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品种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苦瓜种植技术与管理苦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具有清热解毒、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
因此,苦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对于保证苦瓜品质和产量至关重要。
下面,本文将从苦瓜的选种、育苗、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选种苦瓜的选种要选择品质好、耐病虫害、适应性强的品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苦瓜品种有绿皮苦瓜、红皮苦瓜、凉瓜等。
建议种植时选择当地适应性强的品种,以提高苦瓜的产量和品质。
二、育苗苦瓜的育苗期一般为3-4周,要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苗床,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育苗土壤要求疏松、透气、保水性好。
育苗时要注意及时浇水、通风换气,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育苗后,要及时移栽到田间地块。
三、种植苦瓜的种植要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
苦瓜的行距为1.5-2米,株距为0.5-1米。
种植前,要将土壤松软、施足底肥,以保证苦瓜的生长发育。
种植时,要注意苦瓜的摆放方向,以充分利用阳光。
四、施肥苦瓜的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和苦瓜生长期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
在种植前可施入腐熟有机肥和复合肥,促进苦瓜的生长发育;在苦瓜生长期,可适量施入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提高苦瓜的产量和品质。
五、病虫害防治苦瓜的病虫害主要有苦瓜绿斑病、霜霉病、立枯病、白粉病、蚜虫、螟虫等。
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可采取以下措施: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加强苦瓜的养分供应、及时清除病虫害的死亡体和枯叶、采用生物防治等方法。
苦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对苦瓜的品质和产量至关重要,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种、育苗、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来进行管理,以保证苦瓜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在苦瓜的种植过程中,也要加强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提高苦瓜的抗病虫害能力,以保证苦瓜的品质和产量。
苦瓜高产种植管理技术苦瓜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一种蔬菜,有人不喜欢它的苦味,也有人甘之如饴,苦瓜清热解毒的效果十分明显,还能降低血糖,养血滋肝,是十分经济实惠的养生蔬菜。
在我国南北都有不少农户种植苦瓜,那么如何种植管理才能获得高产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1、选用良种,适期育苗。
春种苦瓜要选用高产、高效、优质的杂交良种。
如长白甘瓜、大白苦瓜、粤丰一号、碧绿二号、绿宝石等。
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育苗。
争取适时早播,以延长营养生长期。
用营养杯(袋)育苗,选背风向阳、近水源、管理方便的园地做苗床。
