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水游城屋顶花园景观设计赏析

南京水游城屋顶花园景观设计赏析

南京水游城屋顶花园景观设计赏析
南京水游城屋顶花园景观设计赏析

南京水游城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探讨

张敏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通过对南京水游城屋顶花园景观设计中的设计原则及其空间布局、植物、园路铺装、灯光照明的艺术设计应用探讨,解读如何根据屋顶的特殊条件把各种园林艺术手法及园林设计要素运用到屋顶花园设计当中。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roof garden in Nanjing AQUA City in terms of design principles,spatial distribution,plant,road paving and the art design of street lighting, this article focus on how to interpret a variety of garden art and landscape design practices design elements into roof garden designing under special conditions.

关键词: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探讨

Keywords:Roof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Discussion

1、现状分析

南京水游城位于健康路和中

华路交叉路口、夫子庙商圈核心地

段,距离南京商业集群新街口2

公里,处在城市中心轴线上,属于

南京5分钟都市生活圈繁荣核心

地带。是一个大型综合性商业项

目,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水

游城”以流动的水为主体,是一个

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旅游、图1 南京水游城(来自网络)

文化等为一体的休闲购物主题公园。其中包括若干国际品牌的主力店及次主力店,业态以时尚、新潮为主流;一流的院线影城;餐饮包括异国风情美食街,大型特色餐饮,咖啡座、甜品屋、面包坊、茶餐厅地方以及风味小吃,根据不同消费群体分设于各个楼面。(见图1)六楼的水游城屋顶花园面积约为7000平方米,与周边的甘熙故居、朝天宫以及新街口的景观绿化带相呼应。屋顶形状不规则,现状较为复杂。有5处出入口,一个高度约为5米的冷却塔矗立在屋面南面,另外屋面还分布着若干通风口。(见图2)

2、总体规划依据与原则

水游城屋顶花园属于公共休

憩型,公共休憩型屋顶花园除了具

备普通屋顶花园的绿化效应外,还

是一种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公共

场所,所以在设计中要考虑其公共

性,满足人们在屋顶上休憩娱乐等

多种需要。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因

屋顶的特殊位置所受到的防水、承

重等限制因素。图2 水游城屋顶平面图(作者自绘)该设计方案主要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设计规范如:《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操作规程》(DB51/510016-199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D50207-2002)。

2.2设计原则

在设计时应将屋顶花园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构造设计、防水设计结合起来整体考虑,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

2.2.1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该设计方案首先考虑的问题。屋顶花园首先应满足安全上的要求。在地面建花园基本上可以不考虑其重量问题,但在屋顶建花园就必须注意屋顶的安全指标,一是屋顶自身的承重问题,二是施工完成后各种新建园林小品的均布荷载和各种活荷载对屋顶承重造成的安全问题,三是防水处理的成败直接影响屋顶花园的使用效果和建筑物的安全。

2.2.2实用性原则

“实用”是屋顶花园设计的主要目的。建造屋顶花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建造屋顶花园的目的在于既能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存环境,又能为人们提供一定的休闲场所。自然植物与人工建筑有机结合和相互延续,保护和美化了环境景观,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2.3精致美观性原则

“精美”是造园的特色。屋顶花园在造园条件上与露地花园存在一定的差异,所在环境和场地受建筑物平面、立面、高度等限制较大,所以要求屋顶花园的建造要更加精巧、别

致、独特。

3、具体景观设计

考虑到水游城轻松自由的

建筑形式和其商业性质,屋顶花

园在设计上采用混合式手法,以

自然式为主,空间布局、园路处

理、植物配置等方面均以自然的

手法,追求连续的景观组合。同

时穿插规整的局部小景作为点

缀,自然与规则协调共融,形成

丰富的统一。(见图3)图3 水游城屋顶花园平面图(作者自绘)

3.1景观分区

根据现有建筑形式,屋顶花园可分为北园和南园。通过园路的分布、铺装材料的变化、景观节点等多方面元素的运用,南园进一步被划分为中央广场、中心水景区、木平台观景区三个区域,北园则以植物观赏区为主,形成了由开放空间到私密空间的自然过渡。

3.1.1中央广场

中央广场的出入口以中心电梯为主,经一条主要园路便可到达广场,位于屋顶花园的中心地段。此区域虽硬质铺装较多,但通过铺装形式的变化使广场轻松趣味化。橙色景墙引导游人视线,三个阵列树池软化了广场的氛围,这虚实相间的两座景墙不仅巧妙的化解了冷却塔这一庞然大物的尴尬,而且使其产生神秘色彩,在保持视线畅通的前提下取得景观效果的最大化。(见图4、5)

图4 中央广场(作者自摄)图5 景墙(作者自摄)

3.1.2中心水景区

由四组高低不同、错落有致的造型水池形成的跌水水景成为该区域的主要景观。四周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植物造景软化了由棱角分明的水池带来的坚硬与冰冷。在植物景观的衬托下,涓涓流水自上而下的缓慢流动,水底满铺鹅卵石,清澈的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跌水与植物以及周围环境完美结合,形成一个有形、有色、有光、有声、有意境的园林景观。除此之外,水景区内色调统一深浅相异的圆形图案铺装和简单的墨绿色休闲亭更是锦上添花,增添了花园愉悦轻松的氛围。角落仿佛不经意铺上的一处防腐木铺装犹如神来之笔让人眼前一亮。(见图6)

3.1.3木平台观景区

屋顶南园与冷却塔相连高于地面70公分的两根管道是较难处理的一部分。在保证楼顶荷载在屋顶结构承重范围的前提下建立架空的木质平台,抬高地坪约1米,合理地将管道隐藏在平台之下,同时也丰富了立面景观层次,起到了隔景的作用。站于木平台之上,放眼皆景,木平台将广场、跌水池、休闲亭等主要景观连接起来,起到了桥梁作用。(见图7)3.1.4植物观景区

屋顶东侧是较为清静的地段,以丰富的植物配置为主,此区的长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较为私密的交流和休息的空间,满足了不同人群的行为要求。

3.2植物配置

植物材料是自然材料非常重要的一种,也是造园的重要因素。无论公园绿地是大是小或是其性质各有不同,但对植物材料的广泛应用都是一致的。它不仅能增加园林的美观与活泼气氛,同时也可以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为人类的活动及动物的生存创造优良的条件。

水游城屋顶花园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以生态多样性为目的,因地制宜。同时,充分考虑植物层次、色彩的合理配置。植物配置方式也以自然式种植为主。种植区内根据地被、草坪、灌木、乔木的品种和形态,形成了一定的绿色生态群落,并且根据一定的构图形式进行

图6 水景观(作者自摄)图7 木平台(作者自摄)

组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同时

种植区不同的植物需求、种植土深度的不

同,使屋顶出现局部的微地形变化,增加

了屋顶的造景层次。(见图8、9)

