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输电线路的感应电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5
电路中的电磁感应现象会带来哪些影响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现代科技的众多领域中,电磁感应现象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简单的发电机到复杂的电子设备,电磁感应无处不在,它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影响,有积极的,也有需要我们去应对和解决的。
首先,电磁感应现象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能。
发电机就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当一个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者磁场发生变化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种通过机械运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为我们的城市、工厂、家庭提供了电力支持。
没有电磁感应,我们的电灯无法亮起,电器无法运转,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转将陷入瘫痪。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电力,我们的生活将会退回到何种原始的状态?其次,电磁感应在通信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变压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通过电磁感应,变压器能够改变交流电压的大小,使得电能能够在不同的电压等级下进行高效传输和分配。
在远距离输电中,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而变压器在升压和降压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此外,电磁感应还在无线通信中发挥作用,比如天线接收和发送电磁波,也是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
然而,电磁感应现象并非只有正面的影响。
在一些电路中,电磁感应可能会引发电磁干扰。
当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产生的变化磁场可能会影响到附近的其他电路或设备,导致信号失真、噪声增加甚至设备故障。
在电子设备高度密集的环境中,如数据中心、航天器等,电磁干扰的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工程师们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如屏蔽、滤波等。
另外,电磁感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
例如,在高压输电线路附近,强大的电磁场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影响。
虽然目前对于这种影响的程度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这仍然是一个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此外,在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如强电磁场的实验室或工厂,工作人员需要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以避免电磁感应对身体造成伤害。
在交通运输领域,电磁感应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和影响。
输电线路检修中“感应电”产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摘要:感应电作为电力系统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笔者结合电网一起输电线路停电检修实例,对感应电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输电线路如何避免感应电伤害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关键词:感应电;原因分析;防范措施1.输电线路检修中“感应电”产生的原因在输电线路临近、平行、交叉跨越及同杆塔架设的情况下,发生一回线路停运时,由于停运线路和运行线路之间存在着电磁耦合和静电耦合效应,停运线路上会产生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
感应电压分静电感应电压和电磁感应电压。
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可知,在临近、平行、交叉跨越及同杆塔架设线路一回正常运行,一回停运情况下,当运行导线中流过交流电流时,在其周围将产生一个交变的电磁场,该电磁场会在停运线路上感应出一个沿导线方向分布的电势,且根据停运导线对地绝缘程度的不同而对应于不同的对地电位。
感应电压的大小由电流产生磁场的强弱、运行导线和停运导线之间的耦合系数,以及导线的对地绝缘程度决定。
根据静电感应现象可知,由于停运导线与运行导线之间存在的电容耦合效应,依靠运行导线电压产生的电磁场,停运导线上即可感应出一定的对地电位,进而产生一定的感应电压和感应流。
