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环境监测方案

大气环境监测方案

大气环境监测方案
大气环境监测方案

大气环境监测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一、背景

说起分布式大气检测仪(采用圣凯安大气监测传感器),虽然它在市场上只是一个新面孔,可在咱们圣凯安科技的产品体系里却已经算是老前辈了,公司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早就有了,三年前也诞生了雏形产品,只是当时的市场定位不够清晰,所以市场开发就一直处于停滞状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更加明显,产品推广计划就再次被提上了日程。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深圳市圣凯安科技总经理的李警,隐隐约约感觉到这是一个发展方向,同时也是考验自己综合能力的一次机遇,就开始了最初的市场摸索。

当时的大气监测项目部,说是一个部门,实际上就李警一个人,他亲自带着雏形产品到高新区环保局咨询后,发现这个产品只能监测PM2.5、Pm10,根本就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为了研发出产销对路的产品,公司决定组建了临时协同小组,由大气监测项目部联合智慧城市板块、智慧安全板块以及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对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进行重新规划设计。经过研发人员两个月的技术攻关,前前后后经历了无数次升级和改良,共推出了两个版本的样品,最终才有了咱们现在称之为“小型空气站”的二代产品。这款新品不仅完全满足了市场需求,可以检测PM2.5、PM10、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6项空气参数,而且还具备便携性强、性价比高的优势,非常适合多点布位。以前在一个区只能建立一个点,这个点的数据却代表整个区,现在通过多点布位能够监测整个面,还能通过数据分析迅速确认污染源的类型、位置等信息,为后期治理提供了高度精确的决策性依据。

这款产品一经推出就获得了高新区环保局的高度认可,并在4天时间内完成了14台小型空气站的多点布位,实现了对高新区全区大气质量的网格化监测。随后又相继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近70台小型空气站的多点布位,总

监测面积达到了200多平方公里。

其实,李警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他之前已经有人尝试过这款产品的市场推广工作,但都没有坚持下来,可为什么只有他把这个事情做成了呢?同样缺钱少人,他有什么秘密武器吗?是的,团队就是他的秘密武器。为了加快项目进度,借助多年积累的经验,自己亲自负责商务洽谈工作,他又向智慧城市、智慧安全、研究院、企管部等单位寻求帮助,得到了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人手不够的大难题也迎刃而解。

随着高新区环保局这个项目的顺利交付,产品的市场定位更加明确了,服务对象就锁定环保局,针对环保局的需求对口开发,这样产品功能与客户需求也就更加契合了。客户需求搞清楚了,产品适销对路了,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借着团队高涨的士气,大家又一鼓作气拿下了其他市区的项目,并开始在重点工业城市进行大范围推广,市场越做越大。

至此,大气监测项目部终于完成了从最初的“雏形产品没有市场”到现在的“二代新品供不应求”的华丽转身,这背后是整个团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付出,尤其是工程师们放下身段、亲临一线的高境界低姿态,为项目落地立下了汗马功劳。项目后期的安装工作需要聘请工人来完成,为了节省开支,李警就带着技术人员亲自上阵。八月份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他们几乎每天都在烈日下奔波,因为设备的安装高度必须在5-12米之间,所以他们不是跑东跑西协调设备的最佳安装位置,就是扛着200多斤的设备和辅料跑上跑下。那段时间磕磕碰碰都是家常便饭,甚至累得感冒发烧了也都扛着。

在2016年大气监测平台项目荣获了“科技创新奖”,“立足市场开发产品”的创新模式打破了之前“立足产品谋求市场”的传统思维,将市场需求迅速转化为产品方案并在第一时间推向市场。

随着团队成员的陆续加入,大气监测项目部不断发展和壮大起来。

2016年,圣凯安科技推出一套完整的气体检测软件系统(无人机气体检测系统)将大气监测传感器与无人机相结合,通过网络建立传感系统监测。现如今无人机遥感技术作为继航空、航天遥感后的第3代遥感技术:具有立体监测、响应速度快、监测范围广、地形干扰小等优点,是今后进行大气突发事件污染源识别和浓度监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二、无人机空气质量检测仪

无人机空气质量检测仪(SKA/WRJ-8)是圣凯安科技专为无人机气体检测系统而专门设计的一款产品。标准监测参数包括:SO2,NO2,O3,CO以及可颗粒物PM2.5和PM10等,并实时传输回地面显示无人机飞行所在环境的检测数据及生成对应的趋势曲线。同时通过配置圣凯安科技高精度、体积小、重量轻的智能型7NE系列气体传感器可扩展检测NH3,HCN,HCL及甲烷/非甲烷碳氢化合物、VOC等几百种气体参数,可完美搭载在无人机上进行检测并对无人机飞行不会造成影响。

无人机空气质量检测仪(SKA/WRJ-8)主要包含几部分:采样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数据分析单元等;采样单元监测的数据通过数传或GPRS传输单元传送至地面显示平台进行实时控制、数据管理及图表生成。

详细参数:

●适用: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

●检测气体:PM2.5、PM10、NO2、SO2、CO、O3、VOC等可灵活替换(具体请联系圣凯安售前);

●检测原理:电化学、激光以及红外原理;

●重量:950克(标准7参数);

●尺寸:220×145×60mm;

●供电:12-24V;

●数据传输方式:GPRS/数传;

●工作环境温度:(-30~+60)℃;

●工作环境湿度:(15~95)%RH无凝露;

