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汽轮机运行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61
电厂600MW汽轮机组安装调试中的问题分析与处理措施电厂600MW汽轮机组是电厂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安装调试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厂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性。
在实际的安装调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本文将就电厂600MW汽轮机组安装调试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问题分析1. 随机振动过大在汽轮机组的安装调试中,随机振动过大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随机振动过大会对汽轮机组的稳定运行和使用寿命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解决。
2. 轴对轴不正轴对轴不正是指汽轮机组在安装过程中,轴系的两轴之间不平行、不重合的现象。
轴对轴不正会导致汽轮机组转子运行时产生不正常的振动和噪音,降低汽轮机组的运行效率。
3. 汽轮机叶片损伤在汽轮机组的安装调试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外部环境原因,汽轮机叶片容易受到损伤。
叶片损伤会导致汽轮机组的效率下降,甚至影响到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4. 油系统故障汽轮机组的润滑油系统是保证汽轮机组正常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
在安装调试中,油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汽轮机组无法正常启动或者运行不稳定。
二、处理措施1. 随机振动过大的处理措施对于随机振动过大的问题,首先需要对汽轮机组的支撑结构进行检查和优化。
通过调整支撑结构,可以有效减小振动的幅度。
需要对汽轮机组的转子进行动平衡,以减小不平衡质量所带来的振动。
可以考虑在汽轮机组的关键部位增加阻尼装置,用以吸收振动能量。
2. 轴对轴不正的处理措施对于轴对轴不正的问题,需要在安装之前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调整,保证轴系的两轴之间平行、重合。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配备专业的调整工具,以保证轴对轴的准确调整。
在汽轮机组的设计阶段,还可以考虑增加调整自由度,以便在安装时更加灵活地调整轴对轴的位置。
3. 汽轮机叶片损伤的处理措施对于汽轮机叶片损伤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安全操作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不当操作造成叶片损伤。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耗分析近年来,随着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气体发电机组能效的提高成为电力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
其中,超临界汽轮机组技术的应用受到比较广泛的关注,超临界汽轮机组的应用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煤炭的消耗,从而节约能源。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是指有功功率超过600mw的汽轮机组。
这种机组采用超临界循环工质,可以提高增压比,减少蒸汽损失,进而提高机组效率,节约能源。
要达到节能效果,必须对其能耗进行分析与优化。
一是对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的热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包括动力学传热性能分析、摩擦因子研究以及机组内部损失分析;二是分析超临界汽轮机组能级结构,进而研究其功率曲线特性;三是分析汽轮机机组的能效曲线,确定高效运行区域,以此确定机组的最优化运行条件;四是研究超临界汽轮机组的能耗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而确定机组能耗的变化规律。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耗分析需要借助于计算机系统。
可以使用专业的计算机软件,对机组的热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绘制出汽轮机组的功率曲线和能效曲线。
从而优化仿真结果,达到最佳的运行性能,可以极大的提高机组的效率和节能效果。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的能耗控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