3.2.1景园树

屋顶花园因多种因素的限制,不易种

植高大乔木,但作为屋顶花园中局部中心图8植物造景(作者自绘)

景观,可以选用小乔木以增加花园的层

次感。在水游城屋顶花园中,主要以观

花的紫薇、桂花、紫荆、二乔玉兰,观

叶观形的紫叶李、鸡爪槭、龙爪槐为主。

3.2.2灌木

由于屋顶花园不能种植过多的乔

木,因此中等高度的灌木便成为植物景

观的主体。如在水游城屋顶花园中,使图9 植物造景(作者自绘)

用了多种灌木,如山茶、月季、栀子花、杜鹃、法青、南天竹、八角金盘、苏铁、构骨、金叶女贞、花叶蔓长春、红叶石楠球、红花继木球等。这些灌木的布置在形态和色彩上与乔木相呼应,构成和谐而美观的组合;并且运用多组叶色不同的灌木(如杜鹃、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组合)有高有低有前有后的穿插于乔木周围,形成了曲折变化、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植物群体。

3.2.3地被植物

在灌木下种植各种地被植物,增加植物景观的层次和色彩。在水游城屋顶花园中,一方面,地被植物采用了同种植物成片种植做为草坪,加强植物景观的统一性;另一方面采用不同叶形、花色的多种植物配置,混交种植,形成自然野趣,如马尼拉、鸢尾、红花酢浆草之间的混合配置。

3.3园路铺装、小品及照明设计

在水游城屋顶花园中,园路以自由、曲线的变化方式为主,以规则、直线的方式作为补充,通过园路铺装材料和形式的变化将屋顶花园进行了合理而轻松的空间划分。园中小品较少,主要使用体量较小的景石、简单的休闲亭和造型灯柱作为点缀。(见图10)水游城部分商铺夜间继续营业,所以屋顶花园也要相应的满足一定的功能和景观照明。

壁灯、草坪灯、地灯,使整个屋顶花

园在夜间灯光的映衬下更加绚丽迷

人。

4、结语

对于多数城市来说,屋顶花园设图10 休闲亭及造型灯柱(作者自绘)

计规划和利用至今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希望通过对南京水游城屋顶花园景观设计这一实践应用研究,引发出人们对屋顶空间开发利用的思考,使人们认识到屋顶花园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屋顶花园这朵建筑与园林相结合的奇葩将会为我们的都市空间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奥斯曼得森.屋顶花园——历史·设计·建造【M】.林韵然,郑筱津,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

【2】【英】杰瑞·哈勃,大卫·史蒂芬. 屋顶花园———阳台与露台设计【M】. 吴晓敏,钟山风,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

【3】黄金琦.屋顶花园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4】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

【5】梁鼎森,王庆.屋顶花园分类设计简析【J】.山西建筑,2007.3.

屋顶花园设计规范

屋顶花园设计规范(摘要) 一、屋顶绿化的基本类型 (1)花园式屋顶绿化 (2)组合式屋顶绿化 (3)草坪式屋顶绿化 二、屋顶绿化建筑物要求 (1)顶板荷载: 屋顶绿化设计须充分考虑绿化的荷载。花园式和组合式屋顶绿化屋顶设计,其屋面荷载应≧4.50KN/m2(营业性屋顶花园≧6.0KN/m2);草坪式屋顶绿化屋顶设计,其屋面荷载应≧2.5KN/m2。屋顶绿化设计时应由屋面荷载验算资质的相关单位进行复验,并出具证明。

(2)屋顶坡度: 平屋顶及屋面坡度小于15度的坡屋顶,宜做屋顶绿化。平屋顶适用于花园式、组合式或草坪式屋顶绿化,坡屋顶适用于草坪式屋顶绿化。 (3)建筑高度: 6层以下、18m高度以下的建筑物屋顶。 (4)防水: 屋顶绿化屋顶必须达到《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建筑二级防水标准、重要建筑须达到一级防水标准。 (5)排水: 屋顶绿化屋顶应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保证暴雨后1小时内排水,在排水口应有过滤结构。 三、屋顶绿化设计 屋顶绿化构造层自建筑屋顶上依次为: 耐根穿刺防水层、排(蓄)水层、隔离过滤层、基质层、种植层。

(1)耐根穿刺防水层: 耐根穿刺防水层的合理使用年限不得少于15年。可选用刚性防水、柔性防水或涂膜防水三种不同材料方法,应二道或二道以上防水层设防,最上道防水层必须采用耐穿刺防水材料。防水层的材料应相容。材料应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2)排(蓄)水层: 排(蓄)水层应根据屋顶排水沟情况设计,材料可选用凸台式、模块式、组合式等多种形式的排(蓄)水板、或直径大于 0.4-1.6cm的陶粒,厚度宜5cm。 隔离过滤层一般采用既能透水又能过滤的聚酯纤维无纺布等材料,在基质层下排(蓄)水层之上,搭接缝的有效宽度应达到10-20cm,并向建筑侧墙面延伸至基质表层下方5cm处。

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版式设计及分析

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版式设计分析 海报版式设计由图形、色彩、文字三大编排元素组成,图文编排在海报设计中尤为重要,它是海报设计语言、设计风格的重要体现。 在平面海报设计的发展历史上,随着工业化的进步,特别是印刷产业的革新,出版业的繁荣,在工业发达的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瑞士和法国出现了许多有代表性的平面设计大师,设计出了经典传世佳作,并呈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和特点。 我们运用感性的对称、均衡、方向、中心、空白、分割、韵律、点线面等编排设计原理或理性网格编排设计原理,对大师的作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来感悟海报编排设计的规律。 【案例一】德国平面设计大师作品分析 早在15世纪的德国,得力于古藤堡在金属活字印刷术上的发明与革新,人们已将文字与插图混合排版并运用于印刷媒体,它不仅对德国的出版业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同时对工业化发达的欧洲及其出版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出现了大批精通印刷术的平面设计家。 ■ “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彼得·贝伦斯是德国现代设计 的鼻祖,被誉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贝伦斯在字体设计上进行了大胆 的改革和创新,将繁琐的装饰字体设计为“无饰线”字体,他为德国电气 公司所设计的海报运用简洁无装饰字体和几何形体对称的组合,通过视觉 中心点状渐变的光感,表现了德国工业化时代的企业特征(图1)。 主持人提示: 现代设计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实践后,1919年沃尔特·格多佩斯 在德国的魏玛建立“国立包豪斯学院”,强调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通 过不断完善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战后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在很大程度 上是在包豪斯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影响了整个欧洲、美国、日本 和二十世纪的中国。 德国在二战以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对世界平面设计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的设计师,贡特尔·基泽,皮埃尔·门德尔,格特·冯德利希,冈特·兰博都是大师级的代表人物。 ■ 贡特尔·基泽是“欧洲视觉诗人”派代表人物,作品具有丰富的想 象力与激扬的创造力,讲究比例和尺寸、 色彩和明暗的对比关系,具有超现实主 义风格特征。《和平运动》海报(图2) 将文字嵌入图形之中,强调方向的版式 编排,使版式中的文字与图形形成运动 感。 ■ 皮埃尔·门德尔用理性的哲学思 想处理图形、表现主题。慕尼黑巴伐利 亚国家剧院戏剧海报(图3)以简洁的图形、文字、色彩来表现主题思想,以中 轴线为依据,对称的版式结构,给人庄严、稳重、典雅之感,在 文字编排上增加了一定的不对称因素,既庄重又活泼。黑色与高 纯度色彩的对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格特·冯德利希的海报设计几乎全部由文字元素组成。这 与他早年从事字体设计以及长期以来研究字体与版式的视觉语言分不开。他善于发现字母形式美的 感染力,强调大与小,细与粗的强烈对比,在字母与版式的组合上寻找游戏般的快乐,他的海报充图1 图 2 图3

