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8自考浙江省月社会统计学试题

78自考浙江省月社会统计学试题

78自考浙江省月社会统计学试题
78自考浙江省月社会统计学试题

超越60自考网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统计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7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统计学家______首先将概率论原理引入到社会现象的研究之中。(>

A.康宁B.凯特勒

C.佩第D.格朗特

2.统计学的两大主要内容为(>

A.统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B.理论统计和应用统计

C.统计预测和决策D.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3.关于总体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事物成为总体后就不可能成为总体单位

B.总体是统计的研究对象

C.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

D.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属性或数量特征

4.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人口总数B.人口密度

C.产品产量D.工资收入

5.几位高考考生的成绩分别为:520分,550分,580分,620分。这几个数字是(> A.指标名B.标志值

C.指标D.标志

6.把研究对象当作总体,从总体中按照随机的原则抽出一定数量的研究单位作为样本,然后借助样本指标数值来推算总体指标数值。这种方法是(>

A.普查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

7.在频数分布中,众数是(>

A.最大的那个频数

B.最大的标志值

1 / 7

C.频数最大的那个标志值

D.把频数分布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的那个标志值

8.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就表现为(>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9.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A.各组频率相互之比B.各组分布次数与总次数之比C.各组分布次数与频率之比D.各组分布次数相互之比

10.平均指标反映数据的(>

A.一般水平B.差异程度

C.离散程度D.可比程度

11.变异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12.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大于或小于100%

13.将同一时期不同总体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

A.动态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

14.若某一变量数列中,有变量值为零,则不适宜计算的平均指标为(>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

C.中位数D.众数

15.两个性质不同的指标相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指标是(>

A.比较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

16.我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08年的108.8%,此指标为(>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

2 / 7

17.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主要受各组标志值的大小影响,而与各组次数多少无关

B.主要受各组次数的多少影响,而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

C.既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也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D.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也与各组次数多少无关

18.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是(>

A .

B .

C.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00%

D .

19.这一公式适用于(>

A.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B.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C.间隔不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D.由两个时点数列构成的相对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20.定基增长速度是(>

A.报告期观察值与前一时期观察值之比减1

B.报告期观察值与前一时期观察值之比加1

C.报告期观察值与某一固定时期观察值之比加1

D.报告期观察值与某一固定时期观察值之比减1

21.如果自变量的增长引起依变量相应的增长,就形成(>

A.正相关关系B.负相关关系

C.多元相关关系D.二元相关关系

22.当所有观测点都落在回归直线y=a+bx上,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A.r=0 B.r=1

C.r=-1 D.|r|=1

3 / 7

23.分析变量到课率与平时成绩之间相关分析是(>

A.复相关分析B.多元相关分析

C.一元相关分析D.二元相关分析

24.拉氏指数法是指在编制销售量综合指数时(>

A.用基期的价格加权B.用报告期的价格加权

C.用固定某一时期的价格加权D.选择有代表性时期的价格加权

25.若商品销售额实际增加500元,其中由于销售量增长使销售额增加520元,则由于价格(>

A.增长使销售额增加20元B.增长使销售额增长500元

C.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0元D.降低使销售额减少500元

26.以下哪个是质量指标指数?(>

A.销售额指数B.销售量指数

C.销售价格指数D.工人人数指数

27.抽样平均误差<μ)与样本容量

A.n越大,则μ越小B.n越小,则μ越小

C.n越大,则μ越大D.以上都不对

28.在抽样调查中,(>

A.全集总体是唯一确定的B.全集指标只能有一个

C.样本指标只能有一个D.样本是唯一确定的

29.抽样调查应遵循的原则是(>

A.灵活性B.准确性

C.可靠性D.随机性

30.某企业1月份平均员工人数为84人,2月份平均员工人数为72人,3月份平均员工人数为84人,4月份平均员工人数为96人,则第一季度该企业的月平均员工人数为

(> A.84人B.80人

C.82人D.83人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4 / 7

1.如果某连续变量的数值分布很不均匀,且有极端值出现,则应编制(> A.开口组B.闭口组

C.等距数列D.异距数列

E.单项式数列

2.统计表从内容上看,分为______等部分。(>

A.总标题B.主词

C.宾词D.横行、纵栏标题

E.指标数值

3.下列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有(>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

C.中位数D.众数

E.几何平均数

4.关于基尼系数表述不正确

...的有(>

A.基尼系数在[0,1]之间B.其大小与分配平均程度无关

C.是根据洛仑兹曲线而提出的D.基尼系数可以小于0

E.基尼系数可以大于1

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A.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B.累计增长量除以固定期水平

