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共5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87 MB
- 文档页数:50
XU B O摘要: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是帮助新生了解大学生活,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尽快完成由一名中学生到大学生转变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大学扩招,高职院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高职毕业生也急剧增加,就业形式趋于紧张,如何使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使高职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合拍”,充分抓住新生入学教育这一契机,找准切入点,创新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是关键。
关键词:高职教育;入学教育;高职新生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154(2006)S 0-0034-02对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方法的探讨马延霞(山东行政学院,山东济南250014)一、根据高职生特点和心态,转变入学教育思路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招生分数普遍较低。
这一差距也就决定了高职新生的总体素质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
加上大多新生是在普通中学教育体制熏陶下成长的,对高职教育这一新生事物的特点、性质等还不甚了解,容易产生不稳定的思想和心理状态。
总结起来,新生的思想反映出以下特征:1.具有强烈的不平衡心理。
连续多年的大学扩招使越来越多的高考生可以如愿以偿的步入自己心仪的大学校门。
但是,部分新生对被录取到自己理想以外的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就读深感失望,容易产生不平衡心理。
这就导致他们缺乏上进心,学习目的不明确,劲头不足,更有学生对学校具有抵触心理,一遇事情往往不能正确归因,一味怨天尤人。
2.自卑与自负心理并存。
部分新生由于高考受挫,认为自己进错了门,低人一等,不是真正的大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开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混日子,丧失了主动掌握和追求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当然,也有新生恰好相反,自恃过去获得的荣誉或值得炫耀的经历,看什么都不顺眼,瞧不起其他同学,表现出强烈的自负心态,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3.自我意识发展与自身认识能力发展不协调,依赖性严重。
大部分新生是独生子女,过去缺乏独立锻炼的机会,导致在情感和生活方面依赖心理严重。
当然大学生活会使许多新生逐渐增强独立能力,开始重视自我设计,力图塑造“成人形象”。
2021年第20卷第4期高职院校新生始业教育内容与方法体系创新研究□黄志鑫【内容摘要】高职院校新生始业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第一课。
科学合理地开展新生始业教育,有助于发挥“首因效应”,帮助高职院校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从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两方面来探讨高职院校始业教育体系创新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始业教育;体系创新【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度绍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新生始业教育体系创新研究”(编号:SGJ19029)成果。
【作者简介】黄志鑫(1978.11 ),男,浙江绍兴人,绍兴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高职院校新生始业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第一课,是根据高职新生特点,引导新生及时适应并融入大学生活所开展的准备性、引导性、拓展性的教育活动。
开展始业教育既是高职院校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有效举措,也是指导学生规划学习与职业生涯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日趋复杂,部分新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这给高职院校如何确保人才输出质量提出了挑战。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着力点之一,根据心理学中“首因效应”和教育学中“时机教育”理论,科学合理地开展新生始业教育,将对提升学生个体综合素质与实现学校教育管理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始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对作为“开学第一课”的新生始业教育都普遍较为重视,但由于固守较为传统的模式,在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内容设置上缺乏内涵型、工具型的引导课程。
始业教育内容通常以国防教育、校史校情校风、校规校纪、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知识讲座、安全教育、学风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入党启蒙教育等规训型、告知型知识为主,对时间管理、学习方法、信息处理、人际沟通、习惯养成、技能习得等内涵型、工具型的知识缺少系统性的教育课程。
(二)时间安排上缺乏连续性和科学性。
始业教育活动大多集中在新生入学第2至4周内,在学生的许多适应性问题尚未暴露出来之前便已结束。
新生入学教育的心得体会(通用7篇)新生入学教育的心得体会1中专新生入学教育是中专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不同于中专教育的其它阶段,有着自身的特点。
入学教育要富有成效,必须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并贯彻到入学教育实践中。
在对入学教育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在对长期入学教育实践的规律性的总结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中专新生入学教育实施过程中应体现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社会生活和新生素质的多元化、复杂化,使入学教育呈现科学性不断提高的态势。
只有在科学地了解新生,正确地把握新生心理特点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充分分析入学教育目标和环境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入学教育过程中的矛盾性及其规律,以及相应的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克服以往入学教育的种种弊端,实现入学教育科学化,提高入学教育实效性。
这一原则要求入学教育要建立在学校现实、学生现状的基础上,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广泛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夯实入学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
二、衔接性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对不同教育阶段目标以及内容方面的特殊性缺乏明确的界定,尤其是衔接性较差,各自为战,每一个阶段的教育者只是机械地进行行政规定的教育内容的传授,不知上一阶段教育的内容、标准和要求。
而个体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核心的任务,要求个体必须建立与环境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相应的人际关系,自我评价。
两个相邻阶段间的过渡期需要个体进行调整,因为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环境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因此,学生在过渡期关键的任务是必须做出调整。
如果学生能相应地在面临转变前有所准备,那么这个转变会比较顺利,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中专入学教育担负这一转变任务,实现初中教育向中专教育目标、内容、过程及其他教育要素的衔接,促进新生适应能力提高,顺利、平稳地实现过渡,并为下一阶段学生个体的主动发展奠定基础。