优秀设计作品鉴赏

姓名:吴慧兵 学号:201119397010 班级:电脑艺术设计1101班课程:优秀设计作品鉴赏 指导老师:翁雯霞

1、武汉光谷西班牙风情街概述 2、西班牙风情街的十大特色 3、西班牙风情街艺术雕塑

【摘要】商业建筑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独特的设计风格,独特的空间、结构以及流线以及独特的表现手法。通过对建筑的实地认识,比较不同地方的商业性建筑,加深对商业性建筑的理解。【关键词】商业建筑设计理念设计特点设计风格 武汉西班牙风情街是全球最长步行 街——1350米光谷步行街的第2 期,位于武汉光谷商圈光谷广场东 侧。西班牙风情街长329米,由由 6栋3~5层高的极具西班牙特色的 建筑组成,中间串联棕榈泉、毕加 索、加州海岸三大广场,拟全部引 入国内外一线品牌,打造武汉首条 旗舰店街。 西班牙风情街的景观设计,系由曾经成功打造福罗里达、欧洲、香港三地迪斯尼乐园的美国易道(EDAW)亲自捉刀,从街道、广场节点、店面装饰、灯光系统、导识系统各方面深入打造,以最具商业价值的街道空间,在光谷步行街再现迪斯尼商业奇迹。 在西班牙风情街,清朗明丽的地中海风情,凹凸有致的石材墙面,优雅别致的拱形门廊,精致内敛的铁艺装饰,色彩各异的店面窗篷,兼具古典气息与现代时尚的建筑群体掩映在绿树从中,西班牙浓郁风情错落隐现,

奢华雅致的欧洲商街风格……建筑、雕塑小品与商业完美交融,逛街的趣味感油然而生,沉醉其中宛若穿行于另一个时空。光谷步行街西班牙风情街,将成为国内首个将世界中高端品牌业态与特色商业建筑景观结典范。

十大风情特色之一:入口多 3个主入口,5个次入口,随便逛逛,也绝不会错过任何一家店铺 逛过江汉路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出入口太少,逛到脚酸。一进步行街,出来就难了。改造后的江汉路分为三个区段:从江汉关至鄱阳街口,400米距离。从鄱阳街至中山大道,300米距离。从中山大道至江汉四路,510米距离。其间只能不断走路。如果临时有事想到主干道,如中山大道,将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光谷步行街以“街”作为动线,规划了一条巧妙的之字型的动线,区分主街、次街、内街:一条主街,九条辅街,串连形态各异的商业空间,实现以“以街带店”的经营。主街巴塞罗那大街宽多设置在16~18米,承载客流聚集、休闲、景观等功能;次街多在6~8米,连接两条车行主干道,着重考虑店面互通,自由穿梭;内街强调纯粹的购物行为,多在3~4米之间。只要消费者沿着主街走“之”字形,两边逛,就非常便利的到达任何一个区域,即使是再没有逛街天赋的人,将不会错过步行街的绝大多数店铺。 十大风情特色之二:广场多

滨水规划优秀设计案例

滨水规划优秀设计案例 篇一:滨水植物景观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滨水植物景观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四川内江市谢家河湿地公园及甜城湖滨水植物景观 驳岸在滨水植物景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水陆过渡的主要界面。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驳岸形式设计出不一样的滨水植物景观,所以驳岸可以决定植物景观营造的形式和规模。内江谢家河湿地公园的驳岸设计是一大亮点,虽为人工打造但主要用石材和少量混凝土堆砌而成,最终以卵石缓坡入水,这种设计既承担了重要的防洪功能,又巧妙地柔化了河岸,保留自然水体的特点,尽可能的提高了人们亲水的可能性。与之对应的植物设计,则采用自然式水体的配置方式。设计使用了丰富的乡土滨水植物,河岸两边种植了柳树,形成整体骨架,周围配置紫叶李、木芙蓉等开花树种,再依次向水体方向配以美人蕉、万年青、迎春等花灌木以及菖蒲、再力花、鸢尾等水生植物,并将它们按照自然群落的结构设计,以乔、灌、草的结合方式,形成了具有物种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多层次的生态景观带。见图3-1 图1 内江市谢家河湿地公园 采用大量乡土树种是内江甜城湖湖岸植物种植设计的特色,根据实地调查发现,共有木本植物约80种,其中乡土树种或是已经驯化了的树种达50种以上。其中常绿乔

木有桉树、杜英、女贞、枇杷、大叶榕、小叶榕、香樟等;落叶乔木有合欢、枫杨、二乔玉兰、鹅掌楸、梨、梅、毛白杨、构树、无患子、桃花、刺槐、梧桐、垂柳、银杏等;常绿灌木有枸骨、杜鹃、海桐、夹竹桃、金边黄杨、春羽、石楠、法国冬青、山茶、狭叶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南天竹等;落叶灌木有紫荆、蜡梅、紫薇、贴梗海棠、木芙蓉等;藤蔓植物有紫藤、爬山虎、迎春、多头蔷薇等;竹类植物有紫竹、早园竹、小琴丝竹、黄金间碧竹等;水生植物有再力花、鸢尾、菖蒲、水葱等。 这样的植物配置既保证了湖岸景观的观赏特性,又能更快、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充分体现了植物景观设计中的自然生态原则。见图3-2、3-3、 3-4 图2内江市甜城湖湖岸植物景观(1) 图3内江市甜城湖湖岸植物景观(2) 图4内江市甜城湖湖岸植物景观(3) 甜城湖湖岸植物种植造景的另一特色就是观赏和实用并重,充分发挥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整个甜城湖湖岸拥有贯穿全境的亲水步行道、石板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并与种类、大小、姿态、色彩和疏密不同的植物群落像珍珠项链般者串连起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视线效果和感受,形成了一个优美、和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滨水景观。见图3-5

