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压与恒功率变量泵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8
恒压泵的工作原理
恒压泵是一种根据系统需求自动调节供水压力的泵,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恒压泵的工作原理基于负反馈控制系统。
负反馈控制是一种自动调节装置,它通过感知系统输出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异,并通过相应的调节机构,使系统输出接近设定值。
2. 恒压泵的工作方式通常采用电子变频技术,即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来实现调节供水压力。
电子变频器根据监测到的供水压力信号与设定压力信号之间的差异,调整控制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从而控制泵的转速。
3. 当系统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电子变频器会加大输出电压和频率,提高泵的转速,增加供水压力;反之,当系统压力高于设定压力时,电子变频器会降低输出电压和频率,减小泵的转速,降低供水压力。
4. 恒压泵还可以配备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用于监测和调节系统的压力。
压力传感器负责感知系统中的压力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则根据设定的压力值和传感器信号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泵的转速。
总之,恒压泵通过电子变频技术和负反馈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泵的转速以维持恒定的供水压力。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恒压泵能够适应不同系统需求,提供稳定的供水压力。
恒压水泵原理
恒压水泵是一种能够保持恒定压力输出的水泵。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水泵的输出流量来控制输出压力,从而实现在变化的用水需求下保持恒定的供水压力。
恒压水泵通常由电子控制器、传感器、水泵和压力容器组成。
传感器用来感知供水压力的变化,并将信号传输给电子控制器。
电子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来判断当前的压力需求,并通过控制水泵的工作状态和输出流量来调整供水压力。
当水泵启动时,电子控制器将根据当前的压力需求来控制水泵的运行速度或输出流量。
如果供水压力低于设定的目标压力,电子控制器会增加水泵的输出流量,以提高供水压力。
反之,如果供水压力高于设定的目标压力,电子控制器会减少水泵的输出流量,以降低供水压力。
为了保持恒定的供水压力,恒压水泵通常还配备有压力容器。
当水泵输出的流量超过当前用水需求时,多余的水流将被储存在压力容器中。
一旦用水需求增加,压力容器中的储水将被释放,以满足更高的流量需求,从而保持恒定的供水压力。
总的来说,恒压水泵通过控制水泵的输出流量来调节供水压力,从而实现在变化的用水需求下保持恒定的供水压力。
它在家庭、工业和农业等领域的供水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SYA7V系列变量柱塞泵产品说明开式回路规格20•••5002.0/5.1系列额定电压高达35MPa峰值压力为40MPa到特征:- SYA7AO斜轴的轴向开环液压驱动计量泵。
- 作业机械或工业区- 输出流量和驱动器的速度和位移是成正比的恒定速度无级变速。
- 多种规格,以配合实际的驱动器- 有利的功率/重量比- 紧凑型,经济- 优化的容积效率- 球形转子和点之间的油底壳油,自动操作,圆周速度低。
- 更高的效率,传动轴承受径向负荷。
Y-A7V2.1剖视图规格为20-160SY-A7V5.1剖视图规格250至500型号说明技术参数:●工作压力范围:出A口或B口压力:额定压力---------- PN =35MPa最大压力---------- P最大=为40MPa吸端口S绝对压力:pabs分钟----------0.08兆帕pabs最大----------0.2兆帕●油温度范围:-25℃至80℃●粘度范围:tmin-----------10平方毫米/ S的tmax分别为-----------(短期)千mm/s的最佳工作粘度:----16〜25毫米2 /秒油的选择:40号低倒液压油●液压油过滤器:过滤10μm的建议,或25〜40μm的使用寿命长10微米(减少磨损)●流动顺时针:S到B逆时针:S到一个●安装位置:此端口可选,泵必须充满液压油R口塞泵安装在油箱时,应删除,应该是在顶部。
90°弯头,以减少噪音油口螺丝。
垂直安装传动轴:这个模型必须订购的U1和U2(文字:“与出油口U1和U2)。
最低液位不得低于”A“的线路如图1所示。
在油箱的顶部安装在油箱顶部安装一个特定的安装A7V变量泵,只有在一定条件下。
1)与各种泵控制只能泵的最大摆角(Vgmax)开始。
调整最小排量Vgmin的敞开式泵(Vgmin= 0泵),最小流量限位螺钉必须转移到Vmax增加最大尿流率≥5%的最低流量,以防止泵运行在零流,使吸水管排气。
液压泵的变量形式及使用作者:马卫宏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3年第10期马卫宏(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 030024)摘要:介绍液压泵的几种常用的变排量形式,分析了几种变排量液压泵各自适应的工况,阐述了选择及使用变排量液压泵应注意的问题,为实际使用中针对不同的工况而选用液压泵的变排量形式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液压泵;变量泵;变排量;系统效率中图分类号:TH137.5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3.10.072变量液压泵有多种变排量形式,如单作用叶片泵和轴向柱塞泵都能容易地进行排量调节,采用变量泵调节液压系统流量,使泵的输出流量与系统的负载流量相匹配,可以节约系统能量,提高系统效率,减小系统发热,变量泵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1 液压泵的变量形式1.1 恒压式变量泵与限压式变量泵它们是两种应用比较广泛的变量泵。
