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类型品种知多少
- 格式:docx
- 大小:16.76 KB
- 文档页数:3
苦瓜品种有哪些介绍几个很有特点的地方品种湘丰一号苦瓜。
早熟,丰产型。
主侧蔓雌花多,挂瓜能力强。
主蔓第一雌花着生于第5叶节-8叶节,瓜长纺锤形,浅绿白色,长35厘米-40厘米,横径在5.5厘米左右,单瓜重400克,肉质脆韧,苦味较轻。
耐寒,较耐热,前期产量高,早熟栽培亩产3000公斤。
可作秋季延后栽培,全生育期180天,最高亩产6500公斤。
湘丰二号苦瓜。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丰产型组合,耐热抗病,耐肥,耐湿,植株生长势旺盛,分枝能力强,一般亩产4000公斤。
瓜条粗,乳白色,肉质脆嫩,清凉略苦,瓜长50厘米,单瓜重600克-l000克。
湘丰三号苦瓜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育成。
早熟,较耐寒,耐肥,耐湿,抗病,瓜条长,乳白色,肉质脆嫩,苦味适中,瓜长50厘米-80厘米,单瓜重750克~1000克,一般亩产3500公斤-4000公斤。
株洲一号苦瓜。
由湖南省株洲市农科所育。
植株攀缘生长,生长势旺,分枝性强,叶掌状,5裂。
果实为长圆筒形,一般长70厘米-80厘米,横径5.4厘米-6.5厘米,绿白色,密布瘤状突起,果肉厚0.8厘米左右,肉质脆嫩,苦味轻淡,品质优良。
一般单瓜重300克-600克,最大者可达1500克。
中熟,耐热,耐湿,耐肥,抗病性强,较稳产高产,适宜于春、夏季栽培。
一般亩产3000公斤-5000公斤。
蓝山大白苦瓜。
由湖南省蓝山市育成。
植株攀缘生长,生长势旺,分枝力强,叶掌状,5裂,深绿色。
果实为长圆筒形,lsquo;般长50厘米-70厘米,最长者可达90厘米;横径7厘米-8厘米,最大者可达10厘米。
果外皮乳白色,有光泽,并具有大而密的瘤状突起,果肉较厚,白色,脆嫩,苦味轻,品质优。
一般单瓜重750克-1500克,最大者可达2500克。
中熟,耐热,抗病力很强,适应性很广,产量高,适宜于春、夏季露地栽培。
雅安大白苦瓜。
四川省雅安地方品种。
植株攀缘生长,长势旺,分枝力强。
叶片掌状,深裂。
果实为长圆筒形,一般长48厘米-53厘米,横径4厘米-6厘米,果外皮白色,密布瘤状突起,果肉厚0.5厘米-0.8厘米,白色,肉脆嫩,苦味轻淡,品质优良。
苦瓜新品种碧玉自1990年开始,对国内外苦瓜品种、材料36份进行筛选试种,并于1999年育成优良自交系6个,其中A.由闽南地方品种选育而成,瓜条圆筒形,瓜纵径30~35cm,横径6~9cm,刺瘤明显,圆正突出,瓜色绿白,瓜肉厚1.0~1.2cm,单瓜质量500~900g,苦味适中,中晚熟,第15~20节现雌花,耐热性强,雌花率8%一23%,每667m。
产量2500~4000kg。
A5系泰国杂交种分离选择而成,瓜条短纺锤形,纵径25~30cm,横径8~10cm,刺瘤圆钝,瓜色微绿,单瓜质量500―1000g,瓜肉厚1.2cm左右,中晚熟,第17―25节现雌花,耐热性较强。
较抗枯萎病和病毒病,不早衰,耐寒性较好,雌花率7%~2l%。
2000年配组合15个,A1×A5表现突出。
2002年进行小区多点多季示范,并命名为碧玉。
2003年在省内多点和河北固安进行小面积示范。
2004年进行大田示范。
2005年春夏在省内13个点大面积示范,并在多个省市进行示范,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大部分地区表现优秀,累计种植9173hm2。
1品种特征特性1.1植物学特性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强,中熟偏早,第11~16节始见雌花,主侧蔓均可结瓜,稀植栽培以侧蔓结瓜为主。
春播80~90d(天)始收,夏秋高温期出苗后47―55d(天)始收。
瓜条圆筒状,丰满美观,刺瘤无规则,圆正突出,皮色绿白光亮,瓜长25―35cm,瓜横径6―10cm,瓜肉厚1.0―1.5cm,单瓜质量0.5―1.0kg,苦味适度,加工苦瓜茶品质上等。
盛产期2d(天)采收1批,每批每667m。
产量200―300kg。
每667m2总产量3000―6000kg,货架期达5一lOd(天),适合基地外运。
1.2丰产性2002~2003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碧玉每667m2产量3140~6019kg,2004年在河北固安种植1533m2,每667m2产量8606.2kg。
2004年进行省内生产示范,2005年春在云南、四川及省内云霄、龙岩、建阳种植,全部表现增产,最低产量4196kg?(667m2)-1,最高产量8164.9kg?(667m2)-1。
佳美苦瓜品种好不好?