先用50℃-60℃的温水浸种,催芽露白即可点播,根尖朝下,轻轻按入营养土中,并搭好40-50厘米拱形竹架,盖上薄膜保温保湿,防寒育壮苗,移植前一周揭膜炼苗。
2、施足基肥,适期移栽。
基肥一般用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磷肥25公斤、钾肥10公斤,将以上肥料混合均匀后施入穴中,然后盖上一层薄细土。
播种前先整地、畦宽2米,每畦植两行,行距120厘米,穴距40厘米,一般亩植1100-1400株为宜,在幼苗3-4片真叶时移栽,移栽3-5天施淡人粪尿水做“出嫁肥”。
3、搭架引蔓,适期追肥。
当幼苗开始抽蔓时采用人字形竹架,开始爬蔓时应人工进行绑蔓引蔓上架,引蔓上架后将蔓茎部40厘米以下抽出的侧蔓摘除,并适当摘除过密老叶及上部细弱侧蔓,通风透光。
追肥以水肥为好,做到勤施薄施,促苗早生快发。
开花结瓜后,要追肥一次,一般亩用复合肥20-25公斤,在摘瓜期应每隔7天追肥1次,可延长收瓜期。
当苦瓜果实顶端饱满时即可采收上市,瓜长约30厘米左右。
4、整枝打杈,保护主蔓。
苦瓜的分枝能力极强,如果植株基部的侧枝过多,或侧枝结果过早,会消耗营养,妨碍主蔓生长和结果。
所以必须进行整枝打杈,摘除多余的或弱小的枝条,促使茎蔓上部萌发新枝和开花结果。
在苦瓜进入甩条发蔓期时及时把茎蔓引上架,结合引蔓上架可绑蔓一两道,并及时把主蔓上1米以下的叶腋中发出的侧枝摘掉。
夏天种苦瓜小技巧
1. 选择合适的品种:夏天种苦瓜时,选择耐高温、耐热、耐湿的品种,如长势旺盛的“长泰一号”、“黑珍珠”等。
2. 提前发芽:在夏季种苦瓜前,可以先将种子泡水发芽,提高发芽率和成活率。
3. 提前播种:夏季种植苦瓜时,可以提前在室内或种植箱内进行播种,待苗长出2-3片真叶后再移植至露天地块中。
4. 控制温湿度:夏天温度高湿度大,容易导致苦瓜苗受热退化或感染病虫害。
可以利用遮阳网或搭建遮阳棚,控制温湿度,避免苦瓜苗因受热而长势不良。
5. 注意排水:夏季降雨较多,要注意苦瓜种植地的排水情况,避免水涝。
可以采用整地提高地面的透水性,或者搭建排水沟进行排水。
6. 注意防治病虫害:夏季病虫害较多,可以定期喷洒农药进行预防,及时清除病虫害受害部位。
7. 合理施肥:夏季苦瓜生长迅速,需要充分补充养分。
可以在种植前施入有机肥料,然后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追肥,保证苦瓜的生长发育。
8. 定时采收:夏季苦瓜生长速度较快,可以按时采收,避免果实过大过老而影响品质和口感。
注意:以上是一些夏天种植苦瓜的小技巧,具体还需根据当地气候和栽培条件进行调整。
北方园艺2008(6):93~94菜园・栽培技术・第一作者简介:胡繁荣(19652),男,硕士,教授,现从事蔬菜栽培教学与科研工作。
E 2mail :frh666@ 。
基金项目:金华市技术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04212205)。
收稿日期:2008-02-23“碧绿”苦瓜扦插栽培技术胡繁荣,罗 军(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浙江金华321007)中图分类号:S 64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0009(2008)06-0093-02 “碧绿”(F2040)苦瓜是台湾农友种苗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一代苦瓜新品种。
该品种生长势强,分枝旺盛,春季主蔓第1雌花节位平均着生于第14节左右,秋季平均在第16节左右,商品瓜呈棒状,从开花到商品瓜采收14~16d ,瓜长30~40cm ,横径7.5~8.5cm ,肉厚2.0cm ,果色翠绿亮丽、纵条间圆瘤,单瓜重400~600g 。
2006年开始引进试种,表现为耐热、抗病、质优,高产,产量达7500kg/667m 2,2007年推广了10hm 2,平均产量达7600kg/667m 2,产值平均达1.6万元/667m 2,高的可达2.4万元/667m 2,深受农民喜欢。
因种子价格较高(每粒种子需3元),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开展了苦瓜扦插栽培试验,获得了成功,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1 扦插育苗1.1 采穗母株的准备为防治病害和营养补充可在采条前4、10d 用杜邦易保+0.2%KH 2PO 4各喷施1次。