在进行液压系统设计选用这两种形式的泵时,不仅要考虑它们本身的工作性能参数是否满足实际需要,更重要的是还应该对机械设备的整个工艺流程及液压系统工作过程中的功率分布情况加以仔细研究,这样才能发挥两种泵的优点,提高系统效率。
这两种变量泵的共性是输出流量均可与液压系统中执行元件的需要相匹配,而且使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自动限制在一定的调定范围内。
在注意到限压泵调压弹簧特性影响的前提下,这两种泵有一定的使用互换性。
不同的是,恒压泵具有较硬的恒压调节特性,响应速度较快。
恒压变量控制是指当流量作适应性调节时,压力变动十分微小,可以向系统提供一个恒压源,描述恒压控制原理的恒压式变量泵P-Q特性曲线图,见图1。
而限压式变量泵采用泵输出压力与调压弹簧直接比较。
由于弹簧力与被压缩量成正比,特性曲线转折点B的值与弹簧的预紧力有关,弹簧的刚度决定了斜线的下降斜率。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见图2。
因此,这两种泵在实际应用中所控制的参数量侧重点是不同的。
恒压泵能较准确地使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自动保持在调定值上。
恒压变量柱塞泵工作原理恒压变量柱塞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传动装置,它通过柱塞在缸体内的往复运动,将液压油压力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实现对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恒压变量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包括结构组成、工作过程、性能特点等方面。
一、恒压变量柱塞泵结构组成恒压变量柱塞泵主要由油箱、泵体、柱塞、柱塞头、配流板、摆杆、驱动轴、泵芯和控制阀等部件组成。
1.油箱:存储液压油,并起到冷却和过滤的作用。
2.泵体:包含柱塞和柱塞头的安装位置,通过泵芯上的配流板来控制液压油的进出。
3.柱塞:通过摆杆与驱动轴连接,实现往复运动。
4.柱塞头:连接柱塞与泵芯,起到密封和传递液压力的作用。
5.配流板:控制液压油的进出,实现泵的工作状态切换。
6.摆杆:连接柱塞和驱动轴,使柱塞在泵体内做往复运动。
7.驱动轴:提供驱动力,驱动柱塞做往复运动。
8.泵芯:包含了配流板及配流板控制阀等部件,起到调节压力和流量的作用。
9.控制阀:用于控制泵的工作状态和输出压力。
二、恒压变量柱塞泵工作原理1.液压油进入泵体:当液压系统工作时,液压油从油箱中通过吸油口进入泵体。
2.柱塞往复运动:液压油经过泵芯中的配流板控制阀,进入柱塞的两侧,从而使柱塞在泵体内做往复运动。
3.液压油压力转换:当柱塞被推至泵体的一端时,液压油能够顺利通过柱塞头进入泵体,并将柱塞朝另一端推进。
这样就实现了将液压油的压力能转换为柱塞的机械动能。
4.输出液压能量:柱塞的推进运动使油压增加,当油压达到设定的压力值时,控制阀会自动关闭,使泵的输出液压能量保持恒定,从而形成恒压输出。
5.改变压力和流量:通过改变控制阀的开启度,可以改变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和流量,实现对液压系统的调节。
三、恒压变量柱塞泵的性能特点1.恒压输出:恒压变量柱塞泵通过控制阀和配流板的调节,能够保持输出压力恒定。
2.高精度:由于柱塞泵采用了精密的控制阀和配流板,能够实现对液压系统压力和流量的精确控制。
3.高效率:相比于其他液压泵,恒压变量柱塞泵具有较高的体积效率和机械效率,能够提供更高的工作效率。
力士乐主油泵压力及恒功率调节方法
一:主系统压力调整
1. 把主阀块上的主溢流阀调节杆全部往外调松
2. 如图一,把油泵上的主系统压力调节杆上的锁紧螺母松开,把
调节螺杆往里调到底。
3. 调节主阀块上的溢流阀当压力到34MPA时锁紧溢流阀调节杆上
的锁紧螺母
4. 调松主油泵上油泵压力调节螺杆当压力在31.5MPA时锁紧调节
杆上的锁紧螺母
二:恒功率阀调整
1.前提:换向压力调整到16MPA;
2.主油泵上的M1 口装上测压接头,测压管与6MPA量程的测压
表;
3.将主油泵上的恒功率螺钉拧紧到底
4 .拔掉DT1插头,满排量打正泵;
5. 观察测压表并慢慢调松恒功率螺钉,直到压力表指针在2- 4MPA时锁紧恒功率螺钉锁紧螺母。
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1泵的排量mL/r泵每旋转一周、所能排出的液体体积;2泵的理论流量L/min在额定转数时、用计算方法得到的单位时间内泵能排出的最大流量; 3泵的额定流量L/min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保证泵长时间运转所能输出的最大流量;4泵的额定压力MPa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保证泵能长时间运转的最高压力;5泵的最高压力MPa允许泵在短时间内超过额定压力运转时的最高压力;6泵的额定转数r/min在额定压力下,能保证长时间正常运转的最高转数;7泵的最高转数r/min在额定压力下,允许泵在短时间内超过额定转速运转时的最高转数; 8泵的容积效率%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9泵的总效率%泵输出的液压功率与输入的机械功率的比值;10泵的驱动功率kW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驱动液压泵的机械功率;2.2 液压泵的常用计算公式见表2表2 液压泵的常用计算公式液压泵功率=60压力转速排量⨯⨯第三章液压泵3.1重点、难点分析本章的重点是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的定义、相互间的关系、量值的计算;常用液压泵和马达的典型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适用场合;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性曲线曲线形状分析、曲线调整方法等内容;学习容积式泵和马达的性能参数及参数计算关系,是为了在使用中能正确选用与合理匹配元件;掌握常用液压泵和马达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适用场合是为了合理使用与恰当分析泵及马达的故障,也便于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本章内容的难点是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困油、泄漏、流量脉动、定子曲线、叶片倾角等相关问题;;限压式变量泵的原理与变量特性;高压泵的结构特点;1.