●设备寿命:气体器件寿命2年

产品特点

●软件兼容多种无人机制造商包括大疆所有系列(欢迎订制)

●上百种气体传感器可以随时更换,系统带有自动识别功能

●外壳防水、防风、防尘、防撞击设计

●实时显示监测数据,并生成对应的趋势曲线

●可查看历史实时数据,并同时生成曲线分析图,列表和图表样式显示历史数据,方便对比查看

●同时显示经纬度、高度、温度、湿度、PM1、PM2.5、PM10、上百种气体实时浓度值。

●检测精度可达到ppb级。

●实时无线传输数据到地面端,也可以通过GPRS实时传输到服务器。

●自动采样分析高精度分析仪器;

●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数据能够自动换算为标态浓度;

●各项资料自动传输、远程自动和手动控制、故障诊断及报警等基本功能。

三、大气环境监测系统

1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这套系统主要包括无人飞行器、NE sensor气体检测、数传/GPRS、地面站/服务器、数据处理软件等构成。主要的作用于检测大气空气质量AQI与应急检测有毒有害气体,其精度可以达到1PPB。改变了传统固定点的检测使得气体检测变得灵活、快速、准确、方便。

2气体浓度数据采集的软件实现

气体检测这块有着成千上万种气体种类、量程、精度等。我司为了简化用户的操作与成本。我司特设计一套7NE

系列的传感器。有着一整套完整的软件信息系统,把所有可以检测到的气体种类我们有效的划分开实现全部智能化的识别系统。客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检测场景搭配不同的传感器;使得无人机气体检测非常灵活不受荷载的影响。数据采集主要如下图所示。

3传输协议

根据7NE系列气体传感器的通讯方式可以采用模拟电压、模拟电流、TTL、RS485,我司的采用的是RS485、TTL 两组通讯方式。

串口波特率9600,校验位无,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数值为Hex

寄存器地址寄存器内容

40001PM2.5

40002电路板1号插孔气体实时数值

40003电路板2号插孔气体实时数值

40004电路板3号插孔气体实时数值

40005电路板4号插孔气体实时数值

40006电路板5号插孔气体实时数值

40007电路板6号插孔气体实时数值

40008PM10

40009~40010预留

40001主板地址寄存器

40002~40030预留

40031~40036#1~#6号气体模块满量程(40002~40007)

四、无人机飞行控制器台

地面接收系统的软件Green Ear是专门设计的可用于上述监测检测数据接收、解码、显示、处理、报告并向云端上传的专用软件,它与通用飞控软件Mission Planner相结合,在获取飞行路径规划及飞行器飞行姿态数据的基础上加我司的气体检测设备的实时浓度值进行数据分析融合,并支持多探测器同步数据回传和处理功能。

数据分析平台,主要功能应包括实时数据展示、历史数据查询、区域的GPS经纬度、时间等信息同步传回地面接收系统。

(1)实时数据展示

平台可对各类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展示。将空气质量气体传感器数据、有毒气体应急监测数据汇入到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综合展示。气体传感器数据以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污染级别。

以下为最近1小时内的实时数据。

(2)历史数据查询

将各点位的历史监测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例如日变化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帮助采购方节约手动分析时间成本,同时还能够帮助采购方了解基本污染状况。

(3)区域污染概率分析

通过计算一段时间内,各区域污染超标的累积概率,能够得到经常发生污染的区域,即为超标重点区域,也可能为潜在污染源,管理者可根据分析结果对此类区域进行重点监管。

(4)污染排名统计

实时排名分析让采购方掌握最新的污染动态,历史排名分析可以帮助采购方查找重点污染区域。

五、空气质量网格化在线监测系统

空气质量网格化在线监测预警预报系统解决方案,平台数据中心可提供所属地区各监测点位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实时监控空气环境质量,实现在线数据查询及报表统计、数据自动预警、环保信息综合分析、数据归集和排名反馈等,为环保的研究提供信息资源和手段,为环保业务管理提供统一的管理平台。

分布式大气污染物复合监测器

深圳市圣凯安科技有限公司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测综合解决方案针对城市、农村、居民区、工业园区,工地等存在有组织和无组织污染排放源的区域,进行全面、精准“网格化布点”,将目标区域均匀划分为若干网格点,综合固定监测和移动监测技术,形成精细的覆盖整个区域的感知物联网络,实时监控多种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和分布规律,通过环保云平台和大数据计算挖掘,确定区域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因和来源,并为预测预警、溯源及靶向治理等环保决策提供精准的大数据支持。

该方案采用三层架构体系,即感知层、传输支撑层、应用层。数据经网格化感知设备采集后,通过传输支撑层网络上传到环保云计算平台,提供软硬件支撑环境和数据模型,在应用层上,实现基于网格化监控和大数据平台的业务管理。

深圳市圣凯安科技有限公司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应用平台层在环保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数据和环保云平台等技术,综合成熟的数据模型及算法,在实现精准的网格化监测功能的同时,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空气质量预测预警、污染突发事件溯源及处置等决策支持。

经过多次的自主研发,圣凯安科技无人机气体检测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党政机关、环保、电信、水利、交通、公安等行业,为客户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大气监测方案

