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核在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235.46 KB
- 文档页数:2
金属铸造桩核与玻璃纤维桩在单根管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金属铸造桩核与玻璃纤维桩在牙体修复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我院的68例患者(76颗牙,均为单根管前牙)分为玻璃纤维桩核组(39例,46颗牙),金属铸造桩核组(29例,30颗牙)。
两组均进行完备的根管治疗,玻璃纤维桩核组制备玻璃纤维桩核,金属铸造桩核组制备金属铸造桩核,余治疗无差异。
结果:玻璃纤维桩核组成功率为97.59%,金属铸造桩核组治疗成功率为86.6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纤维桩核在牙体修复中成功率高于金属铸造桩核,疗效满意,且具有操作方便,色泽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玻璃纤维桩;金属铸造桩核;单根管牙【中图分类号】r7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079-01目前根管治疗技术已经很完善,修复技术也不断发展,大部分残根、残冠可以保留。
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的残根、残冠,其支持力降低,可以通过桩核修复体加强牙齿的抗力形和固位形,以防止基牙折断和修复体脱位,并进行冠修复。
残根、残冠最好修复方法是桩核冠修复,桩核冠修复包括非金属桩核系统和铸造金属桩核系统。
以往临床多采用铸造金属桩核系统,但其操作次数多,工艺复杂,就诊时间长;易引起牙龈灰线,影响美观;冠桩折断后难以取出,易造成牙根折断。
随着人们对美及自身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非金属桩核系统(玻璃纤维桩)因其强度高,色泽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操作简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1]。
本人通过采用玻璃纤维桩、铸造金属桩核对患者进行修复治疗,比较两种修复治疗效果,提供临床应用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观察对象来源于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就诊患者。
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18---65岁。
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者39例,46颗患牙(纤维桩+树脂核+全瓷冠或贵金属冠修复),铸造金属桩修复者29例,30颗患牙(铸造金属桩+贵金属烤瓷冠修复)。
两种桩核系统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临床疗效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两种桩核系统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126例184颗经过完善根管治疗,需行桩核修复的前牙,随机分成玻璃纤维桩核组(a组)和铸造金属桩核组(b组)各92颗患牙,桩核完成后均行烤瓷全冠修复。
随访1年观察其修复效果。
结果:a组患牙治疗成功88颗、失败4颗,成功率为95.65%。
b组治疗成功77颗,失败15颗,成功率为83.70%。
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无咬合异常、牙根无松动、x线检查根管充填完善、根管的直径和长度均符合残冠残根修复的要求。
1.2 修复方法:①a组:依据患者根管根充时的工作长度,选择相应规格的配套根管预备钻针对患牙根管进行常规根管预备,预备深度为根长的2/3~3/4,保留4~6mm根尖部充填物,常规根管消毒。
选择与其相对应的玻璃纤维桩,双固化树脂粘结剂、高强度双固化型树脂桩核材料制作树脂核,树脂核固化后行牙体预备,排龈,硅橡胶两次取模,行烤瓷全冠修复。
②b组:根据牙根直径选用适合的并符合标准的扩孔钻预备桩道,用间接法取模后,灌制硬石膏模型,制作镍鉻合金桩核,聚羧酸水门汀进行粘结,行烤瓷全冠修复。
1.3 疗效评价标准[2]:①成功:患者主诉修复体外形满意、咀嚼功能良好,无不适;修复体边缘密合,无松动,牙龈无充血、无水肿;x线片提示根尖区无阴影或原阴影面积无进行性增大;②失败:患者主诉咀嚼时修复体基牙疼痛、咀嚼无力;修复体松动,牙龈充血、水肿,患牙叩痛,牙根劈裂、桩核折断,全冠或桩核松动或脱落;x线提示根尖区出现新阴影或原阴影面积进行性增大,具有1条或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两组患者统计所得计数数据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spss17.0软件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患者随访1年,a组患牙治疗成功88颗、失败4颗,成功率为95.65%。
成品根管螺纹桩、铸造根管桩及纤维根管桩在桩核冠修复的比较黄艳阳【摘要】目的:探讨成品根管螺纹桩、铸造根管桩及纤维根管桩在桩核冠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109颗患牙,按照桩核冠修复所用桩分为根管螺纹桩组(53例)、铸造根管桩组(35例)、纤维根管桩组(21例),分析其治疗效果。