2.结合现场事故,分析易产生“感应电”的情况2.1一起典型的“感应电”触电伤害事故分析某日,某供电公司输电工区线路检修班对220kV某线路进行大修(停电登检、清扫、消缺),需要拉开该线路各变电站侧开关刀闸,并在得到停电许可后在工作范围内线路各端验电、挂接地线:在42,136号杆塔处挂2组接地线,接地线编号分别为JD-220-2-l,JD-220-2-2。
由于此项工程工作量比较大,所以分别由几个工作小组完成。
其中一个小组的工作任务是:更换该220kV线94号杆塔上C 相雷击绝缘子串。
大修开始,按照规程要求,在该220kV线42,136号杆塔处分别装设好接地线后,检修人员登上94号杆塔准备更换C相雷击绝缘子串。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感应电触电伤害预防措施探讨一、感应电危害近几年广西、湖北电网都曾经出现过感应电伤人的事故。
现举几起典型感应电击的案例,以帮助人们对感应电击的危险性提高认识。
案例1:2009年1月21日,某供电局输配电管理所带电班一名工作班成员在110kV麻宜线#20塔两侧架空地线安装跳线支撑瓷担,处理绝缘架空地线。
16时15分,在缠绕、固定绝缘架空地线引流线预留的尾线时,不慎造成预留的尾线弹出,弹出的尾线把绝缘架空地线侧的接地线线夹击脱,致使其被绝缘架空地线上的感应电击伤,工作班组人员立即将伤者放到地面进行抢救,21时01分经医务人员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判断为感应电触电。
案例2:2008年5月26日,某超高压输变电公司输电分公司按计划对某500kV线路杆塔进行绝缘子清扫和消缺工作。
11:20分左右,运检一队一名工作人员(金某某,死者,男,27岁)根据电话许可,在塔上挂设个人保安线并进行清扫。
18:20分左右,根据周边群众电话反映异常情况,运检一队有关人员赶到现场,登杆检查发现金某某在系好安全带的情况下,仰躺在左相横担头上,地线接地端位于胸口死亡。
经现场勘察和分析,事故原因是金某某在杆塔上A相装设好保安线后,准备取工具包转移作业点时,身体意外失去平衡,右手抓住保安线(保安线有透明绝缘套管),导致保安线的接地夹具从塔材上脱出,接地端击中左胸靠近心脏部位,因感应电击休克死亡。
案例3:1989年6月23日,某供电局配电工人在10kV院校线#5左分#3至#5的高压线路下方1.5m处同杆新架二档低压导线。
工作中新架的四根低压导线没有专门接地。
在左#3和左#5号两电杆导线紧好并绑到蝶式绝缘子上后,左#4电杆上的作业人员开始将导线从横担抬到针式绝缘子上,在第一根导线刚一离开铁横组时,作业人员当即被感应电击伤并扒在横担上。
救下后发现双手掌和右大腿根部烧伤,住院数月方好。
由于新架低压导线两端头都是悬空的,没有与电源线及用电设备相连,距杆上高压导线又有1.5m的距离,所以现场六、七名工作人员都感到莫名其妙,事故后调查,在触电当时,该10kV配电系统曾发生过一次单相接地,破坏了三相平衡,在不接地的低压导线上感应出较高的对地电压,所以确认为感应电压触电所致。
第 24 卷 第 8 期2003 年 8 月电 力 建 设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Vol. 24 No. 8 Aug ,2003·33 ·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量时的感应电压影响及消除刘 娟1 , 李长益2(1.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南京市 ,210036 ; 2. 江苏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市 ,210036)[ 摘 要 ] 文章就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量时感应电压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 并具体分析了电源倒相测量误 差与感应电压的关系 ,证明了当感应电压小于施加电压 20 %时 ,参数测量的精度是可以接受的 。
[ 关键词 ] 工频参数 感应电压 倒相法中图分类号 : TM7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 - 7229 (2003) 08 - 0033 - 02Impact of Inductive Voltage and Its Elimination during WorkingFrequency Parameter Measurement for Transmission LinesLiu J uan 1 , Li Changyi 2(1. Jiangsu Provincial Electric Power Co mp any , Nanjing , 210036 ; 2. Jiangsu Provincial Electri c Power Res earch Institute , N anjing , 210036)[ Keywords]parameter of working frequency ; inductive voltage ; phase inversion method1 概述- V I 1U 1 = +(3)2j ωC 1近年来 , 输电线路大量投运 , 线路走廊越来越拥 V I 1U 2 = +(4)挤 , 线路参数测量的电磁环境越来越严峻 。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感应电触电损害预防措施探讨(1)一、感应电危害近几年广西、湖北电网都曾经出现过感应电伤人的事故。
现举几起典型感应电击的案例,以帮助人们对感应电击的紧急性提高相识。
案例1:2009年1月21日,某供电局输配电管理所带电班一名工作班成员在110kV麻宜线#20塔两侧架空地线安装跳线支撑瓷担,处理绝缘架空地线。
16时15分,在缠绕、固定绝缘架空地线引流线预留的尾线时,不慎造成预留的尾线弹出,弹出的尾线把绝缘架空地线侧的接地线线夹击脱,致使其被绝缘架空地线上的感应电击伤,工作班组人员立刻将伤者放到地面进行抢救,21时01分经医务人员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缘由推断为感应电触电。