屋顶花园景观设计

屋顶花园景观设计 精致生活·空中花园 建一个空中花园, 让忙碌的都市人放慢节奏, 在花草间, 唤起对生活的热爱。 屋顶花园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生活在幼发拉底河下游地区苏美尔人曾建造了亚述古庙塔,被后人称为空中花园的发源地。然而真正的屋顶花园是在亚述古庙塔以后1500余年才发现的著名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它被世人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该园在不同高度逐层收小的台层上布满带拱廊的建筑物,台层面植各种树木花草,远看宛如悬在空中,故称空中花园。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屋顶花园也随之盛行。屋顶花园对技术的要求十分的高,不管是植物的选择,还是施工要求上都十分严格,而我们绿动园林通过自身多年的经验和不断地学习提升,熟练地掌握了屋顶花园的各项指标。 屋顶花园是盛放在城市空中的一片绿洲,是打翻了的绿色调色盘,赋予城市别样的自然肌理。从室内步入室外,步履咫尺,由空间的仪式感转向生活的雅趣,绿动园林在城市之巅打造刻印在脑海心间的感官体验,每一步都是发现,每一步都有惊喜,让所有的琐碎和疲惫都不复存在。 杰理科技园位于广东省珠海市, 其屋顶花园地块一提取观山之形, 绘水之状的抽象构成, 打造舒适的空间氛围与高雅的空间气质。 ↓↓↓

图片1▲杰理科技园屋顶花园设计 闲适午后在木平台小憩, 广阔的城景尽收眼底, 此刻泡上一壶西湖龙井, 与朋友静享时光。 图片2 杰理科技园屋顶花园地块二 用流畅婉转的线条打造光影的韵律和起伏的节奏,让人静下心去感受自然的细微瞬间, 恬然俯仰之间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达成一种时间静止下自由平和的状态。 图片3▲杰理科技园屋顶花园设计

景观设计大师作品赏析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景观大师作品赏析 摘要:在以农业与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时期,西方传统园林服务于上流社会贵族和富豪阶层,是社会地位、权势与经济实力的象征。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西方社会逐渐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园林的服务对象变为城市自身以及普通市民,因而出现了开放型园林——城市公园与国家公园。它们的出现,拉开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序幕。 关键词:传统园林;城市公园;国家公园;景观设计 奥姆斯特德的主要观点 ?主张充满“人性”的设计 ?用理论影响美国景观行业发展 ?用行动促进美国景观教育进步 奥姆斯特德部分简介: ?1822年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 ?1937年当奥姆斯特德即将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时,他受到严重的漆树中毒, 这使得他视力下降,被迫放弃了正常的学业 ?1852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作《一个美国农夫在英格兰的游历与评论 (Walks and Talks of all American Farmer in England)》。

?1857年秋获得了纽约市中央公园负责人的位置 ?1865年与沃克斯共同完成他们在中央公园的工 作,并设计了布鲁克林的希望公园。 ?1895年他退休了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 (Frederick Law Olmsted ) ——美国景观设计之父 ?他是美国19世纪下半叶最著名的规划 师和景观设计师,设计覆盖面极广, 从公园、从城市规划、土地细分,到 公共广场、半公共建筑、私人产业等, 对美国的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具有不 可磨灭的影响。 年轻时的奥姆斯特德的不幸遭遇 ?在奥姆斯特德4岁的时候母亲去 世,从7岁开始他从住在一起 的外乡牧师那里接受学校教育。 他的父亲是-名成功的布料商,也 是风景的爱好者,奥姆斯特德的 假日大多花在与家人从新英格 兰北部到纽约州北部“寻找美 丽风景的旅行”中。1837年当奥 姆斯特德即将进入耶鲁大学学 习时,他受到严重的漆树中毒, 这使得他视力下降,被迫放弃了 正常的学业。 ——上图:纽约中央公园局部景观 不断努力的奥姆斯特德 ?在放弃学业后的20年里,他努力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在后来景观设计职业 的创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在一家纽约布类商店工作,并因与中国的 贸易旅行了-年。在1848-1855年间,他学习了测量和工程学、化学、科学种田,并在斯塔滕岛上经营了一家农场。1850年,他和两个朋友用6个月的时间,在欧洲和不列颠诸岛上徒步旅游,从中不止领略到乡村景

屋顶花园设计说明 屋顶花园设计方案

一、项目概况及设计范围:本设计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教学楼屋顶花园景观设计。项目地处于生态学院西侧,林场东南侧,其设计范围为生态学院西区教学楼屋顶一侧地块,建设面积约为600平方米,广场由水景,绿化,小品,硬质铺装等多种元素组成。 二、设计依据:本设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等国家及地方相关的规范、规定、法规设计。 三、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该屋顶花园作为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在设计时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屋顶花园空间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人们的多维感觉。同时,花园内的休憩、公用设施,诸如:亭廊、坐凳、垃圾箱以及各式地灯灯等均以人性化设计为本,兼顾功能与美观,体现出绿色生态的现代化要求。2生态原则:充分考虑柳州气候特征,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屋顶花园和地域环境的和谐共生。 四、设计构思: 西区屋顶花园环境设计,力求突破现存模式,以大容量、多层次、高素质的环境空间包装恰当面积的休闲空间,创建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校园。力求全方位地提升整个校区的文化品味,渲染扩张其独特个性。 突出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以人为本,最终目的都是让学业中忙碌的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更多地接触自然,因为人离不开自然,亲近自然是人内心本能的渴望,而自然的最佳体现就是水与绿色,这也正是西区屋顶花园的设计初衷。拒绝一味讲求自然的园林,极力注入人文的色彩,这样景观才有品味,生活才真正鲜活起来。 景观设计构思及简介:

不印月:位于椭圆形会议室之上,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其成为观景,休憩的最佳场所,中央以亭、水体、草坪三者结合,打到了“1+1+1大于3”的整体效果,多元的组合,多元的变化。 水体在文人的诗句中往往与同行的位于校园之中的水体,不需要吟风弄月也不需要低唱浅吟,而是一种对学业的追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于是取名“不印月”,可谓用心良苦,匠心独运。 恰流水:地处顶楼花园最高处的小型瀑布水镜,怪石嶙峋,植物青翠,潭水清澈,是校园里不可多得的一股清泉,求学问道当效仿流水,不息、不止、不移的精神,蕴意深远,意境绵长“问渠哪的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激励一众师生对知识无止境的追求与探索。 且踏云:在办公室的屋顶上是一组踏步景观两侧以不规则的正方形或矩形树池、花池点缀,既起景观效果又有安全防护作用,中央一条弧形踏步以大小不一的石板铺制,间隙以草皮勾缝,辅以鹅卵石勾边,景致平淡中透露着精致,无奇中彰显着与众不同。一步步踏在石板之上,正如求学之道应脚踏实地的道理,但身处如此淡雅清幽的环境,一踏青云又何妨,稍避红尘,洗尽铅华,重拾一颗真纯质朴的心,正谓返璞归真。 五、功能区:有屋顶花园中心景区、水景区、文化长廊、休闲区、娱乐健身区,椭圆形会议中心上方的屋顶花园设计是本设计的重点,也是最能体现本屋顶花园主题思想的场所,也是最受广大师生喜爱的场所。 六、植物配置 由于本屋顶花园的设计是一座大学学府,因此屋顶花园的设计就要充分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