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主要有:压力、流量、效率、功率、扭矩等;1泵的压力泵的压力包括额定压力、工作压力和最大压力;液压泵马达的额定压力是指泵马达在标准工况下连续运转时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工作压力,它与泵马达的结构形式与容积效率有关;液压泵马达的工作压力p B p M是指泵马达工作时从泵马达出口实际测量的压力,其大小取决于负载;泵的最大压力是指泵在短时间内所允许超载运行的极限压力,它受泵本身密封性能和零件强度等因素的限制;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额定压力,额定压力小于最大压力;2泵的流量泵的流量分为排量、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和瞬时流量;泵马达的排量V B V M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泵马达的轴转过一转所能输出输入油液的体积;泵马达的理论流量q Bt q Mt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所能输出输入油液的体积;实际流量q B q M是指泵马达工作时实际输出输入的流量;额定流量q Bn q Mn 是指泵马达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工作时输出输入的流量;泵的瞬时流量q Bin 是液压泵在某一瞬间的流量值,一般指泵瞬间的理论几何流量;考虑到泄漏,泵马达的实际流量小于大于或等于额定流量,泵马达的理论流量大于小于实际流量;3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功率与效率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功率与效率主要指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机械效率、容积效率、总效率;对于液压泵,输入的是机械功率P BI,输出的是液压P BT,两功率之比为泵的总效率ηB,泵的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两者之间的差值为功率损失,包括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这些损失分别用总效率ηB、容积效率ηB v、机械效率ηB m表示;由于存在泄漏损失和摩擦损失,泵的实际流量q B小于理论流量q Bt,理论扭T Bt矩小于实际扭矩T B;与泵有关的计算公式有:对于液压马达,输入的是机械功率PMI,输出的是液压PMT,两功率之比为泵的总效率ηM,马达的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两者之间的差值为功率损失,功率损失分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这些损失分别用总效率ηM、容积效率ηMv、机械效率ηMm表示;马达的实际流量q M大于理论流量q Mt,理论扭T Mt矩大于实际扭矩T M;与马达有关的计算主要公式有:2.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容积式液压泵的共性工作条件是:有容积可变化的密封工作容积,有与变化相协调的配流机构;工作原理是当容积增大时吸油,当容积减小时排油;不同的液压泵,密封工作容积的构成方式不同,容积变化的过程不同,配流机构的形式不同;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密闭容积由泵体、前后盖板与齿轮组成,啮合线将齿轮分为吸油腔和排油腔两个部分,工作时,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容积减小排油,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容积增大吸油,啮合线自动形成配流过程;叶片泵是由定子、转子、叶片、配流盘等组成若干个密封密闭工作容积,转子旋转时叶片紧贴在钉子内表面滑动,同时可以在转子的叶片槽内往复移动,当叶片外伸时吸油,叶片内缩时压油,由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完成配流;柱塞泵的密闭工作容积是由柱塞与缸体孔配流盘轴组成,当柱塞在缸体孔内作往复运动时,柱塞向外伸出时柱塞底部容积增大吸油,柱塞向里缩回则柱塞底部容积减小排油,轴向柱塞泵由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完成配流,径向柱塞泵由配流轴完成配流;液压泵的密闭工作容积变化方式是难点之一,需要特别注意;齿轮泵靠轮齿的啮合与脱开实现整体容积变化;叶片泵的叶片外伸依靠叶片根部的液压作用力及作用在叶片上的离心力,内缩依靠定子内表面的约束;单作用叶片泵密闭容积大小变化是因为定子相对于转子存在偏心,叶片外伸完全依靠离心力的作用,内缩也靠定子内表面的约束;柱塞泵的柱塞在缸体孔内作往复运动时,轴向柱塞泵由斜盘与柱塞底部的弹簧或顶部的滑履共同作用实现,径向柱塞泵则是由定子与压环共同作用来完成;3.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液压马达的共性工作原理是液压扭矩形成的过程;齿轮马达是靠进油腔的液压油,作用在每一齿轮齿侧的面积差而形成切向力差构成扭矩;叶片马达是靠进油腔每一组工作腔内,液压油作用在叶片相邻测面的液压作用力的差值形成扭矩;轴向柱塞马达是靠作用在进油侧柱塞上斜盘垂直于柱塞轴线反作用分力形成扭矩;径向柱塞马达是靠进油测偏心定子作用在柱塞上的切向反作用分力形成扭矩;液压马达按其结构类型分为齿轮马达、双作用叶片马达、轴向柱塞马达和径向柱塞马达;前三类为高速马达,高速液压马达的结构与同类液压泵大致相同,液压马达要求能够正反转,启动时能形成可靠的密封容积,为此液压马达在结构上具有对称性:进、出油口大小一样、泄漏油单独外引、叶片径向放置等;为保证起动时能形成可靠的密闭容积,双作用叶片马达的叶片根部装有燕式弹簧等;径向柱塞液压马达为低速马达,具有单作用曲柄连杆与多圆心内圆弧定子曲线等特殊结构;4.