大气监测方案 制定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为: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为:首先要根据监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基础资料,然后经过综合分析,确定监测项目,设计布点网络,选定采样频率、采样方法和监测技术,建立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提出监测结果报告要求及进度计划等。 二、监测目的是: 1.通过对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大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订的大气质量标准,并为编写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报告提供数据。 2.为研究大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大气污染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3.为政府部门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环境质量管理,环境科学研究及修订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三、有关资料的收集 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包括:弄清污染源类型、数量、位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量、所用原料、燃料及消耗量等。另外,区别高低烟囱形成污染源的大小,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应区别清楚。 二)气象资料。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输送及变化情况有影响。主要有要收集监测区域的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量、日照时间、相对湿度、温度的垂直梯度和逆温层底部高度等资料。 三) 地形资料。地形对当地的风向、风速和大气稳定情况等有影响。因此,是设置监测网点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四) 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这也是设置监测网点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功能区的污染状况是不同的。如工业区、商业区、混合区、居民区等污染状况各不相同。(五) 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环境保护的目的是维护自然和的生态平衡,保护人群的健康。因此,掌握监测区域的人口分布,居民和动植物受大气污染危害情况及流行性疾病等资料,对制订监测方案、分析判断监测结果是有益的。 第三章大气和废气监测 第二节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为:首先要根据监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基础资料,然后经过综合分析,确定监测项目,设计布点网络,选定采样频率、采样方法和监测技术,建立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提出监测结果报告要求及进度计划等。 一、监测目的 1.通过对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大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订的大气质量标准,并为编写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报告提供数据。 2.为研究大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大气污染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3.为政府部门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环境质量管理,环境科学研究及修订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二、有关资料的收集

新田县环境监测标准三级实验室建设方案(精)

新田县环境监测标准三级实验室建设方案.txt爱一个人很难,恨一个人更难,又爱又恨的人最难。爱情永远不可能是天平,想在爱情里幸福就要舍得伤心!有些烦恼是我们凭空虚构的,而我们却把它当成真实去承受。新田县三级监测站标准化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为提高新田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靠,为环境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根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 39 号、《xx 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 xx 府办〔200 7〕44号、《xx 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试行》xx 环〔2008〕101 号、《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发〔2007〕56 号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紧紧围绕减排工作,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工作、为我县减排任务顺利完成提供充分、有效的技术支持,逐步改善我县环境质量。在“十二五”期间将我县环境监测站建设成为能掌握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容量和污染物状况,满足以“工业富县、旅游旺县、农业稳县”的发展战略的三级环境监测服务机构。 二、背景及现状 2.1 建设背景 新田县地处湖南省南部,毗邻两广,隶属永州市,面积1022Km2,东接嘉禾县、桂阳县,南临蓝山县,西抵宁远县,北邻祁阳县、芝山区。 县环境监测站始建于 1984年5月,于 2006 年通过计量认证复审,是从事环境监测的服务性全民事业单位,隶属新田县环境保护局,业务上受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指导,属全国环境监测三级站。承担着新田县境内饮用水水源、地表水常规监测任务及县内所用污染源的监测监督任务。建站已有二十七年,虽然近几年在上级部门和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对实验室的分析操作环境进行完善建设,购买了烟气自动监测仪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消解通风柜、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等一批仪器,环境监测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但是由于受人员、仪器装备和工作场所的限制,监测监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1、监测布点 相山开发区20年统计的主导风向为东东北(NNE )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18),结合规划区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拟在评价区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km范围内共布设1-2个现状监测点(根据规划范围确定)。各监测点名称、方位见表, 具体位置见图。 图1规划区大气监测布点图 2、监测因子 根据开发区现有企业和拟进入的企业类型,选择特征因子进行监测,具体包括:HCI (小时值、日均值)、硫酸雾(小时值、日均值)、氟化物(小时值、日均值)、苯(小时值、日均值)、HCN(30min平均、24小时平均)、甲醛(小时值)、TVOC(8小时平均)、Pb (日均值)、锡(日均值)、臭气浓度(小时值)进行监测。 同步记录监测点位坐标、总云量、低云量、气压、气温、风向及风速

3、监测时间和频次 大气监测应在最不利季节监测,鉴于北方地区供暖期内空气质量相对更差一些,因此,应在开始供暖后尽快安排监测。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18)要求,监测时次满足所用标 准的取值时间要求,小时监测取2:00,8:00,14:00,20:00 4 个时段,日均值监测20 小时以上。所有点位和所有因子连续监测7 天。 监测方法选择监测因子对应的环境质量标准或者参考标准所推荐的监测方法。 采样按HJ664 及相关评价标准规定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 1、监测布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本次规划环评布设11点监测点位,具体见下表2。