景观设计经典作品赏析

经典作品赏析流水别墅Fallingwater 流水别墅是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方山之宅”(house on the mesa)的梦想,悬的楼板锚固在后面的和自然山石中.主要的一层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大房间,通过空间处理而形成相互流通的各种从属空间,并且有小梯与下面的水池联系.正面在窗台与天棚之间,是一金属窗框的大玻璃,虚实对比十分强烈。整个构思是大胆的,成为无与比的世界最著名的现代建筑。 -- 流水别墅 从流水别墅的外观。我们可以读出那些水平伸展的地坪,要桥,便道,车道,阳台及棚架,沿着各自的伸展轴向,越过谷而向周围凸伸,这些水平的推力,以一种诡异的空间秩序紧紧地集结在一起,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恰似瀑布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岩石突然下落一般,无从预料整个建筑看起来象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但是它更象是盘旋在大地之上。这是一幢包含最高层次的建筑,也就是说,建筑已超越了它本身,而深深地印在人们意识之中以其具象创造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新体验 流水别墅这个建筑具有活生生的,初始的原型的,超越时间的质地,为了越过建筑史的诸多流派,它似乎全身飞跃而起,座落花流水于宾夕法尼亚的岩崖之中,指挥着整个山谷,超凡脱俗,建筑内的壁炉是以暴露的自然山岩砌成的,瀑布所形成的雄伟的外部空间使落水山庄更为完美,在这儿自然和人悠然共存呈现了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 流水别墅的建筑造型和内部空间达到了伟大艺术品的沉稳,坚定的效果。这种从容镇静的气氛。连辣潜其间,力与反力相互集结之气势,在整个建筑内外及其布局与陈设之间。不同凡响的室内使人犹如进入一个梦境,通往巨大的起居室空间之过程,正如经常出现在赖特作品的特色一样,必然先通一段狭小而昏暗的有顶盖的门廊,然后进入反方向上的主楼梯透过那些粗犷而透孔的石壁,右手边是直交通的空间,而左手便可进入起居的二层踏步,赖特对自然光线的巧妙掌握,使内部空间仿佛充满了盎然生机,光线流动于起居的东,南,西三侧,最明亮的部分光线从天窗泻下,一直通往建筑物下方溪流崖隘的楼梯,东西,北侧几呈围合状的室,则相形之下较为暗,岩石陈的地板上。隐约出现它们的倒影,流布在起居室空间之中。从北侧及山崖是反射进来的光线和反射在楼梯的光线显得朦胧柔美。在心理上,这个起居室空间的气氛,随着光线的明度变化,而显现多样的风采。 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所有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直性,产生一种明的对抗,所有混凝土的水平构件,看来有如贯穿空间,飞腾跃起赋予了建筑最高的动感与张力,例外的是地坪使用使用的岩石,似乎出奇的沉重,尤以悬挑的阳台为最。然而当你站在人工石面阳台上,而为自然石面的壁支柱所包围时对于内部空间或许会有更深一层的体会。因为室内空间透过巨大的水平阳台而延伸,衔接了巨大的室外空间——崖隘。赖特对于国际形式主义空谈机能主义的态度,浓缩地表现在由起居室通到下方溪流的楼梯。这个著名的楼梯,关联着建筑与大地,是内、外部空间不可缺少的媒介,且总会使人们禁不住地一再流连其间。 流水别墅可以说是一种以正反相对的力量在做妙的均衡中组构而成的建筑。也可以说是水平或倾斜穿杆或近几年推

屋顶花园可以说是家庭生活的一个很好的休闲区

屋顶花园可以说是家庭生活的一个很好的休闲区,通过精心的屋顶花园设计,给生活增加更多的乐趣。屋顶花园设计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以花园式的设计设计理念,对于夏天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避暑地。下面就对屋顶花园设计说明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也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 热门标签:装修知识别墅花园别墅家庭花园家庭装修别墅屋顶花园 【推荐阅读】·阳台花园设计方法·4款别墅花园餐厅设计·私家别墅花园设计·入户花园怎么设计 屋顶花园设计说明 装饰构思————————————————————————————— 在屋顶花园空间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人们的多维感觉。同时,花园内的休憩、公用设施,如 花架、坐凳、水景等均以人性化设计为本,兼顾功能与美观,体现出绿色生态的现代化要求。

自然的最佳设计就是水与绿色,这也正是屋顶花园设计初衷,拒绝一味讲求自然的园林,极力注入人文的色彩,这样景观才有品味,生活才真正鲜活起来。然而屋顶花园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也要使用一些独特的硬质铺装,一可作为观赏景点,二可减小房屋的承载力。 喷泉和小水池也能体现出生命的生生不息,花架、假山表现了一种自然的野性,硬质铺装采用花式图案,再以石块填充别具一格。使用假山,可以让屋顶花园看起来更加真实生动。 植物配置————————————————————————————— 由于屋顶花园的承载力有限,所以在选择植物时不宜选择高大的,加之土壤厚度、营养等有限,还要多选择耐旱、耐贫瘠树种。家里有老人,种植圆柏、绿篱和小球女贞,可以让老人打发时间,修理和为盆景浇水、施肥等。建议使用乡土树种。植物间的合理使用可以为屋顶花园四季添景。假山与竹子搭配是中式设计的一贯作法,各个景点相互独立成景又相互协调,成为休闲娱乐、家庭聚会的绝美之地。 新房装修流程家居风水禁忌公寓和住宅的区别外墙保温施工方案房屋买卖协议书装修预算清单房产税税率房屋租赁合同范本装修风格房产税如何征收二手房交易注意事项廉租房申请条件松木家具的优缺点木地板保养餐厅儿童房客厅装修效果图卫生间装修效果图厨房装修效果图大全2012图片 微博登录QQ登录登录注册 400-6900-282

