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检修中“感应电”产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1019.73 KB
- 文档页数:4
变电站内检修作业中感应电的分析与预控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密集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检修作业中对感应电的防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感应电产生的原因、条件以及预控措施,通过采取有效的组织、技术措施,确保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
标签:电力系统;电磁感应;变电检修;防范措施0 前言电气设备检修时,作业人员在已停电的变电设备(输电线路)上检修时,有时会产生电击现场,轻者负伤,重者生命难保。
因此,充分认识感应电产生的条件,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1 静电感应与电磁感应静电感应:当一个导体和带电体接近时,导体上靠近带电体的一面感应出与带电体极性相反的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面感应出另一极性电荷称为静电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则会产生感应电流。
如果电路不闭合,则会产生感应电压(电势)。
感应电压在形成导电回路时会对人员造成伤害;未形成导电回路,则存在安全隐患。
感应电压应该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经计算,在同塔双回500 kV线路上当一线运行,另一线停运时,感应电压受潮流方向和大小影响不大,主要取决于接地状态,双侧不接地时最大,约50 kV 左右(稳态值),单侧接地时另一侧感应电压明显降低,降到几千伏,两侧接地后接地点无电压。
3 实例分析3.1 事故经过某公司运维检修部变电检修班在110千伏红光变电站工作中,发生人身感应电触电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当日,110千伏红光变电站进行110千伏银园一线红光支线线路隔离开关17523和旁路母线隔离开关17520更换工作,110千伏银园一线红光支线、110千伏旁母在检修状态,在1752断路器与17523之间、17523出线侧、17520旁母侧分别装设了接地线。
16时5分,工作班成员蔡×通过吊车辅助拆除银园一线红光支线至17520旁路母线隔离开关C相T接引流线,工作负责人王×站在旁路母线隔离开关构架上手抓C相T接引流线配合拆除工作,在蔡×将T接处线夹拆除后,王×手抓的C相引流线下落过程中将装设在银园一线红光支线引流线处的C相接地线碰落,摆动的银园一线红- 2 -光支线引流线与王×手中的引流线接触,发生感应电触电,王×抢救无效死亡。
输电线路检修中“感应电”产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摘要:感应电作为电力系统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笔者结合电网一起输电线路停电检修实例,对感应电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输电线路如何避免感应电伤害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关键词:感应电;原因分析;防范措施1.输电线路检修中“感应电”产生的原因在输电线路临近、平行、交叉跨越及同杆塔架设的情况下,发生一回线路停运时,由于停运线路和运行线路之间存在着电磁耦合和静电耦合效应,停运线路上会产生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
感应电压分静电感应电压和电磁感应电压。
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可知,在临近、平行、交叉跨越及同杆塔架设线路一回正常运行,一回停运情况下,当运行导线中流过交流电流时,在其周围将产生一个交变的电磁场,该电磁场会在停运线路上感应出一个沿导线方向分布的电势,且根据停运导线对地绝缘程度的不同而对应于不同的对地电位。
感应电压的大小由电流产生磁场的强弱、运行导线和停运导线之间的耦合系数,以及导线的对地绝缘程度决定。
根据静电感应现象可知,由于停运导线与运行导线之间存在的电容耦合效应,依靠运行导线电压产生的电磁场,停运导线上即可感应出一定的对地电位,进而产生一定的感应电压和感应流。
2.结合现场事故,分析易产生“感应电”的情况2.1一起典型的“感应电”触电伤害事故分析某日,某供电公司输电工区线路检修班对220kV某线路进行大修(停电登检、清扫、消缺),需要拉开该线路各变电站侧开关刀闸,并在得到停电许可后在工作范围内线路各端验电、挂接地线:在42,136号杆塔处挂2组接地线,接地线编号分别为JD-220-2-l,JD-220-2-2。
由于此项工程工作量比较大,所以分别由几个工作小组完成。
其中一个小组的工作任务是:更换该220kV线94号杆塔上C 相雷击绝缘子串。
大修开始,按照规程要求,在该220kV线42,136号杆塔处分别装设好接地线后,检修人员登上94号杆塔准备更换C相雷击绝缘子串。
感应电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感应电的产生原因是因为导体中的磁场发生改变,或者导体运动时穿过磁场。
处理感应电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改变磁场的方式来减小或消除感应电,另一种是通过合理设计线路或添加适当的元件来减小或消除感应电。
第一种方法中,可以改变磁场的大小或方向,例如通过调节电磁铁的电流大小或改变导磁体的位置来改变磁场。
还可以通过使用屏蔽材料将导体与外部磁场隔离开来减小感应电的产生。