通过多种方法,如减少蒸汽密度和增强导叶等,可以进一步降低超临界汽轮机组能耗。
同时,可以通过必要的节能技术,比如采暖节能和节能减排技术,实现节能减排,提高汽轮机组能效。
总之,要提高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效和节能效果,必须对其能耗进行有效的分析和优化,并采用有效的节能技术。
可以采用热力学特性分析、能级结构分析、功率曲线分析等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仿真,绘制出机组的能效曲线,从而确定机组最佳的运行条件。
通过采用必要的节能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汽轮机组的能耗,使其达到最优的节能效果。
600MW汽轮机组首次启动试验解析摘要:随着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火电机组容量日趋增大,新机组日益增多。
新机组的投运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才能确保机组安全可靠启动。
本文主要对600MW汽轮机组首次启动初期的试验项目进行总结探讨。
关键词:电磁阀、严密性试验、甩负荷、喷油试验、超速实验1. 机组定速后试验:1.1当机组所有静止试验项目及其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后,就可冲转机组。
在机组定速3000r/min时至少需作下列试验项目:(对新安装或大修机组)1.1.1集控室停机按钮。
1.1.2主汽门及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
1.1.3危急遮断器喷油试验。
1.1.4高压遮断电磁阀(HTV)电磁阀在线试验。
1.1.5超速试验(试验前,应使机组负荷150MW连续运行不少于3小时~4小时,降负荷至零,解列后进行)1.1.1汽轮机高、中压主汽门/调门严密性试验1.1.1.1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应进行汽轮机阀门严密性试验:1)新安装机组或机组大、小修后。
2)主汽门、调门解体检修后。
3)超速试验前。
1.1.1.2试验允许条件:1)机组与电网解列,DEH在“自动”方式。
2)主蒸汽压力保持在50%额定汽压以上,试验过程中应保证汽温、汽压稳定。
3)汽轮机转速3000r/min。
4)未进行其它试验。
5)当阀门严密性试验条件满足时,可进行主汽门严密性试验和调门严密性试验。
6)试验结束,恢复到正常状态。
7)其转速应低于(P/ P0× 1000)r/min。
说明:P─实际进汽压力。
P0─额定蒸汽压力。
1.1.2汽轮机高中压主汽门、调节汽门活动试验1.1.2.1试验允许条件:1)所有主汽阀全开。
2)负荷在300MW~420MW内。
3)自动状态。
4)非CCS方式。
5)阀门试验允许。
1.1.3汽轮机抽汽逆止门活动试验1.1.3.1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应进行汽轮机抽汽逆止门活动试验:1)机组检修后启动前。
2)机组正常运行时,每月进行一次抽汽逆止门的活动试验。
600MW 汽轮机三段抽汽长期温度高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摘要:通过仔细研究现场汽轮机的结构,分析可能导致三段抽汽温度高的各种原因,再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各个因素对抽汽温度高的影响程度,发现同一类型机组三段抽汽温度高为质量通病,且难以解决。
逐个分析可能的原因,并逐一制定处置方案,逐个实施处理措施,最终使三段抽汽温度高的问题得以解决。
关键词:三段抽汽、通流间隙、轴向密封、1、机组设备状况:1.1机组为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N600-24.1/566/566型中间再热凝汽式超临界汽轮机,机组布置为高中压合缸,两个低压缸。
其中高中压合缸中中压缸有中压内缸和#1、#2中压持环,中压进汽从中压导汽管直接进入中压内缸,中压内缸与导汽管采用膨胀密封环密封,之后通过中压喷嘴进入中压第一级。
机组三段抽汽位置为中压缸#1持环末即中压第五级出汽侧,一部分继续做工进入下一级,一部分顺着持环外壁、中压持环外壁进入三段抽汽口形成三段抽汽,抽汽口接近中压进汽导管插环处,结构剖视图如下图所示:1、黄色区域为中压#1持环2、蓝色区域为中压内缸3、红色区域为新再热蒸汽环形腔室4、红色箭头指示为再热蒸汽在汽轮机内做功的流向5、棕色箭头指示为三段抽汽汽流流向,此图为中压内缸与#1中压持环轴向定位密封面剖视图:1、蓝色区域为中压内缸环形凸肩2、黄色区域为中压#1持环。
1.2三段抽汽温度设计值为457.7℃,机组自建设运行以来温度逐渐上升,以下为抽汽温度折线趋势图:机组从投运以来,第一年基本是稳定的,第二年就开始有缓慢的上升趋势,2015年大修之前上升了约30℃。
2015 年大修之后,抽汽温度直接升高了15℃。
后续温度还在持续缓慢升高,2016年以后温度基本在520℃-530℃之间随着负荷波动,2021年机组大修后机组开机三段抽汽温度降至465℃以下。
1.#3段抽汽温度高的影响:三段抽汽温度长期超过设计值给系统管道和加热器造成严重伤害。