C.定基发展速度减1 D.逐期增长量除以固定期水平

E.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减1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社会统计学是运用统计的一般原理,对社会各种静态结构与动态趋势进行______和______的一种专门方法和技术。

2.在数据的各种测量尺度中,既可进行加减运算,也可进行乘除运算的测量尺度是______ 。

3.变量数列的两个构成要素是______和______。

4.数值越小越好的强度相对指标,称之为______。

5.如果使用同一资料计算三种平均数时,数值最小的是______。

6.线性相关中,r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5 / 7

7.编制时间数列的最基本原则是______。

8.统计指标按其内容和作用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______。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统计整理在整个统计活动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

2.全距是指上限与下限之差。< )

3.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对样本数量特征的认识。< )

4.标志变异指标值越大,说明现象的均衡性越差。< )

5.当总体中出现极端值,不宜用算术平均数代表集中趋势。< )

6.对于时期数列,各指标所属时期的长短应该一致。< )

7.“中间大、两头小”是u型曲线特征。< )

8.数量指标数值的大小通常与总体范围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

9.强度相对数肯定是无名数。< )

10.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都属于完全确定性的依存关系。<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0分> 1.从火柴厂随机抽出100盒火柴进行检验,每盒火柴平均支数的平均数为99支,标准差为3支。试以99.73%的概率推断全部火柴平均每盒支数的区间范围,若允许误差减少一半,概率保证不变,则应抽取多少盒火柴进行检查?[t=3]

2.某商店2018年商品库存额资料如下:

试计算第一季度、上半年、和全年的平均库存额。

3.根据某企业产品销售额<万元)和销售利润率<%)资料计算出如下数据:n=7∑x=1890

6 / 7

∑y=31.1∑x2=535500∑y2=174.15∑xy=9318

要求:<1)确定以利润率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2)解释式中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

<3)当销售额为500万元时,利润率为多少?

7 / 7

广东财经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广东财经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1.社会统计中的变量一般分四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的变量是 D 。 A、定类变量 B、定序变量 C、定距变量 D、定比变量 2.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一定 C 。 A、等于1 B、等于-1 C、等于0 D、不等于0 3.计算中位值时,对于未分组资料,先把原始资料按大小顺序排列成数列,然后用公式 D 确定中位值所在位置。 A、n/2 B、(n-1)/2 C、(n+2)/2 D、(n+1)/2 4.下列统计指标中,对极端值的变化最不敏感的是 A 。 A、众值 B、中位值 C、四分位差 D、均值 5.如果原假设是总体参数不小于某一数值,即大于和等于某一数值,应采用的检验是。 A、两端检验 B、右端检验 C、左端检验 D、无法判断 6.在一个右偏的分布中,大于均值的数据个数将。 A、不到一半 B、等于一半 C、超过一半 D、视情况而定 7.下列关于“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回归分析可用于估计和预测 B、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 C、相关分析不需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D、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基础 8.假定男性总是与比自己年轻3岁的女性结婚,那么夫妻年龄之间的积距相关系数r为。 A、-1 < r< 0 B、0 < r< 1 C、r = 1 D、r = -1 9.“4、6、8、10、12、26”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用测量。 A、众值 B、中位值 C、均值 D、平均差 10.某校期末考试,全校语文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4.5分,数学平均成绩为87分,标准差为9.5分。某学生语文得了83分,数学得了92分,从相对名次的角度看,该生的成绩考得更好。 A、数学 B、语文 C、两门课程一样 D、无法判断 三、判断题(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打√或?。) 1.无论分布曲线是正偏还是负偏,中位值都居于均值和众值之间。 2.一组数据的均值代表了该组数据中大多数的数据。 3.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讨论某一点取值的概率是没有意义的。 4.异众比率越大,各变量值相对于众值越离散,众值的代表性越好。 5.只要样本量足够大,则不论总体分布如何,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都服从正态分布。 6.检验均值差异时,独立样本采用“差的均值”、关联样本采用“均值的差”进行检验。 7.在显著性水平既定的情况下,一端检验比两端检验更容易拒绝H0。 8.不管相关关系表现形式如何,当r=1时,变量X和变量Y都是完全相关;当r=0时,变量X 和变量Y都是完全不相关。 9.方差分析就其内容来说,是分析或检验总体间的均值是否存在差异。 10.纳伪的概率β可以根据原假设H0所设的分布计算出来。 1