第二种方法中,可以采用缠绕线圈的方式来降低感应电的产生,例如使用互感器或变压器来减小感应电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采用合适的补偿电路来消除感应电,例如使用阻抗匹配电路或使用电容器、电阻器等元件来补偿感应电的影响。
综上所述,改变磁场或合理设计线路是处理感应电的主要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或消除感应电的产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可能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处理。
330kV输电线路检修中“感应电”产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作者王勇单位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酒泉分部摘要:就输电线路停电检修中“感应电”触电伤害事故,分析了“感应电”产生的原因,罗列出了一些补救及预防措施来避免“感应电”触电伤害的发生。
同时提出在作业区段的两端三相导、地线装设接地线,在检修作业点范围两侧安装个人保安线以防止触电情况的产生,进而确保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330kV;输电线路检修;感应电330kV输电线路检修时,需注意电磁耦合和静电耦合两种效应,常发生在检修线路的交叉跨越点处、线路平行及同杆塔架设的两条线路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情况中,这些情况下,被检修线路上将会带有电压和电流。
就电压而言,该过程中,同时伴随有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电压两种。
由电磁感应现象可以猜想,在临近、平行、交叉跨越及同杆塔架设线路一回正常运行,若一回发生停运,等到其运行导线中产生交流电流时,它的周围将会出现一个交变的电磁场。
这个电磁场在停运线路上能够感应到一定的电势,并且这个电势将会按照沿导线方向分布,参照停运导线对大地的绝缘程度存在差异,其对地电位也会明显不同。
决定感应电压大小的因素的有很多,比如运行导线和停运导线之间的耦合系数、导线的对地绝缘程度等等。
由静电感应现象可以分析,停运导线会存在上述的效应,凭借运行导线电压形成的电磁场,已经停运的线路上将会感应到一定的对地电位,最终使得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得以产生。
1 结合现场事故,分析易产生“感应电”的情况1.1 一起典型的“感应电”触电伤害事故分析某一天,某供电公司的检修班对300kV 5268斗牌线进行大修,其将整个线路中的各个变电站侧开关刀闸打开,并且在有关部门同意停电后,在规定的范围内对选中的线路各端进行验电,同时挂接地线:在42,136号杆塔处将2组接地线挂起,同时对接地线进行编号,分别编为JD-330-2-l,JD-330-2-2。
因为这项工程相对复杂,工作任务繁重,一般分为多个工作小组实行。
感应电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感应电是一种在电路中产生的电流,它是由于磁场的变化而产生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感应电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变压器、发电机、感应电动机等都是利用感应电的原理工作的。
那么,感应电是如何产生的呢?又该如何处理感应电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感应电的产生原因。
感应电是由于磁场的变化而产生的,当磁场的强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感应电。
这是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所决定的。
当一个线圈处于磁场中,磁场的变化会导致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这就是感应电产生的基本原理。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处理感应电。
对于感应电的处理,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它。
感应电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变压器就是利用感应电的原理来改变电压的。
另外,在发电机中,也是利用磁场的变化来产生感应电。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电路和设备来充分利用感应电。
另外,对于一些不需要的感应电,我们也可以通过合理的屏蔽和隔离来减少其影响。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感应电对电路和设备的影响。
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感应电可能会对电路和设备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电磁干扰、电磁感应等。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这些影响,比如增加屏蔽、使用滤波器等。
另外,对于一些对感应电敏感的设备,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变其设计或者工作方式来减少其受到的影响。
总的来说,感应电是由磁场的变化而产生的电流,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处理来充分利用感应电,同时也需要注意其对电路和设备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其影响。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感应电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感应电触电伤害预防措施探讨(1)一、感应电危害近几年广西、湖北电网都曾经出现过感应电伤人的事故。
