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脊椎疗法
- 格式:ppt
- 大小:217.50 KB
- 文档页数:37
养生与健美方法-治疗-脊椎炎的保守疗法
肥大性脊椎炎的治疗,主要是采用保守疗法,其方法有四:
(1)防止腰部扭伤及过累。
对于有腰扭伤的病人要及时治疗和休息,用腰背部劳动过重者需要适当减轻工作。
(2)疼痛不重者,可用蜡疗、超短波、陈醋离子透人等理疗,也可进行针炙、按摩治疗,以达到舒筋活血,减轻疼痛的目的。
患者每天坚持作1~2 次腰伸屈、倒弯、旋转活动,每次5~10 分钟,或打太极拳来锻炼腰背肌肉功能。
冬季腰部加用棉围腰以保温腰背部,局部用热敷,勤洗热水澡。
(3)疼痛较重时,要卧床休息,酌情服用止痛药,如消炎痛片、保泰松、炎痛喜康片,也可服活血化淤、舒筋活血的中药。
(4)若伴有神经根受压症状者,除用上述方法治疗外,可加用维生素B1、B2 注射治疗。
一、美式整脊技术的创始人D.D帕默:美式整脊技术英文为Chiropractic,美式整脊医学由加拿大人Daniel David Palmer于1895年于美国创立。
Daniel David Palmer是自学成才的,1895年9月18日他对一名叫Harvey Lillard耳聋患者的脊柱进行推拿治疗时,意外地使患者的听力得到了恢复。
Palmer写道:“体检时,我发现Lillard的第四胸椎棘突向后移位。
我以患者的第四胸椎棘突做为杠杆,猛力顿推,使其复位。
以后我惊奇的发现,Lillard先生的听力恢复了。
我认为这不是偶然的巧合,Lillard先生的脊椎经过矫正后,他的脊椎恢复了正常的生理结构,所以去除背痛并恢复了听力。
” Palmer医生认为一个新的专业诞生了,并命名为Chiropractic——美式整脊医学。
二、美式整脊技术的奠基人:B.J.帕默:帕默的儿子,B.J.帕默医生。
如果我们说帕默是美式整脊技术的发明者,那么B.J.帕默就是奠基人或发展人。
HIO是B.J.帕默特创的对于环枢椎的矫正技术。
前美国总统里根从政前就是在他的公司做主持人。
他曾经到过许多国家,在30年代来过中国,并写下了许多游记。
这些游记曾经在他的广播公司做系列节目,这也是早年他使美国人开始对中国这个当时颇为神秘的国家了解的一个重要贡献。
B.J.对美式整脊技术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奠定并坚决坚持住了美式整脊技术特有的哲学理念。
B.J.认为,人体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非常完美的生理上的自我调节能力。
这种能力首先体现在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之内。
无论人类的现代科学理论与手段如何发达,在这个完美的自我调节能力面前却常常显得非常渺小。
人的脊椎是躯干的中轴、脊髓的所在地、所有脊神经发出的部位。
如果出现了结构的异常,而这又是常常发生的事情,就有压迫脊神经甚至脊髓的危险,就有可能导致人体健康异常。
精细的维护与调整脊椎的结构,不仅会有效地预防与治愈多数的脊椎病,更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脊椎对神经根的压迫。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终极疗法(下)【辨证论治】急性期(经络型)1.风湿痹主要症状:腰脊强硬疼痛,遇寒受风加重,肢体困痛或游走痛,心情烦躁,局部寒热不明显;舌质淡,苔白,脉浮弦。
治疗方法:祛风除湿,宣通督脉。
临证处理:柴胡桂枝汤加减。
仲景柴胡桂枝汤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小柴胡汤是少阳病主方,桂枝汤是太阳病主方。
《素问·热论篇》记载:“伤寒……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
《灵枢·经脉》记载:“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
可见《内经》中一直就有“少阳主骨”的论述,关于少阳所主之骨临床表现,结合上述“少阳主骨”的发病部位,关节疼痛几乎遍及人体全身。
《伤寒论》第146条就有涉及“少阳主骨”之用的具体应用:“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此证临床多见于急性关节炎。
而且足少阳胆经16穴中与筋骨相关的穴位有14穴,其中环跳、阳陵泉、绝骨三穴为治疗关节疾病的典型常用穴,环跳主治腰腿痛、下肢痿痹,阳陵泉主治全身各关节筋急疼痛,绝骨主治筋骨痿软无力等症。
桂枝汤方为仲景群方之魁,用于外感可解肌发表止痛,用于内伤可通气血、调营卫、和阴阳、调肝脾。
桂枝汤的类方很多都是治疗痹症的主方,如葛根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柴胡桂枝汤、桂枝附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等。
遇寒受风加重,可加防风、白术、黄芪;心情烦躁,可加栀子、淡豆豉;疼痛加重,可酌加药以制川乌、生麻黄等。
2.寒湿痹主要症状:症见起病急,腰骶及脊背部疼痛剧烈,晨僵不适明显,常伴有沉重感,活动后减轻,劳累后加重,甚则脊柱活动度减少,或合并外周大关节(如膝、踝关节)肿胀、疼痛;恶寒发热或畏寒喜暖,天气变化或受凉时疼痛较剧;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或沉弦。
治疗方法:散寒除湿,宣通督脉。
临证处理:乌头汤加减。