(完整版)社会统计学试卷A及答案解析

级专业2010学年第 1 学期《社会统计学》试卷 A 姓名:学号: (□开卷□闭卷) 一、选择题:2*10=20分 1、要了解4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B ) 。 A 400个学生 B 每一个学生 C 400个学生的成绩 D 每一个学生的成绩 2、只与一个自由度有关的是( A ) χ分布 B 超几何分布C 泊松分布 D F分布 A 2 3、将总体按与研究有关的标志进行分组,然后再随机地从各组中抽选单位组成样本。这种 抽样方式叫( B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4、在方差分析中,自变量是(A )。 A 定类变量 B 定序变量 C 定距变量 D 定比变量 5、某城市男性青年27岁结婚的人最多,该城市男性青年结婚平均年龄为26.2岁,则该城 市男性青年结婚的年龄分布为(B)。 A.正偏B.负偏 C.对称D.不能作出结论 6、分析统计资料,可能不存在的平均指标是( A )。 A 众数 B 算术平均数 C 中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7、在一个左偏的分布中,小于平均数的数据个数将( C )。 A 超过一半 B 等于一半 C 不到一半 D 视情况而定 8、若P(A)=0.2,P(B)=0.6,P(A/B)=0.4,则) P I=( D )。 A (B A 0.8 B 0.08 C 0.12 D 0.24。 9、关于学生t分布,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B )。 A 要求随机样本 B 适用于任何形式的总体分布

C 可用于小样本 D 可用样本标准差S 代替总体标准差σ 10、对于大样本双侧检验,如果根据显著性水平查正态分布表得 Z α/2=1.96,则当零假 设被否定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 C )。 A 20% B 10% C 5% D .1% 二、判断题:2*10=20分 1、所有的统计指标都是变量。 ( 对 ) 2、统计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错 ) 3、随机变量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观测,其可能实现的值不止一个。 (对 ) 4、在社会现象中,即使相同的意识作用也完全可能有不确定的结果,这就提供了概率论应用的可能性。 ( 对 ) 5、成功次数的期望值λ是决定泊松分布的关键因素。 ( 对 ) 6、进行区间估计,置信水平总是预先给定的。 ( 对 ) 7、可以对置信水平作如下解释:“总体参数落在置信区间的概率是(1-α)”。(错 ) 8、将收集到得的数据分组,组数越多,丧失的信息越多。 (错 ) 9、N 个变量值连乘积的平方根,即为几何平均数。 (错 ) 10、当样本容量n 无限增大时,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的绝对离差小于任意正数的概率趋于零。 (错 ) 三、简答题:5*7=35分 1、大数规律 大数规律是随机现象出现的基本规律,它的一般意义是:观察过程中每次取得的结果可能不同(因为具有偶然性),但大量重复观察结果的平均值却几乎接近某个确定的数值。 2、配对样本 所谓配对样本,指只有一个总体,双样本是由于样本中的个体两两匹配成对而产生的。 3、消减误差比例 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误差0E ,减去知道Y 与X 有关 系时预测Y 的误差1E ,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将削减误差比例记为PRE 。 4、同分对 如果在X 序列中,我们观察到i j X =X (此时Y 序列中无i j Y =Y ),则这个配对仅是X 方向而非Y 方向的同分对;如果在Y 序列中,我们观察到i j Y =Y (此时X 序列中无i j X =X ),则这个配对仅是Y 方向而非X 方向的同分对;我们观察到i j X =X ,也观察到i j Y =Y ,则称这个配对为X 与Y 同分对。 5、什么是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就是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或属性分若干类别或层次,再按照一定比 例在各个子类别或层次中随机抽取,最后将各抽取的单位合并成样本。 6、简述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般说来,只有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较高程度的相关关系时,回归分析才变得有意义和有价值。相关程度越高,回归预测越准确。因此,往往先进行相关分析,然后才选用有明显相关关系的变量作回归分析。与此同时,相关关系往往要通过回归分析才能阐释清楚,例如皮尔逊相关系数的PRE 性质。回归分析具有推理的性质,而相关分析从本质上讲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描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从分析层次上讲,回归分析更深刻一些。 7、P 值决策与统计量的比较 P 值是被称为观察到的(或实测的)显著性水平。用P 值进行检验比根据统计量检验提供更多

2021年自考《社会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卷二)

2021年自考《社会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卷二) 一、填空 1.( )是指由调查者直接搜集的、未经加工整理而保持其原本状态的资料。( )是指经他人加工整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引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资料。 2.如果考虑到资料的时间过程,凡某一特定时刻的资料称为( );凡某时期内变动累计的资料称为( )。 3.( )调查就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在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初步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做周密细致的调查。 4.( )误差,是指在调查和统计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而引起的技术性、操作性误差以及由于责任心缘故而造成的误差等。( )误差,是指由调查方式本身所决定的统计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存在的差数。 5. 统计误差有( )和( )两类,其中( )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可能发生。 6.对在全国钢产量中占很大比重的十大钢铁企业进行钢产量生产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7.统计调查从调查范围上分,可分为( )和( )。 8.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 )和( )。 9.统计调查从调查目的上,可分为( )和专项调查。 10.( )误差是在遵守随机原则的条件下,用样本指标代表总体指标不可避免存在的误差,它表示抽样估计的精度。