品种认定编号:闽认菜2021006
作物种类:苦瓜
品种名称:佳美
选育单位:福建省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43-C×59-W(43-C是由强雌系24-K与中华领秀苦瓜杂交后代选育而成的自交系;59-W为农友碧绿苦瓜后代定向选择而成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长势强,分枝力强,早中熟,主蔓第一雌花着生8~12节,雌花率高。
从开花到商品瓜成熟15~20天,瓜呈长棒形,尾部稍尖,瓜长26~35厘米,横径5~7厘米,肉厚1.1厘米。
瓜色绿有光泽,瓜面圆瘤与短纵瘤相间,瓜形美观,单瓜重400-500克,肉质微苦,品质较优。
品质经福建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测定,每100克鲜样含维生素C 79.64毫克,粗蛋白质1.10毫克、水分93.5毫克、粗纤维0.9毫克、还原糖0.087毫克。
经福州市植保植检站田间病害调查,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发病率低。
产量表现:经屏南、长乐、闽侯、沙县、新罗等地多年多点示范种植,一般亩产300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在福州地区2月下旬到4月上旬均可播种,平棚架亩植300株左右,人字架亩植1000株左右,注意防治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意见:佳美属早中熟苦瓜杂交种。
春季从定植到始收55~60天,主蔓第一雌花着生8~12节,产量高,瓜面圆瘤与短纵瘤相间,口感微苦,品质较优。
适宜福建省种植,栽培上应注意轮作及防治枯萎病、白粉病、霜霉病、瓜实蝇等病虫害。
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认定。
高产苦瓜新品种——翠秀作者:杨和平高先爱梅再胜杨晓芬文/图来源:《科学种养》2010年第12期1. 品种来源翠秀苦瓜是以汉川地方品种白玉苦瓜(编号KD3)为母本,以广东绿秀苦瓜(编号KB4)为父本,经过定向分别育成强雌系、自交系后,再通过杂交育种而选育出的高产苦瓜新品种。
2004~2008年进行了区域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
2009年3月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翠秀。
2. 试验示范①品种比较试验。
2003~2004年我们在黄石市蔬菜科研所江北基地、花湖农场、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蔬菜基地分别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春季露地品比试验,苦瓜新组合K304表现为第一雌花节位15~18节,开花期、始收期与对照特选兰山苦瓜相当,前期产量明显高于对照,两年每亩前期产量(6月20日前采收)平均为2873.297千克,较对照增产30.5%;每亩平均总产量(8月30日前采收)4934.458千克,比对照增产58.45%。
翠秀苦瓜总的特点是产量高、生长势强、苦味适中、肉质脆嫩、较抗白粉病。
②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
2004~2008年,苦瓜新组合K304在黄石、武汉、蕲春、鄂州、荆州、湖南等地进行了区域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及种子推广工作,农户普遍反映苦瓜新组合K304的前期产量、总产量、商品性状和抗病性明显优于特选兰山苦瓜。
例如2004~2005年,苦瓜新组合K304在黄石江北农场、花湖农场进行大棚种植试种示范,先后试种示范面积35亩,其中2004年江北农场5亩、花湖农场5亩,2005年江北农场10亩、花湖农场15亩。