变量液压泵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 按照变量方式不同有手动变量泵含手动伺服变量和自动变量泵两种,自动变量泵又分恒压变量泵、恒流量变量泵、恒功率变量泵、限压式变量泵、差压式变量泵等;轴向柱塞泵通过变量机构改变斜盘倾角可以改变排量;径向柱塞泵和单作用叶片泵是通过改变定子相对转子轴线的偏心距改变排量;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原理是自动变量的变量泵工作过程的典型范例;其工作过程主要是分析作用在定子两端的液压力与弹簧力相互作用而使定子与转子间偏心得到自动调整的过程,最后达到泵的输出流量随泵出口压力的增加而自动变小的效果;可以通过调整弹簧调整螺钉和最大偏心螺钉来调整泵的限定压力和最大流量;也可以通过调整上述螺钉,分析泵的特性曲线的变化过程;5.泵的困油现象泵的困油现象是容积式液压泵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产生困油现象的条件是:在吸油与压油腔之间存在一个封闭容积,且容积大小发生变化;为了保证液压泵正常工作,泵的吸、压油腔必须可靠的隔开,而泵的密闭工作容积在吸油终了须向压油腔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当密闭工作容积既不与吸油腔通又不与压油腔相通时,就形成了封油容积;若此封油容积的大小发生变化时,封闭在容积内的液压油受到挤压或扩张,在封油容积内就产生局部的高压或孔穴,于是就产生了困油现象;解决困油现象的方法有:开卸荷槽、开减振槽或减振孔、控制封油区的形成等;在轴向柱塞泵中,由于配流窗口间隔角大于缸体孔分布角,柱塞底部容积在吸、压油转移过程中会产生困油现象;为减少困油现象的危害,可以通过在配流盘的配流窗上采取结构措施来消除:如在配流窗口前端开减振槽或减振孔,使柱塞底部闭死容积大小变化时与压油腔或吸油腔相通;若将配流盘顺着缸体旋转方向偏转一定角度放置,使柱塞底部密闭容积实现预压缩或预膨胀就可以减缓压力突变;对双作用叶片泵,由于定子的圆弧段为泵吸、压油腔的转移位置,设计时只要取圆弧段的圆心角大于吸、压油窗口的间隔角与叶片间的夹角,使封闭容积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困油现象就不会产生;在外啮合齿轮泵中,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平稳性,要求重合度ε>1,因此会出现两对轮齿同时啮合的情况;此时两对轮齿同时啮合所构成的封闭容积既不与压油腔相通,也不与吸油腔相通,并且该容积大小先由大变小,后由小变大,因此便产生了困油现象,为消除齿轮泵困油现象,通常在泵的前、后盖板或浮动侧板、浮动轴套上开卸荷槽;6.液压泵的流量计算分析液压泵流量计算的目的是了解影响液压泵流量大小的结构参数,从而了解液压泵的设计思路;在设计液压泵时,要求在结构紧凑的前提下得到最大的排量;液压泵流量计算的方法是:通过泵工作时,几何参数的变化量计算泵的排量,再通过排量与转速相乘得到理论流量,然后再乘以容积效率得到泵的实际流量对于齿轮泵排量V =2πzm 2B 在节圆直径D =mz 一定时,增大m 、减小z 可增大排量,为此齿轮泵的齿数都较少;为避免加工出现根切现象,须对齿轮进行正变位修正;对于双作用叶片泵排量 θππcos )(2)(222r R bs r R B V ---=,增大R -r 可以增大排量,但受叶片强度限制,一般取R /r =1.1~1.2;对于轴向柱塞泵排量 V =πd 2Dz tan α/4在柱塞分布圆直径D 一定时,增大柱塞直径d 容易增大泵的排量,但缸体的结构强度限制zd ≤0.75πD ;7.液压泵的泄漏由于液压泵内相对运动件大部分是采取间隙密封的密封方式,液压泵工作时,压油腔的高压油必然经过此间隙流向吸油腔和其他低压处,从而形成了泄漏;这样不仅降低了泵的容积效率,使泵的流量减小,而且限制了液压泵额定压力的提高;因此,控制泄漏、减少泄漏,是保证液压泵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液压泵泄漏的条件是存在间隙和压力差,并且其泄漏量与间隙值的三次方成正比、与压力差的一次方成正比;分析泵的泄漏是主要从密封间隙大小、间隙压差高低以及运动是否增加泄漏三个方面入手;柱塞泵的主要的泄漏间隙是柱塞与缸体孔之间的环形间隙,其次为轴向柱塞泵缸体与配流盘之间的端面间隙、滑履与斜盘之间的平面间隙;对于径向柱塞泵除柱塞与缸体孔之间的环形间隙外,还有缸体与配流轴之间的径向间隙、滑履与定子内环之间的间隙;由于柱塞与缸体孔的环形间隙加工精度易于控制,并且其他间隙容易实现补偿,因此柱塞泵的容积效率和额定压力都较高;在叶片泵中主要的泄漏间隙是转子与配流盘之间的端面间隙,其次还有叶片与转子叶片槽之间、叶片顶部与定子内环之间的间隙;中高压双作用叶片泵为减少泄漏,有的将配流盘设计为浮动式配流盘,实现端面间隙自动补偿;对外啮合齿轮泵,其主要的间隙是齿轮端面与前后泵盖或左右侧板之间的端面间隙,其次还有齿顶与泵体内圆之间的径向间隙、两啮合轮齿间的啮合间隙;中高压齿轮泵的端面间隙采用自动浮动补偿机构予以补偿;8.高压泵的特点为提高各类液压泵的额定压力,除采取措施减小泄漏、提高容积效率外,还需要在结构设计时采取措施,减少作用在某些零件上的不平衡力;如:在轴向柱塞泵中,将滑履与斜盘、缸体与配流盘之间设置静压平衡措施;在双作用叶片泵中,采用子母叶片、双叶片、柱销叶片等措施,减小吸油区叶片根部的液压作用力,以减小叶片顶部对定子吸油区段造成的磨损;对于齿轮泵除在泵的端面间隙设置自动浮动补偿机构外,还采用了开径向力平衡槽等措施,补偿作用在齿轮轴上的液压径向不平衡力;3.2典型例题解析例3-1 已知某齿轮泵的额定流量q0=100L/min,额定压力p0=25×105Pa,泵的转速n1=1450r/min,泵的机械效率ηm=0.9,由实验测得:当泵的出口压力p1=0时,其流量q1=106L/min;p2=25×105 Pa时,其流量q2=101L/min;1 求该泵的容积效率ηV;2 如泵的转速降至500r/min,在额定压力下工作时,泵的流量q3为多少容积效率'为多少V3在这两种情况下,泵所需功率为多少解:1认为泵在负载为0的情况下的流量为其理论流量,所以泵的容积效率为:2泵的排量泵在转速为500r/min 时的理论流量由于压力不变,可认为泄漏量不变,所以泵在转速为500r/min 时的实际流量为, 泵在转速为500r/min 