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嫁接砧木品种比较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592.65 KB
- 文档页数:3
苦瓜枯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作者:唐锷来源:《科学种养》2009年第06期苦瓜在我国南方地区栽培历史悠久,现全国各地均有种植,是我国夏秋季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
近年来,由于保护地设施的广泛采用,苦瓜重茬地面积不断扩大,致使土壤内枯萎病病原菌大量积累,发病日趋加重。
据报道,一般发病率为15%~25%,严重时高达60%~80%,病害流行时田间出现大量死藤,严重影响了苦瓜的产量与品质。
为此,我所对该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发病症状苦瓜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病,幼苗受害较早时不能出土即在土中腐烂,或出土不久后顶端出现失水症状,叶色变浅,子叶萎蔫下垂,茎基部变褐收缩,病苗枯死,剖开可见维管束变黄。
成株期发病,初期通常从基位叶发展,同一张叶片顶部向基部枯萎,发病缓慢时萎蔫下垂不明显,瓜蔓生长衰弱、矮化,中午萎蔫下垂,早晚可恢复,3~6天后全株叶片枯萎、死亡。
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时,病势发展急剧,常有“半边枯”现象出现,或全株突然由上而下全部枯萎,表皮多纵裂,常有胶状物溢出,皮层腐烂与木质部剥离,根部腐烂易拔起。
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有粉红色霉状物,干缩后成麻状,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
2. 发病特点苦瓜枯萎病为真菌性病害,由半知菌亚门尖镰孢菌苦瓜专化型侵染引起。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有顽强的生命力,可存活6~7年。
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菌丝体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灌溉水、土壤耕作、地下害虫或土壤线虫传播。
该病的特点是从侵染到发病的时间很长,一般在1个生长季节只进行1次侵染,少有再侵染发生。
3. 影响发病因素①温、湿度。
该病在5~37℃均可发病,最适温度为24~29℃。
2007年、2008年5~6月份我地降雨量分别为686.1毫米、738.6毫米,平均温度分别为27.4℃、28.5℃,6月下旬在我所苦瓜试验地调查,枯萎病病株率分别为16.4%~31.2%、19.5%~40.3%。
苦瓜枝条嫁接方法解苦瓜嫁接方法详解一、了解苦瓜嫁接的意义与优点苦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其营养丰富,口感独特,深受大家喜爱。
然而,苦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通过嫁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苦瓜的抗病能力,增强植株的生长势,提高产量和品质。
此外,嫁接还能实现品种的更新换代,让苦瓜的栽培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
二、嫁接前的准备工作1. 选择接穗和砧木接穗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砧木可选择抗病性强、生长势旺盛的品种。
一般来说,苦瓜嫁接常用的砧木有南瓜和丝瓜。
2. 工具准备嫁接过程中需要准备以下工具:修枝剪、嫁接刀、塑料膜(或嫁接膜)、消毒剂(如酒精)、湿润毛巾等。
3. 嫁接时间苦瓜嫁接一般在春季进行,当地气温稳定在15-25℃时最为适宜。
三、嫁接方法与步骤苦瓜嫁接主要采用斜切接法,具体步骤如下:1. 剪砧木在砧木距离地面5-10厘米处斜切一刀,切面长度为1-1.5厘米,切面要求平滑,有利于与接穗紧密结合。
2. 剪接穗选择生长健壮的苦瓜枝条,将其剪成带2-3个节的接穗。
在接穗的下端节间处斜切一刀,切面长度与砧木的切面长度相当。
3. 嫁接将接穗的切面与砧木的切面对接,使两者的形成层紧密贴合。
用手轻轻按住接穗,使其与砧木贴合更紧密。
4. 固定使用塑料膜或嫁接膜将嫁接部位紧密包扎,确保接穗与砧木之间无空隙。
注意包扎时不要过紧,以免影响嫁接部位的血液循环。
5. 消毒和遮荫嫁接完成后,用消毒剂对嫁接部位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菌侵入。
同时,在嫁接部位套上塑料袋,防止水分蒸发和外界污染。
至此,苦瓜嫁接的第一阶段工作已完成。