XX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

XX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项目可 行性方案

1.建设目标 通过中央补助与地方配套相结合的方式,完善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能力,积极推进基层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为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奠定基础,切实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总体能力与水平。 2.建设依据 (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2)《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发〔2007〕37号) (3)《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发改投资〔2008〕639号) (4)《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112号)(5)《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7〕67号) (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3号)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国办函〔2007〕2号) (8)《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61号) (9)《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环发〔2009〕156号) (10)《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15年)》 (11)《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国发〔2007〕36号) (12)《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及其补充标准 (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14)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地表水监测断面》(环发〔2003〕3号) (15)《关于印发〈2010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的通知》(环办〔2010〕1号)(16)《2010年全国重金属监测能力建设仪器设备配置指南》 3.背景及现状 我国基层县区地大面广,污染源众多,治理水平普遍偏低。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市污染源的外迁,基层广大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趋势日益明显,基层环境质量监测任务不断加重。然而,基层环境监测站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县级环境监测站长期且普遍存在着仪器设备不足、站房紧张、人员编制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能力建设薄弱问题,严重制约了基层环境监测站监测技术水平的发展。基层环境监测站作为全国环境监测数据收集的第一道关口,责任大、任务重,而能力建设薄弱、硬件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基层监测站及时、有效地监测并传送数据,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日益加重的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无法保障环境监测“三个说清”任务目标的实现。 “十一五”以来,国家为提高基层环境监测系统的整体能力建设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县级环境监测站达标率得到快速提升,目前县级环境监测站达标率已达40%,然而与“十一五”规划要求的80%达标率相差甚远。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是完成“十一五”环保任务的决战年,根据温家宝总理和李克强副总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问题的重要指示,通过中央补助与地方配套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快基层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推进基层监测技术水平的提高,从源头保障监测数据的科学、准确、有效,为说清环境污染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间的关系打下坚实基础。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项目建设方案详细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项目建设方案 白银鑫盛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三月 1.建设目标

通过中央补助与地方配套相结合的方式,完善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能力,积极推进基层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为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奠定基础,切实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总体能力与水平。 2. 建设依据 (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国发〔2005〕39 号) (2)《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发〔2007〕37 号) (3)《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发改投资〔2008〕639 号) (4)《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112 号) (5)《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7〕67 号) (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3 号)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国办函〔2007〕 2 号) (8)《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61 号)

(9)《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 年)》(环发〔2009〕156 号) (10)《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15 年)》 (11)《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国发〔2007〕36 号) (12)《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及其补充标准 (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14)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地表水监测断面》(环发〔2003〕3 号) (15)《关于印发〈2010 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的通知》(环办〔2010〕1 号) (16《)2010 年全国重金属监测能力建设仪器设备配置指南》 3.背景及现状我国基层县区地大面广,污染源众多,治理水平普遍偏低。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市污染源的外迁,基层广大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趋势日益明显,基层环境质量监测任务不断加重。然而,基层环境监测站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县级环境监测站长期且普遍存在着仪器设备不足、站房紧张、人员编制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能力建设薄弱问题,严重制约了基层环境监测站监测技术水平的发展。 基层环境监测站作为全国环境监测数据收集的第一道关口,责任大、任务重,而能力建设薄弱、硬件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基层监测站及时、有效地监测并传送数据,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日益加重的

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

首都师大学空气环境监测案 院系: 姓名: 学号:

一、监测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法、分析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法。 2、对校园的空气环境进行监测,评价校园的空气环境质量,为研究校园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及制订校园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3、根据污染物或其他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分布,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为校园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4、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背景介绍 1、学校简介 首都师大学本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具体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附近车流量较大。学校占地约1,500亩,建筑总面积约63万平米。学生总数29,632人。

2、学校功能区分布 人口密集分布区主要有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操场,餐厅,宿舍及校医院。具体功能区分布见下图: 3、空气环境资料收集: 空气污染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强烈影响而随时间变化,因此应对校园各种空气污染源、空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及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进行调查,并对空气污染物排放作初步估算。 1)气象资料收集: 主要收集校园所在地气象站(台)近年的气象数据,包括风向、风速、 气温、气压、降水量、相对湿度等,具体调查容如表1所示。 表1 气象资料调查

2)校园边空气污染源调查: 一般大学校园位于交通干线旁,有的交通干线还穿越大学校园,因此校 园边空气污染源主要调查汽车尾气排放情况,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NO X、CO、烟尘等污染物。调查形式如表2所示。 表2 校园边各路段汽车流量调查 3)污染物分布及排污情况 烹饪废气排放 学校食堂校外小吃店污染源的污染物主要是烹饪油烟和天然气燃烧废气。主要污染物有烹饪食品产生的醛、酮、烃、脂肪酸、醇、酯、酯、杂环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和燃气燃烧废气中的CO和甲醛。因此增加的选测项目有非甲烷烃、芳香烃、苯乙烯、甲醛、异氰酸甲酯和CO。 试验室废气

基层站队HSE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资料-共8页

基层站队HSE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基层站队HSE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安全环保基础性工程,深化HSE管理体系建设,坚持重心下移,切实将HSE管理的先进理念和各项制度要求融入业务流程,根据《关于印发〈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基层站队HSE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油燃[2019]75号)文件精神,同时结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求和具体工作实际,决定从2019年起,全面开展以车间为单位的基层站队HSE标准化建设工作。 一、总体思路 立足基层,以强化风险管控为核心,以提升执行力为重点,以标准规范为依据,以达标考核为手段,在总部推动引导下,质量安全环保部组织实施,基层车间对标建设,员工积极参与,建立实施基层站队HSE标准化建设达标工作机制,推进基层安全环保工作持续改进。 二、工作目标 2019年,公司六个车间启动HSE标准化建设工作。 2019年,公司至少两个车间实现HSE标准化建设达标。 2020年,公司至少四个车间实现HSE标准化建设达标。整体上实现基层HSE管理科学规范,现场设备设施完整可靠,岗位员工规范操作,生产作业活动风险得到全面识别和有效控制。