结果表明:苦瓜新组合K304与特选兰山苦瓜熟性相当,前期产量明显高于特选兰山苦瓜,平均亩产5000千克,最高亩产达5200千克,比特选兰山苦瓜亩平均增产幅度达51%,经济效益显著,而且抗病性、抗逆性明显强于特选兰山苦瓜。
2004~2008年,湖北鄂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苦瓜新组合K304以商品名翠秀进行示范推广,已先后向省内外蔬菜生产基地推出种子3000千克,菜农种植后普遍反映该品种前期产量和总产量高、商品性好、品质优、抗性强,既增产又增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苦瓜优良品种-绿美苦瓜具有清热解暑、解毒怡神、美容等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经过试种筛选,四川种都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绿美苦瓜表现优良,具有早熟、丰产、抗病、采收期长等突出特点,适合本地种植。
现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长势旺盛,第8~10节着生第一雌花率高,连续坐果性良好。
瓜型美观,皮碧绿色且亮泽,瘤状呈圆粒与短纵瘤相间,运输过程中不易碰伤。
果实膨大迅速,正季花后18~22天可收获,果长32cm左右,果径8cm左右,肉厚达1.2cm,单果重600~900g,667平方米产量4000kg以上。
2栽培要点2.1培育壮苗(1)苗床应选择3年内未种过瓜类、茄果类蔬菜,地势高,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质壤土的地块。
营养土的配置可用未种过蔬菜的园土加腐熟的有机肥加草木灰按5∶4∶1的比例混合。
苗床土用多菌灵进行消毒。
②种子处理苦瓜种子种皮较厚,且具有一层蜡质,冬季温度低、种子发芽困难,应进行种子催芽处理。
先将种子用50~55℃温水浸泡20min,并不断搅拌种子(中间要换水2~3次),再用清水浸泡8~12h,随后将种子捞出,用干净纱布包好,放入30℃左右的温箱内催芽。
每天清洗一遍,3~4天开始发芽。
③播种苦瓜在金华地区栽培可春播、夏播、秋播,12月中旬至翌年6月底均可播种。
春播采用营养体育苗,夏播、秋播可直播。
春季播种需进行催芽,当大多数种子出芽时即可播种,注意播种时芽不可太长(一般2~3mm为宜)。
播种前将种子的污物冲洗干净,把发芽种子按一粒一钵平放入浇透水的营养钵中,盖上1.5~2cm过筛的营养土,轻轻压实,用塑料薄膜小拱棚覆盖保温防寒。
盖土太厚,容易造成出苗困难,盖土太薄容易“带帽”出土。
④苗期管理种苗出齐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左右,夜间18在℃左右。
苗期水分要见干见湿,当营养土发白时,应选择晴天上午9∶00左右浇水,浇水要浇透,不能经常浇水。
苗龄45~50天,在定植前7~10天要进行适当的低温炼苗,提高幼苗的抗逆性。
那种苦瓜对身体比较好苦瓜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蔬菜,苦瓜不但好吃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苦瓜里面含有多种我们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常吃苦瓜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和保健的作用,苦瓜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和防癌抗癌等效用,常吃苦瓜还可以起到促进消化等好处,苦瓜的类型有多种,下文我们介绍一下哪种苦瓜对身体比较好。
1.大顶也叫江门大顶。
从广东江门引入,栽培已有多年。
该品种蔓长400厘米。
侧蔓较多。
叶长15厘米,宽18厘米,青绿色。
主蔓第8-15节着生第一雌花。
果实长15厘米,肩宽10厘米,青绿色,有光泽,瘤状突起,肉厚1.0-1.3厘米。
单果重250-400克,早熟。