案例2:2008年5月26日,某超高压输变电公司输电分公司按支配对某500kV线路杆塔进行绝缘子清扫和消缺工作。
11:20 分左右,运检一队一名工作人员(金某某,死者,男,27岁)依据电话许可,在塔上挂设个人保安线并进行清扫。
18:20分左右,依据周边群众电话反映异样状况,运检一队有关人员赶到现场,登杆检查发觉金某某在系好平安带的状况下,仰躺在左相横担头上,地线接地端位于胸口死亡。
经现场勘察和分析,事故缘由是金某某在杆塔上A相装设好保安线后,准备取工具包转移作业点时,身体意外失去平衡,右手抓住保安线(保安线有透亮绝缘套管),导致保安线的接地夹具从塔材上脱出,接地端击中左胸靠近心脏部位,因感应电击休克死亡。
案例3:1989 年6 月23 日,某供电局配电工人在10kV 院校线#5 左分#3 至#5 的高压线路下方1.5m处同杆新架二档低压导线。
工作中新架的四根低压导线没有特地接地。
在左#3 和左#5号两电杆导线紧好并绑到蝶式绝缘子上后,左#4 电杆上的作业人员起先将导线从横担抬到针式绝缘子上,在第一根导线刚一离开铁横组时,作业人员当即被感应电击伤并扒在横担上。
救下后发觉双手掌和右大腿根部烧伤,住院数月方好。
由于新架低压导线两端头都是悬空的,没有和电源线及用电设备相连,距杆上高压导线又有1.5m 的距离,所以现场六、七名工作人员都感到稀里糊涂,事故后调查,在触电当时,该10kV配电系统曾发生过一次单相接地,破坏了三相平衡,在不接地的低压导线上感应出较高的对地电压,所以确认为感应电压触电所致。
施工线路接近高压线路的感应电危害影响1.感应电压:当施工线路接近高压线路时,高压线路产生的电磁场会感应在施工线路上,导致施工线路上产生感应电压。
这个感应电压可能会引起施工线路上的电器设备异常工作,甚至损坏设备。
同时,感应电压还可能对施工人员产生触电危害。
2.感应电流:施工线路上的金属元件,如钢筋、金属管道等,会成为高压线路电磁场的感应回路,从而在金属元件上产生感应电流。
这些感应电流可能引起金属元件周围的热效应,导致施工线路起火或者烧伤施工人员。
3.磁场干扰:高压线路产生的电磁场可能会对施工线路上的控制系统产生干扰,导致控制系统异常工作。
这种干扰可能会造成施工设备的误操作,增加事故风险。
为了减少施工线路接近高压线路的感应电危害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距离隔离:尽量保持施工线路与高压线路之间的距离,减少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的干扰。
可以利用物理隔离措施,如设置隔离带、保护罩等,阻隔高压线路的电磁场进入施工线路。
2.接地保护:对施工线路进行良好的接地,减少感应电流的流动路径,降低施工设备的异常工作和触电风险。
3.屏蔽保护:在施工线路上使用屏蔽材料,如金属屏蔽罩,将施工线路与外界电磁场隔离开来,减少干扰。
4.空间分隔:在施工线路与高压线路的交叉区域,可以采取物理隔离措施,将两者的空间分隔开来,降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
5.安全警示:对施工人员进行电危害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电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同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电危害。
总之,施工线路接近高压线路会受到电磁场的感应危害影响,可能引发电器设备异常、触电风险、火灾等问题。
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来减少这些危害影响。
高压输电线路感应电的危害及防止对策的全文-应伟国-电恐惧和敌对情绪,往往源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不足。
对风、火、雷、电等自然现象,人类都经历了恐惧、崇拜、认知、应用的漫长过程。
直至今天,大多数公众对感应电健康风险的认识仍属空白。
在输电线路或电力设施周围环境中,电场与磁场单独存在,并不类似高频电磁场那样以电磁波形式形成有效的电磁能量辐射或形成体内能量吸收。
事实上,我国对输变电电磁场的环境标准限定比国际标准更为严格。
WHO推荐的国际权威组织颁布的旨在保护公众健康的工频电场强度暴露限值为5千伏/米,工频磁场强度暴露限值为0.1毫特斯拉;而我国对公众的保护限值为电场4千伏/米,磁场为0.1毫特斯拉,在实际施工中,往往还低于这些标准,完全符合或严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权威标准所规定和“旨在保护人体安全”的暴露限值,正常工作的电力设备对人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既然输电线路对人没有危害,为什么有时在高压线路下行走会有麻感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事实上,输变电工程工频电磁场虽不会危害人体,但会对生物体产生一些细微的影响。
在天气湿润的情况下,人体接触到高压架空电线下工作着的未能接地的金属物体充电,会产生麻的感觉,这是能量非常小电磁感应现象,类似冬天脱毛衣时的静电效应,不对人体造成危害。
WHO将这种影响定义为“生物影响”,并指出“生物影响”与“有害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当暴露引起生物系统内某种可注意到的或可检测到的生理变化时,“生物影响”就发生了。
国际研究表明,输变电工程产生的极低频电磁场,在生物系统中的主要影响是,在体内感应出电场与电流的作用。
其所感应的电流一般比我们体内自然存在的电流数值还低,并未发现具有值得注意的健康影响。
现有证据表明,除了由躯体表面电荷产生的刺激外,暴露到高达20千伏/米的电场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并且是无害的。