请等待我提供后续指令,继续为您讲解苦瓜嫁接的后续管理和注意事项。
四、嫁接后的管理嫁接完成后,接下来的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嫁接的成活率和植株的生长状况。
1. 温度和湿度控制嫁接后的苦瓜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嫁接后的前5-7天,应将温度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
苦瓜嫁接砧木比较试验作者:冉瑞碧,邹瑞昌,王远全,王爱民,王险峰,杜纪燕来源:《长江蔬菜·学术版》2013年第11期摘要:分别以黑籽丝瓜、黑籽南瓜、白籽丝瓜为砧木,与兴合苦瓜进行嫁接,研究比较了3种砧木对苦瓜嫁接亲和力、生长发育、果实商品性、产量及抗逆性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3种砧木与苦瓜接穗亲和力较强,均能达到95%及以上,其中以白籽丝瓜嫁接后,苦瓜生长势强、抗病及抗旱性好、商品性状最优、产量最高。
综合比较,白籽丝瓜是苦瓜嫁接的理想砧木,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白籽丝瓜;苦瓜;砧木;嫁接中图分类号:S6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3)22-0037-03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为葫芦科苦瓜属瓜类蔬菜,其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清热解暑、明目解毒的功效,是广大消费者夏季喜食的瓜类蔬菜[1]。
近几年,万州地区苦瓜栽培发展很快,据统计2012年全区苦瓜栽培面积已达400 hm2以上,产量达18 000 t以上。
然而,我区夏季高温干旱或暴雨成灾的极端天气常导致苦瓜早衰及减产,另外,由于蔬菜基地苦瓜多年种植,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逐年加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商品苦瓜栽培的经济效益,制约了我区苦瓜生产和供应。
嫁接栽培能有效克服连作障碍,提高苦瓜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及抗病能力[2,3],进而实现苦瓜的高产和稳产。
因此,重庆市万州区多种经营技术推广站自2008年以来一直积极推广苦瓜嫁接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选择不同的嫁接砧木,对苦瓜抗病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差异也较大[4,5]。
我区苦瓜嫁接砧木多选用本地黑籽丝瓜,也有部分菜农选用黑籽南瓜,2013年我区选用重庆市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白籽丝瓜作砧木,其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嫁接后可显著增强苦瓜的生长势及抗病能力。
为进一步比较这3种砧木与苦瓜嫁接亲和力及对苦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特选用本地黑籽丝瓜、黑籽南瓜和白籽丝瓜与苦瓜进行嫁接,研究了不同砧木嫁接的成活率及对苦瓜生长发育、产量和抗病性等方面的影响,以期筛选出理想的苦瓜砧木供万州区苦瓜生产推广应用。
苦瓜嫁接技术作者:王翔来源:《农村百事通》2014年第04期一、砧木与接穗选用苦瓜枯萎病的寄主范围很窄,一般不侵害其他瓜类作物,但并不是所有瓜类都适合作苦瓜嫁接的砧木。
如以葫芦作砧木的嫁接苗成活率虽高,但嫁接后易患根腐病,生长势差,生育期短。
以南瓜、丝瓜作砧木的嫁接苗,成活率高,生长势旺盛。
生产上常用的砧木有:1.双依。
是台湾农友种苗公司专为苦瓜嫁接而育成的丝瓜根砧品种。
该品种与苦瓜亲和性好,抗苦瓜枯萎病,又耐根线虫病,苦瓜嫁接后生长茂盛,结果早而多,为苦瓜嫁接的理想砧木。
2.宜春肉丝瓜。
是江西省宜春市地方品种。
该品种根系具有较强的吸水吸肥能力,较耐湿耐旱,对根结线虫病有较强的抗性,植株生长势旺盛,可防止苦瓜早衰,提高产量。
3.黑子南瓜。
黑子南瓜与苦瓜嫁接亲和力强,嫁接成活率高,嫁接后植株长势旺,根系发达,吸水肥能力强,抗病性强。
利用黑子南瓜耐低温的特性,提高苦瓜耐低温能力,使其在10℃的低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可解决苦瓜喜温、不耐低温、上市偏晚、采收期短、产量低等难点,达到提早上市、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嫁接苦瓜用于大棚或日光温室作早熟栽培,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接穗可选用当地的主栽品种或推广品种。
