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剖宫产术再次手术粘连30 例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7月第6卷第13期G ui de of C hi na M edi ci n e,Jul y2008,V b6,N o.132.2维护患者权利,保护患者隐私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关怀,护士的职业决定了与患者接触最多,有可能了解患者的隐私,如家庭关系、夫妻生活,特殊疾病、身体畸形等,护士有义务和责任进行保密,应格守职业道德,诚信对待每一位患者,做到不议论、不传播,并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安静、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
如做特殊检查和治疗用屏风遮挡,需在病房进行的操作,如拔导尿管.会阴冲洗等,请旁人回避,注意患者的保暖,关好门窗等,带领实习进修生操作时,要先征得患者同意。
2.3注重仪表和礼仪,塑造护理工作专业美护理工作是科学、艺术,爱心的有机结合。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最为频繁。
护士的一举一动都在患者的视野里,护士的言行,举止.技术操作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仪容整洁、语言亲切、举止优雅,不仅是护士的职业要求,也是对患者的尊重。
我们组织观看了护士礼仪和行为规范,学习了护患沟通禁语、护患沟通用语等,规范护士的着装、仪表、举止、行为等,规范问候用语,对新人院患者做到见面说:。
你好”,开口称谓要用:。
请”字,影响休息要表示抱歉,操作失误要道歉,、操作结束要致谢,并注意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乐观.和谐的对待每一项诊疗工作,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体验到关爱和疾病痊愈的喜悦,能积极的配合治疗。
2.4增强护患沟通意识,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医疗纠纷中,医疗技术引起的不足20%。
其余80%均源于服务192态度。
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这80%中的70%又是由于沟通不妥导致误解引起的。
护士作为专门为伤病员这个特殊群体服务的职业,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思想道德,还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我们要求每位护士换位思考,转变观念,尊重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充分尊重、理解、同情和体贴患者;并组织学习了一些交流沟通的技巧,疾病健康教育指南等,多与患者对话,拉家常,在不违反医疗制度和原则的前提下,尽量解释患者想知晓的医疗护理知识,对语言不通的,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翻译,护理人员陪同患者做检查,尽量减轻患者的紧张感和陌生感,让患者信赖。
再次剖宫产59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对于行剖宫产手术后患者再次妊娠、分娩以及行剖宫产手术的影响。
方法:抽取本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有过剖宫产手术史的再次妊娠产妇59例,且所有产妇均再次进行手术。
针对以上所有产妇再次进行剖宫产手术情况及分娩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所有产妇剖宫产手术中发现粘连者28例,其中9例出现严重粘连,手术中行子宫切除3例,出现大出血12例,其余脏器损伤1例;分娩围产儿情况中出现早产7例,新生儿窘迫10例,产后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3分5例,胎儿死亡1例。
结论:对于有过剖宫产手术史的妇女再次妊娠、分娩及行剖宫产手术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再次手术对产妇身体及新生儿均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故应尽量控制再次手术的发生几率及其与首次手术之间的间隔时间,避免妊娠中的安全隐患,提高妊娠质量。
关键词:妊娠;产妇;剖宫产手术;不良影响;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656【q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31-01众所周知,妇女妊娠及分娩是一个极复杂的生理过程。
随着现今人们对生活要求的日益提高,优生优育一直是其社会及医疗界关注的重要课题[1]。
剖宫产手术其因具有安全性高、产妇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深受广大医疗者及产妇们好评。
故此近年来我国医院中产妇要求采用此手术进行分娩的几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也致使了产妇术后再次妊娠及再次手术发生风险几率的相对提高[2]。
本院就探讨对于行剖宫产手术后患者再次妊娠、分娩以及行剖宫产手术的影响。
特进行了专项研究工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及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抽取本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有过剖宫产手术史的再次妊娠产妇59例,且所有产妇经临床诊断具有剖宫产手术指征,其中,瘢痕子宫者31例,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10例,瘢痕子宫合并胎儿窘迫9例,先兆破裂13例,其它手术指征5例。