三、组织机构 公司HSE管理委员会负责“基层站队HSE标准化建设工作”,并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具体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创建工作的具体指导、监督、考核、汇总、上报等工作。 四、遵循原则 (一)继承融合,优化提升。基层站队HSE标准化建设是对现有基层HSE工作的再总结、再完善、再提升,应与公司现行“三标”建设、“五型班组”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专业达标和岗位达标等工作相融合,避免工作重复、内容矛盾。 (二)突出重点,简便易行。立足基层现场,紧密围绕生产作业活动风险识别、管控和应急处置工作主线,确定重点内容,突出专业要求,明确建设标准,严格达标考核,做到标准简洁明了,操作简便易行。 (三)激励引导,持续改进。强化正向激励和示范引领,加大资源投入,加强工作指导,营造浓厚氛围,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推动基层对标建设,持续改进提升。 五、基本内容 (一)管理合规。基层站队突出风险管控,运用安全检查表、

大气环境监测系统

大气环境监测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一、背景 说起分布式大气检测仪(采用圣凯安大气监测传感器),虽然它在市场上只是一个新面孔,可在咱们圣凯安科技的产品体系里却已经算是老前辈了,公司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早就有了,三年前也诞生了雏形产品,只是当时的市场定位不够清晰,所以市场开发就一直处于停滞状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更加明显,产品推广计划就再次被提上了日程。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深圳市圣凯安科技总经理的李警,隐隐约约感觉到这是一个发展方向,同时也是考验自己综合能力的一次机遇,就开始了最初的市场摸索。 当时的大气监测项目部,说是一个部门,实际上就李警一个人,他亲自带着雏形产品到高新区环保局咨询后,发现这个产品只能监测PM2.5、Pm10,根本就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为了研发出产销对路的产品,公司决定组建了临时协同小组,由大气监测项目部联合智慧城市板块、智慧安全板块以及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对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进行重新规划设计。经过研发人员两个月的技术攻关,前前后后经历了无数次升级和改良,共推出了两个版本的样品,最终才有了咱们现在称之为“小型空气站”的二代产品。这款新品不仅完全满足了市场需求,可以检测PM2.5、PM10、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6项空气参数,而且还具备便携性强、性价比高的优势,非常适合多点布位。以前在一个区只能建立一个点,这个点的数据却代表整个区,现在通过多点布位能够监测整个面,还能通过数据分析迅速确认污染源的类型、位置等信息,为后期治理提供了高度精确的决策性依据。 这款产品一经推出就获得了高新区环保局的高度认可,并在4天时间内完成了14台小型空气站的多点布位,实现了对高新区全区大气质量的网格化监测。随后又相继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近70台小型空气站的多点布位,总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 1.监测目的: ①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法。 ②对校园的空气环境定期监测,评价校园的空气环境质量,为研究校园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及制订校园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③根据污染物或其他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分布,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为校园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2.空气环境监测调查和资料收集: 空气污染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强烈影响而随时间变化,因此应对校园内各种空气污染源、空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及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进行调查,并对空气污染物排放作初步估算。 、 ①校园内空气污染源调查:主要调查校园内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源、数量、燃料种类和污染物名称及排放方式等,为空气环境监测项目的选择提供依据,可按表1的方式进行调查。 表1 校园内空气污染源调查 ②校园周边空气污染源调查:一般大学校园位于交通干线旁,有的交通干线还穿越大学校园,因此校园周边空气污染源主要调查汽车尾气排放情况,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NO X、CO、烟尘等污染物。调查形式如表7所示。

③气象资料收集:主要收集校园所在地气象站(台)近年的气象数据,包括风向、风 速、气温、气压、降水量、相对湿度等,具体调查内容如表3所示。 3.空气环境监测项目的筛选: 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1996)和校园及其周边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来筛选监测项目,高等学校一般无特征污染物排放,结合空气污染源调查结果,可选TSP、PM10、 SO2、NO X、CO等作为空气环境监测项目。 3.1 必测项目

县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方案技术指南

附件一: 县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方案技术指南 一、建设范围 未达到《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发〔2007〕56号)及《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补充标准》中标准化建设要求的县级环境监测站(不含地市设区的监测站)。 二、建设内容 结合各地区监测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符合建设条件的环境监测站在其原有能力建设、仪器装备水平基础上,根据监测工作需要提出《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和《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补充标准》,按照填平补齐原则,主要配齐基本监测设备以实现基本达标要求。同时可提出3—5种自定设备需求(设备配置范围见附表1)及一种专项设备需求,环境保护部将统一审核。 三、申报条件 1.必须是独立的法人单位; 2.必须有当地编委正式批准的人员编制,已批编制与在岗人员满足三级环境监测站人数标准; 3.必须是财政全额预算拨款单位; 4.必须具备基本的监测业务用房(350平方米以上实验用房,保 页脚内容10

证所配置设备能够合理配置,充分使用。) 国家优先支持承担国家和省监测任务的重点区域、流域的县级环境监测站,优先支持县级市环境监测站,对近三年国家已支持过的县级监测站,原则上不再重复支持。 四、资金筹措方案 国家按照东、中、西40%、60%、80%的比例补助,其余地方自筹。 五、设备配置及参考价格 设备配置及参考价格见下表: 页脚内容10

表1-1: 县级环境监测站基本设备配置表及参考价格 页脚内容10

页脚内容10

六、申报材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按照有关规定及《通知》要求编制建设方案,还需要填报下列各表: 页脚内容10

表1-2: (加盖公章)省2009年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 设备申报汇总表 单位:万元 页脚内容10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DOC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专业:环境工程 姓名:王齐浩 学号:B11070415 课题名称: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组员:康耀宗、姚显阳、潘凯飞、雷斌 专业班级:B110704 系(院):环境工程与化学系 指导老师:葛晓燕