即使电场强度高达100千伏/米以上时,电场也没有显示对动物生殖与发育有任何影响。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压线路越来越多,新建线路接近高压线路的施工也随之增多。
感应电现象越来越严重,直接危及着施工人员的安全,应引起施工的重视。
众所周知,人体最小感知电流为1mA,当通过人体9~25mA 时就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刺激,会使人体失去控制能力,这对于高处作业的送电工人来说,就会因失控而坠落,造成事故。
所以本人认为:对送电线路施工人员感应电压危险值规定为50v,感应电流的危险值规定为5mA 是合理的。
尽管50V 和5mA 对人体危害不大,但长时间作用也是不行的,施工时也必须做临时接地。
在一般情况下,施工线路邻近带电线路将产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当带电线路单相接地时,还会产生零序电流的电磁感应。
所以,施工时应对上述三种情况感应电均需进行计算,使其控制在危险值内,如果超过危险值就应采取有效措施。
1静电感应由于施工线路与邻近线路三相导线在空间的位置不对称,相互间的感应电容就不同。
当施工线呈悬空状态时,则产生静电感应电压;当施工线路接地时,则产生静电感应电流。
一般线路施工时,为防止感应电的影响,均采用分段接地方式,所以,对静电感应在施工时只计算感应电流。
图1静电感应电流的计算:I=Uϑϕ/Xc(A)式中:I———静电感应电流,A;Uϕ———带电线路额定电压,V;Xc———带电线路与施工线路之间的容抗,Ω/km。
Xc=1/ωC=1/2πfC 式中:ω———角频率,(ω=2πf);C———带电线路与施工线路之间的电容,F/km。
C=2πεL/ln(S2/r 1r 2)式中:L———带电线路与施工线路平行接近有效长度,km;ε=1/36π×10-9;S———施工线路与邻近带电线路接近的距离;r 1———带电线路相导线等效半径;r 2———施工线路相导线等效半径。
从图1中知:S 1=(S-D1-D2)2+H c2√S 2=(S-D2)2+H B2√S 3=(S-D2+D1)2+H A 2√式中:H A 、H B 、H C ———表示新建线路最近相与带电线路对应相挂点高差。
试析感应电压对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隐患摘要:随着我国电网结构设计的愈发复杂化,电力线路间发生耦合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期间产生的危险事故,不利于周围环境的安全,也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持续用电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也造成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
本文对感应电压的来源以及感应电压对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降低感应电压发生几率的具体预防措施。
关键词:感应电压;输电线路;施工;安全隐患前言:随着工业发展和生活用电量的不断增多,为了确保电力资源供应的持续性和可靠性,需要对输电线路开展设计工作,在线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在运行输电线路旁边平行架设新的输电线路,电力施工人员如果用手触碰会感受到感应电压的存在,这严重威胁了电力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因此,需要对感应电压对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一、感应电压的来源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感应电压电击事故时有发生,如在超高压双回路线路具体设计和路网电杆的安装过程中,为了减少感应电压的输出,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发生的概率。
在高压输电线路的周围,如果有线路的操作可以容易地导致绝缘物体对地的耦合电容,同时,还将出现感应电压。
在这种情况下,绝缘物体将产生感应电压和与地直接接触可使工频电流在感应电压的影响下保持持续状态被输入到地[1]。
电力系统运行期间,电流会在线路电阻和输入电压以及电磁感应的影响,形成一个大的外加磁场,当导体穿过这个磁场时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
产生的电动势如果在线路运行期间发生短路,接地后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二、感应电压产生机理及安全隐患按照电磁场理论的说法,感应电压可分为电磁感应和感应两种类型的电压。
高压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四周具有工频电场,结合感应原理相关内容认为,在电场中,电场的耦合效应会引起机体产生一定的电荷,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中和正在建设中的输电线路由于电场的耦合效应,会产生感应电压。
如果传输线三相对成比例,且施工线路与运行线路的三相电容分布较为均衡,则输电线路中存在的三相感应电压的矢量和为零。
探究施工线路接近高压线路的感应电危害影响摘要:近些年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势头迅猛,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临近高压线路而遭受感应电击的事故,对此本文进行了探讨,通过计算确定了危害到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感应电压与电流的临界值,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应对措施,为我国电力工程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线路施工;高压线路;感应电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压线路越来越多,新建线路接近高压线路的施工也随之增多。