时的容积效率,3泵在转速为1450r/min 时的总效率和驱动功率泵在转速为500r/min 时的总效率和驱动功率例3-2 某单作用叶片泵转子外径d =80mm,定子内径D =85mm,叶片宽度B =28mm,调节变量时定子和转子之间最小调整间隙为δ=0.5mm;求:1该泵排量为V 1=15mL/r 时的偏心量e 1;2该泵最大可能的排量V max ;解:1eDB V π2=∴ m m 00.1m 1000.1102885210152366=⨯=⨯⨯⨯⨯==---ππDB V e 2 叶片泵变量时最小调整间隙为δ=0.5mm,所以定子与转子最大偏心量, e max =D -d /2-δ=85-80/2-0.5=2mm该泵最大可能的排量V max 为,例3-3 由变量泵和定量马达组成的系统,泵的最大排量V Pmax =0.115mL/r,泵直接由n p =1000r/min 的电机带动,马达的排量V M =0.148 mL/r,回路最大压力p max =83×105Pa,泵和马达的总效率均为0.84,机械效率均为0.9,在不计管阀等的压力损失时,求:1马达最大转速n Mmax 和在该转速下的功率P M ;2在这些条件下,电动机供给的扭矩T P ;3泵和马达的泄漏系数k P 、k M ;4整个系统功率损失的百分比;解:1当变量泵排量最大时,马达达到最大转速,即最大转速时马达的输出功率2电机供给泵的扭矩3泵的泄漏系数k P马达的泄漏系数k M4因为不计管阀等的压力损失,所以系统的效率系统损失功率的百分比%54.292954.07056.011==-=-=ηδ例3-4 有一液压泵,当负载p 1=9MPa 时,输出流量为q 1=85L/min ,而负载p 2=11MPa 时,输出流量为q 2=82L/min ;用此泵带动一排量V M =0.07L/r 的液压马达,当负载转矩T M = 110N ·m 时,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ηMm =0.9 ,转速n M = 1000r/min ,求此时液压马达的总效率;解:马达的机械效率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m 222V p T n V p T n q p T n πππη===则,10.97MPa Pa 1097.109.007.0110226Mm M M M =⨯=⨯⨯==πηπV T p 泵在负载p 2=11MPa 的情况下工作,此时输出流量为q 2=82L/min,马达的容积效率马达的总效率3.3练习题3-1 什么是容积式液压泵它是怎样工作的这种泵的工作压力和输出油量的大小各取决于什么3-2标出图中齿轮泵和齿轮马达的齿轮旋转方向;图3-1 题3-2 图3-2 题3-83-3什么是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公称压力其大小由什么来决定3-43-5提高齿轮泵的工作压力,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高压齿轮泵有那些结构特点3-63-7什么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困油现象有何害处用什么方法消除困油现象其它类型的液压泵是否有困油现象3-83-9试说明齿轮泵的泄漏途经;3-10双作用叶片泵定子过渡曲线有哪几种形式哪一种曲线形式存在着刚性冲击哪一种曲线形式存在着柔性冲击哪一种曲线形式既没有刚性冲击也没有柔性冲击哪一种曲线形式是目前所普遍采用的曲线为什么3-11如图所示凸轮转子泵,其定子内曲线为完整的圆弧,壳体上有两片不旋转但可以伸缩靠弹簧压紧的叶片;转子外形与一般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相似;试说明泵的工作原理,在图上标出其进、出油口,并指出凸轮转一转泵吸压油几次;3-12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有何特点适用于什么场合用何方法来调节其流量-压力特性3-13试详细分析轴向柱塞泵引起容积效率降低的原因;3-14为什么柱塞式轴向变量泵倾斜盘倾角γ小时容积效率低试分析它的原因;3-153-16当泵的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为已知时,试说明下列各工况下压力表的读数管道压力损失除c为△p外均忽略不计;图3-3 题3-123-17确定图中齿轮泵的吸、压油口;已知三个齿轮节圆直径D=49mm,齿宽b=25mm,齿数Z=14,齿轮转速n P=1450r/min,容积效率ηPV=0.9,求该泵的理论流量q Pt和实际流量q P;图3-4 题3-133-18液压泵的排量V P=25 cm3/r,转速n P=1200r/min,输出压力p P=5Mpa,容积效率ηPV =0.96,总效率ηP=0.84,求泵输出的流量和输入功率各为多大3-193-20某双作用叶片泵,当压力为p1=7MPa时,流量为q1=54L/min,输入功率为P in=7.6kW,负载为0时,流量为q2=60L/min,求该泵的容积效率和总效率;3-21要求设计输出转矩T M=52.5Nm,转速n M=30r/min的液压马达;设马达的排量V M=105cm3/r,求所需要的流量和压力各为多少3-22马达的机械效率、容积效率均为0.93-23一泵排量为V P,泄漏量为q Pl=k l p P k l—常数,p P—工作压力;此泵也可作为液压马达使用;请问当二者的转速相同时,泵和马达的容积效率相同吗为什么提示:分别列出泵和马达的容积效率表达式3-24已知轴向柱塞泵的额定压力为p P=16Mpa,额定流量q P=330L/min,设液压泵的总效率为ηP=0.9,机械效率为ηPm=0.93;求:⑴驱动泵所需的额定功率;⑵计算泵的泄漏流量;3-25 ZB75型轴向柱塞泵有七个柱塞,柱塞直径d=23mm,柱塞中心分布圆直径D=71.5mm;问当斜盘倾斜角γ=200时液压泵的排量V等于多少当转速n=1500r/min时,设已知容积效率ηv=0.93,问液压泵的流量q应等于多少3-26直轴式轴向柱塞泵斜盘倾角γ=200,柱塞直径d=22mm,柱塞分布圆直径D=68mm,柱塞数Z=7,机械效率ηm=0.90,容积效率ηv=0.97,泵转速n=1450r/min,输出压力p P=28 Mpa;试计算:⑴平均理论流量;⑵实际输出的平均流量;⑶泵的输入功率;。
变量泵参数
变量泵是一种排量可调节的泵,其参数主要包括流量、压力和转速等。
具体如下:
1. 流量:变量泵的流量可以通过改变斜盘角度来调整,从而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