二、嫁接方法靠接法。
一般用黑子南瓜作砧木,比苦瓜晚播1~2天。
当苦瓜苗长至一心一叶、南瓜苗长出心叶时为嫁接适期。
嫁接时先去掉南瓜的心叶及生长点,再从子叶下1厘米处斜削长约1厘米的切口,深为幼茎的3/5;苦瓜幼苗从子叶下1.5~2厘米处由下而上斜削一长约1厘米的切口,角度与砧木相同,深为茎粗的2/3~4/5;将砧木与接穗的切口嵌合在一起,用嫁接夹固定。
劈接法。
若以丝瓜作砧木,则苦瓜应提前2~3天播种,当丝瓜出现真叶、苦瓜长到一叶一心时进行嫁接。
将丝瓜去掉心叶及生长点,在两片子叶中间用刀片垂直向下切一0.7厘米左右的切口,然后把苦瓜苗下胚轴削成楔形,楔面长与砧木切口相当,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用塑料条或嫁接夹固定好。
苦瓜嫁接砧木品种比较试验作者:伍壮生等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05期摘要:为筛选适合海南屯昌地区的苦瓜砧木品种,以引进的7个优良瓜类品种作砧木,以枫木苦瓜作接穗,开展不同砧木嫁接对苦瓜成活率、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的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对苦瓜接穗的成活率、产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抗病性均有一定影响,接穗果实水分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实生苗无显著差异。
综合性状最优的砧木品种是白籽南瓜,嫁接成活率达94.33%,产量达 58 362.5 kg/hm2,较实生苗(CK)增产27.8%,适合作为枫木苦瓜的嫁接砧木,并可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苦瓜;砧木;品种;嫁接;比较试验中图分类号: S642.50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5-0151-02苦瓜是海南冬季北运蔬菜的主要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约8 000 hm2,占全省北运瓜菜播种总面积的4.8%,居各类蔬菜作物的第4位。
其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陵水县、屯昌县、三亚市、乐东县、万宁市和澄迈县等地。
而屯昌县作为海南省主要的苦瓜生产基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种植地方特色品种——枫木苦瓜,年播种面积达2 000 hm2,占屯昌县北运瓜菜播种面积的40%,形成了专业化的苦瓜产销基地[1]。
由于农民长期的自留种及品种退化等原因,枫木苦瓜土传病害、生理病害等连作障碍问题日益严重,导致产量降低、抗病抗逆性不强,制约了当地苦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而嫁接是当前防治苦瓜枯萎病最有效的措施,不仅可以提高苦瓜抗枯萎病能力,还可以提高根系吸收土壤养分的能力,提高苦瓜产量[2-4]。
但是不同砧木品种对苦瓜嫁接的成活率、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等影响不尽相同[5-7]。
因此,我们对引进的7个全国优良砧木品种与枫木苦瓜进行嫁接,深入研究不同砧木品种对苦瓜嫁接的成活率、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等方面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嫁接苦瓜的最佳砧木品种,为苦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嫁接对苦瓜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嫁接是植物育种和栽培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通过将两种不同的植物体接在一起,利用它们的互补优势,提高生产效益和果实品质。
苦瓜是我国南方广泛种植的一种蔬菜,对嫁接技术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通过对苦瓜进行嫁接试验,探究嫁接对苦瓜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嫁接对苦瓜生长发育的影响:比较嫁接和非嫁接苦瓜的茎长、叶面积、根系结构等生长和发育指标的差异。
(2)嫁接对苦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比较嫁接和非嫁接苦瓜的果实数量、大小、形状、口感、香味、养分含量等指标的差异。