感应电现象越来越严重,直接危及着施工人员的安全,应引起施工的重视。
众所周知,人体最小感知电流为 1m A,当通过人体 9~25m A 时就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刺激,会使人体失去控制能力,这对于高处作业的送电工人来说,就会因失控而坠落,造成事故。
所以本人认为:对送电线路施工人员感应电压危险值规定为 50v,感应电流的危险值规定为 5m A 是合理的。
如今超高压输电线路越来越多,有时因受出线走廊限制或其他原因,平行的两条高压输电线路只考虑满足倒杆的最小距离,彼此相距很近。
在线路都运行的情况下,感应电压互相影响的间题不太要紧,但在一条线路退出运行停电检修时,感应电压对检修人员的危害性就不容忽视了。
一般情况下,线路电压越高,平行距离越近、越长,感应电压就越强,其危害性也随之增大,由此造成的触电事故屡见不鲜。
尽管 50V 和 5m A 对人体危害不大,但长时间作用也是不行的,施工时也必须做临时接地。
在一般情况下,施工线路邻近带电线路将产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当带电线路单相接地时,还会产生零序电流的电磁感应。
所以,施工时应对上述三种情况感应电均需进行计算,使其控制在危险值内,如果超过危险值就应采取有效措施。
1 静电感应电压的产生当线路甲运行,线路乙施工时,将会在线路乙上产生感应电压。
感应电压分静电感应电压和电磁感应电压,静电感应电压是由于两线路间存在的电容耦合效应而产生,电磁感应电压是由于运行线路流过的交流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在停电线路上感应出来的纵电动势。
输电线路检修中“感应电”产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摘要:由于输电线路在电网公司的运营和人们的生活用途上已经日益广泛,但是输电线路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极易破坏,当输电线路发生损害时就需要技术工作人员进行检修,然而在检修的过程中检修人员容易发生“感应电”的问题,由于输电线路的“感应电”有隐蔽性和危险性,所以在检修过程中,极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应该引起管理部门和检修部门的重视。
综合这种情况,应该分析“感应电”的产生原因和“感应电”发生前后如何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感应电;破坏;伤害;避免引言:根据输电线路的破坏问题在维修监察的过程中,维修人员容易发生“感应电”的触电伤害问题,也是当下的热点之一,由于输电线路常年暴露在自然大气中,雷电和冰冻外加人为破坏的因素,需要检修人员随时勘测和维修,然而在维修过程中发生的“感应电”的问题让维修人员承担触电伤害事故这也是绝对禁止的。
一、在输电线路检修过程中“感应电”产生的原因由于“感应电”压分静电“感应电”压和电磁“感应电”压两种,根据两种电压的电磁感应,在平行、交叉跨越及同杆塔架设输电线路的的一回正常运行中可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回停运的状态发生时,根据线路的实行交流中的电流,就会与其他周围的电流形成一个交互流动的磁场。
根据“感应电”压电流的强弱来决定磁场的规模,也相对应着停运与运行的导线之间应有的耦合系数和绝缘程度而定。
一旦产生“感应电”,那么施工的技术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触电的事故,所以如何避免“感应电”的产生还要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监察。
二、“感应电”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危害(一)“感应电”产生的事故分析1.例如某电力公司在对线路进行调整维修的过程中将被维修电路整个关闭电闸,由施工小组负责验电之后,但是在维修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仍然感到全身电麻有痛感。
在维修输电线路的工作中,在短暂的停电之后,如果两端接地的情况下也会存在相应的电流和“感应电”。
2.或者在工作的范围内,维修人员对一侧的停电线路安装个人安保线,然而在输电线路的中线路段还会出现一些电压及电流,而另一侧如果没有安装个人安保线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接触到导地线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出现“感应电”事故的发生。
1 感应电的来源人们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意识:只有接触到高压线路才会触电,因而对高压输电线路附近没有接触高压线却发生了触电事故的现象迷惑不解,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误区。
因为在高压输电线和高压配电装置周围存在着强大的电场,处在此电场内的导体会因静电感应作用而出现感应电压,当人们触及这些带有感应电压的物体时,就会有感应电流通过人体流向大地而使人受到电伤害。
大家在书本里都学过,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继而就存在一定的感应电压,当电压在36V 以下是不会对人体有危害,那么感应电到底是不是电?它和普通电流有什么区别?感应电到底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要回答以上这些问题,首先引入一个静电感应概念,所谓静电感应就是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这种现象就是静电感应。