现举几起典型感应电击的案例,以帮助人们对感应电击的危险性提高认识。
案例1:2009年1月21日,某供电局输配电管理所带电班一名工作班成员在110kV麻宜线#20塔两侧架空地线安装跳线支撑瓷担,处理绝缘架空地线。
16时15分,在缠绕、固定绝缘架空地线引流线预留的尾线时,不慎造成预留的尾线弹出,弹出的尾线把绝缘架空地线侧的接地线线夹击脱,致使其被绝缘架空地线上的感应电击伤,工作班组人员立即将伤者放到地面进行抢救,21时01分经医务人员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判断为感应电触电。
案例2:2008年5月26日,某超高压输变电公司输电分公司按计划对某500kV线路杆塔进行绝缘子清扫和消缺工作。
11:20 分左右,运检一队一名工作人员(金某某,死者,男,27岁)根据电话许可,在塔上挂设个人保安线并进行清扫.18:20分左右,根据周边群众电话反映异常情况,运检一队有关人员赶到现场,登杆检查发现金某某在系好安全带的情况下,仰躺在左相横担头上,地线接地端位于胸口死亡。
经现场勘察和分析,事故原因是金某某在杆塔上A相装设好保安线后,准备取工具包转移作业点时,身体意外失去平衡,右手抓住保安线(保安线有透明绝缘套管),导致保安线的接地夹具从塔材上脱出,接地端击中左胸靠近心脏部位,因感应电击休克死亡。
案例3:1989 年6 月23 日,某供电局配电工人在10kV 院校线#5 左分#3 至#5 的高压线路下方1。
5m处同杆新架二档低压导线。
工作中新架的四根低压导线没有专门接地。
在左#3 和左#5号两电杆导线紧好并绑到蝶式绝缘子上后,左#4 电杆上的作业人员开始将导线从横担抬到针式绝缘子上,在第一根导线刚一离开铁横组时,作业人员当即被感应电击伤并扒在横担上。
救下后发现双手掌和右大腿根部烧伤,住院数月方好。
由于新架低压导线两端头都是悬空的,没有与电源线及用电设备相连,距杆上高压导线又有1.5m 的距离,所以现场六、七名工作人员都感到莫名其妙,事故后调查,在触电当时,该10kV配电系统曾发生过一次单相接地,破坏了三相平衡,在不接地的低压导线上感应出较高的对地电压,所以确认为感应电压触电所致.由以上案例可看出,在产生感应电的场所,施工线路或检修线路的导地线会产生感应电压,人体触碰带有感应电压的导地线就会形成电流回路,电流通过人体,使部分或整个身体遭到电的刺激和伤害,造成人体伤害,严重时会造成人员伤亡。
输电线路检修中“感应电”产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白俊平摘要: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世界进入“电气时代”,电力的发展大大促进人类文明的演变,是历史里程碑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在现代的电力发展的同时,也是面临着种种困难,本文首先简单的阐释输电线路检修中“感应电”的产生,然后着重探讨输电线路检修中“感应电”的主要防范措施,为保障电力维修人员的生命健康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供社会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检修;感应电;防范措施引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一定的提高,在科技先进的二十一世纪中,电力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并且人们的生活起居都离不开电力的使用。
电力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双刃性,使用得当,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催化剂,可是在使用不当时,容易对人们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因此本文就输电线路检修中“感应电”的产生的原因开始进行分析。
一、输电线路中“感应电”产生的原因社会的发展需要生产,而生产是需要电力的支持,电力是维持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是目前的输电线路的检修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而比较典型的问题就是在输电线路检修时会比较容易产生“感应电”,而产生“感应电”的原因只要是在输电线路检修时,输电线路的临近、平行、交叉跨越及同杆塔架的时候。
如果一旦一回线路出现停运的情况,那将直接导致停运线路和运行线路之间产生电磁耦合和静电耦合效应,这样的情况之下,停运线路上就会同时产生感应电压和感应的电流。
当一回停运的情况下,运行导向中通过的是交流电,就会在其间产生一个交变的电磁场,这对电力维修人员的生命健康就有非常大的威胁,稍有不注意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在对输电线路的维修中要特别注意防范。
二、输电线路检修中“感应电”的主要防范措施“感应电”产生在输电线路的检修时比较常见的,可是对维修人员的危害是很大的,因此就要特别重视的输电线路的安全防范措施。
一般情况下产生“感应电”的三个场所主要分别为第一种情况是当在检修的电路线路穿过正在运行的线路时,就会有“感应电”出现;第二种情况为当正在运行的线路与维修线路平行时,也会有“感应电”出现;最后一种情况是在同塔双回线路中,其中有一回路是处于带电情况之下,另一个回路就会产生“感应电”[1]。
输电线路检修中“感应电”产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摘要:由于输电线路在电网公司的运营和人们的生活用途上已经日益广泛,但是输电线路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极易破坏,当输电线路发生损害时就需要技术工作人员进行检修,然而在检修的过程中检修人员容易发生“感应电”的问题,由于输电线路的“感应电”有隐蔽性和危险性,所以在检修过程中,极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应该引起管理部门和检修部门的重视。
