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3课宇宙的边疆含解析31707271167
- 格式:doc
- 大小:158.02 KB
- 文档页数:15
13 宇宙的边疆本课话题——探索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
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求知宇宙空间的奥秘成为人类极感兴趣的问题,对宇宙的探索,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勇于探索是人类的可贵品质。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1.发明“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张衡对科学领域和宇宙奥秘具有浓厚的兴趣,他探索发明了演示天象的“浑天仪”和观测地震的“候风地动仪”,为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地震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探索放射性元素居里夫人专注于放射性现象的研究,探索发现了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探索路上,尽管困难重重,丈夫也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丧生,然而居里夫人并没有动摇献身科学的意志,孜孜追求的探索精神使她走上科学的巅峰。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人的天职在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向没有开辟的领域进军,才能创造新天地。
——李政道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左拉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
——爱因斯坦[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晕眩.( ) 尘埃.( ) 脚趾.( ) 广袤.( ) 椭.圆( ) 奄.奄一息( ) 彗.核( ) 氦.气( ) 【答案】 xuàn āi zhǐ mào tuǒ yǎn huì hài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秘⎩⎨⎧神秘.( )秘.鲁( ) (2)奇⎩⎨⎧好奇.( )奇.数( ) (3)召⎩⎨⎧召.唤( )召.陵( ) (4)泡⎩⎨⎧泡.沫( )泡.桐( ) (5)徊⎩⎨⎧徘徊.( )低徊.( ) (6)壳⎩⎨⎧贝壳.( )甲壳.( ) (7)旋⎩⎨⎧旋.风( )旋.涡( ) (8)济⎩⎨⎧人才济.济( )救济.( ) 【答案】 (1)mì Bì (2)qí jī (3)zhào Shào (4)pào pāo (5)huái huí(6)ké qiào (7)xuàn xuán (8)jǐ jì2.语境辨析法(9)他有晕.( )船的毛病,一次,他竟然晕.( )倒在甲板上。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宇宙的边疆(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竭.力(jié)嚼.烂(jiáo)徘徊.(huí)辽阔无垠.(yín)B.聒.噪(guō)广袤.(mào)召.唤(zhào)模糊纤.细(xiān)C.尾鳍.(qí)踝.节(huái)跳跃.(yuè)氦.气(hái)D.束.缚(shú) 脚趾.(zhǐ)汲.取(jí)璀.璨夺目(cuǐ)解析:选B A项,“徊"应读huái;C项,“氦"应读hài;D项,“束”应读shù。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磅礴际涯朝气蓬勃错综复杂B.涉足珊瑚微不足道淹淹一息C.旋涡椭圆区区可数人才济济D.边沿蒸发碧波荡漾川流不息解析:选B B项,淹淹—奄奄。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________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
②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________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③________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________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A.演化湮没虽然/但是B.演变淹没即使/但是C.演变湮没即使/但是D.演化淹没虽然/但是解析:选D “演化”主要指自然界的变化。
“演变"指自然和社会的变化。
①句选“演化”更恰当。
“湮没"指名声或成就被埋没。
“淹没”指水漫过或被声音盖过。
②句与“汪洋”搭配,选“淹没"恰当。
③句是转折关系,“即使/但是”不搭配,选“虽然/但是”恰当。
高中语文专题13 宇宙的边疆(测)(基础,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新人教专题13 宇宙的边疆〔测〕〔总分值45分,时间45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9分〕我们的宇宙外面是什么在宇宙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叫做宇宙学常数。
这个常数在我们的宇宙中起着一种斥力的作用,使得我们的宇宙加速膨胀。
20世纪80年代末,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理论物理学家温伯格指出,如果宇宙学常数显著地大于它现在所具有的数值,那么它的排斥作用就会过于巨大,以致万有引力根本不可能把物质吸引到一起形成恒星和星系。
据此,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所谓“人择原理〞。
也就是说,我们的宇宙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那是因为它必须是这个样子,生命才有可能产生,人类才有可能存在。
或者说,一些物理常数的数值为什么必须那么大,那是因为只有当它们的数值等于那么大的时候才会有人类存在。
“人择原理〞是当代物理学中争论最剧烈的问题之一。
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在我们的宇宙中,自然规律之所以是这个样子,应该有着某种跟人类毫无关系的原因。
“人择原理〞最剧烈的反对者说,这个原理是不科学的,它起着帮助“创世论〞的作用,意味着有某个类似于上帝的设计者为最后创造出生命和人类,对即将通过大爆炸生成的宇宙作了细致的调节。
但是,另一些物理学家那么认为“人择原理〞另有蹊径。
他们认为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许多可能存在着的宇宙中的一个。
事实上,许多物理学家和宇宙家已经开始相信我们的宇宙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许许多多宇宙中的一个。
按照这种“多重宇宙〞思想,有无数不同的宇宙和无数可能的自然规律。
它们并非都生成恒星和星系。
即使恒星和星系能够生成,它们那里的不同的自然规律也不一定会让恒星制造出那些对于生命来说至关重要的元素。
当然,按照多重宇宙观点,我们的宇宙就不是惟一复杂到足以支持有意识的生命存在的宇宙。
英国天文学家里斯认为,在多重宇宙中,数量众多的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宇宙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海洋〞,在这个“海洋〞中可能散布着一些“岛屿〞,这些“岛屿〞被称为“可居住宇宙〞。