二、单项选择 1.将总体按与研究有关的标志进行分组,然后再随机地从各组中抽选单位组成样本。这种抽样方式叫(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2.搞好重点调查的关键是( ) 。 A 力求统一要求和统一行动 B 选择好重点单位 C 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单位 D 遵循随机原则。 3.下列资料,属于静态资料的是( ) 。 A 某厂89年职工工资总额为76万元; B 某乡89年粮食总产量为1亿3千万公斤; C 某市89年末人口为36.3万人; D 某市89年征用土地125亩。 4.关于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下面正确的描述有( )。 A 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 B 满足一定条件,重点调查的结果可以用来推断总体; C 抽样调查是一种全面调查; D 典型调查是在研究现象的总体中,选择其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5.应用( )方式抽取样本时,必须避免抽样间隔和现象本身的节奏性或循环周期相重合。 A 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D 分层抽样 6.下面能进行除法运算的测量尺度是( )。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复习课程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 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 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社会统计学自考真题

浙江省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78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统计资料整理阶段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 2.调查人员从记录社会现象的各种载体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调查方法,称为________。 3.若采用异距分组,________用来反映单位组距内分布的频数。 4.将所有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中位数就是________的变量值。 5.已知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应采用________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6.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7.推论统计的两个基本内容是________和________。 8.在数据的各种测量尺度中,既可进行加减运算,也可进行乘除运算的测量尺度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个总体单位(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2.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康令 B.格朗特 C.凯特勒 D.恩格尔 3.要了解某企业员工的收入,则总体单位是( ) A.该企业的全部员工 B.该企业每个员工的收入水平 C.该企业的每一个员工 D.该企业全部员工的平均收入水平 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等级 5.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分类抽样是( ) A.定额分配 B.等额分配 C.定比分配 D.异比分配 6.抽样调查应遵循的原则是( ) A.灵活性 B.准确性 C.可靠性 D.随机性

最新7月浙江自考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考社会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78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统计资料整理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 2.总体作为研究对象具有___________、同质性和变异性等三个特征。 3.标志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品质标志。 4.统计调查按照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以分成经常性调查和___________。 5.频数分配数列按照品质标志分组可以得到___________。 6.上限与下限之差为___________。 7.U形曲线特征是___________。 8.基尼系数为0时表示收入分配___________。 9.第三四分位数和第一四分位数的半距是___________。 10.时间数列按照其排列的指标不同可以分为:总量指标时间数列、___________时间数列和平均指标时间 数列。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统计学家____首先将概率论原理引入到社会现象的研究之中。( ) A.康宁 B.凯特勒 C.佩第 D.格朗特 2.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H0,备择假设H1,则称____为犯第二类错误。( ) A.H0为真,拒绝H0 B.H0为真,接受H0 C.H0不真,接受H0 D.H0不真,拒绝H0 3.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 A.人口总数 B.人口密度 C.产品价格 D.工资收入 4.关于统计指标和标志表述正确的为( ) A.指标数值是由总体单位的个数和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汇总而来 B.指标是说明总体中个体特征的 C.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D.指标既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数值表示 5.关于静态指标表述正确的是( )

2020年7月浙江自考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自考2018年7月社会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78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相关关系按相关变量的多少,分为__________和复相关。 2.允许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称为假设检验的__________。 3.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 4.对于连续变量,恰是某一组限的数据应按照__________的原则归入相应的组别。 5.统计表按主词的分组情况,可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__________。 6.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和划分各组界限。 7.当基尼系数为__________时,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8.凡用相对数来表达的变异指标,统称__________。 9.指数体系中,__________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 10.在抽样调查中,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那一部分单位叫做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大量观察法的数学依据是() A.大数规律 B.中心极限定理 C.小概率原理 D.贝努里定律 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合格品数量 B.产品价格 C.职工人数 D.工资总额 3.一个总体单位() 1