综合这种情况,应该分析“感应电”的产生原因和“感应电”发生前后如何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感应电;破坏;伤害;避免引言:根据输电线路的破坏问题在维修监察的过程中,维修人员容易发生“感应电”的触电伤害问题,也是当下的热点之一,由于输电线路常年暴露在自然大气中,雷电和冰冻外加人为破坏的因素,需要检修人员随时勘测和维修,然而在维修过程中发生的“感应电”的问题让维修人员承担触电伤害事故这也是绝对禁止的。
一、在输电线路检修过程中“感应电”产生的原因由于“感应电”压分静电“感应电”压和电磁“感应电”压两种,根据两种电压的电磁感应,在平行、交叉跨越及同杆塔架设输电线路的的一回正常运行中可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回停运的状态发生时,根据线路的实行交流中的电流,就会与其他周围的电流形成一个交互流动的磁场。
根据“感应电”压电流的强弱来决定磁场的规模,也相对应着停运与运行的导线之间应有的耦合系数和绝缘程度而定。
一旦产生“感应电”,那么施工的技术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触电的事故,所以如何避免“感应电”的产生还要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监察。
二、“感应电”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危害(一)“感应电”产生的事故分析1.例如某电力公司在对线路进行调整维修的过程中将被维修电路整个关闭电闸,由施工小组负责验电之后,但是在维修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仍然感到全身电麻有痛感。
在维修输电线路的工作中,在短暂的停电之后,如果两端接地的情况下也会存在相应的电流和“感应电”。
2.或者在工作的范围内,维修人员对一侧的停电线路安装个人安保线,然而在输电线路的中线路段还会出现一些电压及电流,而另一侧如果没有安装个人安保线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接触到导地线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出现“感应电”事故的发生。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感应电触电伤害的预防方法探讨摘要: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下,公众越来越关注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和资源利用等问题。
近年来,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维修等工作已经有序进行,但是由感应电压引起的触电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
因此,需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
本文重点对电力传输线架设过程中预防电击事故的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供读者借鉴。
关键词: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感应电触电伤害;预防对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电力发展步伐和速度不断加快,电力网络的扩张、变电容量的增加以及超高压、长距离平行线路的出现,使得感应电成为一个巨大的风险源。
特别是近年来,在电力输送线路工程的实际应用中,由感应电导致的触电事故发生率有所上升。
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确保施工人员不受任何干扰,能够顺利进行工作。
本文重点讨论了在导线供电线路架设施工中,防止感应电碰电伤害的措施【1】。
一、感应电出现的原理输电线路架设是电力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输电线路架设过程中,由于感应电的产生,可能会对施工人员造成电击伤害,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
因此,了解感应电产生的主要原理,对于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感应电的产生是由于电磁感应现象导致的,即在一个磁场中,当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就会在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
具体来说,当交流电源通电时,电流会在导线中流动,产生一个磁场。
由于磁通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导线中也会感应出电动势。
这个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磁场的变化率、导线的长度和导线与磁场的夹角【2】。
在输电线路的架设过程中,由于输电线路是长导线,因此它的长度很大,同时还要经过许多地方,会受到许多干扰,这就会导致磁场的变化率较大,从而导致感应电的产生。
此外,当两条导线平行放置时,它们之间也会产生磁场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大了感应电的产生。
另外,当输电线路出现故障时,例如线路短路或断路,会导致电流突然中断或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磁场的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
