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谜语》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8.62 KB
- 文档页数:3
有关父亲的谜语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通过猜谜语的活动,增进学生对父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猜谜语活动。
教学难点:1. 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猜谜语活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有关父亲的谜语。
2. 学生准备卡片或礼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学生分享他们对父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二、猜谜语活动(10分钟)1. 教师出示有关父亲的谜语,学生猜答案。
2. 学生猜对答案后,教师揭晓并给予表扬。
3. 继续出示其他有关父亲的谜语,学生继续猜答案。
三、制作卡片或礼物(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张卡片或礼物。
2. 学生在卡片或礼物上写下他们对父亲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四、展示和分享(5分钟)1. 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卡片或礼物。
2. 学生分享他们对父亲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2. 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亲节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猜谜语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制作卡片或礼物的创意和表达。
六、父亲节的由来(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父亲节的起源,介绍第一个父亲节是在哪个国家由谁发起的。
2. 学生了解父亲节的由来后,分享他们对父亲节的看法和期待。
七、谜语竞赛(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谜语竞赛。
2. 教师出示有关父亲的谜语,各组代表轮流猜答案。
3. 猜对答案的小组得分,汇总各小组得分,评选出获胜小组。
八、感恩卡片制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张感恩卡片。
2. 学生在卡片上写下他们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父亲的祝福。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九、父亲节礼物赠送(5分钟)1. 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感恩卡片或礼物赠送给父亲,表达他们的爱意。
七年级上册《父亲的谜语》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独立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深邃神秘、冥思苦想、饱经忧患、烦恼忧愁”等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父亲教“我”猜谜时的语气;抓住描写父亲眼睛的句子,理解“父亲的眼睛多神秘呀!仿佛可以给我变出许许多多的快乐和光明。
”这句话的含义。
3、能按照提示,对父亲教“我”猜谜语的故事进行简要复述。
4、通过课文阅读,从父亲的谜语中和眼神中,体会父亲对孩子无私的关心,深沉的爱。
二、教学重点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根据提示,简要复述父亲教“我”猜谜语的故事。
2、反复诵读文本,从作者与父亲的猜谜过程中,体会到深沉的父爱无所不在。
三、教学难点1、整理课文描写的三个场景,其中第二个场景的概括。
2、按照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生:喜欢)心动不如行动,我们这就来猜两个谜语,做个课前热身。
(出示ppt1:猜谜大热身)2、(出示ppt2)这是什么?(生:人民日报)相信有些同学家里订阅了这份报纸,但这里的《人民日报》与我们所读的《人民日报》有所区别,注意到这里了标识了吗?这是《人民日报》的海外版,主要是给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中国在各国的留学生及工作人员,关心中国情况的各国朋友读的。
在1986年7月1日的那期上,刊登着这样一篇散文,来读《父亲的谜语》(出示图片)。
3、板书课题《父亲的谜语》,齐读课题。
4、文章的作者叫刘蕊(板书),会读这个字吗?指名读,蕊(ruǐ),师正音。
5、过渡:这篇文章被编入课本时被编辑叔叔作了稍微的修改,并且把它的后半段删去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预习过了吗?(二)预习反馈,初步感知1、预习反馈1) 出示四个词语:神秘深邃苦思冥想饱经忧患烦恼忧愁2) “邃”字最难写,大家伸出手,跟着我一起书空。
首先这个字是什么结构?(半包围),里面先写(穴宝盖),注意右半部分的最后一笔是(点)。
其实这个字没有穴宝盖也读suì,意思是往下(配合动作),“穴”的意思是?(洞)。
2024年四年级语文《父亲的谜语》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父亲的谜语》,并掌握其中的生字词。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父亲与孩子的互动以及谜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学生能够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其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体会到家庭中亲子之间的温暖与亲情。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父亲的谜语》中父亲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以及谜语所代表的寓意。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谜语的巧妙之处,理解父亲通过谜语传递给孩子的人生智慧。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质疑。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家庭亲情的背景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学习氛围。
向学生展示一些与父亲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有趣故事,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新课呈现:教师首先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情感的表达,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