结果成品根管螺纹桩组成功43颗,失败10颗(18.87%);铸造根管桩组成功27颗,失败8颗(22.86%);纤维根管桩组21颗牙均获得成功。
纤维根管桩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螺纹桩组与铸造根管桩组的成功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成品根管螺纹桩核冠技术在修复时较为经济、简单,且效果良好,铸造桩核冠操作较为复杂,纤维根管桩修复效果最为理想,操作性高。
【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6(051)005【总页数】2页(P457-458)【关键词】桩核冠;成品根管螺纹桩;铸造根管桩;纤维根管桩【作者】黄艳阳【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佛山 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3牙体大面积缺损在口腔科中比较常见,是一种多发病,若未予以良好治疗,往往出现充填物松动或脱落现象,需反复就诊或直接将患牙拨出,对咀嚼功能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1]。
本文选取109颗患牙,分析成品根管螺纹桩、铸造根管桩及纤维根管桩在桩核冠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 月109颗患牙,按照桩核冠修复所用桩分为根管螺纹桩组(53例,前牙46颗,前磨牙9颗)、铸造根管桩组(35例,前牙30颗,前磨牙5颗)、纤维根管桩组(21例,前牙19颗,前磨牙2颗),核冠材料均为玻璃离子材料或光固化树脂。
1.2 方法根管螺纹桩组予以成品根管螺纹桩,桩核材料为“Hi-dense银粉玻璃离子”、光固化树脂。
三种桩核冠修复形式效果比较张义孝【摘要】目的比较成品根管螺纹桩、铸造根管桩及纤维根管桩在桩核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各种相应的根管桩植入治疗成功后的根管内形成冠核,取模并完成烤瓷人造冠.结果成品根管螺纹桩组共105颗牙,成功85颗,失败20颗(19.05%);铸造根管桩组71颗牙,成功54颗,失败17颗(23.94%);纤维根管桩组15颗牙成功15颗,失败0例.与其他2组比较纤维根管桩组疗效最好(P<0.05)其他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成品根管螺纹桩核冠技术,是一个经济、简单而效果满意的修复方法;铸造桩核冠操作复杂和困难,而纤维桩-核材料-粘结系统效果最好操作性也较好.【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1(033)020【总页数】2页(P3081-3082)【关键词】桩核冠;成品根管螺纹桩;铸造根管桩;纤维根管桩【作者】张义孝【作者单位】510081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3牙体组织大部份缺损在临床上非常常见,这些牙齿对医生来说往往是个挑战。
这类牙齿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进行人造牙冠修复。
但由于牙体的大部份缺失,所以固位非常差,往往需要用根管桩来加强固位。
以前修复的常见方法是“桩冠”技术。
“桩冠”实际由三部分构成:存留的牙根、根管桩、人造冠。
目前比较推崇的方法是“桩核冠”。
应用桩核冠修复的牙齿,实际上已是一个由不同材料形成的混合体,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1]。
根管桩常见的有三种:成品桩(根管螺纹桩)、铸造桩和纤维桩。
纤维桩是近年出现的比较理想的新材料。
桩核的材料有银汞合金、玻璃离子、光固化树脂等。
笔者收集数年来应用三种根管桩材料的桩核冠修复病例进行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选择的牙齿为牙根稳固、没有牙周疾病、牙冠大部分破坏的前牙或前磨牙,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和充填,且经过3个月的观察获得成功的门诊病例。
纤维桩核、铸造桩核及成品桩在临床应用中的比较作者:徐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桩核、铸造桩核及成品桩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204例(300颗牙)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纤维桩核组、铸造桩核组以及成品桩组,对比三组患者冠修复治疗效果。
结果: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关键词】纤维桩核;铸造桩核;成品桩【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60-02【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fiber pile nucleus, casting and finished product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Methods:in the clinical research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0 were 204 cases (300 teeth) between before fang body defect patients as observation object, the random divided into fiber