1.2 采穗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上选老嫩适宜的节段作插条,用修枝剪剪取插穗,枝剪的刃口要锋利,特别注意上下剪口的位置、形状、剪口的光滑,以利愈合生根。
采用一芽一叶的短枝来扦插,约7~8cm ,为了减少蒸腾,将叶片剪去一半,采下枝条必须注意保湿,在高温晴天应在早晨或傍晚采穗。
1.3 催根处理将剪好的插穗下部1~1.5cm 部分用1000mg/kg NAA 速蘸5s ,促进生根。
收稿日期:2018-11-21基金项目:福州市科技项目(2016-N-106);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18NZ0002-3)作者简介:陈中钐(1988-),男,研究实习员,从事蔬菜遗传育种研究。
E-mail:517589304@ 通讯作者:高山(1973-),男,研究员,博士,从事蔬菜遗传育种研究。
E-mail:vegao@耐热苦瓜新品种‘翠丰’的选育陈中钐许端祥杜文丽徐同伟林碧英高山*(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州350111)摘要:‘翠丰’是以0853-2为母本、1271-1为父本杂交而成的苦瓜杂种一代。
植株生长旺盛,分枝能力强。
果实长圆锥形,瓜长26~30cm ,横径7~8cm ,肉厚1.5cm 左右,单瓜重500~600g ,瓜色亮绿,圆瘤间短纵瘤。
综合抗性强,耐热,后期较耐寒,平均每667m 2产量3300~3600kg ,高抗白粉病和炭疽病,适合华南地区夏秋季栽培。
关键词:苦瓜;‘翠丰’;选育中图分类号:S6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774(2019)02-0001-004A New Heat-Resistance Bitter Gourd Cultivar ‘Cuifeng ’CHEN Zhong-shanXU Duan-xiang DU Wen-li XU Tong-wei LIN Bi-xing GAO Shan *(Fuzhou Institute of Vegetable Crops,Fuzhou 350111,Fujian China )Abstract:Bitter gourd cultivar ‘Cuifeng ’is a F1hybrid developed by crossing breeding of ‘0853-2’as female parent and ‘1271-1’as male parent.It grows vigorously,with strong branching ability.The shape of fruit is long conicform,26~30cm in length,7~8cm in diameter and 1.5cm in thickness.The average fruit weight is about 500~600g,with light green skin,more round wart and less short stripy wart.It has strong comprehensive resistance,heat resistance,and cold tolerance in later period,with an average yield of 3300~3600kg per 667m 2.It is highly resistant to powdery mildew and anthrax.,and is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summer and autumn in South China.Key words:Bitter gourd;‘Cuifeng ’;Breeding苦瓜是南方地区重要的瓜类蔬菜之一,起源于东南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
露地种植苦瓜的步骤及管理要点一、露地苦瓜品种选择在苦瓜种植中应选择适合露地栽培的苦瓜品种,如大顶苦瓜、蓝山大白、春早1号、绿宝石等。
二、播种育苗苦瓜露地栽培,有春夏茬和夏秋茬2种栽培模式。
一般春夏茬栽培在当地终霜期前30~50天,提早在保护地内播种育苗,终霜后定植到露地。
夏秋茬栽培的可在定植前15~25天在露地育苗。
