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_液_固两相流中的粒子速度
- 格式:pdf
- 大小:852.14 KB
- 文档页数:8
气固两相流压降探讨计算气固两相流压降是指气体和固体颗粒一起流动时,在流动过程中固体颗粒对气体施加的阻力所造成的流体压力降低。
这种现象在化工、石油、冶金等领域中经常出现,研究气固两相流压降对于优化工艺参数、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气固两相流压降的计算可以采用经验公式和数值模拟等方法。
其中经验公式是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总结出来的经验关系式,简单实用。
而数值模拟则是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程组来模拟流体流动的整个过程,能够提供较为精确的结果。
在气固两相流压降的计算中,两相之间存在着颗粒与气体的相互作用力。
主要包括静压力、浮力、颗粒间的互作用力、阻力等。
其中静压力是由于颗粒间距产生的压力差造成的;浮力是指颗粒在气体中受到的浮力,与颗粒的密度和气体的密度有关;颗粒间的互作用力是指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颗粒间的排斥力和吸引力;阻力是指颗粒在气体中受到的阻力。
在计算中,需要考虑颗粒与气体之间的速度变化、颗粒浓度分布、颗粒直径大小等因素。
同时,颗粒与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流体流动特性也需要纳入考虑范围。
为了计算气固两相流压降,可以采用基本的力平衡原理。
即流体流动的总阻力等于颗粒与流体之间的阻力与颗粒的重力之和。
根据此原理,可以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
在计算中,需要确定气体和固体颗粒的性质参数,如气体的密度、颗粒的密度、颗粒的直径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者根据经验值来确定。
另外,计算气固两相流压降时,还需要考虑流体流动的速度、管道尺寸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实际工艺流程中的测量值或者根据设计要求来确定。
总的来说,气固两相流压降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通过合理的数学模型和适当的实验数据,可以准确计算出气固两相流压降,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气固两相流中的非平衡态问题研究随着人们对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不断追求,气固两相流作为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复杂物理现象,其研究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在工业生产中,气固两相流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煤炭等领域,而在环境保护中,气固两相流研究也成为了空气净化和沉降尘埃的重点领域。
然而,气固两相流的非平衡态问题,即流体的不平衡现象,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一、气固两相流的定义和研究方法气固两相流是指气体和固体颗粒同时存在于同一空间内的复杂力学现象,其研究主要涉及粒子的分布、速度、运动距离等参数。
在气固两相流研究中,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是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实验方法主要通过实测数据来获取气体和固体颗粒的相关参数,而数值模拟方法基于物理学原理和数学模型,对气固两相流的结构和运动进行模拟分析。
二、气固两相流中的非平衡态现象气固两相流中的非平衡态主要是指固体颗粒和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颗粒的聚集、运动距离的不均、颗粒与气体之间的碰撞和摩擦等。
这些现象会导致颗粒的浓度分布和速度分布不均,进而影响固体-气体流体的流动机理和传输过程。
三、非平衡态问题的解决方法针对气固两相流中的非平衡态问题,目前主要采取的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1.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建立是解决非平衡态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类方法主要通过对固体颗粒和气体的运动方程、输运方程、散射方程等进行建模,以预测流体的密度、温度、动量等参数的分布情况。