其中对#3高压加热器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的影响,近两年我厂#3高加频繁内漏,高加内漏后需要对高加整体隔离,然后进行汽侧打气压,在管侧查漏,并对泄漏的管道进行封堵。
600MW超临界机组DEH系统说明书1汽轮机概述超临界600/660MW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主要技术规范注意:上表中的数据为一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项目的热平衡图为准。
由于锅炉采用直流炉,再热器布置在炉膛较高温区,不允许干烧,必须保证最低冷却流量。
这就要求在锅炉启动时,必须打开高低压旁路,蒸汽通过高旁进入再热器,再经过低旁进入凝汽器。
而引进型汽轮机中压缸在冷态启动时不参与控制,仅全开全关,所以在汽轮机冷态启动时,要求高低旁路关闭,再热调节阀全开,主蒸汽进入汽轮机高压缸做功,经高排逆止门进入再热器,经再热后送入中低压缸,再进入凝汽器。
由于汽轮机在启动阶段流量较小,在3000 r/min 时只有3-5%的流量,远远不能满足锅炉再热器最低的冷却流量。
因此,在汽轮机启动时,再热调节阀必须参加控制,以便开启高低压旁路,以满足锅炉的要求。
所以600MW 超临界汽轮机一般要求采用高中压联合启动(即bypass on)的启动方式。
2高中压联合启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即由高压调节汽阀及再热调节阀分别控制高压缸及中压缸的蒸汽流量,从而控制机组的转速。
高中压联合启动的要点在于高压缸及中低压缸的流量分配。
启动过程如下:2.1 盘车(启动前的要求)2.1.1主蒸汽和再热蒸汽要有56℃以上的过热度。
2.1.2 高压内缸下半第一级金属温度和中压缸第一级持环下半金属温度,大于204 ℃时,汽轮机采用热态启动模式,小于204℃时,汽轮机采用冷态启动模式,启动参数见图“主汽门前启动蒸汽参数”,及“热态起启动的建议”中规定。
冷再热蒸汽压力最高不得超过0.828MPa(a)。
高中压转子金属温度大于204℃,则汽机的启动采用热态启动方式,主蒸汽汽温和热再热汽温至少有56℃的过热度,并且分别比高压缸蒸汽室金属温度、中压缸进口持环金属温度高56℃以上,主蒸汽压力为对应主蒸汽进口温度下的压力。
第一级蒸汽温度与高压转子金属温度之差应控制在 56℃之内,热再热汽温与中压缸第一级持环金属温差也应控制在这同样的水平范围。
600MW汽轮发电机进相运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汽轮机是电力工业的核心设备之一,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火力、核电、燃气等发电和工业生产过程中。
汽轮机的工作过程中,进相运行是其中的一种操作模式,即在监测到平衡点之后直接进入电网运行。
目前,国内外存在一些已经建成的大型汽轮机电站,但是在进相运行方面还缺乏系统的研究。
而现实中,进相运行所需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性能要求较高,其操作控制、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广泛的研究和探讨。
因此,研究汽轮发电机进相运行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十分有必要。
二、文献综述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汽轮发电机进相运行的研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进相运行的理论和实际应用尚未达到一致。
国内外对于汽轮机进相运行的研究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进相运行方面需要继续进行研究和探索,以进一步提高汽轮机的效率和稳定性。
2. 进相运行对汽轮机的性能和运行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如何优化汽轮机的进相运行在工业领域内受到了广泛关注。
3. 汽轮机进相运行的应用范围有限。
目前,进相运行还没有在大型的汽轮机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汽轮机的进相运行,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更多的应用和推广。
三、选题的研究内容和思路本文主要研究600MW汽轮发电机的进相运行,通过对汽轮发电机进相运行的过程进行分析和探究,探索汽轮发电机进相运行的关键技术和机理,以优化汽轮机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技术方案。
具体研究思路如下:1. 对汽轮机的进相运行原理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进相运行模式下汽轮机的状态和特性。
2. 建立汽轮机进相运行模型,分析汽轮机在进相运行模式下的运行状态和特性,并结合实际应用探讨其影响因素和机理。
3. 组织实验验证,深入实验研究汽轮机的进相运行特性、性能、稳定性等指标,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和技术措施。
4. 组织成果交流和推广,将研究结果推广到汽轮发电机的实际应用中,并形成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耗分析汽轮机是目前发电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发电设备之一,它具有较高的热效率、经济性和安全性,是我国发电能力支柱之一。
