀峰,乃凭人力代天工。
指挥时雨调丝竹,驱遣阳光任祝融。
水上楼台摩北斗,人间星宿舞东风。
茶余试倚栏干望,宁不雄飞上月宫?题五羊石像(詹少彤)赵福坛昂首长空石五羊,微风吹送稻花香。
头颅换得劫灰尽,永与人间共短长。
白云山明王渐逵石山献崚嶒倚碧虚,凭高一望倍踟蹰,海涛东合地维缺,山势北来天柱孤。
落日层台开霸业,断崖芳草暗王图。
兴亡今古非吾事,惟爱春风长绿蒲。
九龙泉(鲍方义)清杭世骏鳞甲纷纷逐赭鞭, 濂泉上有九龙泉。
蜿蜒互洒浇花雨,踯躅分耕种秫烟。
怒挟疾风穿壁去,懒贪明月抱珠眠。
山僧洗钵频来往,照见条衣瘦影偏。
白云松涛(蔡瑞云)卢光耀不有千锄落,何来万壑阴?天风掀绿海,倚槛听龙吟。
六榕寺郭沫若慧能杰出处,不愿升西天。
苏子今何在?六榕字尚传。
史文付生产,书画费钻研。
请学工农步,奋飞不计年。
广州蒲涧寺(廖静)宋苏轼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蔔祖师禅。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海幢寺观大水西下(蔡显良清沈用济郁水西来万壑奔,倒翻塔影荡云根。
中间一束高腰峡,直放惊涛出海门。
访翠亨村(二首)郭沫若珠江门户漾春风,三角洲中水量丰。
羊城感赋(六首选一)近代黄遵宪早潮晚汐打城门,玉漏声催铜鼓喧。
百货均输成剧邑,五方风气异中原。
舵舟舆轿山川险,帕首靴刀府帅尊。
今古茫茫共谁语,越王台下正黄昏。
在广州游花市(程扬)郭沫若金桔满街松满市,牡丹含艳桂含香。
墨兰簇簇青锋剑,玫瑰团团白玉堂。
爆竹轰鸣声动地,电台播送夜增光。
游人手把花成束,迎得春风上面庞。
镇海楼明欧大任一望河山感慨中,苍苍平楚入长空。
石门北去通秦塞,肄水南来绕汉宫。
虚槛松声沉暝壑,极天秋色送征鸿。
朔南尽是尧封池,愁听樵苏说霸功!登镇海楼(谢佳华)清沈云沧凌虚百尺倚危楼,似入仙台足胜游。
半壁玉山依槛峙,一泓珠海抱城流。
沙洲漠漠波涛静,瓦屋鳞鳞烟火稠。
黄气紫云消歇尽,还凭生聚壮炎州!题广州听雨轩(靳继君)郭沫若越秀湖涵越秀峰,乃凭人力代天工。
指挥时雨调丝竹,驱遣阳光任祝融。
水上楼台摩北斗,人间星宿舞东风。
茶余试倚栏干望,宁不雄飞上月宫?题五羊石像(詹少彤)赵福坛昂首长空石五羊,微风吹送稻花香。
头颅换得劫灰尽,永与人间共短长。
白云山明王渐逵石山献崚嶒倚碧虚,凭高一望倍踟蹰,海涛东合地维缺,山势北来天柱孤。
落日层台开霸业,断崖芳草暗王图。
兴亡今古非吾事,惟爱春风长绿蒲。
九龙泉(鲍方义)清杭世骏鳞甲纷纷逐赭鞭, 濂泉上有九龙泉。
蜿蜒互洒浇花雨,踯躅分耕种秫烟。
怒挟疾风穿壁去,懒贪明月抱珠眠。
山僧洗钵频来往,照见条衣瘦影偏。
白云松涛(蔡瑞云)卢光耀不有千锄落,何来万壑阴?天风掀绿海,倚槛听龙吟。
六榕寺郭沫若慧能杰出处,不愿升西天。
苏子今何在?六榕字尚传。
史文付生产,书画费钻研。
请学工农步,奋飞不计年。
广州蒲涧寺(廖静)宋苏轼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蔔祖师禅。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海幢寺观大水西下(蔡显良清沈用济郁水西来万壑奔,倒翻塔影荡云根。
中间一束高腰峡,直放惊涛出海门。
访翠亨村(二首)郭沫若珠江门户漾春风,三角洲中水量丰。
白云广雅赋
古往今来,观乎创校立名,意在昭示宗旨,彰显特色,策励校人,“白云广雅实验”亦然。
诗意之名,典雅厚重。
“白云”寄壮志,广雅肇鸿基,名门传血脉,“实验”创先河。
吾校,植先贤之地,建书香学府,育幸福家园。
白云广雅,时雨滋润,雅风和畅,薪火相传,翰墨飘香,创意无限,伟业荣昌。
园丁乐业兮,知鱼之乐而乐其乐;学子乐学兮,知己之任而奋其任。
仰望星空,壮志凌云;脚踏实地,步履坚稳;上善若水,大雅树人,真善美齐育,德智体互融。
科学与人文双翼腾飞,广博与雅正同步发展。
务本求实通博雅,和而不同气象新。
以广博而益智,以厚德而雅正,以弘毅而致远,以和谐而至强。
面八方来风,观四海波涛,怀报国才智,养康健身心。
善哉,无邪清风,冠冕意象,昭明雅气,兰玉荣光。
爱我广雅兮,歌我白云。
丽日长风,碧霄排鹤;任重道远,万里云鹏。
美哉,白云广雅!绿意蓝天,彩虹宏跃;壮哉,白云广雅!凤凰展翅,桃李芬芳。
岁次丙申年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