屋顶花园的景观设计

190 屋顶花园的景观设计 Landscape Design of Roof Garden ■ 史红岩 ■ Shi Hongyan [摘 要] 屋顶花园的设计是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建设屋顶花园,可以有效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本文中,设计师通过对几个亲身参与项目的总结和代表性案例的分析,力图对屋顶花园的设计原则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屋顶花园 景观设计 [Abstract] The design of Roof garden is an important field in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t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green coverage rate and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city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oof garden.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ject summary in several personal involvement and representative cases, trying to design principle on Roof garden for some useful exploration. [Keywords] roof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一、 城市现状 过去十几年来,我国的城市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在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城市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人口密度过大、土地过度开发、城市沙漠化、温室效应日趋严重、生态被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等等问题,正困扰着城市的发展,并且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人民生活质量。人们打开窗户能看到的绿色越来越少,孩子们离大自然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噪音和污染。 基于我国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城市土地、景观资源现状,改善城市自身环境应该是现实的和可行的切入点,屋顶花园这种景观形式应运而生。这里的屋顶花园不单单是半空中的“屋顶上”的花园,还可以拓展到住宅小区中,这些花园是建造在地下停车库的混凝土楼板上的,它们能够在短期内改善城市局部的小环境,满足人们活动和观赏的要求。 二、 屋顶花园的设计原则与手法 在混凝土楼板上建造花园这种方式给设计提出了很多限制和要求,比如面积小又要承担多项功能,风格上要求和建筑物协调,又要具备较高的观赏价值,技术上存在承重、排水、抗风、抗寒和阳光不足等问题。在主持及参与南京朗诗花园,侨宁公寓等项目的景观设计工作中,作者加深了对屋顶花园这类特殊景观形式的设计体会,并在对几个范例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屋顶花园的一些设计感想。 1.整形为主,扩大容量。 在屋顶花园中,它所能服务对象的容量和范围都至关重要。这是所有用户的共享空间和活动系统,它必须能接纳每个人,并为每个人提供休息、活动、交流的场所,观赏对象和交通通道。整形的几何图案设计布局会较少浪费面积,没有道路曲折迂回, 功能实用性更强,能提供更多的活动交流空间,更 适合屋顶花园的设计。日本崎玉新都心榉树广场面积约1公顷,成方格状(6×6 m)地栽植一排排的榉树,以绿色为基调营造出充满人情味的室外空间环境。排列得均匀整齐的榉树,已不是象过去的公园那样,把游人引向某个去处,而是让人们在广场范围内可自由活动。另外,广场上的其它设施亦统统以6米的尺寸作为基准尺寸。通过这一手法使广场及其附属的建筑和设施形成统一的整体[1] 。 2.平面设计注重图案化,构图优美。 屋顶花园被称为建筑物的第五立面,每天被人俯视观赏,这就要求它在平面构图上更胜一筹。有较高景观敏感度,能带给人视觉愉悦。大阪难波园的核心是一个层层推进的“人造峡谷”式的廊道空间,设计师精心营造出不同的小湾、岩洞、河谷等探险般的空间感受。自由曲线的穿插,层层叠叠的错落抓住了人们的视线,令这个空中花园看起来赏心悦目(见图1)[2] 。 图1 俯瞰难波园时尚中心 3.功能合并,简化布局。 屋顶花园通常很小,所以节省空间显得相当重要,想要使小面积的屋顶花园承载住宅小区景观的所有功能,就必须把功能合并,硬质景观集中,布局形式简单明了,从而适应有限的空间,提高空间、场地的利用率。侨宁公寓的三层屋顶花园面积仅1 700 m 2 ,处于两幢板式高层住宅中间,在这个景观设计中,绿化主要起到生态和观赏的作用,可以分散布置,利用建筑物的金边银角,点、线、面铺开,有效节约面积。道路与广场合并,共同解决交通、活动、休息功能。花架是这个广场上最为生动的地方,它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提供了颇受欢迎的荫凉之地,成为攀援植物的生长支架,而且通过控制视 域使整个空间显得更加亲切。水池不仅仅是观赏的焦点,还为后面的凉亭提供一个前景,并且自然而然地成为活动区和安静区的界面(见图2) 。 图2侨宁公寓平面图 4.风格精致细腻。 屋顶花园做为活动、交流场所,面积小,容量大,必然会形成人与景观的近距离接触,因此就要求景观设计的风格必须精致细腻,在大构图简洁的 情况下,强调细节、注重情趣, 才能使景观人性化,具备观赏价值。局部利用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往往会达到以小见大、一叶知秋的效果。侨宁公寓的景观设计中以假石堆成山泉,泉水拾级而下经过小桥,潺潺的流水声能让身临其境的人们在这小小的空间里领略大自然赋予的美好感受。设计精致的廊架和坐凳、置石在广场上形成了轻松、活泼的氛围,坐在这里可以欣赏紫藤花蔓悄悄地爬上廊架、不远处倒映在睡莲池里的六角亭、孩子们追逐的身影,还有春天里醉人的花香。 5.植物设计注重扩大绿量。 城市空间越来越多地充满了钢筋混凝土,能在这个小小的花园里,让人感受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是植物设计的目标。由于屋顶花园面积小,承受 荷载有限,不具备种植大树的条件,所以要保证绿 量,多用基础栽植,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在梁、 柱等结构允许处种植少量的小树可以增加高度感和平衡感,丰富立面效果。 事实上,以上的几点原则在设计中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共同创造了平面布局和元素小品的设置风格。 三、 屋顶花园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屋顶花园的设计施工过程中,还有一些需特别关注的代表性问题: 1. 荷载是很重要的问题。足够坚固的结构支撑是屋顶花园设计的先决条件,有些办法可以减少屋顶花园的景观载荷,比如在广场下面填充轻质材料,种植土可以使用轻质土壤,但必须满足以下各项条件: (下转第192页)

屋顶花园设计规范

屋顶花园设计规(摘要) 一、屋顶绿化的基本类型 (1)花园式屋顶绿化 (2)组合式屋顶绿化 (3)草坪式屋顶绿化 二、屋顶绿化建筑物要求 (1)顶板荷载: 屋顶绿化设计须充分考虑绿化的荷载。花园式和组合式屋顶绿化屋顶设计,其屋面荷载应≧4.50KN/m2(营业性屋顶花园≧6.0KN/m2);草坪式屋顶绿化屋顶设计,其屋面荷载应≧2.5KN/m2。屋顶绿化设计时应由屋面荷载验算资质的相关单位进行复验,并出具证明。

(2)屋顶坡度: 平屋顶及屋面坡度小于15度的坡屋顶,宜做屋顶绿化。平屋顶适用于花园式、组合式或草坪式屋顶绿化,坡屋顶适用于草坪式屋顶绿化。 (3)建筑高度: 6层以下、18m高度以下的建筑物屋顶。 (4)防水: 屋顶绿化屋顶必须达到《屋面工程技术规》GB50345-2004建筑二级防水标准、重要建筑须达到一级防水标准。 (5)排水: 屋顶绿化屋顶应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保证暴雨后1小时排水,在排水口应有过滤结构。 三、屋顶绿化设计 屋顶绿化构造层自建筑屋顶上依次为: 耐根穿刺防水层、排(蓄)水层、隔离过滤层、基质层、种植层。