post-and-core group, cast post-and-core group as well as the finished goods pile group, compare the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crown restoration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ffect contrast has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this clinical research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fiber post-and-core fang body defect before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is of hig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fiber post-and-core; Casting pile nuclear; The finished pile牙体组织缺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牙科疾病,全冠与桩核联合使用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法,能够显著延长修复体的应用时间,提高牙体组织的强度,纤维桩核、铸造桩核与成品桩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桩核修复系统。
玻璃纤维桩核与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残根残冠及无桩修复牙体的临床效果评价[摘要] 目的评价玻璃纤维桩核与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残根残冠及无桩修复根管治疗后残冠的生存率和并发症。
方法 96名患者共142颗患牙进行根管充填,然后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玻璃纤维桩核、铸造纯钛桩核、无桩固位的全冠修复。
结果在89名患者的135颗牙齿中,73颗牙齿(54.1%)使用玻璃纤维桩修复、复合树脂桩核,最后进行金瓷冠或全瓷冠修复,在(5.7±1.9)年平均观察期内的留存率达到97.3%;40颗牙齿采用铸造纯钛桩核修复,在(6.2±2.2)年平均观察期内的留存率达到了87.5%;22颗牙齿采用无桩修复,在(5.4±1.8)年平均观察期内的留存率是90.9%。
玻璃纤维桩、铸造纯钛桩核、无桩修复的患牙三者间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修复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根折(6.7%)、固位丧失(2.2%)、继发龋(1.5%)、根尖周炎(0.7%)。
结论在实施高质量的根管治疗和规范的修复操作技术的前提下,无论是玻璃纤维桩修复还是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或无桩修复的基牙在超过5年的观察期内均能获得较高的留存率,但并发症尤其是根折裂应引起必要的重视。
[关键词] 玻璃纤维桩核;铸造金属桩核;留存率;根折裂;桩脱位[中图分类号] r 783.1 [文献标志码] a [doi]10.7518/hxkq.2013.01.012 由于龋齿和外伤的原因,临床上有大量的残根残冠需要修复治疗,为了增加修复牙齿的抗力和固位,进行桩核冠修复是必要的。
对于单根牙,铸造桩核修复、预成的纯钛桩、不锈钢桩、氧化锆桩、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桩都是被推荐的修复材料[1]。
口内的临床实验表明桩不能增加根管治疗牙齿的强度,但是牙齿预备设计如牙本质肩领可以增加牙体的抗折裂性[2-4]。
聚羧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玻璃离子树脂加强型水门汀以及多种树脂粘接剂被大量地应用于根桩的粘接,它们凝固后的抗压强度、聚合收缩率、粘接强度、微渗漏等与操作特点一起决定了修复体的长期寿命[5]。
纤维桩的优缺点及适应症纤维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和树脂,是在聚合物树脂基质中加入无数被拉伸的沿同一方向排列的纤维而组成。
儿童后牙残根残冠完善根管治疗术,尤其适用于未完全建颌的儿童。
患者由于纤维桩易于取出,尤其适用于未满18岁的恒牙前牙外伤且未完全建颌的儿童患者。
与金属桩比较在经过的一系列的研究中,发现纤维桩的抗疲劳能力优于金属,Martinez等研究发现,金属桩的挠曲强度虽然比纤维桩高,但其断裂模式为垂直破坏累及牙根,而纤维桩为水平断裂,从而减少根折。
挠曲强度是衡量材料弯曲韧性的参数,挠曲强度达到400MPa就己达到临床应用所需,纤维桩的挠曲强度值达到了临床需要的2倍以上,因此桩材料挠曲强度可以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理想的桩应具有和牙本质相同或相近的弹性模量,使作用力可以沿整个桩长均匀分布,并有利于应力向牙根表面传导,减小应力集中。
牙体缺损较多的患牙,牙根内应力水平较高,若使用金属桩核修复将产生应力集中,极大增加牙根折断的危险。
弹性模量与牙本质接近的桩材料使应力沿着桩更均匀的分布。
根折率与桩材料弹性模量有关。
何谓弹性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是反应材料的刚性。