感应电产生的机理及防治人身触电事故的措施我们公司维管的3500多接触网正线公里,其检修均采用“V停+垂直”天窗方式,而绝大部分的检修和施工是在“V停”天窗内进行,在这种方式下,由于相邻的接触网线路不停电,必然在作业的接触网上产生感应电,如采取的技术措施不得当,将直接威胁人身安全。
1、案例1.1 摘除地线程序不对,肾脏被摘除。
1999年4月27日15时32分,北京局某供电段,在某站V型天窗作业完毕,撤除最后一根地线时,地线人员违章操作,未戴绝缘手套且先拆开了接地侧,感应电将人打翻,送医院抢救摘除左肾脏。
1.2 违章检修负荷开关,造成地线封闭区开口,感应电致人死亡。
图1.12001年6月19日21点27分,北京局某供电段在检修负荷开关时,检修人员未将开关短接就打开检修,导致地线封闭区开口,感应电把网上开关检修人员甲,在地线1 方向电倒,抢救无效死亡。
1.3 感应电击人造成高空坠落摔伤1998年7月电化二公司在宝成线上寺站复线施工时,仅挂了一根地线,在离接地线50米左右处,施工人员刚上到网上就被电击,造成高空坠落摔伤。
2、感应电产生的机理复线接触网在上行停电,下行不停电正常运行时,带电运行的接触网通过容性耦合和感性耦合在相邻停电的接触网上产生感应电压。
图2图22.1 容性耦合停电的接触网与不停电的接触网间存在着电容C12 , 停电的接触网与大地间存在着电容C0 ,由于电容的存在,带电的接触网产生的电场,通过干扰效应,将使处在该电场内不停电的接触网上产生对地电压。
其值可按下式估算:U c=0.4a2÷(2a2×b2)×U1(伏)(1)a --- 接触线对轨面高度(米)b --- 停电与不停电接触线的间距(米)u1 --- 接触网额定电压(伏)2.2感性耦合带电运行的接触网经电力机车--- 钢轨--- 吸上线、回流线、大地---变压器,流动的交变电流,将产生交变磁场,通过电磁感应效应,将使处在该磁场内不停电的接触网上产生感应电压。
高压输电线路感应电的危害及防止对策的全文-应伟国-电恐惧和敌对情绪,往往源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不足。
对风、火、雷、电等自然现象,人类都经历了恐惧、崇拜、认知、应用的漫长过程。
直至今天,大多数公众对感应电健康风险的认识仍属空白。
在输电线路或电力设施周围环境中,电场与磁场单独存在,并不类似高频电磁场那样以电磁波形式形成有效的电磁能量辐射或形成体内能量吸收。
事实上,我国对输变电电磁场的环境标准限定比国际标准更为严格。
WHO推荐的国际权威组织颁布的旨在保护公众健康的工频电场强度暴露限值为5千伏/米,工频磁场强度暴露限值为0.1毫特斯拉;而我国对公众的保护限值为电场4千伏/米,磁场为0.1毫特斯拉,在实际施工中,往往还低于这些标准,完全符合或严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权威标准所规定和“旨在保护人体安全”的暴露限值,正常工作的电力设备对人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既然输电线路对人没有危害,为什么有时在高压线路下行走会有麻感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事实上,输变电工程工频电磁场虽不会危害人体,但会对生物体产生一些细微的影响。
在天气湿润的情况下,人体接触到高压架空电线下工作着的未能接地的金属物体充电,会产生麻的感觉,这是能量非常小电磁感应现象,类似冬天脱毛衣时的静电效应,不对人体造成危害。
WHO将这种影响定义为“生物影响”,并指出“生物影响”与“有害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当暴露引起生物系统内某种可注意到的或可检测到的生理变化时,“生物影响”就发生了。
国际研究表明,输变电工程产生的极低频电磁场,在生物系统中的主要影响是,在体内感应出电场与电流的作用。
其所感应的电流一般比我们体内自然存在的电流数值还低,并未发现具有值得注意的健康影响。
现有证据表明,除了由躯体表面电荷产生的刺激外,暴露到高达20千伏/米的电场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并且是无害的。
即使电场强度高达100千伏/米以上时,电场也没有显示对动物生殖与发育有任何影响。
高压设备上的感应电压及防范措施摘要:本文分析了配电线路产生感应电的原因,指出易产生感应电的危险场所,提出在配电线路施工时预防感应电触电伤害的主要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配电线路;感应电;防范措施近年来,在电网系统输配电施工及变电所扩建改造施工作业期间,感应电触电事故逐渐增加。
通过分析产生感应电的原因、危害及存在感应电的场所等,并结合配网运行、检修、改造施工的特点,提出了防范感应电的相关措施。
一:配电线路产生感应电的原因分析运行中的高压输电线路对附近配电线路的感应电一般来自两方面:一是静电感应;二是电磁感应。
如果停电配电线路不接地,则只有感应电压存在。
1.1静电感应电压高压输电线路和下方导体与大地之间存在耦合电容。
当高压输电线路有高压交流电压时,将在邻近空间产生高压电场,使空间各点具备一定的电位。
处于电场中的停电配电线路或者长金属导体,由于电容效应产生静电耦合,会产生静电感应电压。
若系统三相对称,且运行线路对停电检修配电线路或导体的三相分布电容平衡,则三相感应电压的矢量和为0。
1.2电磁感应电压高压输电线路中的交流电流在其周围空间会产生未被平衡的交变磁场。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电流产生的磁力线切割相邻的电力贯通线时,将产生纵向感应电动势。
由于电磁耦合三相互感不平衡,在停电线路上感应的对地零序电压,即为电磁感应电压。
因三相距离不相等,则互感效应各不相同,运行线路的磁场在检修线路上感应的电动势也不相等,电压的矢量和即为检修配电线路或长导体的电磁感应电压。
二、感应电压的危害静电感应的直接后果是可能导致电击。
在电场中处于地电位的人,接触对地绝缘的导体或对地绝缘的人接触接地物体时,都可能产生电击。
按其对人影响的程度可分为可感觉电击、引起痛觉的电击和直接造成伤亡的电击三种情况。