600 MW汽轮机组是汽轮机型号中相对较大的装机容量,因其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维护成本,已在我国发电厂中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600 MW汽轮机组的能耗情况,本文以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为研究对象,对其运行能耗情况做出详细分析。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采用改进型燃烧室,改进了燃烧空气预混比,实现了频繁程序和可编程控制,提高了燃烧效率,降低了燃烧后排放污染物,从而降低了汽轮机组能耗。
首先,增大蒸发器的发热量,可以直接降低蒸汽锅炉机组的能耗,此外,调整汽蒸汽发生器的运行压力,使其能量损失最小,也能降低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的能耗。
此外,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还采用了低温间歇燃烧技术,其原理是在汽轮机组闲置期间,只保持低温燃烧,排出完全燃烧的废气,消耗少量的燃料,降低汽蒸汽发生器的能耗。
此外,还采用了多级涡轮发动机,可以调节汽蒸汽发生器的负荷,有效利用汽轮机发电的能量,降低了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的运行能耗。
同时,由于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的运行温度高,为了防止过热,必须采用冷却措施来保护机组,为此,可以采用冷水冷却或空气冷却系统来降低机组温度,同时也降低了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的运行能耗。
以上是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耗的分析,除了以上提到的技术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对系统能量的智能分配和管理,进一步降低汽轮机组的能耗,可以说汽轮机组能源利用率逐步提高是当前发电厂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结本文通过分析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的运行能耗情况,提出了多项技术方法以降低机组能耗,如改装燃烧室、低温间歇燃烧技术、调整汽蒸汽发生器的运行压力、采用多级涡轮发动机、冷水冷却或空气冷却系统等,从而提高汽轮机组的能源利用率,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耗分析汽轮机组是现代社会能源转换的重要设备,机组的能耗是该项技术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耗分析正是由此而起。
本文旨在分析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的能耗情况,并提出具体节能建议。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是一种具有较高效率的机组,其具有较高的涡轮机效率、较低的热耗散和较低的排放控制要求。
它的设计用于进行工业能源的调节,这一过程要求有效的能量利用,对能量消耗的分析就十分必要了。
就发电能耗而言,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的能耗比较复杂,它与机组内各种参数、各项系统及其配置有着较大的关系。
它的能量消耗取决于燃料用量、发电机效率、热效率、冷却水流量、空气温度等因素。
首先,应该尽可能降低燃料消耗。
建议改进汽轮机控制系统,增加抽油机和燃烧器设备,提高蒸汽压力,缩短转子启动时间,减少电动调节装置的能量损失。
此外,根据环境温度及气候变化情况,调整冷却系统流量及湿度等参数,可有效降低系统整体的能耗。
其次,应定期对发电机及其配套设备进行整体能耗检查,精确调整汽轮机各项参数,减少每次启动的能量损失和维护成本,从而提高整体的发电效率。
此外,可选择应用节能新技术,如新一代可变调速控制系统、可控硅调速电源等。
这些新技术可有效降低汽轮机组变频调速部分的能耗,提高整体的热效率,同时缩短调速过程的控制时间,降低系统的能量损耗。
最后,应注重汽轮机组的定期维护,包括汽轮机外壳、机舱、热交换器和气缸等部件,保证它们能够正常工作,从而减少系统内各部分能量损失,杜绝能量浪费。
总而言之,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耗分析是复杂且棘手的问题,需要全面考虑汽轮机组系统内多种参数及条件。
只有全面、系统地考虑各种因素,才能真正分析汽轮机组的能耗情况,并找出相应的节能建议。
600MW超临界汽轮机介绍超临界汽轮机(Ultra-supercritical Steam Turbine),简称USC汽轮机,是一种具有超临界参数的蒸汽动力装置。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效能蒸汽动力设备之一,具有高温、高压、高效等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600MW超临界汽轮机。