2.控制固体颗粒流动通过控制固体颗粒的流动状态,可以减少固体颗粒对气体流动的影响。
这一方法主要通过实验和模拟的结合,研究固体颗粒与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寻找控制固体颗粒流动的途径。
3.优化设备结构通过改进系统设备结构和流体力学参数的配比,可以改善气固两相流中的非平衡态问题。
这一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和模拟的数据来优化设备结构和参数设置,以提高气固两相流设备的流动效率和传输性能。
四、气固两相流中的应用气固两相流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其应用不仅涉及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还包括医疗、土木工程等领域。
热物理量测试技术1概述两相流广泛应用于热能动力工程、核能工程、低温工程以及航天领域等许多领域。
所谓两相流,广义上讲是指一种物质或两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流动,其中气体和液体一起流动称为气液两相流。
对于两相流中的气液混合物,它们可以是同一种物质,即汽—液(如水和水蒸气),也可以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即气—液(如水和空气混合物)。
气液两相流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在单相流中,经过一段距离之后,就会建立一个稳定的速度场。
但对于两相流,例如蒸汽和水,则很难建立一个稳定的流动,因为在管道流动中有压降产生,由于此压降作用会产生液体的蒸发,所以在研究气液两相流时必须考虑两相间的传热与传质问题。
两相流学科还处于半经验半理论阶段,对于两相流的流动和传热规律进行研究时,除了依靠各种数学物理模型外,还要依靠实验,这就需要两者相结合从而更好地进行研究。
2两相流压降测量[1]压降,即两相流通过系统时产生的压力变化,是两相流体流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保持两相流体流动所需的动力以及动力系统的容量和功率就取决于压降的大小。
一般说来,两相流体流动时产生的压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摩擦阻力压降、重位压降、加速压降,管道系统出现阀门、孔板等管件时,还需测量局部压降。
目前,常用差压计或传感器来测量两相流压降。
2.1利用差压计测量压降应用差压计测量气液两相流压降的测量原理图如图1所示。
所测压降为下部抽头的压截面上可列出压力平衡式如下:力与上部抽头压力之差。
在差压计的Z1P1+(P2−P1)P P P=P2+(P4−P3)P P P+(P3−P1)P P P (2.1)式中,P P为取压管中的流体密度;P P为差压计的流体密度。
由(2.1)可得:P1−P2=(P3−P1)P(P P−P P)+(P4−P2)P P P(2.2)由上式可知,要算出压降P1−P2的值,必须知道取压管中的流体密度P P和差压计读数P3−P1。
当管中流体不流动时:P1−P2=g P P(P4−P2)(2.3)式中,P P为两相混合物平均密度。
1.多相流动模式我们可以根据下面的原则对多相流分成四类:•气-液或者液-液两相流:o 气泡流动:连续流体中的气泡或者液泡。
o 液滴流动:连续气体中的离散流体液滴。
o 活塞流动: 在连续流体中的大的气泡o 分层自由面流动:由明显的分界面隔开的非混合流体流动。
•气-固两相流:o 充满粒子的流动:连续气体流动中有离散的固体粒子。
o 气动输运:流动模式依赖诸如固体载荷、雷诺数和粒子属性等因素。
最典型的模式有沙子的流动,泥浆流,填充床,以及各向同性流。
o 流化床:由一个盛有粒子的竖直圆筒构成,气体从一个分散器导入筒内。
从床底不断充入的气体使得颗粒得以悬浮。
改变气体的流量,就会有气泡不断的出现并穿过整个容器,从而使得颗粒在床内得到充分混合。
•液-固两相流o 泥浆流:流体中的颗粒输运。
液-固两相流的基本特征不同于液体中固体颗粒的流动。
在泥浆流中,Stokes 数通常小于1。
当Stokes数大于1 时,流动成为流化(fluidization)了的液-固流动。
o 水力运输: 在连续流体中密布着固体颗粒o 沉降运动: 在有一定高度的成有液体的容器内,初始时刻均匀散布着颗粒物质。
随后,流体将会分层,在容器底部因为颗粒的不断沉降并堆积形成了淤积层,在顶部出现了澄清层,里面没有颗粒物质,在中间则是沉降层,那里的粒子仍然在沉降。
在澄清层和沉降层中间,是一个清晰可辨的交界面。