当然感应电也是电,本质上与电没什么区别,只是产生电流的方式的区别,从名称上理解就可以了,感应电流是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它既然也是电流,就有电流的共性,感应电流是电流的一种,不过感应电流是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
人体所能承受的电压是36V以下,超过了都会对人体有害,只是有的人电阻高对36V以上的反应和电阻低的人不同而以。
2 感应电压对人体的风险就电压来讲,静电是直流电,超过50V就有危险。
但是静电是否危险还要看感应出的电荷的多少才知道,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如果是交流电器或设备上面带电的情况下,严格的讲那不叫静电,而是由漏电流或热接地产生的“泄漏电压”,这个电压一般量起来都在100V以上,但是危险与否要看泄露回路的内阻多大,静电压其实是电荷积累的电位,通常人体可以积累到上万伏的静电压,瞬间的放电最多也只是一个瞬间的电火花,人会有轻微的痛感,因为人体的电容200PF和电阻1500Ω,所谓危害程度也得根据带电物体的电容和电阻决定的。
感应电的危害与预防————————————————————————————————作者:————————————————————————————————日期:2感应电的危害与预防目录一、感应电的分类 (2)(一)静电感应: (2)1.静电感应的产生原理: (2)2.处于强电场下电线路中的静电感应 (3)(二)电磁感应: (4)1.直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的感生电动势 (4)2.自感和互感现象 (5)二、交流电气化线路的感应电干扰、影响及危害 (5)(一)交流电气化线路的感应电对通信线路的影响 (5)(二)感应电对作业安全的影响及危害 (5)(三)接触网“V”停作业电气干扰的分析和预防 (6)1. “V”停作业的电气干扰因素分析 (6)2.“V”停作业的电气干扰防护措施 (7)三、消除感应电的方法 (7)(一)接触网作业消除感应电的措施 (8)(二)电力作业消除感应电的措施 (9)1. 零电位作业 (10)2. 作业人员使用“保安线” (11)3. 其他经验 (11)电能是自然界中蕴藏的一种可用不可摸的高效资源,自从被科学家发现它的利用价值以来,飞速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质量。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广泛的使用电能,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电能,没有电,社会生产活动就要停滞不前,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也会发生混乱,造成一定的恐慌。
电能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如果在使用中违反正确的操作方法,不按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就会发生用电设施工作的不正常、损坏甚至危害人身安全事情。
感应电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电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一些领域有着广泛的利用,但在一些领域中,必须防止和消除它的存在,如果不及时消除,就会对设备及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在电力行业(包括铁路牵引供电)的检修作业中,停电检修设施中产生的感应电对作业人员来说,是一种严重威胁作业安全的隐患,如果作业中操作不当或违反安全规程中规定的安全措施、或不按规定的要求设置安全措施,就会发生设备损坏仍至人身伤害事故。
消除线路参数测试中感应电干扰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输电线路的参数测量是新建输电线路投运前的重要试验项目之一。
精确地测量输电线路各类参数可为系统的短路计算、继电保护整定、潮流分布的计算和选择正确的运行方式等工作提供必要基础数据。
近年来,由于电力系统的发展,输电走廊越来越拥挤,同杆架设和平行走向架设越来越难于避免, 在测试线路参数过程中会遇到感应电压过高无法进行测试,极易造成仪器烧毁、人员触电等事故,测试结果也不真实,这使得参数测量的电磁环境越来越严峻,有必要对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对于参数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计算,以便选用较为经济合理的测量方法。
二、750千伏输电系统1、新疆750千伏输电线路的情况新疆750千伏电网工程建设是实现国家能源集约化开发,建设能源电力大通道,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疆电外送”的重大举措。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高度重视加快新疆750千伏电网工程的建设,刘振亚总经理明确指出“十二五”基本建成新疆750千伏主干网架。
计划至2015年底,新疆将基本建成750千伏主网架;2016年,新疆将实现“三环网、双通道、两延伸”的骨干网架的目标。
新疆750千伏主网架工程包括库车—阿克苏—巴楚—喀什、三塘湖—哈密、五彩湾—芨芨湖—三塘湖、伊犁—库车、吐鲁番—哈密线路改接等750千伏输变电工程。
除伊犁—库车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计划2016年9月投运以外,其余工程均要求在2015年年底建成投运。
届时,新疆电网主网架将由目前的220千伏直接升级为750千伏。