苦瓜种子种壳厚而坚硬,播种前先嗑开种壳,再用温水浸种15分钟,在30℃温水中浸种1天,浸种后捞出种子,置于30℃~33℃通气条件下催芽,出芽后播种。
三、整地施肥在苦瓜移栽定植前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3方、三元复合肥30千克,将地整平做畦或垄准备定植。
四、苦瓜定植当苦瓜幼苗长至4~5片叶、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8℃以上时进行定植。
一般每畦栽2行成为1架,株距为33~50厘米,每亩栽苗1600~2400棵。
栽苗时要注意挑选壮苗,淘汰无生长点苗、虫咬伤苗、子叶歪缺的畸形苗、黄化苗、病苗、弱苗、散坨伤根的苗。
选择晴天上午,按规定的株距开穴把苗摆好,脱下营养钵,埋土稳坨,栽苗深度以幼苗子叶平露地面为宜。
栽完苗后及时浇定植水,促缓苗,早发棵,早结瓜。
五、中耕除草补苗苦瓜为蔓生蔬菜,常采用插高架爬蔓栽培法。
生长期间要注意中耕松土除草。
一般在浇过缓苗水后,待表土稍干不发黏时进行第一次中耕,如果遇大风天或土壤过于干旱,则可重浇1次水后再中耕。
第一次中耕时,要特别注意保苗,瓜苗根部附近宜浅锄,千万不能松动幼苗基部,距苗远的地方可深耕至3~5厘米,行间可更深些。
第二次中耕在第一次之后10~15天进行,如果土壤干,应先浇水后中耕,这次中耕要注意保护新根,宜浅不宜深。
中耕技巧是头遍浅,二遍深,以后逐渐远离根。
当瓜蔓伸长至0.5米以上时,根系基本布满行间,同时畦中已经插了架,就不宜再进行中耕了。
但要注意及时拔除杂草。
在第一次中耕松土时,发现有缺苗或病、弱苗时,要及时补栽或换栽。
六、苦瓜搭架引蔓在苦瓜缓苗后,当瓜秧开始爬蔓时,应及时插架引蔓。
高产苦瓜新品种——翠秀作者:杨和平高先爱梅再胜杨晓芬文/图来源:《科学种养》2010年第12期1. 品种来源翠秀苦瓜是以汉川地方品种白玉苦瓜(编号KD3)为母本,以广东绿秀苦瓜(编号KB4)为父本,经过定向分别育成强雌系、自交系后,再通过杂交育种而选育出的高产苦瓜新品种。
2004~2008年进行了区域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
2009年3月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翠秀。
2. 试验示范①品种比较试验。
2003~2004年我们在黄石市蔬菜科研所江北基地、花湖农场、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蔬菜基地分别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春季露地品比试验,苦瓜新组合K304表现为第一雌花节位15~18节,开花期、始收期与对照特选兰山苦瓜相当,前期产量明显高于对照,两年每亩前期产量(6月20日前采收)平均为2873.297千克,较对照增产30.5%;每亩平均总产量(8月30日前采收)4934.458千克,比对照增产58.45%。
翠秀苦瓜总的特点是产量高、生长势强、苦味适中、肉质脆嫩、较抗白粉病。
②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
2004~2008年,苦瓜新组合K304在黄石、武汉、蕲春、鄂州、荆州、湖南等地进行了区域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及种子推广工作,农户普遍反映苦瓜新组合K304的前期产量、总产量、商品性状和抗病性明显优于特选兰山苦瓜。
例如2004~2005年,苦瓜新组合K304在黄石江北农场、花湖农场进行大棚种植试种示范,先后试种示范面积35亩,其中2004年江北农场5亩、花湖农场5亩,2005年江北农场10亩、花湖农场15亩。
结果表明:苦瓜新组合K304与特选兰山苦瓜熟性相当,前期产量明显高于特选兰山苦瓜,平均亩产5000千克,最高亩产达5200千克,比特选兰山苦瓜亩平均增产幅度达51%,经济效益显著,而且抗病性、抗逆性明显强于特选兰山苦瓜。
2004~2008年,湖北鄂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苦瓜新组合K304以商品名翠秀进行示范推广,已先后向省内外蔬菜生产基地推出种子3000千克,菜农种植后普遍反映该品种前期产量和总产量高、商品性好、品质优、抗性强,既增产又增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苦瓜高产---苦瓜品种选种注意要点【常见问题】菜农在进行苦瓜品种选种时注意要点有哪些?苦瓜想要出高产,那么苦瓜的选种过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菜农在选择苦瓜品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耐储运。