学生跟读,注意字音、语调等细节,确保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深入探究: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谜语,尝试解开谜底,并分享各自的见解和解题思路。
角色扮演:选取几名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课文中的情景,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父亲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思维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谜语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如父爱、智慧等,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巩固练习:词汇练习:通过填空、选择等形式,巩固学生对课文中生字词汇的掌握。
句型练习:提供类似的情境或话题,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重点句型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父亲的谜语》教学设计韩晓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读准字音,正确书写,如“冥”、“涩涩”、“邃”、“吸”、“罩”、“诞”等。
2.简述课文主要情节,说说课文围绕“猜谜语”写了哪些事情。
3.体会蕴涵在文章中的博大“父爱”。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初步感知课文。
2.反复朗读课文,在讨论中加深理解父爱的博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现的是融洽的父女亲情。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通过父亲和我猜谜语的情景,感悟深沉的父爱。
(二)教学难点通过这则描写眼睛的谜语感受父爱无处不在。
教学方法1.自读感知法2.反复朗读法3.疑难讲析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导语人们都说母爱像涓涓细流,滋润着儿女的成长;人们都说父爱像沉闷的火山,外表含蓄而深沉,内心却涌动着爱的激流。
自古以来,歌颂母爱是永恒的主题。
今天,让我们随着刘蕊的笔触,去感受一位感情细腻、真挚、深沉的父亲,去体味这种伟大而无私的父爱。
(作者介绍)一,检查字词预习情况悠悠深邃苦思冥想给予黯淡忧郁浑浊荒诞二、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朗读课文,出示要求:1.画出难以掌握的生字、词。
2.理解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问题:(1)全文围绕什么情节展开?写了哪些事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记叙的重点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1)全文围绕“父亲的谜语”展开,通过父亲的一个个谜语;小时候,我猜父亲谜语,当我猜不出的时候,父亲就会启发我,诱导我,是我在快乐中长大。
我长大了,有了心事,又不肯向父亲说,父亲就用猜谜语的方法来时我高兴,这是,就变成了父亲猜我谜语。
我离开加厚,父亲用谜语回信表达了对女儿的思念之情。
从侧面展现了一个慈祥的父亲带给女儿的快乐,表现了父爱的深沉和细腻。
(2)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记叙的重点是猜“父亲的眼睛”这一谜语。
三、再读课文,局部揣摩学生再读课文,,对下列语句作出点评。
(学生读课文,讨论,回答问题)(1)父亲那细眯眯的眼睛笑看着我,悠悠地念着他的谜语。
有关父亲的谜语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提高学生对父亲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2. 通过猜谜语的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
3. 培养学生对家庭、对父亲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2. 有关父亲的谜语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学会猜有关父亲的谜语。
难点:理解谜语的含义,提高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互动法:引导学生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谜语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课件:有关父亲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谜语卡片:准备一些有关父亲的谜语,打印在卡片上。
3. 奖励物品:准备一些小礼物,用于奖励猜对谜语的学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关于父亲的歌曲,如《父亲》、《爸爸去哪儿》等,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父亲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二、讲解父亲节的意义(5分钟)1. 介绍父亲节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父亲节的意义,强调尊父爱父的重要性。
三、猜谜语活动(15分钟)1. 分发谜语卡片,让学生独立思考。
2. 邀请学生上台猜谜语,其他学生可以帮助解答。
3. 猜对谜语的学生可以获得小礼物作为奖励。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谜语进行讨论。
2. 讨论谜语的含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人,尊重和爱护父亲。
3. 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父亲的短文,表达对父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2. 回家后,向父亲表达自己的祝福和爱意。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父亲的谜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父亲的谜语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父亲的谜语,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关系,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理解父亲的谜语所表达的含义。
2. 分析父亲谜语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庭关系,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准备父亲的谜语文本,最好选择一些富有深意的谜语。