2、750千伏同塔双回感应电的情况对于同塔双回线路中,当一条线路正常运行、另外一条停运时,由于停运线路对大地存在电容、且与运行线路也存在电容。
当双回输电线路有一回带电运行,另一回停运接地时,停运线路上将会产生较大的感应电流、感应电压。
根据停运线路以及线路上接地开关所处的4中不同状态,停运线路上共有4类的感应参数:电磁感应电压、电磁感应电流、静电感应电压、静电感应电流。
浅谈接触网感应电对电力线路的危害感应电对电力线路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
在铁路接触网中,带电接触网会产生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导致自闭、贯通线路上产生较高的感应电压,对线路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静电感应会导致自闭、贯通线路上产生静电电荷,而静电电荷会在正负两种电荷间形成一条相互接触的通路,从而产生静电感应电流。
这种电流会使产生的静电电荷消失,但在消失的过程中,会对自闭、贯通线路产生一定的影响。
电磁感应是由于铁路接触网带电电流的变化而产生的。
当带电接触网的电流变化时,会在自闭、贯通线路上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这种感应电流会对自闭、贯通线路产生影响,甚至会对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3预防感应电危害的措施为了防止因感应电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3.1加强对铁路接触网的维护和管理,保证接触网的正常运行。
3.2加强对自闭、贯通线路的维护和管理,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存在的问题。
3.3在自闭、贯通线路上设置感应电压监测装置,及时监测感应电压的变化。
3.4在自闭、贯通线路上设置感应电压保护装置,当感应电压超过一定限制时,自动切断电源,保护线路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4结论感应电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电能,可以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类。
在铁路接触网中,带电接触网会产生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对自闭、贯通线路产生影响,甚至会对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防止因感应电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对铁路接触网和自闭、贯通线路的维护和管理,并在自闭、贯通线路上设置感应电压监测装置和感应电压保护装置,保障线路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接触网会对附近的贯通和自闭线路产生感应电压,这是由于两个因素的作用。
第一个因素是电容耦合的静电感应,当接触网加上25kV单相工频交流电后,会在接触网导线周围建立起垂直于导线表面的交变磁场,从而产生对地感应电压。
浅谈铁路电力线路感应电危害及预防措施发布时间:2021-07-31T07:46:15.001Z 来源:《电力设备》2021年第3期作者:何闯[导读] 贯通线路最高感应电压可达3000V以上。
因此对感应电的伤害分析及预防对铁路电力专业管理尤为重要。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徐州供电段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摘要:随着当代电力机车的发展,电气化铁路的普及。
接触网线路电压等级高、与电力自闭、贯通架空线平行距离长、相对距离近,其产生的交变磁场对电力自闭、贯通架空线形成较高电压的感应电,给电力线路检修及应急处置造成危害的事故频发。
结合铁路电力作业特点,在认识感应电的基础上,对感应电进行预防。
关键词:感应电;危害;电力线路;预防1感应电概况在电气化铁路有车辆通过时,接触网线路流过交流电流,在其周围产生交变磁场,在附近处于交变磁场中的铁路电力贯通、自闭线路上产生感应电压。
电压大小与电力自闭、贯通线感应和接触网之间的电流大小、平行长度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
简单来说,电力自闭、贯通线路与接触网线路平行长度越长,距离越近,线路电流越大,感应电压就越高。
如果该区段电力自闭、贯通线路需要停电检修或应急处置时,在作业区段两端安装接地封线后,此时电力线路及两端接地封线与大地形成闭合回路,形成感应电流。
在作业过程中上述闭合回路中间如有断开,正在线路上的作业的人员就很容易串入闭合回路,造成触电伤害。
根据前期测量统计,笔者所在东陇海自闭、贯通线路最高感应电压可达3000V以上。
因此对感应电的伤害分析及预防对铁路电力专业管理尤为重要。
2感应电造成触电伤害的原因简析笔者曾经在全段范围内,参加过多个电力工区进行检修或应急处置作业,发现不少电力线路工对感应电的防范意识不强,对感应电造成伤的原因认识不清。
再加上长期养成的不良作业习惯,使得防感应电伤害措施执行不彻底,致使防触电伤害风险卡控不到位。
电力作业感应电伤害时有发生。
图2 电力线路作业感应电造成伤害简图在作业过程中因维修隔离开关、电缆等造成架空线路断开或接地封线松脱断裂时,原先的闭合回路就遭到破坏。
实测:高压电附近究竟有没有辐射?
为了得到高压变电站周围电磁和电场的普遍强度,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沈梦培及其实验小组用了8年的时间,测试了北京大大小小约500个变电站,形成了12本数据结论手册,可以有效回答这个问题。
北京市电力公司海淀500千伏变电站,于2014年6月正式投运,解决北京西北地区高峰负荷期间部分设备重载问题。
1、为什么要采用高压送电?