衔接性主要包括目标的衔接和内容的衔接。
入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为新生以后的主动发展打基础。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3篇第一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第一部分:当前新生教育模式存有的问题第一,思想理解单一,对新生特点理解不足:当前大一新生都是95后,个人发展目标不明确,竞争意识强烈,心理素质偏低,抗挫折水平较差等。
第二,全员育人意识不强:入学教育往往被认为仅仅是学生工作内容之一,由辅导员唱“独角戏”,教育效果不全面,学校其他部门,专业教师和专家级人员参与有限。
第二部分: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对策第一,基础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在基础教育实行的同时,针对少数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兴趣不高的情况,重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针对少数经济贫困群体和心理障碍群体要增强疏导,引导学生学会准确理解自己、定位自己等等,使新生进校后能转变心态,增强心理承受水平及抗挫水平。
第二,增强专业教育:学生对这个问题最为关心,入校后迫切想知道专业的内容与就业去向,适当的专业教育是学生培养学业兴趣的起点。
第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建立学生档案,积极跟学生家长联系沟通,争取获得家长对大学教育理念的认同与支持,实现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优势互补。
第四,全面教育:除了专家教授、辅导员、班主任对新生的引导教育以外,还要广泛发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积极参与新生教育。
专业老师、班主任等担任新生“生活指导老师”,引导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解读教学计划、指导选课等:或是选拔思想觉悟高、专业基础扎实、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高年级学生干部任新生班主任助理。
在实施中,为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可考虑给予老师一定的课时和工作量,给学生一定的学分,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多方共赢。
第五,新生自我管理教育:通过选拔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中,以优秀学生本身的影响力作指导,增强新生中学生干部水平素质培养,带动新生自我管理意识。
第二篇:高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一、高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一)教育模式缺乏新颖在现今的高职大学中对新生的入学教育上,形式上大致都是同一种模式。
新生入学教育发言稿新生入学教育发言稿范文(精选3篇)新生入学教育发言稿范文1大家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
在这金色时节,我们学院迎来了2000多名新同学。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老师向20XX级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此刻,站在这里的你们,已经开启了你们极其重要和充满希望的大学生活,踏上了自己真正能够把握的人生之路!新的大学生活有着新的开始,她给了我们憧憬,更给了我们机遇和挑战!大家知道,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企业和社会对各类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而我国的高职高专以及学生的数量,也已占到全国高校的六成,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因此,大家应该为来到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这所国家骨干示范校度过大学美好的三年而感到庆幸!考上大学,只是一个开始。
我们不能就此满足。
在这里,我想送给大家几句话,与大家共勉:第一句话:一次正确的选择,改变一生的命运。
今天是同学们又一个新的开始,踏上了一个新的里程。
你们将根据自己的专业,系统地接受专业知识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
你们在以前的初、高中的教育是文化基础的教育,目的是参加中考、高考,今后你们接受的教育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是学会今后谋生的本领。
大家要珍惜来到职业院校的机会,为今后人生的发展做准备!第二句话:勤于动手,掌握技能职业院校的学生区别于其他院校的一个很重要特点就是除了具备必要的知识储备外,更强调勤于动手和动脑。
只有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的毕业生,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因此,同学们在学习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重视实训教学,一定要勤于动手、动脑。
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技能。
做到了这一点,你们就把握了学习的方向,掌握了成才的钥匙。
第三句话:学会思考,学会生存你们都已经是成年人,应该开始认真地思考,自己今后该如何有质量地生存?人生发展之路怎么走,如何学习和完善自我?想明白这些,你们就知道该如何度过大学生活。
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几个重要环节作者:高竟玉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9期[摘要]新生入学教育关系到大学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做好新生教育必须注重首因效应、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注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成长的能力;也要善察于微,重点关注“假性适应”等隐性问题。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138-01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既关乎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对新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培养健康向上、情感充实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本文在结合自身高职新生教育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拟对新生教育的几个重要环节进行总结和反思,力求更能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地做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一、注重首因效应,为学生顺利渡过大学适应期奠定基础心理学研究证明,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作为“第一印象”而输入的信息将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深远而持续的影响。
当新生初入大学校门,怀着憧憬忐忑的心情打量周围的环境时,学校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当新生辅导员用积极热忱的工作热情、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春风化雨的育人态度对待每一位新生时,当专业教师用渊博的学识、严谨敬业的教学态度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时,当高年级学生干部、师兄师姐礼貌周到、大方热情、举止得体地接待每一位新生时,都会潜移默化地让新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调动起他们自我调整、迅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二、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入手,注重学生自我成长能力目前高校新生绝大多数为90后,其生理物种性的成熟与心理社会性的脆弱矛盾凸显,绝大多数新生既渴望挣脱束缚,寻找自我价值与表达,但又缺乏真正自我的价值定位和能力储备,面对从高中单纯以学习为主的生活转变到以自我选择、自我成长为主的大学生活,他们迫切渴望得到真正具有信服力的成长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