2. 准备相关背景资料,介绍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对家庭、亲情的认识,提问学生对父亲的印象。
2. 教师简要介绍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二、阅读父亲的谜语(15分钟)1. 教师分发父亲的谜语文本,让学生独立阅读。
2. 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讨论父亲的谜语(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父亲谜语的理解。
2.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全班分享,讨论谜语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
四、思考家庭关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关系,提问学生对家庭责任感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父亲的谜语所传达的信息,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向家长表达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2.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主题的写作活动,如写一篇关于家人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父亲的谜语,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关系和亲情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家庭关系。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在教学延伸环节,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2023年父亲的谜语教案父亲的谜语教案1学习目标:1、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识字量。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父亲教'我'猜谜时的语气、语调。
2、仿照课文,学习为自己感受爱好的事物编谜语3、读懂课文主要写了父亲教我猜谜语、编谜语的故事,体会到其中蕴含着父亲对孩子深厚的爱。
学习重点:通过父亲和我猜谜语的情景感悟深厚的父爱。
学习难点:通过描写眼睛的谜语感受父爱无处不在。
自学导航你能说明下列词语吗?深邃:苦思冥想:饱经忧患:开释:自我研讨熟读课文,整体感悟①父亲有许多谜语,课文重点写了哪个谜语?请用波浪线画出这个谜语的谜面。
②这条谜语难倒了我,我猜不出来。
谁能换上其它词句,意思不变?③谜底藏在哪里呢?就在我眨巴着眼睛苦苦思索的时候,父亲便会给我奇妙的提示,父亲给我的奇妙提示是什么?合作探究④有感情读3~10节。
(可以同桌分角色对读)⑤父亲的眼睛里装着我这个“细妹子”,还有哪些句子写了父亲的眼睛?(用直线划出来句子)⑥父亲的眼睛里装着我这个“细妹子”,我的眼里有什么?⑦父亲的头发怎么会白的?想象一下:父亲心里会忧愁些什么?担忧些什么?⑧文中父亲的眼睛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⑨我欢乐,父亲也欢乐,我不欢乐,父亲也不欢乐,所以父亲的眼睛是什么?拓展延长①你知道如何编写谜语吗?应留意什么问题?同学们能给五官编写谜语吗?②父亲来信仅寄一个谜语,这有什么含义?观赏鉴别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或者你喜爱哪些语句并说明理由父亲的谜语教案2教学目标:1、自学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课文。
3、根据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4、从父亲的谜语、父亲的眼睛中体会父亲对孩子无私的关切。
教学重点: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父亲和我猜谜语的情景,感悟深厚的父爱。
教学难点:阅读课文,理解描写父亲眼睛的句子的含义,体会父亲对孩子无私的关切。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你觉得和爸爸妈妈之间最好玩的事是什么?2、学生沟通3、师:而在作者的记忆里,最好玩的事就是在夏日的晚上,坐在星光覆盖的院子里猜父亲的谜语。
21父亲的谜语小时候,父亲最爱教我猜谜语。
父亲有很多谜语。
夏日的晚上,坐在星光笼罩着的院子里,最有趣的事是猜父亲的谜语。
父亲眯起眼睛看着我,悠悠地念着他的谜语。
我眨巴着眼睛,仰头对着那满天的星斗苦苦地寻找,谜底藏在哪里呢?再盯着父亲的眼睛瞧,觉得他那双笑眯眯的小眼睛也和夜空一样深邃、神秘。
当我苦思冥想,觉得小脑瓜发胀的时候,父亲便会给我巧妙的提示,直到我得意地叫起来,他也“嘿嘿”地笑了。
渐渐的,父亲的谜语很少能够难倒我了。
只有一条谜语我猜不出。
“晚上关箱子,早上开箱子,箱子里有面小镜子,镜子里有个细妹子。
”我想了半天想不出,问父亲:“怎么镜子里有个细妹子呢?”父亲笑着说:“你再听呀——”他把眼睛闭上,“晚上关箱子。
”又把眼睛睁开,“早上开箱子。
”父亲把眼睛凑近我,“箱子里有面小镜子。
你仔细看看,镜子里是不是有个细妹子?”我叫起来:“是眼睛,是眼睛。
”父亲说:“对。
这是爸爸的眼睛。
”我问:“那我的眼睛又该怎么说呢?”“晚上关箱子,早上开箱子,箱子里有面小镜子,镜子里有——”父亲摸摸饱经忧患而早白了的头发,说:“有个老头子。
”每当我噘起了嘴,皱着眉头,一副烦恼忧愁的样子时,父亲便念起“关箱子、开箱子”,笑眯眯的眼睛一张一合,然后问我:“镜子里面有个什么呢?”我不作声,他便猜,“巧克力?大苹果?洋娃娃?蝴蝶结?花裙子?有小鹿的卷笔刀?……”我小小的心总会被其中某样东西引得高兴起来。
父亲将它们“变”出来时,我总是搞不明白,父亲怎么就猜得出我镜子里面是什么呢?啊,父亲的眼睛多神秘呀!仿佛可以给我变出许许多多的快乐和光明。
整合新基础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父亲的谜语》教学案例闵行区一、背景介绍:对于我来说,接触新基础的时间不算很长,但通过阅读有关新基础的书籍,对我的触动颇深。
新基础明确提出了课堂教学价值观的三层次重建论。
特别是新基础课堂教学最突出的“六多、六少”,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今年,我执教的是四年级语文学科。
有关父亲的谜语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亲的重要性和贡献,增强对父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通过猜谜语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增加学生对谜语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教学内容:1. 父亲的重要性和贡献2. 谜语的基本概念和技巧3. 有关父亲的谜语实例4. 猜谜语的活动5. 总结和反思教学准备:1. 有关父亲的图片或视频资料2. 谜语书籍或资料3. 活动道具(如谜语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父亲的重要性和贡献,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