(3)不同接穗对苦瓜嫁接成功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比较使用不同接穗进行嫁接的苦瓜的嫁接成功率以及果实品质的差异。
3.研究方法(1)材料准备:选取苦瓜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直接播种和定位移栽两种方式培育苦瓜苗,并利用天然结实的成苗进行嫁接试验。
(2)嫁接方法:利用医用刀片进行切割,将穗木和砧木精确地切割成相同形状大小的椭圆形,将穗木与砧木对接粘贴并密封,然后放置在25℃左右高湿度条件下保持48小时,使其完全愈合。
(3)试验设计:将苦瓜种植区域分为嫁接组和非嫁接组,区分不同接穗材料进行嫁接试验,并对苦瓜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指标进行记录和比较分析。
4.预期结果预计本研究将揭示嫁接技术对苦瓜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并为苦瓜栽培和生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具体预期结果如下:(1)嫁接和非嫁接苦瓜的生长和发育指标将显示出显著差异。
(2)嫁接苦瓜的产量和品质将明显高于非嫁接苦瓜。
(3)使用不同接穗进行嫁接的苦瓜的嫁接成功率和果实品质将显示出差异性。
5.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探究嫁接技术在苦瓜栽培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若研究结果证实了嫁接对苦瓜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积极影响,将为苦瓜生产提供有益的技术选择,并为其他农作物的嫁接栽培提供参考和借鉴。
热带作物学报2022, 43(2): 353 360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收稿日期 2021-08-09;修回日期 2021-10-26基金项目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合作项目(No. ZDYF2020229);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No. ZDKJ2021010);海南省热带园艺作物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No. HNZDSYS(YY)-03]。
作者简介 李荣兰(199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蔬菜遗传育种。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杨 衍(YANGYan ),E-mail :*************;刘子记(LIU Ziji ),E-mail :*******************。
苦瓜嫁接砧木对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抗性鉴定李荣兰1,2,牛 玉1,田丽波2,杨 衍1*,刘子记1*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1;2. 海南大学园艺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摘 要:根结线虫是危害农业生产的重要的土传病害之一,其中象耳豆根结线虫在近几年发展成为华南地区的优势种群,防治较为困难,严重影响了苦瓜的产量和品质,生产中较多采用嫁接砧木的防治措施。
为筛选抗象耳豆根结线虫的苦瓜砧木品种,以18份苦瓜砧木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幼苗人工接种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方法,接种45 d 后,测量供试材料的相对生长指标和抗性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苦瓜嫁接砧木对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抗性。
结果表明,18份苦瓜砧木受象耳豆根结线虫侵染后各器官的相对生长量和抗性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
采用变异系数最大的卵粒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和基于4个抗性指标的聚类结果完全一致。