金属导体在电磁场中感应带电,对人体造成电击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放电电流的大小和时间。
三、预防感应电压电击措施3.1接地工具要求防感应电所使用的接地线必须是合格产品,所使用的接地工具还应遵守以下规定:(1)作业使用的个人保安接地线的截面积,不得小于16mm2;(2)线路所使用的接地线的截面积,不得小于25mm2;(3)接地线应采用编织铜线,并由完整的绝缘皮包裹;(4)接地线两端应有专用的线夹,安装连接必须可靠,不得用缠绕方式连接;(5)在地面打桩作为接地端时,接地棒宜采取镀锌工艺,其截面不应小于190mm2(如φ16圆钢),插入地下的深度应大于0.6m;对于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场所,如岩石、瓦砾、沙土等,应采用增加接地体根数、长度、截面积或埋设深度等措施,以达到降低接地电阻的目的。
论750kV输电线路下方感应电的原因及防范对策发表时间:2016-07-23T14:09:58.850Z 来源:《电力技术》2016年第4期作者:江浩然[导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750kV输电线路下方感应电的问题,分别说明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感应电压产生的原因。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73005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750kV输电线路下方感应电的问题,分别说明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感应电压产生的原因,阐述了造成感应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在生产活动中对感应触电的防范措施,为750kV输电线路下方停电检修线路人员避免感应触电提供参考。
关键词:750kV输电线路;感应电压;感应触电;防范对策1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超高压线路走廊不断增多,超高压线路与低电压等级线路的交叉跨越将越来越多,线路穿越村庄、农田地的情况也将会越来越普遍。
因受出线走廊限制或其他原因,平行的两条高压输电线路只考虑满足倒杆的最小距离,彼此相距很近。
在线路都运行的情况下,感应电压互相影响的问题不会造成触电事故,但在一条线路退出运行停电检修时,感应电压对检修人员的危害性就不容忽视了。
一般情况下,线路电压越高,平行距离越近、越长,感应电压就越强,其危害性也随之增大。
感应电压的存在,对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由此造成的触电事故屡见不鲜。
因此,了解高压输电线路下方感应电的原因并掌握其防范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2 输电线路下方感应电的类型以及产生的原因2.1 静电感应电压由线路与线路之间的互电容耦合所产生的电压被称为静电感应电压,电压的大小与电力线路中的电压级别、电力线路和其它线路之间的距离、电力线路运行状况以及电力线路同其它线路的并行长度有关。
超高压输电线路和下方导体与大地之间存在耦合电容,当超高压输电线路有高压交流电通过时,邻近空间将会产生高压电场,从而使空间各点具有一定的电位。
处于电场中的停电线路或者长金属导体,由于电容效应产生静电耦合,出现静电感应电压。
1 感应电的来源人们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意识:只有接触到高压线路才会触电,因而对高压输电线路附近没有接触高压线却发生了触电事故的现象迷惑不解,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误区。
因为在高压输电线和高压配电装置周围存在着强大的电场,处在此电场内的导体会因静电感应作用而出现感应电压,当人们触及这些带有感应电压的物体时,就会有感应电流通过人体流向大地而使人受到电伤害。
大家在书本里都学过,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继而就存在一定的感应电压,当电压在36V 以下是不会对人体有危害,那么感应电到底是不是电?它和普通电流有什么区别?感应电到底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要回答以上这些问题,首先引入一个静电感应概念,所谓静电感应就是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这种现象就是静电感应。
当然感应电也是电,本质上与电没什么区别,只是产生电流的方式的区别,从名称上理解就可以了,感应电流是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它既然也是电流,就有电流的共性,感应电流是电流的一种,不过感应电流是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
人体所能承受的电压是36V以下,超过了都会对人体有害,只是有的人电阻高对36V以上的反应和电阻低的人不同而以。
2 感应电压对人体的风险就电压来讲,静电是直流电,超过50V就有危险。
但是静电是否危险还要看感应出的电荷的多少才知道,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如果是交流电器或设备上面带电的情况下,严格的讲那不叫静电,而是由漏电流或热接地产生的“泄漏电压”,这个电压一般量起来都在100V以上,但是危险与否要看泄露回路的内阻多大,静电压其实是电荷积累的电位,通常人体可以积累到上万伏的静电压,瞬间的放电最多也只是一个瞬间的电火花,人会有轻微的痛感,因为人体的电容200PF和电阻1500Ω,所谓危害程度也得根据带电物体的电容和电阻决定的。
输电线路感应电压分析与防范措施摘要:针对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停电后,线路尚存感应电压,由于现场操作人员验电中,不能够正确区分属于线路本身有电还是线路感应电压,致使感应电压伤人电人现象时有发生。