•三相流(上面各种情况的组合)各流动模式对应的例子如下:•气泡流例子:抽吸,通风,空气泵,气穴,蒸发,浮选,洗刷•液滴流例子:抽吸,喷雾,燃烧室,低温泵,干燥机,蒸发,气冷,刷洗•活塞流例子:管道或容器内有大尺度气泡的流动•分层自由面流动例子:分离器中的晃动,核反应装置中的沸腾和冷凝•粒子负载流动例子:旋风分离器,空气分类器,洗尘器,环境尘埃流动•风力输运例子:水泥、谷粒和金属粉末的输运•流化床例子:流化床反应器,循环流化床•泥浆流例子: 泥浆输运,矿物处理•水力输运例子:矿物处理,生物医学及物理化学中的流体系统•沉降例子:矿物处理2. 多相流模型FLUENT中描述两相流的两种方法:欧拉一欧拉法和欧拉一拉格朗日法,后面分别简称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
1 流态化理论1.1流态化现象流化床燃烧方式的气体动力学基础是固体燃料的流态化。
所谓固体燃料的流态化,是指固体颗粒在与流动着的流体混合后,能像流体那样自由流动的现象。
除重力作用外,一般是依靠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带动固体粒子运动的。
ParticlesflowGas flow1 流态化理论1.1 流态化现象•流态化用来描述固体颗粒与流体接触的某种运动形态。
•气体达到能将颗粒悬浮的速度,颗粒彼此之间分离,颗粒在任何方向上运动和转动。
•与高粘度液体性质相似。
1.1 流态化现象Particlesflow Gas flow1 流态化理论1.2流态化的描述及其性质⏹散式流化和聚式流化 散式流化db /dp<1db ——气泡直径 dp——颗粒直径对于L-S系统,流体与粒子的密度相差不大,故umf 一般很小,流速进一步提高时,床层膨胀均匀且波动很小,粒子在床内的分布也比较均匀,故称作散式流化态。
颗粒越细,流体与固体的△ρ值越小,则越接近理想流化,流化质量也就越好。
1.2流态化的描述及其性质 聚式流化d b /dp>10对于G-S系统,一般在气速超过Umf后,将会出现气泡,气速越高,气泡造成的扰动也越剧烈,使床层波动频繁,这种形态的流化床称聚式流化床。
处于流化状态的颗粒系统称为流化床当气体通过布风板自下而上地穿过固体颗粒随意填充状态的床层时,整体床层将依气体流速的不断增大而呈现完全不同的状态。
1.2流态化的描述及其性质1.2流态化的描述及其性质总结:固定床:固体粒子处于堆紧状态,颗粒静止不动的床层,叫做固定床。
床层的压降随流体流速的增加而增加。
移动床:流体和固体颗粒同时进入反应器,他们互相接触,一面进行反应,一面颗粒移动。
流化床:床层颗粒之间脱离接触,颗粒悬浮在流体中,往各个方向运动的床层叫做流化床。
床层高度和空隙率随流速增大而增大,但床层压降基本不随流速而变。
散式流化床:固体颗粒脱离接触,但颗粒分布均匀,颗粒间充满流体,无颗粒与流体的聚集状态,此时已具有一些流体性能。
两相运动现象前言:“相〞通常是指某一系统中具有一样成分和一样物理量、化学性质的均匀物质局部,也就是物质的单一状态。
“两相〞或“多相〞通常是指气-固、气-液、液-固系统,但是,就动力学的含义而言,不同速度、不同温度和不同尺度的粒子或液滴也可以是不同的相。
一般而言,各相之间应该有明显的分解面。
本书的这一章节主要介绍自然界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两相运动现象并进展说明,然后概要解释了两相与多相研究的专用术语和根本特性参数。
并对气-固两相流动给出了质量、动量、和能量的守恒方程。
关键词:两相流、连续相方程、粒子与流体的相互作用。
正文:一,概念:〔1〕相的概念:某一系统中成分一样,物化性质一样的均匀物质局部。
〔2〕两〔多〕相流:必须同时考虑物质两〔多〕相共存且具有明显相界面的混合物的特殊流动。
〔3〕质量流量〔Q 〕:单位时间内流过通道总流通截面积的流体质量。
两相流总的质量流量是各相质量流量之和,即12Q Q Q =+。
〔4〕质量流率〔q 〕:单位流通截面积上的质量流量,/q Q A =。
多相系统的加工和处理过程:〔1〕 喷雾枯燥:许多工业产品都是通过喷雾枯燥得到的,如食品、清洁剂、药品等。
这种工艺是先将液体物质雾化,然后再通过高温气体使其枯燥形成粉末。
〔2〕 离心别离:流体与固体粒子的别离是气-固两相流的重要应用之一。
〔3〕气力输送:气力输送广泛地应用于工业中,如水泥、粮食、金属粉末、煤等的运输,其优势有连续运行、安装灵活、管道放置的任意性。
〔4〕流化床:流化床是工业中多相流的一种重要装置,它包括圆筒,多分布板等。
其技术广泛用于化工中,如煤的气化、燃烧、液化,以及 有机物、生物和有毒废物的处理等。
二,专用术语和根本特性参数:〔1〕 质量流量和质量流率:指单位时间流过通道总流通截面积的流体质量,用Q 表示;各相的质量流量分别用Q 1,Q 2表示,所以有:21Q Q Q +=;质量流率是指单位流通截面积的质量流量,用q 表示,截面积为A ,那么有Q/A q = /A Q q 11= /A Q q 22= ;介质含量:设气体-固体粒子混合物的体积为V ,质量为M ,其中气体的体积为V g ,质量为M g 固体粒子体积为V p ,质量为M p ;粒子数为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