2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4.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康令 B.威廉·配第 C.凯特勒 D.恩格尔 5.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C.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D.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6.整群抽样的特点是( ) A.对群全面调查 B.对抽中群的所有单位进行全面调查 C.对抽中群的单位抽样调查 D.没有抽样调查 7.人口数与出生人数( ) A.前者是时期指标而后者是时点指标 B.前者是时点指标而后者是时期指标 C.两者都是时点指标 D.两者都是时期指标 8.拟对占全市储蓄额54 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这种调 查方式是(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9.下列哪种测量层次,既可进行加减运算,也可进行乘除运算?( ) A.定类层次 B.定距层次 C.定序层次 D.定比层次 10.关于统计误差,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非抽样误差是因破坏随机原则而产生 B.非抽样误差是一种代表性误差 C.非抽样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 D.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1.某企业职工的工资分为四组:(1)500元以下;(2)500~1000元;(3)1000~1500元;(4)1500元以上,则1500元以上的这组组中值应近似为( )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提纲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10×1分=10分)二、判断题(10×1分=10分) 三、单项选择题(20×1分=20分)四、简答题(2×6分=12分)五、计算题(4题共48分) ·各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总论 P.2 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其中: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活动过程和成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统计”一词包含三种涵义,并且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中: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工作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y ) P.11—P.13 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结合课件相关内容) 量化尺度特征功能举例 1、定类尺度确定类别分类民族的测量 2、定序尺度确定类别排列顺序分类排序考试成绩等级的测量 3、定距尺度确定类别排列顺序测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无绝对零点分类排序加减智商的测量 4、定比尺度确定类别有序排序测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有绝对零点分类排序加减乘除体重的测量何谓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两者有何区别?1定类尺度是确定事物类别的计量尺度---高一个层次 2定类只能区分不同性质的现象并予以归类---可将所区分的类别按高低,大小,好坏,强弱,优劣等顺序做有序排列。 3定类不能进行数的比较和数学运算--能进行大小比较。 何谓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两者区别定距尺度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某些数值相差的距离的尺度---最高的数据计量尺度 缺乏绝对零点---有,0 2. 0只表示一个值,即0值---0是绝对零点,表示没有 3.只能加减,不能乘除---加减乘除,高层次的各种统计分析。 P.13—P.14 总体和总体单位 一、总体和总体单位 (一)总体 1、概念总体(也称为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同质个体的集团)。 2、特点·客观性·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1、总体单位除了必须具备同质性外,还必须具备1、差异性(或变异性)性,否则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 主词 和 宾词 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 、 横行标题 、 纵栏标题 和 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正 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负 相关。 12、按指标所反映的数量性质不同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属于 数量 指标;单位成本属于 质量 指标。 1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 二、判断题

社会统计学习题 卢淑华

1、P58习题十五 人数户数 0 1 2 3 4 5 6 7 8 417 240 366 222 134 63 39 24 21 (1)试作频率统计表,直方图和折线图 (2)试求均值和标准差 2、P59习题十六 设以下是七十二名离婚者的婚龄的统计(见下表)。 (1)试作频率统计表、直方图和折线图 (2)试求众值、中位值和均值,并做简单讨论。 (3)试求四分互差和标准差。 婚龄人数 1-3 4-6 7-9 10-12 13-15 16-18 19-21 22-24 25-27 28-30 5 10 20 14 9 4 3 2 4 1 3、P59习题十七 设以下是1209名抽烟者年龄的统计(见下表) 年龄人数 21-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岁以上212 273 257 226 152 89 (1)试作频率统计表、直方图和折线图 (2)试求四分互差。 4、P72例10 某年级共有学生一百名,其中来自广东省的有二十五名,来自广西省的有十名,问任抽一名,来自两广的概率是多少?