通过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2种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品种抗性鉴定,将18份苦瓜砧木品种划分为抗病、感病和高感3类,其中,抗病砧木为‘凤凰三号’‘铁木砧’‘砧优亮101号’‘日本雪松’‘金砧1号’和‘京欣砧4号’,感病品种包括‘日本金秀台木’‘强力六号’‘粤优3号’‘抗病先锋’‘京欣砧5号’‘韩国金砧’‘德力砧木’‘圣砧三号’‘黑籽南瓜’‘玉竹丝瓜’,高感砧木为‘全能砧王’和‘青根砧王’。
毕业生毕业设计实验方案题目:茄子、黄瓜、苦瓜的嫁接生产前期预期结果:1.茄子、黄瓜、苦瓜的发芽率比较理想。
2.砧木所用的茄砧3号、黑子南瓜、丝瓜的发芽率也比较理想。
3.茄子、黄瓜、苦瓜的嫁接成活也比较好,并且嫁接出来的所结果实比用普通方法种植的病害要少、品质更优。
摘要:摘要近年来,由于蔬菜根结线虫造成蔬菜产量下降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从无公害防治的角度,阐述了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从而达到既保证蔬菜产量、又保证蔬菜质量的目的。
这就急需要研究一种比较合适的方法来种植蔬菜,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嫁接育苗可以提高蔬菜的耐病性,减少根结线虫的危害,从而提高蔬菜产量。
如番茄可利用野生抗线虫类型或抗线虫品种作砧木,茄子可利用托鲁巴姆作砧木,黄瓜可利用中原共生ZI0I作砧木,苦瓜可选用双依丝瓜作砧木。
采用嫁接技术可以增强蔬菜的抗逆性,有效解决根结线虫病的危害关键字:茄子、黄瓜、丝瓜;嫁接、砧木1、茄子嫁接育苗技术1.1品种。
选择砧木与接穗在嫁接亲合力上品种间表现差异都不大。
目前较新推出的砧木优良品种有北农茄砧和托鲁巴姆。
选用的砧木是抗菌素性强番茄204品种,接穗是茵茄一号,嫁接后7-10天正常成活。
1.2播种。
因番茄的生长速度比茄子快,我们于10月20日播种了茵茄一号,lO月26日播种了蕃茄204,播种前种子均用55度的温水浸种10分钟,采用常规育苗方法播在苗床上。
为了严防苗期感染土传病害,用敌克松2000倍液对腐熟的有机肥和苗床进行了消毒。
1.3嫁接前管理。
接穗及砧木在出齐苗前均采用高温催苗措施,白天保持28―32℃,夜间18―23℃【1】。
出齐苗后降温至3―5℃。
浇水应根据不同基质保持见干见湿。
当砧木幼苗长出3―4片真叶、接穗2―3片真叶时及时分苗,将小苗移栽到8―10厘米直径的营养钵内,每钵l株。
然后将营养钵放到用百菌清1500倍液消过毒的苗床内,并按株行距7―10厘米摆放。
.1.4嫁接方法。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讨嫁接育苗技术在植物繁殖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比嫁接与常规播种繁殖方法,分析嫁接育苗在提高成活率、缩短生长周期、保持优良性状等方面的优势,为园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砧木:国槐、核桃、北美海棠等- 接穗:垂槐、核桃优良品种、北美海棠系列品种、苦瓜等- 培育容器:塑料盆、营养袋等- 育苗基质:泥炭、珍珠岩、蛭石等2. 实验方法:- 嫁接时间:选择阳历5月下旬至6月下旬,当年生垂槐枝条腋芽成熟饱满时,雨季到来之前为最适宜。
- 嫁接方法:- 三角形芽接:在砧木苗高25cm处,成三角形排列,绕主干120°上下相距2~3cm左右,分别接上三个芽。
- 开“字形接口”:在砧木苗高2m处的光滑面上,用刀横竖两刀切成“切口”,深达木质部。
- 削接芽:从接芽上方0.3m处横切一刀长1cm多,再从芽下1.5cm处向上削至芽上方0.3cm处,深达木质部。
- 嫁接:扭取接芽,并将“字口”撬开皮层,将接芽慢慢插入接口中,要求芽上缘与接口上皮层的边沿密接,再用薄膜条绑扎严紧,不使透风,以利愈合成活。
- 常规播种繁殖:将种子按一定密度播种于育苗基质中,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待幼苗出土后进行间苗、定苗。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活率:- 嫁接组:垂槐、核桃优良品种、北美海棠系列品种、苦瓜等嫁接苗的成活率分别为95%、90%、93%、92%。
- 常规播种繁殖组:国槐、核桃、北美海棠等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85%、80%、75%。
- 实验结果表明,嫁接育苗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常规播种繁殖。
2. 生长周期:- 嫁接组:垂槐、核桃优良品种、北美海棠系列品种、苦瓜等嫁接苗的生长周期分别为1年、1.5年、2年、1.2年。
- 常规播种繁殖组:国槐、核桃、北美海棠等种子的生长周期分别为2年、3年、4年。
- 实验结果表明,嫁接育苗的生长周期明显缩短。
3. 优良性状保持:- 嫁接组:嫁接苗的优良性状与母本基本一致,如垂槐的冠形、核桃的果实品质、北美海棠的观赏价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