本方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浅谈颈椎病脊柱正骨前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问题,尤其是对于职业病如颈椎病这种多发疾病,更是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在治疗颈椎病方面,脊柱正骨是一种颇受欢迎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颈椎病和脊柱正骨进行浅谈。
一、什么是颈椎病?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因为长期磨损和老化使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肌肉劳损和积疲惹起的病症。
颈椎病是人体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颈椎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颈痛、肩背疼痛、肌肉酸痛、头痛等。
二、脊柱正骨有什么作用?脊柱正骨是一种众所周知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它采用手法的方式,通过对患部进行推拿、按摩和伸展等疗法,可以改善脊椎的状况。
对于颈椎病患者而言,脊柱正骨可以帮助调整椎间关节的角度,改善颈部肌肉张力不均的情况,从而达到减轻颈部疼痛和改善肩颈部活动功能的作用。
三、脊柱正骨适用于哪些人?由于颈椎病病因较为复杂,所以并非所有的颈椎病患者都适合脊柱正骨疗法。
不同的病因导致的颈椎病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某种特定的颈椎病病因而言,脊柱正骨可能并非最为适合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适合进行脊柱正骨疗法的颈椎病患者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病情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无严重颈椎间盘突出、颈部无明显红肿和疼痛等不适症状。
四、如何进行脊柱正骨?首先,需要寻找一位有资质的脊柱正骨师。
在前往脊柱正骨诊所之前,患者需要对脊柱正骨疗法有所了解,包括技术流程和疗效预期等等。
在脊柱正骨疗法之前,脊柱正骨师会对患者进行问诊和体格检查,以了解病情。
接下来,脊柱正骨师会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包括治疗方式、治疗频率和时间等。
通常,脊柱正骨疗法的治疗方案是需要定期更换的,以达到最佳疗效。
五、脊柱正骨有哪些风险?脊柱正骨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但是,像所有的治疗方法一样,脊柱正骨也会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颈部肌肉酸痛等。
此外,如果治疗时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颈部神经或其他神经受损等情况。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强直性脊柱炎物理疗法是什么?
导语: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很常见的脊椎疾病,该病的发病是比较隐匿的,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对患者的身体影响也不是很严重,所以该病是很容易被忽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很常见的脊椎疾病,该病的发病是比较隐匿的,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对患者的身体影响也不是很严重,所以该病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旦病情发展到中后期的话,危害就特别的大,不仅仅是患者正常的生活会受到限制,严重还会造成残疾,所以大家是一定要重视早期的治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强直性脊柱炎物理疗法之一、日常姿势训练
卧位:昼睡硬板床,宜仰卧,侧卧轮流交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枕头不宜过高或不秀枕,另外每月晨起或睡前可俯卧5分钟。
强直性脊柱炎物理疗法之二、一般治疗
主要就是要求患者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患者在患病后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持正常的生理姿势,注意行、立、坐、卧的正确姿势。
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扁桃体炎、鼻窦炎等。
经常作深呼吸及颈椎,腰椎活动及整体运动,可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防止畸形;保持胸廓活动度,维持正常呼吸功能;保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和肢体废用性肌肉萎缩等。