5、P73例12 根据某市职业代际流动的统计,服务性行业代际向下流动的概率为0.07,静止不流动的概率为0.85,求服务性行业代际向上流动的概率是多少? 6、P75例13 为了呀牛父代文化程度对子代文化程度的影响,某大学统计出学生中父亲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30%,母亲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20%,而父母双方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10%,问学生中任抽一名,父代至少有一名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概率是多少? 7、P75例14 某地对外国旅游者旅游动机进行了调查,发现旅游者处于游览名胜的概率为0.219;处于异族文化的吸引占0.509;而两种动机兼而有之的占0.102.问旅游动机为游览名胜或为异族文化吸引的概率是多少? 8、P76例16 根据统计结果,在自然生育情况下,男婴出生的概率为22/43;女婴出生的概率为21/43.某单位有两名孕妇,问两名孕妇都生男婴的概率是多少?两名孕妇都生女婴的概率是多少?其中一名孕妇生男婴、一名孕妇生女婴的概率是多少? 9、P77例17 某居民楼共十二户,其中直系家庭为两户,问访问两户都是直系家庭的概率是多少? 10、P78例18 某居民楼共二十户,其中直系家庭为两户,问访问第二户才是直系家庭的概率是多少?11、P78例20 设居民楼共有住户一千户,其中核心家庭占60%,问访谈中散户都是核心家庭的概率是多少? 12、P83例22 10人抓阄,其中共有2张球票,问第2个人抓到球票的概率? 13、P85例23 设出口商标为Made in China的产品,其中有50%为上海厂的产品;30%为北京厂得产品;20%为天津厂的产品。设上海厂得正品率为90%;北京厂的正品率为95%,天津厂的正品率为97%。问(1)任抽一件为正品的概率是多少?(2)在抽得产品是正品的情况下,是上海厂的概率是多少? 14、P99例27 已知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为 ξ13.4 13.5 13.6 13.7 13.8 P(ξ=Xi)0.05 0.15 0.60 0.15 0.05 求σ2=? 15、P106习题三 某班对全班订报纸情况进行了统计,中订《人民日报》的有45%;订《北京晚报》的有80%;两种报纸都订的有30%,试求以下事件的概率。 (1)只定人民日报的 (2)至少订以上一种报纸的 (3)只订以上一种报纸的 (4)以上两种报纸都不订的 16、P107习题6 根据统计,由出生活到60岁的概率为0.8,活到70岁的概率为0.4,问现年60岁的人活到70岁的概率为多少?

江苏省自学考试-社会统计学-复习提纲word版本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社会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国势学派产生于德国,创始人为康令和阿享瓦尔,又可称为记述学派和历史学派。 政治算数学派创始人是英国人格朗特和威廉.配第 数理统计学派比利时统计学家凯特勒首先将概率论原理引入到社会现象的研究中,被称为“现代统计学之父”。 战后社会统计工作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法国)该计划规定,要关心经济增长成果的分配和区域发展。 社会指标运动(美国)用社会指标的方法解决社会分析和社会规划的基本理论。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国) 第二节社会统计的对象与特点 社会统计学运用统计学的一般原理,对社会各种静态结构与动态趋势进行定量描述或推断的一种专门方法与技术。 广义的社会统计学在我国实际上就是社会经济统计学 狭义的社会统计学从社会经济统计学中独立出来的社会统计学 第三节社会统计的方法 描述统计讨论范围仅以搜集资料本身为限,而不予以扩大。 推论统计主要是依据概率论,研究如何依据有限资料对总体性质作推断,从而使统计的功能大为扩充。 大量观察法就总体中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并综合分析,用以反映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大数规律随机现象出现的基本规律,它的一般意义是:观察过程中每次取得的结果不同(因为具有偶然性),但大量重复观察结果的平均值却几乎接近某个确定的数值。 第四节社会统计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作为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由许多具有共性的单位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被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的基本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和变异性。 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按其包括的单位的数目是有限还是无限,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样本通过抽样得到的用以推断总体特征的那个“部分”。 现实总体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个体构成 想象总体想象总体都是无限总体。 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名称在统计上称为标志。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能够用数值表示,称之为变量。 连续变量相邻的两个变量值之间可以连续不断分割的变量。 离散变量各变量值之间是以整数断开的变量。 自变量作为变化依据的变量。 依变量随自变量而发生对应变化的变量。 随机变量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观测,其可能实现的值不止一个 确定性变量条件一定,可能实现的值确定。 统计指标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或范畴。 社会指标体系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社会统计指标的集合体。 质量指标说明总体在内涵上的数量特征。 数量指标说明总体在外延上的数量特征。 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对社会统计学所具有的意义全面衡量社会发展情况。

2018年春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题(4)报告.doc

2018年春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因变量与自变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 B.因变量是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 C.自变量的变化是以因变量的变化为前提 D.因变量的变化是以自变量的变化为前提 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 A.频率 B.累积频数 C.累积频率 D.比率 3.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 A.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B.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D.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A.50%的数据 B.68%的数据 C.95%的数据

D.99%的数据 5.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 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A.39.19 B.28.90 C.19.54 D.27.95 6.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方法称为() A.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有效估计 D.无偏估计 7.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 A.各组频数与上一组频数之比 B.各组频数与下一组频数之比 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D.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 8.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 A.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 B.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 C.各总体的方差相等 D.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

9.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 A.-0.9 B.0 C.0.5 D.1.2 10.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相关系数 B.离散系数 C.回归系数 D.判定系数 11.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虚无假设意味着() A.虚无假设是肯定正确的 B.虚无假设肯定是错误的 C.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正确的 D.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错误的 12.下列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 A.工资收入 B.产品等级 C.学生对考试改革的态度 D.企业的类型 13.如果用一个图形描述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时,适合选用哪种图形()