2. 压力:变量泵的压力通常由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决定,通过压力传感器反馈给控制系统,以实现对泵输出压力的调节。
3. 转速:泵的转速也是影响流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通过改变泵的转速来调节流量。
4. 控制方式:变量泵的控制方式包括手动、机动、电动、液控和电液比例控制等,这些控制方式属于外加信号控制变量。
5. 变量机构:变量泵的变量机构有多种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如自动控制泵的基本参数(包括压力、流量、功率等)按一定规律调节。
此外,变量泵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工程机械、船舶、民航地面设备等液压传动领域。
它们可以根据系统的实时需求调整流量和压力,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在选择变量泵时,需要考虑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工作条件,以确保泵的性能与系统的其他部分相匹配。
请假大家一个问题:以力士乐A10V泵为例,同时具有LS,PC和恒功率阀,我的问题是如何在试验台上调定恒功率阀的起调压力呢?恒功率阀的第二级弹簧需不需要调节?如何调节?游勇这个比较复杂。
A10V..DFLR的恒功率控制是用双弹簧来实现,一般在出厂时己调好,功率曲线不能改变。
所需工具较多:1. 手动溢流阀安装在油泵出口作负载;2. 流量计及压力表。
步骤如下:1. 把X口及P口连接;2. 手动溢流阀全开;3. 油泵起动;4. 手动溢流阀加压直至恒功率控制的起点压力;5. 调整泵体上的恒功率阀,直至流量计显示流量开始发生变化;6. 完成。
需要检测泵出口流量的变化来判断恒功率阀的调定压力是吧,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是:流量变化多少才能认定恒功率阀的压力已经调定到指定值了呢?谢谢补充一下第五步恒功率阀的调节方法。
1、将一级弹簧顺时针向里调节(感觉调到起调压力以上即可)。
2、将溢流阀调至起调压力向上一点。
3、回调一级弹簧至起调压力。
至此一级弹簧调节完毕(在此过程中流量应保持在最大流量)4、将溢流阀压力向上调节,取出不同的几组P、Q数据(P应大于起调压力)做出P-Q曲线,调节二级弹簧使其尽量接近恒功率曲线。
调节过程较为繁琐,出厂时基本已调节好,若非出现故障一般不要调节。
需要检测泵出口流量的变化来判断恒功率阀的调定压力是吧,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是:流量变化多少才能认定恒功率 ...当压力上升到一级弹簧控制的起调压力后流量才会发生变化的。
也就是说自下而上调节溢流阀当流量开始减小时的压力即为一级弹簧控制的起调压力!|补充一下第五步恒功率阀的调节方法。
1、将一级弹簧顺时针向里调节(感觉调到起调压力以上即可)。
2、将 ...通过观测流量的方式可以设定一级弹簧的调定值;那么对于二级弹簧的调节,如果在试验台上取几点的话,这样耗费的时间是不是会很长?如何根据测的几组PQ数据来调节二级弹簧呢?魏兄能不能在详细描述一下呢?谢谢lcg750 发表于 2012-8-4 11:20通过观测流量的方式可以设定一级弹簧的调定值;那么对于二级弹簧的调节,如果在试验台上取几点的话,这 ...您选用泵的说明书上应该有该泵的P-Q曲线(如若没有可以根据起调压力及最大排量自己绘制),选用一个点(起调点之后的)调节就可以,调定后另外再选择一个远一点的点验证一下,偏差不要太大就可以。
A7V系列斜轴式变量柱塞泵A7V型变量柱塞泵具有压力高、体积小、重量轻、转速高、耐冲击等优点,传动轴能承受一定的径向负荷。
吸油压力(开式)为~。
适用于工程机械以及轧钢、锻压、矿山、起重、船舶等各种机械的开式液压系统。
它有恒功率变量(LV)、恒压(DR)、电控比例变量(EP)、液控变量(HD)、手动变量(MA)五种变量型式。
产品特点:①斜轴式轴向柱塞变量泵,用于开式回路静压传动。
流量、转速与排量成正比,在恒定转速下可实现无级变量。
②转子与分油盘之间为球面配油,在运转中能自动对中,周速较低,效率较高,驱动轴能承受径向负荷。
订货示例:A7V变量泵,规格160,带恒功率LV控制,结构系列,逆时针旋转L。
德标花键Z,侧面法兰连接,无辅助元件。
斜轴式轴向柱塞变量泵——结构剖视型号说明斜轴式轴向柱塞变量泵==《技术数据》●技术参数据表(理论值,未考虑机械效率与容积效率)最大扭MmaxΔP=35MPa 在Vgmax下(N ·m)114 156 233 305 326 445 4341391 1976 2783在Vgmin下(N ·m)– 45 –88 –129 ––––惯性矩J (kgm2)重量(kg)19 19 28 28 44 44 53 105 165 245下泵转速均不得超过吸油口S在下的最高转速,但对Vgmin>0的规格:28-20、55-40、80-58、10减小排量(Vg<Vgmax)与维持最大流量的方法,使最高转速提高到对应Vgmin=0的那些规格Vgmax=28lml/r,将排量减小到r,保持最大流量为94(l/min)前提下,对应最高转速可由4750r/min。
●工作压力范围吸油口S处的绝对压力Pabs Pabs 出油口A或B处的压力额定值___________________PN=35MPa 最高值___________________Pmax=40MPa ●油温范围tmin______________________-25℃tmax______________________+80℃●粘度范围:10 - 1000 mm2/s (10、最佳工作粘度推荐:16 - 25mm2/s 低凝液压油)●液压油过滤推荐过的较粗过滤也可使用,但用10μm过●流动方向顺时针:S到B 逆时?恒功率控制LVLV控制是输入转速不变时,根据负载压力来控制流量,使油泵输出的液压功率恒定即:P=△PoQ/60=常数据式中:P功率(kW)、△P压差(MPa)、Q流量(L/min)工作压力作用在先导活塞上,通过活塞顶杆压向控制起点调节弹簧,使先导油进入流量活塞,油泵的摆角从Vgmax向Vgmin摆动,使供油量减小(参见前面结构剖视图)。
恒功率泵工作原理相关讨论恒功率泵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离心泵,其工作原理与普通离心泵有所不同。
普通离心泵的流量与扬程之间存在一个负相关的关系,即流量越大,扬程越低;而恒功率泵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流量稳定,不会随着扬程的变化而产生较大的波动。