目录 第1章检测背景 (1) 1.1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课程设计的现实意义 (1) 第2章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 (2) 2.1污染源情况的调查 (2) 2.2基础资料的搜集 (2) 2.2.1气象资料 (2) 2.2.2地形及功能区划分 (3) 2.3设计方案的标准和规范 (3) 2.4设计思路 (4) 第3章采样点的设置 (5) 第4章检测项目及其方法原理和数据处理的确定 (7) 第5章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13) 第6章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15) 6.1采样方法的选择 (15) 6.1.1采样方法的选择 (15) 6.1.2气体的采样 (15) 6.2气体的保存 (18) 第7章样品的预处理 (19) 第8章质量保证、评价方法和实施计划 (20) 8.1质量保证 (20) 8.2评价方法 (21) 8.3实施计划 (25) 第9章保护校园环境质量的方案和建议 (26) 9.1 NO2的防治 (26) 9.2 二氧化硫(SO2)的防治 (26) 9.3 PM10的防治 (26) 第10章小结 (27) 参考文献 (28)

第1章检测背景 此次课程设计是对洛阳理工学院进行空气质量的监测,分析校园空气中各物质的含量,了解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对空气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来保护校园及其周边的空气环境。 1.1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1)课程实践,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 (2)熟悉环境监测从布点、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到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整套工作程序。 (3)能够准确及时、全面的反应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的控制、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收集环境监测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定和修订此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5)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的污染监测,为环境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6)在深入广泛开展环境监测的同时,结合环境状况的改变和监测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和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1.2课程设计的现实意义 (1)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加深了解我们对大气污染监测的基本理论。 (2)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我们的运用能力。 增强布点、采样、处理、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步骤与方法,为以后毕业论文和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环境监测方案制定

环境监测方案制定

污染源调查: 水污染源 污水排放量汇总 固体废物污染源 (1) 生活垃圾 经调查,拟建项目区周边地区的生活垃圾固体废物主要来自项目规划范围内及周边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 (2)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少量农户生活垃圾和少量农作废料,对环境影响不大 空气环境:本项目的南边是东京大道,道路扬尘和汽车尾气是主要大气污染源。但是公路两侧设有50~100米的绿化缓冲带, 使其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校园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源、数量、燃料种类和污染物名称及排放方式等,为空气环境监测项目的选择提供依据。 表1 校园空气污染源情况调查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t/a ) 大气污染物烟尘SO2 NO x CO THC 排放量(t/a) 声环境:东京大道及西边金明大道的交通噪声是评价区目前最主要的噪声源,对局部地区有一定的影响。 电磁辐射:规划用地范围内有一架空高压线通过,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污染。

1、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 (1)监测断面布设 根据该项目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河流的宽度、深度以及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等来确定监测断面及数目。 因为水面宽≤50米则设一条(中泓垂线)而且断面上垂线的布设应避开岸边污染带。水深≤5米则设一点(水面下0.5米处) 。 依据该项目的水污染特性,并结合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的分布状况,在评价区内共设置6个监测断面。 (2)监测项目

流量、流速、水温(℃)、pH值、石油类、氨氮、总氮、BOD5、COD Cr、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粪大肠菌群、铜、铅、锌、六价铬。 (2)采样时间及频率 监测时期为一期(枯水期),连续采样三天. (3)分析方法 采样和监测方法根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实用分析方法》进行。 (4)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检测结果表明六个断面均有部分指标超标,主要超标指标为BOD5、CODcr、TP,另外,北沙河与京包线交界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出现超标,从超标的水质指标来看,造成东沙河和北沙河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应来自生活污染源,应加强沿河的生活污水治理。 2、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1)空气环境分析与监测因子的筛选 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校园及其周边的大气污染物排放 情况来筛选监测项目;我校无特征污染物排放,结合大气污染源调查结果,可选TSP、PM10、SO2、NO2、CO等作为大气环境监测项目。 (2)采样点的布设

水质在线监测方案标准化范本

!!!!!!!!!!!!!! 排放口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工程 设 计 方 案

附图:!!!!!!!!!!!!!!工艺流程图 !!!!!!!!!!!!!!总平面布置图 巴歇尔槽安装位置图 在线监测室建设位置图 规范化排放口及在线监测房平面位置图 在线监测房内布置图

!!!!!!!!!!!!!!总排放口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一、总则 1.1项目由来 1.2编制目的 1.3编制依据 1.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试行)(HJ/T 352-2007) 2.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 353-2007) 3.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 354-2007) 4.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 355-2007) 5.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 (HJ/T 356-2007) 6.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HJ 477-2009) 7.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T

212-2005) 8.《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96-2003; 9.《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1-2003 10.《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3-2003 11.《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超声波明渠流量计》HJ/T 15-2007 12.《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监 测仪》HJ/T 377-2007 13.《水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323-2007 14.《关于开展排放口规范化整治工作的通知》环发[1999]24 号 1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7.《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20.《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21.《巴歇尔槽测流规范》 SL 24-91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一.前言 二.系统概述 三.系统组成 四.空气质量监测仪性能特点 五.仪器工作原理 六.监测参数及性能指标 七.采样系统 八.多点校准设备(高精度配气仪) 九.零气发生器 十.气象系统 十一.中心站软件系统介绍 十二.项目详细的自动监测系统框图、安装方案十三.常见故障维修