社会统计学_1_试题卷

山东工商学院 2020学年第一学期社会统计学课程试题 A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特别提醒:1、所有答案均须填写在960数字加起来827参考答案207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2、每份答卷上均须准确填写函授站、专业、年级、学号、姓名、课程名称。 一单选题 (共20题,总分值40分 ) 1. 标准差的大小取决与()(2 分) A. 平均水平的高低 B.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 C. 标志值水平的高低 D.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和平均水平的高低 2. 当变量X的值减少时,变量Y的值也随之减少,则变量X与变量Y之间存在()(2 分) A. 直线相关关系 B. 曲线相关关系 C. 正相关关系 D. 负相关关系 3. 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2 分) A. 灵活程度不同 B. 作用不同 C. 组织方式不同 D.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4. 统计报表大多数属于()。(2 分) A. 一次性全面调查 B. 经常性全面调查 C. 经常性非全面调查 D. 一次性非全面调查 5. 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的一组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2 分) A. 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 B. 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 C. 不受权数的影响 D. 不能确定其移动方向 6. 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2 分)

A.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7. 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来比较。(2 分) A. 标准差系数 B. 平均差 C. 全距 D. 均方差 8. 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2 分) A. 抽样误差系数 B. 概率度 C. 抽样平均误差 D. 抽样极限误差 9. 下列相对指标中,可以用有名数表示的有()。(2 分) A.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动态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10. 在销售量综合指数中,表示()(2 分)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11. 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2 分) A. 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农村耕地调查 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12. 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01年比1998年增长187.5%,2000年比1998年增长150%,则2001年比2000年增长()(2 分) A. 37.5% B. 125% C. 115% D. 15% 13. 如果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2 分)

2020年自考《社会统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自考《社会统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统计数据分组的关键在于。 2.一般说来,统计分组具有三方面的作用:(1) ;(2) ;(3) 。 3.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统计分组可以有分组和分组。 4.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所编制的变量分布数列叫,其组数等于。 5.在组距式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叫。各组中点位置上的变量值叫。 6.组距式变量数列,根据各组的组距是否相等可以分为和。 7.已知一个数列最后一组的下限为900,其相邻的组中值为850,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和组中值分别为和。 8.统计资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和。 9.从形式上看,统计表主要由、、和四部分组成;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和两部分组成。 10.统计数据整理就是对搜集得到的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变成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的工作过程。 11.数据的预处理是数据整理先行步骤,它是在对数据分类或分组之前对和所做的必要处理,包括对数据的、和。 12.直方图是用——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 13.雷达图是一种的图示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B确定组距和组数 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D确定全距和组距 2.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采用( ) A次数B累计频率C频率D次数密度 3.按品质标志分组,分组界限的确定有时会发生困难,这是由于( ) A组数较多B标志变异不明显C两种性质变异间存在过渡形态D分组有粗有细 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 A260 B 215 C 230 D 185 5.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A人口按年龄分组B产品按质量优劣分组 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 6.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 A简单分组B平行分组C复合分组D再分组 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8.对统计总体按两个及以上标志分组后形成的统计表叫( )

社会统计学习题 卢淑华

1、P58习题十五 (1)试作频率统计表,直方图和折线图 (2)试求均值和标准差 2、P59习题十六 设以下是七十二名离婚者的婚龄的统计(见下表)。 (1)试作频率统计表、直方图和折线图 (2)试求众值、中位值和均值,并做简单讨论。 3、P59习题十七 设以下是1209名抽烟者年龄的统计(见下表) (1)试作频率统计表、直方图和折线图 (2)试求四分互差。 4、P72例10 某年级共有学生一百名,其中来自广东省的有二十五名,来自广西省的有十名,问任抽一名,来自两广的概率是多少

