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一节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学习目标】(明确目标,心中有数)

知识与技能:

1.识记和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援引经典哲学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2.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情景教学,归纳得出教材基本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学习重难点】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基础梳理】(A级,请快速浏览教材,完成下列内容,并记住它)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也是。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二者的问题;其二是二者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依据是。认为决定的,属于唯物主义;认为决定的,属于唯心主义。

4、认为思维存在,就是认为二者有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论;认为思维存在,就是否认二者的性,这种观点被称为论。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与实践中__________ 的基本问题。人类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二是。二者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是。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_________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决定着它们对的回答。

【知识扩展】

思维:即意识。主要是我们对这个客观世界的反映(或认识),比如观点、理论、方针、

政策、计划方案,想法、念头等。

存在:即物质。指不依赖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比如说我们所看到的高山流水、房子汽车、书桌黑板、钢笔铅笔等。

【问题探究】(B、C级,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堂探究1】形神论战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萧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普通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认为,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死亡则精神消失。他把萧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萧子良几次组织人马与他辩论,都被他驳倒。萧子良无可奈何,派人对他说: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不怕得不到高官,为什么发表这种违背潮流的言论呢?你应当赶快放弃你的言论。范缜听后,哈哈大笑:要我范缜“卖论求官”,那我早就是“高官”了!

1、这里的“形”指的是什么,“神”指的是什么?

存在(或者叫物质),思维(或者叫意识)

2、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形”和“神”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我认为先有“形”,“形”和“神”的关系应该是“形”决定“神”,“神”是对“形”的反映。

【探究结论】

1、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就是的关系问题。

【注意】

(1)“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注意】哲学上最基本的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不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课堂探究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

贝克莱,18世纪英国爱尔兰大主教,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与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认为,物质就是虚无,物质是一个虚构的词,它不表示任何实在的东西。人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之外没有任何事物。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博士散步,讨论“存在就是被感知”的问题,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约翰生博士便问道:“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否存在?”

先有石头还是先有对石头的感觉?

先有石头,然后有对石头的感觉。

探究引导:

费尔巴哈反驳贝克莱:“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是存在于小猫的眼中,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为什么小猫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抓自己的眼睛呢?

当我们有一段时间没有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肚子空空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饿的感觉。请问:是我们的肚子先空空的,才有饿的感觉;还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才空空的?

再问:等我们用食物把肚子填饱后,我们还有饿的感觉吗?(肚子空是存在,感觉饿是思维)

【探究结论】

先有后有,决定。唯物主义认为决定;唯心主义认为决定。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判断下列观点哪些属于唯物主义哪些属于唯心主义?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唯物主义)

2、心外无物——王守仁(唯心主义)

3、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唯物主义)

4、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即被感知。——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唯心主义)

5、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王阳明(唯心主义)

【课堂探究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划分

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鱼是多么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

上述材料反映了哲学上的什么问题?

反映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惠施的话属于什么观点?

否认思维可以认识存在,陷入不可知论。

我们的思维能不能反映现实世界?

我们的思维能够反映现实世界

【探究结论】

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知识扩展】

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其中,第一方面是根本的,第二方面是从属的。

首先,第一方面的解决是第二方面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的展开和深化。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正确解决有赖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正确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