桩材料的弹性模量过高,会在牙根-粘接剂-桩界面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桩核修复失败,甚至牙根折断,弹性模量过低,在桩功能活动中,可能由于桩边缘的变形,粘固剂崩解,产生继发龋。
因此就弹性模量而言,纤维桩是应用于口腔临床较为理想的产品。
纤维桩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无毒性无过敏性,制作的修复体美观性能好,传统铸造镍铬合金桩核冠,戴用一定时间后,患者会出现牙颈缘灰线问题,不但影响美观,而且游离释放的金属离子还会引起个别病例的组织过敏及生物毒性反应。
纤维桩同树脂粘结剂的粘结性能远远超过金属桩。
电镜下,纤维桩表面呈多孔性,能提供最大粘结面积。
同时粘结剂进入微孔中形成锁扣,增强了化学粘接性能。
纤维桩不影响核磁共振成像。
金属的传导性会导致即刻射频场发生变形,继而造成显著的图像扭曲变形。
不同桩核修复上前牙的临床效果评价目的:探讨上前牙修复中4种不同桩核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上前牙残冠患者153例(204颗),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根据患者意愿分4组进行修复。
A组钴铬合金铸造桩核+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B组玻璃纤维桩树脂核+氧化锆全瓷冠修复、C组石英纤维桩树脂核+氧化锆全瓷冠修复、D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一体化氧化锆桩核+氧化锆全瓷冠修复。
修复后随访3年,观察其临床效果。
结果:各组桩核修复成功率C组96.6%>D组96.3%>B组93.2%>A组88.1%,但4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钴铬合金桩核、一体化氧化锆桩核、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石英纤维桩树脂核均可满足上前牙残冠修复的临床要求,应根据临床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桩核进行修复。
标签:氧化锆桩;玻璃纤维桩;石英纤维桩;上前牙;临床效果大面积牙体缺损由于牙冠剩余组织过少,单独使用全冠修复无法获得良好的固位,目前是临床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如残根残冠的主要修复方式,在经过根管治疗后进行桩核修复来支持全冠,用以恢复牙体外形和功能,为全冠修复体提供更好的固位。
在临床上应用的桩核系统种类较多,其中金属铸造桩核与纤维桩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桩核系统,钴铬合金铸造桩核是金属铸造桩核中具有代表性的非贵金属铸造桩核,玻璃纤维桩和石英纤维桩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两种纤维桩。
近年来,CAD/CAM一体化氧化锆桩因其高机械强度、与牙体之间严密的吻合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美观效果在前牙修复中开始得到应用,随着一体化氧化锆桩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的实验研究报道也越来越多,而关于其临床应用的研究报道尤其是几种桩核之间的比较研究很少见到。
本研究依据临床修复病例的3年随访结果,将以上4种桩核系统进行比较,目的是评价4种桩核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桩核系统提供参考。
观察玻璃纤维桩在严重缺损牙齿修复的应用效果【关键词】玻璃纤维桩;牙体缺损;桩核技术牙体受损可出现发声,进食或美观受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铸造桩核修复或预制金属桩,但金属桩核具有美观度差,弹性模量与牙体差距大,易导致脱落,牙根折断,损坏后不易更换的缺点[1]。
纤维桩是一种有着良好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抗腐蚀性和美学性能的非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色泽也都接近于正常牙体,随着根管治疗技术的发展,玻璃纤维桩也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观察并分析了玻璃纤维桩在严重缺损牙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收治的39例牙齿缺损患者,共43颗牙。
其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为(24.2±1.2)岁。
通过X线诊断,牙冠缺损28颗,已做牙根填充的患牙11颗,牙根折断的患牙4颗。
将患者随机平均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含有患牙21颗和22颗,分别采用玻璃纤维桩和金属桩进行根管治疗,修复术后对比观察并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诊断结果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实验组:均进行常规的根管治疗术并给予根管填充,治疗结束后用玻璃离子暂时封闭,待一周后复查。
一周后复查时若患牙无任何异常,采用球状或尖状磨针去除根管内填充物至根尖6 mm处,用生理盐水冲洗患牙,去除细小颗粒后用脱脂药棉拭干水分。
在隔湿条件下预备留出7 mm的肩台,用玻璃纤维桩核打桩后用金属冠或瓷冠做粘结修复表面。