5、P73例12 根据某市职业代际流动的统计,服务性行业代际向下流动的概率为,静止不流动的概率为,求服务性行业代际向上流动的概率是多少 6、P75例13 为了呀牛父代文化程度对子代文化程度的影响,某大学统计出学生中父亲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30%,母亲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20%,而父母双方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10%,问学生中任抽一名,父代至少有一名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概率是多少 7、P75例14 某地对外国旅游者旅游动机进行了调查,发现旅游者处于游览名胜的概率为;处于异族文化的吸引占;而两种动机兼而有之的占.问旅游动机为游览名胜或为异族文化吸引的概率是多少 8、P76例16 根据统计结果,在自然生育情况下,男婴出生的概率为22/43;女婴出生的概率为21/43.某单位有两名孕妇,问两名孕妇都生男婴的概率是多少两名孕妇都生女婴的概率是多少其中一名孕妇生男婴、一名孕妇生女婴的概率是多少 9、P77例17 某居民楼共十二户,其中直系家庭为两户,问访问两户都是直系家庭的概率是多少 10、P78例18 某居民楼共二十户,其中直系家庭为两户,问访问第二户才是直系家庭的概率是多少 11、P78例20 设居民楼共有住户一千户,其中核心家庭占60%,问访谈中散户都是核心家庭的概率是多少12、P83例22 10人抓阄,其中共有2张球票,问第2个人抓到球票的概率 13、P85例23 设出口商标为Made in China的产品,其中有50%为上海厂的产品;30%为北京厂得产品;20%为天津厂的产品。设上海厂得正品率为90%;北京厂的正品率为95%,天津厂的正品率为97%。问(1)任抽一件为正品的概率是多少(2)在抽得产品是正品的情况下,是上海厂的概率是多少 14、P99例27 15、P106习题三 某班对全班订报纸情况进行了统计,中订《人民日报》的有45%;订《北京晚报》的有80%;两种报纸都订的有30%,试求以下事件的概率。 (1)只定人民日报的 (2)至少订以上一种报纸的 (3)只订以上一种报纸的 (4)以上两种报纸都不订的 16、P107习题6 根据统计,由出生活到60岁的概率为,活到70岁的概率为,问现年60岁的人活到70岁的概率为多少 17、P107习题7

(完整版)社会统计学简答题与计算题复习资料

社会统计学复习材料 简答题 1、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 1、精度:最低的抽样误差或随机误差; 2、准确性:最小的非抽样误差或偏差; 3、关联性:满足用户决策、管理和研究的需要; 4、及时性: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并公布数据; 5、一致性: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 6、最低成本: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数据。 2、抽样误差及其影响因素: 1、由于抽样的随机性所带来的误差; 2、所有样本可能的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平均性差异; 3、影响抽样误差的大小的因素:样本量的大小,总体的变异性。 3、判断计量优劣的评判标准: 用样本的估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无偏性: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有效性: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点估计量,有更小标准差的估计量更有效;一致性: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计的总体参数。4、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1)陈述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2)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抽出一个随机样本; (3)确定一个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利用样本数据算出其具体数值;

(4)确定一个适当的显著性水平,并计算出其临界值,指定拒绝域; (5)将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作出决策; (6)统计量的值落在拒绝域,拒绝H0,否则不拒绝H0。 5、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及其之间的关系 错误: 1、第Ⅰ类错误(弃真错误)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第Ⅰ类错误的概率记为a ,即显著性 水平; 2、第Ⅱ类错误(取伪错误)原假设为假时未拒绝原假设,第Ⅱ类错误的概率记为b 。 a 和 b 的关系就像翘翘板,a 小b 就大,a 大b 就小。因此,在样本容量n 固定情况下, 不能同时减少两类错误!一般采用增加样本容量的办法来解决。 关系:当显著性水平a 减小时,由于拒绝域的减小,弃真的错误会减小,但由此而来的是 接受域增大了,因此纳伪的概率b 要增大。反之亦然(P235)。也就是说如果要减小b ,就 增大显著性水平a 。 6、置信区间与置信度的关系表达式: ()αεθθεθ -=+≤≤-1??P []εθεθ+-?,?称作置信区间。α-1称作置信度,可信度,或置信水平。α称置信水平。在样本容量一定的情况下,置信区间和置信度是相互制约的。置 信度愈大,则相应的置信区间也域宽。当把区间估计得小一些,估计的精确程度提高了,但换取的代价将是估错的可能性增加了,也就是可靠性或置信度 α-1下降了。(P201) 7、正态分布曲线的特征: (1)一个高峰:曲线是单峰,有一个最高点。 (2)一个对称轴。曲线的高峰处有一个对称轴,在轴的左右两边是对称的。

浙江2020年7月自考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7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社会统计学是运用统计的一般原理,对社会各种静态结构与动态趋势进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一种专门方法和技术。 2.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和划分各组界限。 4.变量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变量和__________变量。 5.众数就是所研究的变量数列中__________的变量值。 6.按照变量之间的相关形态不同,相关关系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国势学派对统计学的主要贡献是()。 A.采用了数量分析方法 B.引入了大数法则 C.证明了小样本理论 D.提出了“统计学”这一名词 2.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A.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B.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C.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 D.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 3.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国有的每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4.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产品数量 B.职工人数 C.产品价格 D.工资总额 5.某市人口总数、居民个人消费总额是()。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6.要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7.有意识地选择若干企业的产值,来估算该地区的产值,这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8.下列哪种测量水平,既可进行加减运算,也可进行乘除运算?()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