春播播种至初收80-100天,延续采收50天;秋播播种至初收50天,延续采收30天。
生势强,主侧蔓均可结果。
较耐寒,耐肥,味甘,微苦,品质优。
每亩产量1500-2000公斤,产品主要供北运和出口港澳市场。
2.翠绿1号大顶该品种系广东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的苦瓜新品种。
海南在90年代初开始引进以代替“江门大顶”品种,主要分布在琼山、澄迈等市县。
该品种植株生势旺盛,茎蔓长250-300厘米,叶色深绿,单株雌花数多,第一雌花节位在主蔓第10节,结果力强,平均单株座果5-7个。
果实圆锥形,整齐美观,果长14-16厘米,肩宽8-10厘米,蒂平,顶部钝,条瘤和圆瘤相间,条瘤粗直,果肉厚1.1厘米,深绿色,单果重400克。
早熟,比“江门大顶”早熟10-15天,春植由播种至初收60-70天,连续采收约40天。
丰产性好,抗逆性中等,品质优良。
每亩产量2000-3000公斤,适宜北运及出口港澳市场。
3.穗新2号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于1985年育成。
90年代初开始引进海南,主要分布在海南南部地区。
该品种蔓长450厘米。
叶长19厘米,宽19厘米,黄绿色,主蔓第19节着生第一雌花。
果实长18厘米,果肩宽6.2厘米,淡绿色,瘤状突起连成条状,肉厚1.2厘米。
单果重约300克。
播种至初收50-90天,延续采收50-60天。
苦瓜的品种有哪些_苦瓜的种植方法苦瓜是我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苦瓜具体有哪些类型和栽培的品种呢?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苦瓜的品种,希望对你有帮助。
苦瓜的类型苦瓜的类型,按瓜皮颜色分为青(绿)皮苦瓜和白皮苦瓜两种类型;按果实形状来分,有短圆锥形、长圆锥形和长圆筒形3 种类型;按果实大小分,有大型苦瓜和小型苦瓜两种类型。
目前,露地栽培的苦瓜品种大多属于大型苦瓜类型。
而庭院栽培和观赏栽培多为小型苦瓜类型。
大型苦瓜的主要特点:果实呈圆筒形,两头稍尖,一般长16~49 厘米,横径5~8 厘米。
果实内含有的种子数较少,主要集中分布在果实中下部位。
果实成熟时,极易开裂,开裂后种子掉到外边。
果实表面的瘤状突起细密美观,果实的颜色随着果实发育成熟的不同时期而变化,一般幼果期为深绿色,至商品成熟期变为绿色,浅绿色或白色,到了生理成熟期均为红黄色。
小型苦瓜的特点:果实呈短纺锤形或圆锤形,一般长6~12 厘米,横径5 厘米左右,果皮颜色有绿白色和白色两种。
生理成熟期均为金黄色。
果肉较薄,果实内含有的种子数较多,苦味浓,产量不高。
苦瓜种植方法1、选择良种。
选择耐肥、耐热、耐贮运、瓜型大、瓜肉厚、产量高、品质好的良种。
2、催芽育苗。
苦瓜的种皮坚硬,播前先浸种催芽,以利出苗。
一般春季宜在1月底至4月播种,夏植在5—6月种植,秋植在7—8月种植。
播种前将种子放入温水中,用细砂轮磨擦洗去胶质后,用干净的薄纱布包好,放入清水中浸种12小时,捞起种子,再用纱布或湿纸包好,用薄膜包好保温催芽,温度应保持在28—30℃,湿润催芽,3—4天左右可出芽,芽长1厘米即可播种。
采用营养杯育苗,用优质腐熟农家肥、过磷酸钙、氯化钾、菜园泥等配制混匀营养土,沤制20—25天后,将已催芽的种子点播于营养杯,覆盖约3厘米薄土层,放入苗床,然后用竹弓搭棚,45—50厘米高,用尼龙薄膜覆盖防寒育苗,待瓜苗长出5—6片叶时,即可移植大田。
3、选地整地。
苦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湿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粘土为好。
1.吉安白苦瓜江西省吉安县农家优良品种。
该品种根系发达,分枝力强,每叶腋都有侧蔓发生,主蔓和侧蔓均能结瓜。
叶片掌状深裂,淡绿色。
单生花,花黄色,雌雄同株异花,花柄较细长,中部有盾状绿色苞叶。
一般主蔓第11一15节或侧蔓第3-4节开始发生雌花。
瓜条长45-60厘米,横径7-8厘米,在苦瓜中该品种属大果品种。