产妇年龄22至36岁,平均年龄(29±3.8)岁,体重62至87公斤,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孕期为35至38周,平均孕期(34±5.1)周;产妇孕次为1至4次,平均孕次(1.58±0.71)次,其中有过流产史31例,且此产妇中流产史大于2次者16例;另所有产妇经临床诊断伴随妊娠高血压者7例,凝血功能异常者6例。
42例二次剖宫产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手术切口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010年间收治的42例行二次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首次切口形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下腹正中纵行切口,对照组患者应用新式剖宫产术式,两组患者均应用原瘢痕切口,比较两组患者分娩情况及胎盘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胎盘良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首次剖宫产中不应盲目采用新式剖宫产,特别是对于可能行二次开腹手术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减少手术损伤,降低手术风险。
【关键词】二次剖宫产;手术方式影响;胎盘【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368-02近年来,各种原因导致的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再次剖宫产率也随之升高,但是新式剖宫产是否会影响再次剖宫产成为产科医生越来越关注的问题[1]。
再次剖宫产分娩的安全性与第一次手术技术、子宫切口修复情况、术后炎症及与盆腔脏器粘连因素密切相关[2]。
本文介绍我院对行二次剖宫产进行研究,探讨首次剖宫产手术切口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2010年间收治的42例行二次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首次切口形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年龄在29~42岁之间,平均31.5±3.2岁;对照组年龄在28~41岁之间,平均32.5±4.4岁。
两组孕妇在年龄、孕次、孕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联合腰部麻醉,按照原旧瘢痕切口。
观察组楔形切除皮肤旧瘢痕到筋膜层,锐性分离腹直肌、腹膜,对照组患者先切除皮肤旧瘢痕[3],钝性分离皮下脂肪、腹直肌、腹膜,切口粘连严重时改为锐性分离。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包括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胎头娩出困难、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胎盘情况,包括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
不缝合腹膜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200例二次剖宫产患者按照初次剖宫产的术式分为两组。
对照组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研究组新式剖宫产缝合腹膜,比较初次剖宫产后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盆腹腔粘连情况,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情况。
结果不缝合腹膜组盆腹腔粘连情况明显重于缝合腹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手术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不缝合腹膜盆腹腔粘连率明显增高,造成再次剖宫产开腹困难,完整闭合腹膜可减少盆腹腔粘连。
标签:缝合不缝合腹膜;再次剖宫产;盆腹腔粘连情况;手术时间近几年,随着新式剖宫产的推广运用,于1998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采用了不缝合腹膜新式剖宫产,相继而来再次剖宫产出现一些问题,于2001年1月以后开始缝合腹膜,对两组剖宫产后再次剖宫产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照组选择1998年1月~2000年12月曾在我院施行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再次剖宫产100例,研究组选择2001年1月~2003年12月缝合腹膜改良新式剖宫产再次剖宫产100例,孕妇年龄19~38岁,平均32岁,两组孕妇据前次剖宫产时间2~10年,首次剖宫产顺利,切口甲级愈合。
两组年龄及孕周无统计学意义,均为择期剖宫产。
1.2手术方法对照组初次手术按照新式剖宫产;研究组按照新式剖宫产方法,术中以1号可吸收线缝合子宫切口,4号丝线间断缝合膀胱子宫反折腹膜,1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腹膜及腹直肌前鞘。
沿原手术瘢痕做横切口开腹。
1.3麻醉方式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
1.4观察指标观察盆腹腔粘连情况、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新生儿体重及评分。
1.5腹腔粘连分级无粘连手术创伤修复良好,开腹顺利。
轻度粘连面积小,呈膜状粘连,容易分离不出血;重度粘连则腹壁与大网膜及子宫切口广泛粘连,大网膜呈纵隔样结构,开腹困难。