由于苦瓜产量较高,除本地消耗一小部分外,大部分苦瓜主要是销往外地,所以耐储运是选择苦瓜品种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苦瓜果皮厚,肉厚、籽少,不中空,这样的苦瓜收购商才会喜欢,所以选择耐储运的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二、颜色要翠绿。
有的品种瓜条颜色过浅,特别是到结瓜盛期,枝叶茂密,瓜条色泽不好,必然卖不上好价钱。
而好的苦瓜品种要求颜色翠绿,有光泽,有较整齐的纵沟条纹与瘤状突起相间,肉厚,味微苦,瓜质好。
三、果型要求“齐头钝尾”。
有些苦瓜品种在很多品种的瓜条在结瓜盛期,营养供应不足时就会出现尖尾的情况或两头尖的模样,这在卖菜时价格会受影响。
所以选择“齐头钝尾”的苦瓜品种也是菜农应注意的。
四、产量要稳定。
优良的苦瓜品种应具有:植株生长势旺盛,茎粗叶大,分枝力强,侧枝多,在前期后期的结瓜能力上都能保持较高的水平,等特点。
本人结语:苦瓜气味苦、无毒、性寒,入心、肝、脾、肺经具有清热祛暑、明目解毒、降压降糖、利尿凉血、解劳清心、益气壮阳之功效。
具有清凉解渴、清热解毒、清心明目、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
苦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有清脂、减肥的特效成分,可以加速排毒。
据研究发现,它还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抗病毒和防癌功效。
主治中暑、暑热烦渴、暑疖、痱子过多、痢疾、疮肿、结膜炎、目赤肿痛、痈肿丹毒、烧烫伤、少尿等病症。
另外,苦瓜的维生素C 含量很高,具有预防坏血病、保护细胞膜、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保护心脏等作用。
苦瓜纯系品种选育技术苦瓜是一种蔬菜作物,被广泛种植和食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苦瓜的品种改良和选育一直在推进着,以使其生产更高效、品质更优、产量更大。
为此,苦瓜纯系品种选育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苦瓜品种的选育目标通过苦瓜品种的选育,可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提高苦瓜的产量和品质。
2、提高苦瓜的抗病性,减少农药使用。
3、减少苦味,增加其食用价值。
苦瓜纯系品种选育技术的要点包括株型、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
1、株型株型是苦瓜种植中重要的一环,它主要涉及到苦瓜的株高、分枝情况、叶片大小等因素。
选育新品种时,需要逐步调整株型,并选择与之适应的栽培方案。
2、产量苦瓜的产量是农民非常看重的一个方面,而提高苦瓜的产量一般通过改善苦瓜众多生产要素的条件以及合理的栽培措施来实现。
3、品质苦瓜的品质包括 flavor, texture和appearance等。
选育新品种时,不断提高其品质成为重要目标。
4、抗病性苦瓜的生产过程中,病害是不可避免的。
通过选择抗性强的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对苦瓜产量的影响。
1、品系资源筛选在苦瓜品种选育过程中,选择优秀的材料是比较重要的环节。
首先,需要从世界各地收集苦瓜品系,筛选抗病性强、品质好、产量高的物种。
2、花粉体外处理技术花粉体外处理技术是苦瓜选育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在体外对花粉进行一定的营养和环境调整,从而控制新品种的基因组成和表现方式。
3、组合育种技术组合育种技术是目前苦瓜品种选育中使用的较为常见的一种技术,它基于对多种苦瓜品种的杂交、交叉及分类、选择,以期达到产量高、抗病性强的目的。