(1)耐根穿刺防水层: 耐根穿刺防水层的合理使用年限不得少于15年。可选用刚性防水、柔性防水或涂膜防水三种不同材料方法,应二道或二道以上防水层设防,最上道防水层必须采用耐穿刺防水材料。防水层的材料应相容。材料应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GB50345-2004。 (2)排(蓄)水层: 排(蓄)水层应根据屋顶排水沟情况设计,材料可选用凸台式、模块式、组合式等多种形式的排(蓄)水板、或直径大于0.4-1.6cm的粒,厚度宜5cm。 (3)隔离过滤层: 隔离过滤层一般采用既能透水又能过滤的聚酯纤维无纺布等材料,在基质层下排(蓄)水层之上,搭接缝的有效宽度应达到10-20cm,并向建筑侧墙面延伸至基质表层下方5cm处。(4)基质层: (1)屋顶绿化设计为保证树木基质厚度可适当进行土方造形,土方堆高处需在承重梁及柱顶位置。

景观作品赏析

2015-2016 世界景观佳作鉴赏 当代城市景观设计方法与案例分析 ——以“拉.维莱特”公园为例 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有很多,从传统的中轴对称到当代的解构主义,景观设计方法一直在不断更新着、丰富着。对于景观设计者来说,这些设计方法不应该是一种教条,而是一种启示。我们做设计不能在设计方法的框架下进行,而是要跳出去,寻找更适合设计方案的设计方法。我觉得设计方法更多的是参考,不是照搬照抄就能运用于设计中,要有所变化,变化成符合自己初衷,也符合实际情况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就如当代我们所知的“解构主义”,解构主义强调瓦解二元对立的统治和被统治关系,采用分解、消减和移置的方法使二者势均力敌,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解构主义反对形式、功能、结构、经济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提倡分解、片段、不完整、无中心、持续地变化等等,20 世纪70 年代以后解构主义哲学渗透到建筑界,极大地影响了建筑思想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理论评论,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建筑思潮。解构主义哲学在建筑领域的移植进一步也对景观设计产生影响,成为一种新的景观设计方法。 实际上解构主义并非完全脱离传统设计手法,它是在传统设计手法上的一种创新。解构主义并不是在创造一种新思想或新风格,而是反对传统文化中的一切形而上学的东西。 以被誉为“解构主义上的明灯”——拉·维莱特公园为例进行分析 溶解在城市中的拉·维莱特 拉·维莱特公园占地55公顷,设计者为解构主义的代表——伯纳德·屈米。公园位于巴黎的东北角,位置并不靠近市中心,但是巴黎发达的交通系统让公园牢固地镶嵌在城市的像框之中。巴黎的环城公路和两条地铁线都经过公园的所在地,设计师巧妙的利用了这种交通优势,把公园的出入口设计在地铁出入口的旁边。当游客游览完南北有1000多米长的公园后,能在公园的另一端方便地坐到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人性化的交通设计。 解构拉·维莱特公园 拉·维莱特公园诞生的时代,正值法国园林复兴运动的初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论是拉·维莱特公园的业主还是设计师屈米,都意在创造一个与以往园林风格大不相同的作品,一个21世纪公园的样板。大赛的设计要求明确指出: 要将拉·维莱特公园建成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广泛及多元文化特征的新型城市公园;它将是一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无法归类”的、并由杰出的设计师们共同完成的作品。

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手法

浅谈屋顶花园的景观设计手法 摘要:屋顶花园的设计是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建设屋顶花园,可以有效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本文设计师通过对几个亲身参与项目的总结和代表性案例的分析,力图对屋顶花园的设计原则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植物设计 abstract: the design of roof garden is an important field in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oof garden,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green coverage rate;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city.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er through analysis of several personal involvement in the project summary and representative cases, trying to design principle on roof garden for some useful exploration. keywords: roof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plant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屋顶绿化是一种融合建筑艺术与绿化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的现代 技艺,它使建筑物的空间潜能与绿色植物的多种效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和充分的发挥,是城市绿化发展的崭新领域。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速、建筑用地的日趋紧张,人口密集区的不断增加等等,使人们不得不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生活空间,这就使得屋顶绿化成为现代城市建设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滨水景观案例分析

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世界景观佳作鉴赏案例分析二 滨水长廊景观East Bayfront Water’s Edge Promenade

一、滨水区简介 一、滨水区定义 城市中陆地与水域相连部分一定区域的总称,包括水域、岸线、陆域三部分。 二、滨水区特点: 1、群众聚集的大型场所; 2、它是公有的,所有人都可以进入; 3、是公共活动 的场所,其尺度与场地为广场定位中的各种功能提供足够的场所。 三、滨水区城市 城在水中:威尼斯、厦门城在水边:纽约、多伦多 水在城中:伦敦、巴黎、上海 伦敦泰晤士河巴黎塞纳河悉尼港湾上海浦江里昂罗纳河广州珠江 旧金山39号渔人码头上海渔人码头罗马台伯河 四、滨水区设计要点 1、设计要点 1)、滨水区域是城市中的特定空间地段,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相邻的余地或建筑区域。2)、对象为公共建筑,城市中邻近水体的空间构成物及其所限定的公共开放空间坏境,,它由向公共开放的自然坏境和人工坏境组成。 2、滨水区环境特征 1)、滨水区一般是所在城市的开发与城市中心发展的重点依托;2)、空间的近水性;3)、人性化;4)、包括可见物质与不可见的文化品位与社会意识;5)、桥梁不仅联系两岸,同时也是视觉中心;6)、由于直接滨水,具有比其他开放空间更外向的特征;7)、交通的通达性,一般与城市中心有合适的距离。 五、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成功的因素 滨水区开发动力 (1)、经济因素(2)、社会因素(3)、坏境因素(4)、文化因素(5)、政策因素 成功要素 (1)、深思熟虑的开发政策(2)、周密的规划,新颖的设计 (3)、主体建筑是关键(4)、重视管理,保持并谁去吸引力 二、滨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滨水长廊景观 East Bayfront Water’s Edge