13宇宙的边疆目标导学1.培养学生学会从文中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2.体味本文语言的准确与情趣诗意之美。
3.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预习案知识链接作者作品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2019),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
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发表了大量科普文章,出版了许多科普类的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
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背景探源1976年,卡尔·萨根作为“海盗”号着陆舱的解说员,第一次随人类的宇宙飞船着陆在另外一个行星上,全球为之喝彩。
为此,他和“海盗”号资料分析及探索计划处处长一起制作科教片《宇宙》,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
这部电视片创造了美国公众电视网最高收视率,60多个国家2亿观众观看了这部片子。
同时,他还出版了与电视片同名的科普力作《宇宙》。
在这本书中,萨根把世上万物融入了宇宙宏大的背景下,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渊博知识畅叙宇宙的形成,列举宇宙的进化,讴歌生命的诞生,并从宇宙观的高度审视人类社会,讨论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
探究案1.作者把自己想象成空间旅行者,从文中摘出表明作者探索行踪的语句。
分析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2.说明文是以介绍知识和说明事理为主要任务的。
但有些说明文也包涵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
画出文中的议论、抒情句,说说它们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概括全文,说说题目“宇宙的边疆”有什么含义?延伸案写作金库于无邪诗意呼唤不变诗心“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我想变成一棵树。
第13课宇宙的边疆作者简介(一)背景链接1976年的夏秋,卡尔·萨根作为“海盗”号着陆舱的解说员,第一次随人类的宇宙飞船着陆在另外一个行星上,全球为之喝彩。
为此,他和“海盗”号资料分析及探索计划处处长一起制作科教片《宇宙》,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
这部电视片创造了美国公众电视网的最高收视率,60多个国家2亿观众观看了这部片子。
同时,他还出版了与电视片同名的科普力作《宇宙》。
在这本书中,萨根把世上万物融入了宇宙宏大的背景下,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渊博知识畅叙宇宙的形成,列举宇宙的进化,讴歌生命的诞生,并从宇宙观的高度审视人类社会,讨论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
(二)常识整理解说词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或历史文物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
根据被解释的对象,解说词可分为文学性解说词和平实性解说词。
用于参观游览的导游解说词和用于电影电视风光片的解说词,多用散文手法,既有抒情又有解释说明,语言绚丽多彩,情感真挚浓郁。
用于科普影片、新闻纪念片的解说词,则多运用朴实真挚的语言。
解说词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
②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对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观众或听众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或难以表达的含意。
③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一)读准字音Ⅰ.单音字(1)晕眩.(xu àn ) (2)尘埃.(āi ) (3)脚趾.(zh ǐ) (4)踝.节(hu ái ) (5)广袤.(m ào ) (6)珊瑚..(sh ān h ú) (7)椭.圆(tu ǒ) (8)璀璨..(cu ǐ c àn ) (9)奄.奄一息(y ǎn ) (10)彗.核(hu ì) (11)甲烷.(w án ) (12)氦.气(h ài ) Ⅱ.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秘⎩⎪⎨⎪⎧ 神秘.(m ì)秘.鲁(b ì) (2)泡⎩⎪⎨⎪⎧ 泡.沫(p ào )泡.桐(p āo ) (3)徊⎩⎪⎨⎪⎧ 徘徊.(hu ái )低徊.(hu í) (4)壳⎩⎪⎨⎪⎧ 贝壳.(k é)甲壳.(qi ào ) (5)旋⎩⎪⎨⎪⎧ 旋.风(xu àn )旋.涡(xu án ) (6)济⎩⎪⎨⎪⎧人才济.济(j ǐ)救济.(j ì) 2.语境辨析法(7)他有晕.(y ùn )船的毛病。
第13课宇宙的边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画的文化特质,在于其独特的审美诉求和精神意蕴。
如“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大,在中国哲学和中华美学基础上建立的中国画,不注重感官刺激,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有言,“山水,大物也”,一个“大"字,便道出山水画所营造的精神要义,即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作者的精神追求,以大道为终极取向,同时辉映时代气象.正如北宋国力富强,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国家方略,所以北宋山水画也多宏幅巨制,如《溪山行旅图》等名作,表现了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全景式构图________;而南宋________;山水画也从“大山大水”变成气象萧疏的“边角山水”.所以,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用笔墨“为祖国河山立传”。
“为祖国河山立传"光有扎实的技法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创作者要有家国情怀,作品要呈现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意蕴,其中包括特定形式所呈现的时代审美意境以及画家的精神追求。
中国画有自身的发展逻辑,()。
就像中国画最高的成就是“写意”,其中既包含“写”的审美性,也包含“意”在形式上所体现出的特定审美意境,二者________。
因此,中国画创新既要守住精神,也要守住其笔墨法度与核心内涵,不能仅从形式上追求创新。
现在一些画家为了求变,偷换概念,________,虽然使用的是宣纸、毛笔、水墨等中国画工具,但实际上画出来的是水彩、素描的样子。
这种创新,实则是在玩形式游戏,充其量是一种艺术实验,不能展现中国画真正的魅力,更不可能成为中国画主流。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A.中国画建立在中国哲学和中华美学的基础上,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不注重感官刺激。
B.建立在中国哲学和中华美学基础上的中国画,不注重感官刺激,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C.建立在中国哲学和中华美学基础上的中国画,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不注重感官刺激。