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文件 一.前言 环境保护监测先行,自动化、信息化是做好环境监测的前提和保障。在地方经济 迅速发展的同时、各地区不断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气、噪声等环境污染事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阻碍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随着国家制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政策及法规的颁布实施,各级地方政府在对辖区内的环境治理日益重视的同时,加大了对环境监测的投资力度,各地区陆续规划安装了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地面站,实施城市空气质量预报。 THY-AQM60系列城市级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完全可以实现区域环境保护监测部门对环境监测的实际需要,满足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的要求。 二、系统概述 THY-AQM60系列城市级大气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在城市均布点设置子站(子站数量根据当地情况而定),安装在线式环境监测设备。监测数据实时传送到当地环保监控中心;中心可通过系统实时监测终端监测辖区内分布的各点在线监测设备的实时动态数据,并及时记录;建立监测系统数据库,根据历史记录数据和分析结果预测、预报辖区环境污染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有效控制辖区内环境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系统将在环保局监控中心安装一个视频显示屏及建立一个显示控制系统,该系统可满足环保局政务公示及辖区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实时发布的需要。 THY-AQM60系列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以自动监测仪器为核心的自动“测-控”系统。系列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是基于干法仪器的生产技术,利用定电位电解传感器原理,结合国际上成熟的电子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研制、开发出来的最新科技产品。该系统符合国家对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国产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理想的性能价格比,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是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理想仪系列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由一个中心站和若干个子站构成(子站数量根据当地情况而定),安装在线式环境监测设备。因此系统软件将由中心站软件和子站软件两大部分组成,两者有机结合,协调整个监测系统的运行,完成对各种监测仪器的数据采集和远程通讯控制 及数据处理,并形成报告。 三、系统组成 大气污染物: NO2(NO、NOx)监测仪、臭氧监测仪、二氧化碳监测仪、一氧化碳监测仪、PM10监测仪 气象系统:可测量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大气压力。

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方案

运城市盐湖区环境保护监测站标准化建设 方案 运城市盐湖区是运城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盐湖区占地面积12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0万亩,下辖9个办事处、7镇、6乡共21个乡镇(办),现有人口63万,其中城市人口达25万。 65人,其 中工程师17人,助理工程师17

一、建设目标 对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运城市盐湖区环境保护监测站目前机构和人员编制、监测用房面积均满足标准要求,根据当前监测工作需要尤其是“十一五”期减排监测任务要求,我局正在积极筹集资金,向监测工作倾斜,并争取国家资金支持,计划添置监测仪器18台(套),总投资69.4万元,基本达到《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中部地区三级站要求,尽快通过《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验收。

二、项目依据 1、《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 2、关于申报2010年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 3、《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 4、《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补充标准》 5、关于印发《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技术规定》等3项技术规定的通知(总站源字[2007]148号) 三、建设内容 根据我站当前监测工作需要,在现有能力建设、仪器装备水平基础上,我们对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和《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补充标准》,按照填平补齐原则,我站需配置离子计等18套监测仪器,总投资69.4万元(设备配置见附件:表1-4)。 四、实施进度和资金筹措方案 目前我站监测用房有500平米,具备持证上岗监测项目47项。待新增仪器到位后,经调试和检定,预计两个月内可投入正常使用。 资金筹措方面。盐湖区环境保护监测站标准化建设项目总投资69.4万元,现盐湖区财政局已承诺给付配套资金27.8万元,本月底可全部到位。缺口41.6万元申请国家给予解决。 五、效益分析

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

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 为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指导和规范全国各级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特制定本标准。有关辐射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标准另行制定。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试行)》同时废止。 本标准规定了省、市、县三级环境监测机构人员标准及机构、监测经费、监测用房、基本仪器配置、应急环境监测仪器配置和专项监测仪器配置。本标准为最低配置标准,有能力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标准。 本标准实行分级设置,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标准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的环境监测站、由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各专业环境监测站;二级标准为各地级市(自治州)、直辖市所辖区(县)设置的环境监测站执行;三级标准为各地级市(自治州)所辖区、县(自治县)设置的环境监测站执行。 每个级别(按照国务院确定的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划分方法)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三档,处于不同区域的环境监测站执行不同的标准。直辖市及其所辖区(县)环境监测站分别执行东部地区一级、二级标准。 一、人员编制及人员结构 本标准规定了各级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编制标准、环境监测技

术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及高级、中级技术人员比例,详见表1。 表1 人员编制及人员结构 二、监测经费 按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应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确保环境监测机构经费支出。环境监测运行费是维持各项环境监测业务正常、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应予重点保证,仪器设备购置费及系统运行维护费是开展

环境监测业务的基础条件,应予以支持。环境监测经费标准详见表2。 注:业务费包括常规监测、质量保证、报告编写、信息统计等费用。 三、监测用房 监测用房是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必备的基础之一,特别是实验室用房、大气、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用房是环境监测机构的基础条件,应予以重点保证。本标准规定了各级环境监测机构用房面积及要求,详见表3。

景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景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技术方案 . 2016年6月