屋顶花园设计要点、原则

屋顶花园设计要点 1、新建建筑物可直接在施工图中设计屋面种植系统;旧建筑物设计屋面种植系统时根据情况确定是否设置防水层。隔热层均不需要设计,保温层视地域和要求而定。 2、根据屋面承重情况和景观效果、使用功能等确定屋面种植系统的类型和主要种植参数。统筹考虑局部荷载和均布荷载的分配。 3、防水层应采用耐腐蚀、耐老化、防根系穿刺、抗老化的材料。对于厚型和特厚型屋面种植系统,防水等级应采用Ⅱ级。 4、蓄排水层的施工方法很多,常用的材料有专用蓄排水板、塑料盘、混凝土板、卵石、陶粒等,具体结构根据种植系统类型和经济条件而定。 5、栽培基质宜选择无污染、长效缓释、综合性能良好的轻型介质,设计时提出相应的理化指标。基质厚度不宜低于30mm。 6、植物应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屋面的高度,宜选择耐热、耐寒、耐旱、耐贫瘠、管理粗放的浅根性植物,根据景观要求搭配缓生乔木、灌木、藤本和适量的园林、建筑小品。 7、根据屋面具体条件和种植系统类型设计相应的节水灌溉方式,优先考虑设置中水利用或专用集水装置。 8、设计应提出相应的养护方式,对于施肥、浇水、修剪等应有具体要求,对病虫害应提出具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应尽量采用生物措施,不宜采用化学措施。 9、设计中明确验收标准,对系统结构重量、基质厚度、苗木成活率和绿化覆盖率等主要参数应有相应的定量验收指标。 10、其它:栽培基质四周应设置围护结构和排水(泄水)口;防水层在养护期过后应进行闭水试验;结合景观和养护需求设置人行步道等。 屋顶花园的设计原则 由于屋顶花园的空间布局受到建筑固有平面的限制和建筑结构承重的制约,与露地造园相比,其设计既复杂又关系到相关工种的协同,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和水电等工种配合的协调是屋顶花园成败的关键。由此可见,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是一项难度大、限制多的园林规划设计项目。 实用是屋顶花园的造园目的 衡量一座屋顶花园的好坏,除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外,绿化覆盖率指标必须保证在50%至70%,以发挥绿化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精美是屋顶花园的特色 屋顶花园要为人们提供优美的游憩环境,因此,它应比露地花园建造得更精美。屋顶花园的景物配置、植物选配均应是当地的精品,并精心设计植物造景的特色。由于场地窄小,道路迂回,屋顶上的游人路线、建筑小品的位置和尺度,更应仔细推敲,既要与主体建筑物及周围大环境保持协调一致,又要有独特的园林风格。 安全是屋顶花园的保证 建筑物能安全地承受屋顶花园所加的荷重,如:植物土壤和其他设施的重量。此外,屋顶的防水也要注意。屋顶花园的造园过程是在已完成的屋顶防水层上进行,园林小品、土木工程施工和经常的种植耕种作业,极易造成破坏,使屋顶漏水,引起极大的经济损失,以至

屋顶花园设计1

屋顶花园设计 一、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 本设计为办公楼屋顶花园景观设计。建设面积约为520平方米,由绿化,道路铺装基础设施,廊架等多种元素组成。 2018年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温带季风性气,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热干燥,春季多风沙。 二、设计依据: 本设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等国家及地方相关的规范、规定、法规设计。 三、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该屋顶花园作为员工小憩场所,在设计时本着“以景怡人”的原则。在屋顶花园空间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人们的多维感觉。兼顾功能与美观,体现出绿色生态要求。 2生态原则:充分考虑天津市的气候特征,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屋顶花园和地域环境的和谐共生。 3景色概要:此屋顶花园主要为一个恬静意境,接待部门员工来此访谈。设计上要求古朴、简洁,植物高低搭配,达到小憩功能。 四、设计构思: 屋顶花园环境设计,力求突破现存模式,以大容量、多层次、高素质的环境空间包装恰当面积的休闲空间,创建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性屋顶花园。力求全方位地提升接近大自然品味,渲染扩张其现代理念与仿古庭院完美结合的独特个性。 最终目的都是让工作中忙碌的人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更多地接触自然,因 为人离不开自然,亲近自然是人内心本能的渴望,而自然的最佳体现就是水与绿色,这也正是屋顶花园的设计初衷。拒绝一味讲求自然的园林,极力注入人文的色彩,这样景观才有品味,生活才真正鲜活起来。 道路、场地下都要架空,一来是为了减轻其重量,二来可方便排水,道路、场地下用钢筋焊接支撑。并用小木桩作挡土墙,以此来组织分割空间,产生高低起伏,层次丰富。 在植物选择上,固定种植和盆花、盆景相辅相成,变化丰富,主要是为拍摄时可采用不同的背景,产生季相变化。 五、植物配置: 由于本屋顶花园的设计是办公楼的屋顶,因此屋顶花园的设计就要充分营造 浓郁的自然氛围,培养积极的生态观念。并充分考虑冬天的景色,要四季有景可观,有景可游。 在植物的种植方面充分考虑到屋顶花园的特点所以只种植了一些早园竹,白 皮松、西府海棠,榆叶梅等植物和微型月季宿根花卉及四季梅,白三叶等多年生草

景观设计大师作品分析

景观设计作业——大师作品分析 美国风景园林大师乔治·哈格里夫斯的简介 Georg Hargeaves,美国风景园林大师,哈格里夫斯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风景园林系主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 哈格里夫斯有着近程式的自然观。通过对史密森作品的学习而开创了一种开放式景观设计新语言,在这种语言中“各种元素诸如水,风和重力都可以进入并且中影响到景观,”展现出他对自然因素独到的感受。烛台角文化公园“风之门”,麦斯比公园“大地之门”。 作品充满诗意。哈格里夫斯的作品被誉为“诗意的景观”,他的作品总给人意象不到的感受,这与他独特的设计理念分不开的。 作品分析 简介 广场公园(Plaza Park)位于圣·何塞市市中心,占地3.5英亩(约1.4hm2)。建于1986-1989年。投资额190万美元。这里既是人们日常休闲的场所,也是节日举行庆祝集会和演出活动的舞台,公园的周边为艺术博物馆、旅馆、会议中心和商务办公楼。设计通过叠加的手法,将一个新公园覆盖在原来的老公园上。设计保留了场地上所有成熟的树木,运用各种隐喻的手法,使用地域性的,具有文化历史内涵的语言,使这个公园以一种地域性的风格来满足城市生活的需要。圣·何塞市拥有300多年的历史,比美国的历史还要久远。最早是由印第安人在此挖出了自流井,从而发展农业,最终形成了城市。

道路分析 场地是一个狭长的长方形,不仅是一个大的交通岛,而且是周围艺术博物馆会议中心旅馆等一些重要建筑的环绕中心。道路的布置看似随意,以斜交的直线道路系统为框架,实际上是周围主要建筑物的人流线路。道路是沿着人们在公园两侧的公共建筑间穿越的路线来设置一条宽阔的园路构成公园东西方向的长轴,沿路边设置了许多维多利亚风格的灯柱和木质座椅,这些旧式的灯具和座椅隐喻着城市300年的历史。 哈格里夫斯设计了一条从端点开始就斜交的直线道路,从公园的一端延伸到公园的另一端,为了避免直线单调,在道路中部使用道路高差和铺装加以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