对照组:常规处理同实验组患者,也于一周后复查,无出现任何异常后使用尖状或金刚柱状磨针去除根管内填充物质至根尖6 mm处,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拭干水分。
隔湿处理条件下留出预备肩台7 mm,用金属桩核进行打桩,牙冠处用全瓷或金属牙冠粘结修复,已经做过根管治疗的患者同样可以采用此方法进行治疗。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Dec 31(23)牙体缺损严重的后牙根管治疗后常需进行桩核修复,但后牙的桩道较前牙细小,且桩道之间可能相互成角,所以临床制作多桩道插销式分裂桩核较为困难[1],本文研究了琼脂联合藻酸盐印模法、经典两步硅橡胶印模法和改良单步硅橡胶印模法制作后牙桩核,并进行临床评价,改良的单步硅橡胶印模法借助本课题组研发的实用专利工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医生也可通过对注射器进行简单改装即可获得类似专利工具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完善根管治疗后拟行两个根管以上的插销式分裂桩核修复的牙体缺损后牙患者20例,中男8例、女12例;年龄21~63(44.90±11.01)岁,每位患者均以3种不同方法制取桩道模型。
纳入研究的患牙要求为完善的根管治疗结束7天以上,无临床主观症状及牙齿检查异常,患牙牙体缺损不超过龈缘水平,需行两个根管以上的插销式分裂桩核修复。
按印模方法不同分成3组,对照1组为琼脂联合藻酸盐印模组,对照2组为经典2步硅橡胶法印模组,观察组为改良单步硅橡胶法印模组。
所有患者均告知相关取模事项,并知情同意。
1.2材料(1)自制桩道印模工具[2](专利号ZL 2019-2-1317398.6);(2)藻酸盐(贺利氏古莎齿科有限公司,荷兰);(3)3型琼脂(日进齿科材料有限公司,昆山);(4)硅橡胶印模材(DMG 公司,德国);(5)硅橡胶混合*:南昌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2018]39号第30项);江西省卫生计生委普通科技计划(20184017)3种不同印模方法制作后牙桩核的临床效果评价*章福保,李凤瑛,胡蕾(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江西南昌330008)摘要:目的比较3种不同印模方法制作后牙插销式分裂桩核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完善根管治疗后拟行两个根管以上的插销式分裂桩核修复的牙体缺损后牙患者20例,对每位患者均使用3种桩道印模法制作桩核,按印模方法不同分成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对照1组使用琼脂联合藻酸盐印模法、对照2组使用经典两步硅橡胶印模法,观察组使用我科专利工具进行改良单步硅橡胶印模法,通过检查印模质量和桩核试戴,评价桩核是否合格,记录3组印模的椅旁操作时间。
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核在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比较
发表时间:
2017-06-22T10:10:33.7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 作者: 逄廷洲
[导读] 大面积牙体缺损是口腔修复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此病症对患者咀嚼功能及口腔美观性有着严重的影响。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胜北医院口腔科
摘要:目的:比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核在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大
面积牙体缺损患者
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观察组(n=49),对照组采用铸造金属桩核修复
术;观察组采用纤维桩修复术。修复
6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及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牙根折断、牙
龈炎、桩核松动脱落、牙龈色泽改变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纤维桩相较于铸造
金属桩核临床疗效更显著,能有效地提高修复效果,同时减少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含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纤维桩;铸造金属桩核;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临床疗效
大面积牙体缺损是口腔修复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此病症对患者咀嚼功能及口腔美观性有着严重的影响。在临床治疗此病症时,通常
选用桩核修复术治疗
[1]。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行,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大面积牙体缺损中。但由于不同材质
的桩核,其修复效果也不同。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比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核在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现将方法与结果汇