瓜面瘤状突起大而稀,果实中部有几条明显突起的纵棱。
商品嫩瓜乳白色微带淡绿,老熟的瓜橙红色并自行开裂。
瓜肉肥厚多汁,单瓜重1000一1500克。
抗病性强,结瓜期枝蔓繁茂而不衰。
利用冬暖大棚保护地反季节栽培,供瓜期长达6-7个月,667米2产高达1万余千克。
2.汉中长白苦瓜为汉中地方品种。
植株生长势旺,主蔓长4米左右,主蔓第13节左右着生第一雌花,瓜呈棒状,长35-50厘米,直径5.2厘米,单瓜重400克左右。
幼瓜淡绿色,商品嫩瓜为白色。
抗病虫力强,采收期长。
早熟,适应性强。
其栽培技术要点参照杂交一代种秀华。
3.扬于洲苦瓜(大纹苦瓜) 南昌扬子洲地方品种。
茎蔓较细而有棱,分枝力强,每叶腋均能发生侧蔓,侧蔓叶腋又发生侧蔓。
叶片掌状,5-7深裂,较薄,叶面光洁无毛,黄绿色。
花黄色,花柄细长,中部有盾状绿色苞叶,第一雌花着生于第11-18节。
瓜条棒锤形,先端渐大略扁,长40-57厘米,横径7-9厘米,果面瘤状突起大而稀,有几条纵突纹。
嫩瓜淡绿色,肉厚,苦味轻淡,色泽光亮。
老熟瓜橙红色。
单瓜重750克左右,最大可达1500克。
该品种抗病、耐热、耐湿性强。
中熟、生育期200天左右。
冬暖塑料大棚保护地反季栽培,年667米2产1万千克以上。
4.广东长身苦瓜广东省的农家品种。
早熟,由播种至始收商品瓜95天左右,在广东可持续采收商品瓜110天。
该品种抗逆性强,耐瘠薄。
主蔓长,节间短,分枝力强,第一雌花着生于主蔓第16-22节,以后节节或隔节着生雌花。
瓜长条形,顶端尖,瓜长25-30厘米,横径3.5-5厘米,瓜面有条状和瘤状突起,瓜浅绿色,肉质较坚实,味甘苦,品质佳,耐贮运。
安康市8个苦瓜品种引进比较试验作者:高海娜来源:《南方农业·上》2022年第07期摘要從西南地区引进推广面积较大的8个苦瓜品种,以绿箭苦瓜作为对照,综合分析各个品种在陕西省安康市种植的生物学特征、产量、抗病性和硒含量等。
结果表明:1)华绿玉、丰冠绿霸、台湾特长绿宝3个品种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2.9%、7.4%、0.5%。
2)丰冠绿霸、台湾特长绿宝、华绿玉、大顶苦瓜4个品种的发病率低于对照。
3)8个参试品种的硒含量为0.711~2.869 mg·kg-1,均达到安康市富硒含硒食品与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
4)华绿玉、丰冠绿霸、台湾特长绿宝、大顶苦瓜4个品种在安康市综合表现优良,可在本区域进一步试验与示范应用。
关键词苦瓜;品种;生育性状;硒;陕西省安康市中图分类号:S642.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x.2022.13.045苦瓜是较受消费者喜爱的食药同源蔬菜之一,《本草纲目》记载苦瓜可以“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苦瓜富含多种对人体十分有益的活性成分,多项研究表明苦瓜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抑菌、提高免疫力等功能特性[1]。
硒具有防止癌症发生、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食用富硒食品是补充硒元素的有效途径之一[2]。
安康位于陕西南部,气候温润,天然富硒,苦瓜种质历史悠久。
为进一步丰富安康的苦瓜种植品种、富硒品种,西南地区引进面积较大的苦瓜品种丰冠绿霸、大顶苦瓜、台湾特长绿宝、绿箭苦瓜、长白苦瓜、华绿玉、玲珑苦瓜、黑珍珠等8个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以期筛选出产量高、抗性较强、聚硒能力强、适宜安康栽培的品种。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参试苦瓜品种有丰冠绿霸、大顶苦瓜、台湾特长绿宝、绿箭苦瓜、长白苦瓜、华绿玉、玲珑苦瓜、黑珍珠,以绿箭苦瓜为对照。
1.2 试验方法苦瓜种植试验区位于安康市农科院示范园内,试验地块地势平坦、肥力中等,配备滴灌设施,前茬作物为辣椒。
佳丰苦瓜品种好不好?