我国供电系统使用50Hz(赫兹)为工作频率,由电厂发电,升高电压至500kV(千伏)后,电能经输电线输送,再通过层层变电站降压,供用电单位或个人使用。
一般要经过四次降压:第一级变电站电压从500kV降到220kV;第二级变电站降到110kV;第三级变电站降到10kV:最后再经过第四级变电站降到220伏(三相工业用电380伏),之后输送到千家万户。
之所以要这样先升高电压再降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沈梦培说,北京有自己的发电厂,也有从外地输送过来的电,电压越高,在传送过程中的损耗越小,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路途遥远,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能耗。
输电电压与输送容量、输送距离的关系如下表:
(数据由北京地区居住环境电磁水平调查课题组提供)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沈梦培说:“我是人大代表,有居民向我反映高压变电站辐射的问题,我就带上人和设备为他们测试,告诉他们是安全的。
没想到,这‘一测不可收拾’,测了八年,测试数据1 2本。
”
2、“感应电磁场”不是“电磁污染”
电能传输有两种途径,一种为架空线路传输,一般市内线路使用10米以下线杆架设,为了安全起见,“高电压”的输电线路都架设在距地面20-50米左右的高空。
另一种为地下电缆传输,通常敷设在地下电缆沟道内。
沈梦培说,有一些人质疑传输电能的架空高压线和变电站有电磁辐射,这个问题也并非我国独有的现象,也是国际上的关注焦点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WHO)极低频场环境健康准则(EHC)科学专家工作组于2005年10月正式评定:对于公众通常可遇到的0-300Hz的极低频电磁场不存在实际健康问题,低频磁场的长期健康风险不能证实,而执行低频电场与磁场的国际标准可以保证包括儿童与孕妇在内的公共健康与安全。
事实上“感应电磁场”一直被人们误读为“辐射”,甚至等同于“核辐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不应在工频电磁场行业标准中使用“辐射”二字,但由于我国一些行业标准中的标注问题,使得公众错误地把这种感应电场与磁场称为“电磁辐射”,甚至认为这种“辐射”与日本福岛核泄漏造成的“核辐射”是一回事。
其实,这是工频电磁场,而非电磁辐射。
工频电磁场本身就是极低频电磁场,而我国的供电系统频率为50Hz,波长为6000公里,如果把电力线路看做一根“发射天线”,那它的“发射”能力几乎为零。
3、中国标准更严格
环境保护部在2014年9月23日发布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标准》,这个标准是对《电磁辐射保护法规定》和《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的整合修订,还参考了一系列关于电磁工作环境的标准。
《电磁环境控制限制标准》首次发布于1988年,此次是第一次修订,增加了1Hz-100kHz频段电场和磁场的公众暴露控制限制。
本标准已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沈梦培说,我国的电力设施安全标准比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标准更为严格。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还没有工频电磁场暴露限制标准或其他国际标准,只有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向世界各国推荐了电场和磁场辐射限制的导则。
我国的环评导则参考标准电场强度是4千伏/米(kV/m),磁场强度是100微特斯拉(μT),欧洲共同体法规中,这两项数值分别为5千伏/米和100微特斯拉;澳大利亚同欧共体;英国是12千伏/米和1600微特斯拉。
由此可见,我国的标准数值更为较为严格。
为了得到高压变电站周围电磁和电场的强度,沈梦培及其实验小组用了8年的时间,测试了北京大大小小约500个变电站,形成了12本数据结论手册。
记者跟随沈梦培测试了海淀区500千伏地上变电站(北京市电压最高)和北京电力科技馆全地下220千伏变电站。
地点1
实验仪器:纳达NBM-550测试仪、纳达EHP-50D电磁场探头
实验地点:海淀区500千伏高压变电站(地上)
实验数据:距离变电站大门五米位置,测试高度为一米,磁感应强度和电场强度分别为1.4微特斯拉和1 3.4伏每米,随着距离的变远数值衰减。
在500千伏变电站旁边设有10千伏高压线,所以不同位置受到高压线不同程度干扰,最高电场测试值为25伏每米。
10千伏柱上式变压器,由于它的干扰,测得的数值通常会变大
实验结论:磁感应强度和电场强度均在安全值4千伏每米和100微特斯拉以内,并相差甚远。
左侧纳达NBM-550测试仪,右侧纳达EHP-50D电磁场探头
实验组成员正在读取和记录数据
地点2
实验仪器:纳达NBM-550测试仪、纳达EHP-50D电磁场探头
实验地点:国网电力科技馆220千伏变电站(地下四层)
实验数据:在科技馆外围环绕一周测试,测试高度为一米,磁感应强度和电场强度最高值分别为0.3微特斯拉和1.5伏每米,其中部分位置受到10千伏高压线干扰。
实验结论:磁感应强度和电场强度均在安全值4千伏每米和100微特斯拉以内,并相差甚远。
对比与50 0千伏地上高压变电站,数值更低。
沈梦培在指导课题组成员进行数据读取
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500千伏的高压变电站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不仅不可怕,而且数值很小,同时磁感应强度和电场强度也会随着距离的远离骤减,即使站在10千伏高压线下面,数值也绝对安全,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使用电力电缆传输电能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特别是在人口众多的特大城市中,利用电力电缆在地上、地下传输电能。
电力系统是“绿色”能源,更是安全的,即使居住在变电站附近,也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