强直性脊柱炎物理疗法之三、药物治疗
目的在减轻疼痛,使患者能多做运动,并增进生活质量;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及活性。
剂量可由患者根據疼痛程度自行调整给药,以晨间僵硬为主的症状,可於睡前投与长效剂量。
可能的副作用为:肠胃不适、水肿、肾功能障碍等。
中医治疗脊柱侧弯的原理和方法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影响许多患者的生活和健康。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脊柱侧弯与人体的气血、经络、体质等方面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和临床实践,探讨了中医治疗脊柱侧弯的原理和方法。
中医治疗脊柱侧弯的原理主要涉及调节气血平衡、舒经活络促进骨骼调整以及中医药物的应用。
而中医治疗脊柱侧弯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手法以及中医体育锻炼法。
尽管中医在脊柱侧弯治疗中有一定的优势,但仍需要更多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来进一步确认其疗效和机制。
综合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能会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为脊柱侧弯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可能性。
一.脊柱侧弯的临床表现和分类1脊柱侧弯的临床表现:背部不对称:脊柱侧弯导致背部出现不对称,一侧肩膀或肋骨突出,另一侧则显得较平坦。
腰部或胸部明显弯曲:脊柱侧弯可导致腰部或胸部出现明显的弯曲,尤其在侧视图中更为明显。
肩膀高低不平:患者的肩膀高度可能不一致,其中一侧可能较高,另一侧较低。
骨盆倾斜:脊柱侧弯还可能导致骨盆的倾斜,表现为一个髋部高于另一个髋部。
腰部或背部疼痛:脊柱侧弯可能引起腰部或背部疼痛,尤其在活动或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后更为明显。
2脊柱侧弯的分类:根据侧弯的方向:右侧弯:脊柱向右侧弯曲。
左侧弯:脊柱向左侧弯曲。
根据侧弯的角度:轻度侧弯:脊柱侧弯角度小于20度。
中度侧弯:脊柱侧弯角度在20度至40度之间。
重度侧弯:脊柱侧弯角度大于40度。
3根据病因和发病时间:先天性脊柱侧弯:出生时脊柱已经出现侧弯,通常由于脊柱发育异常引起。
成人脊柱侧弯:在成年后出现的脊柱侧弯,可能是由于姿势不良、神经肌肉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
C型脊柱侧弯:脊柱侧弯形成一个弯曲,类似"C"的形状。
S型脊柱侧弯:脊柱侧弯形成两个连续的弯曲,类似"S"的形状。
二.中医理论与脊柱侧弯的关联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脊柱侧弯与人体的气血、经络、体质等方面密切相关。
龙氏治脊疗法总论概述:由于脊柱关节错位或脊椎及其周围组织退变而造成植物神经损伤(神经根、脊髓、椎动脉、静脉等)而致病者,称为脊椎病因。
以脊椎病因理论作为指导,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保种病症(异病同治法),称为治脊疗法。
龙氏治脊疗法包括几方面:1 主治法:正骨推拿(主要针对椎关节错位牵引(主要针对椎间盘退变及骨质增生)其目的主要是去除骨性压迫对神经、血管、损伤。
2 辅治法:热疗(理疗);脱水疗法:(药物)消除无菌性炎症(神经根水肿)其目的为放松颈后肌群、止痛;水针疗法:(针剌、电针、埋线)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1)——概述及治疗范围整理:章瑛审定:龙层花概述:由脊柱关节错位或脊椎及其周围组织退变而造成神经、血管损伤(神经根、脊髓、椎动脉、静脉等)而致病者,称为脊椎病因。
以脊椎病因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这种病症(异病同治法),称治脊疗法。
治脊疗法包括三方面1 主治法:正骨推拿主要针对椎关节错位。
牵引主要针对椎间盘退变及骨质增生。
其目的去除骨性压迫对神经、血管的损伤。
2 辅治法:热疗(理疗)、脱水疗法(药物)可消除无菌性炎症(神经根水肿)。
目的放松颈后肌群起止痛作用。
水针疗法可促进劳损组织吸收及内固定作用。
3 预防复发:练保健功、太极拳、气功等。
使用保健枕、硬板床及纠正不良生活姿势,防止外伤、受凉、勿过疲劳等。
(水针疗法及练保健功可治疗脊椎失稳。
保健枕及防止外伤可预防复发。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2)——治脊疗法需要掌握的技术和要领、口诀脊椎病因学基本理论1 三步定位诊断法(神经症状定位诊断、触诊定位诊断、X 线片定位诊断)。
2 熟练掌握颈椎小关节错位类型。
3 颈椎病临床、病因分型及分期治法。
4 熟练掌握正骨推拿法。
学习治脊疗法要领1 要求做到稳、准、轻、巧,手法中须柔中带刚。
稳:对病情要细心分析,排除治脊疗法禁忌症。
触诊脊椎偏歪时,注意分析是生理性(畸形)还是病理性(符合三步定位诊断),避免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