恒功率泵的工作原理基于变频调速技术。
在传统的离心泵中,电机的转速是一个恒定值,而恒功率泵通过变频器可以调节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不同工况下的流量控制。
变频器可以根据泵的运行状态和需要的流量,控制电机转速的快慢,以达到预设的流量要求。
具体来说,恒功率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测量液体流量:恒功率泵通常配备有流量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流体的流量。
传感器将流量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来调整泵的转速。
2.根据流量信号调整转速:控制系统根据流量传感器的信号,判断泵的工况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流量超过设定值,控制系统会调整变频器,降低电机转速,从而降低流量。
反之,如果流量低于设定值,控制系统会增加电机转速,提高流量。
3.保持流量稳定:通过不断调整电机转速,控制系统可以使流量维持在设定值附近,实现恒功率泵的目标。
在系统压力发生变化时,控制系统可以及时响应,并通过调整电机转速来保持流量的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恒功率泵的流量控制并不是瞬间完成的,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响应时间。
当流量发生突变时,恒功率泵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调整电机转速,使得流量稳定在设定值。
因此,在恒功率泵的设计和应用中,需要合理考虑系统的动态特性和响应时间。
恒功率泵的应用可以广泛,特别适用于需要稳定流量的工艺和系统。
例如,水处理、空调系统、供暖系统等都可以采用恒功率泵来实现能耗的优化和流量的稳定控制。
总结起来,恒功率泵通过变频调速技术实现了流量的稳定控制。
通过测量流量,并根据流量信号来调整电机转速,恒功率泵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流量的稳定。
这种泵在工艺和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能耗优化和运行稳定性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恒压泵的工作原理 恒压泵是一种能够稳定输出恒定压力的泵,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关键过程:压力调节和流量调节。下面将详细介绍恒压泵的工作原理。
一、压力调节工作原理: 1.传感器检测压力:恒压泵系统中的压力传感器会不断地检测泵出口的压力。传感器通常采用压力敏感元件,如压电传感器或压力敏感电阻。
2.比较器比较测量压力和设定值: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压力值发送给比较器,比较器会将检测到的压力值与系统设定的目标压力进行比较。如果实测压力低于设定值,比较器会发出信号。
3.控制阀调节液体流量:接收到比较器信号后,控制阀会根据信号的大小来调节液体的流量。通常,控制阀可以调节液体的流量,通过打开或关闭阀门来增加或减少液体的流量。
4.液体流回:当比较器发出信号,控制阀会调节液体的流量,使液体的流向发生变化。当压力低于设定值时,控制阀减小流量,使更多的液体进入泵体,提高压力。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控制阀增加流量,使过量的液体流回原处,保持压力恒定。
5.压力反馈:当液体流回时,压力会上升,传感器会继续监测泵出口压力,并通过反馈给比较器。比较器将再次比较压力和设定值,以保持压力恒定。
二、流量调节工作原理: 1.流量传感器检测流量:恒压泵系统中配备有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液体的流量。该传感器通常基于热电效应或超声波的测量原理。 2.比较器比较测量流量和设定值:流量传感器将测量到的实际流量值发送给比较器,比较器将其与设定的目标值进行比较。如果实际流量低于目标值,比较器将发出信号。
3.控制阀调节液体压力:根据比较器发出的信号,控制阀会调节液体的压力来调整液体的流量。通常,当需求流量超过实际流量时,控制阀会增加压力,以增加液体的流量。反之亦然,当需求流量低于实际流量时,控制阀会降低压力,减少液体的流量。
总结: 恒压泵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压力调节和流量调节两个过程。通过传感器检测压力或流量,并通过比较器和控制阀来调节压力或流量,以稳定输出恒定压力的液体。这种泵常用于需要维持稳定压力的工业领域,如供水系统、加热供暖系统、液压系统等。通过恒压泵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确保稳定的压力和流量,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变量泵名词解释
变量泵是一种能够输送各种介质的泵,主要用于输送各种含有固体颗粒、纤维等难以输送的介质,如矿浆、泥浆、污水等。
其主要特点包括:
1. 变量泵的流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节,从而实现高效、精确地输送介质。
2. 变量泵的工作压力较高,一般适用于高压输送场合。
3. 变量泵的输送距离较远,可以实现长距离输送。
4. 变量泵的密封性能较好,可以输送各种含有固体颗粒、纤维的介质,避免介质的污染。
5. 变量泵的结构比较简单,易于维护和保养。
变量泵广泛应用于矿山、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等领域,主要用于输送矿浆、泥浆、污水等介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变量泵的性能和功能也在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PCY14-1B:斜盘式恒压变量柱塞泵-----结构剖视
PCY14-1B:斜盘式恒压变量柱塞泵-----工作原理
主体部分(参见结构剖)由传动轴带动缸体旋转,使均匀分布在缸体上的七个柱塞绕传