“四方上下曰宇,从古到今曰宙。
”浩大的宇宙一望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过无量无尽的联想。
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究就没有停止过。
跟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急迫地想认识宇宙的神奇。
本文就是这样一篇揭秘宇宙的科普文章。
学习本文,一要认识文中相关宇宙的知识,二要学习作者综合采纳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手法。
本文节选自卡尔·萨根最有名的作品《宇宙》,是一篇叙述对于宇宙探究问题的科普说明文,亦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
作者以形象精巧的语言向人们显现了宇宙的浩大无垠和神奇莫测,激发人们探究宇宙的激烈欲念。
其实,对于宇宙,我们的前辈曾以为它是范围其实不很大的球状天体,此中包含着地球以及其余一些形体较小的发光体。
直至1700 年从前,这种看法在天文学界向来占有主导地位。
即使在哥白尼发现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之后,人们仍持相同的看法。
直至1718 年,人们才意识到这一点的错误而摒弃了宇宙有限论。
此后,一幅广阔无垠而壮丽特别的宇宙画卷终于展此刻人们的眼前。
1950 年美国天文学家伽莫夫等人提出了大爆炸理论。
该学说以为宇宙的演化过程好像一次巨大的爆炸。
大约在 150 亿年前,宇宙全部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此发生了巨大的爆炸。
大爆炸此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形成了今日我们看到的宇宙。
近几年来,一批西方的天文学家又发布了对于“宇宙无始无终”的新论断。
本文作者鉴于人类当前对“宇宙”的认识,将这个复杂的天系统统谈得深入浅出,令人读来有一种美的享受,并能激发诗意的联想。
★卡尔·萨根( 1934 —1996),美国有名的天文学家,饮誉全世界的科普大师。
著有《宇宙联接》《伊甸园的飞龙》《彗星》《黯淡蓝点》《魔鬼出没的世界》等科普和科学文化读物,享有“展演科学的艺术家”的美名。
★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行景观进行解说、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
采纳口头或书面解说的形式,或介绍人物的经历、身份、所作出的贡献、社会的评论等,或就事物的特色、形状、成因、关系、功用等进行说明。
第13课宇宙的边疆·知识概览·【作者简介】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科学家、科普作家。
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著有大量科普书籍,其中《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利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
美国《每日新闻》曾这样评论他:“他有三只眼。
一只眼睛探索太空,一只眼睛探索历史,第三只眼睛,也就是他的思维,探索现实社会。
”主要作品有《伊甸园的飞龙》《宇宙联结》《宇宙》《布鲁卡的脑》《被遗忘的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魔鬼出没的世界》《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解说词的文体特点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
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
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重点理解】1.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它们的作用。
①列数字,如: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
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
列数字可以使人们对事物的大小、数量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②作比较,如: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
把光在每秒内通过的距离和地球周长作比较,使我们对光的速度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
③打比方,如: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战栗。
化抽象为形象,让人如同真的感受到了探索宇宙奥秘时的心情。
④举例子,如:例如,在那里有红色行星——火星。
是为了说明在气体行星及其冰冻卫星的内侧就是充满岩石的温暖的内太阳系,让人信服。
2.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1)本文说明顺序符合宇宙演化规律,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
(2)这是电视节目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
“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了某种契合。
3.联系全文,看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呢?提示(1)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
“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是一个无限永恒的时空。
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只是它的一个地方,而绝不可能是“典型”的。
(2)宇宙真空之中,广袤、寒冷、荒芜而又一片黑暗。
(3)整个宇宙的自然法则都是一样的。
(4)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必定有许多像地球一样的星球散步在整个宇宙空间中。
(5)宇宙有无穷奥秘等待人类去探索。
【难点探究】1.本文是一篇科技说明文,却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这样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提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
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对宇宙的说明,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作者的议论和抒情很多,但并没有冲淡说明的文字,而是和说明契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这样不仅能感染读者,还能启发读者思考。
2.本文写作上有什么特点?(1)说明方法多种多样,生动活泼。
较多使用的有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如:“有些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下1万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万亿倍。
有些恒星跟太阳一样是孤独的;多数恒星有伴侣,通常是成双成对,互相环绕。
”句中便包含了以上几种说明方法。
(2)语言准确严密。
例如:“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的空间。