4、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分子标记技术是近年来互联网营销不断进步的一项技术,它可以检测出苦瓜中不同的基因比例,从而选出更优异的品种。
在未来的苦瓜品种选育中,将会更多地运用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进行苦瓜的改良和改造。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创造出抗病性强、适应性强和产量高的苦瓜品种。
综上,苦瓜的选育技术是一项非常关注的研究领域。
苦瓜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摘要介绍苦瓜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包括土壤选择、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苦瓜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苦瓜;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苦瓜原产于热带地区,果实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成分,对人体有多重保健作用,是南方地区的重要蔬菜种类之一。
长期以来,在实际生产中,其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较为缺乏。
笔者经过初步实践与研究,对其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归结,以供参考。
1特征特性1.1色泽白色品种有长白苦瓜、月华等。
青白色品种有台湾大肉苦瓜、碧玉苦瓜等。
翠绿色品种有碧玉苦瓜、沃福等。
绿色品种有绿茵8号、翠秀、油绿306长身苦瓜等。
深绿色(黑色)品种有翠妃、珍珠美人等。
1.2形状1.2.1长纺锤形。
瓜体偏细或一般,瓜长30.0~40.0 cm以上,粗5.0~6.2 cm,品种有碧玉苦瓜、沃福等。
1.2.2粗长纺锤形。
瓜体偏粗,瓜长28.0~41.0 cm,粗5.3~7.9 cm以上。
品种有翠妃等。
1.2.3鼓肚纺锤形。
瓜体两端渐小,中部鼓肚若孕,瓜长18.5~27.0 cm,粗7.5~9.5 cm以上,品种有台湾大肉苦瓜、月华等。
1.2.4长倒锥形(长炮弹形)。
瓜体较长,瓜长26.0~40.0 cm以上,粗6.0~7.5 cm,品种有绿茵8号、绿茵12号、中华玉秀、碧玉瓜王、油绿306长身苦瓜等。
1.2.5粗短倒锥形(炮弹形、宝塔形)。
瓜基部粗大,瓜身较短,瓜长19.0~26.1 cm,粗7.5~9.0 cm以上,品种有翠秀等。
1.2.6圆筒长柱形。
瓜体两端粗度相同或相近,瓜长24~35 cm,粗5.0~6.5 cm,品种有超霸新一号、湘早优1号等。
1.3外部结构1.3.1条瘤主导型。
果面有较宽纵向棱体条瘤及窄细浅沟,沟内或有少量略凸小瘤。
通常条瘤8~10道,果体手感平滑。
品种有绿茵12号、绿茵8号、油绿306长身苦瓜、油绿苦瓜等。
1.3.2珠瘤密集型。
果面由85%以上,大小、粗细、形状基本相似的珠、粒状小型肉瘤密结而成,间或分布极少数稍大的瘤体,外貌似刺猬,品种有珍珠美人、翠妃、超霸新一号、伯特苦瓜、伯特2号、正源玉苦瓜、正源绿白身玉苦瓜等。
一、大棚苦瓜的生长习性苦瓜,又名凉瓜,属于葫芦科植物,一年生攀缘草本。
苦瓜喜温、耐热、不耐寒,种子发芽适温30-35℃,幼苗生长适温20-25℃,开花结果期适宜温度25-30℃。
苦瓜对光照要求不严格,但开花结果期要求较强的光照。
喜湿润,但不耐涝,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
二、大棚苦瓜的种植技术1. 田块选择与整理选择土质疏松、肥沃、砂质土壤,灌排方便,背风向阳,pH值5.5-6.5之间的田块。
前茬种植水稻或其他作物的田块为宜,避免连作或间、套种本科属的作物。
田块选择好后,要及时控水晒田,深耕细土,平整墒面。
2. 品种选择目前,苦瓜品种主要有玉溪大白苦瓜、滴水珍珠、建水白皮苦瓜、蓝山长白苦瓜等。
选择抗逆性强、品质好、产量高、丰产潜力及市场需求潜力大的品种,如滴水珍珠。
3.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1)确定育苗时间:根据苦瓜生长发育特性,为力争在冬末春初上市,选择在10月5日-10日播种育苗。