动轴中心线转动,通过中心弹簧将柱滑组件中的滑靴压在变量头(或斜盘)上。这样,柱塞
随着缸体的旋转而作往复运动,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
这种变量型式的泵,输出压力小于调定恒压力时,全排量输出压力油,即定量输出,在
输出油液的压力达到调定压力时,就自动地调节泵流量,以保证恒压力,满足系统的要求。
泵的输出恒压值,根据需要,在调压范围内可以无级调定,泵的结构见图6,该结构将输出
的压力油同时通至变量活塞下腔和和恒压阀的控制油入口,当输出压力小于调定恒压力时,
作用在恒压阀芯上的油压推力小于调定弹簧力,恒压阀处于开启状态,压力油进入变量活塞
上腔,变量活塞压在最低位置,泵全排量输出压力油;当泵在调定恒压力工作时,作用在恒
压阀芯上的油压推力等于调定弹簧力,恒压阀的进排油口同时处于开启状态,使变量活塞上
下腔的油压推力相等,变量活塞平衡在某一位置工作,若液压阻尼(负载)加大,油压瞬时
升高,恒压阀排油口开大、进油口关小,变量活塞上腔比较下腔压力降低、变量活塞向上移
动,泵的流量减小,直至压力下降到调定恒压力,这时变量活塞在新的平衡位置工作。反之,
若液压阻尼(负载)减小,油压瞬时下降,恒压阀进油口开大,排油口关小,变量活塞上腔
比较下腔油压升高,变量活塞向下移动,泵的流量增大,直至压力上升至调定恒压力。
YCY14-1B:斜盘式压力补偿变量(恒功率)柱塞泵/马达-----结构剖视
YCY14-1B:斜盘式压力补偿变量柱塞泵/马达-----工作原理
主体部分(参见结构剖)由传动轴带动缸体旋转,使均匀分布在缸体上的七个柱塞绕
传动轴中心线转动,通过中心弹簧将柱滑组件中的滑靴压在变量头(或斜盘)上。这样,柱
塞随着缸体的旋转而作往复运动,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
压力补偿变量泵的出口流量随出口压力的大小近似地在一定范围内按恒功率曲线变化。
当来自主体部分的高压油通过通道(a)、(b)、(c)进入变量壳体下腔(d)后,油液经通道(e)
分别进入通道(f)和(h),当弹簧的作用力大于由油道(f)进入伺服活塞下端环形面积上
的液压推力时,则油液经(h)到上腔(g),推动变量活塞向下运动,使泵的流量增加。当
作用于伺服活塞下端环形面积上的液压推力大于弹簧的作用力时,则伺服活塞向上运动,堵
塞通道(h),使(g)腔的油通过(i)腔而卸压,此时,变量活塞上移,变量头偏角减小,
使泵的流量减小。
调节流量特性时,可先将限位螺钉拧至上端,根据所需的流量和压力变化范围,调节弹
簧套,使其流量开始发生变化时的初始压力符合要求,然后将限位螺钉拧至终级压力时的流
量不再发生变化,其中间的流量与压力变化关系由泵的本身设计所决定。
BCY14-1B:斜盘式电液比例控制变量柱塞泵/马达-----结构剖视
BCY14-1B:斜盘式电液比例控制变量柱塞泵/马达-----工作原理
主体部分(参见结构剖)由传动轴带动缸体旋转,使均匀分布在缸体上的七个柱塞绕传
动轴中心线转动,通过中心弹簧将柱滑组件中的滑靴压在变量头(或斜盘)上。这样,柱塞
随着缸体的旋转而作往复运动,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
BCY14-1B型电液比例控制变量泵,是利利用“流量——位移——力反馈”的原理设计
的,是CY14-1B型轴向柱塞泵中一种新的变量型式,是靠外控油压来控制变量机构,并利
用输入比例电磁铁的电流大小来改变泵的流量,输入电流与泵的流量成比例关系。该泵控制
灵活、动作灵敏、重复精度高、稳定性好,能方便地实现液压系统的遥控、自控、无级调速、
跟踪反馈同步和计算机控制,适用于工业自动化的要求。
电液比例控制变量泵的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当比例电磁铁1输入电流为零时,先导
阀芯3在反馈弹簧6的作用下被推到上端,此时外控油进入变量活塞7的上下两腔,由于
上腔面积A’大于下腔面积A,变量活塞被推向最下位置,变量头8的偏角为零,泵的排量
也为零。当输入电流增大时,先导阀芯3在电磁力的推动下向下移动,从而使先导阀的上
阀口打开,变量活塞7上腔通过控制边与回油腔接通,上腔压力降低,变量活塞向上移动,
变量头偏角增大,泵的排量也随之增加,同时变量活塞的移动又通过压缩反馈弹簧作用在先
导阀芯上,将先导阀芯推到平衡位置,变量活塞即维持在某一确定的平衡位置上,泵的排量
也维持在某一定值。反之,当输入电流减小时,先导阀芯在反馈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使
通向回油腔的阀口减小,进入上腔的阀口增大,由此上腔压力Pc’增大,变量活塞向下移动,
直至电磁力等于反馈弹簧力时,先导阀芯又回到平衡位置,使Pc’ ·A’= Pc ·A,变量活塞又
在一个新的位置上平衡。
当输入电流不变时,若由于负载或其它原因引起变量活塞上移或下降时,则变量活塞的该位
移变化量,通过反馈弹簧作用在先导阀芯上,改变先导阀的开口,使变量活塞的上腔压力升
或降低,以抵抗负载力的变化,最终使变量活塞回到与输入电流相对应的位置上,即保持排
量不变。
由此可见,该比例变量泵可在输入电流的作用下,对排量实现比例控制而不受负载的干
扰。
BCY14-1B变量泵的主要性能指标为:滞环H1<5%,重复精度HR<3%,非线性度
HLI<5%,分辨率HΔ1<2%,频响f-3dB≥1.5MHz(160、250BCY泵),
f-3dB≥3MHz(25、63BCY泵)。
BCY14-1B泵的外控油压力与泵的工作压力有关,在额定工况下,一般所需外控压力
推荐按下表。
型号规格
10BCY14-1B 25(40)BCY14-1B 63(80)BCY14-1B 160BCY14-1B 250BCY14-1B
外控压力
MPa
4-6 6-8 8-10 10-12 12-15
若使用的工作压力较低,外控油压力也可相应降低。
对于外控油供油量,若用户要求泵流量在Qmax0所需的时间为t秒,则推荐外控
泵的流量为Q控≥q/t(l/min),q见下表。
型号规格
10BCY14-1B 25(40)BCY14-1B 63(80)BCY14-1B 160BCY14-1B 250BCY14-1B
q(ml) 44 55 66 83 118
由于实际工况往往并不要求流量在Qmax~0之间变化,而是在某一选定的流量下左右
变化,因此实际所需外控泵流量可大大减小。
BCY14-1B泵的起始电流(死区)的大小,一般调节在150~250mA,最大控制电流
一般为650~800mA。
BCY电液比例泵的进出油口方向,与其它变量形式泵的进出油口方向正好相反,即从
轴端看,顺时针旋转(正转泵)时进油口在右侧,出油口在左侧。为了便于本厂出厂试验时
的调试,最好请用户设计时选用反转泵。