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确诊,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
分为对照组(
n=49)、观察组(n=49)。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5.9±6.7)岁;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
龄
22-55岁,平均年龄(36.1±7.1)岁。两组患者组间基线资料进行独立样本检测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先拍摄口腔科局部牙位的X线片,根据X线片,评估患牙的根管填充情况,如根管治疗合格后,给予金属铸造桩核修
复或是纤维桩修复;如根管治疗不合格,需重新进行根管治疗。之后,对照组采用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术:先除去填充物,将大于
4mm的根
尖封闭,制作嵌体模型,让患者试戴金属铸造桩核,试戴合适后,应用牙粘结材料就位于根管,最后对金属桩进行严密就位。观察组采用
纤维桩修复术:先去除充填物,将根管内的充填物也去除,封闭大于
4mm的根尖,选择与牙根直径大小一致的纤维桩,让患者试戴,合适
之后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粘结
[2]。
1.3观察指标
修复6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及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含量。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卡方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
准参照
P<0.05。
2 结果
2.1修复效果对比
观察组修复效果91.8%(45/49),出现桩核松动2例、桩核脱落1例、牙龈变色1例;对照组修复效果63.3%(31/49),出现桩核松动
5
例、桩核脱落4例、牙龈变色5例、牙根折断4例;组间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11.488。
2.1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对比
观察组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含量比较( )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桩核冠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治疗中。但单纯的全冠修复术并不能取得理想
的治疗效果。须通过系统桩核的应用可有效地对残冠进行修复,从而避免了拔牙所导致的牙槽骨损伤,同时提高咀嚼功能。
在此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修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原因分析:金属桩核具有强度高特
点,但长期使用后易出现腐蚀变色、根折断和过敏等现象,进而影响了咀嚼功能、美观效果。同时在反复咬合的过程中,应力会集中在牙
根内壁,可导致牙根出现折断现象
[3]。纤维桩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桩核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其弹性较高,且与
牙本质弹性十分接近,咬合时能将应力均匀的分散在桩核和牙根上,可降低牙根断裂的风险;另外,纤维桩能与不同树脂材料结合,因
此,其具有极高的粘结力,能增加桩核与牙体组织的整体强度,固定效果较好。从而减少牙体组织的缺损现象,可增强桩核的抗折性能。
通过研究结果可知,纤维桩修复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修复效果,降低患者发生桩核脱落、牙根折断、牙龈损害等风险,极大地提高修复效
果
[4]。
综上所述,在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临治疗中,纤维桩相较于铸造金属桩核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减少牙周组
织的损伤,是大面积牙体缺损理想的修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邹雪滨.探讨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核在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7,23(7).:44.
[2]谭忠荣,陈丽,谢三祥,等.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玻璃纤维桩与双固化桩核材料联合制作桩核的应用[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
,35(9):2280-2285.
[3]徐革英.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28):108-110.
[4]常志明.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29):5309-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