超临界汽轮机属于燃煤电站的主要核心装备,是实现大规模电力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它采用超临界蒸汽参数(温度>540℃、压力>25MPa)工作,能够提高电站的热效率,减少燃煤排放,降低能源消耗。
600MW超临界汽轮机由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等组成。
首先,锅炉接收燃料(如煤炭或天然气),经过燃烧产生的热能使水蒸气产生,并达到超临界状态。
然后,高温、高压的超临界蒸汽驱动汽轮机运转。
汽轮机内部由一系列叶轮机组组成,当蒸汽经过叶轮机组时,通过蒸汽的压力驱动叶轮高速转动。
最后,旋转的轴将运动能转化为电能,由发电机产生电力输出。
首先,高温、高压工作状态使得蒸汽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能够更充分地释放热能,从而提高了发电效率。
相对于低参数汽轮机,600MW超临界汽轮机的热效率提高了5-7个百分点,能源利用率大大提高。
其次,超临界汽轮机具有更好的负荷调节性能。
由于采用了大容量的蒸汽容器和高效的阀门控制系统,使得汽轮机能够更快速地响应负荷变化,具有更好的负荷调节性能。
再次,超临界汽轮机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控制系统,使得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相对于低参数汽轮机,600MW超临界汽轮机的煤耗减少了约10%,因此降低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最后,超临界汽轮机还具有较小的设备尺寸和占地面积。
相对于低参数汽轮机,600MW超临界汽轮机的装机容量相同的情况下,锅炉体积和重量减少了约30%,占地面积减少了约25%。
总之,600MW超临界汽轮机作为一种高效能蒸汽动力装置,具有高温、高压、高效和环保等诸多优点。
它在现代电力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高电力生产效率,降低燃煤排放,减少能源消耗做出了重要贡献。
600MW火电机组汽轮机热力系统分析发布时间:2022-05-07T06:07:55.960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2期作者:陈望奎[导读]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节能减排越来越重视,作为煤炭消费的大户,陈望奎大唐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渭南市 715501摘要:随着国家和社会对节能减排越来越重视,作为煤炭消费的大户,热力发电厂对热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从各个系统中机组结构入手对对影响热力系统热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本文以某600MW亚临界发电机组为算例,采用分析法对其各个系统进行定量计算得到其机组的效率,分析其损失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减小其损失的方案,从而对其热力系统进行优化。
研究发现锅炉中效率与其热效率有较大差别,汽轮机中低压缸效率远小于其他两缸,而回热系统中末级加热器效率比前几级效率低。
本文分析了热力参数变化以及机组结构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蒸汽冷却器、回热加热器等机组都为提高机组的热效率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效率;热力系统;热效率;能量1.引言对于热电厂中热力系统的分析和优化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用来评价火电机组的能效的评价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两类,即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热量法和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研究方法。
热力系统的优化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热力系统的热经济性,钱磊介绍了包括热平衡法、等效焓降法以及不同计算方式衍生出的循环函数法和矩阵分析法在内的许多热经济型计算方法[1]。
其主要思想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大型火电机组建立计算模型后,对典型工况下的各项热经济指标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及优化[1]。
武国磊分析并借鉴了等效焓降法以及热平衡分析法两种论证技术经济性的方法,得出了分析法,结合了热力学第一及第二定律,既考虑能的多少,同时兼顾了能的质量和品质,从而诊断并分析了600MW火电机组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2]。