认定编号:闽认菜2021003
作物种类:苦瓜
品种名称:佳丰
选育单位: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0983times;0905,其中母本0983是由江门大顶苦瓜和同胜苦瓜杂交后经多代自交育成的强雌性系,父本0905是由农友碧绿苦瓜经多代自交育成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该品种早熟,主蔓第一雌花着生10~12节,雌花率高,连续结瓜能力强。
从开花到商品瓜成熟15~20天,商品瓜棒状,瓜长26厘米左右,横径7厘米左右,肉厚1.5厘米,单瓜重450~550克。
瓜色绿,油亮有光泽,圆瘤与短纵瘤相间,瓜形美观,肉质甘脆微苦,品质较优。
经福建省分析检测中心检测每100克鲜样,粗蛋白质含量1.26克,维生素C含量126毫克,水分含量92.4克。
经福州市植保植检站田间病害调查,该品种未发生枯萎病、白粉病与炭疽病。
产量表现:经福州、三明、漳州等地多年多点试验,平均亩产3300公斤左右,比对照佳美苦瓜增产10%。
栽培技术要点:福建低海拔地区春季大棚种植适宜播种期为12月至
1月下旬,露地种植适宜播种期为3月至4月中旬,平架结合篱笆架每亩种植200~250株,注意防治枯萎病等病害。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意见:佳丰属早熟苦瓜杂交种。
主蔓第一雌花节位10~12节;产量较高;瓜形棒状,瓜皮绿色具光泽,圆瘤与短纵瘤相间,品质较优。
适宜福建省种植,栽培上注意防治枯萎病等病害。
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认定。
秋苦瓜种植选择什么品种好
秋苦瓜种植选择什么品种好秋苦瓜在华南地区一般是7-8月播种,9-11月采收上市。
由于华南地区7-9月是高温暴雨季节,而10-11月是干旱季节,因此秋苦瓜的苗期和养分成长前期处于高温暴雨季节,苦瓜病毒病产生严重!而其开花结果期处于干旱季节.会影响植株的养分成长和果实的正常膨大。
所以秋苦瓜种植应该选择耐旱、耐热和比较抗病毒病的品种。
超丰厚叶苦瓜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品种。
超丰厚叶是一个中熟优质丰产型品种,其长势旺盛,茎粗,叶子浓绿色且大而厚,根系很发达,吸收水分能力强,因此体现出较强的耐旱性。
同时其植株成长快,适合在高温条件下成长,且病毒病产生少。
该品种在12-20节位着生第一朵雌花,其果实为粗棒形,大直瘤,皮淡绿色,长25-32厘米,单果重400-1000g。
选好品种后,秋苦瓜种植还要堤防以下问题:1.适时播种。
广西南部一般于7月上旬到8月中旬播种,广西北部相对提早15-20天。
2.合理密植。
每亩地种植800-1000株。
3.植株调整。
及时摘除1.5米以下的侧芽,往后每株保留1-2条成长强壮的侧枝。
4.选瓜留瓜。
选子房端正的雌花留瓜,摘掉畸形的雌花和果实。
5.病害防治。
用杀毒矾、甲霜铜、甲霜灵锰锌、百菌灵、普力g 等防治霜霉病,用可杀得、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灭病威等防治白粉病。
6.及时采收。
果实于授粉后15-18天采收。
苦瓜类型品种知多少
苦瓜的类型,按瓜皮颜色来分,有青(绿)皮苦瓜和白皮苦瓜两种类型。
按果实形状来分,有短圆锥形和长圆锥形、长圆筒形3类。
按果实大小分,有大型苦瓜和小型苦瓜两大类型。
大型苦瓜的主要特点是果实呈圆筒形,两头稍尖,一般长16厘米-49厘米,横径5厘米~7厘米。
每个瓜所含种子较少,主要集中分布在果实中下部位,在果实成熟时,极易开裂掉出种子。
果表面的瘤状突起细密美观,果皮的颜色随着果实发育成熟的不同时期而变化,一般在幼果期为深绿色,到商品成熟期变为绿色、绿白色或白色,到了生理成熟期,均为红黄色。
小型苦瓜的特点是果实呈短纺锤形或圆锥形,一般长6厘米~12厘米,横径5厘米左右,果皮颜色有绿白色和白色两种。
到生理成熟期,均为金黄色,果肉较薄,种子发达,苦味较浓,产量不高。
我国长江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海南、四川、湖南等省区栽培较为普遍,品种资源丰富。
近年来,北方各省特别是大城市郊区,栽培越来越多,通过互相引种、驯化和育种,形成了各地自己的地方品种。
现简介如下。
滑身苦瓜。
广东省广州市地方品种,植株攀缘生长,分枝力强,侧蔓多。
果实为长圆锥形,有整齐的纵沟条纹和相间的瘤状突起,外皮青绿色,有光泽,肉厚1.2厘米左右,肉质稍致密,味微苦,品质好。
耐贮运。
一般单瓜重z50克-300克,较耐热,适应性强,在南方适于春夏秋三季栽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