2. 引导学生思考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和作用。
二、基本概念和技巧(10分钟)1. 向学生解释谜语的基本概念,如谜面、谜底、谜语类型等。
2. 教授学生猜谜语的技巧,如观察谜面、分析谜面与谜底的关系等。
三、有关父亲的谜语实例(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父亲的谜语,如“天上飞的不是飞机,是什么?”(答案:父亲)2. 引导学生猜出谜底,并解释谜底与父亲的关系。
四、猜谜语的活动(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些谜语卡片。
2. 学生轮流猜谜语,其他组成员可以提示或解答。
3. 评选出猜对最多谜语的小组。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如对父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以及猜谜语的技巧等。
2.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父亲的重要性和谜语文化的价值。
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的父亲参与课堂,让他们一起猜谜语,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学生参观谜语展览或参加谜语比赛,增加对谜语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猜谜语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父亲的重要性和贡献,增强了对父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通过教授学生猜谜语的技巧,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以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
六、父亲的角色和责任(10分钟)1. 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了解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父亲的谜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欣赏课文独特的选材和精巧的构思。
过程与方法:以读代讲,通过设疑赏析文章选材与构思、品评语言文字等方法学习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深沉的父爱,培养学生回报父母、孝敬老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
学习文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
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以谜语贯穿全文,抒写父爱的精巧构思。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情境教学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抒写父爱的小散文。
文章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把日常生活与“父亲的谜语”自然地融合起来,以“谜语”为主线把“我”成长过程中的几个生活片段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使文章充满了生活情趣,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位父亲对女儿细腻而深沉的父爱。
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应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浓郁亲情,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温馨,并指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得到的有关写作方面的收获运用于自己的习作。
《父亲的谜语》教学设计
1.能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识字量。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父亲教我猜谜时的语气、语调。
3.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4.能仿照课文,学习为自己感受兴趣的事物编谜语。
5.读懂课文主要写了父亲教我猜谜语、编谜语的故事,体会到其中蕴含着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通过这则描写眼睛的谜语感受父爱无处不在。
通过父亲和我猜谜语的情景感悟深沉的父爱。
1.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是否留意过父亲的眼睛呢?它曾带给你一些什么感受?
2.那么,课文中父亲的眼睛又使女儿感受到什么?请读句子:
啊,父亲的眼睛是多么神秘啊!仿佛可以给我变出许许多多的快乐和光明。
(1)自由读。
(2)交流女儿的感受。
3.是啊,父亲的眼睛简直就是女儿快乐的源泉。
真是这样吗?让我们跟随小作者一起到课文中去感受一下吧!
(1)自读课文,要求:
①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
②思考:文中父亲的眼睛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用浪线划出有关语句。
)
(2)交流,板书:夏日的晚上
猜谜语的时候
我烦恼忧伤时
1.感知第1、2节
(1)指名读1、2节,边听边感受当时的气氛。
(2)说说还有哪些词也能表示难倒?(头昏脑胀、苦思冥想、苦苦寻找)
(3)此时,父亲是怎样让我快乐的?
快速默读,交流板书:巧妙的提示
2.师引读3一10节,边读边体会父亲提示的巧妙。
分组再次朗读这几节,思考:从中你感受到父亲的什么?
3.是啊,父亲是如此爱我,当我为猜出谜底而兴奋地叫起来时,他会在一旁为我高兴;而当我忧愁烦恼时,他就会想方设法给我变出快乐。
(1)男女分角色朗读11、12节。
(2)说说从父亲的谜语里你感受到什么?
4.父亲,一个多么响亮而有力的名字!他给我们的爱虽然不像母爱那样伟大、亲切,但却多了一分含蓄、深沉,让我们带着真诚和爱心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次感受一下父亲那
份深深的爱o
1.补充阅读〈父亲的手〉
每次感觉父亲的手都不一样
第一次是在孩提时逃学的路上,在日向在小脸蛋上的脆声中,那时候父亲的手,写在心灵的只有痛。
第二次是在上街的时候,把兴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那是记忆中最清晰的一次,手心与手心的交流,父亲的手好大好温暖。
最近一次是在离家远行的时候,父亲摸了摸我的头,然后是我的脸,当粗糙刺痛我细腻的皮肉时,印在心底的却是全部的父爱。
3.完成说写双通道,自编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