本文着重就输电线路停电后,停电设备仍然存在的感应电压种类与大小进行分析,并就验电过程中如何防范感应电压,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关键词:感应电压; 线路; 停电; 分析; 防范The Analysis and Precautions about the Induced V oltage in Transmission LineQiSai1 ,LiuZhuo2,ZhuYaDi1,WangWeWen 1,SongYuGuo3 , WangChunYan41. Heilongjiang Electric Power Staff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2. State Grid Heilongjiang Power Co. Ltd, Harbin, 150030, China;3. State Grid QiQihar Power Supply Bureau,Qiqihar, 161005,China4. State Grid HeGang Power Supply Bureau , HeGang150001,ChinaAbstract: When the transmission line in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failed , induced voltage still exist in the line. If the operator can not distinct correctly whether the power exists in the transmission line or induced voltage, the phenomenon that induced voltage hurts people will happen. The article concentrates on the analysis about the different kinds and degrees of induced voltage, then suggests certain precaution about how to prevent the induced voltage in the verification of live part process.Key Words:induced 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 power failurepower failure power failure power failure;;; analysis; prevention输电线路停电后,线路尚存感应电压,由于现场操作人员验电中,不能够正确区分属于线路本身有电还是线路感应电压,致使感应电压伤人电人现象时有发生。
500kV输电线路下方感应电产生机理研究及防控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实现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电力网络这一高效便捷的能源输送通道。
当前,国家电网公司计划投建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中,不乏出现通过已有电力通道架设新建线路的工程,密集的线路之间通过电磁场的联系会形成较严重的相间干扰,这些干扰对通信设备的影响较大,且不利于线路运维检修工作的开展。
对此,本文针对交直流输电线路就感应电流方面开展深入分析,重点研究感应电流受各因素的影响,为多线路并行的交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超高压;输电线路;感应电;机理;防控引言为了进一步查找输电线路下方居民住房受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感应电的影响,开展了感应电对居民住房影响的研究,电力线路定相试验是输变电工程改、扩建或主设备大修后送电前的一项重要试验,因该试验在现场常遭受邻近线路感应电压影响,故介绍一种串联谐振防感应电压的方法。
该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并联电容器法有更好的防感应电效果及安全性能,尤其适应于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定相试验,可为电网一线作业人员提供参考。
1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的特点在电力系统的管理中,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且多伴随着任务量大、时间成本高、涉及内容多等特点。
电力系统作为保证电力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一旦在电力系统中出现了输电线路的故障问题,不仅仅是会对电力供应产生负面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各类电力供应中的不安全因素。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持续优化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工作,以此来保证电力供应的平稳持久。
首先需要电力系统的管理部门,不断加大对输电线路的重视程度,明确日常维护和检修管理的工作细则,完善监督机制,构建责任体系,保证各类工作落实到实处,以及对人员进行培训,强化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能力。
2感应电压测试原因分析房屋结构和导线关系分析:居民房屋采用铁皮屋顶,与导线距离十几米,这样铁皮屋顶和导线的关系相当于一个棒-板结构的不均匀充放电电容器模型,相当于一个大的储能元件,不断进行储能,能量得不到存储,但是能量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