(2)种子准备与处理:选择饱满健康的种子备用,每亩大田准备优良瓜种200-250克,即800-1000粒。
将备用的种子晾晒4-6小时,再进行湿汤浸种或药剂消毒。
湿汤浸种水温为55-60℃,用水量为种子体积的5倍,放入种子后,用木棍向一个方向搅拌,直到水温降到30℃时捞出种子;药剂浸种: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药液量以盖过种子为宜,在常温下浸种30分钟,将种子捞出清洗干净,捞出的种子继续用清水浸种6-12小时,再用湿纱布包捂至破肚露白为止。
(3)播种:苦瓜栽培可采取大田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
育苗移栽时,先准备一定量的养土,将种子播种在苗床上,覆盖一层薄土,保持土壤湿润。
4. 大棚栽培与管理(1)搭建大棚:根据地形和气候条件,搭建适合的大棚,确保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适宜苦瓜生长。
(2)定植:当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可进行定植。
每亩栽植密度为2000-2500株。
(3)肥水管理:苦瓜生长期间,要适时追肥,保持土壤肥力。
1.吉安白苦瓜江西省吉安县农家优良品种。
该品种根系发达,分枝力强,每叶腋都有侧蔓发生,主蔓和侧蔓均能结瓜。
叶片掌状深裂,淡绿色。
单生花,花黄色,雌雄同株异花,花柄较细长,中部有盾状绿色苞叶。
一般主蔓第11一15节或侧蔓第3-4节开始发生雌花。
瓜条长45-60厘米,横径7-8厘米,在苦瓜中该品种属大果品种。
瓜面瘤状突起大而稀,果实中部有几条明显突起的纵棱。
商品嫩瓜乳白色微带淡绿,老熟的瓜橙红色并自行开裂。
瓜肉肥厚多汁,单瓜重1000一1500克。
抗病性强,结瓜期枝蔓繁茂而不衰。
利用冬暖大棚保护地反季节栽培,供瓜期长达6-7个月,667米2产高达1万余千克。
2.汉中长白苦瓜为汉中地方品种。
植株生长势旺,主蔓长4米左右,主蔓第13节左右着生第一雌花,瓜呈棒状,长35-50厘米,直径5.2厘米,单瓜重400克左右。
幼瓜淡绿色,商品嫩瓜为白色。
抗病虫力强,采收期长。
早熟,适应性强。
其栽培技术要点参照杂交一代种秀华。
3.扬于洲苦瓜(大纹苦瓜) 南昌扬子洲地方品种。
茎蔓较细而有棱,分枝力强,每叶腋均能发生侧蔓,侧蔓叶腋又发生侧蔓。
叶片掌状,5-7深裂,较薄,叶面光洁无毛,黄绿色。
花黄色,花柄细长,中部有盾状绿色苞叶,第一雌花着生于第11-18节。
瓜条棒锤形,先端渐大略扁,长40-57厘米,横径7-9厘米,果面瘤状突起大而稀,有几条纵突纹。
嫩瓜淡绿色,肉厚,苦味轻淡,色泽光亮。
老熟瓜橙红色。
单瓜重750克左右,最大可达1500克。
该品种抗病、耐热、耐湿性强。
中熟、生育期200天左右。
冬暖塑料大棚保护地反季栽培,年667米2产1万千克以上。
4.广东长身苦瓜广东省的农家品种。
早熟,由播种至始收商品瓜95天左右,在广东可持续采收商品瓜110天。
该品种抗逆性强,耐瘠薄。
主蔓长,节间短,分枝力强,第一雌花着生于主蔓第16-22节,以后节节或隔节着生雌花。
瓜长条形,顶端尖,瓜长25-30厘米,横径3.5-5厘米,瓜面有条状和瘤状突起,瓜浅绿色,肉质较坚实,味甘苦,品质佳,耐贮运。
适于冬暖塑料棚室保护地越冬茬或冬春茬栽培。
5.北京白苦瓜为北京地区地方品种。
熟性早。
植株生长势中等。
叶互生,掌状深裂,绿色。
瓜条长纺锤形,长20-30厘米,横径4-6厘米,表面有条状和不规则的瘤状突起,白绿色,有光泽。
肉厚约0.8厘米,肉质脆嫩,苦味中等,品质佳。
单瓜重150-250克。
适于北方地区露地栽培,一般667米2产3000-4000千
克。
用作棚室保护地反季栽培,其产量较露地栽培倍增。
6.云南大白苦瓜云南省地方苦瓜品种。
茎蔓生,五棱。
叶色浓绿,被茸毛。
果实长形,表面有瘤状突起,表皮白色,洁白似玉;果长约40厘米,横径4-5厘米,单瓜重300-400克。
成熟期中等,果实质地脆嫩,味清甜略苦,品质佳。
抗病力较强,抗热、耐湿性强。
在华北及山东地区,多用于棚室保护地栽培,很少露地栽培。
其产量表现与北京白苦瓜不相上下,但较北京白苦瓜晚熟。
7.其它地方苦瓜品种有广州郊区雷公凿苦瓜(大顶苦瓜)和滑身苦瓜(滑线苦瓜),成都大白苦瓜,云南青皮苦瓜。
均为早熟优质丰产品种,既适于当地露地栽培,也适于北方地区棚室保护地反季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