宋之平教授提出的单耗分析理论主要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展示了燃烧单耗的构成分布及变化的图景。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耗分析近年来,随着能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超临界汽轮机组在世界各地的发电市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超临界汽轮机组在技术上具有高效、稳定、安全等优点,可以降低发电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是经济和环境保护发电技术的有力支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评估某超临界600 MW轮机组的能耗特性,结合某电厂活动记录,以及该电厂实际发电情况,对该汽轮机的能耗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所示:1.先,我们分析某超临界600 MW轮机启动时的能耗,发现其启动时的能耗达到 3.3%,比较合理。
2. 从发电量上来看,这台汽轮机组运行期间的发电量总平均消耗功率占有效功率的比值为0.98,表明其发电效率极高。
3.超临界600 MW轮机的发电能耗和发电量的关系,发现其回热比为6.41,远高于标准值(5.6),表明该汽轮机组的能效比非常高,可以节能降耗。
4. 从某超临界600 MW轮机的发电功率、输出功率及发电量等技术参数看,其机组发电效率极高,其机组耗能量较低,在发电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节省较多能耗。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某超临界600 MW轮机组具有高效、稳定、安全等优点,其耗能水平低,且能效比高,可以降低发电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是一种有效的发电技术,对于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能耗分析,加深了我们对超临界汽轮机组的了解,有助于我们的日常管理及今后的发电维护及研发工作。
同时也为该汽轮机组及其他类似设备的维护和安全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此外,只有彻底的技术改进、精密的设备管理及新能源设备的引入,才能更好地提升超临界汽轮机组的发电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综上所述,某超临界600 MW轮机组能耗分析表明,该汽轮机组具有高效、稳定、安全等优点,可以降低发电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是一种有力的经济和环境保护发电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只有改进技术、精确管理、引入新能源等才能更好地发挥这种技术的能源和环境保护功能。
600MW机组主蒸汽、再热汽及旁路系统施晶舒庆元一、概述1、水蒸汽的特性物质由液态变为汽态的现象称为汽化,通常汽化有二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它在任意温度下都会发生。
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它相对于一定的压力,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该沸腾温度称为沸点。
一般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液体沸点是不同的,同种液体,压力越高沸点越高,沸腾时气体与液体共存,两者温度相同,沸腾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沸点。
将装有水的容器密闭起来,保持一定温度,显然,水会汽化,随着水的汽化,水面上部空间的水蒸汽在增多,即蒸汽压力要升高,蒸汽压力升高使蒸汽液化速度加快,而使水汽化速度减慢,到某一时刻,当水汽化速度与水蒸汽液化速度相同时,容器内水量和空间水蒸汽量不再变化。
我们把这时汽、液两相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称为饱和状态。
这种平衡状态不是静态的平衡,而是一种动态平衡,即汽化、液化过程仍在进行,只是汽化速度与液化速度相同而已。
处于饱和状态下的水和水蒸汽分别称为饱和水和饱和蒸汽。
此时饱和水和饱和蒸汽的压力和温度是一样的,称为饱和压力和饱和温度。
这种蒸汽和水共存的状态称为湿饱和蒸汽。
如果对容器进行加热,那么水的汽化会加快,水逐渐减少,水蒸汽逐渐增多,直至水全部变为蒸汽,这时的蒸汽称为干饱和蒸汽。
当水温低于饱和温度时,称为过冷水,或未饱和水。
如果对干饱和蒸汽继续进行加热,使蒸汽温度进一步升高,这时的蒸汽称为过热蒸汽,其温度超过饱和温度之值,称为过热度。
临界点(相变点):一个大气压下的水饱和温度为100℃。
随着压力增加,水的饱和温度也随之增加,汽化潜热(从饱和水加热到干饱和蒸汽所需热量)减小,水和汽的密度差也随之减小。
当压力提高到221.2bar时,汽化潜热为零,汽和水的密度差也为零,该压力称之为临界压力。
水在该压力下加到374.15℃时,即全部汽化,此时的饱和水和饱和蒸汽已不再有区别,该温度称之为临界温度。