”用了几个确切的数字“18.6万英里”“30万公里”“10万亿公里”来说明光传播的距离之长,能够让人们有确切的印象,另外“约”字的运用,也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能够看出作者思维的严密。
类似的语言还有很多,如“它的漩涡臂缓慢地转动着——每2.5亿年旋转一周”,“银河里大约有4000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等等。
这些数字以及约数都能说明文章语言准确而严密。
·能力提升·【课内练习】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晕眩(yūn)颤栗(zhàn)戎装(róng)徘徊不前(huí)B.踝节(huái)璀璨(càn)束缚(fù)人才济济(jì)C.广袤(mào)磅礴(bó)椭圆(tuǒ)区区可数(shù)D.纤细(xiān)旋涡(wō)俘获(fú)好大喜功(h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战栗典雅辽阔无垠朝气蓬勃B.典雅冒范宏伟壮观前途无量C.飘荡珊瑚无影无踪茫无际崖D.漫游椭圆神密莫测人才济济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________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
②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________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③________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________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
A.演化湮没虽然/但是B.演变淹没即使/但是C.演变湮没即使/但是D.演化淹没虽然/但是4.对下列各句所用说明方法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
我们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
(打比方)B.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
(列数字)C.其中的一个星系是M31,从地球上看,这个星系位于仙女星座。
跟其他旋涡星系一样,它是一个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火轮。
(下定义)D.有些星球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下1万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万亿倍。
(作比较)5.下面对本文语言特点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A.运用比喻,把整个宇宙比作“大海”,把地球比作“宇宙汪洋之滨”,形象生动,也更能体现出宇宙的无边无际。
B.把我们对宇宙的探索,比作是向大海“涉足”。
把星系比作是“贝壳”——动人的发现物,比作“珊瑚”——永恒的产物。
C.运用拟人,如“其中有些是孤独的徘徊者,大部分则群集在一起,挤做一团,在大宇宙的黑夜里不停地飘荡”,形象贴切。
D.“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用了“召唤”一词,贴切地表达了我们对宇宙的向往之情。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
我们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
近来,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
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
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诞生的。
我们还乡心切。
虽然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
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
我们用光速来量度距离。
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 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
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
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
光年不是度量时间的单位,而是度量距离的极大单位。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
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
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
那是一个奇特而荒芜的地方。
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
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1033,在1之后接33个0)。
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
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6.对文中加线的“天神”一词的解释,准确的一项是A.“天神”指上天的意志。
B.“天神”指宇宙的规律。
C.“天神”指我们所处的地球。
D.“天神”指现有的知识。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现在还仅仅是起步阶段,目前对宇宙的认识,也是基于对地球的认识。
B.在探索宇宙方面,我们可能还十分“幼稚”,但我们目前掌握的理论已经证明努力不会白费。
C.光年是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是用来度量天体之间的距离的。
D.由于地球在天体中不具有“典型”性,因而我们目前基于地球获得的知识,也不具有普遍性。
8.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对宇宙空间的测量上,地球上用来表示长度的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用处了。
B.如果人类能发明与光速相等的宇宙飞行器,我们只需8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太阳。
C.如果我们从宇宙中的一个星体上不加定向地任其落下,落到地球上的概率是1033分之一。
D.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星际间的空间十分辽阔,行星、恒星和星系十分稀罕而珍贵。
1.D【解析】A项,“徊”读huái;B项,“济”读jǐ;C项,“数”读shǔ。
2.A【解析】B项,范—犯;C项,崖—涯;D项,密—秘。
3.D4.C【解析】C项,本句是说明方法是作诠释和打比方。
5.A【解析】A项,应改为“把地球的表面比作‘宇宙的汪洋之滨’”。
6.B【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从“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畏的空想”一句可知,“冒犯天神”指违背规律。
7.B8.B【解析】C项,“落到地球上的概率”应为“落到一个行星上的概率”。
【课外拓展】宇宙中的奇异现象苏光路行星不走寻常轨道宇宙从表面看上去,繁星璀璨,和谐有序,好似一座上满发条,便可安然运行的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