新式剖宫产术再次手术粘连30 例临床
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所致腹壁腹腔粘连的情况,改进手术方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对新式剖宫产30例和子宫下段剖宫产75例再次手术腹壁腹腔粘连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新式剖宫产腹壁粘连19例(63.33%)、腹腔粘连22例(73.33%)明显重于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壁粘连31例(41.33%),腹腔粘连24例(3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
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必须关闭腹膜。
【关键词】剖宫产术;腹壁;腹腔;粘连;剖宫产术
自1996年以来,新式剖宫产因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病人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外切口美观等优点在国内迅速推广。
我院自1998年7月起以新式剖宫产取代大部分子宫下段剖宫产,但在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时发现存在腹壁及腹腔粘连的并发症。
现就粘连问题提出探讨,以期改良手术方式,减少或减轻手术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7月~2006年9月共收治剖宫产术
后再次手术病例105例。
A组30例为新式剖宫产再次手术,年龄24~32岁,平均28.5岁,平均孕次2.0次。
剖宫产距再次手术间隔时间2~8年,平均5.3年。
其中再次剖宫产22例,宫外孕5例,子宫肌瘤1例,卵巢肿瘤2例。
B组75例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再次手术,年龄22~36岁,平均29.2岁,平均孕次2.3次。
剖宫产距再次手术间隔时间为2.5~9年,平均5.5年。
其中再次剖宫产64例,宫外孕7例,子宫肌瘤1例,卵巢肿瘤3例。
两组病例前次剖宫产指征有可比性。
手术均顺利,切口均甲级愈合。
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新式剖宫产采用文献[1]手术方法,子宫下段剖宫产按《妇产科学》第3版的常规操作方法。
两组手术区别是:A组是手术过程中采取徒手撕拉法,不下推膀胱,不缝合腹膜及子宫膀胱反折腹膜。
为避免一系列术后并发症,我科对新式剖宫产进行改良:①腹直肌前鞘在直视下裁开;②腹膜与腹直肌一起先纵向后横向撕拉,两边均匀用力,可避免腹直肌下的血肿形成;③麻醉由原来连续硬膜外麻醉改为腰硬联合麻醉;④术中用生理盐水或甲硝唑冲洗宫腹腔或切口;⑤以微乔线间断缝合腹膜及膀胱反折腹膜;⑥使用粘连平或几丁糖均匀涂抹于盆腔手术部位及肠管或内脏表面,减少术后粗糙面或缺损面与其他脏器的接触,起润滑和隔离作用。
1.3 观察指标将两组从切皮至进腹时间、腹壁粘连、腹腔粘连
情况比较。
术中所见腹壁、腹腔粘连程度分型:①腹壁粘连程度。
无粘连:腹壁各层次解剖清楚;轻度粘连:腹直肌与腹膜虽有粘连但易于分离且出血少;重度粘连:腹直肌与腹膜粘连紧密难分离易出血。
②腹腔粘连程度。
无粘连:手术创伤修复好,无分离;轻度粘连:腹腔各器官、如大网膜、肠管、子宫、膀胱呈膜状粘连,分离出血少;重度粘连:腹腔各器官粘连紧密,分离困难,出血多易造成肠管膀胱损伤。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病例再次手术术中情况比较:A组进腹时间长于B组,腹壁及腹腔粘连明显重于B组(P0.05或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腹壁腹腔粘连情况比较(略)
与B组比较,a:χ2=6.07,b:χ2=4.16,P均0.05;c:χ2=14.87,P0.01
3 讨论
我们将新式剖宫产术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发生粘连情况进行分析,新式剖宫产的腹壁腹腔粘连较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差异有显著性。
新式剖宫产采用徒手撕拉法,腹直肌分离有轻重不同的纤维损伤,腹直肌出血。
同时腹直肌间的剥离面比较大,导致腹肌与前鞘、
腹膜粘连严重。
本组结果表明腹壁粘连占63.33%,使得二次手术切皮进腹时间延长。
而不缝腹膜及膀胱反折腹膜是否增加盆腹腔粘连,目前尚有争议[2]。
本组结果表明,新式剖宫产二次开腹腹腔粘连严重,占73.33%。
传统观念是术中尽量使组织腹膜化以减少粘连。
新式剖宫产术,当子宫反折腹膜及前壁腹膜不缝合时,裸露的组织粗糙面在腹膜细胞爬行愈合前形成粘连。
大网膜前往趋于保护创面,而腹膜下结缔组织中成纤维细胞转化,新生血管再生,导致腹壁与产后的子宫前壁大网膜形成粘连。
胎儿娩出后腹壁变松弛,腹壁相对空虚使腹膜切口成游离状态。
撕拉的切口参差不齐,加之术后搬动,难以保持术毕时切口的整齐对合状态,故腹膜爬行愈合的程度是有限的[3]。
新式剖宫产作为一种新型剖宫产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同时为避免一系列并发症,我院进行一系列改良。
通过术式改进,新式剖宫产术后粘连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马彦彦.新式剖宫产术[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4.
[2]李桂倪,高素清,周凤珍.新式剖宫产术与盆腔粘连的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10):629-630.
[3]郝长宏,郭兆香,赵春荣,等.不同剖宫产术式盆腹
腔及腹壁粘连情况的对比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1):775-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