目录 第一章景区环境监测的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景区环境监测的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监测项目 (3) 2.2 空气质量评价点设置数量要求 (3) 2.3 监测点位周围环境与采样口设置的具体要求 (3) 2.3 区域监测范围 (4) 第三章设计原则 (5) 第四章系统概述 (6) 4.1 系统功能描述 (6) 4.2 系统拓扑图 (7) 4.2.1系统功能模块示意图 (7) 4.2.1系统组网示意图 (7) 第五章系统详细设计 (8) 5.1 前端设备 (8) 5.1.1景区环境空气检测站 (8) 5.1.2无线数据传输单元(CRGPRS) (17) 5.1.2.1设备功能描述 (17) 5.2 监测中心管理系统 (18) 5.2.1系统功能描述 (18) 5.2.1.1子站软件功能 (18) 5.2.1.2中心站软件功能 (18) 5.2.2系统配置 (20) 第六章系统优势 (21) 第七章系统投资预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景区环境监测的意义 景区是人们欣赏游玩、休闲放松的地方。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没有工业的污染,没有蓝烟尾气与PM2.5。这里只有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宜人的气候、拂面的微风……让人畅游其中、恋恋不舍。 景区所产出的本身就是舒适的环境,对景区的环境空气监测是正面的,积极的,出于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引导人们走向优质环境区域,为优良的环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通俗的环境空气监测是负面的,被动的,出于降低对健康损害程度的目的,防范人们走向污染严重的区域,为污染源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由此可知,对环境空气监测的目的不同,测量的角度不同,测量的场所不同,最终测量的参数也有所不同。 没有污染源,就不存在污染的空气。所以对景区内污染空气的监测意义不大。景区的环境空气监测,是为了向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积极方向发展。主要参数集中于负氧离子浓度、气象风速风向、空气温度湿度、阳光强度与辐射程度、空气的洁净程度等景区的环境空气监测,犹如企业对自己产品的质量检测,不仅可以让景区向更加优秀的方向发展,而且通过空气质量公示,可以引导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繁荣商业。 同时,整个监测系统的数据传输平台因为无线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可以更快、更方便地进行系统前端设备的部署,节省投资并达到高效率的管理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平。 基于无线网络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是真实反映环境空气质量动态变化,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作为新时期物联网的典型行业应用,无线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在各方需求基础上逐渐开展应用并全面发展起来。

环境监测标准三级实验室建设方案

附件1: xx县三级监测站标准化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为提高全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靠,为环境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根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9号)、《xx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xx府办…2007?44号、《xx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试行)》xx环…2008?101号、《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发…2007?56号)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紧紧围绕减排工作,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工作、为我县减排任务顺利完成提供充分、有效的技术支持逐步改善我县环境质量 在“十二五”期间将xx县环境监测站建设成为能说清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容量和污染物状况,满足以“人本兴县、生态立县、工业富县、旅游旺县、农业稳县”的发展战略的三级环境监测服务机构。 二、背景及现状 2.1建设背景 xx县地处xx中部,。xx县环境监测站始建于1982年,于2009年通过计量认证复审,是从事环境监测的公益性全民事业单位,隶属xx县环境保护局,业务上受xx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指导,属全国环境监测三级站。承担着xx 东部,xx市沿河地区各乡镇的饮用水水源

xx河支流xx河xx段八条河流水质、四个水库监测监督任务及县内所用污染源的监测监督任务。 建站已有二十八年,虽然近几年在上级部门和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对实验室的分析操作环境进行完善建设、建设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购、买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烟尘烟气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一批仪器,环境监测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但是由于受人员、仪器装备和工作场所的限制,监测监管能力仍然比较薄弱。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环保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开展xx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工作以来,由于监测能力的薄弱,已经直接影响日常环境监管的工作,因此建设符合《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发…2007?56号)的东部三级环境监测机构势在必行。 2.2监测站现状 2.2.1、人员情况 2.2.2、监测用房情况 2.2.3、监测经费

大气环境监测专项实施方案(精品)

大气环境监测专项实施方案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全面、真实、有效的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决策管理的支撑和保障。 一、总体要求 以改善全市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积极构建涵盖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固定污染源和机动车排放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准确,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有效传导治霾工作压力,动员全社会共同保护大气环境,提供有效的监测数据支持和保障。 二、工作目标 完善全市空气质量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成全市空气质量监控平台。所有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小型空气自动站,建设机动车尾气监测网络,所有重点排放企业全部建立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实行24小时在线自动监控。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 1.建立大气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大气环境监测监控、预报预警、指挥调度一体化综合信息平台,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现对各级网格和重点污染源的集中在线监测和全程监控,7月底前,市、县两级同步建成

大气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并实现互联互通。(牵头部门:XXXXXX) 2.扩大工业企业废气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范围。扩大污染源自动监控范围,对大气污染物重点排放企业全部建立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建成市、县、乡和企业全覆盖的监测体系,实行24小时在线监测,并实现与环保部门联网。(牵头部门:XXXXXX) 3.加强工业园区(开发区)空气质量在线自动监控。XXXX 年7月底前,全市所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六参数小型空气自动站,实现对工业园区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控和定期考核,每月排名通报。(牵头部门:XXXXXX;配合部门:各工业园区、开发区管委会) 4.提升乡镇(街道)小型空气站建设。XXXX年9月底前,全市244个乡镇(街道)小型空气站全部升级建设为六参数小型空气自动站。(牵头部门:XXXXXX;配合部门:各县(市、区)政府,XXX区、XX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二)加强空气质量监测质量控制 5.规范监测站运维。网格化监测系统、乡镇(街道)及工业园区小型空气站的运行与维护,全面推行第三方运维机制;新增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采取政府监管、企业负责、自行运维或采取第三方运维。各县(市、区)政府要保证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严厉打击人为干扰监测设施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