第一部分N600MW汽轮机概述该N600MW型汽轮机是由上海汽轮机制造厂制造的超临界中间再热、两缸两排汽、单轴、凝汽式汽轮机。
有八级非调整抽汽供给三台高压加热器,一台除氧器和四台低压加热器。
主给水泵由小汽轮机拖动。
N600MW汽轮机将蒸汽热能转化为机械功的外燃回转式机械,来自锅炉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后,依次经过一系列环形配置的喷嘴和动叶,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
蒸汽在汽轮机中,以不同方式进行能量转换,便构成了不同工作原理的汽轮机。
汽轮机本体是汽轮机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由转子和定子组成。
转子包括动叶片,叶轮,主轴和联轴器及紧固件等旋转部件。
定子包括汽缸,蒸气室,隔板,隔板套,汽封,轴承等1. 汽轮机的结构:1.1. 汽缸汽缸的作用是将汽轮机的通流部分与大气隔开,形成封闭的汽室,保证蒸汽在汽轮机内部完成能量的转换过程,汽缸内安装着喷嘴室、隔板、隔板套等零部件;汽缸外连接着进汽、排汽、抽汽等管道。
汽缸的高、中压段一般采用合金钢或碳钢铸造结构,低压段可根据容量和结构要求,采用铸造结构或由简单铸件、型钢及钢板焊接的焊接结构。
低压缸为反向分流式,每个低压缸一个外缸和两个内缸组成,全部由板件焊接而成。
汽缸的上半和下半均在垂直方向被分为三个部分,但在安装时,上缸垂直结合面已用螺栓连成一体,因此汽缸上半可作为一个零件起吊。
低压外缸由裙式台板支承,此台板与汽缸下半制成一体,并沿汽缸下半向两端延伸。
低压内缸支承在外缸上。
每块裙式台板分别安装在被灌浆固定在基础上的基础台板上。
低压缸的位置由裙式台板和基础台板之间的滑销固定。
高压缸有单层缸和双层缸两种形式。
单层缸多用于中低参数的汽轮机。
双层缸适用于参数相对较高的汽轮机。
分为高压内缸和高压外缸。
高压内缸由水平中分面分开,形成上、下缸,内缸支承在外缸的水平中分面上。
高压外缸由前后共四个猫爪支撑在前轴承箱上。
猫爪由下缸一起铸出,位于下缸的上部,这样使支承点保持在水平中心线上。
火电厂600MW汽轮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摘要:电力能源仍然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供能资源而存在。
为此在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广大火电厂也取得了发展的契机。
汽轮机是火电厂运行环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障汽轮机运行的安全可靠是提升火电厂运行效率的关键。
文章将600MW汽轮机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火电厂600MW汽轮机系统基本结构,然后分析了600MW汽轮机常见故障,探讨了故障处理对策,最后提出了减少故障发生率的有效策略。
希望对提升汽轮机运行效率,提升火电厂整体的发电效率有一定的指导功能。
关键词:火电厂600MW;汽轮机;故障;处理;运行效率1.前言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整体大环境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科学技术水平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国内新能源发电技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本身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供电环节的稳定性想要得到切实的保障,与社会大环境的整体发展想使用,必须对火电厂的运行环节严加控制。
600MW机组汽轮机油系统是火力发电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运行状态将直接影响火力发电厂的工作效率。
但是汽轮机的系统稳定程度不高,因此在实际运行环节,也极其容易产生故障,所以必须清楚汽轮机在具体的运行环节,常出现的故障有哪些,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强化故障的预防工作,最大限度的保障汽轮机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促进火电厂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
2.关于火电厂600MW汽轮机系统基本结构的概述首先,从火电厂600MW汽轮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入手分析。
一般在火电厂中,汽轮机油系统包括主油泵,冷油器,滤油器,油箱等,不同的构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主油泵和润滑剂轮机各个构件的高效应用实现对润滑环节的高效控制。
冷油器发挥的作用是对油温进行降低,油系统往往会有两个冷油器设置,基本原理是借助润滑油和水之间的冷热交换,将油液的温度降低。
滤油器包含滤芯和壳体。
将液压油中的杂质有效的滤出来,这样一来油的品质就得到了切实的保障,同时更有效的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